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虚词学案(全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虚词学案(全国)

‎2018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虚词 学案(全国)‎ 以、之、其、而、焉 一、以 ‎1. 动词 ‎①任用、使用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认为 例:(众人)皆以美于徐公 ‎2. 介词,与其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动词的状语 ‎①引介动作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相当于“用”、“拿”、“凭” ‎ ‎ 例: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②引介动作发生的时间,译为“在”‎ ‎ 例: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③引介动作发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为”‎ ‎ 例:吾以捕蛇独存 ‎④引介动作依凭的标准,译为“按照”‎ ‎ 例: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 ‎⑤引介所用的名义或资格,译为“用”‎ ‎ 例: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3. 连词,一般放在两个动词之间,无宾语 例: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拥火以入)‎ ‎②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③夫夷以近,则 游者众 ‎④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 ‎⑤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二、之 ‎1. 动词,往 ‎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 ‎2. 代词 ‎①指代第三人称 ‎ ‎ 例: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②指代第一人称“我”‎ ‎ 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种”、“这些”‎ ‎ 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助词 ‎①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③宾语、定语前置的标志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蚓无爪牙之利 ‎ 三、其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其妻献疑曰 ‎②个别时指代第一人称,译为“我”‎ 例: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表远指的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 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④其中的 ‎ 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 副词 ‎ 表示测度、反问、要求、期望等语气,可译为 ‎“大概”、“难道”、“一定要”‎ ‎ 例:①其孰能讥之乎?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连词 ‎ 用于句首,表示假设、选择关系,译为 ‎ “是……,还是……”‎ 例:其信然也?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 ‎⑴陈述句,委婉的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恐怕” ‎ ‎   ①微管子,吾其披发左衽矣!‎ ‎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③其我之谓也。‎ ‎ ⑵祈使句,“请”、“可”、“还是”‎ ‎   ①吾其还也 ‎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⑶反问句,加强反问语气 ‎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②一谓之甚,其可再乎?‎ ‎   ③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 ④鲁人徙越,“以子之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四、而 ‎1.用作连词,表多种关系。‎ ‎①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石钟山记》)‎ ‎④表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⑤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 ‎2. 代词 ‎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 ‎3.语气词 ‎ 组成“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师说》)‎ 五、焉 兼词 于此 去村四里有森林,荫翳蔽日,伏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何 且焉置土石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代词 此 微波入焉 谨食之,时而献焉 何 割鸡焉用牛刀 未知生焉知死 语气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今若是焉,悲夫!‎ 夫佳目得一足矣,奚以多焉? ‎ 形容词词尾 硿硿焉,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