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4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44张)
专题一 选择题:精细阅读 , 精准比对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Ⅰ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 “ 人 ”“ 我 ” 之别:孔、孟认得 “ 人 ” 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 “ 我 ” 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 ② 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 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 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 “ 孔颜之乐 ” 的理想情操。 “ 孔颜之乐 ” 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 “ 孔颜之乐 ” ,就是孔子 “ 疏食饮水 ” ,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 “ 疏食饮水 ” 为乐,而是孔子将 “ 不义而富且贵 ” ,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 “ 仁者不忧 ” 之说。所谓 “ 不忧 ” ,就是不 忧 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 “ 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 ” 之论 。 ⑤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 “ 养民 ”“ 爱民 ” ,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 “ 养德 ” 转变为 “ 养态 ” ,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是任 事 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 “ 策名委质 ” 转变为 “ 营营于富贵身家 ” ,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 “ 功名 ” 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 ,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 , 2014 年 11 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隐士、逸民因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其远离官场 的 隐居 行为被不断得到强调。 B. 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是原始儒家的理想,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 , 即 怀抱 “ 孔颜之乐 ” ,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C. 原始儒家理想中士人积极入仕体现出的对国家体系的依附性,其 核心 内容 是兼善天下。 D.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由 “ 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 ” 异化 为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 √ 答案 解析 解析 “ 外在表现 ” 无中生有。 1 2 3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 ①② 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 讨 论 重点,即为何有人 “ 居朝廷 ” 有人 “ 处江湖 ” 。 B. 第 ③ 段承上启下,分析 “ 士人必须出仕做官 ” 的原因,从正反两个 方 面 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C. 第 ④ 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 士人 阶级 的这种依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D. 第 ⑤ 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 依附 国家 体系的性质、为官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 √ 解析 对 ①② 两段内容概括错误。这两段谈文化源头只是想引出 本文讨论 的重点:士人出仕的原因。 1 2 3 答案 解析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为了达臻兼善天下 的 公共 理想,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 B. 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子 “ 疏食饮水 ” ,乐在其中的 “ 孔颜之乐 ” , 又 含一直系挂心头的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 C.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 , 开始 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 D. 士人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为了维持小农 生 存 ,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 解析 士人 “ 异化 ”“ 衰退 ” 的是 “ 公共理想 ” ,并非 “ 对国家体系的依附 ” 。 答案 解析 1 2 3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避,那就是浮躁的风气 。这 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 ②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喧嚣的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③ 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 “ 心躁 ” 而无法 “ 心一 ” 。 ④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 “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 —— 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到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 ⑤ 《道德经》里讲,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为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 。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 “ 大家 ” 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 ( 选自 2016 年 4 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这种风气几乎让所有人都不可避免 , 这 也是许多人欲言难言的一种困惑。 B. 浮躁是喧嚣的本质,它会让人们内心失衡、不沉稳,失去定力,只 重 视 结果而不重视过程。 C. 一些地方的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是 因为 工程 负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 D. 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 变得 急于求成 ,最终结果却往往是大事难成。 √ 解析 “ 如果 …… 就 ……” 表意过于绝对。 答案 解析 4 5 6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具有辩证的色彩,作者引用了社会上的某种说法,认为 “ 这 话 虽有些偏激 ” ,既表明了对这种说法的态度,也自然地引出了话题。 B. 文中多处使用引用论证,如第 ③ 段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就形象地 讽 刺 了表面勤奋忙碌的人,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具有感染力。 C. 文中多处使用修辞手法,如第 ④ 段 “ 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 站 到 了创新的风口 ” 就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 性 和 说服力。 D. 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深化了中心论点,得出 “ 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 这 一结论,号召人们应在喧嚣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 √ 解析 “ 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到了创新的风口 ” 没有使用排比。 解析 答案 4 5 6 6.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面对浮华世界,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无可 非 议 的追求和欲望,而且这种追求和欲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 B. 尽管今天的社会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但人们不应 忘掉 的 是 “ 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 ” 这一恒定不变的规律。 C. 作者引用《道德经》 “ 静为躁君 ”“ 躁则失君 ” ,是为了证明静与 躁 有着 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 D. 陶渊明的 “ 心远地自偏 ” ,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 忍 得 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 。 √ 解析 答案 4 5 6 解析 作者引用《道德经》的话是为了证明 “ 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 …… 不要为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 。 不少考生视论述类文本阅读为 “ 拦路虎 ” ,只匆匆浏览一遍就开始比对,结果可想而知。这皆是阅读不够精细所致。论述类文本固然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逻辑性,但是它作为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十分突出,只要循着论点、论据和论证要素去读,去勾画圈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局部、细节比对,轻轻松松就能搞定它,它也会由 “ 拦路虎 ” 变成 “ 见面礼 ” 。因此,只有解决好 “ 读 ” 与 “ 比 ” 的问题,拿高分甚至满分不在话下。 问题直击 Ⅱ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一、精细阅读 1. 做题前:快准阅读,整体把握 读懂读通、整体把握是理解、分析文本的基本要求,更是做所有选择题的根本前提。不少考生认为它难读或不重要,就不愿读或匆匆浏览,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要整体把握了文章的观点与思路,做题就很轻松,且准确率很高。如何进行这遍快速而精要的整体阅读呢?这里特别强调要按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即抓住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个核心要素进行。要通过 “ 边读边划边归纳 ” 形式达到目的。这种阅读分两步: 第一步:给自然段编顺序号 。 第二步: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边 “ 划 ” 边 “ 归纳 ” 。 边 “ 划 ” :就是划出重点句,即能显示文章中心的中心论点句、分论点句及其他有助于理解文章观点的句子。这些重点句在文本中位置显眼,大都在文章首尾、段落首尾,很容易划出。 边 “ 归纳 ” :有的段落有中心句, “ 划 ” 出来即可;有的段落没有类似的句子,或者相邻的几个段落说的是同一件事或同一个理儿,这就需要自己简要归纳,以帮助准确把握文意。 2. 做题时:精准定位,精细阅读 根据选项内容,先定准于文本中哪段;再定准于段中哪句。 精准定位后就要精细阅读了。这才是真正的阅读,真正的精细阅读。 精细阅读首先体现在段中,要通过中心句、关键词把握段的核心信息及层次。有的段落有现成的中心句自然好办,对于那些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自然要通过段内的关键词语来实现。试以下面段落为例说明。 悲剧 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 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 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 “ 与我们相似的 ” 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 “ 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 ” ,即产生 净化的作用 。 以上 加 颜色 的 文字,就是本段的关键词语,找准了就基本可以把握段落的核心信息。本段文字分为三层:悲剧的主人公是谁,悲剧是如何产生的,悲剧有何作用。这三层意思就是本段的核心信息。 精细阅读其次体现在句子中。选项涉及的句子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只要是句子,就要拎出句子的陈述对象、重要的修饰限定性词语、句内的结构关系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这是决定答案的阅读,必须细之又细,想之再想。 二、精准比对 1. 内容角度。 注意选项中有的内容而原文中没有,或原文中有的内容而选项中没有,还是选项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相反、不一致。 1. 从内容角度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两者是否一致。 第一组 原文:至孔子时代,诗与乐分离,礼乐并举被进一步具体化为诗、礼、乐三分。个体的成人之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统一被规划为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式的三段论。 选项:诗与乐原本是合为一体的,至孔子时代,礼与乐分离为诗、礼、乐,这使得人的成人之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同步进行 。 即时小练 答案 答案 不一致。 “ 人的成人之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同步进行 ” 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 “ 个体的成人之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统一被规划为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式的三段论 ” ,并没有说两者是同步进行的。 第二组 原文:为什么我这一部书不叫 “ 哲学史 ” ,而叫 “ 思想史 ” 呢?因为严格说来,可以说中国没有 “ 哲学 ” 。换言之,就是中国没有像外国一般所想的问题与方法,所以不必用外国的学名来牵强附会。但是却不能说中国人没有 “ 思想 ” 。中国思想与西洋思想自有不同之点,我们主要的就是要抓不同之点。 选项:严格说,中国没有哲学,中国思想与西洋思想不同,如果我国的研究者们也写 “ 哲学史 ” ,就是借外国的学名牵强附会 。 答案 答案 不一致。选项说如写 “ 哲学史 ” ,就是 “ 借外国的学名牵强附会 ” ,而原文说 “ 不必用外国的学名来牵强附会 ” ,两者相反。 2. 语法角度。 有时利用语法知识来分析选项对应的原句,才能看出选项到底错在哪里。如看句子主语,原文与选项陈述对象是否一致;选项在对句子改造时是否丢掉了一些修饰限制词,或者凭空增加了一些修饰限制词。 2. 从语法角度分析下面的原文与选项是否一致。 第一组 原文:吴道子画作最具感染力的时刻,是他画佛像背后的 “ 圆光 ” 的时刻 —— 他不用圆规角尺,一笔而成。 “ 其圆光立笔挥扫,势若风旋,人皆谓之神助。 ” 这一绝,他总是留在整个壁画完成之际,当众表演,而且总是造成 “ 老幼士庶竞至,观者如堵 ” 的轰动场面,屡试不爽。 选项:吴道子绘画中最具感染力的是他画的佛像背后的 “ 圆光 ” , “ 立笔挥扫,势若风旋 ” ,总能造成轰动的场面 。 即时小练 答案 不一致。原句说 “ 最具感染力的时刻,是 …… 时刻 ” ,而选项偷换为 “ 最具感染力的是他画的 ‘ 圆光 ’” 。 答案 第二组 原文: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 “ 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 ” (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 ,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选项: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 。 答案 不一致。原文说月饼引入中秋节 “ 大概 ” 始于明朝,而选项则丢掉了 “ 大概 ” 这一表推测的副词,变成一种事实了。 答案 3. 逻辑角度。 在选项中出现了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选择句,换言之,就是选项中带有 “ 只有 …… 才能 ……”“ 只要 …… 就 ……”“ 因为 …… 所以 ……”“ 不是 …… 就是 ……” 关联词语时,就要考虑它与原文原句所表述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有无改变原句的逻辑关系 。 3. 从逻辑角度看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 第一组 原文:礼乐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它既具有内在的深邃性和饱满性,又具有外在的弥漫性和上升性。就其饱满性而言,它以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诉诸人间教化,使现实世界成为一个被诸种艺术元素配置而成的美好世界。 选项: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礼乐具有其饱满性,只有将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诉诸人间教化,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现实世界 。 即时小练 答案 答案 不 一致。 “ 只有 …… 才 ……” 过于绝对,原文的意思是,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诉诸人间教化,会使现实世界成为一个美好世界,但没有绝对会如此的意思。 第二组 原文: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小说的主要任务不就是讲故事么,为何要将小说与故事对立起来?按照德国文学批评家、哲学家本雅明的说法,小说诞生于 “ 孤独的个人 ” ,而故事的来源则是生活在社群中、有着可以传达经验的人 —— 故事的旨归是经验和社群,所远离的恰恰是 “ 孤独的个人 ” 。可见,故事并不一定就是小说。但在这个崇尚经验、热衷传递经验的当代社会,故事正日渐取代小说的地位。 选项:小说不一定是故事,小说诞生于 “ 孤独的个人 ” ,故事的旨归是经验和社群,所以小说被故事取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答案 答案 不一致。原文在解释完 “ 小说的诞生 ” 和 “ 故事的旨归 ” 后,用 “ 但 ” 一转,表明了 “ 故事正日渐取代小说的地位 ” ,选项却用 “ 所以 ” ,强加因果,且用 “ 必然 ” 绝对化了。 4. 论证角度。 它是 2017 年《考试说明》新增的考查角度,体现了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文体特征。它可以有三个角度,一是文本的论证思路 ( 结构 ) ,看对原文论证思路把握是否准确;二是论证方法,看对其所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是否准确,看其例证引证等方法要证明的论点是否准确;三是论点与论据是否一致,即论据是否能证明论点,或者论点能否统率论据。 4. 从论证角度看选项对原文的分析判断是否准确。 第一组 原文: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便利,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数据化让人越来越失去主动性,人在征服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些人成了机器、信息的奴隶。 “ 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 ” ( 司马迁《史记 · 范雎传》 ) 人类要思考一下,有没有必要向自然、社会攫取过多的财富呢? 即时小练 选项:文章结尾引用《史记》中的句子,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引人深思,意在呼吁人们 “ 知足 ”“ 知止 ” ,不能从自然、社会获取财富 。 答案 不准确。应是引用论证而非对比论证,且 “ 不能从自然、社会获取财富 ” 的说法绝对,文末采用反问的方式提醒人们不应向自然、社会攫取过多的财富。 答案 第二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便是能以衣着保暖和遮羞。制衣不能离开纺织,而中国古代纺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术发达,并一度领先于世界。只要稍作考证,就知道 织布之法肯定要比造纸术发明得更早 。距今已有将近三千年历史的《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布、纺织、衣裳的记载。如《无衣》: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岂曰无衣?与子同 泽 …… 岂 曰无衣?与子同裳。 ” 再者,古人写字先写在竹简上,然后是帛上,那时肯定也就有了棉布。而蔡伦造纸是汉代的事了,他造纸用的原料不外是 “ 树皮、麻头、破布、渔网 ” 等物,这些足以说明布的出现远远早于纸的出现。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文中画线句子论据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纺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术发达,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B. 蔡伦是汉代人,而距今约三千年的《诗经》中就有关于布的记载。 C. 古人先是在竹简上写字,然后是在帛上写字,之后才是在纸上写字。 D. 蔡伦用来造纸的原料中就有 “ 麻头、破布、渔网 ” 等纺织用品。 √ 解析 原文重点说明 “ 织布之法肯定要比造纸术发明得更早 ” 这一基本观点,为了证明观点的正确,作者提供了《诗经》记载、写字材料和造纸原料三个论据。各选项中, B 、 C 、 D 三项中分别涉及支撑作者观点的论据。但 A 项不在设问的区间内,因此, A 项不能作为论证作者观点的论据 。 答案 解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