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5
考点40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悟到的意义。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可以对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发掘。 常见设问形式有:1.结合文意,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词、句、段)内涵的理解。2.本文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探究原则是:1.立足文本。尽管是探究题,但是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要以文本为基础进行发掘。2.讲究深度。探究题要求考生有自己的见解,得出一个结论,考生要围绕题干中的问题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3.有理有据。首先给出观点,其次结合文本内容及自身实际支持观点,最后回扣观点。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诚实的考验 【英】赤哥黎 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9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维持生计,住在一所有4间屋的房子里。约翰是家里的长子,所以他的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那年他16岁。 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法官多恩那儿去要1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法官说约翰的父亲欠他40美元。“你打算什么时候还钱?”法官问约翰。“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说,“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 那一年的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的田里干活;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全天则在自己家的地里干活。到了夏天结束的时候,约翰积攒了5美元交给法官。 冬季天气太冷,不能耕种,约翰的朋友塞夫给他提供了一个在冬季挣钱的机会。塞夫教约翰诱捕动物,获取兽皮。塞夫告诉他,靠狩猎他能够挣到很多钱,但需要75美元买一杆枪和捕猎用的绳、网,以及过冬的食物。约翰去见法官多恩,说明了他的打算,法官同意借给他那笔钱。 约翰吻别了母亲,和塞夫一起来到林子深处的一间小木屋前。这所小房子是塞夫几年前搭建的。这年冬天,约翰学到了很多东西,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200美元。 约翰打算回家,但是塞夫想继续打猎直到4月份。因此,约翰决定自己一个人回家。塞夫帮约翰捆扎好兽皮和捕猎用的东西,让他能够背在背上。 到了下午晚些时候,约翰的腿疼了起来,背上的东西也更加沉重。当他终于到达河边时,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就要到家了。他看到河边长着一棵笔直的大树,高度足以达到河的对岸,他砍倒大树,在河面上形成一座独木桥。 约翰身背兽皮、怀抱猎枪,跨到放倒的树上。树在他脚下稳如磐石。就在他快要走到河中央时,树干突然动了起来,约翰从树上掉到冰上,沉到水里。他的枪掉了,兽皮和捕猎用的工具也从他的背上滑了下来,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约翰破冰而行,挣扎到河岸。他在雪地上躺了一会儿。然后,他爬了起来,找来一根长树枝,沿着河边来回走着。一连几个小时,他一直戳着冰块,寻找那些东西。最后,他放弃了。 他径直来到法官家。天已很晚,但是法官仍在他的办公室里。约翰敲门进去,浑身冰冷,衣服潮湿。他向法官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等他把话讲完,多恩说:“这对你和我都很不幸。回家去吧,孩子。” 约翰拼命干活。他又攒够了5美元付给法官。但是他还欠法官30美元——那是他父亲欠的债,还有用来买捕猎用的绳、网和枪的75美元。 10月份的时候,法官派人叫来约翰。“约翰,”他说,“你欠了我很多钱,我想我能够要回这些钱的最好方法,就是今年冬天再给你一次狩猎的机会。如果我再借给你75美元,你愿意再去打猎吗?”约翰羞愧难当,好半天才开口说:“愿意。” 这一次,他必须独自走进森林,因为塞夫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那个漫长而孤独的冬天,约翰每天出去打猎,一直到4月底。到家后,法官帮他把兽皮卖了300美元。约翰付给法官150美元,那是他借来买打猎用具的钱;然后他又慢慢地把他父亲借的那部分钱一张一张地交到法官的手里。 又到了夏天,约翰除了在自己家的田里干活,还去读书和学写字。这以后的十年里,他每年冬天都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把卖兽皮挣来的钱全部攒了下来。最后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大农场。 约翰30岁的时候,成了本镇的头面人物之一。那一年法官去世了,他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他还给约翰留下了一封信。约翰打开信,看了看写信的日期。这封信是法官在约翰第一次外出打猎向他借钱那天写下的。 “亲爱的约翰,”法官写道,“我从未借给你父亲一分钱,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他。但是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想确定你和你的父亲不一样,所以我考验了你。这就是我说你父亲欠我40美元的原因。祝你好运,约翰!”信封里有40美元。 (摘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文中用了大量篇幅写约翰,对此,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约翰,也有人认为是法官多恩。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法官多恩是小说的主人公。①从思想意蕴上看,作者意在表现热情善良、慷慨大方、解人危困的美好品德,而法官多恩这个人物正是这些思想意蕴的载体。②从情节设计上看,多恩两次借钱给约翰,促成约翰两次狩猎行动,改变了约翰的人生境遇,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人物。③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写多恩的笔墨虽然相比约翰少一些,但是,两次借钱、一次留言的细节,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他热情、善良,相比约翰,他的性格更为鲜明,更为作者所钟爱。 示例二:约翰是小说的主人公。①从思想意蕴上看,作者意在表现自立自强、不怕艰辛、诚实守信的美好人格,而约翰这个人物正是这些思想意蕴的载体。②从情节设计上看,约翰两次借钱、两次狩猎,构成了小说的故事框架,约翰的活动牵动着整个故事的走向,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③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约翰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因此作者调动了多种描写手法,有正面的动作、细节描写,也有侧面的环境衬托,极力突出其自立自强、不怕艰辛的鲜明个性。 名师点睛 1.不同角度,科学探究。探究是一种能力,如果题干中有明确的探究角度,则按题干要求作答;如果题干中没有明确要求探究角度,则要从内容、结构、人物塑造、表现手法、情感主旨等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角度,分析相关的文本材料,做到自圆其说。具体来看; (1)对小说标题的探究,要从标题本身的内涵、标题与小说情节结构的关系、标题对人物塑造的作用、标题对情感主旨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2)对于上题中的人物探究题,要证明小说的主人公是某一位,要从小说的思想情感、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分析某某作为主人公的合理性。(3)对小说主旨的多维解读,要从不同的角度(情节内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社会环境等)归纳出不同的主旨。(4)对结尾效果的不同看法的探究,首先要亮明自己对作者结尾艺术的态度,然后判定作者的结尾手法是什么,最后从小说内容、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旨表达等方面论证分析这种结尾艺术的作用与效果(或不足),以证明自己的观点。(5)对情节(或段落)安排是否合理的探究,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小说的主要内容、人物塑造、主旨表达、手法运用等方面阐述这种情节安排是否科学合理。 2.观点鲜明,自圆其说。一定要借助文本材料或相关事例(理论)等对观点进行证明。或用“文本+观点”,或用“事例+观点”,或用“理论+观点”,或用“文本+现实+观点”的形式进行证明。 3.看分答题,分点阐述。一般来看,8分的题至少要答出3点理由,表述要做到观点明确、提纲挈领、层次清晰、分析合理、语言通畅、书写工整、字数合宜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渡 船 王 往 渡船是水上的邮票。 涟河的东岸是牲畜市场,一个叫红蜻蜓的女人在东岸的渡口开了个小卖部。她在大堤上用木头搭了个小屋子,外间摆货,里间摆张小床。 红蜻蜓的小卖部前有一个水缸。有人要喝水,红蜻蜓就一指小卖部前的水缸。水缸里的水总是满的,是红蜻蜓一担一担从涟河挑上来的,碧清碧清的。 红蜻蜓每天起得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涟河里挑水,把水缸挑满了,她就站在窗前,朝对岸看。她看着小谭先生走上大堤,小小的影子轻快地掠过一棵棵树,大树,小树。小谭先生朝渡口走来,河风吹起他的衣角,显得很清瘦也很利落。小谭先生上了渡船时,红蜻蜓的心会紧张,有时是因为浪太大,船晃得厉害;有时是因为小谭先生的目光朝着她的窗口。小谭先生下了渡船,上了坡,一步一步走上来,红蜻蜓就笑微微的,好像小谭先生是奔她而来的。但是,很快她又失望了,小谭先生从她的小屋前经过,从来不看一下她的小屋。她又转到另一个窗口,这下她只看到小谭先生的后背。她想小谭先生要是回头看一下多好,但是他从来没回过头。 小谭先生是河西人,在河东的学校做民办教师。红蜻蜓出嫁前,有个好姐妹给她和小谭先生牵过线。当时,见面的地点就在渡口。两个人都喜欢对方,但是,因家人的反对,没有成亲。红蜻蜓早就结婚了,小谭先生还是单身。 那天,临散集时,红蜻蜓看见小谭先生牵着一头才成年的水牛往渡口走。红蜻蜓想:小谭先生不教书了? 下一个逢集,红蜻蜓又看见了小谭先生。红蜻蜓问他:“你不教书了,老来集上?”小谭先生说:“教呢,把牛牵来卖了。”红蜻蜓还想和他说说话,小谭先生已走了。 红蜻蜓感觉小谭先生瘦多了,头发也乱了,走路有些跌跌撞撞的。红蜻蜓想刚买的牛又牵来卖,肯定是做贩牛的生意了,又教书又贩牛真是难为他了。 一天晚上,红蜻蜓已经睡了,听见敲门声。 拉开门,小谭先生一头就撞进来。 原来,小谭先生上回牵的牛让涟城北一个老头在宝滩买后,回去没两天就死了,媳妇和儿子一抱怨,老头喝药自尽了。 红蜻蜓一惊,说:“哪能这么巧,不会是你卖的那头牛。” 小谭先生说:“肯定是的,我那头牛一买回去就不吃草,我叫来兽医,兽医说是水肿病,一时治不好,没几天怕就不行了,我一吓就卖了。这些天,我难受,我又不敢说出来。” 红蜻蜓给他倒了一碗水,说:“你喝口水,慢慢说。” 小谭先生喝了一口水,还是难受:“我想死,我没有说话的人。” 红蜻蜓说:“看你说的,我不是在和你说话吗?” 小谭先生点点头,又摇摇头,泪珠掉了下来:“我跟你说了也没用,我只想死。” 红蜻蜓一惊,不知怎么安慰他了。 第二天,红蜻蜓没见小谭先生从渡船上过来。红蜻蜓急了。 红蜻蜓想来想去,想到常常给人治些邪病的肖奶奶。 红蜻蜓对肖奶奶说:“要是有人做错了事,心里后悔,得了病,怎么办?” 肖奶奶说:“叫他去佛祖那儿烧个香,认个错。人身上的衣裳要是脏了,洗干净了穿着才舒坦,人做错了事就像衣裳脏了一样,要把灰洗了,到佛祖那儿认错就和洗灰一样,灰洗了,心里就好了。” 红蜻蜓点着头,心里亮起来。 红蜻蜓到了小谭先生家。就见他家还是三间老式的瓦房,低低的檐口长满了青草。他家的邻居有楼房有平房,又新又美,气派得很。 小谭先生的老妈妈一边带着红蜻蜓到了儿子床头,一边叹道:“唉,这孩子,又教书,又种地,累呀!”小谭先生一见红蜻蜓就坐起来了。 红蜻蜓说:“我来,是叫你明天和我去能仁寺,我们给佛祖烧个香,说说心里话,好不好?” 小谭先生说:“好,我听你的。” 红蜻蜓心里一阵暖和,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来看他的! 坐了一会儿,小谭先生又说:“你来了,我感觉有些好了。” 红蜻蜓就笑了:“瞎说的吧?我又不是佛祖。” 红蜻蜓回到船上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船慢慢地向前走着,她看见自己的影子,像一座小小的佛塔,跟着渡船走。 (原文有删改) 小说的标题是“渡船”,也有人认为将“小谭先生” 作为标题更好,还有人说这两个标题,都不如“红蜻蜓”为标题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 “渡船”这个标题好。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看,两个人在“渡口”相识,红蜻蜓在“渡船”附近生活,小谭先生每天坐“渡船”来往于河东河西,“渡船”是红蜻蜓与小谭先生故事的见证者,同时“渡船”也是作者叙述故事的线索之一。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红蜻蜓对小谭先生,由爱慕到助其净化灵魂,都是与“渡船”有关。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小说的主题不在于表现“爱情”,而在于表现将“爱”升华为“善”,由此看来“渡船”是具有双重意义的,其实,红蜻蜓是一条灵魂的“渡船”,将小谭先生从“自私的泥潭”里,“渡”到“善”境。 示例二 “红蜻蜓”这个标题好。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看,“红蜻蜓”的活动是故事的主线,作者始终是围绕这个人物安排情节的。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红蜻蜓是小说的核心人物,是作者倾力表现的人物,也是作者赞扬的对象,在小说中她的形象也最鲜明。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红蜻蜓的身上,寄托着作者对朴实、纯真、善良等优秀人格精神的赞扬之情,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最为直接地表达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另外,“红蜻蜓”还是一个很有色彩、动感的标题,也为小说增添了一些灵动的气息。 示例三 “小谭先生”这个标题好。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看,小谭先生的活动牵引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谭先生“卖牛”,引发其“生病”,才有红蜻蜓的“探视”等情节,因此小谭先生才是作者组织情节的关键。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小谭先生才是小说的核心人物,是他吸引了红蜻蜓的目光,是他完成由“自私”到“向善”的转变,从而释除了心灵的重负,而红蜻蜓只是他转变的外因。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涤除自私、向善修德,这是小说的核心思想,而这个核心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小谭先生这个人物的活动当中,因此,他是作者表达思想的核心人物。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敬重一只蝉 杨 晔 从此不再讨厌夏日里的一片蝉鸣,不再捕捉一只蝉玩耍,不再月下寻找草丛里攀爬的蝉,从此拒绝美味的油炸蝉蛹。 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 在一片茫茫森林里,某年,不计其数的蝉的幼虫纷纷破土而出,恍若数以亿计的生灵同时降临凡间。若隐若现的月光下,森林的地面上涌动着一层又一层的黑浪,它们急匆匆地爬着。没有统一的命令,但冥冥之间生命的牵引,它们追寻着树木的方向。很快又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无数棵树,找到它们认为合适的位置。棕黄的蝉虫开始蜕变,蝉努力钻出,以最美的姿势仰身脱壳,一只雪白的蝉跃然眼前,悄然滑落旁边,美丽的蝉翼翩翩舒展,为生命绽开等待许久的渴望。 森林的黎明为一片雾霭点燃了一盏灯,渐渐地许多动物苏醒过来,它们要去觅食。可是它们很快被这貌似从天而降、实则地下涌出的生物惊呆,不管那么许多,猴子,蛇,熊,各种鸟甚至松鼠,它们同时开始大聚餐,它们随手就可以抓到一只蝉或者还没来得及蜕变的蛹,大快朵颐,享受着它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没见过的美味,而且是它们的后代也未必能遇得到的极品。所有的动物都吃得动也不想动,就连蝉从眼前掠过,它们都懒得看一眼。 森林里回荡着蝉的合鸣,一浪迭一浪,在枝叶间灿然跃动,一声高一声,在光影中兀自流转。那不知疲倦的高歌是对光明的欣赏,抑或是对生命的吟唱?然而穴居了十七年的蝉只有两周的生命在阳光下绽放。在这期间它们要找寻伴侣,交配,孕育,产卵。 它们来到世间的使命仿佛就是某个承诺,然后就匆匆离去。静默的日子,无数只蝉如落叶般恍然飘落,厚厚的几层,连数年积累的落叶都被覆盖。它们凄美地落下,蛰伏十七载的期待,在世间的呼吸只有两周。而森林因为蝉的沉落入泥,次年枝叶更繁茂,茎干更粗壮,动物也更快活。 茫茫黑暗中,它们寂寞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熹微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四季更替,轮回演绎颜色的变化,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冷暖的传说。一切都是那么唯美,唯美中蕴含着凄美,凄美却无丝毫的悲切,就如凤凰涅槃,沐浴烈火而再生。 生命真的是很奇妙的存在。生命的意义似乎真的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 陈晓旭演绎的林黛玉前人不能抵,后人不能及,仿佛她就是黛玉再世,她就是为黛玉而生的。而饰演黛玉仿佛是她一生的谶语,她犹如黛玉般唯美。罗阳仿佛就是为了歼-15而生的,他钻研工作,不计较名利,不顾及身体,使命完成之时,就被上苍召回,没有豪言壮语,不去聆听掌声,而他的生命在鲜花中永远绽放。尘世间的身躯已随风散去,但心灵世界里的精髓永存。 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两周,两个月,两年,你会坦然面对吗?纵使天空不会铭记你的乐音,你会振翅留下雀跃的音符吗?即使石阶不会印染你的痕迹,你会拾阶而上吗?倘若你的生命之花绽放时注定遇到严冬,你会依然笑对寒风吗?我们不乏拥有生命的时空,但我们是否拥有挑战生命意义的人生? 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示例 蝉深刻启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蝉的敬重,就是对生命的敬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命的升华往往需要长久的等待甚至磨难,也正因此生命才更显现出美的价值,更值得尊重;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使命,不惧牺牲地承担生命的责任,也是生命值得尊重的价值所在;能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是因为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探究能力。通观全文,作者首先描写了北美洲蝉的一生:蜕变,鸣唱,并追述蝉一生的等待只是为这短暂的鸣唱。进一步联想到陈晓旭一生只为演林黛玉,罗阳一生只为歼-15,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与敬重。最后一句话具有卒章显志的作用。题干要求以这句话为基点,结合文章,进一步谈自己的理解。综观全文,可以选择的角度有三个:生命的等待、生命的责任、生命的终止。作者由物及人,主要表达了自己对这三个方面的思考。考生在分析时,抓住这三点,结合文章中蝉、陈晓旭、罗阳这三个形象提炼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日 子 陈忠实 两架罗网,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是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这种支着罗网埋头劳作的再没有别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茫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男人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回来,再装再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景象绚烂奇妙无比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被染成橘红。河岸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黄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 “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考就考……” “直到昨天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来。 他的一只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担的铁钩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了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放下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下头。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详细描述劳作的场景并且突出描写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织的铁笼、扁担,意在表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B.“我”之所以劝男人“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是因为他是个高中生,也因为“我”和他谈得很投机,更因为“我”有能力帮他。 C.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夹以简洁的叙事,对话语言不仅极富个性,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推动着故事情节发展。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对女儿考试没考好这件事的态度可以看出,女人是一个通情达理而又乐观的人,而那个自认为“硬”的男人却被打垮了。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说“我的眼睛模糊了”,请结合全文探究“模糊”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老者的礼物 【美】马林·汤普森 我18岁的时候,离开了在美国的家,到英国的利兹大学读书。入校后不久,我突然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英国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还没有适应周围的一切,就要独自一人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一天,我在超市买东西时,发现一位老者一手拎着一袋苹果,一手拄着一根拐杖,步履蹒跚。我赶紧跑过去,扶住他并替他拎住苹果。 “谢谢你,姑娘,”他说,“不要替我担心,不碍事。”他对我笑,让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他不只是用嘴在笑,明亮的蓝眼睛里也漾着笑。 “我能陪您走一段吗?”我问,“免得这些苹果过早地变成苹果酱。” 他听了哈哈一笑,说;“这可就要让你费事了。” 他告诉我他叫伯恩斯。路上,伯恩斯先生的身子几乎全部要靠那根拐杖支撑。到了他的家,我帮他放好东西,并帮他准备了英国特有的下午茶。他没有强烈地拒绝我,我把这看做是对我帮助他的答谢。 我问他以后是否还能再来看望他,他笑着说;“我从来不拒绝好心姑娘的帮助。” 第二天,我还是在那个时间来到他家,帮他做了一些家务,他那根拐杖足以说明他的确需要帮助。他询问了我的一些情况,我告诉他,我的父亲刚刚去世,但我没有说更多的事情。他让我看了桌上的两张镶在相框里的照片,那是两个女人,一个显然比另一个年长,却长得非常像。 “这是玛丽,”他指着照片说,“我的老伴,已经去世6年了。那是艾丽丝,我们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她比她母亲去世得还早,对玛丽打击真大啊!” 我流下了眼泪。我为玛丽流泪,为艾丽丝流泪,为老而无助的伯恩斯先生流泪,也为我的父亲流泪,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我竟未能亲口与他道别。 我一周看望伯恩斯先生两次,时间是固定的。我每次来,他都坐在椅子上,一旁的墙上靠着他的拐杖。他对我的到来似乎总是非常兴奋,尽管我对自己说,我是为了照顾这个老人,但我还是因为有一个人愿意听我倾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感到高兴。 我告诉他,在我父亲去世前两周,我曾因一件小事与父亲发生了争吵,而我再也没有机会向他道歉了。 虽然伯恩斯先生不时插上几句话,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我说话。他不只是在听我说话,更像是海绵一样吸进我诉说的每一点内容,并用他的经历及时佐证我的话。 大约一个月后,在一个“非看望日”,我打算去伯恩斯先生家。进了他的家,我发现他正在花园里干着活儿,手脚麻利,动作轻快。我惊讶万分,这么利索的一个人为什么要用拐杖? “哦,姑娘,你来了。这次让我给你沏一杯茶,你看起来累了。”他说。 “可是,”我结结巴巴地说,“我想……”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姑娘。你第一次在超市看到我那天,我扭伤了脚踝。” “可是,您是什么时候康复的?” 他的眼睛眨眨,看上去既快活又怀着歉意,“我想,我们见面的第二天我的脚就好了。” “可是,为什么呢?”我纳闷地问。他显然不会为了骗我为他做下午茶而故意装出无助的样子。 “第二天,你又到了我家,从你的话中,我知道了你的苦闷。对你父亲的去世以及其他一些事情,你感到孤独和沮丧。我想,这个小姑娘需要一个老东西的肩膀依靠一下。但是我发现,你在告诉自己,你来看望我是为了照顾我,而不是为了你自己。如果你知道我其实非常健康,你还会再来看我吗?我想,你需要对人诉说,对一个年长的甚至比你父亲还年长的人诉说。” “那这根拐杖呢?” “哦,这的确是一根好拐杖,一般情况下,我用它郊游和爬山。也许什么时候你愿意与我一起去。” 不久,我们一起去爬了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还没有适应周围的一切,就要独自一人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为写老者的“礼物”内容做了铺垫,更彰显“礼物”之可贵。 B.“一手拎着一袋苹果,一手拄着一根拐杖,步履蹒跚”暗示老者用心良苦,他是有意“一手拄着一根拐杖”,为“我”创造帮助他的机会。 C.“他不只是在听我说话,更像是海绵一样吸进我诉说的每一点内容”,是为了表现“我”的话确实触动了伯恩斯那颗孤独的心。 D.伯恩斯把他的慈爱、耐心作为“礼物”,并用时间精心将“礼物”包装好,送给了一个主动寻求这份“礼物”的年轻姑娘。 2.小说多次提到伯恩斯的拐杖,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请从伯恩斯和“我”两个角度中任选其一,探究小说的思想意蕴。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胎 记 凸 凹 ①那日,陪南方友人游完十渡山水,友人说,再陪我去看看你们京西的土炕吧。 ②土炕?土炕也是可供观赏的风景么?我惊奇地问。 ③是,是稀有的民俗风景,我们那里没有。友人说。 ④十渡处于京西的腹地,那条著名的河流——拒马河,被巍巍群山环绕着,而在山民的居所里,土炕就如照明的灯盏,正“盘”在那里。北方的土炕,炕体里有火道,与炕畔的地炉子紧紧地连在一起。无论是烧柴,还是燃煤,均能在提高室温的同时,把土炕烘热了。而绵密的土层具有极强的保温性,以至室内的温度已经降下去了,而土炕上却仍然温暖。 ⑤很快我就给友人找到了一铺土炕。友人的兴味,也勾起了我对土炕的回忆与沉思。 ⑥母亲是在土炕上生下我的。母亲说,虽然我是她的头生子,她却没感到疼痛,因为土炕被烧热了,那奔窜的热力因身下“绵绵土”均匀而持久的传播,让她感到了彻骨的温暖,她把自己全部展开了。 ⑦后来,母亲又生下了我的两个弟弟,这样本已贫穷的日子就更加清寒了;弟兄三个合盖一床棉被,至于褥子、铺垫之类的更无从说起,身下只铺着光光的篾席,倒也未曾受过一次夜寒。这缘于土炕的温暖。三个少年赤条条地躺在土炕上,或拥,或嬉,温暖着,也快乐着。 ⑧雪花飘飞的季节,父亲带着我们几个在家里“猫冬”,偎在简陋的火炕上,喝着廉价的烧酒。炕热攻心,酒热也攻心,不久就喝得浑身通泰,便吼出一些不酸不咸的调子,感到自己好比神仙一般。父亲是读过几年书的,每喝到心酣耳热之际,他总是站到旷野里去,面对纷飞的雪花说,这苍茫大地真干净。还说,老天真是会安排,他用雪把你堵在屋里,让你懒得理直气壮。 ⑨土炕持久而沁人骨肉的温暖,会穿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隔膜。五婶是不愿嫁给五叔的,以至新婚之夜不愿与五叔合房。但后来二人的感情好得出奇,不到三年就连生了三个孩子,五婶也变得很乐天了。有人问她,你不是很不甘心么,为什么还跟他过得这么情愿?她竟说,都是土炕闹的。 ⑩十二岁的我也曾有无眠之夜。躺在滚烫的土炕上,血液里游走着一种蠢蠢的欲望。这种欲望,折磨得我多愁善感,莫名地就想在纸上表达些什么。土炕之于我,是出身的胎记,记载着我的来路。 ⑪因为这样的来路,我深深理解我的同路人。北方人虽然豪爽忠义,却也谦卑驯顺。土炕的温暖煨热了情义,也惰化了血性。“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对温暖的厮守,软化了飞翔的翅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他们那里往往会没有感觉。他们感到项羽的不肯过江东,真是迂腐不堪。面对惨淡的现实,他们很少作如此决然的抗争。所以,他们乐意做江中摆渡英雄的那条船,却不愿做回首长啸的那匹马。 ⑫ 同样,土炕的稳定性存在,使北方的青年虽有坚韧的毅力,却无变通的机巧——他们适合听差,却不擅长经商;可以写厚重的长篇小说,却写不来灵动的抒情散文;可以进入时间深处很沧桑很古典,却不能站立潮头很现代很时尚;他们笃信吃亏是福,却不知勇于竞争才能获得最大的人生效益。 ⑬所以,看到同乡人的惰性与苦难,我并不报以嘲讽和指责,而是充满了悲悯与祝愿。我知道他们那血迹斑斑的来路,也知道他们的未来将面临着什么。我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我已成了局外人,恰恰相反,是因为我永远是他们中的一个。 ⑭所以,土炕之于我和友人意义不同。之于我,是生命的烙印,即胎记;之于友人,是愉悦眼眸的异象,即风景。一个是生命之重,一个是生命之轻。 ⑮即便现代文明的席梦思真的把土炕送到民俗博物馆里去了,土炕在我的心中也是个永恒的存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以“土炕”为线索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2.理解文中两处画线语句的含意。 (1)对温暖的厮守,软化了飞翔的翅膀。 (2)看到同乡人的惰性与苦难,我并不报以嘲讽和指责,而是充满了悲悯与祝愿。 3.赏析第⑫段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标题“胎记”具有怎样的意蕴?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探究。 一、【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天 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二、【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陌生的光 (2)陌生的气息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4.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 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有删改) 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闯关检测 一 1.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A项,“意在表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错误,文章要表现的是女人与男人一样劳作,一样承担着生活的重担。B项,“更因为‘我’有能力帮他”于文无据。D项,根据原文内容可知,“男人却被打垮了”理解有误。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终于开始磨去棱角的普通劳动者。起初,他个性鲜明,刚直硬气,情愿在家吃亏劳累也不屈从于不良业主的欺压;但女儿考试失利后,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屈服于现实,不再执着于自己的坚持。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要注重把握人物的具体言行。小说中的男人,在城中找工作时,是一个硬气的、个性鲜明的人;但女儿考试失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男人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执着于让女儿完成自己的大学梦等。 3.①“我”为男人因为女儿分班考试失利就改变“硬”的个性而感动。②“我”为女人听到男人的话后如此强烈的反应而惊讶。③“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感到担忧。④“我”为残酷的生活现实磨去人们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担忧。⑤“我”很同情这一家人的命运。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回答此题要注重把“我的眼睛模糊了”与小说中人物的关系联系起来,比如“我”对他们的情感以及“我”的感悟等。从男人的身上,“我”感觉到了生活的温馨,为男人的改变而感动;为女人的态度而惊讶;为这个家庭的未来担忧等。 二 1.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是要“题文对照”,在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的表述相关的句、段,然后对原文句、段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将自己的理解与选项表述相对照,确定正误。B项,根据原文可知,此时老者真的有脚伤,拄拐杖并非有意为之。C项,“是为了表现‘我’的话确实触动了伯恩斯那颗孤独的心”错,主要是为了表现伯恩斯耐心倾听“我”的诉说,让“我”感受到自己并不孤独。D项,“主动寻求”不准确,“我”的主观愿望是帮助伯恩斯,在这个过程中,却意外地收获了老人珍贵的“礼物”。 2.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小说开始,写“一位老者一手拎着一袋苹果,一手拄着一根拐杖”,老人行动不方便触发了“我”的恻隐之心,引起下文“我”帮助老人并把他送回家等情节。②表现人物性格。“我每次来,他都坐在椅子上,一旁的墙上靠着他的拐杖”,表现伯恩斯慈爱、心细,他想帮助“我”摆脱孤独、悲伤,却又故意不让“我”察觉。 3.示例一 从伯恩斯的角度看,小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意蕴;①为人要慈善,要有爱人之心,要尽己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②对待生活要有热情,即便是遇到困境,也不要失去生活的热情,包括对待别人的热情;③帮助别人也要讲究艺术,注意对别人的心理影响,在安静的不事张扬的付出中,使别人受益。 示例二 从“我”的角度看,小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意蕴;①对待生活要有热情,即便是遇到困境,也不要失去生活的热情,包括对待别人的热情;②为人要慈善,要有爱人之心,要尽己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③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本是出于善心,帮助老人伯恩斯,却意外地在老人那里收到了珍贵的“礼物”。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思想意蕴的能力。试题要求探究小说的思想意蕴,并且给出“伯恩斯”和“我”两个角度,允许考生任选。考生应该这样解题;一是根据自己对两个人物理解程度的不同,选择自己理解较为深刻的一个人物答题;二是从人物言行表现出的品质特点、人物精神的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 1.首先由友人想让“我”带他看土炕引出对土炕特点的介绍;接着回忆关于土炕的人和事;然后深入分析土炕与北方人的性格形成的紧密联系以及土炕之于“我”和友人的不同意义;最后指出土炕永存在“我”心中。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以‘土炕’为线索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本文先写友人要看土炕,引出对土炕的介绍,接着由“我”回忆跟土炕有关的人和事,然后深入到北方人的性格与土炕的关系,最后点出土炕对“我”的意义。 2.(1)北方人依恋土炕的温暖,丧失了抗争精神和远大理想。 (2)“我”同情同乡人的苦难,并祝愿他们能突破惰性这一性格局限。 3.运用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多角度地揭示了北方青年敦厚朴实却不知变通、缺乏现代竞争意识的特点;是对上文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概括,又引出了下文作者对他们的悲悯和祝愿之情的表达。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作答此类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要分析该段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如“适合听差,却不擅长经商”表明其敦厚但不知变通,“不知勇于竞争才能获得最大的人生效益”说明其缺乏竞争意识。结构上,该段是对上文写到的内容的深化概括,也引起了下文作者情感的表达。 4.意蕴;土炕记录着“我”的出身,是“我”童年的记忆,体现“我”与故土亲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土炕代表着北方人对虽然贫困但温暖的现状的固守。情感;作者对土炕所寄托的童年温暖美好生活的怀念;对北方人的惰性与苦难的同情与对故土亲人的祝愿。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探究文章标题的意蕴,要先理解标题“胎记”的本义。胎记即人体上生来就有的深颜色的斑。胎记是无法摆脱的,在本文中主要指“我”和故土亲人的关系、故乡人的性格是无法改变的。考生了解了这些,其中寄寓的作者的情感便不难答出了。 高考链接 一 1.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B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 2.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3.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解析】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 二 1.(1)①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①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解析】(1)句“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中的“陌生的光”,根据前文“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以及后文“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得到了证实”“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推断出这里“陌生的光”是指和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的眼光,是指母亲对六岁的“他”竟然能弄一条这么大的鱼回来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句“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中的“陌生的气息”,根据前文“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和后文“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句话中的“陌生气息”是指和平时家里因为生活艰辛的苦涩沉闷气氛不同的气氛,也就是“他”带回一条鱼为家里每位成员带来对即将品尝到的美味的期待的情形。 2.①“示意”“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②“出神” 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中。③“黑糊糊的夜空”,是实景的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担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解析】仔细阅读画线句子,这句话主要是对母亲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要结合上下文理解母亲的这些动作和神态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这句话中,“出神”这个词出现两次,结合句子内容分析该词出现两次有什么强调意味。这句话最后的景物描写“黑糊糊的夜空”,显然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要指出它有什么象征。 3.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解析】本文的题目是“一种美味”,从表面看这里的“美味”是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文章写六岁的“他”为家里带来了一条巴掌大的鱼,然后写全家人一起烹制“鱼汤”、喝“鱼汤”,享受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满足口腹之欲的美味“鱼汤”的同时,一家人的快乐、亲情和希望,是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还有在这全家人一起烹制“鱼汤”、喝“鱼汤”的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4.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三 1.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文中写这户人家认真养病,实际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第③段末尾作者由此感叹道“耐心,持恒,积极,执着”,由此可以概括出这户人家的生活风格——实在,体现出一种生命的韧性。 2.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分析“孱弱”一词的含意,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语境义。这里“孱弱”一词并不是指体弱,而是指这户人家一日三餐没有定规,说明日常生活没有规律,家中缺乏生活气息。再和前面一家比较,有虚无浮华的气息。由此可归纳出答案。 3.(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文章的叙述线索可以是物品、人物、情感等,找到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仔细分析,如果它能将文章零散的材料串联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整体,那么它就是了。本文除第一段外,每段都围绕“气味”来写,第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但它借排油烟机的管子和厨房来引入对“气味”的描写,由此可确定线索。再联系下文中作者通过对各种“气味” 的描写来展示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可以得出答案。 4.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思想意蕴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深入理解文本主题。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味代表着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它让“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这不仅是写艾草味的浓烈,更反映了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中有相同的内容,那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此外,艾草味同各种气味交融,象征着人们生活所达到的一种平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