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4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学案 学案(三) “分析综合题”(主观简答题)4大常考题型 (对应学生用书P89)‎ ‎“结构思路概括分析”“信息要点筛选提炼”“观点态度概括分析”“文本观点迁移运用”是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中4大常考的题型,都属“分析综合”能力等级,并且这四大题型在解答时也是相辅相成的,文章的结构思路是为了观点态度的需要,在行文的思路中也融进了信息要点,所以这两题型需要以“结构思路的概括分析”为基础,同时,在筛选提炼信息要点时也需要把握作者运用材料的目的意图,所以,本学案是按“思路——要点——观点”的顺序编写的。‎ 题型一 结构思路概括分析 ‎“结构思路概括分析”就是概括或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它包括线索与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文章思路”指作者在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或分析”通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而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弄清文章段落层次的组接关系,掌握文脉的发展方向,破解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问题。‎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层次,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划分,一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的结构;从文章的角度划分,一般有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等。‎ 分析文章结构思路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1)能够分析全篇的结构层次,并能概括结构特点;‎ ‎(2)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并能理清层次之间的关系;‎ ‎(3)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体会文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 高考对此设题时可以针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思路,也可以是对局部语段的层次思路。‎ ‎[常见设问方式]‎ ‎(2016·江苏高考)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015·年福建高考)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2015·江苏高考)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结构思路。‎ ‎(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结构层次。‎ 局部结构思路概括分析 ‎[例一] (2015·江苏高考,节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请简要概述本段的论述层次。‎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第1、2句是第一层次,谈了雕刻发源于人类的崇拜心理。第3、4、5句是第二层次,说了雕刻家的创作要求。第6句是第三层次,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是附带的配曲。‎ ‎[参考答案] 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解题方略]‎ ‎“扣”“理”“抓”把握局部语段思路3字诀 ‎ 1.扣中心,以纲带目 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凡属先摆观点然后分析论证,或者先摆情况后解释说明,或者先总说后分说之类的语段,第一层都划在始发句与后续句之间。与之相反,属于先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或先分述后总结之类的语段,第一层则划在终止句前面。如果是照应式语段,第一层则划在始发句后,第二层则划在终止句前。‎ ‎2.理结构,弄清思路 语段的层次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相承关系,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第二种是相并关系,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第三种是相属关系,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抓住了这些关系,层次之间的界限就分明了。‎ ‎3.抓标志,分析结构 语段里常运用一些关联词语或关键词语表示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此外,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都是分析语段层次的突破口。这一方法很简单,找到这些标志,文章的思路就清晰了。‎ 有些语段,既无关联词语,又无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就要认真研究各句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语意的疏密度。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便是一个层次;彼此语意关系最远,间隙最大,结合相对松散的,便是语段的另一个层次。[例一]结构内部没有明显的标志性词语,就可以先概括各句意思,然后再根据句子之间的疏密度,合并语句即可。‎ 特别提示:把握结构思路的3个意识 ‎(1)具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 ‎(2)养成切层分层意识。‎ 把握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需注意:‎ ‎①同一关系取其一;‎ ‎②相属关系取其“属”;‎ ‎③相并关系取其“和”;‎ ‎④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3)具有要点意识。‎ 答案要利用顺序词或数字序号列清思路要点。‎ 整篇文章结构思路概括分析 ‎[例二] (2016·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成人不自在 郭英德 ‎《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拘束”。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个猴兄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于是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掉,从而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 但是对社会人来说,这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小说采取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紧箍儿”。紧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紧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紧箍咒”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全文共6段,按照论证的过程分为四层。文章第1段首先以孙悟空的经历为例,提出中心论点“成人不自在”;第2、3段阐述“不自在”的原因,认为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绝对的自由;第4、5段通过写“西天取经”经历磨难,来揭示人的成长是一个修行的过程;第6段总结全文,写任何社会中的人都要处理好约束和自由的关系。‎ ‎[参考答案] 第一层(第1段):提出全文观点,成人不自在。第二层(第2、3段):揭示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绝对自由。第三层(第4、5段):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接受各种规范、不断修行的过程。第四层(第6段):收束全文,强调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约束与自由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解题方略]‎ ‎“选”“辨”“审”把握整体思路“3字诀”‎ ‎1.选准划分层次的角度 要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内容上的归类合并。选文一般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来切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 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 ‎2.辨明重要的文句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开头领起句、过渡句、前后呼应句、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等,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我们把握文章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3.审清标志性词语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往往运用一些标志性词语来标明文章的结构层次,因此只要找出这些标志性词语,便可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 ‎(1)关联词。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我们更快地理清结构和思路。‎ 关联词 ‎(2)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时”等。‎ ‎(3)总结词。“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表示分总关系。‎ 此外,还有表范围的词、表解释的词、过渡词等。‎ 特别提示:结构思路题的4种答题模板 ‎ 不论是把握整篇文章的结构思路,还是把握语段的结构思路,在组织答案时一般选用如下模式:‎ 模板一:首先……,其次……,最后……‎ 模板二:从(由)……写出(引出)……然后……最后……从而揭示(体现)……‎ 模板三: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模板四:以……为线索,选取了……(材料)来表现主旨。‎ 题型二 信息要点筛选提炼 对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来说,信息主要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文中用作论据的叙述性或说明性材料、对概念的阐述以及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筛选信息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或按照一定的标准,经过辨别、梳理,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提炼信息,就是将从文中筛选出的相对分散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并进行加工组合,形成一个较为条理化、系统化的信息链。‎ ‎[常见设问方式]‎ ‎(2015·浙江高考)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2015·江苏高考)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015·重庆高考)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 的途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除了生产性保护以外,还可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 ‎(2014·福建高考)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 ‎(2013·浙江高考)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文章论述×××和×××,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2)×××与×××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 ‎[例三] (2015·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有删节)‎ 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首先要整体理解文本,找到回答此题的关键:“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即言语不能完全地表达思维;“他人将如何理解”,即思维交流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即思维并不总表现为言语。因此说“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 ‎[参考答案] 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解题方略]‎ 信息要点筛选提炼“3步走”‎ 第一步,研读标题、开头、结尾,然后抓各段中心句、过渡句及一些标志性词语,读懂各自然段内容,进而把握全文内容,这就要明确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往往要运用或涉及一些概念,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 ‎(2)从重要的语句中获取信息。‎ 如上面[例三]文本中的“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给我们的信息是“言语不能完全地表达思维”。‎ ‎(3)从引述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中的一些叙述性或引述性材料往往明示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这也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上面[例三]文本中的“他人将如何理解”这句话,也隐含一定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根据题干要求,寻找并圈定答题区域——确定区域遵循“就近”原则,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方;同时要扩大范围,这个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出现的地方。‎ 第三步,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截取关键词句,合并归类,找全信息点。(最好让答案条理化)‎ 题型三 观点态度概括分析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的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可分为直露的观点态度和含蓄的观点态度。‎ ‎1.直露的观点态度 直露的观点态度在文章中许多显眼的地方就能看出来:(1)通过标题来体现;(2)通过开篇的中心句来体现;(3)通过反复出现的提示性的语句来体现;(4)通过篇末的总结性的语句来体现;(5)通过文中极富感情的抒情句来体现。‎ ‎2.含蓄的观点态度 含蓄的观点态度多注意以下方面:(1)注意文章所表达内容的象征意味;(2)注意对文章中修辞格运用的理解;(3)注意文章使用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4)注意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作者的人生经历。‎ ‎[常见设问方式]‎ ‎(2014·浙江高考)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 ‎(2014·广东高考)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呢?为什么?‎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2)“×××”有哪些内涵?文章主要提倡哪层内涵?为什么?‎ ‎[例四] (2014·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较早地关注视觉文化。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了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大声疾呼,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的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近90亿元,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接近这个数字,这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感觉,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让眼睛学会思考》,有删改)‎ 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回答该题需要紧扣问题本身,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总括“不矛盾”的原因,“主动发现”和“被动的行为”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二要阐明“主动发现”的意思,从文章第二、三段中可以概括提炼出来;三要阐明“被动的行为”的意思,可以从文章的最后一段概括提炼出来。‎ ‎[参考答案] ①两种说法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②“主动发现”是指个人可以通过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③“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的、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解题方略]‎ ‎“1分析”“4理解”,准确把握观点态度 ‎1分析 是指分析题干的要求,即确定题干是要求从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角度分析语句的意思还是要求直接写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4理解 ‎(1)理解观点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中的观点句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段落的中心句等,考生阅读文章时要注重分析、理解这些语句表达的意思以及与作者观点态度的关系。‎ ‎(2)理解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用来论证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论据,理解事实论据,能够帮助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3)理解引用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中使用引用手法的语句多是用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考生要重点理解。‎ ‎(4)理解标志句。这里的标志句指的是使用标志性词语(如“认为”“以为”“感到”等)的句子,这些语句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生要注重把握。‎ 题型四 文本观点迁移运用 文本观点迁移运用题是近年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一种新命题形式。由于文本观点迁移运用题既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的理解,又考查考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备受推崇。其实,说到底,仍然是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的把握与分析。因此,真正读懂全文,准确把握文本的观点,仍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基础。‎ 文意迁移运用题有两种:一是所给的材料是具体材料,要求运用文章观点分析,这时变成了观点与例证的关系;二是所给的材料是一种观点,要求把这种观点与文本观点进行比较。‎ ‎[常见设问方式]‎ ‎(2015·广东高考)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2014·广东高考)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作者在文中持×××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作者说,×××,你赞同吗?结合原文提供的信息说明理由。‎ ‎[例五] (2015·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受、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简、书本、磁带、光盘等)‎ 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还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造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式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国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1994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批战国楚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收录的《恒先》,是一篇完整的战国道家佚 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家思想。‎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本题所给材料由两个句子组成,包含了两个关键信息点:一个是上海博物馆获得了很多以前未曾见过的战国时期的楚竹简,一个是有些竹简的内容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回答此题,首先要提炼出原文中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分析题目中所给的材料,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撑点,加以分析后写出自己的理解。‎ ‎[参考答案] 这段话说明了由于有信息载体的存在,人们可以把信息记录下来,跨越时空来传承文化。上海博物馆所获得的战国楚竹简是信息的载体,古人将当时的知识文化记录于其中,尽管历史变迁,沧海桑田,但当现代的人们发现了这批竹简后,就可以了解并学习当时的文化信息,如通过其中收录的《恒先》来更好地理解研究道家思想,这是从古人那里学习知识,这样,文化就跨越了时空得以传承。‎ ‎[解题方略]‎ 文本观点迁移运用题解题3步骤 步骤1:审题干,明要求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本身就重在信息获取的过程,答案就在文中找,不能凭空去想象。虽然文意迁移运用的题目的表述内容,是文章之外的内容,但我们一定要从题目中准确把握住题目到底想考查我们对文章哪一内容的理解,因此,审清题目要求,十分重要。如[例五]题干说“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实际上就是对文中“文化传承可以跨越时空进行继承”的观点的迁移运用。‎ 步骤2:找准材料和文本之间的契合点 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对文本观点和所给材料都能理解、把握的基础上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有时文本观点很多,不确定哪一种观点最能统率所给材料,因此,要先找准材料所对应的文本观点。‎ 步骤3:分析材料,套用答题模式 要准确分析题目所给的材料,并与文本观点(文意)联系起来,认真分析运用,解决问题。即“观点+结合材料分析”模式,具体地说就是先亮出题目材料对应的文本观点,再根据观点对题目材料进行分析。“亮明观点”看似简单,实则是答对题的根本前提,如果“对应”错了,后面的分析将一分不值,分析应注意与文本观点的对应与一致,并注意分析的层次性。注意,“分析”是得分的关键环节。‎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题验收达标练 ‎          ‎ 一、题型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市场化:分两步走 贾梦玮 文学不能完全市场化,但在现实社会,文学确实存在一个市场问题,只不过有它特有的规律——这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由于中国市场化的进程刚刚开始,加之文学市场的特殊性,健康的文学市场的形成尚有待时日。‎ 文学产品是精神产品,它的物质形态如书本纸张、互联网服务只是它的存在形式,不能决定它的质量高低与优劣,决定它质量的是其内容与精神含量,这是文学产品与鞋子、汽车等物质产品最大的区别。因此把一本文学书籍买回家后,如果看完了发现文学质量不高,你不能退换,除非印刷装帧等物质形态有问题。你说:“我认为这本书写得不好或者我不喜欢这本书,请给我退了。”估计不会有人因此给你退货,否则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把买回来的书看完了再退回去,文学市场也就完全无法形成了。也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售后服务无法实施,因为无法制定统一明确的质量标准。‎ 一个健康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优胜劣汰,供需基本平衡。文学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学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运转较慢,文学经典的形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大浪淘沙”。因此,在媒体欠发达的时代,优秀的作家成就的往往是“身后名”“身后利”。对于刚面世的文学作品来说,它短期的市场前景(评奖也是市场的一部分),如其他商品一样,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广告”。如今的文学市场上,充斥着作家、作品的“新闻发布会”“研讨会”“讨论会”,还有在西方人面前的“搔首弄姿”,都免不了广告的嫌疑。中国作家过去对于市场是很淡漠的,现在一下子又“早慧”了,中国人的那点聪明劲儿在文学市场上依然管用。但这次又是太聪明了。考虑到市场的严酷性,有些作家已经有了品牌意识,不敢拿自己的名字(品牌)当儿戏,作品轻易不会出手,而是努力拿出“货真价实”的东西。对于这样的作家,市场迟早会报答他们。‎ 文学市场的优胜劣汰不仅慢而且难。劣质的不但没有“汰”掉,而且还在不停地生产出来,因为劣质的文学作品更容易复制。优质的即使为读者所认可,但它不能按照模子批量生产,因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产品都是独特的,上不了流水线。而且,图书等文学产品是绝对的“耐用消费品”,一个人很难把一本书看烂,不像袜子穿坏了就得马上到商店重买一双,汽车到了报废时间必须报废另买。这是文学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成了文学市场化最大的难题,也是优胜劣汰最大的难题。‎ 做鞋子、做汽车的应该进行市场调查,以适应市场、迎合市场;但文学创作却不能这样,特别是在国民素质普遍还不高的情况下,文学市场更多的应是“引导”,而不是适应和迎合。出卖精神至少跟出卖肉体一样不堪。‎ 我的观点是,文学市场分两步走:创作、修改阶段应遵从作者内心和精神创造的需要,不考虑买卖、评奖等市场因素;创作一旦完成,形成了文学产品,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推广加营销。‎ 一个国家的文学高度是由作家的质量和读者的质量共同决定的。文学市场的完善,我想,最最重要的一条,是读者文学修养和文学欣赏水平的提高,是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到那时,让质量不高的文学产品赔本赚吆喝,那些通过非文学手段来达到市场目的的人可能要安静多了,因为赔本的事是没多少人愿意做的,它也不符合市场规律。‎ ‎(有删改)‎ ‎1.(结构思路概括分析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答: ‎ 解析:第二段的论述思路清晰,先通过文学产品与物质产品的比较,指出决定文学产品的质量的是“其内容与精神含量”;而后论述文学市场的特殊性——无法实施售后服务。‎ 参考答案:首先,通过与物质产品的比较,指出文学产品是精神产品,决定其质量的是内容与精神含量;然后,分析得出结论:文学市场具有特殊性——无法实施售后服务。‎ ‎2.(信息要点筛选提炼题)请简要概括“文学市场的优胜劣汰不仅慢而且难”的原因。‎ 答: ‎ 解析:第三段指出文学作品需要长时间的“大浪淘沙”,所以优胜劣汰慢。第四段主要写劣质文学作品易于复制和优秀文学作品“不能按照模子批量生产”,且文学产品具有耐用的特点,进而得出优胜劣汰难的结论。结合文本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文学经典的形成要经过长时间筛选;劣质文学作品更容易复制,被不停地生产出来,优质文学作品不能批量生产;文学作品有着极强的耐用性。‎ ‎3.(观点态度概括分析题)“文学确实存在一个市场问题”,请结合文末谈一谈如何进行“文学市场化”。‎ 答: ‎ 解析:答题时应结合文章后三段内容。从第五段中可得出文学创作不应一味“适应市场、迎合市场”的观点,再结合第六段作者关于“文学市场分两步走”的具体观点以及第七段中有关完善文学市场的论述,不难整合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文学创作、修改应遵从作者内心和精神创造的需要;文学产品一旦完成,应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进行推广营销;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提高读者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欣赏水平。‎ 二、高考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竹文化传统与古典文学 竹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文化符号,其审美内涵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孕育期、形成发展期、繁盛期和成熟延续期。‎ 早在远古时代,竹就已经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用具参与到人们的日常活动中,为人们所熟知,且被熟练掌握与运用。《弹歌》中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根据现存的古书籍判断,《弹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咏竹的作品。两汉时期,真正咏竹的诗句出现了,咏竹诗的胚胎开始形成,如《汉乐府·白头吟》中的“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但是,竹在此类诗歌中并不是以艺术符号的形象出现的,而是作为艺术中的符号出现的。因此,两汉时期是竹文学文化符号的萌芽孕育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咏竹文学作品当属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朓的《秋竹曲》和《咏竹》。《秋竹曲》中说“欲求枣下吹,别有江南枝。但能凌白雪,贞心荫曲池”,表面上歌颂竹在严寒大雪中挺立不屈、忠贞不渝的品行,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忠直刚正、不屈不挠的情操。《咏竹》中的“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用笋箨与竹茎的分离来表达人间的别离之情。从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竹作为诗歌的中心意象融贯全文,但是对竹的描写叙述略显呆板和生硬,议论多于抒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咏竹文学中,竹仍然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竹文学文化符号。‎ 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史上的咏竹诗空前繁荣,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鼎盛状态。考证《古今图书集成》所编录的诗歌,咏竹者达九十五人之多。在唐代的咏竹文学中,竹与作者的情感融会贯通,表达审美情怀。如杜甫的《苦竹》,借竹的清高坚定来颂扬地位卑微的高洁之士,抒发对怀才寒士的赞颂之情。在宋代的咏竹文学中,竹的形象特征和意蕴刻画都惟妙惟肖,但在意蕴交融和情感表达上却不如唐代。宋代的咏竹诗,以理趣为特征。如苏轼的《霜筠亭》曰:“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禀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此诗借竹傲骨凌霜的秉性来说明人应具有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品质。唐宋时期的咏竹文学体裁丰富,除了诗歌,还有表、记、赋等咏竹名作。因而,唐宋时期是竹文学文化符号的繁盛期。‎ 从元代至近现代,咏竹文学进入了一个“瓜熟蒂落”的延续期。这一时期的咏竹文学创作相对于唐宋时期已大大衰弱。它虽然不像唐宋时期那样“枝繁叶茂”,但也有名作出现,如元代虞集的《高竹临水上》、明代王世贞的《竹里馆记》、清代郑燮的《竹石》等。‎ ‎(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乐府·白头吟》中的“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是两汉时期真正咏竹的诗句,它标志着咏竹诗的胚胎开始形成。‎ B.谢朓的《咏竹》是魏晋南北朝时咏竹文学的代表作品,其中的“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用笋箨与竹茎的分离来表达人间的别离之情。‎ C.北宋苏轼《霜筠亭》“解箨新篁不自持……须待秋风粉落时”充满理趣,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 D ‎.清代郑燮的《竹石》,在形象特征、意蕴刻画、审美情怀等方面,虽然不如唐宋时期的诗作,但依然称得上是好诗。‎ 解析:选B A项,原文中只是拿《汉乐府·白头吟》举例说明两汉时期真正咏竹的作品出现了,并不能说它“标志着咏竹诗的胚胎开始形成”。C项,“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错误,《霜筠亭》以理趣为特征,说明人应具有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品质,而非表现作者的品质。D项,原文中说的“咏竹文学创作相对于唐宋时期已大大衰弱”指的是元代至近现代这一时期咏竹文学的整体状况,并没有具体到某一篇作品。‎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早在远古时代,竹就为人们所熟知,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竹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用具被人们熟练运用。‎ B.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史上的咏竹诗达到鼎盛状态,《古今图书集成》中咏竹者达九十五人可以证明这一点。‎ C.唐代的咏竹文学,多借竹的清高坚定来颂扬虽地位卑微但品格高洁的怀才寒士,竹与作者的情感融会贯通。‎ D.唐宋时期,除了有诗歌对竹吟咏外,还出现了一些表、记、赋等咏竹名作,可见竹文学在当时已进入了繁盛期。‎ 解析:选C “唐代的咏竹文学,多借……寒士”说法不当,文中只说杜甫的《苦竹》是这样。‎ ‎6.(信息要点筛选提炼题)中国竹文学文化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请分别概括其特点。‎ 答: ‎ 解析:首先,要明确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四个发展阶段,文中首段已指出;其次,在各个阶段相对应的段落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最后,进行整合概括,分点作答。‎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 参考答案:萌芽孕育期,竹作为艺术中的符号出现;形成发展期,竹作为诗歌的中心意象,融贯全文,但对竹的描写叙述略显呆板、生硬;繁盛期,咏竹诗空前繁荣(唐时竹与作者情感融会贯通,宋时竹的形象特征和意蕴刻画惟妙惟肖),咏竹文学体裁丰富;成熟延续期,不如唐宋“枝繁叶茂”,但也有名作出现。‎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提能练(一)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所有古代民族中,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对来世的执着真可谓无出其右者。对死后永生的热烈追求使埃及人不仅建金字塔,也修神庙。而且总趋势是,越往后,神庙便修得越宏伟高大,在豪华奢侈上无所不用其极。与之相应的是,祭司作为一个特殊阶层,人数众多,能量极大,而且越往后便越膨胀,越强势。‎ 最初僧权还没有从王权中分化出来,国王就是最大的僧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僧权便从王权中分离出来了。既然国王必须依靠僧侣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那么国王与祭司之间很自然地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宿命般的矛盾和冲突关系。这里的关键是,两种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如何维持起码的平衡。随着祭司阶级权势日增,王权与僧侣势力间的平衡越来越难维持,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冲突越来越严重,且越到后来,越显得不可调和。事实上,从古王国后期起,祭司阶层就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强势,与王权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激烈。‎ 埃及社会在被迫供养一个强大的世俗统治阶级以外,还得遭受庞大祭司阶层的经济压迫和掠夺。在太阳神崇拜之新神学的强制下,埃及社会被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法老当作太阳神来崇拜,为之举行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同时,埃及人还为形形色色的小神祇修庙塑像,而且还举行复杂的祭拜仪式。这些都大大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不用说,祭司作为一个寄生阶层,具有极强的剥削性、掠夺性和压迫性。‎ 及至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僧侣的权势达到一个令人目眩的新高度,阿蒙高僧的职务竟已不再由国王任命,而改为父子世袭!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第四十六年的一次审判中,十名审判官中竟有九人为僧侣。僧侣阶级权势之大,无以复加,即便这一时期埃及国势日衰,也未见他们有所收敛。‎ 甚至晚至希腊人统治埃及时,神庙僧侣仍然拥有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力。这对托勒密王朝统治者无疑是一种强大的震慑。为有效统治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希腊国王不得不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甚至对祭司们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 凡此种种表明,对死后永生的执着追求,使埃及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只能是一个成绩不菲的先行者,却不可能对西亚地中海世界进行深度的整合,这项工作只能留给后起的文明来做。‎ 这就是为什么较之“发迹”之前的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埃及人虽然所掌握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多得多,却没能表现出长久维系一个强大国家、使文明不断成长壮大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埃及文明作为最早的文明之一,虽然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帝国,虽然以种种方式包括军事行动启动了西亚地中海世界的整合进程,却注定只能是开个头而已。‎ ‎(选自阮炜《文明的毒瘤》,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祭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埃及人对死后永生的热烈追求,使得祭司阶层成为古埃及一个特殊的寄生阶层,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权势极大。‎ B.祭司与国王之间既存在着合作关系,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关系,二者的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又维持着起码的平衡。‎ C.祭司利用控制古埃及人民的精神世界来实现对国家的控制和对社会的掠夺,而且随着僧侣势力的增大,这种控制和掠夺越发变本加厉。‎ D.祭司阶层具有极强的剥削性、掠夺性和压迫性,是埃及社会的毒瘤,即使是在埃及国势日衰之际,也未见他们有所收敛。‎ 解析:选B “二者的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又维持着起码的平衡”有误。原文只是说“这里的关键是,两种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如何维持起码的平衡”。‎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创造了辉煌文明的古埃及人热衷于追求死后的永生,执着于来世,他们建金字塔,修神庙,在追求豪华奢侈上无所不用其极。‎ B.最初的僧权与王权是合二为一的,国王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领导,又是最大的僧侣,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僧权从王权中分离了出来。‎ C.祭司靠新神学强制埃及社会把法老当作太阳神来崇拜,并为各种各样的神举行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 D.由于僧侣在社会和政治上的巨大影响力,托勒密王朝的希腊国王为有效统治埃及,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甚至极力巴结讨好祭司们。‎ 解析:选C 被强制崇拜的是法老,“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也是为法老举行的,文中说“同时,埃及人还为……祭拜仪式”。‎ ‎3.为什么埃及文明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帝国,却不能对西亚地中海世界进行深度的整合?‎ 答: ‎ ‎ ‎ 解析:该题的出题点在文末,换种问法就是“相较于其他文明古国,埃及虽掌握大量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却不能长久维系一个强大国家、使文明不断成长壮大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就可以从倒数第二段找到根本原因,然后再对前文的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可提炼出另一点:祭司阶层对社会进行经济压迫和掠夺。考生用概括性的语言分点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①执着追求死后的永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于虚无缥缈的来世关怀;②埃及社会遭受庞大的祭司阶层的压迫和掠夺,经济负担过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灵和主义 ‎“灵和”是一个长期被道教界、道教研究者忽略甚或遗忘的术语。而实际上,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灵和”思想,可统称为道教“灵和主义”。‎ 关于道教“灵和主义”的概念意涵,下文拟以道教基本经典《道德经》为中心进行阐释。‎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态度,主张柔和恬淡、清心寡欲。《道德经》第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云笈七签》卷九亦曰:“衣粗而净,在素洁也。居陋而隐,守静笃也。”《道德经》第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四十五章曰:‎ ‎“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可见,道教确实蕴含着“静笃”“寡欲”“清静”“知足”等思想,要求做到对任何事、物都以平常心对待。‎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抱负,祈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其意即为:国家治理和谐,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幸福安康。为了实现“天下有道”,道教反对战争,反对“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其实,道教教祖老子早就对战争之道做出了最好诠释:“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可见,道教倡导反战、止战思想,希望天下安宁,人民康乐。‎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理念,倡导天地和谐、万事协调。道教不仅主张天与地和谐,也倡导人、地、天、道与自然的和谐。道教还提倡一种协和之美,主张道、天、地、人的协调统一,也即万物以和为贵。‎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形象,愿做善琴者。“灵和”一词在古代也指善琴者。古琴艺术在我国先秦时期已经十分发达,相应出现了不少琴人,如人们熟知的师旷、师襄、伯牙等。而自东汉年间道教兴起后,由于道教主张的清虚空灵与古琴艺术清淡雅丽的格调易于结合,所以一些“神仙方士”、道士或崇尚仙道思想的人也常常以琴言志,亲手操缦。随着时间的推进,陆续出现了许多道教琴人。可见,琴与道教密切相关。道教琴人可称为道教灵和,其所展示的即是一种清虚的风貌与清淡的风格。此外,作为善琴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亦展示了一种和美的人生境界。‎ ‎“灵和”一词本义蕴涵着道教思想,本身显现着道教色彩。而道教所倡导的清心寡欲、天下有道、以和为贵以及善琴者形象,则无疑彰显着道教的灵和态度、灵和抱负、灵和理念与灵和形象,这就大致形成了本文所阐述的一个新理论概念——道教“灵和主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道教“灵和主义”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态度,“静笃”“寡欲”“清静”“知足”等都是其思想,要求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以平常心对待。‎ B.道教“灵和主义”倡导天地和谐、万事协调的理念,主张道、天、地、人的协调统一,还提倡一种协和之美。‎ C.道教“灵和主义”也表现为愿做善琴者,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不少道教琴人,如人们熟知的师旷、师襄、伯牙等。‎ D.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抱负,它是指道教将国家治理和谐、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幸福安康作为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解析:选C “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不少道教琴人,如人们熟知的师旷 ‎、师襄、伯牙等”错误。一是道教在东汉年间才兴起,先秦时期不可能有道教琴人;二是“师旷、师襄、伯牙”不是道教之人。‎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可见,道教比较推崇“知足”的思想。‎ B.道教反对“天下无道”,祈愿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康,反对战争,认为兵器是一种不祥之物,不应该发起战争。‎ C.自道教兴起以后,一些道士常常以琴言志,是因为道教主张的清虚空灵与古琴艺术清淡雅丽的格调易于结合。‎ D.本文作者以道教基本经典《道德经》为依据,从态度、抱负、理念以及形象四个方面阐释了道教“灵和主义”的内涵。‎ 解析:选B “不应该发起战争”说法不准确。道教是反对战争的,但老子也说“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6.作者为什么要提出道教“灵和主义”这一新概念?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说明。‎ 答: ‎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本文思路有一个准确把握。通过分析全文,可以发现本文的思路是:提出“灵和主义”的概念——对“灵和主义”的内涵意蕴进行分层阐释。那么答案就可以在作者提出概念的这个层次寻找。‎ 参考答案:“灵和”长期被道教界、道教研究者忽略甚或遗忘,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灵和”思想,所以作者提出道教“灵和主义”这一新概念。‎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诗歌中就是情与景的关系,但二者并不能简单地直接地对等。因为诗歌中的景是在艺术改造基础上的审美升华。情与景的美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转换生成。因此,虽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并非简单的情景交融,艺术中情与景的交汇融合也不能代替现实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对立,但是,经过审美的转换或艺术的过滤,艺术中的景物就会生成与现实中的景物不同的新质,从而在艺术中成为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关系。‎ 就景物来自于自然(包括人造自然)而言,情与景的关系永远也不可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中轴。因此,情与景的关系跟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互通、互依、互用,就像艺术与生活之间总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样。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就会在情与景的交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中得到验证和落实。情与景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化显现,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课题的重要子课题。‎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跟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任何一部诗歌史、文学史的纲骨,是缺一不可的三个维度。因此,既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所谓“人学”范畴,也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文学中唯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情与景的关系上就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一方面,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借助于写景,而景物又随人的气质和主观心情的变化而被选择,具有不同的色调,因而“一切景语皆情语”,都离不开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表征。情与景的关系跟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正是这种相互依存性,守卫着人类的家园,维系着和谐。‎ 另一方面,景物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兴和诗情。因此,不仅诗人的感情色彩受到人与社会关系变化的影响,而且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也受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的影响。正是人在自然中的家园感和人与自然的亲和,才使得诗人面对大自然时,产生如唐人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宇宙之思,产生如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命运悲情。正是借助于自然与人的亲和,诗人的情感才有了亲情般的依恋和宇宙般的寂寥,在近与远、亲与疏、小与大、实与虚、情与景、有与无之间形成张力,形成转换,生成妙境。同样,到了宋代,柳永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再生思归乡愁;苏轼面对“大江东去”,领悟生命的虚无缥缈。唐诗与宋词体制不同,风格各异,情调有别,但就围绕人与自然关系而歌而叹来说,凡有意境者,都是天地人合一的圆融境界,是宇宙的情化和情化的宇宙,是一支支自然的曲,是一首首永恒的歌。‎ 展示人与自然关系背景中诗歌的情景关系及其存在状态,并揭示其存在的原因,无疑将会深化我们对诗歌情与景关系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加深对文学内在规律的认识,为重写中国诗歌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有删改)‎ ‎7.下列关于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虽不同于现实中人与自然或和谐或不和谐甚至对立的关系,但它不会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存在。‎ B.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审美的转换或艺术的过滤等艺术改造后生成的,其中的景物具有新的特质。‎ C.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课题的重要分支。‎ D.诗歌中情与景的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化显现,能够验证和落实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 解析:选D “能够验证和落实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表述错误,原文是说“‎ 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就会在情与景的交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中得到验证和落实”。‎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文学史的纲骨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三个缺一不可的维度共同构成的,因此,不能单从某一维度去认识文学史。‎ B.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诗歌中的情与景的关系上就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的关系,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C.作者引用古人诗词,阐明诗人的情感是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诗人往往借助自然现象抒发人生感慨。‎ D.中国古代诗人喜欢借助写景来表达情感,他们认为,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显露于外的征象,可以形象地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变化。‎ 解析:选B “即‘一切景语皆情语’”理解错误,“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的一个方面。‎ ‎9.为什么说唐宋诗词“凡有意境者,都是天地人合一的圆融境界”?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回答。‎ 答: ‎ 解析: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准相关语段,把握关键词句,从而提取有效信息,整合成答案。“凡有意境者,都是天地人合一的圆融境界”在文章的第五段,这样说的原因应从文章第四、五段中寻找,关键语句有“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借助于写景”“景物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等,对其加以整合即可。‎ 参考答案:①意境都是由情和景组成的。②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借助于具体的景物,而景物又会被倾注或投射人的情感。③诗词中景物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诗人思想情感的变化。‎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提能练(二) (对应配套卷P38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书本不同,互联网已被普遍视为个人记忆的替代物,而非补充品。这种情况源自一个隐喻:人脑和电脑的本质相同。这大概是所有关于人脑的错误论断中涉及最广、危害最大的一个了。如果此言成立的话,记忆不仅丧失了神性,也丧失了人性,记忆女神变成了一台机器。大量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那些极力鼓吹把记忆外包给互联网的人被一个比喻误导了,他们忽视了生物记忆的有机性质——‎ 对记忆内容的每次回忆都会重新启动巩固记忆的完整过程。换言之,生物记忆是处于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而存储于计算机中的记忆内容则是静态的比特形式,两者简直是天壤之别。‎ 无论何时,只要一上网,铺天盖地的信息就会奔涌而来,这不仅会给我们的工作记忆带来过重的负荷,也会导致大脑颞叶难以专注于任何一件事,巩固记忆的过程因而难以启动。我们的大脑在越来越依赖网络的过程中变得善于遗忘,因为大脑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已经变得空前薄弱了,我们逐渐丧失了对思考内容和思考方式加以控制的能力,关注对象的选择往往是被动的,更可怕的是对于这一事实许多人竟然浑然不知,因为关于以上种种的自我意识在上网时已灰飞烟灭。没有专注,便没有记忆,神经学家对于人脑细胞级和分子级工作机理的有关研究与发现着重指出了这一点。‎ 个人记忆形成并支持着作为文化支撑的集体记忆。鉴于此,我们每个人都在表现和设计未来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的神经突触中得以支持和延续。把记忆任务推卸给外部数据库,并不仅仅危及个体的深度和独特个性,还会危及我们共享的社会文化的深度和独特个性。美国剧作家理查德·福尔曼警觉地道出了潜在的危险:“随着我们深厚文化遗产的内部库存日渐枯竭,我们面临着变成扁平人的危险,我们访问那个规模庞大的信息网络时,仅需点击按钮即可,可谓广阔延伸但极其稀薄。”‎ 无论如何,人类文明不只是互联网所承载的全世界信息的总和,也不只是可以简化为二进制代码并上传至互联网的所有内容。人类文明要保持勃勃生机,就必须在每一代人的所有成员的头脑中重建。如果把人类的记忆通过“外包”的形式托付给互联网,那么人类文明将面临消亡的危险。‎ ‎(选自吴靖《浅浏览时代的文明忧思》,有删改)‎ ‎1.下列有关“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脑记忆拥有存储于电脑中的记忆所不具备的生物记忆的有机性质。‎ B.人脑对记忆内容的每次回忆都会重新启动巩固记忆的完整过程。‎ C.电脑记忆的过程是静态的而且无法更新,与人脑记忆有天壤之别。‎ D.大脑颞叶难以专注于任何一件事时,巩固记忆的过程就难以启动。‎ 解析:选C 偷换概念。原文是“存储于计算机中的记忆内容”并非“电脑记忆的过程”,并且“无法更新”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脑在依赖网络的过程中变得善于遗忘,因而其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就变得空前薄弱了。‎ B.神经学家对人脑细胞级和分子级工作机理的所有研究都表明:没有专注,便没有记忆。‎ C.人类文化在人类神经突触中得以支持和延续,是因为个人记忆形成并支持着集体记忆。‎ D ‎.互联网承载着来自全世界的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这些网络信息的总和即是人类文明。‎ 解析:选C A项,因果倒置,“因为”不同于“因而”。B项,原文是“有关研究”,选项中的“所有研究”扩大了范围。D项,原文有“人类文明不只是互联网所承载的全世界信息的总和”,其中“不只是”不同于选项中的“即是”。‎ ‎3.简要概括“记忆外包”的危害性。‎ 答: ‎ 解析: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文章中有关“记忆外包”危害性的论述,比如第二段中,“大脑……变得善于遗忘”“丧失了对思考内容和思考方式加以控制的能力”等;第三段中,“不仅仅危及个体的深度和独特个性,还会危及我们共享的社会文化的深度和独特个性”;第四段中,“人类文明将面临消亡的危险”等。由此可以看出,记忆外包的危害涉及个人、社会和人类文明等多个方面,根据文本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①自我意识逐渐丧失,大脑的记忆力逐渐下降;②危及个体的深度和独特个性及社会文化的深度和独特个性。③人类文明面临消亡的危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愚昧的权利 田 松 ‎①在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大意是说,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是因为公众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一旦公众了解了专业细节,熟悉了这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就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种科普活动叫作“公众理解科学”——其实少了一个“让”字。“挺转”科学家也有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恐慌,是愚昧!所以需要由他们来科普,来启蒙。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刘华杰教授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指出,“公众理解科学”的立场是科学共同体,目标受益者首先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 ‎②不过,遗憾的是,“欠缺模型”本身是有欠缺的,科学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之后,公众并没有顺从他们。德国科学传播学者汉斯·皮特斯研究公众对相关科学细节的了解程度与支持程度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了某种U型关系——即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在转基因的论辩中也是这样,“反转”人士并非如“挺转”人士所贬斥的那样都是科盲,其中有些甚至是生物学家。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他们常常在专业细节层面上与“挺转”方辩论。从科学细节的层面上加以反驳,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求每一位“反转”人士都掌握科学细节,一来不可能,二来不必要。在转基因问题上,普通公众不需要了解科学细节,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转基因。那就是,坚持我们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与我的性别、信仰、考试成绩,都没有关系。——你要把愚昧的大帽子压给我,那我就戴上!‎ ‎③科学知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科学共同体 生产出来的。我在《警惕科学家》中论证,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作为利益共同体,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科学知识。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公众,公众常常是难以分辨,难以反驳的。所以江晓原教授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阱,一个误区。‎ ‎ ④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如果不能坚持愚昧的权利,就会出现一种滑稽而可怕的景象: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有权利,或者,权利与知识成正比,要拥有权利,就必须学习知识;也要承认,专业人士有最高的权利。如果不敢坚持愚昧的权利,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学习接受科普,才会有一点权利。事实上,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愚昧与文明,是一对意识形态概念。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何种理论去衡量。科学只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唯一的方案。‎ ‎(选自《读书》2015年第5期,有删改)‎ ‎4.下列关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科普是导致“欠缺模型”本身有欠缺的根本原因。‎ B.科普“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科学“利益共同体”。‎ C.科学家在科普时总是会隐藏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 D.科学家与民众在科学信息掌握方面的不对等是科普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客观前提。‎ 解析:选D A项,综合①②段内容可知,选项说法在文中没有根据。B项,因果颠倒,应该是先有“利益共同体”,才有“有立场”的科普活动。C项,“总是”言过其实,原文是“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科学知识”。‎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愚昧,就是基于对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的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 B.汉斯·皮特斯的研究表明,公众对科学了解得越多,他们的反对可能会越强烈。‎ C.“反转”人士都认为转基因科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常常在细节上与对方辩论。‎ D.我们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否则就掉入了“挺转”派的论辩陷阱。‎ 解析:选B A项,“对转基因……非理性恐慌”是愚昧,但愚昧不只是“对转基因……恐慌”。C项,原文有“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可见有这种观点的只是“有些人”而不是“都”。 D项,文中没有提及有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只是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阱”,是就辩论而言。‎ ‎6.简述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 答: ‎ 解析:作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中“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这句话去分析原文,寻找答案。由文章第④段中“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才会有一点权利”可知坚持“愚昧的权利”才能坚持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根据“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可知,不能因为科学知识的不对等而使公民丧失权利的公平。由“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可知,文明与愚昧不是绝对的,文明眼中的愚昧不一定是真愚昧等。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和归纳。‎ 参考答案:①这样才能坚持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即不应该因为科学知识不对等而丧失权利的公平);②愚昧和文明的判定不一定准确(即文明眼中的愚昧不一定真是“愚昧”);③坚持“愚昧的权利”才能保证认知世界的方法不只有科学一种。‎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谈到魏晋风度,不能不与当时兴起的士族阶层相联系。士族,或者叫作世族,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世家大族,他们垄断做官的权力,有着自己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比如东晋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阶层。魏晋风度的名士大部分是世家大族的人物,比如王谢家族,他们既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族,也是文化上的大族,谢氏是诗歌大族,王氏是书法大族。所以魏晋风度既是精神贵族的产物,也是凭借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而形成的。‎ 东汉末年,社会陷入了空前的战乱之中,南北分裂,生灵涂炭,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的学说走进人们的心灵之中。王瑶先生在《中古文学史论集》中曾指出,感叹人生无常是汉魏以来文学的主旋律。这种时代情绪又因当时文化的主体士族的崛起形成特定的思想体系。当时,对人生苦难的解脱,对逍遥境界的寻求,成了魏晋以来人生哲学的重大课题。‎ 名士们冲决礼法,率真自得,狂诞任放。他们的行动有着明确的追求,那就是抛弃传统儒家哲学中一些过于拘执的道德说教,而以自己的生命意志来支配行为,通过偶发性的情节来组织行为,形成创作。兰亭集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酒是魏晋风度的典型写照,曹操诗中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而最典型的是“竹林七贤”的好酒狂饮。“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刘伶作《酒德颂》,酒无疑成为他生命中的欢乐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中总是有酒,他专门写有《饮酒》,“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萧统《陶渊明集序》)。魏晋名士追求精神的境界,而酒有助于这种境界的创造与形成。酒有助于形神相亲的合一,而艺术境界往往通过酒的刺激来创成。‎ 魏晋名士尤喜欢清谈。当代美学家宗白华的《清谈与析理》对于清谈这样评价:“被后世诟病的魏晋人的清谈,本是产生于探求玄理的动机,王导称之为‘共谈析理’。嵇康《琴赋》里说:‘非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也。’‘析理’‎ 须有逻辑的头脑、理智、良心和探求真理的热忱。青年夭折的大思想家王弼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宗白华先生对于清谈与王弼给予很高的评价。我认为玄学与清谈的动力在于人文与智慧的融合,是魏晋风度的表现,对我们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参照作用。在清谈对话中,因为种种原因的激发,谈者机锋迭出,呈现出一些新的思想,对话中思想突发,感兴相接,已开禅宗妙悟之先河。‎ ‎ (选自袁济喜《魏晋风度与现代人生》,有删改)‎ ‎7.下列有关“魏晋风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晋风度就是当时的名士风度,它代表着中国魏晋时代名士们的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 B.魏晋风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多个方面。‎ C.魏晋风度与当时兴起的士族阶层有很大关系,魏晋士族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拥有一定的特权。‎ D.魏晋风度虽是精神贵族的产物,但也是凭借世家大族在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形成的。‎ 解析:选A “魏晋风度就是当时的名士风度”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的学说在民生凋敝、战乱频仍的特定时代背景下深入人心,魏晋名士们常常感慨万端,寻求逍遥境界。‎ B.魏晋名士不拘礼法,率性而为,他们不愿受到传统儒家哲学的道德说教的束缚,向往自由,追求凭自己的意愿做事。‎ C.嗜酒是魏晋名士的显著特征之一,他们不仅以酒为主题作诗作文,还常常借酒浇胸中块垒,甚至让酒成为生命中的欢乐颂。‎ D.魏晋名士多出自世家大族,他们的家族往往不仅在政治与经济上地位较高,在文化上地位也较高,王谢家族就是如此。‎ 解析:选B “他们不愿受到传统儒家哲学的道德说教的束缚”不合文意。原文说“他们的行动有着明确的追求,那就是抛弃传统儒家哲学中一些过于拘执的道德说教”。‎ ‎9.对魏晋名士的清谈,当代美学家宗白华持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回答。‎ 答: ‎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即文章的最后一段。然后从中找出关键信息,如“本是产生于探求玄理的动机”“须有逻辑的头脑、理智、良心和探求真理的热忱”“宗白华先生对于清谈与王弼给予很高的评价”等。最后整合概括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宗白华对魏晋名士的清谈极为赞赏,他认为,清谈是因为魏晋名士探求玄理而产生的,且清谈的对象须有逻辑的头脑、理智、良心和探求真理的热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