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南省开封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河南省开封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开封五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往今来的大多数人类文明对于狗都有正面的认识、高度的赞美。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记录下这些伙伴的身影,赋予它们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与永恒的生命。‎ 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记载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天,齐王问一位画家:“什么东西最难画?”画家答道:“犬马难,鬼神易。”因为犬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天天都看在眼里,想要把它们画得看起来相像,并不容易;而鬼神之流,谁都没有亲眼所见,自然可以任由画家发挥,好画许多。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得以了解我国古人在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的主张。‎ 若论今天国人最熟悉的猎犬形象,恐怕非《大闹天宫》动画片中伴随二郎神左右的哮天神犬莫属。事实上,猎犬也正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从现存的仰韶彩陶上,我们便可以看到四肢开张、飞奔向前的猎犬图案。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上也有许多类似的形象。它们共同表现出狗对于人类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价值—为人类追击猎物,这也是像“狩”“猎”这样的汉字部首属“犬”的原因。‎ 我国古人曾将犬分为三类,其中之一便是所谓“田犬”,即猎犬。在欧洲中世纪的抄本插图上,也清晰地描绘了狗的四种不同功能:牧羊,逐鹿,追兔和为主人报仇,一半与打猎有关。晋人傅玄在他的《走狗赋》中,赞美优秀的猎犬兼具鹰与成的“劲武”,也谈到了当时西域进献名犬的故事。‎ 自晋代以来,上层社会开始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为乐,而西域国家也常以名犬作为国礼进献给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这时的猎犬不仅仅只会狩猎,还要承担外交的职责。唐代诗人杜甫曾以一篇《天狗赋》尽显天宝年间宫廷所畜西域异犬的风姿。在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室里,有一幅今天被命名为《架鹞驯犬图》的壁画。画中描绘了一位唐代内官装束的男子手擎鹞鹰,回首俯视着一只抬腿示好的猎犬。猎犬身体修长,双耳尖耸,正是佳犬的特征。另一边,一位胡人驯犬师恭敬地随侍其后——正如杜甫赋文中所提到的那样,西域进献的猎犬都由专门的胡人跟随驯养。‎ ‎《架鹞驯犬图》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猎犬形象。画中的猎犬不再只是一味地奔跑逐猎,他们开始与主人互动,亲昵而温顺。在一派融洽的画面氛围背后,是猎犬地位的进一步上升与礼仪功能的变化。这一点在更早一些的唐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的壁画中也得到体现⊖—在这幅壁画中,猎犬依偎在猎手的怀里,等待着出击的时刻,尽显待遇优渥。‎ ‎(摘自《光明日报》《画中瑞犬迎春来》)‎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赋予狗永恒的生命。‎ B.《大闹天宫》中的哮天神犬是猎犬形象,猎犬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C.欧洲中世纪抄本插图和晋人傅玄的《走狗赋》,重点描绘了狗的狩猎功能。‎ D.《架鹞驯犬图》描绘的猎犬是由西域进献的,能够与主人互动,待遇优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画犬论述熟悉的形象难画,并引申出犬与人类的关系。‎ B.第二段引用韩非子所载故事,是为了突出我国古人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 C.第五段引用《走狗赋》中内容,能表现出猎犬兼具鹰与虚的“劲武”特点。‎ D.最后两段从《架鹞驯犬图》出发,重点论述猎犬从狩猎到被驯养的演变。‎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狗具有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人类文明对狗总是给予高度赞美。‎ B.绘画时,熟悉的对象不容易画得相像,没有见过的对象更容易发挥。‎ C.现存的仰韶彩陶以及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画的都是猎犬的形象。‎ D.晋代以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成为时尚,西域国家因此常进献名犬。‎ ‎【答案】1.C 2.B 3.B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C项,“重点描绘了狗的狩猎功能”理解错误,文中“欧洲中世纪的抄本插图”强调“一半与打猎有关”,“晋人傅玄的《走狗赋》”突出的是猎犬的“劲武”特点及当时进献的情况。‎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为了突出我国古人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分析错误,“韩非子所载故事”这一论据主要是为了突出马难画这一观点。‎ 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人类文明对狗总是给予高度赞美”表述不严密,文中有“大多数人类文明”这一信息。‎ C项,“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原文后面有限定成分“也有许多类似的形象”,因此表述不当。‎ D项,“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成为时尚”随意扩大范围,文中只说“上层社会开始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为乐”,“上层社会”不能代表“时尚”。‎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材料一:‎ ‎5G(the 5th generation)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英文简称。每平方千米数十太比特/秒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千米以上的移动性,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5G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性能指标都比4G有一至数个数量级的提升。‎ 对于在20年间经历了移动手机制式从2G、3G一路狂奔到4G的很多人来说,会自然而然地把5G想象为一种更加快速的手机通信技术。不过,5G与以往各制式的移动通信技术不太一样:它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无线技术,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更为重要的是,从5G开始,移动通信技术不再单纯解决移动状态下人和人、人和互联网之间的实时交互问题,而是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聚集在一起,成为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可以预见,云和数字化转型会成为支撑5G应用发展的地基;增强现实技术(AR)和虚拟现实技术(VR)将加速5G应用于具体的生产生活场景;数十亿的传感器连接形成的智能管控将成为5G发展的巨大推力。‎ 随着5G的兴起,我们再一次看到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改变和机遇。5G时代,不仅意味着无处不在的“超级网速”,还将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深度融入生活打开大门。‎ ‎(摘编自沈可、付智《5G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科学》2018年第四期)‎ 材料二:‎ 早在2013年2月,当时的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对5G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究和布局,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目前,中国在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中国主推的5G技术方案已有多项纳入国际标准。‎ 企业方面,三大通信运营商、华为和中兴作为中国5G军团的主力军,一直积极参与5G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进5G商用的建设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作为全球5G产业的领军者,早在2009年华为就启动5G相关研究,至今已至少投入6亿美元用于5G研究和创新,在全球已经建立11个5G研究中心,引进各国相关人才,参与5G研究的全球专家超过数千人,目前已经获得全球首张5G产品欧盟无线设备指令型式认证,其5G产品获得欧洲市场商用许可。中兴通讯近两年将5G作为战略重点,2017年,中兴通讯的5G全球合作版图已经扩展到全球多家运营商,并计划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发布5G商用移动终端。运营商方面,上个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公布了自己的首批5G试点城市名单,同时,中国移动成立国内首个具备基于5G最新标准端到端能力的开放实验室,将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定制化的5G端到端技术服务。‎ ‎(摘编自王萌《5G,大过想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5月4日,有删改)‎ 材料三:‎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9日报道:中美两国的设备制造商和电信服务商正争相测试并开始推广未来一代无线网络,它将比现有的4G标准快100倍。政府也参与其中——中国对此的推动更大。‎ 报道称,虽然5G经济学仍在酝酿之中,但推动者说潜在的回报是巨大的。近年来,中国对于5G技术的资金投入不仅大幅领先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甚至超出美国240亿美元。‎ 拥有最大规模和最可靠网络的国家在研发技术上可以抢占先机,速度更快。占市场主导地位的设备供应商可以让国家情报机构和军方在监控和扰乱对手国家网络中占据优势。报道称,根据一些标准来看,中国正在领先。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领导的委员会便与中国移动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协作进行测试和研发。这一国家主导的态度以及巨大的国内市场确保华为之类的中国公司可以销售大量5G设备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宝贵经验。‎ 在美国,大部分试验是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威瑞森电信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和诺基亚公司等主导的。‎ ‎(《中美展开5G主导权之争》,摘自《参考消息》2018年9月1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一直积极参与推进5G商用的建设进程,其中中国移动成立的开放实验室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了定制化的5G端到端技术服务。‎ B.人们对通信技术发展的追求从未止步,而且5G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回报,世界各国都对5G投入了巨额资金,目前中国对5G的资金投入领先全球。‎ C.每一次通信技术变革都为社会带米重大的发展机遇,5G让大量新科技深度融入现实生活成为可能,相比于以往,5G将带来更加广泛的影响。‎ D.由于拥有最大规模和最可靠网络,中国在研发技术上抢占了先机,发展速度也更快;依据某些标准来看,中国在中美的5G主导权之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和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5G不仅拥有超级网速,并且具有流量密度大、移动性强、低时延的特点。‎ B.日益发展增强现实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大量传感器连接形成的智能管控将助推5G的应用和发展,进而促进云和数字化的转型。‎ C.2013年,IMT-2020(5G)推进组就对5G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和布局,成为全球首个国家5G试验,为中国互联网技术率先实现突破打下了基础。‎ D.5G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中美两国在测试和推广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同于中国,美国的试验都是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主导的。‎ ‎6.中国5G发展取得突出成果的经验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C 5.A ‎ ‎6.①政府主导,提前规划;②企业参与,团结协作;③巨额资金投入;④重视创新研发;⑤引进优秀人才;⑥寻求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⑦做好国内市场,积累丰富经验。‎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中,‎ A项,“其中中国移动成立的开放实验室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了定制化的5G端到端技术服务”错误。根据原文“中国移动成立国内首个具备基于5G最新标准端到端能力的开放实验室,将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定制化的5G端到端技术服务”,可知是“将为”将来时态,而非已然时态。‎ B项,“世界各国都对5G投入了巨额资金”错误。根据材料三原文“中国对于5G技术的资金投入不仅大幅领先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甚至超出美国240亿美元”,不能得出世界各国都对5G投入了巨额资金。‎ D项,“拥有最大规模和最可靠网络”错误。根据材料三原文“拥有最大规模和最可靠网络的国家在研发技术上可以抢占先机,速度更快”,并没有说中国拥有最大规模和最可靠网络,且不成为“抢占了先机”的原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 B项,“进而促进云和数字化的转型”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 “云和数字化转型会成为支撑5G应用发展的地基”“数十亿的传感器连接形成的智能管控将成为5G发展的巨大推力”可知,混淆因果。‎ C项,“成为全球首个国家5G试验”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可知范围扩大。‎ D项,“都是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主导的”错误。根据材料三原文“在美国,大部分试验是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主导的”,并非全部试验,属于以偏概全。‎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本题中,‎ 中国5G发展走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分析材料二可知,‎ ‎①2013年起,政府联合相关部委成立推进组,对5G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究和布局。政府主导,提前规划,是我国5G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②三大通信运营商、华为和中兴作为中国5G军团的主力军,一直积极参与,积极推进。企业参与,团结协作,是我国5G发展取得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③相关企业高度重视创新研发,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并投入巨额研发资金,寻求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这是我国5G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 ‎④我们研发的5G产品在做好国内市场,积累丰富经验之后,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我国的5G产品不断获得欧盟及其他国家的认证,其5G产品也不断地获得国际市场商许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黄原城 黄原城四周被连绵的群山包围。黄原河穿城而过,于几百里外注入黄河。黄原河上建有二桥,连接东西两岸。市中心的桥建于五十年代,叫老桥,桥面相当狭窄。黄原城以老桥为中心,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区域。大桥以东统称东关,东关大桥头也是传统的出卖劳动力的市场。 ‎ 当孙少平背着自己的破烂行李,恍惚地立在汽车站外面,愕然地看着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一刹那间,便被庞大的城市震慑住了。 ‎ 这就是我要开始生活的地方吗?你,身上带着十几块钱,背着一点烂被褥,你怎样才能生活下去呢?‎ 孙少平发了一会愣怔,便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前走去。‎ 到东关大桥头的时候,两边的人行道上,挤满了许多衣衫不整或穿戴破烂的人。他们身边都放着一老像他一样可怜的行李……少平知道,他将像这些人一样,要在这里等待人来买他的力气,便自然地加入了这个杂乱的阵营。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到来,和这些同行比起来,他除过皮肤还不算粗糙外,穿戴和行李没有什么异样。‎ 天色暗下来,街上桥上的路灯亮了,大桥头的人群稀疏起来。少平仍然焦急地立在边上,严酷的现实横在这个漂泊青年的面前——他既没有闯世的经验,又没有谋生的技能,仅仅凭着一股勇气就来到这个城市。今天是没有希望了!那么,再返回双水村吗?——回到他那另一种苦恼之中……可是,他怎么能回去呢?他想,他必须在这个城市里活下去……他晚上到什么地方住呢?他不愿意这么一副样子去找他的朋友,又舍不得住旅社。他走到桥中央,望着满河流泻的灯火,心乱如麻。他突然想起,父亲曾告诉过他,黄原城有他一个亲戚,住在北关的阳沟,有事可以去找他。要不要去找这位远亲呢?少平想,人生路不熟,得边走边打听,赶天明都不一定能找到……这时,他突然想起上回来黄原讲故事时认识的那位半生不熟的朋友贾冰,于是辗转找到了他家。‎ 在贾冰家中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他决定去阳沟了,带着贾冰送他的《牛虻》,少平边走边问,总算找到了他的亲戚——马顺。‎ 马顺两口子刚起床。当少平说明他是谁的时候,没见过面的远门舅舅和妗子(妗子:某些地方称舅母。)勉强承认了他这个外甥。‎ ‎“你怎么赤手空拳跑出来了?”‎ ‎“我的行李在另外一个地方放着,我想……”‎ 少平话还没有说完,他妗子就对他舅恶狠狠地喊叫说:“还不快去担水!”‎ 少平听声音知道她是向他发难。他于是立刻说:“舅舅,让我去!”‎ 孙少平一口气给他的亲戚担了四回水——那口大水瓮都快溢了。‎ 马顺两口子的脸色缓和了下来。他舅对他说:“我一下子想起来了,我们大队书记家正在箍客,我引你去一下,看他们要不要。你会什么?”‎ ‎“什么也不会,只能当小工。”‎ ‎“噢……我记得前两年老家谁来说过,你不是在村里教书吗?小工活都是背石头,你能撑架住?”‎ ‎“你不要给人家说我教过书..…”‎ ‎“那好吧,咱现在就走。”‎ 少平以一块五的价格获得了他的“工作”,解决了最迫切的住宿问题,他内心洋溢着欢乐。‎ 吃过中午饭,少平就上了工。他当然干最重的活——从打石场往半山坡箍窑的地方背石头。一百多斤的大石块,从那坡道爬上去,人简直连腰也直不起来。三天下来,他的脊背就被压烂了,两只手也肿胀起来,但庆幸的是,他没有被主家打发——他闯过了第一关!‎ 晚上,他脊背疼得只能趴着睡,突然感觉有人在轻轻摇晃他的头。‎ 他在睡眼朦胧中认出这是书记的老婆。‎ ‎“你原来是干什么的?”书记老婆轻声问他。‎ ‎“我……一直在家劳动。”少平吞吞吐吐地说。‎ 书记的老婆摇摇头。‎ 少平知道瞒不过这位夜访的女主人了,“我原来在村里教书……”‎ 书记的老婆半天没有言传。后来她叹了一口气,离开了。‎ 出乎少平意料的是,他不仅没有被打发走,而且还换了个“好工种”——钻炮眼。半月以后,孙少平适应了他的新生活。‎ 黄土高原第一场连绵的春雨来临了。雨天不能出工,少平睡足后,到街上买一身外衣——他的衣服已经快不能见人了。当他从街上回到那个敞口子窑后,便把被子旁的包打开,将新买的衣服放进去。这时候,他才发现了包里装着的《牛虻》——半月来,他已经忘了这本书,甚至忘了他自己是个识字人呢!好,雨天不出工,他现在正好能看这本书了。‎ 他内心立刻感到一种颤栗般的激动!‎ 他很快倒在自己的一堆烂被子里,匆忙地打开了那本书,竟忍不住念出了声:“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 ‎(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刻画了11届3中全会前后社会变革时期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有的着墨不多,却形象生动,如东关桥头的劳动大军,夜访的书记老婆。‎ B.开篇的环境描写为孙少平出场做了铺垫;写天色暗下来,则引出孙少平找住宿、投奔亲戚的情节,环境描写对推动小说情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C.小说善于抓住细节刻画人物。第二段“恍惚”“愕然”两个词,第三段的心理描写,准确刻画了孙少平刚到黄原城时的震惊、迷茫的状态。‎ D.小说注意立体地刻画人物,写孙少平不愿意回到双水村、不愿意找朋友,表现他的自尊;不要舅舅说自己教过书,则表现他不愿触及内心伤痛的自卑。‎ ‎8.请结合孙少平找工作的经历,简要分析小说通过对各种人物的描写,表现了“平凡的世界”人们怎样的特点?‎ ‎9.小说以少平“竟忍不住念出了声:‘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结尾,这样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7.D ‎ ‎8.①人们的生活如此平常,像孙少平加入找工作大军一样,如此平常,没有人注意。②平凡世界里的人们如此平常,有善良、关爱,如书记老婆;也有势利、冷漠,如马顺两口子。③平凡的世界也会有“不平凡”的人和事,如孙少平,虽然加入了出卖劳动力的大军,但仍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 ‎9.①突出了孙少平忘情的读书的形象,半月的忙碌让他几乎忘了自己是个识字的人,此刻,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理想世界;②形成了情节的逆转,揭示了孙少平本来的生活面目,给人意料之外的感受;③留下了悬念,这样一个人会有怎样的命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他不愿触及内心伤痛的自卑”错误,选文无相关信息,这里表现的是怕找不到工作。‎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题干问的是“请结合孙少平找工作的经历,简要分析小说通过对各种人物的描写,表现了“平凡的世界”人们怎样的特点”?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答题的模式为:某某是一位…的…形象,…事例(描写)体现了…特点。首先到文中找到人物的言行举止,这些内容是正面描写,从中分析人物的特点;然后找作者和文中人物对其的评价,这是侧面衬托。“两边的人行道上,挤满了许多衣衫不整或穿戴破烂的人。他们身边都放着一卷像他一样可怜的行李……少平知道,他将像这些人一样,要在这里等待人来买他的力气,便自然地加入了这个杂乱的阵营。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到来”可概括为①;“少平意料的是,他不仅没有被打发走,而且还换了个“好工种”——钻炮眼。半月以后,孙少平适应了他的新生活”“少平听声音知道她是向他发难”“勉强承认了他这个外甥”可概括为②中的两个方面; “他已经忘了这本书,甚至忘了他自己是个识字人呢!好,雨天不出工,他现在正好能看这本书了。他内心立刻感到一种颤栗般的激动!”可概括为③。‎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结构的作用。解答本题时,需要从情节、人物和效果方面作答。形象上,“小说以少平竟忍不住念出了声:‘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半月的忙碌让他几乎忘了自己是个识字的人,此刻,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理想世界”结尾,突出了孙少平忘情的读书的形象。情节上,“少平加入了出卖劳动力的大军”“雨天不出工,他现在正好能看这本书了”形成了情节的逆转,揭示了孙少平本来热爱读书的生活面目,从劳动大军到读书的形象转变,给人意料之外的感受。效果上,“他很快倒在自己的一堆烂被子里,匆忙地打开了那本书,竟忍不住念出了声: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文章结尾处并没有写明孙少平最后是什么命运,属于开放式结尾,设置了悬念。‎ 一、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①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节选自《左传》)‎ ‎【注】①孟明:秦国大夫,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秦国元老百里奚之子。西乞:秦国大夫,字西乞,名术。白乙:秦国大夫,字白乙,名丙。这三人都是秦国将军。②文赢:秦穆公的女儿,晋襄公的嫡母。‎ ‎10.用“/”给文中面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侯、伯、子、男,是白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古代爵位,天子以下,公爵最大。‎ B.寡君:寡,古代君王的谦称。寡君在此处是臣子对别国称自己国君的谦称。‎ C.‎ 崤,崤山,古代地名,常与附近的函谷关并称崤函,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重地,以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著称。‎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史书,司马迁《史记》在体例、叙事、史论等方面对《左传》都有继承和发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以秦国老臣蹇叔谏阻、哭师、哭子为线索,复以秦穆公拒谏、诅咒相间其中,情节曲折多变,行文起伏跌宕,叙述有条不紊。‎ B.第二段通过语言和行动描写,塑造了弦高爱国、机警形象,照应了蹇叔“远主备之”“郑必知之”的论断,为秦国战败做了铺垫。‎ C.秦穆公听信杞子谗言,利令智昏,刚愎自用,“劳师以袭远”,导致失败,这种结果早在蹇叔的预料之中。‎ D.文章写的是战争,却不是把战争的过程作为写作重点,而是着重写论战,凸显矛盾,揭示“贪暴轻狂必败,知己知彼必胜”的规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答案】10.D 11.D 12.C ‎ ‎13.(1)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2)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远”是远方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作为“袭”的宾语,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 ‎“无乃……乎”,是固定句式,恐怕……吧,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 句意: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有听说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是我国第一部纪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史书”错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秦穆公听信杞子谗言”错误。结合“文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分析,文中没有依据表明杞子所说是谗言。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居”,住;“则”,连词,就;“具”,供给、准备;“积”,食粮;“卫”,保卫工作。(2) “攻”,进攻;“克”,战胜;“围”,包围;“继”,后援的军队;“其”,还是,表商量语气;“还”,回去。‎ 参考译文:‎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有听说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怨恨叛离之心。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西乞和白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着送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活到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种的树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秦国军队接着向东进发了。‎ 三十三年春天,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遣返)。把子逃到齐国,逢孙、杨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晋军在崤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春 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②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燕:时为辽国都城。②辛夷:香木名,开白花者名玉兰,又称望春、迎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身在向北的燕地,春天与旧日国中无异,一个“疑”字与尾联遥相呼应。‎ B.颈联写柳色嫩黄阳光染就,田间新绿雨水催成,生动地裁就一幅田园图画,壮阔浓艳。‎ C.全诗描写了北国风光和作者感触,写景细腻,感情真挚,字字句句洋溢着对国土的热爱。‎ D.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风格含蓄凝练,本诗经作者精心锤炼,构思新奇,感情深沉。‎ ‎15.请结合全诗,对尾联进行赏析。‎ ‎【答案】14.B ‎ ‎15.‎ 尾联写回头却不见辛夷开放,才始觉看花是在去年,借此表达了诗人国土被占的愤懑和收复国土的理想。诗人以不见辛夷花作结,同开篇的疑身于“旧山川”相呼应,再次将心中的情绪抒发,饶有新意。尾联自然精巧,语言含蓄,平实的笔触中蕴含着深沉蕴藉的情思。‎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壮阔浓艳”应是“清新明丽”。“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日色带来嫩黄刚上柳梢,春风催着新绿渐渐归田。柳色嫩黄,写做阳光染就,田间新绿,幻成雨水催成;生动警奇,但却不无道理。以方块文字和音律,裁成一幅田园画图,清新明丽。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回头却不见辛夷开花,才觉得看花是在去年。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含蓄地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恨之情。尾联故意纠正一个回家的错觉(作者家乡辛夷花多,而眼前还没有发出),同首联笔法,再次将心中的情绪,抒发得饶有新意。诗人乘着春风,跃马扬鞭踏上辽国的土地,却似乎感觉是来到了“旧山河”,没有一丝脚踏异国土地的感觉。含蓄的语言,蕴藏着诗人收复国土的理想。‎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典故,表达了诗人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2)《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涵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了诗人远大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赋”“柯”“济”“沧”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美国0.6小时,中国0.2小时。中国小学生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新被忽视和___________。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成了当下的___________问题,家庭劳动应该是劳动教育的首选,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是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第一道自我的门槛。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 )。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______________。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_____________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边缘化 棘手 趋势 不容置喙 B.隔离化 敏感 共识 不容置疑 C.隔离化 敏感 趋势 不容置喙 D.边缘化 棘手 共识 不容置疑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才能一层层夯实成长的基石 B.生活的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C.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 D.人生的基础才能一步步夯实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生活技能看似琐碎,却是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B.这些生活技能看似琐碎,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橙。‎ C.这些生活技能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尽管都很琐碎。‎ D.这些生活技能能帮助孩子们第一道跨越锻炼自我的门槛,尽管都很琐碎。‎ ‎【答案】17.D 18.C 19.B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边缘化: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隔离化: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结合“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新被忽视”分析,此处主要讲劳动教育会越来越处于不重要地位了,选用“边缘化”。‎ 敏感:易于引起反应的。棘手:形容事情难办。结合“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问题”分析,此处主要讲“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难办的事情,选用“棘手”‎ 共识:共同的认识。趋势:事情发展的动向。结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分析,此处主要讲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成为社会的共同认识,选用“共识”。‎ 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此处不存在插嘴说话的问题,“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是不需要质疑的,选用“不容置疑”。‎ 故选D。‎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结合“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分析,主要讲孩子生活成长的基础等。‎ A项,前句陈述对象为孩子的基础,后句陈述对象为“基石”了,陈述对象不一致;‎ B项,“生活的技能”与上文“生活的‘技能包’”的比喻修辞不一致,且与“由近及远”不连贯;‎ D项,“人生的基础”与前句“生活的‘技能包’”的比喻修辞不一致。‎ 故选C。‎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搭配不当,“生活技能”与“门槛”搭配不当;‎ C项,表意不明,“尽管都很琐碎”表意不明,是“这些生活技能”琐碎,还是“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琐碎;‎ D项,语序不当,“第一道跨越锻炼自我的门槛”语序不当,“尽管都很琐碎”表意不明。‎ 故选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是生物圈中占统治地位的生物,能大规模地改变生物圈,使其为人类的需要服务。然而,________,必须依赖于生物圈提供一切生活资料。________,改造一旦超过限度就会破坏生物圈的动态平衡,造成严重后果。人在生物圈中的地位,从对生物圈能施加的影响而言,________,因此人类并不是生物圈的主宰。‎ ‎【答案】①人类毕竟是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 ②人类对生物圈的改造应有一定限度 ‎ ‎③并不明显地超过其他动物 ‎【解析】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一处,结合“必须依赖于生物圈提供一切生活资料”“然而”分析,此处主要讲“人类毕竟是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第二处,结合“改造一旦超过限度就会破坏生物圈的动态平衡”分析,此处主要讲对生物圈的改造不能超过限度;第三处,结合“因此人类并不是生物圈的主宰”“地位”分析,主要讲人在生物圈的地位不超过其他动物。‎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19年4月21-‎ ‎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答案】2019年4月21-28日,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要注意字数限制)的格式组织语言即可。本则新闻共4句话,首句是导语,介绍的新闻的主要内容,即:2019年4月21-28日(时间),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人物对象+事件)。第二句分别介绍了赛事取得的成绩,没有主次;第三句由“包揽、全部、取得全面胜利”等词可知强调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结果);第四句在最后单独介绍男单马龙的成绩,强调了此次赛事的其中一个关键信息: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结果)。故答案为2019年4月21-28日,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信念的那一天。”‎ 这则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日,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勇敢面对挫折 ‎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正是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果实。一个又一个挫折并没能弄垮他,他勇敢地直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开拓了人生之路。他的人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能勇敢面对挫折,是成功的开始,是人生的转机。‎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敢于面对挫折,直面人生的。冼星海说:一朵成功的花都是由许多苦雨,雪泥和强烈的暴风雨的环境培养成的。的确,成功的基础是敢于面对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收获就是成功。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国破家亡,她的人生一路坎坷,颠沛流离。但她敢于面对惨痛的人生,坚持创作,不仅在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还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逆境时人生的一些片段,可能出现在任何时候。如果李清照不能面对那些逆境,被挫折绊倒了就一蹶不振,放弃创作,那么她在文学上有这么高的造诣吗?她的人生告诉我们:要有所成就,就要敢于面对挫折的。‎ 时光匆匆不留痕迹,但前人勇敢面对挫折的精神一代传一代。我们不说童第周夫妇如何在物质生活匮乏中坚持科研工作,也不说华罗庚如何在逆境中攻读数学,更不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如何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只说火箭专家王任之,她9岁成为孤女,忍受着嫂嫂的指桑骂槐,承担着每天上山砍柴,割草的重压……她顽强的成长着,她一边读书一边参加抗日斗争,入了党,到苏联留学……终于成为了出类拔萃的女科学家。试想,没有王任之的勇敢面对逆境,中国怎么有这样优秀的女科学家?‎ 但二十一世纪今天,有的人却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生活的不如愿而轻生。某重点大学学生因受到喜欢的女生拒绝,学习退步,在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2008年大雪灾,冻坏了一片又一片的砂糖桔,一些果农因无法面对惨重的损失而喝农药自杀。如果他们能勇敢面对这些不如意的事情,重新振作,还是会取得成功的,不能面对人生的挫折时可悲的,由此可见,能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多么重要!‎ 勇敢面对挫折吧!为自己的人生弹一首《命运交响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