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考点二 概括内容分析形象
www.ks5u.com 考点二 概括内容,分析形象——依照思路概括,紧扣主旨分析 本考点包含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散文的形象”,前者着重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局部内容和理解整篇中心的能力,后者侧重考查对文中的形象特点、内涵和作用的分析能力。本考点涉及的题型较多,考查形式比较灵活,同时也是考查热点,并且常常与对文中词句的理解结合在一起考查。归纳概括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分析散文中的形象也是读懂散文的关键。在复习中要掌握归纳、概括的方法,善于把握散文形象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掌握住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组织答案的技巧。 【基础先导】 1.文章记叙了小狗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这些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请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内容。(8分)《小狗包弟》(人教版·必修一) 事件 包弟特点 写作意图 ①怕生识趣(它不咬人……叫几声就安静了) ②客厅作揖(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③守候亲热(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亲热的样子) ④日本客人拍摄包弟 ⑤日本女士过问包弟 ⑥爱人讨骨头喂包弟 提示 特点: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 意图:①突出家人不忍让包弟离开的悲痛心情;②为后文蓄势,突出包弟悲惨命运的不合理性;③突出包弟“死后”“我”的内疚感,进而揭示那个时代摧残生命的主旨 2.散文家都是工于绘画的高手。本文主要描绘了四幅画面,这些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别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6分)《荷塘月色》(人教版·必修二) 画面 画面意象 画面特征 情感 ①月下小径 小煤屑路,许多树 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②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③荷塘月色 月光、青雾、树影 ④荷塘四面 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 提示 ①幽僻、寂寞 ②幽静、淡雅 ③朦胧、缥缈 ④阴沉、模糊 3.作者描写常春藤,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作者在描写中突出了常春藤的哪些特点?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表述。(6分) 《囚绿记》(人教版·必修二) 性格特点 具体描写 ①它具有美的特点 “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②________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③________ 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④________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提示 ②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 ③它是柔弱的 ④它是倔强的、坚贞的 4.文章第5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月色?试作分析。(6分) 《荷塘月色》(人教版·必修二) 提示 多角度多层次描绘荷塘上的月色。①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②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状。③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④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⑤ 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5.如何理解作者对梁任公外貌所作的描写?(6分)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人教版·必修一) 提示 ①作者对梁任公的外貌做了两层描写,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形神兼备,神采奕奕,展现出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形象和风范。②描写时,既写真,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例如“风神潇洒”“光芒四射”等语,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由衷的赞美之情。 突破一 归纳概括思想内容 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三大题型:层(段)意概括,特定信息概括,主旨概括。其中特定信息概括是考查重点。对于内容要点概括而言,要有立足全局的意识,作答时应做到“点要全、语要精”,条理简明。 题型一 层(段)意概括 一、什么是层(段)意概括 层(段)意概括就是对文章某几段或某段的段意进行概括。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概括某段段意;二是概括多段落的层意。 二、命题角度分析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2011·湖北卷)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才子赵树理》) 层(段)意概括即概括文章某几段或某段的段意。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等作答动词和“内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掌握解题通法 层(段)意概括解题“2方法” 1.提取词句法: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或关键词,直接提取即可。 2.层意相加法:没有中心句、结论句、关键词的段落,首先要确定段落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各层层意相加。 【典例示范】 典例1 (2011·湖北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有删减) 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6分) [解题思维] 这是一道层(段)意概括题。 本段的段首句就是中心句,“赵树理很有幽默感”。后面的文字围绕赵树理的幽默感展开详述,先写赵树理的幽默与老舍的幽默不同,突出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然后又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在作品中描写人物时的幽默,一个层次是在现实中抨击时事时的幽默。后面的两个层次都有关键词句,“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他写的散文中”“他写的‘催租吏’”“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答案 本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 题型二 特定信息概括 一、什么是特定信息概括 “特定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二、命题角度分析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8·天津卷)请结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写出” 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虹关何处落徽墨》) (2)(2017·天津卷)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挺拔之姿》) (3)(2016·天津卷)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在母语的屋檐下》) (4)(2015·山东卷)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四堡雕版》) 等作答动词和“意义”“原因”“精神”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 掌握解题通法 解题 技巧 段(层) 意概括 摘取法 如果文段中有中心句或结论句或关键词,直接摘取即可。 相加法 没有中心句、结论句、关键词的段落,首先要确定段落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各层层意相加。 对于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特点 概括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方向。明确陈述对象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②从描写中概括特点。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③从抒情议论中概括特点。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写明形象特点,概括时不可忽视。 (2)概括物象特点:①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声音)和环境特点。②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③塑造此形象的意义(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第二步:阅读原文,确定区域。题干中关键词出现的区域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区域。 第三步:概括区域内的文字,抓其本质,分类概括。 因果 ①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因果探寻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 探寻 ②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散文中作者多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文中的叙事、描写等。说到底,散文往往是一个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要尽量把“因”找全。 ③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点所在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此外,往往会有一二要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 ④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来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典例示范】 典例2 (2015·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 。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员,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弃官丢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西方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6分) [解题思维] “倒数第三段”“赏梅的情境”“梅花”“品质与格调”——层意概括、特点概括。 ①段内分层。倒数第三段中有“我怎么告诉他”“怎么才能告诉他”“怎样才能告诉他”“如果赏梅”等分层标志,据此可以确定赏梅的情境。②抓句中关键词,确定梅花的品质与格调,如“绝处逢生”“人间尤物”等。 答案 要点一:万木萧瑟,大雪压境 凌霜傲雪的风骨 要点二:千年老梅,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 绝处逢生的生命力 要点三:淡云晓日,薄寒细雨;小桥清溪,明窗疏篱;诗酒横琴,林间吹笛 超凡脱俗的品格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草木深 晓 寒 ①在我的认知里,村庄是存在于一种秩序中的,山和水,土地和房屋,各安其间,井然有序。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沿着时间之足穿过风,穿过雨水,从来不知道偷懒,也不会有所偏倚,一生都在通向一条春荣秋谢的路。它们以不同的姿势贴近村庄,把村庄覆盖,假使一个陌生人像翻书一样把它们轻轻地揭开,村庄的秘密便会毫无缓冲地暴露在眼前:黛色的屋顶,炊烟,牛羊,一垄一垄的稻子,弯着腰劳作的农人。 ②我是在草木里长大的,我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探,习惯了用自己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秘密。 ③进入城市以后,我经常会在无眠的夜里找寻最初的记忆,希望以此来安慰我内心的怀想,但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发觉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它们看着我进进出出,有时候像恶作剧一样,借助穿堂风把泥土的气息塞进我的呼吸,令我猝不及防。有些事情,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信,纵使生活困窘,我的童年也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斑斓,几种平常的草木,怎么就这样轻松地收买了我那一段记忆? ④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但我那时不喜欢草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村庄的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我厌倦它们,它们长在路边,打湿早行人的裤脚,把枝丫伸向屋顶,吞噬阳光,堵塞瓦楞的沟壑,让雨水漏进屋来,潜入稻田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我拿着刀去砍它们,背着锄头去铲,用手使劲拔,连根拔掉,我大概还想过,要是能像赶牛羊一样,把村庄里的草木赶得一根不剩,只留下纯粹的庄稼,一条条光溜溜的泥巴路,天与地之间坦荡如砥,这样,村庄里的人便能省去大把的汗水。 ⑤就在我开始构思这个宏大理想的时候,我的喉咙突然痛了起来,痛得连喝水都要小心翼翼。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他从山上挖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到我面前,笑着说赶紧喝了吧,喝了就好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土办法能瓦解我的疼痛,我切一段稻草当吸管,一点点吸进去,苦,涩,酸,好像所有人类难以接受的味道都集中在这水里,弄得我头晕目眩,只是没想到几天后,竟奇迹般地好了。 ⑥ 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开始审视周围的草木,村庄里到底有多少草木呢?到处都是,从一座山头扑向另一座山头。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过。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 ⑦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或者一大把板栗,或一袋子酸枣糕。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橡子豆腐,一盆子艾叶粑粑。日子困顿,母亲以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霜降时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山上挑回来一筐筐木炭,木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腊肉的香,最终以一种笑容的形式停留在我们的脸上。 ⑧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只能接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即使愿意倾我所有,也难以抵御接踵而来的黯淡和荒芜。 ⑨时间固执地改变着一切,草木长高,村庄变矮,我在草木之下劳作,歇息,枕着泥土仰望草木,我看到阳光从它们身上流过,镶上一层绿油油的底色,我看到雨在上面冒出白烟,我看到不断改变的色彩,如同一万只蝴蝶的跌落,那是大地之上的一场蝴蝶雨。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运用比拟修辞手法描写村庄里草木遵从秩序、不知偷懒、不偏倚等特点,意在歌颂草木般勤劳、质朴的农人。 B.文章运用连续的动词刻画对象,如“开疆拓土”“攻占”“带”“披”等,具体生动地展示了草木走进村庄的过程。 C.结尾写到“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呼应开篇中有关村庄、草木皆服从于秩序的议论,首尾圆合,突出了主旨。 D.本文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出了草木 与村庄、草木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语言质朴而真挚。 解析 A项,“意在歌颂草木般勤劳、质朴的农人”错。 答案 A 2.[层(段)意概括]请概括第⑦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 草木赐予人们生活资源,使原本贫穷的生活拥有了快乐。 3.[特定信息概括]作者为什么说那时不见得多喜欢草木,可是草木却占领了其记忆的一端?请结合全文概括。 答案 ①草木带给人们恩赐,医用、食用等;②草木带给村庄安详;③草木遵守着一种秩序,守护村庄的秘密,给人以心灵的皈依;④在对草木的追忆中寄托对祖辈的怀念;⑤远离自然后的失落、遗憾。 4.[特定信息概括]文章中“我”对“草木”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概括分析。(6分) 答案 ①对草木曾经是忽视、嫌厌(或“厌倦”)的,以为它们的存在是不必要的;②后来因草药治愈我喉咙痛而觉得草木“神秘”,认为它们身上蕴藏着强大的力量;③再到后来体验到草木是获取快乐的源头,是战胜生活苦难的力量;④最后产生皈依草木深处的心愿。 题型三 主旨概括 一、什么是主旨概括 主旨,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 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角度分析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 (1)(2017·全国卷Ⅱ)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窗子以外》) (2)(2014·湖南卷)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粮食》) (3)(2014·大纲全国卷)“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听雨》)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主旨”“启示”“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掌握解题通法 (一)主旨概括“5方法” 1.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如2013年高考四川卷中《负重的河流》。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4.因文而异法。(1)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2)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3)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评价。 5.借助背景法。借助注解,了解相关时代背景,由此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主旨概括的答题模板 概括主旨的格式一般为: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形象)+写作意图(表达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典例示范】 典例3 (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粮 食 学 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 请概括全文主旨。(6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概括段意 文章先通过人们见面的问话以及养猪卖猪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然后写大机器时代,人们看到的是食物而不是粮食,生命的源头被切断,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祖父对粮食的虔诚之心,然后写一家人对粮食的珍惜,最后写粮食成了我们的灵魂。 第二步:联系段意 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对粮食的歌颂,表达了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情感。 答案 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米的恩典 甘典江 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20世纪80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 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 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 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 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理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 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 (选自2014年6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点题,明确交代“米”是“我”最敬重的一个汉字,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说文解字》《易经》中的语句、苏格拉底的话以及西方对麦子的膜拜,既表达了对米的深厚理解,也增强了文本的厚重感。 C.文中叙述,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后来,大米开始自由流通,人们真正的生活才开始。 D.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内涵丰富,语言极富感染力,告诉读者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并非一种抽象的消费符号。 解析 C项,“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错误,文中说使“我”突发恐惧的原因是“要是哪天人们没有了粮食怎么办”。 答案 C 2.[概括内容要点]文章由“米”主要联想到哪些与之相关的内容?试简要归纳。 解析 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文章内容加以理解,要紧扣“与‘米’相关的联想”这一要点。 答案 ①土地。②广义的“米”的类型。③米的交易与人们的生活。④米的命运。⑤米的“远亲”——麦子。⑥敬畏粮食,感恩故乡。 3.[概括散文主题]概括全文主旨。 解析 总结文章主旨,可以结合文中的“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理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等内容分析。 答案 本文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指出富裕后不能过度消费物质,敬畏粮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 突破二 分析形象及作用 散文是以抒情为宗旨的,但多数散文不是直接抒情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来完成。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常考题型有概括分析形象特点、分析物象作用。 题型一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 一、什么是概括分析形象特点 散文中的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目的并非塑造形象,而是借助形象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或事物),也可以有多个中心人物(或事物)。对于形象概括鉴赏题,应当从多个角度去概括分析,并深入思考形象的内涵和作用。 二、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9·天津卷)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2)(2016·浙江卷)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母亲》)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品质”“性格特点”“形象”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3)(2015·北京卷)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说起梅花》) 三、 掌握解题通法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3角度” 1.从记叙事件的角度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角度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概括分析物象特点“3步骤” 说明:第三步不是答题必有,有些只要求概括特点的可省略。 【典例示范】 典例1 (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母 亲 何家槐 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 “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 “是的,阿南婶!” “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这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 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象春天。 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地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象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地会裂开,象珍珠似的散满一地。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竹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 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神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 “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 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 母亲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边,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 “看见了没有?” “自然看见了,阿南婶!” “象蛇一样的长吗?” “有点儿象。” “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 “真的很奇怪。” 因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 “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 “我自己?” 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象是永远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 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那悠长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个世界。不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刷,在煮饭的时候,她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半熟,就是烧焦了半锅。 “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 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 “是的,阿南婶!” “火车跑得很快吗?”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讲话了。” “那末比航船还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样跑的呢?” “那可说不上来。” “哦,真奇怪——”她感叹着说,“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 “……” 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 “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 “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 (原载《文学》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号) 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形象。(6分) [解题思维] “评价母亲这一人物形象”,考查的是鉴赏散文中的形象特征。“联系全文”,界定了思考的范围,“评价”应主要对具体形象进行概括和评述。 抓角度 找对应,细比对 从记叙事件的角度 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母亲的劳作和忙碌,写出了母亲对火车的好奇和一直没有亲自去看过的情况,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 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①“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可知,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 ②“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可知,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 ③“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母亲一直也没有亲自去看过”可知,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 从抒情议论的角度 这篇文章的抒情议论不多,大都是通过对母亲的描写来刻画形象的,该点可以略去。 答案 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沈从文先生墓前 龙良骅 ①天空飘着小雨。早春的雨,带着寒意,若雾,若烟,轻轻地来,像几声嫩嫩的鸟鸣,像几朵怯怯的蓓蕾。 ②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 ③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八十六级之字形的石级,湿漉漉的,象征先生走过的八十六个岁月。 路旁有一株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丝瑟缩。但几丛翠竹挺拔着,几丛杂树斜生着,绿绿的枝叶,显示着盎然生机。游人稀少,在我们的前面,只有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静静地走着。我们也尽量放轻脚步,怕打扰沈从文先生的安息。 ④墓在山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石级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了。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⑤墓碑也是奇特的,一块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写着几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应该是先生自拟的墓志铭吧?墓碑顶上,放置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花瓣上凝着水珠,有一点儿落寞。而墓碑下,插着三炷香,香早燃尽,剩着几截竹签和一点点灰烬。传统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这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了。碑的后面,刻着沈从文小姨子张充和题的一句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位女孩儿,低头读着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头,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我的思维触电似的拼接起一些记忆的碎片:渡船上的翠翠,守着碾坊的三三,做着“女学生梦”的萧萧,橘子园里的夭夭…… ⑥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他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看河边的小城,城中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哪怕是因逃学而被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 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地方的部队里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人的首选出路。辗转在沅水流域,又从水里认识了船家、水手、兵士、妓女、商人。直至二十岁,才脱下军装上岸,背着一卷小小的行李,孤身一人出现在北京车站的站台上,来读那本永远也读不尽的大书。中国现代文学从此多了难得的水的灵气。水的滋润,让沈从文的作品永远水气盈盈,他笔下的人物永远都那么健康丰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美丽光辉。 ⑦美国学者金介甫说,如果要为中国现代作家排座次,鲁迅是当然的第一,沈从文是名副其实的第二! ⑧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湮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常青树,这莫非也是自然的法则?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其实,沈从文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他的作品则永葆生命力,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我相信,刚才和我们同来的那对年轻的情侣也一定是沈从文的崇拜者。因为,他的作品有丰沛的水,源头是鲜活的。 (选自《散文百家》) 1.[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分析]综观全文,请简要概括沈从文先生的形象特点。 答案 ①平和谦卑;②内敛刚强;③文采斐然;④热爱自然,热爱乡土;⑤孤独寂寞;⑥追求真善美。 2.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中“小书”和“大书”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小书”指在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中所学的书本知识。“大书”运用比喻手法,指的是丰富的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生活。 3.[物象作用分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的景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通过红梅、翠竹、杂树与其他树木的对比,突出了红梅、翠竹、杂树的顽强生命力;②象征着沈从文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暗含着作者对沈从文的赞美之情。 题型二 分析物象作用 一、什么是分析物象作用 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散文物象作用的分析主要是就物象对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构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分析。 二、 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3·浙江卷)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牛铃叮当》) (2)(2011·北京卷)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祁连雪》)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谈谈”等作答动词和“××物象”“艺术效果”“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 掌握解题通法 分析主体物象作用 主体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穿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 1.线索作用: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 2.象征作用:它象征某种意蕴,隐含主旨。 3.衬托作用:在写人散文中借物写人,衬托人物形象。 4.寄托作者感情。 分析次要物象作用 1.结构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角度:充实内容,升华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感情。 3.主体形象角度: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典例示范】 典例2 (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牛铃叮当 李清明 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 ⑧终于,水牛老了。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 ⑩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了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 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本文有删改) 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 [解题思维] 题干中“牛铃”“艺术效果”等关键信息,已明确此题考查“物象作用”,由文章内容可知,此文是围绕“水牛”来写的,所以“牛铃”应为次要物象。 抓角度 找对应,细比对 结构角度 ①由题目“牛铃叮当”可知有照应题目的作用。 ②文章的第④⑥⑦都写到“牛铃”,可见“牛铃”贯穿全篇,是全文线索,这样行文更紧凑。 内容角度 利益驱动,水牛由放养改成圈养,牛铃依旧叮当,但缺少了往昔的美感。由此也点明主旨。 主体形象角度 牛铃“叮当-叮当”悦耳悠扬,象征了农耕时代。 答案 ①呼应题目,点明文旨。②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密。③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④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 【即练即悟】 (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①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②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③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④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 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⑤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他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⑥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⑦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1.(原题)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 解析 “挺拔之姿”不仅仅是描写竹子的外形挺拔,更是赞扬竹子挺拔的精神。从这个角度理解,选取外形扭曲的竹子,更能够体现竹子的精神。 答案 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2.(新编)[分析物象]第⑥段中“农耕者”形象有什么特点?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 先要切分开这几个句子,再结合每一句分析其描写的农耕者的形象具有的特点,如“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可归纳为身材不高大。 答案 ①坚韧、忍耐。如“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②实在、长于自守、默然无语。如“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③强悍。如“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④身材不高大。如“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 3.(新编)[分析物象]文中第②段塑造的竹子形象有哪些特点?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 结合具体的文本句子进行分析、归纳,准确地概括出竹子形象的特点,有时可以通过筛选出句中的关键词来概括。 答案 ①高大。如“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②一尘不染。如“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③担当。如“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④可供食用。如“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⑤生长永不停息。如“不舍昼夜继续伸长”。⑥成才。如“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⑦生命力顽强。如“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4.(新编)[形象作用]文章在第④段着意描写屈原的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 紧扣“目的”一词,结合所在段的文意,分析塑造这一形象的作用,关键是要答出“衬托”。 答案 ①为论述“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做论据。②想象分析屈原没有用竹子自况的原因,指出用竹子自喻会胜过那些香草,会使屈原形象风骨遒劲,不会自沉汨罗江。③用这一形象来衬托竹子笔直向上、追慕光明的精神。 5.(新编)[物象作用] 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作者刻画竹子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 从对竹子形象特征的刻画中把握竹子的精神气质;本文引经据典,将竹子与古代文人高士联系在一起,可以从这些文人高士的精神品质中体会竹子的气质;文中还有作者抒情议论的文字,从中也能发现竹子的精神气质。主要物象的作用一般都是揭示主题,写物是为了言志,写景是为了抒情。 答案 (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2)①艺术构思上,竹子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篇,并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②揭示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寄托的物象,通过描写竹子的特点,来礼赞竹子的精神品格。 概括内容,分析形象 (45分钟 46分) 题组一 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30分) 高雄素描 许知远 ①从下午到傍晚,高雄一直在下雨,码头边的大风不断把手中的雨伞吹翻了面。在旗津岛上,我在天后庙中躲雨,在一家叫鸭脚的海鲜店里吃螃蟹,老板祖籍江苏,他的父亲是1949年跟随国民党来台的老兵。“能统一,”他听说我来自北京后说,“柏林墙两边能统一,海峡两岸为什么不行?” ②也是在风雨中,我来到鼓山上游览“打狗”英国领事馆。“打狗”是原住民的发音,英国人将之拼写成“Takow”,汉字则成了“打狗”。那是个满是农业气息的台湾,北部的基隆被称作“鸡笼”。当日本人入侵之后,“Takow”变成了高雄——“Takow”的发音与日文中“高大”“雄伟”的发音近似。 ③“打狗”英国领事馆,是台湾卷入英国人争夺海上霸权的遗产。我坐在露天平台的阳伞下,看着雨打院子里的海棠树叶,红楼旁的一面米字旗,被雨淋湿垂落在那里——帝国的年代早已退却。 ④才过下午5点,天已近乎全黑。狭长的高雄港,静谧祥和,对岸有集装箱的吊臂、亮着灯光的高楼以及观光的摩天轮。往来于旗津岛和高雄码头间的渡轮内灯光通明,在墨蓝色的海面,它像是个巨型的灯笼,悠然地漂过洋面。我忘记了,是谁唱过一首《港都夜雨》。 ⑤在高雄的捷运站(地铁站)里,我碰到了一个热心的年轻人。我们正在找高雄县体育馆那一站。“是在凤山站下,你们是去看林怀民的演出吧,我也去。”他头发短短的,脸圆圆的,上面青春痘的痕迹尚未褪尽,鼻梁上架一副黑色窄边眼镜,一脸学生的稚气。 ⑥在车厢里,他坐在我们对面。得知我们来自北京后,他的谈兴变得浓烈。他今年25岁,刚刚从东沙岛服兵役归来,之前他在台北阳明山上的文化大学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而现在,他正准备公务员的考试,他想当一名消防队员。 ⑦“我喜欢苏东坡,”他说,“他写诗,旅行,喝酒,还修缮了西湖,活得真是潇洒。”5年前,他去过江南的苏州与杭州,喜欢那里的小桥、流水和房屋上翘的飞檐,他也发现,上海很现代,比台北的楼更高,灯光更明亮,更富现代气息。 ⑧他说,很遗憾对这些了解得太少了。10年前他上中学时,台湾的教科书开始不断压缩中国历史的内容,台湾的内容则不断增加,中国变得日益抽象。 ⑨“北京好像大得不得了。”8月份时他还通过谷歌地图来寻找鸟巢,结果发现这个著名的建筑在北京地图上是那么不起眼的一点。 ⑩我们还谈起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最近的访问。他不喜欢发生在圆山饭店前的大规模示威,因为那不符合“待客之道”,他也说两岸之间沿袭了共同的语言与文化,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与协商。我喜欢他谈话的方式。或许他缺乏足够的知识背景,却很愿意坦承自己的想法,也尊重你的意见。台湾南部的高雄,30年前(1979年),正是一群青年,在此进行了第一场大规模的挑战国民党当局的行动,开始了台湾的民主之旅。在一张当时的黑白老照片上,我看到了大批手持火把的游行群众,他们脸上是特定时代、特定年纪的意气风发。 我和年轻人在凤山站分手了,他打开随身带的折叠自行车,约好我们待会儿在会场见面,然后消失在雨夜中。走前我问他的名字,他说:“叫我鲔仔好了,不是梁朝伟的伟,是鱼字旁的那个,你们好像是叫金枪鱼。” 演出因为雨而推迟了,我没见到鲔仔,却一直在想他的父亲必定是位渔民。高雄体育馆前站着另一些青年,穿着黄色的雨衣,正对每一个试图进场的人说抱歉:“演出改成明天了,请到时候来。” 我跟着其中的一位进入他们的休息厅,更多的年轻人拥挤在那里,潮湿、嘈杂,还有青春的活力塞满了每个角落。灯光昏暗,我分不清谁是舞者,谁是工作人员。林怀民,这位善于用现代舞蹈来演绎中国古典故事的舞蹈家,原定今夜的这场演出,吸引了附近的两万名观众。我不禁会想,那些儿童的、少年的眼睛,看到舞台中央的表演,会产生什么样奇妙的反应,或许他们此刻懵懂无知,但终有一日,埋藏在心底的美,会在这些心灵中以各自的方式展现出来吧。(摘编自《台湾素描》,有删改) 1.文章中第②③段介绍“打狗”英国领事馆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析。(6分) 答案 ①简介高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丰富文章内容。②揭示高雄受日本、西方文化的影响,善意提醒人们勿忘历史。③暗示时过境迁,历史不会重演,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意识。 2.文中第④段描绘的高雄港有哪些特点?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地形狭长,如“狭长的高雄港”。②夜晚安静,如“天已近乎全黑”“静谧祥和”。③建筑现代化,如“有集装箱的吊臂、亮着灯光的高楼以及观光摩天轮”。④灯光美丽,如“渡轮内灯光通明,在墨蓝色的海面,它像是个巨型的灯笼”。 3.文章塑造年轻人“鲔仔”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 ①通过与年轻人鲔仔的交谈得知,他和我们都去看林怀民的演出,引出下文的内容。②丰富文章内容,文章标题是“高雄素描”,有高雄自然景物的描写,再加上年轻人鲔仔、海鲜店老板的描写,这样文章内容就丰富而全面了。③揭示文章的主旨,作者在叙写高雄历史文化的同时,加上人物的思想动态,由此审视高雄未来的走向,表达深刻关注祖国统一的重要观念。 4.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年轻人的形象特点。(6分) 解析 解答分析人物形象的题,先要从文中找到与人物有关的诸如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内容,仔细阅读,品味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特点,要注意作者直接对人物的描写,比如文中的“一个热心的年轻人”,从中可以很容易得出他热心的形象特点。 答案 ①热心助人;②年轻,带有学生的稚气,有理想;③热爱中国传统文化;④关心政治,关心两岸关系,并有自己的主见。 5.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高雄?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分)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可知本题为物象概括题,作答时可先按照文章的结构思路,筛选出与之相关的语句,然后再加以归纳整合,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如从第② 段中高雄名字的由来可看出高雄融合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从第④段中“集装箱的吊臂、亮着灯光的高楼”可看出高雄商业的发达。 答案 ①高雄市既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又深受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影响。②对外商业交流发达,文化活动活跃热烈。③民风淳朴热情,开放兼容。 题组二 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 沙海一苗树 梁 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②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 ,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了。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14日20版) 6.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点出绿色对沙漠的重要性,从沙漠的浩瀚无垠落笔,描写官井村生存环境的险恶,再呈现“一苗树”变成一片绿洲的过程,结尾照应开头,点题。 B.作者擅长使用数字,收效奇佳:“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揭示柳树的成长过程;由“一苗”到“万苗”“万亩”“万头”,揭示官井村三十年的巨变。 C.文章叙事以第一人称“我”贯穿全文,所见所感真实可信;4~6段又穿插运用第三人称“他”,借村主任、老人二儿子之口叙说治沙情况,自然得体。 D.文章写世界第九大沙漠,从一苗树变为辽阔的绿色原野,村民由活不下去,变为人均收入两万元,意在表现只要坚持不懈、积少成多就能成功的哲理。 解析 D项,“意在表现只要坚持不懈、积少成多就能成功的哲理”错,本文不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即文章的主题是由库布其大沙漠里的人们通过辛勤奋斗改变恶劣环境的壮举,赞叹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答案 D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2段用苏东坡笔下的院子和想象中风沙过后官井村的院子相比较,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 B.文中连续运用“万亩”“万头”“万元”等数量词,突出官井村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当地村民的自豪之情。 C.村民在治沙过程中留下一些沙丘,是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的表现,体现了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D.高林树和村民们是改善环境、劳动致富的典范,他们用持续不断的辛勤努力,谱写了奋斗创造幸福的时代篇章。 解析 C项,“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不正确。 答案 C ★8.几十年的时间,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并不是高林树一个人的功劳,文章为什么要重点写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①种树治沙,最早是从他开始的。②他植树、种草劲头足,成效大,绿化致富,对绿化沙漠有带动作用。③详写他一个典型人物,可以点代面,使文章有详有略,节省了笔墨。 9.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拟人。“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形象地表现出小树苗在沙漠中艰难生长的情态。②比喻。“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极力写出沙漠被改造后的美景。③夸张。“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写出玉米地的浓密特点。④排比。“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突出了三十年后官井村的巨大变化。(写出三处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