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期初语文试题 ‎(2020年8月30日A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1-9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语)不论是“心即理”还是“致良知”,从字面上看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可能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也可能表现为随心所欲、恣意妄为。所以,在心学体系里,王阳明对个体的主观意念做了限制,提出了明确的修养功夫论,这里的“知行合一”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心有邪念,即是行恶。此外,“知行合一”作为一种自我要求更是为了避免知而不行,只满足于训诂条理和口舌之争。“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耳!”(王阳明语)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认为:“阳明学是培根之学’,偏重实行和事上磨炼,是其精神要旨所在,知而不行,只是不知。”企业家立“知行合一”之旨,便意味着严格自我要求的开始。‎ ‎②“知”有其独特的哲学含义,与“良知”相近,知行合一即表现为我的“良知”须化为真切实在的行为,而我的所作所为又都符合我的“良知”。这里有着怎样的境界寓意?知行合一的状态又具体化为“致良知”的过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语)“归于寂”不是客观上的不存在,而是个体主观觉知的灭寂,即主观之间的隔绝,它表明一种我与万物相“绝”的状态,“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阳明语)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也就是个体德性向客观事物的迁移,与之相对,这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状态,良知是个体的内在本质力量,“知行合一”就是把这种内在的本质力量,体现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体的中正向客观性的迁移,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性存在。‎ ‎③在企业经管中,这意味着辩证理性的利他精神,企业有了这种利他精神,就能同时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幸福、企业盈利与顾客满意的目标。超越“小我”而观“大我”,人的视角和世界观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企业家收获经济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人格成就。企业家的最高形象如同“企业图腾”般存在,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自我修养达到第二个层次,也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言传身教,从而影响到每一个企业成员,“无为而民自化”。只有企业家的个人境界与企业的卓越发展同步并行,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同道相益,这样的企业才会长盛不衰、基业长青。 ‎ ‎(摘编自《经营与管理》2019年第二期《“阳明心学”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即理”和“致良知”,是主观的东西,都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和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B. 如果把“知行合一”作为自我要求,目的虽然是避免知而不行,但只能满足于训诂条理和口舌之争。‎ C. 我的所作所为都要符合我的“良知”而我的“良知”须化为我的所作所为,这是“致良知”的具体表现。‎ D. 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状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知行合一”的自我要求到超越自我的生命境界再到企业的经营境界层层深入论述。‎ B. 文章用冈田武彦的看法来证明企业家践行“知行合一”要严格地从自我要求开始。‎ C. 文章在分析具体概念时用了比较的手法,使概念的界定更加准确,使读者容易理解。‎ D.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引用了王阳明的不少语录,增强了说服力,使论点更加明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只要心有恶念,就是有恶行。‎ B. 王阳明自己也认为,良知之说来之不易,理解起来很容易,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 C.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中的“归于寂”是客观存在,主观的隔绝。‎ D. 只要企业家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一致时,企业就会快速发展,长盛不衰。‎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 A项,“都表现为”错误,太绝对化,原文是“可能表现”。‎ B项,“目的虽然是避免知而不行,但只能满足于训诂条理和口舌之争”错误,目的是为了避免知而不行,避免只满足于训诂条理和口舌之争。‎ C项,“这是‘致良知’的具体表现”错误,原文阐述的是概念“知行合一”而不是“致良知”。‎ 故选D。‎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B项,“来证明企业家践行知行合一要严格地从自我要求开始”错误,冈田武彦的看法证明“行”的重要性,不是证明“企业家践行知行合一要严格地从自我要求开始”。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D项,“只要企业家的价值追求与员工的价值实现一致时,企业就会快速发展,长盛不衰”错误,“只要……就……”将必要条件误为充分条件,原文中是“只有……才……”。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一定读懂。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向中亚、中东和欧洲、东南亚和非洲输出自身的优势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管理模式,最后取得世界市场与国际合作优势,实现全方位的开放。“一带一路”战略吸引了很多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为我国健康可持续化快速发展提供沃土。‎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沟通更为便捷,合作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会带来更多的商机。劣势也相当明显,也会带来外来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冲击,很容易造成本土文化的没落,原有的经济体系也将受到影响。“一带一路”强调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互相信任,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多形式、多渠道谋求交流合作的机会。“一带一路”涵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论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 ‎“一带一路”建设以其开放、多元、共赢的特质,日渐为世界认同。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已经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及全球。中国与巴基斯坦成立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缅甸成立实施“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瑞士政府在外交部设立“一带一路”咨询协调办公室……“一带一路”建设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以及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日本通运等跨国公司,正以不同形式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国际人士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截至2018年底,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落实率达96.4%。5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万多个就业岗位和20多亿美元税收。中欧班列开行1.4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扎实推进,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等一批惠民工程落地生根;中国港口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航线联系……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让沿线国家发展潜力得到释放,人民生活便利了,工作好找了,笑脸也多了,获得感日益增加。‎ ‎(摘编自《瞩目共建一带一路盛事》)‎ 材料三:‎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都担心“一带一路”对美国全球影响力构成“一定威胁”。他们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意欲借此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控制欧亚大陆,并在国际秩序方面“另起炉灶”。‎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美国智库和战略界人士对“一带一路”并非一味反对,而是心态更趋复杂。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克斯等人呼吁,美国不应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需要认真对待这一将深刻影响中国内外政策的重要倡议,应深化对“一带一路”相关进展的分析,寻求更坚实的信息基础和更明智的应对之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波森、对外关系委员会东南亚项目主任柯兰奇克称,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但是“让中国失败”并不必然发生,也不必然对美国有利,美中在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并非“你输我赢”关系,不妨考虑“让中国成功”。曾供职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南亚问题专家、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维耶拉称,“一带一路”与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有很多共同目标,两者如能实现“串联”,可更好完成相关重大项目。‎ ‎(摘编自《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美国因素”》)‎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了赢得世界市场,扩大与他国间的合作,实现全面开放,实施了“一带一路”战略。‎ B. 在全球化可能冲击本土文化、影响本土原有经济体系背景下,“一带一路”强调互相信任和了解,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 C. 美国战略界人士张克斯反对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 D. “一带一路”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吸引了许多大银行、跨国公司广泛参与,成为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球化”可以加强国家之间联系、沟通、合作,带来商机,也会给本土的文化、原有经济体系带来不利影响。‎ B. “一带一路”成果丰硕,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彻底解决了沿线国家就业困难问题,为当地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C. 开放、多元、共赢的“一带一路”,为中国赢得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朋友圈遍及全球,日渐为世界认同。‎ D. “让中国失败”和“让中国成功”是美国内部对“一带一路”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体现了美国人对此的矛盾心态。‎ ‎6.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述各方对“一带一路”的不同看法。‎ ‎【答案】4. C 5. B ‎ ‎6. (1)中方:促进我国全方位开放,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2)合作方:欢迎“一带一路”建设,让己方发展潜力得到释放。‎ ‎(3)美方:先是担心威胁美国全球影响力,后来出现有助本国“新丝绸之路”等观点。‎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C项,“张克斯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错误,原文“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故选C。‎ ‎【5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B项,“彻底解决了沿线国家就业困难问题”错误,原文“工作好找了”,并不意味着“彻底解决了沿线国家就业困难”。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根据题干找准答题区位,根据文中的句中句子提取关键词语作答。此题要求概括方对“一带一路”的不同看法,属于综合概括的题目,从材料看,材料一是中方的观点,材料二是合作方的观点,材料三是美方的态度,根据三则材料的中的重点句子“‘一带一路’涵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国际人士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让沿线国家发展潜力得到释放,人民生活便利了,工作好找了,笑脸也多了,获得感日益增加”“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都担心‘一带一路’对美国全球影响力构成‘一定威胁’”“‘一带一路’与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有很多共同目标,两者如能实现‘串联’,可更好完成相关重大项目”概括答题要点即可。‎ ‎【点睛】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谁能让我忘记 侯德云 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怎么忘得了呢?‎ 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事嘛。‎ 现在我才知道,无聊,其实是人生的一种痛。‎ 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 我让自己的心情很尽兴地激动了一会儿,才慢馒打开那封金光闪闪的来信。‎ 信上没多少字,很严肃,公事公办的态度。‎ 我把信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又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周围没人,陪伴我的,是偶尔的几声鸟叫,几声蝉鸣,还有一株小白滴草,两株苍耳。‎ 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 我没有急着回家。没有。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烟熏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我的想法是,反正他们己经盼了很久,再多盼一会儿也没关系。‎ 我走到村外,去看望那棵老槐树,我在老槐树下站了很久,默默地流泪。看见老槐树,我的泪水就止不住了。‎ 我听见了自己在老槐树下读书的声音,往日的声音。它们没有走远。它们有着露珠一样的鲜活和清亮。‎ 我不是看望老槐树。我是看望我自己,往日的自己。‎ 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 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不是一般的看,是发了狠的,是用目光在拧。‎ 爹的目光把我的脸拧红了。爹自己的脸也红了,红烧肉一样闪着油光,他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 妈也放下了饭碗。她坐在坑沿上,一会儿撩起衣襟擦擦眼,一会儿又撩起衣襟擦擦眼。她说我的沙眼病又犯了。‎ 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爹的得意忘形,让我觉得有点不自在。‎ 也不能全怪爹,刘家庄到地球上定居了上百年,什么时候长出过大学生?‎ 好在,两天以后,爹就清醒过来了。‎ 爹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爹看西瓜的眼神很慈样,很博爱,也很无耻。那是他儿子的路费、学费和生活费,不好好看看,行么?‎ 我跟着爹,到集市上去卖过一次西瓜,仅仅一次,我再也不想去了。‎ 那天很热,我的手指甲都冒汗了,集市上的人,却很少有来买西瓜的,好像吃了西瓜就会着凉似的,太可恨了。‎ 我脸上的沮丧像汗水一样欢快地流淌着。爹看见了,他皱了皱眉头,弯下腰,从筐里挑出一只最小的西瓜,一拳砸开,递给我。‎ 我说:”爹,你也吃。”‎ 爹说:“我不吃。我吃这东西拉肚子。你吃你吃。叫你吃你就吃,哈。”‎ 西瓜有点生,不甜,有一股尿躁味,我吃得很潦草,匆匆忙忙就打发了。扔掉的瓜皮上带着厚薄不均的一层或粉色的瓜瓤。‎ 爹根狠地扎了我一眼,走过去,将瓜皮一块一块捡起来。他用手指头弹弹瓜皮上的沙土,又轮流把他们压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样刨那些残留的瓜瓤。‎ 我的眼圈红了。‎ 那些日子,妈换了一个人似的。她很少说话。她喜欢盯着鸡屁股看。不光看,还经常去抠。抠得一挂不苟。好像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大学.而是鸡屁股。‎ 爹说:“别理她,你妈跟鸡屁股有仇。”‎ 妈的确跟鸡屁股有仇。那一天,她又去抠芦花鸡的屁股。按她的说法,这个挨千刀的货,屁股里夹了一只蛋,两天了,还没生下来。是锈住了么?妈很生气,她把自己的手指头变成了挖掘机,在芦花鸡的屁股上开工了。她成功地挖出了一泡黄水和几小片鸡蛋皮。‎ 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天,可怜的芦花鸡死掉了。‎ 公共汽车开出很远了,我回过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标鹿“谁能让我忘记”是一个问句,既强调了“我”不能忘记,也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我”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一个”“又—个一个”数字,真切地表现了“我”当时内心的激动与兴奋。‎ C. 小说写“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不直接回家而走到村外,冋忆自己在老槐树下读书的情景,意在表现“我”对过去美好读书生活的留恋与不舍。‎ D. 小说语言幽默诙请,如“是用目光在拧”中的“拧”,“什么时候长出过大学生”中的“长”,“是锈住了么”中的“锈”等,就特别风趣。‎ ‎8. 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请结合小说内容从三个角度探究本文的主旨。‎ ‎【答案】7. C 8. ①是一个望子成龙、爱子女的人,他“烟熏火燎地盼着”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看到儿子热,让儿子吃西瓜;②是一个吃苦耐劳、勤俭的人,他为了儿子上大学的路费、学费等“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自己舍不得吃西瓜,捡“我”吃剩的瓜皮啃;③是一个有一点虚荣的人,得知儿子考上大学后,“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在村庄各处“显摆”。 ‎ ‎9. ①通过“我”及父母得知“我”被录取的消息后的反应,表现普通家庭对升学深造、改变命运的渴望与极度喜悦。②通过卖西瓜和“抠鸡屁股”等情节的描写,表现普通家庭供子女上大学的不易与艰辛。③通过“我的眼圈红了”“我”看不到刘家庄,看不到父母,只看到“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的叙述,表现子女对父母辛勤供养自己上大学的感激与感恩。‎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C项,“小说写‘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不直接回家而走到村外,冋忆自己在老槐树下读书的情景,意在表现‘我’对过去美好读书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中的“意在表现‘我’对过去美好读书生活的留恋与不舍”表述错误,从原文“我在老槐树下站了很久,默默地流泪。看见老槐树,我的泪水就止不住了”,“我听见了自己在老槐树下读书的声音。往日的声音”,“我不是看望老槐树。我是看望我自己。往日的自己”这些信息可知,老槐树寄托着“我”的情感,看到老槐树就能看到“我”往日读书的辛苦和勤奋,汗水和努力,“我”能在今天拿到录取通知的不容易。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从环境交代、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手法技巧等方面来切入,多关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要求简要分析形象的性格特征,回归文本,找到写该人物的内容,把握主要性格特征,并注意联系其他人物来看,防止遗漏得分点。本题要求概括父亲的形象,所以要从文本中筛选出关于他的相关信息。‎ 文中对父亲盼望儿子大学的录取通知的心理描写是“我的父母也都在烟熏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烟熏火燎”很贴切地表现父亲期盼的心情,望子成龙的心情;“我”跟父亲去卖西瓜时,“我脸上的沮丧像汗水一样欢快地流淌着。爹看见了,他皱了皱眉头,弯下腰,从筐里挑出一只最小的西瓜,一拳砸开,递给我”,“爹说:‘我不吃。我吃这东西拉肚子。你吃你吃。叫你吃你就吃,哈。’”父亲 自己舍不得吃西瓜,却要让儿子吃。这些动作和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爱,质朴的爱。‎ 文中写“爹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爹看西瓜的眼神很慈样,很博爱,也很无耻。那是他儿子的路费、学费和生活费,不好好看看,行么?”,父亲不舍得吃西瓜,看到我“扔掉的瓜皮上带着厚薄不均的一层或粉色的瓜瓤”时,“爹根狠地扎了我一眼,走过去,将瓜皮一块一块捡起来。他用手指头弹弹瓜皮上的沙土,又轮流把他们压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样刨那些残留的瓜瓤”,从这些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还有比喻手法的使用,我们能看到一个勤俭的、吃苦耐劳的父亲,让人心里充满疼痛感。‎ 在父亲知道“我”被大学录取的消息之后,文中写到“爹的目光把我的脸拧红了。爹自己的脸也红了,红烧肉一样闪着油光,他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从这些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可以看到父亲的兴奋与激动;“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地把父亲“显摆”儿子考上大学的那种“得意忘形”的状态描写出来,父亲小小的虚荣心也略见一斑。‎ 最后根据筛选出的信息概括归纳,分条作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从文章标题入手。有些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的标题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文章则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3)从分析文中议论句、抒情句入手。(4)从分析人物、事件或概括段意入手。有些文章的主旨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作综合归纳才能明确。(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题要求“结合小说内容从三个角度探究本文的主旨”,所以选取三个角度即可。从文章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里、神态等描写以及比喻手法的运用来表现主题,如文中写“我”及父母得知“我”被录取的消息后的反应,“我把信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又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 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 我在老槐树下站了很久,默默地流泪。看见老槐树,我的泪水就止不住了”,这些信息写出我得到大学录取通知后的激动欣喜;“我的父母也都在烟熏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表现出父母对儿子考上大学的渴望期盼,“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不是一般的看,是发了狠的,是用目光在拧。爹的目光把我的脸拧红了。爹自己的脸也红了,红烧肉一样闪着油光,他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妈也放下了饭碗。她坐在坑沿上,一会儿撩起衣襟擦擦眼,一会儿又撩起衣襟擦擦眼。她说我的沙眼病又犯了。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显摆”,“得意忘形”这些都能看出父母在得知儿子考上大学的极度喜悦。从这些信息能表现出普通家庭对升学深造、改变命运的渴望与极度喜悦。‎ 从文章的主要情节来探究主题,父亲“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为了给儿子凑学费,舍不得吃西瓜,啃儿子吃剩的西瓜皮;母亲“她喜欢盯着鸡屁股看。不光看,还经常去抠”,也是为了儿子的学费。从这些情节可以看出普通家庭供子女上大学的不易与艰辛。‎ 从文章的结尾“公共汽车开出很远了,我回过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的叙述,我们能强烈感受到“我”对父母为自己上大学所能做到的一切的那种感激,从结尾的叙述可以看出子女对父母辛勤供养自己上大学的感激与感恩,升华了主题。‎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事件理清小说情节。(2‎ ‎)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全文思想主旨。(3)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及心理。(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邰,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邰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侯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邰候舍。时夏夕露坐,邰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邰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邰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邰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邰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邰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邰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邰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邰传》)‎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B.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C.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D.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是汉代官职,官属祭酒,主教育。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B. “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C.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D. 崩,指帝王或王室成员之死。古代中国不同阶层的人去世的说法不同,除“崩”以外,还有“卒”“不禄”“薨”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邰通晓“五经”,擅长占卜之术。李邰根据夏夜天上星星的移动推算出,在他负责的馆舍里住宿的两个人,就是朝廷派来找自己的人。‎ B. 李邰审时度势,机智应变。李邰劝太守远离专权骄横的窦宪,建议未被采纳后又自请同行送贺礼,故意延误行程,使太守免遭免官之难。‎ C. 李邰吏能卓著,有忠义气节。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有忠臣的气节,但因受人请托的事被罢免了官职。‎ D. 李邰行事功成不居,淡泊名利。李邰暗中筹谋拥立顺帝,因孙程等人事先成功而功名不显,后经翟酺上书被封为涉都侯,辞让不受。‎ ‎13. 分别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 ‎(2)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答案】10. C 11. D 12. A ‎ ‎13. (1)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难道知道朝廷 派了两位使者吗?‎ ‎(2)凡是与窦宪在交往的人,都被罢免官职,只有汉中太守没有参与这件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意思是“窦将军是皇后的弟弟,(他)不注意礼仪和品德,却专擅权力,骄傲放肆,(他的)危亡之祸很快就要到了,希望您一心效忠王室,不要与(他)交往”。“骄恣”是“骄傲放肆”之意,应紧跟“专权”后,排除A、B两项。根据该句句意可知,“愿明府一心王室”意思为“希望您一心效忠王室”,可知“王室”做句子的宾语,应在“室”后断开,排除D项。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D项,“王室成员之死”说法错误,“崩”指的是古代帝王或王后的死。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A项,“李邰根据夏夜天上星星的移动推算出,在他负责的馆舍里住宿的两个人,就是朝廷派来找自己的人”错误,根据原文“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可知,这两位使者是朝廷派出“观采风谣”的。故选A。‎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发”,出发;“发京师”,从京师出发,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宁知……耶”,难道知道……吗;“遣”,派遣。(2)中“交通”,交往,往来;“为”,被;“唯”,只有;“豫”,参与。‎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李邰字孟节,是汉中南郑人。(他的)父亲李颉,以儒学著称,官做到博士 ‎。李郃继承父业,在太学游学,通晓“五经”。(李郃)擅长《河图》《洛书》、风角和占星术,外表质朴,没人知道他。县府召他做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后,分派使者,都穿平民服装单独巡行,(他们)各自到州县,采集关于风土民情的歌谣。有两个使者应该到益州,(他们)到李郃的馆舍投宿。当时正是夏天晚上,在外乘凉,李郃便抬起头看天,问道:“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难道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两个人默不作声,惊讶地互相看了看,说:“没有听说过。”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李郃指着星星告诉他们:“有两个使者的星移向益州分野,所以可以知道这件事。”三年以后,使者中有一个人担任汉中太守,而李郃还在做小吏,太守看重他德不显露,召(他)做户曹史。当时大将军窦宪娶妻,全国的郡国都送礼庆贺,郡守也派了使者前往。李郃进谏道:“窦将军是皇后的弟弟,(他)不注意礼仪和品德,却专擅权力,骄傲放肆,(他的)危亡之祸很快就要到了,希望您一心效忠王室,不要与(他)交往。”太守坚持派人前去,李郃不能阻止,就请求让自己同行,(太守)同意了。李郃于是在沿途故意滞留不前,来等待事情变化。(李郃)走到扶风,而窦宪到封国自杀,(他的)党羽全部被杀,凡是与窦宪有交往的人,都被罢免官职,只有汉中太守没有参与这件事。李郃在这一年中被推举为孝廉,五次升迁做了尚书令,又被授予太常一职。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有忠臣的气节。(李郃)担任司空四年,因受人请托的事被免官。安帝去世后,北乡侯即位,(李郃)又担任司徒。等到北乡侯生病,李郃暗中与少府河南人陶范、步兵校尉赵直商议立顺帝,正逢孙程等人事先成功,所以李郃的功劳不显著。第二年,(李郃)因为官吏和百姓患病,仍有灾异,被(皇帝)策免。将作大匠瞿酺上书说李郃“暗中筹划立君大计,目的是安定社稷”,于是(皇帝)才记下(李邰)暗中筹谋的功劳,封李郃为涉都侯,李郃辞让不肯接受。(李郃)八十多岁时,在家中去世。(他的)门生上党人冯胄独自制了丧服,内心哀悼了三年,当时的人认为很奇怪。‎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昧旦出新亭渚 梁·徐勉 驱车凌早术,山华映初日。‎ 揽辔且徘徊,复值清江谧。‎ 杳霭枫树林,参差黄鸟匹。‎ 气物宛如斯,重以心期逸。‎ 春堤一游衍,终朝意殊悉。‎ ‎【注】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破晓。本诗为诗人和友人谢相期同游新亭渚时所作。术:道路。游衍:恣意游逛。‎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点题,着一“凌”字,表现出车马奔行之速,与诗人出游的勃勃兴致相应,表现出晨风拂面的畅快之情。‎ B. 三、四句写诗人驻足览赏美景,“复值”二字表现出诗人无意中见到静谧江流的欣喜。‎ C. 五、六两句,景物虚实结合,色彩对比鲜明,晨色中的新亭渚显得寂静而又富有生气。‎ D. 结尾两句总结全诗,通过对此次出游回味,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兴致勃勃的诗人形象。‎ ‎15. 诗人主要运用哪些手法表达出游意兴的?试举两例,并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1)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花映日、清江静谧、枫林杳霭、黄鸟参差等如画美景表达了出游的舒快怡爽之感;(2)动作描写,通过驱车凌驰、揽辔徘徊等举止表达了随遇而适的恣意游逛所带来的悠闲自在之感;(3)正面衬托,“重以心期逸”,写出了与相期相许的友人携手共游更甚于览观美景的雅致情怀;(4)直抒胸臆,结尾两句直接表达了此次出游给自己带来的畅快淋漓的欢悦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项,“景物虚实结合”错误,“杳霭枫树林,参差黄鸟匹”二句,一静一动,展示了诗人遥观仰视的画面转换;在晨光初露的枫树林那清幽的背景上,点染黄鸟翅翼参差的鲜明羽色,便造出了富于对比的色彩反差和无声处传有声的音响效果。将晨色中的新亭渚,表现得既静默,且又富有生气。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本题手法,借景抒情,山道边蓬蓬勃勃,正有开不尽的各色野花,被“初日”的霰光一照,便全都灿灿生辉。因为这是在车马行驶的视觉意象,故“山华映初日”句,不仅带有霰彩、山花上下辉映的效果,还有一种络绎不绝、目不暇接的动感。动作描写,如此良辰美景,岂可在匆匆奔驰中览赏?诗人因此赶紧“揽辔”,任车马在此缓节徐行。意外间又发现,此刻已身在江岸,可以俯视清丽的江水,在晨色这安谧地畅流。正面衬托,置身在这样的如画美境,诗人能不逸兴遄飞?倘若这美境只是诗人孤身独游,自然显得几分冷清。但读者须知,与徐勉同游的,还有心意相印的诗人谢朓。他可是位“灵心秀口”、“风华映人”的一世之杰呢。两人年岁相若,携手共游,当着意兴之发,又可歌诗相和,该有何等乐趣?“气物宛如斯”两句,所抒写的正是诗人的此种心境。“心期”而又加之以“重”,说明诗人之畅快,不仅在“气物”的览观之美,更在于与友人的相期相许之乐。直抒胸臆,“游行”即自恣游娱之意,“系”则有“满”意。新亭渚上的这一次游娱别说有多自在了,我的意兴啊,整个早上都那样饱满、欢悦!这两句虽书于素笺之上。读者不妨将其想象为诗人归去时,对家人的相告之语。其意犹未尽、手舞足蹈之态,隐隐见于笔端。分点整理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 位卑则足羞 (4). 官盛则近谀 (5). 肉食者鄙 (6). 未能远谋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沮”“谀”“鄙”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第Ⅱ卷 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流行歌坛中国风盛极一时,这些歌曲营造特殊的欣赏体验,常常藉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令歌迷耳目一新。此外,歌词文本制造大量的词性活用、句式倒装、非常规词语搭配等语法现象,例如《东风破》。这些语法现象在古今诗词创作中屡见不鲜,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强却并不多见,它们的存在彻底 了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让人有了新鲜的感觉。‎ 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继周杰伦之后,王力宏、胡彦斌、后弦等一众歌手纷纷 ,形成了当代流行歌坛一股新的时尚潮流——“中国风”。歌坛你行我效,大量作品集中涌入市场,一时____________,甚至呈现泛滥之势。( ),而这还仅仅是中国风歌曲中的小部分而已。作品质量水平____________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写作后劲不足与创新性的缺乏是中国风歌曲面临的最大挑战。‎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网上出现了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用短短六十字囊括了十八首中国风歌曲和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 B. 如网上出现了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十八首中国风歌曲和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尽收于短短六十字中 C. 如网上出现的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的十八首中国风歌曲尽收于短短六十字中 D. 如网上出现的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用短短六十字囊括了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的十八首中国风歌曲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颠覆 效仿 蔚为大观 参差不齐 B. 颠覆 效仿 蔚然成风 良莠不齐 C. 颠倒 效尤 蔚然成风 良莠不齐 D. 颠倒 效尤 蔚为大观 参差不齐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歌曲常常营造特殊的欣赏体验,藉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令歌迷耳目一新。‎ B. 这些歌曲常常藉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营造特殊的欣赏体验,令歌迷耳目一新。‎ C. 这些歌曲常常令歌迷耳目一新,藉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营造特殊的欣赏体验。‎ D. 这些歌曲常常令歌迷耳目一新,营造特殊的欣赏体验,藉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 ‎【答案】17. D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本题,联系上下文,句子主要陈述对象是“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应该让其作整个句子的主语,据此排除ABC三项。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本题中,颠覆:颠倒,推翻,指彻底改变事物原来的模样;颠倒:上下易位,本末倒置。文中有“彻底”一词,用“颠覆”更恰当。效仿:以某件事情为榜样,模仿来做或作为借鉴以便发扬,褒义;效尤:仿效坏的行为,贬义。“效仿”更符合语境。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从而形成风气。文中有“一时”一词,用“蔚为大观”更恰当。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不用于时间等;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都有,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文中有“水平”一词,用“参差不齐”恰当。故选A。‎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本题,原句子主要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令歌迷耳目一新”表结果,应该放在最后,排除CD两项,“藉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介宾短语作状语,应该放在谓语“营造”前面,排除A项。故选B。‎ ‎【点睛】病句题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答案】 (1). 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2). 他不仅爱好美食 (3). 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题时,要纵观整个语段,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相关提示,进行准确补写,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本题从后文孟子的说法和后文的解说可以看出,第①处从后面孟子所说“君子远庖厨”可以知道,前面应是说爱好做饭的文人不多见。第②处,从前面“苏轼偏不在乎”可以知道,后面应是说苏轼与前面所说的文人不同,再结合后面的句子“还极爱下厨房”,前面应是使用关联词语“不仅”。第③处,从后面列举的例子可以知道,前面应是说苏轼创造出很多名菜。‎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包浆是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包浆的形成,多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或土埋水浸,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在文物表面渐渐形成的皮壳。也有由文物把玩者经久摩挲盘玩的手泽造成的,比如把玩的核桃、手串。‎ 人有包浆吗?有的。皱纹是人的包浆,白发是人的包浆,包浆是如影随形的沧桑感。当然,包浆更多体现在人的气质。如智者的灵气、勇者的硬气、隐者的仙气以及读书人的书卷气……随着生活历练的增多,一个人做事做人的底气和才气不断增长——或做事驾轻就熟,事半功倍;或遇事沉稳练达,安之若素;或看破人情世故,宠辱不惊。凸显的生命包浆之色泽,可谓幽光沉静,温存内敛。‎ ‎(1)概括文物包浆形成的两大原因。(每点不超过6个字)‎ ‎(2)人的包浆是指什么?(10个字以内)‎ ‎【答案】(1)①历史自然原因。②人为原因。(2)沧桑感和人的气质。‎ ‎【解析】‎ ‎【详解】(1‎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关于包浆的形成,第一段“多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或土埋水浸,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在文物表面渐渐形成的皮壳”,表明是历史自然原因造成的;“也有由文物把玩者经久摩挲盘玩的手泽造成的,比如把玩的核桃、手串”,表明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2)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分析。答题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根据第一段“包浆是如影随形的沧桑感。当然,包浆更多体现在人的气质”能理解出,人的包浆是指沧桑感和人的气质。‎ ‎【点睛】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下面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9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说明:作文不到600字,20分以下给分;不到700字,30分以下给分;不到800字,40分以下给分;不到850字,45分以下给分;48分以上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900字。‎ ‎【答案】范文选录:‎ 认识自我,方可抵达远方 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的梁某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嘉宾甲认为梁某应该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的理想,嘉宾乙认为远方不切实际,应脚踏实地,嘉宾丙认为先要认识自己,才能做出选择。‎ 我非常赞同嘉宾丙的观点:梁某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自我了,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而发光发热。‎ ‎“认识”两字为何意?“认”由言字旁和人字旁组成,即人通过言语或对话的形式来进行交流,从而达到“识”--知道了解的作用。这样看来,嘉宾乙的脚踏实地的进行和嘉宾甲的远大理想的树立都得建立在认识自我的基础和前提上,不能了解和认识自己,脚踏实地可能会南辕北辙,而远大理想则是沙中筑塔。‎ 梁某只能先认识自己,才能拨开迷茫的云雾。毫无疑问,拥有法律、金融硕士、新闻学传播三项清华学历的他被称为学霸是当之无愧。可是,正是因为他拥有丰富的学历,在择业时选择太多,反而带来了困扰。“自知者明是最难得的知识”,梁某缺的恰恰是自我认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擅长什么?…唯有理清这些基本的问题,梁某才能在择业方面有明确的方向,找到自己的位置。‎ 梁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做好眼前而不苟且。在找对方向的前提下,脚踏实地才有意义。认识自我是一个贯穿人生的命题,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此时,梁某仍需要去认识自己,深层地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择善者而坚持,不善者而改之。唯有这样,才是对得过且过的顽强抵抗,才是脚踏实地的有力实践。试想想,在我们生活中那些在领悟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的人,哪个不是积极反思自身,勇敢面对不足,大力改进发展的呢?‎ 梁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抵达远方。远方并不是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的第一步在于方向,足下的每一步在于每天的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梁某才能更好地挖掘自己在金融、法律或新闻方面的更多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你看,最强大脑选手王昱珩能够协助警方破案不就是认识到自己有超强观察力的前提下,不断发掘,进而为社会做贡献的强有力的例证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改造社会不是天方夜谭,它在于以认清自我为前提的跬步之中,厚积才得以薄发。‎ 反观社会,随着毕业大学生的增多,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如梁某般迷茫者并不是少数:有的眼高手低,空怀改造世界之大志,却无能屈能伸脚踏实地之大气;也有苟且一族,无聊度日,全然无人生追求,更别提诗和远方了。而这些,皆因认清自我的缺失。‎ 人是如此,社会不也是如此吗?鲁迅言:“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面对着宏大的社会主义目标,第一要务是认识和了解现实社会的各面,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处理好生活中的结症,才能让远方不再遥远。‎ ‎“认识你自己。”真正的梁某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迷茫,创造个体的价值,就得主动去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故嘉宾丙的意见更加合理。‎ ‎【解析】‎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这里还是要强调“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的问题。“更”是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更”表明作文要求必须用“比较写法”作文,在比较中说明你的理由。此题虽然没有提出“权衡”的要求,但是,“判断”是暗含着这个要求的。判断是分析裁定的意思,判断的前提是要进行权衡,在三种说法中选择一种说法,必然要权衡,没有权衡,没有凸显“更”,就是没有完成写作任务。你选择了丙的意见,说明你思考了,你没有权衡,说明你没有很好地体现你的思考过程。思考过程很重要,抓住三种说法的异同,才能抓住这道题的写作命脉。在文章的开头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引用材料、提出论点,提出论点以后,就不管其他另外两则材料了,即没有在主体部分进行比较,这种做法是不符合题意的,也是没有达到“在多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的要求。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对任务型作文理解的问题,也可能是作文思想还没有改变。就本材料而言,核心事件是:面对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三位嘉宾分别给出的人生提示——甲的人生提示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乙的人生提示是“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丙的人生提示是“先弄清‘我是谁’,‘我要去哪里’”。‎ ‎【立意】人生的目标要高远。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脚踏实地,才能奔向远方;或者是做好“眼前”,不要奢谈“大而空”的东西;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清楚自己想要的“目标”,人生才有正确的方向。‎ ‎【结构】紧扣材料中心拟定题目《认识自我,方可抵达远方》,文章一二段简洁地概括作文材料的内容,准确的理解了甲、乙、丙三种观点,为阐述“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价值判断”,做好了理据上的准备。作者鲜明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认为丙的观点更有道理。立意十分鲜明。作者很好地抓住了材料的核心事件——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指出“梁某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自我了,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而发光发热”。结合核心事件,对观点进行诠释,或说对观点进行分析,是立论的立足点。第三段接着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自己论点中的关键词“认识”,做阐述,明关系。第四段文章的核心词“认识自己”再次出现,首句“梁某只能先认识自己,才能拨开迷茫的云雾”是分论点。第五段延续了上一段的结构思路。继续分析梁某的迷茫和困惑的原因,深化“认识自己”的内涵。第六段是呼应题目的“方可抵达远方”,思维十分缜密,周严。第七段联系实际,分析现实,表现出作文的针对性、教育性、目的性。第八段由个人到社会,进一步拓展,显示出宽广的视野。结尾总结,再次强调作者的观点。‎ ‎【素材】1.同样的雨,有人看到的是愁绪万千,有人看到的是润物无声;同样的落花,有人欣赏它的缤纷美丽,有人怜悯它的柔美无助;而同样的问题,当你以不同的态度去面对时,其答案也并不始终如一。是的,生活在物质之间,而又在物质至上,是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只取决于心灵的选择。‎ ‎2.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要与物质打交道,总要为物质而辗转奔波,没有人能高居于物质至上,甚至脱离物质而生存,但我们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以优美的姿态去完成宿命给予我们的任务,去跋山涉水、去翻山越岭、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 ‎3.物质是生活的基础,而诗意和远方是生活的本质。生活并不等价于生存,“活”有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清新优雅以及其所带来的愉悦鲜活的之感;而生存是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物的状态,它是生命的基本状态,并不需要任何心理素质或是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反观今日的人们,却有无数的“生存者”,在物质之间流离失所,无所皈依,本已心力交瘁却仍不知疲倦地耕耘着,成为一种常态的存在,岂不悲哉?‎ ‎4.总是记起慧能祖师那首小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难道不是对那些热衷于物质而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的告诫吗?佛曰:破我执,破法执破无明。诗意才是甘霖,远方才是归宿。物质带来的是枯燥与沉沦,心灵永远不需要物质来喂养,恰恰相反,在缺乏物质的世界里,心灵才能茁壮成长。‎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 ‎ ‎1、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 ‎2‎ ‎、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