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12)
2018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全国) 高考真题 【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订《今世说》一书,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予受而读之,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掖今世说业序》) 20.用斜线“/冶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5 处)(5分) 21.《世说新语》的作者是摇银摇。(1分) 22.根据材料,概括《今世说》的特点。(4分) 【答案】 20.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21.刘义庆 22.模仿《世说新语》而条目略有减少;搜集广泛;分类合理;对所用文字不妄评述。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今年江苏附加卷中的文言文断句题和上年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在分值上稍有调整。文言断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问句中的理解能力。断句应该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本题提示语和句末词语较多,难度相对小点。本题注意文中两个表句中停顿的“者”字。 21.试题解析:《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问题设置为对作者的识记,分值1分,答案唯一,主要看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学生对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应该都比较熟悉。 22.试题分析:题干明确要求根据材料,所以需要仔细阅读材料,然后进行概括。材料中的关键词有:“稍节其条目”“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不敢妄缀一词”。可以此概括。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材料中有对《今世说》特点的表述,只要对文中的材料进行概括就能写出答案。从材料中抓关键句即可。如“ 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表明《今世说》模仿《世说新语》而条目略有减少;“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表明《今世说》搜集广泛;“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表明《今世说》分类合理;“不敢妄缀一词”,表明对所用文字不妄评述。 【2015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将以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釜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能一言之命于臣。军不许陈,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去。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千,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 武王曰:“敢问其目?” 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臣既受命于专斧钺之威 专:独掌 B.敢问其目 目:条目 C.军皆定 次,次序 D.白刃始合 合:交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其虚则进 B.是故智者为之谋 置杯焉则胶且 君尝为晋君赐矣 C.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D.炊者皆熟,将乃就食 蚓无爪牙之利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王任命将军是,应该在太庙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 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 D.本文通过君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过和将军的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5分)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5分) 【答案】 9.C 10.A 11.C 12.B 13.(1)国家的安危全在将军身上,现在某国不遵守臣属的职分,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前去讨伐。(关键词:社稷、一、不臣、应,全句大意)(2)士兵并不是喜欢送死,高兴负伤,而是做将领的能够了解士卒寒暑饥饱的详细情况,士卒才愿尽死力相报效。(关键词:好死、乐伤、为、审,省略句)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是否合乎语境。需要注意的是,此题具有相当的迷惑性,因为题中所要解释的实词,都具有多种意义;若只是就句论句,很容易做错。因此必须代入原文语境,结合上下文仔细考察。 10.试题分析:A项的“则”都作副词,都相当于“就”。B项的“为”虽都作介词,但前者相当于“给、替”;后者相当于“被”。C项的“之”,虽都作助词,但前者是定语的标志,后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的“乃”,虽都作副词,但前者相当于“才”,后者相当于“就”。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的理解能力,解题时需要既注意该虚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主要指该虚词前后的词性),又注意结合全句大意进行分析。比如,A项的“则”字,两句中都作其后动词的状语,意思都相当于“就”。B项的“谋”虽然在两句中的位置相似,但表意不同。C项中的“之”,在第一句中连接定语和中心词,在第二句中虽也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词,但定语却在中心词的后边。D项中的“乃”,第一句中,“炊者皆熟”是“将乃就食”的条件,“乃”相当于“才”;在而第二句中,“乃”字用在“夜驰”之前作状语,相当于“就”。 11.试题分析:解答断句题,应先明白句子的大致意思,然后再分析。此句讲的是大将在接收命令后的做法,可根据其中动词断句。动词“受”的宾语“命”后应断句;“令太史卜”是兼语句,其后应断句;动词“斋”的补语“三日”后应断句;动词“之”的补语“太庙”后应断句;动词“钻”的补语“灵龟”后应断句;动词“卜”的补语“吉日”后应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解答断句题的关键在弄清句子大意。因此解答前务必先通读一遍,明白其大致意思,然后在其中寻找带标志性的词语,或者依靠寻找动词,确定该动词的主语宾语或补语,同时还要借助一些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一般来说,或补语后要断句,有时,动词的结果如果已完成,该动词之后也可断句。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要在读懂全文大意的基础上,对各选项表述作仔细审读,努力核对是否有错误。一般来说,尤其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无时空错位、张冠李戴、臆断有无、无中生有等错误。本文是议论文,特别要注意对原文的理解有误错误。 13.试题分析:第(1)句中,“社稷”即江山、国家;“一”作形容词,全部,完全;“不臣”是“不遵守臣属职分”之意;“应”应翻译为“回应、讨伐”。第(2)句中,“好死”即喜欢送死;“乐伤”即愿意受伤;“为”作动词,做、当、担任;“审”是了解、知道之意。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题中第(1)句,“社稷”“不臣”是古代专用词,今天已不常用。 【参考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任命主将的方式如何?” 太公说:“凡国家遇有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召见主将命令他说:‘国家安危全靠将军,现在某国背叛,望将军率军征讨。’ “主将接受了任命,国君就命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钴龟甲,择吉日,授给斧钺(到了吉日)国君进入太庙门,面向西站着;主将进太庙门,面向北站着。国君亲自拿着钺的头部,把钺柄交给主将,说:‘从此,军中上至于天的一切事情全由将军管理。’又亲自拿起斧柄,把斧的刃部交给主将,说:‘从此军中下至于渊的一切事情全由将军管理。”见敌虚弱就前进,见敌坚强就停止,不要以为我军众多就轻敌,不要以为任务重大就拚命,不要以为身居高位就轻视别人,不要固执己见而违背众意,不要把诡辩游说当成真理。’ “主将接受任命后,再拜并回答说:‘据我所知,国事不应受外部的干预,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内遥控指挥。臣怀二心就不能忠心耿耿地侍奉君主,将帅受君主的牵制,疑虑重重就不能专心专意地去对付敌人。我既已奉命掌握军事大权,(不获胜利)不敢生还。请你允许我照上面的话去做!你不允许,我就不敢担任主将。’国君允许了他,主将就辞别君主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听命于主将,临敌决战,意志统一。这样,就能使有知谋的人都为他策划,有勇力的人都为他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腾,兵未交锋而敌已降服。战争取胜于国外,功名显扬于国内,官吏都得到晋升,士卒都得到奖赏,百姓欢欣鼓舞,将帅没有罪过。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 武王说:“好啊!” 武王问太公说:“我想使全军将士,攻城时争先登城,野战时争先冲击,怎么才能做到这样呢?”太公答道:“将帅有三个克敌致胜的要领。”武王说:“请您谈谈具体内容好吗?” 太公说:“ 身为将帅,能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张伞篷,这样的将帅叫礼将;将帅不能以身作则,就无从体会士卒的冷暖。翻越险阻关隘,通过泥泞道路,将帅必先下车马步行,这样的将帅叫力将;将帅不身体力行,就无从体会士卒的劳苦;军队宿营就绪,将帅才进入自己的宿舍,军队的饭菜做好,将帅才开始就餐。军队没有举火照明,将帅也不举火照明,这样的将帅叫止欲将;将帅不能克制自己,就不能体会士卒的饥饱。将帅能同士卒同寒暑,共劳苦,同饥饱,那么全军官兵听到前进的号令就欢喜,听到停止的号令就愤怒。攻打高城深池时,即使面临箭石如雨的危境,士卒也会争先恐后奋勇登城;进行野战对,双方刚一交锋,士卒就会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士卒并不是天性喜欢死亡、乐于伤残,而是由于将帅关心自己的冷暖和饥饱,体恤自己的劳苦,因此深受感动而甘心尽力报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