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10)

‎2018届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训练(全国)‎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石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物形式,与陶瓷器、金属器、纸本类共同构成了我国历史文物的四大主干。从原始社会的古代崖刻,到周代的石鼓文;从秦始皇东巡刻石,再到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碑碣、墓志、摩崖、塔铭……石刻文物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歌功颂德、记人载事的赞、颂、记、志、铭等,有各种经典文集、杂咏、题名、地图、谱系、楹联、符咒、药方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从书体上看,石刻有古籀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特别是保存了大量各朝代的异体字,是研究中国文字发展史和书法史的重要资料。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的泰山石刻,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珍存着秦朝《李斯碑》、汉代《张迁碑》、晋代《孙夫人碑》,以及北齐《金刚经》大字和唐朝《纪泰山铭》等一大批名碑。泰山石刻无年月和书刻者姓名可考,明孙克宏《古今石刻碑贴目》称“今考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瑰异,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1989年《书法》第二期载王恩礼、赖非撰《铁山(石颂)的初步考察与研究》认为,此刻与邹县铁山摩崖经刻在字径、书体、风格极为一致,由此断定为东岭僧安道壹所书。以上诸说皆无定论,察其笔势风格疑为北齐人书。 ‎ 石刻与藏之于秘府的典籍不同,它铭之于石,公之于众,记录、揭示的史实也较为可靠,可以作为订正古籍的有力证据和补充经史的珍贵资料,其价值不下于甲骨文之于商周史,敦煌汉简之于汉史。两汉今古文经学的争论一直为历朝尤其是清代学者所关注,并融入到近代古史辨的学潮中,衍化成古书真伪之争。由于无法一睹汉代文本之真,争论似永无结果。20世纪20年代,汉魏石经残石在洛阳的出土引起学界极大轰动,王国维、罗振玉、马衡等人相继对之展开研究,初步揭开了汉魏石经的真面貌。不仅让我们目睹今文经本原貌、今古文经本差异,并可由此窥探两汉经学的发展状况以及秦汉以前经本流传中的错讹。‎ 石刻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石头和文字、书法、刻工相结合,成为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特有的文化景观。泰山石刻中,有粗犷急就的凿石,也有精雕细刻的龟碑;有岩石小节,也有万丈摩崖;有平民题迹,也有帝王御笔。小字如蝇,大字如斗,真草隶篆,代不绝书。或托物咏志,或题景留名,或赞其拔地通天之雄,或颂其幽奥旖旎之秀,自然之美融合于石刻艺术,石刻艺术又浑然于自然之景。‎ 石刻是一种载体特殊的文物,相对于其他文物而言,它体积大,质量重,难以移动,易于毁损,保存难度较大。秦泰山石刻是公元前219 年,秦始皇东封泰山时所立,由中国小篆的创始人——秦丞相李斯篆 书,石刻约有222字,记载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德。然而这块无比珍贵的国宝,历经2200多年的天灾人祸,现在仅剩下九个半字了。 ‎ ‎ (节选自‎2016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刻是我国历史文物的四大主干之一,包含自远古至近代以来的多种文献资料,与陶瓷器、金属器、纸本类同为重要的文物形式。‎ B.石刻文物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物事迹、典籍经文、书法铭文、禳灾治病、人文地理、诗词文集等,几乎无所不包。‎ C.石刻的书体繁复多样,因其特别保存了大量各朝代的异体字,从而成为了研究中国文字发展史和书法史的重要资料。‎ D.石刻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多重价值,对研究中国文字发展史、书法史、经学史、石刻艺术史等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答案】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一般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概括文章的内容。C项就是“强加因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泰山石刻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不仅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而且还珍存着一大批名碑。‎ B.泰山石刻无年月和书刻者姓名可考,明孙克宏、清聂剑光以及王恩礼、赖非都依据其笔法、字迹、字径、书体和风格,怀疑为北齐人所作。‎ C.石刻记录的史实铭之于石,公之于众,比藏之于秘府的古书典籍更可靠,因而可以作为订正古籍的有力证据和补充经史的珍贵资料。‎ D.石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宝贵的文物,它如同一面史册,记载着彼时彼地的历史事实,可考证古籍、辅翼经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本题比较简单。B项曲解原文、张冠李戴。原文是说三人观点各不相同:明孙克宏称“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同出一手。”清聂剑光认为是“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所作。”王恩礼、赖非“断定为东岭僧安道壹所书。”而作者说“诸说皆无定论,察其笔势风格疑为北齐人书。”‎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就是曲解原文、张冠李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为珍贵的文物,与甲骨文之于商周史,敦煌汉简之于汉史的史料价值相比,石刻之于两汉经学史的研究价值毫不逊色。‎ B.古书真伪之争,是近代古史辨学潮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一直为历朝学者所关注的两汉今古文经学争论。‎ C.20世纪20年代,汉魏石经残石出土,学者们相继展开研究,彻底揭开了汉魏石经的真面貌,使古书真伪之争终于有了结果。‎ D.石刻是中国人类文明史上特有的文化景观,天灾人祸使它易于损毁,难以复原,因其载体特殊,保存难度较大,更应重视和保护。‎ ‎【答案】C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就是夸大其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德研究人员破解北京雾霾形成之谜 ‎ ①中德两国研究人员21日说,他们破解了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最主要组分硫酸盐的形成之谜,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是当前雾霾期间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这一发现凸显在继续实施减排措施的同时优先加大氮氧化物减排力度对缓解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 ②近年来,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频发。已有研究表明,硫酸盐是重污染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在绝对贡献上、重污染期间硫酸盐在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质量占比可达20%,是占比最高的单体;在相对趋势上,随着PM(2)5污染程度上升,硫酸盐是PM(2)5中相对比重上升最快的成分。因此,硫酸盐的来源研究是解释雾霾形成的关键科学问题。‎ ‎③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程雅芳教授等人当天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运用外场观测、模型模拟及理论计算等手段发现,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空气中的 “颗粒物结合水”,在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下迅速反应生成。颗粒物结合水是指PM(2)5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下潮解所吸附的水分。‎ ‎④该结论与通常认为的硫酸盐形成机制有较大不同。现有基于欧美等地区的经典大气化学理论认为:硫酸盐主要是在云水环境中形成,由于云中的液态水含量远高于颗粒物结合水,通常高出1000到10万倍,所以与云水中的硫酸盐生成反应相比,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可以忽略;理论计算还显示,在云水反应路径中,二氧化氮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盐这一路径的贡献也可忽略不计。‎ ‎  ⑤而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一方面,由于颗粒物浓度大幅上升及静稳气象条件下相对湿度较高等原因,颗粒物结合水含量远高于经典情景,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总量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重度雾霾期间二氧化氮浓度为经典云水情景下的50倍以上,这直接改变了二氧化氮氧化路径的相对重要性。此外,北京及华北地区大量存在的氨、矿物粉尘等碱性物质使得当地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而二氧化氮氧化机制的反应速率会随PH值上升而大幅提高。‎ ‎⑥研究人员据此在论文中指出,优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有助大幅降低中国雾霾中的硫酸盐污染水平。‎ ‎⑦“该研究表明我国复合型污染的特殊性,”贺克斌院士对新华社记者说,“高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电厂,高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电厂和机动车等,而起到中和作用的碱性物质氨、矿物粉尘等则来自农业、工业污染、扬尘等其他来源。这些不同的污染源在我国同时以高强度排放,导致硫酸盐以特有的化学生成路径迅速生成,这也是重度雾霾期间颗粒物浓度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中德研究人员的结论与通常认为的硫酸盐形成机制有较大不同,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其特殊性原因的一项是 A.由于颗粒物浓度大幅上升及静稳气象条件下,相对湿度较高等原因,颗粒物结合水含量远高于经典情景,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总量大大提升。‎ B.由于云中的液态水含量远高于颗粒物结合水,通常高出1000到10万倍,所以与云水中的硫酸盐生成反应相比,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可以忽略。‎ C.重度雾霾期间二氧化氮浓度为经典云水情景下的50倍以上,这直接改变了二氧化氮氧化路径的相对重要性。‎ D.北京及华北地区大量存在的氨、矿物粉尘等碱性物质使得当地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而二氧化氮氧化机制的反应速率会随PH值上升而大幅提高。‎ ‎【答案】B ‎【解析】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由原文“现有基于欧美等地区的经典大气化学理论认为:……反应可以忽略”可知,这是经典大气化学理论的观点。ACD三项对应信息皆在原文第五段,仔细对比,可知这三项正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德两国研究人员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是当前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 B.已有研究表明,硫酸盐是重污染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在绝对贡献上,随着PM(2)5污染程度上升,硫酸盐是PM(2)5中相对比重上升最快的成分。‎ C.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水”,在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下迅速反应生成。‎ D.研究人员据此在论文中指出,在继续实施减排措施的同时优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有助于大幅降低中国雾霾中的硫酸盐污染水平。‎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电厂,高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电厂和机动车等,而起到中和作用的碱性物质氨、矿物粉尘等则来自农业、工业污染、扬尘等其他来源,所以,治理雾霾,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 B.硫酸盐的来源研究是解释雾霾形成的关键科学问题,随着中德两国研究人员破解北京雾霾形成之谜,解决了硫酸盐问题,也就解决了雾霾问题。‎ C.在优先加大氮氧化物减排力度,努力缓解空气污染问题的同时,还应该继续实施减排措施,做到全面治理,常抓不懈,不要一曝十寒。‎ D.该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复合型污染的特殊性,说明我们在解决雾霾问题方面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不要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外经验。‎ ‎【答案】B ‎【解析】B项无中生有,原文只说中德研究人员只是破解北京雾霾形成之谜,并没有解决硫酸盐问题,也做不到解决雾霾问题。‎ 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解答时要注意:①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未然当已然、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本文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都只谈了“中德研究人员破解北京雾霾形成之谜”,并没有提到雾霾问题已经解决,据此可确定B选项将未然当成了已然,无中生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 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 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12版,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 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附表:学校书法教师配备情况 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年1月)‎ 材料三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 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江西省硬笔 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 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学科的学科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对书法学科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 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报》‎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删改)‎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 B.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最突出的问题。‎ C.“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作用,材料三更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 D.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 ‎【答案】A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合理的两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 B.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 C.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 D.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E.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界,简洁严谨;材料一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 ‎【答案】C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上述材料的理解。A项“迫在眉睫”于文无据;B项没有调查数据,不能证明“客观性略为欠缺”;D项没有显示“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 ‎【答案】①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 ‎②提高书法教师地位。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书法专职教师“入职名额编制”。‎ ‎③提高学科地位。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④寻求社会支持。与书法团体合作,聘请并培训有专长的人员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点睛: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本题提高书法教师地位。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书法专职教师“入职名额编制”。提高学科地位。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