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
广东实验中学 2017-2018(下)高二级期中考试语 文 共 9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②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③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④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况且,即使真有街区百年前的照片或资料可资参照,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这么整的结果,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也不过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也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 C.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D.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域特色和人民的生活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①段直言当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出了慎言“打造”的论点。 B.文章讲述了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这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需尊重传统街区的内涵提供了例证。 C.文章第④段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然后提出了传统街区整治的办法。 D.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和保护利用传统街区时出现的问题这两个方面,论证了改造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因势利导,就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B.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 C.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D.对于传统街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其自然,而不是轻率地将其打造成返古名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枪挑紫金冠 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霸王变作了红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扮乌骓。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在推我们出去。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胆大妄为与匮乏。 羞愧地离席。出了剧院,二月的北京浸在浓霾里。没来由想起了甘肃,陇东庆阳,一个叫做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我到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 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之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在受罚: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 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 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不存在。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虽然它不能改变那可怕的命数,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 在江西万载县乡村场院里,我看过一出赣剧《白蛇传》,那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用时最长、记忆也最刻骨的一出戏。 这出戏只五回,而每一回竟长达一个多小时。戏台上,小青与法海,一场打斗,但见翎子翻飞旗杆挑枪,但见金盔跌落银靴生根。可能是我想多了,——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漫长的时间之下,戏台上的打斗正如生活中的对抗,几乎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既认真,又厌倦。 戏台上,白素贞和许仙,他们说着西湖,说着芍药,彼此挨近着,端的是:隔墙花影动,金风玉露一相逢。就要挨在一起之时,又有意无意地闪躲开……一切都在微小处展开,又牵动着我的神经:他在如火如荼,我却知道好景不长;她那边莲步轻移,我这厢敲的是急急锣鼓;她深情款款,我看了倒是心有余悸。到最后,这许多的端庄、天真和痴恋只化作山水画上的浓墨一滴,剩余处全是空白,演戏的人走向断桥、残垣,看戏的人则奔向空白处的千山万水。 这便是戏啊,老生和花旦,凤冠和禅杖,纷纷聚拢,造出幻境:这一方戏台,虽无波涛却会江水长流,不事耕种也有满眼春色。所谓“强烈的想象产生事实”,它让你沉醉其中,到了这时候,还分什么你看戏我演戏?我还清楚地记得散场之后的夜路。那一隅戏台被空前扩大,连接了整个夜幕:在月光下走路,折断了桃树枝,再去动手触摸草叶上的露水,都像一场戏。 还记得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 可是,这里的关云长,全然不是人人都见过的那个关云长。上百种关公戏中的关云长,先是人,后是神,在不断的言说中变得单一和呆板,戴上了一副面具,成为了人们所缺失之物的化身。他不再是刘玄德一人的二弟,而是万千世人的二弟。他的命运,便是被取消情欲,受人供奉。可是,且看这出戏里的关云长:虽说逃脱了险境,惊恐、忐忑、侥幸却一样都没少,置身在回返的行船上,一遍遍与船家说话,以分散一点惊惧,惶恐得像个孩子。 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历史典籍。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而是人心。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残存了下来。这诸多顽固的存留,就是未销的黑铁,你若有心,自将磨洗认前朝。 还是二月的北京,再次踏入美轮美奂的剧院,去看《战太平》。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声光电一样都没少。管他蟒袍与褶衣,管他铁盔与冠帽,都错了也不打紧,反正我有声光电;谋士的衣襟上绣的不再是八卦图,名将花云的后背上倒是绣上了梅兰竹菊,都不怕,反正我有声光电。 唯有闭上眼睛。闭上眼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他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立马横枪,劈空断喝,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 (取材于李修文同名散文,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段中作者“羞愧地离席”,是因为发现自己不能理解作品被如此改编的用意,惭愧于自己与新编作品间的隔膜。 B.文章中对白素贞与许仙相逢的描写,体现了中国戏剧表演中的含蓄细腻,能引人入戏,这样的表演令作者十分欣赏。 C.叙写《单刀会》时,作者特意交代这个寻常的戏班是以“废弃的运沙船”为舞台,是想突出戏班面临的生存困境。 D.文章结尾处,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是在强调和肯定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别样的舞台效果。 5.第四段中问:“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如此讲究戒律”的原因。(4 分) 6.文章写了作者看过的三出戏《罗成带箭》《白蛇传》《单刀会》,请分别概括作者借这三次观看经历所表达的对戏剧艺术的认识。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7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钱穆:凤鸣高岗 1931年,钱伟长投考清华大学,中文科目的试题是《梦游清华园》,他用这个题目做了一篇赋, 得了满分,阅卷老师不能改动一个字。同时他也考了历史,试题的要求是:写出《二十四史》的名字、作者、卷数、解释人是谁。应考者中,只有他得了满分。 钱伟长能有远超同侪的文史功力,归功于四叔钱穆对他的熏陶。 著书乱世 1938年,云南蒙自,西南联大文学院在此落脚。日本并吞中国的野心令战争席卷中华大地。敌 我力量悬殊这一现实,使一群当时处于中国最顶层的知识人感觉到中国可能有亡国之虞。他们在困窘与恐惧中思考中国该何去何从。 钱穆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好友陈梦家的鼓励和一再要求下,钱穆答应撰写一本通史。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国史大纲》。 钱穆的弟子严耕望曾说:“近六十年来,中国史坛甚为兴盛,名家大师辈出。论根底深厚,著作宏富,不只先生一人。但先生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几无可伦比。” 《国史大纲》出版后,钱穆在重庆等地进行了多场演讲,阐扬传统文化,激励军民抗战士气,声誉日高。严耕望感叹,“国家多难,书生报国,此为典范,更非一般史家所能并论。” 任教燕园 1929年,顾颉刚回到家乡苏州,拜访了当时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的钱穆,借去了钱穆正在撰写 的《先秦诸子系年》手稿。回家读了之后,顾颉刚认为,钱穆已经不适合再在中学教书了,便推荐他到中山大学任教,可惜未能成行。 1930年,钱穆到燕京大学任国文讲师,刚进学校,他就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国意识”。有一次, 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同事,钱穆以初来乍到的身份,向校长进言:我一向听说,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里中国文化程度最高的,现在看来是徒有其名,因为我一进校门就看到M楼,S楼,所谓的中国文化在哪里呢,建议改用中国名字。满座为之默然。后来,燕京大学召开会议讨论,最后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把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其他建筑以此类推。至于校园里那个景色秀丽的湖该用哪个名字,大家争论不休,最后钱穆命名为“未名湖”——1949年后,燕京大学被撤销,北京大学迁到燕大,自那以后,未名湖成为北大的代称。 传统人物 钱穆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传统人物”,确切来说,是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 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钱穆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写一本中学国文教材,胡 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 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日本人全面侵华的枪声响 起,钱穆终于爆发,开始严厉批评新风气。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后所著的书中。在20世纪的学人中,我们很难看到第二个人,像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劝人要多读中国书,要做一个中国人。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争议点所在。 1986年6月,钱穆在素书楼结束了一生的教学生涯。媒体蜂拥而至,关注这位耆宿的告别杏坛 之作。钱穆对在场的学生说:“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的姓名都被人遗忘了。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照这样子,将无历史可讲。……求新求变,那真是值得惊心动魄的。” 争议声中,这位老人的温厚与深忧,往往被低估。 集大成者 抗战前,李埏入读北京师范大学,恰逢在北大任教的钱穆过来兼课。在上大学前,李埏已经读 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背过不少秦汉文章。当时他认为自己还有些基础,不料听了钱穆几节课下来,不禁怅然若失,“我简直是一张白纸啊!过去的读书,那算是什么读书呢?过去知道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小堆杂乱无章的故事而已。” 世人尝道钱穆读书之勤、著述之丰,然而他的天分同样不容忽略。龚鹏程认为,钱穆先生天资 过人,“他注《公孙龙子》只花了7天,写《庄子纂笺》也只费了两个月,这都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事。钱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苦学成名,他也从不炫耀,其实如此捷才,可谓并世无两。” 相关链接: ①如 果只看钱穆晚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容易觉得这是一个守旧不前的人。事实上,在江南的成长阶段,钱穆就非常关注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与思想潮流,自言逐月阅读《新青年》。他的弟子余英时说:“钱先生对于新知识的态度,与中外一切现代史学家比,都毫不逊色。‘五四’时人所看重的一些精神,如怀疑、批判、分析之类,他无一不具备。” ②思想峻厉、处世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在西南联大时,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地去钱穆宿舍问学,钱穆一一耐心作答,没有丝毫厌倦的神态。他告诉学生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 (选自2015年《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3 分) A.钱穆在燕京大学任教时,曾向当时的燕大校长司徒雷登建议,更改学校大楼的名字,他为燕京大学命名的“未名湖”,后来成为了北大的名胜。 B.作为一名“传统人物”,对于菲薄传统风气的深沉忧虑,遍见于钱先生的著书中。 C.钱穆要求自己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反对让人惊心动魄的求新求变。 D.除了勤奋苦学的态度之外,龚鹏程认为,钱穆的天分也不容忽视,这一点从他为《公孙龙子》作注就能看出来。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开篇写钱伟长,体现了钱穆对他的影响与熏陶,侧面衬托了钱穆的学问深厚,引出下文对传主钱穆的正面叙写。 B.钱穆的学生严耕望认为老师在抗战时期弘扬民族精神,是知识分子的典范,其他的史学家都比不上他。 C.与主流学派不能保持和而不同的态度,严厉批评新风气,劝人多读中国书,做中国人,即是他身上一大争议所在。 D.“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钱穆在告别杏坛时所说的这句话,流露出了钱穆对梁启超的高度肯定,也表达了自己对新风气的态度。 E.钱穆先生不仅根底深厚,著作宏富,而且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近六十年来在中国史坛几乎无人可与之并论。 9.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相关链接信息第二则中,钱穆将其化用为“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阐释钱穆这句话的含义。(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吕大防,字微仲,其先汲郡人。大防进士及第,调永寿令。县无井,远汲于涧,大防行近境,得二泉,欲导而入县,地势高下,众疑无成理。大防用《考工》水地置泉之法以准之,不旬日,果疏为渠,民赖之,号曰“吕公泉”。 迁.著作佐郎、知青城县。故时,圭田[注]粟入以大斗而出以公斗,获利三倍,民虽病不敢诉。大防始均出纳以平其直,事转闻,诏立法禁。青城外控汶川,与敌相接。大防据要置逻,密为之防,禁山之樵采,以严障蔽。韩绛镇蜀,称其有王佐才。 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权.开封府。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丞,封汲郡公。三年,吕公著告老..,超拜大防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提举修《神宗实录》。大防见哲宗年益壮,日以进学为急,请敕讲读官取仁宗迩英御书解释上之,置于坐右。又摭乾兴以来四十一事足以为劝戒者,分上下篇,标曰《仁祖圣学》,使人主有欣慕不足之意。 大防立朝挺挺,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凡八年,始终如一。宣仁后崩,寻改永兴军。未几,左正言上官均论其隳坏役法,右正言张商英、御史周秩、刘拯相继攻之,夺.学士,知随州,贬秘书监。言者又以修《神宗实录》直书其事为诬诋,徙安州。兄大忠自渭入对,哲宗询大防安否,且曰:“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大忠泄其语于章惇,惇惧,绳之愈力。绍圣四年,遂贬舒州团练副使,安置循州。至虔州信丰而病,遂薨.,年七十一,谥曰正愍。 大防身长七尺,眉目秀发,声音如钟。自少持重,无嗜好,过市不左右游目,燕居如对宾客。 每朝会,威仪翼如,神宗常目送之。 (选自《宋史·吕大防传》,有删节) [注]圭田,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B.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C.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D.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迁、权、夺在文中分别是指官职提升、暂时代理官职和削除官职。 B.告老,古代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致仕”、“下车”等。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吕大防曾被封为汲郡公,故称之。 D.谥,古代帝王或高官死后的封号。吕大防为官清正,仕途遭忧,故谥“正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吕大防有经世致用之才。他采用水地置泉之法,为永寿县百姓成功解决了汲水不便的问题。 B.吕大防有公正为民之心。他主政青城时,改革旧弊,统一粟米出入的量具,还百姓以公平。 C.吕大防精心辅佐皇上。他摘录乾兴以来四十一事,编成《仁祖圣学》一书,使哲宗自感不足。 D.吕大防为官有劣迹。他曾经毁坏役法,还在主修《神宗实录》时直书其事,有污神宗圣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6 分) (2) 自少持重,无嗜好,过市不左右游目,燕居如对宾客。(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释】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臧生:春秋时的臧武仲,当时的人称他为圣人,孔子却一针见血地斥之为凭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宁子:宁武子,孔子十分称道他在乱世中大智若愚的韬晦本领。燔柴:语出《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 这里用作名词,意为大火。照乘:珠名。语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指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大明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二句起笔入题,提出本诗议论的核心问题。“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伪的事。 B.颔联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绝不和臧武仲这样的人同流合污,宁可效法宁武子,佯愚于乱世。 C.颈联以“草萤”“荷露”自比,表达自己身份低微,心有余力不足,不能匡扶社稷的遗憾。 D.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的比喻,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不取”“可怜”又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E.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虽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使读者感到乏味。 15.本诗题为“放言”,“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请简要赏析诗人是怎样畅快地抒情的。(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 老子在《道德经》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名言:“ , 。” (2)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潭边植物茂盛的语句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在二月河看来,五年来的反腐规模、深度、社会意义和影响,放进历史纵向看,放到世界横向比, 可以说绝无仅有....。 ②某研究者将同一篇文章改头换面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期刊上,不仅暴露了学术界的浮躁,更让人看到了某些刊物为了利益不为已甚....。 ③陈部长多次强调,要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④孙过庭的《书谱》是我国书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论著,更是草书艺术的典范之作。自宋以来,皆推能品,被习书者奉为圭臬....。 ⑤党的十九大报告直击民生痛点,向大气污染宣战,国家环保部门要求相关省市认真整改,取得了 令人侧目....的效果。 ⑥去年夏天,受台风影响,珠江流域、闽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①③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⑤⑥ 1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用智能科技完美营造了唯美中国的气度和神韵,展现了文明古国的现代活力。 B.生活条件尽管那么优越,富豪巴菲特却有着理性的消费准则,他崇尚简单和节俭,永远不吃超过 3.17 美元的早餐。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在中国人的餐饮中,远不是一个“吃”字能够概括的,它包含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异常丰厚的人文情怀。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李老师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老师脸上堆满了笑容。 B.小明同学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汉代汉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说:“最后,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D.小明同学对老师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 ① ,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 ② ,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 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 ③ ,“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21.阅读下面的漫画,可从孩子、警察和喷口水者三个角度来揭示寓意,请补写出另外两个角度的寓意。(5 分) ② 从孩子的角度的寓意:善行不分大小,行善从小做起。 ② 从警察的角度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从喷口水者角度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某图书馆组织了一次以“家风建设”为背景的“家庭文娱活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占据现代家庭文娱活动前几位的关键词,家长栏是:聚餐、健身、打麻将、追剧;孩子栏是:兴趣班、手游、网络小说。而在调查中“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娱活动”这一栏,占据前几位的是:郊游、运动、读书、看展览、听音乐会。 对这份调查结果你有怎样的认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宇。 广东实验中学高二年级(下)期中语文测试参考答案20180502 1.B.(A 传统街区可以招揽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但不能据此认为传统街区就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C 街区形成了某种历史文化,此街区因而成为某种文化的街区,不能认为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D传统街区的灵魂,应是那些建筑所体现的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等。) 2.C(文章第④段,连续使用三个问句,不是反对改造传统街区,而是反对将传统街区打造成某个历史时期的模样) 3.D(文章明确提出,对传统街区要加以保护和利用,不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4.B 5.(4分)答案示例:千百年来伶人地位卑微、命运悲惨,只能自己拯救自己。那些繁多的戒律是前人根据错误总结出来的,遵守戒律才可以避免错误,才能得到饭碗和些许尊严。 【评分参考】伶人地位卑微,戒律是根据错误总结的,守戒律能免错,能得到饭碗与尊严。 4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6.(7分)【评分参考】“认识”4分,“匠心”3分。意思对即可。 认识:《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 《白蛇传》: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借小青与法海的戏表达了“戏如人生” 的道理;借白素贞与许仙的戏说明优秀的表演能引人入胜,让观众觉得戏剧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别。) 《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匠心:作者以这三出戏与新编戏剧的胆大妄为与匮乏形成对比,表达了戏剧要遵守戒律、内涵丰富的观点,从而表达了对那些胡编乱造的新编戏的批判。 7.B【解析】B 原文信息“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后所著的书中”,少了时间上的限制 。 8. A、E(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解析】B原文强调一般的史学家比不上他。C原文信息: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D“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意旨不在臧否人物,而是表达对历史的一种“温情与敬意”。 9.【解析】这句话表现出钱穆先生的温厚与深忧。失言指的是在求新求变的时代背景下不厌其烦地劝人要做中国人,严厉批评新风气时所表达的看似不合时宜的话。(2 分)不肯失人指的是处世温煦,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对待学生问学毫无厌倦;治学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爱国情感方面,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2分) 10.C 11.B 12.D 13.(1)任免官员,不允许任何人以私心来求他,不拿恩惠讨好别人,不把怨恨转嫁给别人来取得(希求)声誉。(6分。“进退”“可”“干”“市恩”“邀声誉”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吕大防)自小谨慎稳重,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经过闹市也不左顾右盼,闲居时如同面对宾客一样(庄重)。(4分。“持重”、“游目”、“燕居”各1分,句意通顺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吕大防字微仲,他的祖先是汲郡人。吕大防考中进士,调任永寿县令。永寿县没有井,人们要到很远的山谷去汲水,大防巡察永寿县城附近地方,发现两处泉水,打算疏导而使泉水进入永寿县城,因地势高低不平,众人怀疑没有成功的道理。吕大防采用《考工》中的水地置泉法来测量,不到十天,果然疏导建成水渠,百姓依赖此泉,号称“吕公泉”。 升任著作佐郎、主持管理青城县。以前,官员圭田的粮食用大斗收进而用公斗放出,获得三倍的盈利,百姓虽然深受其苦,但不敢上诉。吕大防开始统一粟米出入的量具,使粟米出入数量相等,此事辗转传到皇帝那里,皇上下诏立法禁止官员的不法行为。青城县控制着汶川,与敌区相接。吕大防占据要地设置巡逻,秘密设防,禁止上山砍柴采摘,使屏障更为严密。韩绛镇守蜀州,称吕大防有佐辅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哲宗即皇帝位,征召吕大防为翰林学士、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元祐元年,授予尚书右丞,被封为汲郡公。元祐三年,吕公著年老告退,破格提拔大防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掌管修撰《神宗实录》。吕大防见哲宗逐渐长大,他每天以劝勉哲宗学习为急务,就请求下令让讲读官取仁宗迩英殿御书的解释呈给皇帝,放在哲宗座位的右边。又摘录乾兴以来足以作为劝戒的四十一件事,分为上下两篇,标题叫《仁祖圣学》,使哲宗有欣慕仁祖、自感不足的想法。 吕大防在朝正直,任免官员,不允许任何人以私心来求他,不拿恩惠讨好别人,不把怨恨转嫁给别人来取得声誉,一共八年,始终如一。宣仁太后去世后,改任永兴军。不久,左正言上官均控告吕大防破坏役法,右正言张商英,御史周秩、刘拯相继攻击他,被削去学士,任随州知州,贬为秘书监。言官又以他主修《神宗实录》直书其事为诬蔑诋毁,转调到安州。吕大防的哥哥吕大忠自渭州入宫回答皇上提出的问题,哲宗询问大防是否安好,并且说:“宰相要将大防贬到岭南,朕只想让他到安陆去,替朕传话问候他。大防为人正直、朴实,被人出卖,待两三年后就可以再相见了。”大忠将哲宗的话泄露给了章惇,章惇害怕,就更加出力地制裁大防。绍圣四年,贬为舒州团练副使。大防到达虔州信丰而生病,于是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谥号叫“正愍”。 大防身高七尺,眉目清秀,神采飞扬,声音如钟。自小谨慎稳重,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经过闹市也不左顾右盼,闲居时如同面对宾客一样。每当朝会时,威武严肃,姿态端好,神宗经常目送他离朝。 14.B C(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①开头两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概括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矛头直指当时的政治黑暗;②大量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本诗八句四联中五次出现反问句,似疑实断,以问为答,不仅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且充满咄咄怪事的感叹,通篇跳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③大量运用对比,讽刺辛辣。“臧武仲”“宁武子”的真伪对比;“草萤之火”“燔柴之火”对比,“荷露之珠”与“照乘之珠”对比,都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每点2分) 16.(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7. B(不为已甚: 不做过分的事。与语境不符。令人侧目: 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贬义。五风十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3分 ) 18.C(A项搭配失当。B项语序失当。D项缺少主语。) 19.A【B请从速交还,语气过于生硬。C“荣幸”是谦辞D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20. 参考答案: ①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昆虫苏醒和春雷无关 ②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惊蛰雷声的出现 ③惊蛰并不一定都有雷声/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 (6分;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①前的“实际上”表明,空格处是对前文“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的否定,且后文“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是对空格内容的补充解说,故空格处应是“昆虫并不是春雷惊醒的”之类的内容. ②是前文“现代气象科学表明”的内容,据前文“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可知,空格处内容应是“惊蛰出现雷鸣”. ③据后文“‘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的“仅与”分析,“‘惊蛰始雷’的说法”不适用于我国各地,这应是空格处的主要内容. 21.从警察的角度立意:①要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道德的天空。②要保护宝贵纯洁的童心,为善心撑起一把遮雨伞。 从喷口水者角度立意:①不要让善举淹没在口水中②不要让流言蜚语淹没高尚之举③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点2分,两个角度各答对一点5分。其他寓意合乎情理即可给分) 22.评分标准参考高考。 试题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家庭活动非常少,父母和孩子各自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重心安排业余生活,随意性大,欠缺规划。良性的文娱话动带给家庭成员正面积极的影响,而沉迷手机、电视及浮噪社交话动给家庭成员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家庭的文娱活动是家庭成员间互动沟通的好时机,家长有责任管理设计好业余生活,不能让家庭成员各自为政,以个人喜好恣意安排业余生活,当然也不能粗暴干涉强制霸占孩子的业余时间。消除恶性生活习惯,养成良好家庭娱乐氛围,这是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好的家风,无论对个人成长的促进,还是对社会风气的涵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娱活动”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对良好的家庭业余活动也是有期待和正确认知的,让想与做结合起来,不让美好家庭只停留在愿景里,也是一个立意角度。立意时结合对比论证会更加探刻有力。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由于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服从材料的整体;观点可能比较新颖;有话可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