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2

‎2019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 训练(全国)‎ ‎(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 江楼旧感 ‎ 赵嘏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15.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6分)‎ 参考答案 ‎14.BE 15.(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14~15题。 ‎ 潭州 ‎【唐】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①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①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合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谁,他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E.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致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15.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4.BD(选B.给3分;选D.给2分;选三项及以上,不给分。B项“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作者借湘妃之“象”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幽怨哀伤之情。D项“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而是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在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 ‎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绿”借喻指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15.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参考答案 ‎14.(5分)A.D ‎15.(6分)第一问(2分):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第二问(4分)①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②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诗表现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兴会,抒写一种高妙的情致。全诗几乎全是写景,即使是尾联,也把情浸入景中,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B.起句从远处、大处落笔,展示西溪的独特风貌。“积水”,暗写雨。一场秋雨,溪水涨满。远远望去,天光水色浑融一片,大有孟浩然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气势。‎ C.颔联笔触一转,从小处、近处着墨,使诗情飞动。此联两句一见一闻,一静一动,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D.颈联一句写入郭僧风尘仆仆,一句写过桥人影映水中。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溪水清澈,意在赞美清幽美丽的风景。‎ E.尾联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月作结,使人想到“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亦是此诗的一高明之处。‎ ‎15.张先文笔工巧,长于写“影”,被称为“张三影”。本诗写了三处“影”,请找出并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14.CD(C.应为两句皆“以动写静”。D.颈联一句写入郭僧“风尘仆仆”错,“尘里”指的是尘市喧嚣。“表现溪水清澈,意在赞美清幽美丽的风景”不 对,目的是为表现物我两忘,抒写清新纯净的禅境。)‎ ‎(五)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 题。‎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①。平生事②,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注】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黄州,又迁蕲 州(今属湖北)病死。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①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②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14.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作者的心绪。 ‎ 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作者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 C.“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诗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 ‎ 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 ‎15.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14. A、C(A、应为“拟人”手法;C、展现的是“寂寥、萧瑟”的景象)(对一个计 2 分,对 两个计 5 分)‎ ‎15. ①壮志难酬的惆怅: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 ②知音难觅的抑郁:“谁会凭栏意”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心志无人可诉的痛苦; ③客居异乡的孤独:诗人赋异乡江南雨云以“恨”“愁”,足见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每 点计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六)古代诗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皇普冉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写相送,“江城”点明送别的地点,“新秋”点明送别的时间。‎ B.首联中的“阻”既指相送之人视线为烟波所阻,又指行舟被烟波所阻。‎ C.颔联“闻道”“更言”两词语言含糊,表明这些消息都是来自传闻。‎ D.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才华出众,尾联写陈琳是为了表现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E.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通常是四联八句,也可以是四句,也可以多于八句。‎ ‎15.本诗颈联运用了想象和反衬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并说说此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4.DE(选对其中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D项“表现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错,这里是将孔巢父比作陈琳;E项“也可以是四句”错,四句是绝句)‎ ‎15.“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是想象边地的情景,“乡人绝”,预想孔巢父到彼处后身边无同乡伴侣;(2分)“塞草青青战马多”,写塞上草青、马多,衬托出当地的荒凉寂寥(2分)此联极写边地的荒寒和友情的缺乏,从而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