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得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关。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文字不能完全传达出情感的道理。 B. 作者认为《归园田居(其一)》虽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无言之美,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乡村景物未能表现。 C. 《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借景抒情,将作者的一种凄凉惜别的心绪用简练的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 D. 《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平和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不需苛求把情意全表达出的道理。 B. 文章在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等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并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 C. 文章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中心话题,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D. 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虽要以言达意,但创作者不必追求用文字全部表情达意,而欣赏者自己的印象和美感,也许还要深刻。 B. 欣赏者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时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C. 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将更有感染力。 D. 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项,“没有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不当,原文是“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 B项,“《归园田居(其一)》……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乡村景物未能表现”,曲解了作者的意思。原文是“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可见不是说《归园田居》(其一)表现的乡村景物少,而是说乡村景物很多,诗词不能完全表现,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C项,“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不当,原文是“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文中强调《省试湘灵鼓瑟》的含蓄美。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C项,“逐层递进”错误,应该是“并列”。文章分别列举了诗词、音乐中的“无言之美”,最后总结“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主体部分是并列关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B项,“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错误,将原文推测说成事实,原文是‘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得巧”。 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与我何干”的心态、诋毁英烈的谣言,背后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危险心态。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否定中国历史和现实,否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二是宣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不及西方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进一步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正因为形势严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要有一种阵地意识。 如何守护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南京市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加大了对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成倍增加,有效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 整个社会应该形成一个保护、开发、传承爱国主义遗产的良好循环。加大公共投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都要突出教育功能,要让参观者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 (摘编自蒋芳《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材料二: 在讲好爱国故事这一点上,目前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困扰。 “看不懂…靠自悟”的现象,在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普遍存在。有的展览多年不变,有的解说艰涩难懂,有的摆放山寨文物,等等。这样,很难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感知爱国故事、历史文化的魅力。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仅停留在参观旧址、实物和照片及其他文献资料上,跟不上时代脚步,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探索,很难有时代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简单拼凑,打造不出品牌特色。讲解方式千人一面,讲解员队伍建设问题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大难点。 材料三: 目前,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较为滞缓的建设速度不相匹配,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我们应该多方位做好延伸和保障工作,提升爱国故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一方面要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突显其教育价值,并保障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切实到位,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自2008年起,国家要求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记者了解到,免费开放补助经费多年没有增加,而场馆陈展及建设现代化水平高,对科技手段、现代化设备设施依赖程度深,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金吃紧。 另一方面要丰富基地构成类型,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要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就要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文物博物类、革命历史纪念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传统基地构成模式,还可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科学技术观念教育类、劳动实践体验类基地,尤其应该多建设一些改革开放成果教育类基地,如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科研基地,让大家感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摘编自滕军伟《讲好爱国故事,发力何处》)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人诋毁英烈,其实质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祟,其危害有否定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中国历史的表现。 B. 加大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场馆的保护和利用,能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C. 缺乏时代特色、讲解方式千人一面、基地构成类型单一等是我国目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的难题。 D. 要高度重视学校和媒体的作用,学校组织参观和媒体宣传是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渠道。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在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突出了教育功能,那么就可能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效果。 B. 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普遍存在的“看不懂”“靠自悟”现象,使其丧失了对公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C.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精神、了解爱国人物和事例,只有少数人认为没多大作用。 D. 既要加强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又要丰富基地构成类型,如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等基地,这样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6. 请概括说明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原因。 【答案】4. D 5. B 6. ①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 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滞缓,满足不了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D项,“学校组织参观和媒体宣传是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渠道”错,根据材料二图表可以看出,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他人介绍比例占44.44%,而学校组织参观和媒体宣传各占33.33%,因此无法得出选项的结论。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B项,“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普遍存在的……”错,原文是“‘看不懂…靠自悟’的现象,在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普遍存在”,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题目是请概括说明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原因。结合材料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进一步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可概括出“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结合材料一是介绍应该守好爱国主义的教育阵地,里面有这样的句子“正因为形势严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要有一种阵地意识”,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结合材料三“目前,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较为滞缓的建设速度不相匹配,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可概括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滞缓,满足不了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嫂 沈从文 帮工王嫂福气真好,不特有个好女儿,还有个好儿子!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茶叶局当差。孩子长得干净清秀,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 有一天,另外一个乡下妇人来看王嫂,两人一面说一面抽抽咽咽。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那个作新媳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来的就是那女儿的婆婆。女儿因为生产,在乡下得不到医药照料,孩子生下地两天,女儿流血不止,家里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脚沉淀,第二天腹痛就死去了。孩子活了两个月,也死去了。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 三月后天气转好,镇日长晴,城区经常有空袭警报。五月九号天气特别好,照样的有了警报,三点左右竟真有二十七架飞机排队从市空飞过。到飞机场投了弹。飞机的样子,声音,轰炸消息,共同在王嫂脑子中产生一个综合印象。 可是一切工作还是照常。晚饭时把菜汤端上了桌子,站在桌边听消息。一个客人向她说笑:“王嫂,你看见了日本飞机?” “二十七架,高也高!哪,那边高射炮蓬蓬的响了,那边机关枪咯咯响了。我不躲,我不怕的。” “真不怕吗?炸弹有水缸大,这房子经不起!” “要炸让它炸,生死有命。” 这件事也就过去了。第二天到了下午,小狗忽然狂吠起来。原来那个在茶业局当差的小儿子来了。 小孩子脸黑黑的,裤子已破裂,要他母亲给缝补缝补。 “福寿,你走哪里来?” 孩子说:“我从近日楼那个法国甘美医院来。” “昨天警报你在哪里?” 孩子说:“我在河甸营。” 这一来王嫂呆住了。“你怎么到飞机场去。日本飞机不是把河甸营炸平了吗?炸死好多好多人。你去看热闹!有什么好看的!” “我有事去。飞机来了,丢下十二个炸弹,三个燃烧弹,房子烧了,倒了,我前前后后是人手人脚,有三匹马也炸个碎烂。机关枪答答答答乱打。最后我也死了,土把我埋了。有人摸我心子,还有一点气,汽车装我到甘美医院。今天九点钟我醒回来了,死里逃生的。” 孩子把事情叙述得清清楚楚,坐在他母亲洗衣盆边,裤子破了一个大裂口,把手抹抹,瘦瘦的腿子全裸露出来了。王嫂声哑了,“咦,咦,咦,你不炸死!你看到死人?看到房子倒了烧起来?你看到人手人脚朝天上飞?人家抬你到医院去,九点钟才醒。回去主任骂不骂你?来,我看看你裤子!” 小孩子走到她身边去,她把破裤子一拉,在孩子精光光的瘦臀上巴巴的打了三下。小孩子却嘻嘻笑着,看看母亲的眼睛,已湿莹莹的了。 孩子说:“我不怕日本,我长大了还要当兵去!” 王嫂一面拉围裙抹眼角,一面生气的说:“好,你当兵去,人家让你豆子大人当兵去,老鸦看你以为是耗子,叼你上天去!” “打仗我才不怕,我要捉一个活的俘虏回来你瞧。一定捉活的,用电线绑来,带回家去帮我们做田!” “你有力量捉灯草人。’ “我要长大的!我赌咒要去打大仗。” 王嫂不再同孩子争辩了,赶忙去取针线给孩子缝裤。把针线取来,坐到小竹椅边时,又拍打了孩子几下,孩子却感到一种爱抚的温情,问他母亲:“娘,你怕不怕?” “咄,我怕什么?天在头上。” 她看看天,天上蓝蓝的,有一团团白云镶在空间。恰有三只老鸦飞到院中尤加利树高枝上停下来,孩子一拍掌,老鸦又飞去了。王嫂把裤子缝好后,用口咬下那点线头,把针别到头髻上去,打抱不平似的,拉住孩子脏耳朵说:“你当兵去,老鸦就叼你到树上去。福寿,你能当兵?” 孩子不作声,只快乐的微笑。他心想:“我怎么不能当兵?人长大了,什么都做得好。” 孩子走后,家中人知道了这件事,都以为王嫂人好,心好,命好。王嫂不作声,只是微笑。到晚上,却悄悄的买了些香纸,拿到北门外去烧化。她想起死去的女儿,躲在自己房中去哭了好一会,不曾吃晚饭。这件事一家人谁也不知道,因为她怕人知道要笑她,要问她,要安慰她。这一切她都不需要。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写王嫂有福气,儿女都好,与后面写女儿产后得不到照料而去世,儿子在飞机场遇险,自己晚上悲哭好一会的凄惨形成鲜明对比。 B. 王嫂深爱自己的子女,装生气骂儿子,并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而是王嫂怕他学坏,丢了差事;王嫂对女儿在乡下悲惨的境况也无能为力。 C. 王嫂的儿子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中死里逃生,他决心长大当兵抗日,王嫂却不同意,认为战争残酷,怕儿子丢了性命,为此两次打儿子。 D. 小说以朴实的笔调反映了旧社会底层人物王嫂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渴求安稳却无法得到的境况,表现出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8. 小说后半部分多次写到“老鸦”,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为什么以王嫂给女儿烧纸来结尾?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渲染灰暗的氛围,也象征和平宁静的生活被战争笼罩; ②以老鸦叼人来表明王嫂不同意儿子当兵的态度; ③表现出王嫂相信天命和担心、关爱儿子的形象。 9. ①与前面写女儿死照应,使前面写女儿和后面写儿子的内容有机结合。 ②使王嫂的形象更为丰满,表现出王嫂对女儿的爱和要强的性格。 ③与女儿死时“一切照常,形成对比,表现王嫂情感的内敛和压抑的痛苦。 ④突出旧社会底层百姓生活命运的悲惨和无奈,加深了悲剧色彩。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他决心长大当兵抗日,王嫂却不同意,认为战争残酷,怕儿子丢了性命,为此两次打儿子”,王嫂第一次打儿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第一次,儿子说他死里逃生,王嫂说“咦,咦,咦,你不炸死!你看到死人?看到房子倒了烧起来?你看到人手人脚朝天上飞?人家抬你到医院去,九点钟才醒。回去主任骂不骂你?来,我看看你裤子!”“小孩子走到她身边去,她把破裤子一拉,在孩子精光光的瘦臀上巴巴的打了三下。小孩子却嘻嘻笑着,看看母亲的眼睛,已湿莹莹的了”,这次王嫂打孩子是因为儿子跑到被日本飞机炸的飞机场去也不知道躲,这次打儿子是做母亲的心疼、后怕,这时候儿子还没有说去当兵呢,因此这次打儿子不是选项说的认为战争残酷,怕儿子丢了性命。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物象作用的能力。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分析物象的作用,首先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物象的作用,其次要注意物象出现的位置,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位置,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首先分别找到关于老鸦的几处描写,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第一处是王嫂听儿子说长大要去当兵,“好,你当兵去,人家让你豆子大人当兵去,老鸦看你以为是耗子,叼你上天去!”,这是以老鸦叼人来表明王嫂不同意儿子当兵的态度。第二处,“她看看天,天上蓝蓝的,有一团团白云镶在空间。恰有三只老鸦飞到院中尤加利树高枝上停下来,孩子一拍掌,老鸦又飞去了”,老鸦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不吉利,老鸦落到院子中的树上,象征和平宁静的生活被战争笼罩,渲染灰暗的氛围;第三处,“拉住孩子脏耳朵说:‘你当兵去,老鸦就叼你到树上去。福寿,你能当兵?’”,再次表明王嫂对儿子当兵一事的担心,她关心儿子的命运,却又相信天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结尾作用。小说结尾有很多种,比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喜剧悲剧等。作用可从情节、人物、主题几个方面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为什么以王嫂给女儿烧纸来结尾?请简要分析。情节方面,照应了文章开头关于女儿的描写“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那个作新媳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并借给女儿烧纸将女儿和儿子的事再次联系,使前后内容不割裂。人物上,为女儿烧纸表现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并与前面“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相照应,原来王嫂要强的外表下,是情感的内敛和压抑的痛苦,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主题上,烧纸的情节充满悲剧色彩,突出旧社会底层百姓生活命运的悲惨和无奈。 【点睛】小说结尾的作用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史馆修撰。逾岁,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日文。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 B. 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 C. 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 D. 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太白全集》是以字命名,《杜工部集》是以官职命名,《昌黎先生集》是以籍贯命名,《白氏长庆集》是以年号命名。 B. 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会试通过者的称谓,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C. 翰林即文翰之林,翰林学士指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是唐代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后为草拟机密诏制的机构。 D. 礼部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之一,掌管天下礼仪祭享及学校贡举之政令,主管有尚书和侍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勤学成才,受到大家赏识。他三岁而孤,被堂兄抚养,刻苦学习儒家经典;考中进士后,受到郑余庆、董晋、张建封等人的赏识。 B. 韩愈直爽坦率,也因此而被贬。他说话不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品德专一正派;曾写文章极力批判宫市的弊端,被皇帝贬做阳山县令。 C. 韩愈待人友好,奖掖鼓励后进。他与孟郊、张籍交好,在公卿间推荐二人;很多后进吃住在他家,他哪怕生活艰难仍和颜悦色毫不介意。 D. 韩愈宽宏通达,有自己的担当。他与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总不改变态度;他总把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资助别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有不悦愈者,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 (2) 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 【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说韩愈以前降职任江陵椽曹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对待韩愈很优厚。 (2)李愬对此心里不平,他的妻子常出入皇宫,趁机诉说碑文的言辞不真实,皇帝下诏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句子大意是: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韩愈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其中,“淮西宣慰处置使”是官职名,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项;“十二月”是“随度还”的时间,不能与前面的“淮蔡平”相连接,排除B项。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会试通过者”错,应是“殿试通过者”。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项,“考中进士后,受到郑余庆、董晋、张建封等人的赏识”错,原文是“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举进士”是考进士的意思,受到郑余庆的赏识是在还没有考中的时候。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俄,不久;悦,喜欢;左降,降职;馆,对待。(2)不平之,对此心里不平;因,趁机;不实,不真实;诏,皇帝下诏;磨,磨掉。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督促。在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积极地称赞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查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韩愈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称呼裴均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韩愈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应该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很不服气。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当时两位还没有名气,也未曾显达,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推荐他俩,其中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而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对后进则奖掖鼓励,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却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总共(经他资助)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有十人之多。长庆四年十二月去世,朝廷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叫做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 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昌叔:王安石妹夫。②岧峣:高山。③分:甘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 B. 颈联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山水秋景,气韵生动,表现出对美丽景色的喜爱。 C. 第六句“乱”字,既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之状,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纷乱不定。 D. 本诗既有东山所见实景,也有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情思,表达心志。 15. 这首诗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毛泽东《沁园春·雪》中都提到了“折腰”,各自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14. C 15. 王安石诗:表现出对出仕的陶渊明的仰慕,自己也甘愿居下位为国效力。 李白诗:表现了对权贵的不满、抗争和自己怀才不遇的心声。 毛泽东词:表现了英雄人物被祖国壮丽秀美景色吸引、并为之倾倒,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纷乱不定”错,作者并无纷乱不宁,犹豫不决之情,相反作者心志坚定,这从尾句“犹分低心事折腰”可知。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这是一道结合文中的重点词语分析情感的题目,此诗中的“犹分低心事折腰”中的“分”意思是“甘愿”,“低心”意思是“放低姿态”,再结合前句“渊明久负东篱醉”,说明陶渊明已经长久没有悠闲地在东篱饮酒了,说明他已经出仕,这样理解,此句中的“折腰”,是“对出仕的陶渊明的仰慕,自己也甘愿居下位为国效力”;李白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意思是“怎么能低下我高傲的头,弯下我高贵的腰去侍奉那些权贵”,可见表现的是“对权贵的不满、抗争和自己怀才不遇的心声”;毛主席的诗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折腰”是倾倒的意思,对象是“祖国壮丽秀美景色”,表现的是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引用了《齐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时的气势,境界雄奇阔大。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写出了秦王朝搜刮百姓时的贪婪和得到财物后奢靡无度、不知珍惜。 (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想象和对比手法,来写作者遥望金陵,感叹物是人非、人生无常。 【答案】 (1). 水击三千里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奈何取之尽锱铢 (4). 用之如泥沙 (5). 雕栏玉砌应犹在 (6). 只是朱颜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抟”“锱铢”“砌”“雕”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人们的目光 在“中国毛尖之都”信阳时,就会发现这个山清水秀的城市,正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向前。从浉水绕城郭的宜居城市,到悠然见南山的美丽乡村,处处都在进行着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郝堂村,是信阳美丽乡村建设____的样板村。郝堂 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治理污染,先后____了一些高污染企业,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在如今的郝堂村,远山、竹林、溪水、民居,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画面。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此取经的人____,看到郝堂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脚踏实地,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 山美,水美,郝堂更美。古朴纯净的乡村成了每个人的梦中老家。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B. 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C. 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D. 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B. 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C. 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D. 一块巨石立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19.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凝聚 名不虚传 关停 源源不断 B. 凝聚 名副其实 关闭 络绎不绝 C. 聚焦 名副其实 关停 络绎不绝 D. 聚焦 名不虚传 关闭 源源不断 【答案】17. B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先找到这个句子即“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经辨析知这个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不能承接划线前的主语“郝堂村”,根据前后主语一致的原则,应改为“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这样就可承接主语“郝堂村”,据此排除AD项;二是结构混乱,“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句式杂糅,可改为“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的休闲旅游产业链。”或“似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排除C项。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从照应后文的排列顺序,括号前句子是“村口有一方水塘”,后面最好衔接“水塘边”,排除CD两项;再注意这句话中的冒号,冒号后面跟着的内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面应接“十个红色大字”,由此判断B项衔接不当。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凝聚,指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也可指抽象的心血。聚焦,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也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此处形容“目光”,应选“聚焦”。 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名不虚传,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语境指“郝堂村是……样板村”,“样板村”为“名”,是“千万工程的样板”,而“美丽乡村”为其实,应选“名副其实”。 关停,强制性地实施关闭并停止其经营。关闭,关上、合拢。此处是针对“高污染企业”,是强制性关闭,应选“关停”。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语境为“来此取经的人”,应选“络绎不绝”。 故选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很多高中生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时,①____,其实二者并不相同。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意象,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所以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②____。但并不是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就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一般的规定性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那就是“境”要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有限的“象”,体现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因此,二者相较: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③____。 【答案】 (1). ①常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 (2). ②都要追求情景交融 (3). ③意境外延要小于意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补写。“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此句是围绕诗歌的意象、意境来谈的。第一空,根据“其实二者并不相同”,可知此处应是认为意象和意境含义相同,故可填“常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第二空,根据“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可知此处应填“都要追求情景交融”;第三空,根据“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可知此处应是说“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 【点睛】补句的命题规律: (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 (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 有效的答题技巧: (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45个字。 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在出席媒体见面会的时候表示,尽管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击华为,但对华为5G业务影响不大。目前华为已获得30多个5G商用合同,与全球多个商业伙伴签署合作协议。华为拥有1600多项5G核心专利,占了整个5G ESTI标准的19%,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对美国的商业和技术禁令有准备。华为在全球参加了几十个5G网络的商用测试,测试数据表明华为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比行业其他公司领先12个月到18个月不等。至于美国等极少数国家所谓的“安全威胁”,他表示,安全问题应回归技术、用事实说话,希望回到对公司的客观评价上来。华为一直秉持对客户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在去年就已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运营的最高纲领,今后华为将投入20亿美元,构建全流程的产品安全体系。 【答案】任止非表示,华为不惧美国禁令,5G业务影响不大;华为技术领先,网络信息安全有保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将此段句话划分为两个个层次,分别概括层意。第一层“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在出席媒体见面会的时候表示,尽管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击华为,但对华为5G业务影响不大”,是说“任止非表示,华为不惧美国禁令,5G业务影响不大”;剩下为第二层,抓住核心句子“华为拥有1600多项5G核心专利,占了整个5G ESTI标准的19%,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测试数据表明华为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比行业其他公司领先12个月到18 个月不等”,这是说“华为技术领先”;“华为一直秉持对客户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在去年就已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运营的最高纲领,今后华为将投入20亿美元,构建全流程的产品安全体系”这是说“网络信息安全有保障”。据此总结出答案。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甘肃东乡县发布《关于依法打击整治忤逆不孝行为的通告》,列出了打击整治“忤逆不孝”行为的十种情形,在现有的法律处罚之上,再加上信用惩戒的“处罚”,明确忤逆不孝情节较为严重、涉嫌构成犯罪的,将被纳入个人信用惩戒范围,并作为反面典型向社会公开曝光,不得享受信贷、教育、就业、产业奖补等政策。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整治忤逆不孝,不用担心“用力过猛” 近日,甘肃东乡县发布《关于依法打击整治忤逆不孝行为的通告》,宣布要对“忤逆不孝”行为在法律处罚之上再加上信用惩戒的“处罚”。此句引发网友热议。我认为,依法整治忤逆不孝,不用担心“用力过猛”。 在中国古代,忤逆不孝是一个很重的罪,杖打逆子的故事有很多。有人说,这是传统孝道特别是三纲五常那一套,有封建落后的一面。其实在现在,围绕孝顺父母和建设和谐家庭关系,不少法律规定已经讲到了。虽然法有规定,但在习惯中,不少人还是把孝与不孝、如何对待父母当作一种私事家事。多数老人面对不孝子女,往往摇头叹气,实在过分难以忍受,也是找姻亲长辈和基层干部求助;退无可退、忍无可忍之时,才会想到用法律维护权益,而且即便到了这一步,主要也是为了讨要生活费。 东乡县通告讲的“打击整治”,则有政府部门主动出击的意思,这在以往还是很少见的。道德与法律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对于写进法律的道德内容,更应该通过诸多办法来维护。孝与不孝从来都不是私事家事。严格说来,孝并不是多么高不可攀的美德,而应当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做不到就应该受到惩罚。因此,姑且不论东乡县用“如黑名单”的做法惩治是否有商榷的地方,也不论其他地方是否应该借鉴东乡县的做法,总之,通过一些方法来惩治不孝行为和维护孝道的价值,这个大方向是对的。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层面看,孝不孝敬老人既和每个“小家”的美满与否有关,又对社会“大家”的和谐构建有着深刻影响。关注孝老问题,更有银发浪潮来袭、社会步入老龄化的大背景。然而,现实中的一些状况未必让人乐观,个别人的态度令人摇头。东乡县的这份通告,列举了十种“忤逆不孝”情形。对“忤逆不孝”这一表述,有人微词蕴含封建思想。可是,“侮辱、打骂、恐吓、霸占”分明是赤裸的、残暴的、恶劣的伤害,说“忤逆不孝”都是轻的,要是搁在外人身上,早拨打110乃至闹上法院了。 还有法律人士认为,东乡县的通告出发点值得肯定,方式有待商榷,并指法律自有其惩罚措施,再加上信用惩罚纯属多余。从操作层面看,这些方面可能有“瑕疵”。但是,只要管理者和执法者有为老人维权的意识,就会考虑遇到梗阻时的解决办法,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依法整治忤逆不孝,不用担心“用力过猛”。 忤逆不孝者一旦被列入信用“黑名单”,将会作为反面典型向社会公开曝光,其不得享受信贷、教育、就业、产业奖补等政策。这一系列对生产、生活和经济的限制,不仅惩戒违背道德与法律的人,同时也会成为民众心中随时敲响的警钟,警示他们主动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这样一来,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当地的民风,意义不可谓不深远。如此制度,又有何不可呢?与其苛求,不如鼓励完善。同时,还应呼唤其他地方或是更高层面制定和出台弘扬尊老、践行孝老、惩处坑老的举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孝老不能变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孝敬老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一些年轻人却不愿意赡养老人,而针对一些不孝行为,除了道德上谴责,很难有相应法律法规。甘肃东乡县出台新规,忤逆不孝行为或被列入信用“黑名单”。在我看来,这是件好事,能够倒逼年轻人孝敬老人。依法整治忤逆不孝,不用担心“用力过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核心事件是甘肃东乡县发布《关于依法打击整治忤逆不孝行为的通告》,宣告对“忤逆不孝”行为除法律处罚外加上信用惩戒。要求是: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考生要围绕东乡县的做法谈自己的看法。分析东乡县出台通告的初衷,应该是基于当前的社会现实,比如有的年轻人啃老,自己不付出辛苦;有的对老人动辄打骂;有的是自己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却不管老人等等,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东乡县想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初衷是好的。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怎么界定“忤逆不孝”的行为,有没有明确的标准,这个明显不易确定;二是动用公权力介入家庭内部纠纷,会不会有滥用职权的嫌疑。总之,考生需全面思考问题,不宜一棒子打死,直接肯定或否定东乡县的做法不太妥当,关键是要讨论出一个解决当前老人受虐待问题的合适的办法。这样的作文特别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更考查表达的准确性和分寸感。 参考立意: 1、惩治“忤逆不孝”,用得着跟信用挂钩吗 2、忤逆不孝入黑名单 真的合理吗? 3、忤逆不孝入“黑名单”既是手段也是警钟 结构示例:题目《整治忤逆不孝,不用担心“用力过猛”》。开头概述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惩治“忤逆不孝”,不用担心用力过猛。第二段从现实角度出发,说明“忤逆不孝”的现实很严峻;第三段,孝并不是多么高不可攀的美德,而应当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做不到就应该受到惩罚,肯定东乡县的做法;第四段,惩治“忤逆不孝”的现实意义;第五段,肯定通过信用惩罚的做法;第六段,甘肃东乡县出台新规,在我看来,这是件好事,能够倒逼年轻人孝敬老人。依法整治忤逆不孝,不用担心“用力过猛”。 参考素材: 1、语言的内涵,不仅仅止于其表层意思,还与其所使用的场景、背后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忤逆”这种脱胎于封建礼教的说法,难免让人联想起早已被淘汰的陈腐观念,而非符合法治精神的现代理念,因此,这则通报才会引发这么多的争议。 近代以来,在一代又一代进步人士的努力之下,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和中国社会一样经历了波澜壮阔的革命。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国人终于不必再匍匐于“君臣父子”那一套旧道德、旧律法的规训之下,而拥有了独立自主的人格。“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不孝的做法,更是违反了法律法规,为人所不齿。但“忤逆”的说法,从来都与美德和法律无关,而只与封建礼教有关。在该讲法律的地方讲起礼教,无疑与时代潮流相悖,并不足取。 其实,像东乡县通告中列举的十种情形,在很多地方都不鲜见。对于这种既不道德、也不合法的行为,公检法机构专门对其进行打击,并无任何问题。毕竟,对遗弃、虐待等行为,法律均有明文禁止。公权力机构主动替那些子女不孝大量老人出头,也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然而,这些合理性、正当性,都不是当地将“忤逆”这种不恰当的说法写入政府公文的理由。 2 、为了弘扬孝道,甘肃东乡县出台新规,忤逆不孝者或将被列入信用“黑名单”。新规一出,不少人对其称赞连连。但在笔者看来,这一新规在执行与操作方面,恐会颇受争议。尽管新规详细列举了十种忤逆不孝的行为,但对这些行为的界定方式却没有说明。比如,“子女有条件但违背老人意愿与父母及家中老人分户另过,把赡养责任推卸给政府、社会组织等”。诚然,赡养老人是义务,孝敬老人更是传统美德,但是每一桩家庭纷争背后,总是包含着许多难以厘清的矛盾,或是长久的积怨。如果只问责子女的不孝,却不问他们为何会这样,也颇有些不通人性、不懂人情。而诸如家暴、谩骂老人,明显恶意侵占老人财产等行为,已经涉嫌违法,自有法律伸张正义。清官难断家务事,政府、第三方过度干预家庭问题,对忤逆不孝施以失信惩戒,未必能达到初衷。 3、甘肃东乡县出台新规,忤逆不孝行为或被列入信用“黑名单”。忤逆不孝情节较为严重涉嫌构成犯罪的,将被纳入个人信用惩戒范围,作为反面典型公开曝光并向社会公开,不得享受信贷、教育、就业、产业奖补等政策。 如今,带有惩戒性的黑名单制度屡试不爽,公民只要上了黑名单,基本都与不守信用有关,应该说,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有些人偏离了做人的基本准则,陷入了信任危机,这是不道德的,甚至涉嫌违法犯罪。 黑名单不只是一种曝光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很多时候受到限制,包括出行与消费,可见,上了黑名单不仅丢人,而且给自己带来不便,所以这个办法的运用有扩大之势。甘肃东乡县将忤逆不孝行为或被列入信用“黑名单”就是其中之一,相信大家看了之后,第一反应便是——可以尝试。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要么赞成要么反对,对于这种做法,我以为很有必要。须知,善待老人,实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底线,任何虐待老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作为子女,赡养老人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反之则是伤天害理之举,也是不守信用的表现,理应被列入黑名单,受到良心与舆论的谴责。 至于哪些行为属于忤逆不孝,有关方面必须制定细则,严格对照实施,因为一旦出现差错,就会伤及无辜,走向主观愿望反面。不管怎么说,将不孝列入黑名单,属于乡规民约,如果你这方面做得很好,不用担心被列入黑名单,相反,只要你做的很好了,还有可能受到表彰奖励,进入光荣榜上的红名单,不是吗? 【点睛】时评类作文技法指导 (1)要学会就事论事。就是要求旗帜鲜明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象的看法,或褒或贬,或弹或赞,实话实说。评“事”不限于一点或一个角度,可以多点或多角度,但需记,所评所说,必须与所评之“事”密切相关,不能游离于“事”高谈阔论。 (2)要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 评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才能评得文明,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能把看法说清楚,又能将看法的依据和道理写深写透,这样的时评才是好时评。评者,可以评,可以争,也可以谏、可以讽、可以怨,可以嬉笑怒骂,甚至可以作楚狂之歌。 ①叙事议论不蔓不枝。举例新颖,最后一句分析回扣中心。确定一个中心句,并阐明确定中心句的依据。 ②论点方面。要做到论点明确,一般有两种方式:a开门见山,开宗明义。b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只有做到论点明确,才能有的放矢。 ③论据方面。不去关注身边最新时事要闻,热点的科技动态等等,论据就不新颖,就做不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时代性(时代精神)和历史性(有新因素的历史素材)相结合,点(详写事例)和面(略写事例)相结合,叙议相结合,论据就不能为论点服务。 ④论证方面,论证时必须叙议结合,即结合事例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条件分析法,意义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做到叙议结合的论证才是有力的论证。 ⑤语言方面。作为中学生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群体,要有一种青春的气势,褒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