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广东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广东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②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③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④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⑤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金代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⑥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 于沉淀表达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B.“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 C.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D.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在抗疫创作中,若能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就能讲好中国故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B.第五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C.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D.“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B.新冠疫情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等都造成了巨大伤害,故从本质上说,抗疫文艺创作 不是要书写疫情事实,而是要给予人们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 C.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 D.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创作,体现了他们渴望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为疫区加油鼓劲的情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 蒋 勋 ①1875年,卡蜜儿成为莫奈的爱人已经超过十年,他们第一个孩子生于1867年,已经八岁,他们正式登记结婚已经五年。而此时,卡蜜儿检查出罹患绝症,身体明显衰弱下来。这一年,莫奈画下了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的一张肖像。这件小小的作品很不同于莫奈同一时期的画作。卡蜜儿坐在室内一角,对着窗口阳光做针线。一个相爱相处了十年的女人,成为妻子,成为母亲,在莫奈的笔下可能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娇美艳丽的模特儿。一个女性,有了妻子与母亲的身份,似乎原始女性如鲜花绽放一般的诱惑华美消失了一些,却又生长出一些如同果实一般安静饱满的神情。莫奈处理这一幅画作时也似乎不再是一个知名画家,拥有印象派命名者的头衔,而是回来扮演一个忠实丈夫与父亲的朴实角色。光的跳跃不见了,莫奈坐在卡蜜儿旁边,认真看妻子做针线,看窗外的光透过纱帘树荫在室内流动,室内幽静隐约的光线,照亮卡蜜儿的脸孔,照亮她衣服长袍上织绣的图案。 ②不知道莫奈在得知卡蜜儿罹患重病后的心情如何,这一件小小作品却使人沉思起那艰难的一年——1875年——对两个人都特别艰难的一年。这一年莫奈还是留下了不少以卡蜜儿为主题的作品,特别是撑着阳伞站立在草坡上的卡蜜儿肖像。也许不应该用“肖像”来称呼这一系列作品,因为在奥塞美术馆面对好几幅同一主题的画作,我们知道画中的人物有的是卡蜜儿,有的是1886年卡蜜儿逝世以后莫奈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画的。这两个人都撑着阳伞,在阳光下站立着,更换着不同的角度。我们不禁会发问:卡蜜儿或苏珊在烈日阳光下站了多久?莫奈要求卡蜜儿或苏珊变换了多少次姿势? ③无论是卡蜜儿还是苏珊,在这一系列作品中都不再是一个被关心的主题,如同这一段时期,莫奈所有画里的人物或许都只是他用来观察光与色彩的媒介而已。 ④他看得见卡蜜儿吗?或者他只是看到阳光的跳跃,看到伞布上端与下端的明暗对比,看到风吹起的纱巾与衣裙下摆裙裾里透明的光,光在跳跃,在云端,在草坡上,在发上,在风里,一瞬间一瞬间的光,令莫奈迫不及待,快速地用画笔捕捉着。他不知道卡蜜儿(或苏珊)站了多久,他忘了她们变换了多少次姿势,他看不到人物,他只看到一片一片的光,如此华丽,如此闪烁,如同神迹,如同不可思议的宇宙最本质的奥秘。莫奈要为瞬间的光留下肖像,每一个短暂的瞬间,他或许忽然想到站在面前的女子也只是短暂的光,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都只是无法把握的一瞬间的光。 ⑤我特别喜欢莫奈1875年最早的一幅《撑阳伞的女人》。画里的卡蜜儿姿态不太僵硬,在云天的背景里一转身,一回眸,风吹着草,吹着云,仿佛即刻也要在风中吹散卡蜜儿,整个人像要幻化而去,令人无限感伤。旁边是莫奈与卡蜜儿八岁的儿子让,这是画家对一个自己深爱的人的最后一瞥吗?也许不是,卡蜜儿还有四年的时间,她的身体饱受折磨,而那折磨也是莫奈一起要做的功课,他想要留下每一瞬间的光,然而光一直在消失,从来不会为他的惋惜哀伤停留。1878年卡蜜儿生下第二个孩子,这一次生产更加重了她的病情,终于在1879年逃不过病魔死神的手掌,卡蜜儿要在光里消逝了。 ⑥1886年,在卡蜜儿逝世七年以后,莫奈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用同样场景,同样姿态,连色彩与光都几乎一样,重复画了一系列《撑阳伞的女人》。莫奈在怀念什么吗?他刻意重新安排的同一名字、同一主题、同一形式的绘画,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人物刻骨铭心的记忆吗? (节选自《蒋勋破解莫奈之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版) 相关链接 ①莫奈,印象派代表画家,他的油画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超越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在绘画风格受到权威排斥时,一直坚持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 (摘编自王莉函《谈莫奈的光与色》) ②莫奈与妻子卡蜜儿在巴黎相识,很快坠入爱河,但莫奈的家人看不起这位模特儿,逼迫他们分手,并中断了莫奈的经济来源。莫奈一如既往地爱着卡蜜儿,卡蜜儿也给予莫奈星火燎原般的创作灵感。当莫奈的作品被贬得一文不值时,卡蜜儿简直是用自己的生命喂养着莫奈,她无怨无悔地跟着他勇敢地活下去,家徒四壁却充盈着爱的光芒。 (摘编自孙君飞《爱是莫奈的另一种光》)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1875年,莫奈创作了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的一张肖像,画中的卡蜜儿年近半百,饱经风霜的她如同成熟的果实一般安静饱满。 B.为了莫奈画出好的作品,卡蜜儿有时需要在烈日阳光下站很久,变换多种姿势,以至于罹患绝症。 C.莫奈的《撑阳伞的女人》系列画作,有的以卡蜜儿为模特儿,有的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画面上,用同样场景,同样姿态,连色彩与光都几乎一样。 D.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其画作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卡蜜儿刻骨铭心的记忆。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评传,它“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 一炉,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 B.莫奈1875年创作最早的一幅《撑阳伞的女人》时,卡密儿因罹患绝症身体明显衰弱,此画是莫奈对爱人最后的深情一瞥。 C.对莫奈而言,卡密儿是他绘画生涯中创作灵感的源泉,卡密儿无怨无悔的爱是莫奈经济困窘生命困顿时的那束光。 D.“只为一个女人画像”这一标题是强调卡密儿在莫奈心中的重要地位,哪怕后来为其他女人画像,也是把她当作了妻子的化身。 6.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莫奈绘画的艺术特征。(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落实 许世杰 不知从哪个角落发出一阵轻微的鼾声,总算打破了会议室里令人窒息的沉寂。在县教育局汪副局长不满的目光下,有个胳膊肘悄悄捅了捅垂头打盹的人。于是,室内空气又凝滞了,连临窗张挂的“全县二十年以上教龄老教师座谈会”红布横幅,都纹丝不动。 一个低柔的声音:“翁老师谈一谈?”梳着两把短刷子的女秘书终于忍不住了,她脸涨得通红,胆怯地窥察着汪副局长的表情。 刷——!从全场二十余双老师的眼睛里,立刻射出或热或冷的束束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在翁思茂身上。 翁思茂却全然没有注意到这一切,依然凝视着什么,呆呆地出神。迎面墙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标语,正牵缠着他的绵绵思绪。 二十五年了!如今,大学同学有的已经成了大学的副教授、编辑部的副编审、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而他——大学的高才生,由于受父亲历史问题的牵连,被分配在远离省城的县立中学。至今,仍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员。陪伴他的,也仍然是那简陋的校舍,坑洼不平的黑板,夏漏雨、冬灌风的住房。当然,变化也是有的,他已经鬓发斑白、瘦骨嶙峋;他那“银河”对岸的爱妻,也总算熬到了身边,虽然已经瘫痪在床,又吃了劳保,人事关系还在外地…… 一个清脆的声音:“请翁老师谈谈吧!”当女秘书隔着屡屡青烟,看到汪副局长温文尔雅地点着头,肌肉松坠的脸上现出不大明显的笑容时,便鼓起了勇气。 “啊?”翁思茂从冥思中惊醒,“我——” 能谈些什么呢?如果是在一个月前,他一定会动情地向大家讲述,汪副局长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多次到家里问寒问暖、同他交朋友的经过。一次,得知他爱人看病竟是自费,原单位不予报销时,汪副局长气愤地站了起来:“岂有此理嘛!这样吧,把医药费单据给我, 由组织上帮你交涉好了。”翁思茂眼里闪着泪花,他没有什么奢望,只要能有这样一位贴心的好领导,他的心就暖了,劲就足了,即使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再大,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汪副局长悄悄流露出为了让女儿考上大学,希望请个老师辅导辅导的意思之后,翁思茂便一口应允了。 “汪副局长同翁老师交朋友的事,省教育厅通报表扬了。请翁老师谈谈体会吧!”女秘书又催了,翁思茂礼貌地欠了欠上身,尴尬一笑,青筋暴露的右手置于胸前,拇指、食指和中指习惯性地拢在一起,就像平日在讲台上捏着一支粉笔那样:“体会嘛……” 体会?怎么说呢?一言难尽!因为,有两件事使他非常伤心。在高考报名的时候,汪副局长的女儿委屈地说:“翁老师,我想报师范,可爸爸说什么也不让。” “噢?不会吧?” “不骗您,我爸爸冲我瞪眼说:‘当一辈子老师有什么出息!’” 没过几天,这个女孩拿着几张医药费单据:“翁老师,这是阿姨的吗?” 翁思茂接过一看,惊愕了,原来正是去年交给汪副局长的那几张。 “我在字纸篓里发现的,保准是您给我补课时掉在我们家的。” 翁思茂双手颤抖,几张单据被撕得粉碎…… 女秘书不耐烦了,蹙眉代替了笑脸:“体会、希望、意见什么的,都可以谈谈。” “好吧!”翁思茂严肃、冷静,“我对局领导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工作,提点希望和意见。不多,只十二个字:端正认识、不弄虚假、落到实处!” 在短暂的沉寂之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会议室的空气总算活跃了…… (选自《全国微型小说精选评讲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写会议室里令人室息的沉寂、轻微的新声、凝滞的空气、副局长不满的目光等,渲染了隆重庄严的氛围,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 B.从汪副局长要单据,到女学生发现单据,再到翁思茂撕单据,小说巧她运用报销单据这一事物来贯通一些情节,表达了翁思茂被蒙骗的愤怒。 C.小说运用插叙的笔法,叙述了令翁思茂伤心的一些事,反映了任副局长对教师职业的鄙视态度,从侧面刻面了汪副局长冷漠、虚伪的一面。 D.小说在翁思茂提出十二字建议后爆发的热烈掌声中戛然而止,呼应标题,留给读者回味与反思的空间。这样写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8.小说在刻画翁思茂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多次写到女秘书的声音和表情,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①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①阃:门槛,此指国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B.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C.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D.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父,即伯父,父亲的哥哥。而《项羽本纪》中“其季父项梁”之“季父”即叔父。 B.文帝,指汉文帝刘恒,因为他擅长于政治经济的治理,所以谥号被尊为“文”。 C.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不容奸诈的守则。 D.持节,节即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冯唐回答文帝疑问,直言冒犯龙颜。文帝向他询问李齐的情况,他认为李齐不如廉颇和李牧,直言文帝即使得到像廉李一样的大将,也不能重用,文帝大怒。 B.冯唐谈论将帅,借古制劝谏君王。他告诉文帝,古代帝王派遣将帅,礼节隆重;国内大事由帝王决断,因功封爵赏赐之事由将军在外裁定上奏,朝廷不从中干预。 C.冯唐性格耿直,论魏尚出于公义。魏尚厚待军吏,威慑匈奴,因报功有误被削去爵位;他直言文帝法律严苛,赏轻罚重,但文帝并未理会他的劝谏。 D.冯唐被推举为官,却年事已高。汉景帝即位,任命他为楚国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诏贤良之士,大家举荐他,但他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2)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朱庆馀①所居 贾岛② 天寒吟竟晓,古屋瓦生松。 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 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 每忆江中屿,更看城上峰。 【注】①朱庆馀,曾有“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句,得张籍引荐,考取进士。②贾岛,唐河北道幽州范阳人。文宗时被排挤,贬长江主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朱庆馀居所,“古屋瓦生松”一句形象地描画出一幅冬晨老屋图景。 B.颔联以一只寄信之船入笔,写诗人羁旅在外的愁苦,表达对遥远家乡的思念。 C.贾岛在朱庆馀居所题诗,是希望自己能引起当权者的关注,得到引荐与重用。 D.尾联刻画了一个遥看城外山峰,怅然回忆的人物形象,表现出难以言状的感叹。 15.本诗颈联“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一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鹃,它的啼声哀怨,往往传达一种凄凉或思念之情。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意象。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就有 “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再如《锦瑟》中亦有“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借助杜鹃表达一种凄清之感。 (2)《劝学》开篇表达“学无止境”观点的一句是“____”;认为只有做到“________”,才能够智慧明达,且行为无过失。 (3)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曾因佩蕙草而遭贬,又被横加采摘白芷之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 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的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从他的故居直至老街,我感受到的是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种环境是能让人的想象飞翔。( ):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了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奔月》里吃腻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在向我们着:这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栩栩如生急遽倾注昭示 B.惟妙惟肖急剧灌注展示 C.栩栩如生急剧倾注展示 D.惟妙惟肖急遽灌注昭示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孔乙己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来的辛酸的浪漫,但他又是现实的 B.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 C.孔乙己既是现实的,又有着被苦难压榨出来辛酸的浪漫 D.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那浪漫里有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 B.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 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C.只不过我们把它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D.只不过我们把它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①________________,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目前我国留守儿童问题有以下特点:其一是②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超过了5 800万人,其中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其二是③_______________,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21.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①空所填内容不超过6 个字,其它空不超过2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在1957年设立了“辛德仁奖”,以鼓励学生藏书。1963年的比赛,冠军颁给一位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而藏有两百部著名作家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及与福克纳有关的书籍收藏者布罗斯基屈居第二。 有人认为,耶鲁大学这样做是鉴于《火车时刻手册》这类资料的难得和完整及它在城市规划研究中的价值,也想给予藏书的名目更多包容,鼓励藏书行为,令藏书的精神深入人心。 也有人认为,布罗斯基重视经典,收藏精品:两百多部福克纳作品——一个作家呕心沥血的创作,当然应该比唾手可得的火车时刻表之类更值得肯定与珍视。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 1.C【解析】A.根据第二段“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不是进行“抗疫文艺”创作,而是深化“抗疫文艺”书写。 B.“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错,根据第五段“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太过绝对。D.“如果能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就能讲好中国故事”错,根据第六段“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2.D【解析】“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3.B【解析】“抗疫文艺创作不是要书写疫情事实,而是要给予人们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错 4.C【解析】A项, “年近半百,饱经风霜”在文中没有依据;B项,强加因果,“卡蜜儿在烈日阳光下站很久”并不是她“罹患绝症”的原因;D项,过于绝对,文中对莫奈画作深藏着的记忆只是一种猜测,且“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只是一种抽象的说法,实际上他还为其他人画过像。 5.B。【解析】与原文不符。换猜测为肯定。原文中“对一个自己深爱的人的最后一瞥”是一种猜测。 6.①注重对比(光影、明暗、色彩)。如:看到伞布上端与下端的明暗对比,看到风吹起的纱巾与衣裙下摆裙裾里透明的光:;②注重瞬间定格(注重观察)。如:莫奈要为瞬间的光留下肖像,每一个短暂的瞬间;③重视人物的形,更重视人物的神。如:(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生长出一些如同果实一般安静饱满的神情。(答对一点得2分)或者①善于捕捉事物精彩的瞬间.如,光在跳跃,在云端,在草坡上,在发上,在风里,一瞬间一瞬间的光,令莫奈迫不及待,快速地用画笔捕捉着.②着力表现光和色.如,他只是看到阳光的跳跃,看到伞布上端与下端的明暗对比,看到风吹起的纱巾与衣裙下摆裙裾里透明的光;他看不到人物,他只看到一片一片的光,如此华丽,如此闪烁,如同神迹,如同不可思议的宇宙最本质的奥秘.③将生命体验(真情实感)寓于对自然风光和人物的描绘中.如,他刻意重新安排的同一名字、同一主题、同一形式的绘画,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人物刻骨铭心的记忆。(每小点2分,只要言之有理,意思答对即可。) 7.A【解析】环境描写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为下文翁老师发言作铺垫,并不带有褒贬抑扬的色彩。 8.①默默承受:二十五年来在远离省城的县立中学做名普通中学教师,住宿条件差;分居多年的妻子才熬到身边却病瘫,他默默承受。②朴实、善良、易知足、懂感恩:汪副局长来探望,答应帮助解决妻子医药费报销问题,他很激动,并一口应允为其女辅导。③为人耿介、 正直、真诚:他对局领导有关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提出了意见:端正认识,不弄虚假,落到实处。一针见血,针砭时弊。 9.①推动情节发展:文中四次写到女秘书的声音和表情,从“低柔”到“清脆”再到着急催促,乃至“蹙眉代替了笑靥”,层层蓄势,将情节推向高潮。②衬托人物形象:以女秘书发话时察看汪副局长的脸色以及她的恭维话,衬托汪副局长的官僚做派。③实出主题思想:以女秘书的声音和表情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知识分子政策落实不力的现实症状,引人深思。 10.A【解析】“军市之租皆自用”主谓宾结构完整,“居边”的主语为“李牧”,“李牧为赵将”“居边”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飨士”是“军市之租皆自用”的目的和结果,“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句意: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君王交给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故选A。 11.A【解析】A 项,“大父,即伯父,父亲的哥哥”错,“大父”应是祖父,并非伯父。 12.C【解析】C项,“文帝并未理会他的劝谏”错。原文“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意思是“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可知文帝听了很高兴,并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并非文帝并未理会他的劝谏。故选C。 13.(1)过了很久,(文帝)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2)他一即位,竟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秦人俘虏消灭。 【解析】题中重点词句:(1)①让,责备,责怪;②奈何,为什么;③独,副词,表反问,难道;④间,私下,悄悄地;⑤谢,谢罪,道歉。(2)①迁立,登位,继位;②用,听信,采用;③北,击败;④为……所,表被动,译为“被”;⑤禽,俘虏。 参考译文: 冯唐,他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汉朝建立后,又迁到安陵。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一次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问冯唐说:“老人家怎么还在做郎官?家在哪里?”冯唐都如实作答。汉文帝说:“我在代郡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他在钜鹿城下作战的情形。现在我每次吃饭时,心里总会想起钜鹿之战时的李齐。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他还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汉文帝说:“凭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统率士兵的职务,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 李齐也过从甚密,所以能知道他们的为人。”汉文帝听完冯唐的述说,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在这时,匈奴人新近大举侵犯朝那,杀死北地都尉孙印。汉文帝正为此忧虑,就终于又一次询问冯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这不是虚夸之言呀。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君王交给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善于骑射的士兵一万三千人,能够建树功勋的士兵十万人,因此能够在北面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消灭澹林,在西面抑制强秦,在南面抵御韩魏。在这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后来恰逢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卖唱的女子。他一即位,竟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秦人俘虏消灭。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稿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匈奴曾经入侵一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军。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法官就用法律制裁他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法官却依法必究。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我确实愚蠢,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他担任云中郡郡守,而任命冯唐作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汉文帝后元七年,汉景帝即位,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14.C【解析】C项,“希望自己能引起当权者的关注,得到引荐与重用”错,本诗的情感更多的是表达落寞和乡思,即便思及朱庆馀的故事,也不过是由人及己,生出感叹而已。 15.①诗人选取了冬树、飞鸟、沙岸、雪窗、钟楼等凄冷意象,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鸟儿飞来,停在沙岸的树上,雪花从钟楼的窗口飞落进来的寒冬雪景图。②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委婉表达出诗人凄凉、落寞、孤独之情。(每点3分) 【解析】形象、语言和主题情感是重点,明显的表达技巧要关注。 16.(1)杨花落尽子规啼 望帝春心托杜鹃 (2)学不可以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17.A【解析】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得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前者强调神似,后者强调形似。急遽:急速。急剧:迅速而剧烈。 倾注: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灌注:多指液体的浇进、注入,也比喻心血、感情、勇气、生命力等较抽象事物的融入。“倾注”要比“灌注”的情感速度来的缓慢一些。 “昭示”强调明显、明白地表示;“展示”强调拿出来给人看。 18.B【解析】根据连贯的原则,括号处要引出下文的话题,结合后文“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了腿时为自己的辩解……的浪漫主义的热情”可知,括号处应先是“现实”,最后是“浪漫”,排除AD;“浪漫”与“心酸”应为转折关系,C 项是并列关系,排除C。 19.D 【解析】“确立……高度”搭配不当,排除AB;后句应改为“更多地”应修饰动词“注意”而不是“作品”。 20.①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 ②留守儿童数目庞大 ③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 21.①农历五月初五 ②起源(缘由) ③别称(它称、又名) ④习俗(风俗) ⑤影响(地位) 22.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