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3)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耒 歌 陈绍龙 ①一片雨烟。一片朦胧。 ②耒歌响起的时候我还在梦里。耒歌,是耕田人耕田时唱的歌。秋李郢人叫它“嘞嘞”,或叫“打嘞嘞”。耕田人是报时鸟,秋李郢人说他们都是属“鸡”的,差不多鸡叫过之后他们就起身了。耒歌为秋李郢报时。 ③秋李郢人听惯了耒歌。只是听耒歌要早。起先,耒歌被淹没在夜色里,一声,一声,仿佛那娇嫩的鸟喙始终还没有啄开壳儿,忽然,歌如闪电,裂帛声出,这只壳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咿呀”一声,晨,破壳而出。 ④耕田要早。野地里,听到鸡鸣,耕田人也会仰着脖子“喔喔喔”的,学着鸡叫,玩。他们这样“喔”的时候就把耒歌停下了,鸡不叫的当儿,他们照样唱他们的耒歌。唱给牛听,唱给田野听,唱给自己听。 ⑤牛听了有精神。牛不说话,只在默默地耕田,在水田里拉犁,垄笔直,夜还黑着呢,都不走字。“牯子——”每句词前面都加“牯子”,“牯子,哥哥想你到五更哟,牯子,”好像耒歌就是唱给牛听的。牯子能听明白吗。真是。牯子是牛。 ⑥天没亮的时候,耒歌唱的都是掏心掏肺的句子。秋老二50多岁了,单身。对牛弹琴,耒歌真是这样的。田野原本是黑的,在梦里,没醒,渐渐地,泛白,见亮,睁开惺忪的眼睛,似被耒歌唤醒。鞭催花发,押着水韵,梢头的水雾在绽放。 ⑦“打伴儿。”问急了,秋老二说了实话。耒歌唱给自己听,给自己打伴儿。黑夜寂寥,唱歌,跟牛说话,跟自己说话,一个人在心里,一个人在嘴上。 ⑧秋老二耕田的时候喜欢带他的黑黑。黑黑是条狗。黑黑的叫声夹杂在耒歌里。黑黑叫,隐约地,村庄也便传来狗的叫声。耒歌是秋李郢的晨曲。黑黑的叫声有点沙哑,像这支曲子里的锣,或是铙。远处的狗叫声成了低音部的和弦。 ⑨黑黑一身黑,没杂毛。黑黑有劲,个大,有小半人高,也能吃。早年,粮食金贵,一条狗的饭量能顶一个人呢。好些人劝他,勒了吧,多肥。秋老二不吱声。过年的时候,又会有好些人到他家晃悠:勒了吧,喝酒。 ⑩“滚!” ⑪他们是冲着那条狗的,想吃狗肉,喝狗血汤。狗血汤没喝到,一个个却被骂得狗血淋头。 ⑫ 秋老二多心疼黑黑呀。没有人理解。那会秋李郢人家家都有两亩自留地。自留地得请人耕田呀。秋老二是耕田的好手,请他的人多。给哪家耕田了,哪家得把牛喂饱,也还要做份早茶或者晚茶给耕田人的。早茶、晚茶也是尽村民家之所有。秋李郢人不怠慢耕田人。有人发现,吃晚茶或是早茶的时候,秋老二会偷偷用手帕包一块饼或者一块鸡肉揣在怀里。动作之快,像是魔术。人们知道了,那是带给黑黑吃的。秋老二不想让人说闲话,狗哪能吃饼,吃肉? ⑬他咋对黑黑那么好? ⑭那天有人晚茶用酒招待他,他喝大了。他哭了。黑黑早有人觊觎,那天他的黑黑给偷了,真的叫人给勒了。地上一大撮狗毛。 ⑮“打伴儿……” ⑯从秋老二断断续续的话语中,人们拼凑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⑰有一天早起,天黑。毛毛雨。秋老二耕田没归。秋老二只顾在雨地里唱他的耒歌了。黑黑的撕咬声他没听到。天亮时他发现,黑黑嘴角流血,一只耳朵耷拉到了嘴边,血肉模糊。再看,田头一只狼眼放绿光,另两只狼夹着尾巴跑了。“放绿光”的那只狼见状小坐之后也跑了。 ⑱黑黑救了秋老二一命。 ⑲原来如此。秋李郢似乎理解了这个“伴儿”更深的内容。 ⑳秋老二把那撮狗毛给埋了,边上竖了块木板。 好些年,我早上听到秋李郢上空有耒歌响的时候,都仿佛能听到里面有黑黑的叫声。仿佛看到,黑黑端坐在田头,端坐在雨地里,看着秋老二,看着田野。 田野,一抹雨烟。 (选自《散文》2016年7月) 1.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答: 解析 答通感、比拟,言之成理也可。 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鸟喙渐渐地啄破蛋壳”来比“耒歌渐渐打破黑夜”,形象地写出了耒歌由弱到强的过程(或由沉闷到嘹亮的听觉感受),写出唱耒歌的耕田人的劳作之辛苦。 2.从叙述顺序的角度,说说第⑰段的作用。(4分) 答: 解析 考查记叙顺序及其作用,题型比较常规。插叙的作用答题思路要帮学生重点梳理。 答案 运用插叙,交代了秋老二对黑黑“那么好” 的原因:不止是单身寂寞的陪伴、情感倾诉的对象,更是生死相依的“伴儿”。拓展了故事内涵,深化了主题。 3.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文倒数第②段。(6分) 答: 解析 赏析题在散文阅读中要注意从写作手法切入,找出写作手法的效果,对象的特点及其写作的意图或者表情达意的作用。 答案 实写作者听到其他耕田人唱耒歌,由此想象(虚写)黑黑端坐在田头雨地里看着秋老二看着田野的情景,暗示失去“伴儿”黑黑的秋老二的境况(或想象出失去黑黑后的秋老二的孤单),含蓄地表达了对秋老二的同情和担忧(答“对黑黑的怀念”也可)。 4.本文为什么以“耒歌”为题?试作探究。(6分) 答: 解析 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全面作答,压轴题注意结合主旨。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借助耒歌来呈现。跟耒歌关系密切的有一个农人这个群体,同时还有主人秋老二,围绕这两点归纳作者的感情态度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答案 结构上,耒歌是全文的线索。内容上,耒歌是耕田人用来消解起早摸黑耕地的辛劳的,是秋老二排解个人寂寞的歌(耒歌是辛苦的耕田人唱给牛听,唱给田野听,唱给自己听的歌),耒歌代表(概括或反映)了耕田人辛劳艰苦的生存状态;作者听到耒歌就想起了耕田人,想起了秋老二,所以耒歌又是作者用来表达对耕田人情感的载体。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创新”的悖论 唐 科 当代中国,“创新”已被提高到了事关民族复兴的高度。于是,政府自然在推动创新上,居于核心位置。政府投入的加大,也就意味着对创新研究干预力度加大,而过分的干预对创新的影响却是消极的。以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状况:对创新的大力鼓吹和干预,恰恰是导致创新能力偏低的重要因素。这就形成一个悖论——越提倡创新,越扼杀创新。 为何如此呢?根源在于,创新活动作为人类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有其独特的性质,它需要的是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依赖于个人的天赋、努力和不可预知的偶然性,而非政府的集中控制。自由主义的大师哈耶克认为:“创新往往并不具有明确的目标,而是人类不断摸索和试错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目标时常会发生变动。推动人们从事未知事物研究的,常常也不是明确和功利化的目标,而是对研究本身的兴趣,政府很难为创新活动提供它所需要的帮助。” 因此,对于创新的集中计划与指导,恰恰违背了创新活动的本质。创新的最有效方法,是把更多的自由留给个人,由“自生自发秩序”去决定谁的成果能推动社会进步。 国家操控创新活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它规定的目标过于确定化。近年来,种种所谓“创新计划”,都有极为具体的目标,并有对成果的明确要求和完成期限。在这种指挥棒的带动下,研究人员所从事的活动,也失去了创新活动所应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而是全力集中于发表论文这一极为明确的目标了。往往是被冠以“创新”美名的低水平的“成果”自然遍地开花,具有了更大的欺骗性,其造成的损失也更不易被觉察。 中国历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这使我们办成了不少崇尚个人自由的国家无法办到的事。但是这些成果的取得,可能是以丧失更有创新性的成果为代价的。科研人员只能根据国家的需要来从事研究,而国家集中控制下的研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它只能着眼于那些目标明确的、已知的项目,模仿和赶超,而离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有很大距离。在现在的环境下,我们需要的是超越而不仅仅是模仿,这就需要一种更加灵活、更能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了。当然,崇尚个人自主并不是排斥合作,反对组织。其实真正有效的组织,是建立在人类自愿结合基础之上的。而国家由于具有强大的权力,在干预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对个人的强制,从而扼杀创新的机会。以创新之名压制创新,创新的悖论并不是血雨腥风的,但造成的损失也许更为严重,而且这种损失是隐蔽的,就更不能等闲视之了。 近来,有些学者把创新能力视为一种软实力,这是很贴切的。因为这个“软”字恰到好处地揭示了创新的关键:创新能力的进步,依靠的不是“硬”性的措施和命令,而是要有赖于有利创新的“软”环境的建立。无疑,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选自《读书》,有删改) 1.概括“创新”悖论的具体表现。(6分) 答: 解析 根据文中“创新”悖论的具体表现,结合文本内容概括。 答案 越提倡创新,越扼杀创新:政府的集中控制压制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以创新之名压制创新:国家强制干预创新,扼杀创新的机会则丧失更有创新性的成果;创新的异化:创新目标过于确定化导致创新活动简单功利化。 2.从本文看,应该如何创新?(6分) 答: 解析 应该如何创新,“创新的最有效方法,是把更多的自由留给个人,由‘自生自发秩序’ 去决定谁的成果能推动社会进步”,尊重创新的规律,个人自由地开展创新活动;“我们需要的是超越而不仅仅是模仿,这就需要一种更加灵活、更能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了”,不仅模仿还要超越,国家要提供灵活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当然,崇尚个人自主并不是排斥合作,反对组织。其实真正有效的组织,是建立在人类自愿结合基础之上的”,发挥自主创新能力。 答案 ①尊重创新的规律,个人自由地开展创新活动,发挥自主创新能力,②依靠组织、团队合作创新。③不仅模仿还要超越,国家要提供灵活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 3.有学者视创新为一种“软实力”,你如何理解“软实力”的含义?(6分) 答: 解析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软实力”的含义,“创新能力的进步,依靠的不是‘硬’性的措施和命令,而是要有赖于有利创新的‘软’环境的建立”,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能依靠“硬”性措施,而要依靠利于创新的“软”环境。创新者通过有创意的创新成果来推动国家社会发展进步,显示一种独特的实力。 答案 ①创新能力是一种“软实力”,体现在创新者通过有创意的思想、方法、技能等创新成果来推动国家社会发展进步,显示一种独特的实力;②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能依靠“硬”性措施,而要依靠利于创新的“软”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