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作业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白居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篇点题,点明时间是除夕夜。同时表现作者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 B. 颔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的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 C. 颈联,“畏老偏惊节”,一“惊”字,不仅表现出作者因年老而感觉到时光匆匆,更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D. 这首五言律诗用语平淡朴实,但感情真切,表现出流落在外的作者逢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畏老情绪。‎ ‎2. 这首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D【解析】D项,“畏老情绪”错误,诗句中表现的是作者人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并不是真正的“畏老”,所谓“畏老”情绪只是为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服务的。‎ ‎2. ①直抒胸臆,诗人一开篇就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看似平淡,却是平淡处见真情。②对比,用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家中生活的贫苦作对比,抒发了对家乡的刻骨思念。③曲笔,最后一联转换抒写角度,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不仅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3~4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 游 雪晓清笳②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③西,青海际④。‎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⑤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本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当时作者己被调离南郑前线,在成都就任闲职。师伯浑:陆游友人。②笳:古代军中用的一种管乐器。③雁门:雁门关。④青海际:青海湖边。⑤封侯: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当“‎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汉书·班超传》)‎ ‎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以“雪晓清笳乱起”开篇,运用白描手法,视听结合,描写了富有特色的边塞风光,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 B. “铁骑无声望似水”句,运用比喻,从视觉角度,展现了军队整肃的阵容与浩大的声势,侧面反映出军纪之严明。‎ C.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与“梦游处、不知何地”形成照应,在欲扬先抑的跌宕中,凸显自己梦游之所在。‎ D. “寒灯”“漏声断”“月斜窗纸”,融情入景,以实衬虚,借写梦醒后周遭环境的冷清死寂衬托岀心境的凄苦悲凉。‎ ‎4.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解析】C项,“欲扬先抑的跌宕”错误,词中没有“抑扬”手法。故选C。‎ ‎4. 同:都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能的高度自信,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壮志未酬的伤感。异:词句侧重抒发了自己被朝廷投闲置散的愤慨,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书愤》中的诗句着重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5~6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 [宋]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诗人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5.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做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成气势能横压过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 解析:此题颔联中的“如”和喻体能明显地看出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答题时结合诗句找到要描述的对象和特征,最后答出“形象、生动”的效果。‎ ‎6.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恶风”“黄流”寓示诗人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诗人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被罢职”和诗中的关键词句“恶风”(现实)“空”(孤独)“头白”(年华易逝)和“还家去国情”(被罢官后的孤寂)。‎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 思远人 ‎ [宋]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7.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词人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联系词作的题目和“千里念行客”等词句即可归纳出词人流露出的情感。抒情词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在这首词中该句是首句,有起兴作用。综合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8.“就砚旋研墨”与“当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关系:“就砚旋研墨”暗指以当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这两句实际都是考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就砚旋研墨”的意思是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书写别情。而用来研墨的是前句“当窗滴”下的“泪”。同样,正是前有“泪”的“滴”下,才有了后文的“红笺为无色”,虽有夸张,却情真意切。‎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9~10题。‎ 秋夜曲 ‎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 [唐]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看新月吐蛾眉。‎ ‎9.“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第一重对比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第二重对比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 解析:首先找出诗句中的“两重对比”,再结合具体诗句加以描述,可结合“当年”“自守空帷”“梦”“别离”来组织答案。‎ ‎10.“漫漫轻云露月光”和“惟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漫漫”句渲染了朦胧幽静的氛围,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惟看”句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也写出了思念和无可奈何的怅惘。‎ 解析:这两处均为景物描写,景物描写一般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表达情感的作用。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漫漫轻云露月光”借哀景写哀情,衬托人物的心情;“惟看新月吐蛾眉”直接写人物的活动来抒情。月光和新月都有寄托思念的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