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诗歌鉴赏作业(1)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诗歌鉴赏 作业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晴至江渡 [唐]柳宗元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①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②在高树。 注 ①愚溪:即冉溪。柳宗元出于被贬逐的愤激,自称为“愚”,并把居住地永州的冉溪改名为“愚溪”。②浮槎:水中漂浮的木筏。 (1)第二句中有一个“独”字,实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渡头水落村径成”中的“成”意为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雨后江村景象,构思上颇有新意,试作简要分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注],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的?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 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这两首诗的结构相似,都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①路云遮寺,清弋江②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③,我心悬旆④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 ①九华山:是从宣州至舒州的必经之处。②清弋江:即青弋江,在宣城西。③的的:鲜明的样子。④旆(peì):古时旌旗末端形状像燕尾的飘带,泛指旌旗。 (1)首联勾画了一幅“____________”图,颔联刻画路云遮寺、村柳拂桥两幅画面。作者用这三幅图画,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也暗示了事件的进程,表达了________之情。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选择两种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行 [宋]刘克庄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注],来往暗知津。 【注】 堠(hò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 (1)本诗颔联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__________的特征。 (2)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问答问题。 泰山梁甫行 曹 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塑造了“妻子”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 答案解析 1.(1)作者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 显露出来 (2)这首诗写雨后江村景象,以一个独特角度显示出诗人独特的构思方式。雨后初晴,诗人向溪边随意漫步,只见渡头大水已退,通向村中的小径显露出来,而由上游冲下的浮木却高高地挂在树梢之上。写雨后景象,却舍去山水景致,仅以渡头水落后初显及遗存物象为着眼点,使得构思新颖。 2.(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时的壮美景象。诗的前两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海浪、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 3.(1)写景 抒情 (2)元诗将菊花与众花对比,从菊花后凋中凸显出对经历风霜的坚强品格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坚贞个性和高洁人格的欣赏与向往。黄诗直抒胸臆,直言要做司春之神,使菊花与桃花在春天一同登台,争妍斗丽,抒发了诗人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4.(1)春郊送别 对友人远行的依恋(或“惜别”)和祝愿(或“关切”) (2)①对比。颈联将友人“如鸿高的的”的心情同“悬旆正摇摇”的“我心”作对比,使友人在分别之际因仕途顺利而充满得意自信、乐观开朗之情和“我”宦海浮沉而又将与友人分别时内心空虚无着、怅然若失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②反衬。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明丽和煦的江南美景,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与友人惜别时的依恋之情和诗人的满腹愁情,以及自己不得意的惆怅、寂寞之情。 ③虚实结合。首联实写送别场景。颔联想象九华山路旁,云雾缭绕,寺宇隐现,暗示裴坦的行程;又望见眼前清弋江村边,春风轻拂杨柳,点明送别地点。两联一虚一实,一远山一近水,令人如临其境又无尽遐思。 ④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前四句环境描写,后四句直抒惆怅心情。江南早春,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芳草鲜美。友人得意乐观,而仕途失意的诗人并没因此感到高兴,反加深了内心的痛苦,无限感慨。(答出任意两种即可) 5.(1)比喻 朦胧 (2)①首联写出发之早,突出“认未真”;②颔联承接次句“认未真”,以“云似雪”“树如人” 写早行者的错觉;③颈联移步换景,从时间的推移中转写途中景物“认渐真”;④尾联再写“早认真”,流露出惯于早行者的感慨。 6.(1)塑造了妻子和儿女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粗俗艰苦、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的群体形象。 (2)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全方位描写滨海地区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