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浙江)3
2019届一轮复习 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 教案(浙江) 先微观,再宏观。将选项“切片”“对应”后,就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比对。微观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键词,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句子关系;宏观是从文章整体方面比对依据和结论。上面的“切片找对应”法示例中已暗含了这几种比对方式,下面进一步详解。 一、微观比对关键词和句子关系 (一)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键词 需要比对的关键词有以下几类: 比对词语 常见关键词 设误陷阱 范围、程度、频率词 全部、都、全、人人、所有,一些、部分,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十分,更、极其,较、比较,可能、似乎,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①以偏概全 ②武断绝对 时态词 已经、将、将要、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未、之前、之后、必将、大概、可能、似乎等 混淆时态 指代词 之、其、此、这、它、那等 ①偷换概念 ②张冠李戴 ③以偏概全 是非词 一定、必定、的确、出现、有、没有、每、无、无非、拒绝、杜绝、禁止、防止、否则、不同等 混淆是非 [示例] (2015·安徽高考T2-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原文信息]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比对分析] 作者在原文中并没有就“孟子”“荀子”和“新儒家”各自的关注点作叙述,只是说“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是儒家的共同特点,选项中的“都”和“只”,以偏概全了。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然后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1.[选项] 刻划符号笔划简单,形状规则,已具有竖、横、斜、叉等三十多种基本笔画。 [原文信息] 这些符号绝大多数是陶器烧制以前刻上去的,有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刻上去的。如在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一百多个。这些刻划符号,笔划简单,形状规则,共有三十多种,竖、横、斜、叉均有。这些符号在当时表示着某种意思,已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比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方法有了进步。 [比对分析] 答案:“共有三十多种”是指“刻划符号”,而非指“竖、横、斜、叉”等基本笔画。选项错误,属于张冠李戴。 2.[选项] (2014·全国卷ⅡT1-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原文信息]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比对分析] 答案:原文是“相关”官员,没有说“主使官员”,选项范围变小了;同时,原文是“处罚”,选项变为“追究”,程度变轻了。选项错误,属于以偏概全。 3.[选项] (2013·江西高考T9-A)“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原文信息]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比对分析] 答案: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只是“现在”的不太肯定的看法,并非全盘否定“曾经”流行的看法。选项错误,属于混淆时态。 (二)比对句子关系 有些选项不是变换了部分词语,而是改变了语句关系,这就需要考生根据选项前后句陈述的关系,去原文中寻找依据,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中分句间与原文语句分句间的关系的差异,就是看选项句子关系与原文句子关系是否一致。 比对句子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命题人常在以下关系上设误: 关系类型 设误方式 设误陷阱 关注重点 因果关系 因果颠倒 强加因果 变换原因 因果混乱 1.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的位置; 2.注意有无因果关系; 3.注意关注“因为”“由于”“因而”“所以”等关键词运用得恰当与否。 假设关系 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或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混淆时态 混淆是非 曲解文意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 条件关系 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 混淆是非 曲解文意 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 递进关系 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不符合逻辑;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等。 并列关系转折关系 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如:一……一……、不是……而是……(表并列);或:虽然……但是……等。 [示例] (2016·山东高考T6-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原文信息]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比对分析] 原文“格律限制不太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三者都是古体诗的特点,三者是并列关系,选项变成了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并不是“篇幅可长可短……”的原因,另外,原文中是说古体诗“格律限制不太严格”,而非“并不严格”。 [应用体验] 请比对下列选项和原文中句子间的关系,判断选项正误(打“√”或“×”)。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1.[选项] (2015·天津高考T6-D)“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 [原文信息] 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 判断: 理由: 答案:× 选项混淆是非。原文中说“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而是‘求价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的实质都是“求价意志”,都是人类所追求的,原文是肯定的。选项“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是否定的。 2.[选项] (2014·湖北高考T6-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原文信息]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判断: 理由: 答案:× 由原文信息得不出选项所说的这一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 二、宏观比对依据和结论 微观比对词语和句间关系都解决不了的部分选项需用这一步,而这部分选项概括性强,往往与文本的论点和论据有关联,这就需要先概括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然后比对,再进行推断,从而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我们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先概括,后推断’法”。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依然是议论文,所以就有说理的依据和结论,比对依据和结论,看内容是否符合事实、推断是否成立。高考题中的表现有以下两种情况: 选项特征 思考趋向 解题技巧 张冠李戴 互换位置: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成结论与依据互换。 因果混乱 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陈述对象、被陈述对象的位置。 结论或依据残缺: (1)选项中的结论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选项所说的依据在原文中却找不到。 (2)选项中的依据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无法得出选项结论。 (3)选项中的结论是多种依据推断出来的,但是选项只有其中一种依据。 (4)选项中的依据可造成多种结果,但是选项中的结论却只有一个。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混乱 注意:(1)比对选项中的结果或结论是否有依据。 (2)根据这类选项的不同特征,需要逐一理清结论或依据,有的结论或依据会在不同的段落,需要逐一寻找并概括,然后再进行推断。当然要注意“无中生有”和“文外设题”的区别[本学案方案(一)中已经讲过]。 [示例] (2016·山东高考T8-C、D)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原文信息]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比对分析] [选项C]中“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原文找不到具体对应的语句,这是命题者的概括,但是概括不准确,原文引用诗论部分,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古诗的一些看法”,至于“古人对唐代古诗的一些看法”在原文中也没有直接语句,需要概括,概括的依据是“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这句就是古人对唐代古诗的看法,所以本项错误。遇到类似的题,需要“‘先概括,后推断’法”。 [选项D]中“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在文中没有,但白居易的诗句是七言,所以这里是论据,属于“文外设题”,论证的观点是文章“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两部分结合的结论,因此,本项正确。 [应用体验] 用“先概括,后推断”法,判断下列选项正误(打“√”或“×”)。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1.[选项] (2015·湖北高考T8-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原文信息] 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 判断: 理由: 答案:× 选项以偏概全。选项“从来就没有”的观点过于绝对,原文中的观点是“次要地位”,“次要地位”不等同于“从来就没有”。 2.[选项] (2014·江西高考T9-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原文信息]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判断: 理由: 答案:× 选项武断绝对。选项的结论是“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原文用了“是否”,作者没有定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