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全国)(2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全国)(24)

‎2018届二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大传统与小传统 在西方国家,所谓大传统和小传统,也可以叫作“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学者文化和通俗文化”。在所有的社会里,有一种属于少数上层文化人的文化传统,叫作“大传统”,它是经学院、寺庙的教育而形成的,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的这个传统,是有意识培养和延续的产物,主要是通过有计划的设计过的教育而传播;但是,还有一种属于非文人的文化传统,它产生于日常生活,而且这种传统也没有人专门去培养和发展,它是自然生成的。‎ 这种说法,在中国也大体适用。大传统在中国古代是由私塾、学校、书院的教育来传播的。现在受过新式学校教育的人可能会看不起私塾,虽然那些私塾先生很早以前就常常是文学讽刺的对象,比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嘲笑先生摇头晃脑念“金叵罗”,但是,他们实际上在文化传播中是最重要的。这个大传统,就通过一些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逐渐建立起来。在古代中国,一个在这样传统里生活的人,从小就受家塾教育,从小就读经典,长大考经典,成人以后按照经典的礼仪规则参加社会活动,依靠书信、诗词往来的必要知识,就形成互相认同的一个阶层。他们的行为、举止、谈吐是他们互相认同的标志,这个传统的延续,也由一代一代的教育来保证,同时,他们还通过科举考试、婚姻关系,使这个阶层保持开放性和流动性。‎ 而民众有民众的传统,我们不要以为民众没有“知识”,他们只是没有书本的、抽象的、学校教出来的“知识”,实际上他们有另一套“知识”。这些知识构成小传统,而这些知识主要通过一些途径来传播。‎ 乡土中国在几千年里已经形成一些习俗和规则,像亲与疏、责与戏、荣与耻、好与坏、怎么对人、如何做事,一个人在家中、在乡下、在和小时同伴一起玩的时候,就渐渐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无形的。‎ 这些不识字或识字有限的人,也会受到文化阶层的影响,比如识字的人讲一些通俗的书,如福建的“礼生”、北方的“乡秀才”,在乡村是很受尊重的,古代中国乡村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对读书人的仰慕和尊敬。很多关于宗教信仰的知识和道理,被记录在民间善书、皇历、家族规约等里面。有时,乡村学校教书,在教书中间,不知不觉就把这些道理和知识传到了下层社会。‎ 在农村的节庆日、祭祀日等,会有祠堂、婚礼、丧葬等仪式,那些仪式就告诉人们祖先的重要性,而祖先的重要就意味着家庭的重要。家庭放大就是家族,家族是互相认同和互相支持的共同体。‎ 而仪式上的站位、先后次序,也传达了很多道理,比如男尊女卑、家族关系、父党母党、家族的中心和边缘、道德伦理的报应等。‎ 乡村生活中很重要的,还有演戏、说书之类的娱乐活动,戏文、故事很有用,常常把最通俗也是最简单化了的伦理道德规则传达给大众。比如“四郎探母”,其中就有家庭与国家、个人、爱情和民族大义之间的大道理;“十五贯”,就有关于偷盗等的因果报应问题;“隔江救阿斗”,就传达了忠义的伦理。看了戏,人们就接受了这套知识和道理,他们常常会引用戏文说事,也会引用戏曲故事来教育小孩子。‎ 所以,古代中国民众的小传统和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 ‎(节选自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中“大传统”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传统”是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属于少数上层人的正统文化、学者文化。‎ B.“大传统”一般由学校、书院、寺庙等场所传播,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是传播这一文化的重要角色。‎ C.“大传统”通过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和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建立起来,在这种环境里生活的人由此形成相互认同的阶层。‎ D.“大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不仅有赖于学校,还有科举考试、婚姻关系等等,因而常常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不是“大传统”的特点,且因果关系不成立。‎ ‎[答案] D ‎2.下列对中国文化中“小传统”传播途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传统”可以借助耳濡目染的经验来传播,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形的教育,把千百年来形成的乡土习俗和规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个人。‎ B.“小传统”可以借助文化阶层的影响来传播,通过乡里的读书人,以知识传授的方式,将宗教信仰的知识和道理等自然地传播下去。‎ C.“小传统”可以借助传统仪式的暗示来传播,通过乡村的节日或宗族活动,传达有关家族历史和伦理、家族等级关系等强调家庭重要的道理,以及因果报应等。‎ D.“小传统”可以借助乡村娱乐活动来传播,通过演戏、说书等最通俗的方式,在戏文和故事中传达最简单化的有关个人、家族和国家等的伦理道德规则。‎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演戏、说书等最通俗的方式”错,原文是说最通俗的伦理道德规则。‎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上层文化阶层通过多种正统教育,建立起他们的通行规则,把特定的行为、举止、谈吐作为他们之间互相认同的标志,通过一代一代的教育来保证这一传统的延续。‎ B.中国文化中的“小传统”没有形诸于书本,也不成体系,其表现方式是形象的。它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细节,潜移默化地使民众接受了知识和道理,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社会中大众的生活。‎ C.中国社会中,尽管民众的“小传统”和上层意识形态不相同,但是“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并没有完全割裂,民间的习俗、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与文化阶层抽象的知识有相通之处。‎ D.私塾、学校中的先生是“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他们既是“大传统”传播的重要载体,作为读书人又是民间仰慕和尊敬的对象,无形中参与了“小传统”的建设和传播。‎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没有形诸于书本,也不成体系”错,原文是“而民众有民众的传统……一些途径来传播”。‎ ‎[答案] 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也谈人品与画品 杨悦浦 古人云,“人品即画品”。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能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这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就是人“不咋样”。‎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有时却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所不齿。在时下“浮躁”的社会中,“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这样的“做人”,与真正的艺术创作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人品即画品”便仅仅是一句空谈。‎ 若从这些现象看,“人品即画品”在现实中便成了一个可疑的命题。人品就是人品,画品就是画品,常常被分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 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作品是否达到了艺术基本品位,它的艺术价值如何?作品在社会领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为社会文化艺术综合方面所认知?作品是否经得起历史的鉴证,不要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算是在当代的位置又如何?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炼,风格和个性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 打开美术史,都是由无数名作和艺术思想发展而组成的。历史上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人品好的画家也很多,美术史不会将其全然割裂。“人品即画品”的道理,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只想提醒,在鱼龙混杂、浮嚣躁动的社会现实中,若有人还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千万别当真。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要做人有标准,从艺有高度,唯德艺双馨方能遗泽后代。‎ ‎(《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1日12版)‎ ‎4.作者认为,许多人对“人品即画品”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做支撑作者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A.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认证,有的画家画不错,但是人不怎么样;有的画家人不错,但是画却不好。‎ B.“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能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这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 C.“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但在现实中有时却只是被当作“幌子”。这是因为,在现实中绘画水平是美术界所看重的,即便是一个世俗之人,他若有了绘画的高水平真功夫,未必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画家。‎ D.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靠炒作出名,有些略懂绘画的官员也很容易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而那些靠真本事拼搏的人却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使得“人品即画品”成了一句空话。‎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分别解释“人品”和“画品”,讲的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不能支撑作者的观点。‎ ‎[答案] B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如今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随之“浮动”,使一些人的人品很难保证;这些人绘画不是靠努力,而是靠炒作或靠权力,“画品”也很难保证。‎ B.我们经常听到的“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话语是美术界的“流行语”,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C.作者对艺术上不努力,却擅长炒作的人给予了批评,并认为他们虽然能够凭借炒作而被热捧一时,但是最终经不起考验而被大众瞧不起。‎ D.在作者看来,绘画就应该看重绘画水平,画家俗一点并不能成为被诟病的把柄,更何况俗人也不一定是坏人,俗也不影响一个人高水平的发挥。‎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理解有误,原文是说“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而且“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这句话是作者对“‘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有时却只是被当作‘幌子’”的现象的批评。‎ ‎[答案] D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界一向主张和追求“人品即画品”,但是现实生活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带有更多的功利色彩,从而使“人品即画品”的要求仅限于理论层面了。‎ B.作者认为“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不但涉及对画作的具体要求,甚至要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和历史的高度,这就要求画家有过硬的性情、品质和操守才行。‎ C.作者鉴于社会上种种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却不去真正践行它的现象,得出了一个结论——“千万别当真”,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 D.“俗不可耐”的画家其实并不是作者讽刺的对象,而年轻记者去采访他前,某长者特地嘱咐他的话才是作者思考的重点,因为“某长者”意在提醒记者不要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无中生有。‎ ‎[答案] 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幸福悖论”的道德反思 ‎“幸福悖论”,指幸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更多财富没有带来更大幸福。随着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幸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开展了幸福指数的相关调查研究。‎ ‎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发表了著名论文《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提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这一论点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也称“幸福悖论”“幸福—收入之谜”。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长期的动态研究表明,人均收入的高低同平均快乐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在收入达到某一点以前,快乐随收入增加而增长,但超过那一点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部,人们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快乐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关系,包括文化特征在内的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快乐。作为社会福利衡量指标的国民生产总值没有能将一些看不见的,但又非常重要的东西纳入衡量之列,如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而这恰恰被许多人当作生活的最终目标。‎ ‎“幸福悖论”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理论根源和切实的经验依据。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增加财富是增加幸福的主要方式。首先,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购买消费的物品;其次,更多的财富给了人们更多选择的权利,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消费或不消费某些商品,因此,更多的财富会带来更大的幸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金钱和财富成为幸福的代名词。一般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感应该增强,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很高,人们收入较少,处于贫穷阶段时,收入的增加、财富的增长无疑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影响因子。但是,物质丰裕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和价值。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精神上的追求就显得愈益迫切。如果人们依然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积累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人类的精神和道德发展自然就被放逐而沦亡。有学者认为“当今社会虽然变富了,可是没有更快乐,就是因为许多人不懂得人生真谛,正在做钱的奴隶而变得痛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把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锁定在物质财富的增加上,其实就是把钱当作唯一的目标,无疑起了不好的作用”。‎ ‎“幸福悖论”并不是真正的逻辑悖论,其之所以作为悖论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恰恰体现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统一性,同时也提示我们,人类对幸福的认知仍处于启蒙阶段。(选自《求实》,有删改)‎ ‎7.下列关于“幸福悖论”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幸福悖论”指人在获得更多的财富后,没有得到与财富增加相应的幸福快乐的增加。‎ B.“幸福悖论”最早是由美国伊斯特林提出的,这个概念也可以表述为“幸福—收入之谜”。‎ C.“幸福悖论”产生的条件是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 D.“幸福悖论”不是真正的逻辑悖论,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体现出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统一性。‎ ‎[解析] ‎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曲解文意。原文是“随着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幸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开展了幸福指数的相关调查研究”。‎ ‎[答案] C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民生产总值没有将许多人当作生活的最终日标的内心平静和幸福等纳入社会福利衡量体系中。‎ B.研究表明,平均快乐水平与人均收入的高低没有明显的关系,决定人们快乐的因素是文化特征。‎ C.物质本身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物质的丰富性并不是生活幸福的唯一条件。‎ D.有学者认为有些人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是因为他们把赚钱作为唯一目标,作者也认同学者的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说法片面。文中说“包括文化特征在内的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快乐”。‎ ‎[答案] B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幸福悖论”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既有对一个国家内部的研究,也有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 B.当今社会变富了,可人们却没有更快乐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精神追求。‎ C.研究表明,在收入达到某一点以前,快乐随收入增加而增长,但超过那一点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 D.“幸福悖论”问题既有理论根源,也有经验依据,比如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就是其主要根源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无中生有。“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就是其主要根源之一”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 ‎[答案] 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