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必修高一至必修五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舍,同舍。意思是放弃。)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3秦伯说(说,同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明智) 古今异义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意思是:那个人。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2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助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词)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词类活用 1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 2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东面。) 3肆其西封(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 4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5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虚词 1.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 而 34 / 34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承接,连词) 1.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2. 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3. 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特殊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省略句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语后置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4.(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5.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烛之武)许之 省略句 7.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8.邻之厚,君之薄也 判断句 9.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10.(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11.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应为“有何厌”;译文:晋国,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12.阙秦以利(于)晋 省略句 13.以乱易整,不武 否定判断句 14.若亡郑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 应为“于君有益” 《荆轲刺秦王》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34 / 34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古今异义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一词多义 见:见陵之耻:被(表被动) 图穷而匕首见通"现",看到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召见 诚: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 顾:顾计不知所出:不过,只是 顾笑武阳:回头 将军宜枉驾顾之:回来 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为表被动)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为变徵之声:发出 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 同上。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34 / 34 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4、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②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鸿门宴》 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不—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 坐─座:因击沛公于坐 置之坐上。 古今异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省份名。 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省份名。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省份名。 5.婚姻 古:儿女亲家 34 / 34 今:男女结为夫妻关系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7.于是 古:在这件事上(这种情况下) 今:表顺承 8.再 古:两次 今:第二次 词类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 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 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为王)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E 形容词用作名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4 / 34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 省略句: 沛公军霸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欲呼张良与俱去。 毋从俱死也。 奉厄酒为寿。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加彘肩上。 置之坐上。 竖子,不足与谋 3. 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4. 介宾短语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5.宾语前置: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籍何以至此?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固定结构 无所:没有……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 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谁更……)?表示比较。 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 如“所以遣将守关者”。 为……所:被……表被动。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用来……的。 如“军中无以为乐”。 有以:有用来……的。 如“项王未有以应”。 何……为:表反问。 如“何辞为?” 偏义复词: 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34 / 34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必修二 《兰亭集序》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 "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诗文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2 死生亦大矣 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 环绕 ②一觞一咏 喝酒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 使……开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34 / 34 (1) 一起。例:若合一契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 )年之后 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虚词运用】 1、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2、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曾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 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以之兴怀 代词 回指上文中的事。 暮春之初 音节助词 衬足四个音节 【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34 / 34 (二)倒装句: ⑴ 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⑵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三)省略句: 1、省略句: ⑴ 省主语: 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⑵ 省介词宾词: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⑶ 省介词"于": ① 映带(于)左右 ② 悟言(于)一室之内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赤壁赋》 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一词多义 (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34 / 34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 ) (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 虚词 1.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 2. 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3.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 4. 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34 / 34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 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 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4. 变式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 《游褒禅山记》 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古今异义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 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34 / 34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一词多义 “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相 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扶助盲人的人 桓公欲相鲍叔 相:使为相 悔相道之不察兮 相:省视,察看 儿已薄禄相 相:相貌 及时相遣归 相:(偏指一方)我 虚词 “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34 / 34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而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 而:表示转折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因而表示因果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表示并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示递进 3、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作“好游者”定语)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 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既其出(助词,无义) 4、“以”: 1、作介词用: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来。“无物以相之”。 3、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 4、表承接。“由山以上”。 特殊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状语后置句) 5、不随以止也(省略句) 6、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7、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表示因果关系) 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者》 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古今异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34 / 34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 3、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选择连词)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战士,士兵;逃跑/行) 5、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 6、数罟不入洿池(细、密/数字或者数数) 7、树之以桑(种植,动词/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凭借/表同意认可) 一词多义 (一)王:1、然而不王者(称王wang4;名作动)2、梁惠王曰(君王wang2;名词) (二)食: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 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 (三)时: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 (四)以:1、请以战喻(用;介词) 2、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3、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 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 (五)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介词)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 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 (六)之: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 (七)然: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 然而、但是) 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八)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 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填然鼓之鼓: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4、树之以桑 树:种植 5、王无罪岁 罪:归罪、归咎 (二)动作名1请以战喻(战争)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三)形容词作动词 1、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四)使动用法 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 判断句: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兵也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状语后置句: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树之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固定句: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劝学》 34 / 34 通假字 木直中绳, 以为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 通“又”。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天赋,资质。 古今异义 1.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4.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5.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6.蟹六跪而二鳌 古义:腿,蟹腿; 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跪下。 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 以为轮。 ,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足,名词作动词,走得快。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虚词 于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 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另:苛政猛于虎;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者 34 / 34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另:有蒋氏者;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另: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另:君将哀而生之乎;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另:潭西南而望;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另: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另: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 军惊而坏都舍(表比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固定句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介词结构后置 ①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过秦论》 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古今异义词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黄河以西一带 今:河的西面 34 / 34 2.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 今:指山东省 3.流血漂橹——古:盾牌 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一词多义 ①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④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⑤遗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名词的活用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在国内、向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特殊句式 ①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 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③宾语前置句: 陈利兵而谁何。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34 / 34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师说》 通假字 传道受业解惑 :同 授,传授。句读之不知 :同逗,停顿。 或师焉,或不焉:同 否。 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4)吾从而师之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 今义:连词。 (5)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词类活用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意动用法。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名词作动词。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 愚人 形容词作名词。 一词多义 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 师道之不复: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表示宾语前置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古之学者:助词,的 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 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大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指士大夫,后为语气词。 道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道理 吾师道也: 道理 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 风尚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专门技艺的人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吾师道也: 学习、效法 或师焉,或不焉: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不耻相师:学习、效法 无 无贵无贱:无论 圣人无常师:没有 特殊句式 1.《师说》判断句知识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予业务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介词结构后置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2.《师说》宾语前置知识点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从师学习。 3.《师说》被动句知识点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六艺经传都普遍的学习,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必修四 34 / 34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④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⑧肉袒伏斧质。“质”通“锧”,铁砧。 古今异义 ①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内亲外戚) ⑤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⑧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⑨左右欲刃(左右,左右的侍从) ⑩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目光短浅) 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 (幸亏) 34 / 34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传”与“示”) 欢 ①逆强秦之欢 (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 (怀,怀揣着) ⑤蔺相如前曰 (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 (上,献上) ⑦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⑧ 臣语曰(语,告诉)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⑤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⑤大王必欲急臣 (急,使……急,逼迫) ⑥ 以绝秦望(绝,用……断绝)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②宁许以负秦曲 (曲,理亏之责) i.动词作名词: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34 / 34 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于”字表被动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被动 ④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 拜,(被)授予官职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1、何以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③介宾短语后置:1、拜送书于庭 2、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于诸侯闻)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与君结) 《苏武传》 【通假字】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女:通“汝”,你。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7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9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10请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 11因泣下霑衿 霑:同“沾” 衿:同“襟”,衣襟。 12与武决去 决:通“诀”,诀别。 13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 【古今异义】 1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 2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义:临时充任 5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7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8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10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1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2会论虞常 古义:判罪 今义:分析说明事理 13太夫人已不幸 古义:去世 今义:使人失望、伤心、痛苦 34 / 34 14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词使动用法,使……归 (2)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4)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5)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6)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动词使动用法,使……堕 (7)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 以状语武 名词作动词,告诉 (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6)得夜见汉使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7)武能网纺繳,檠弓弩 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8)及卫律所将降者 名词作动词,带领 【特殊句式】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2)见犯乃死,重负国 (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4)皆为陛下所成就 (5)劾大不敬 《张衡传》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 “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 杯,酒杯。 34 / 34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古: 结交 今:①连接 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行:古:不去(应荐)。 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 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 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连辟公府不就 古义:征召。 今义:复辟。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授给官职。 今义:拜见。 其牙机巧制 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今义:牙齿。 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音dōu) 一词多义 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34 / 34 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 制 ①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属zhǔ ①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 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善: 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的) ②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文言句式 34 / 34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省略主语“张衡”) (6)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 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一词多义: 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34 / 34 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虚词 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连词 相当于“而”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介词 把、拿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动词 用,采取 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 副词 通“已”,已经 相当于“何”的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奚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焉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34 / 34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滕王阁序》 通假字 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治) 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失) 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俊采星驰 (“采”通“寀”,官吏。) 古今异义 1.穷且益坚 古:困厄,处境艰难。 今:穷困; 2.一介书生 古:量词,个 今:介绍,介于 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古: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4.盛筵难再 古:第二次。 今:又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古:语气词,用在句尾 今:无意义。 6.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7.识盈虚之有数 古:定数 今:数量 8.彩彻区明 古:日光 今:彩色 9.序属三秋 古:秋季的第三个月 今:三个秋季 10.路出明区 古:过 今:向外走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介词,在. 序:名词,时序。属:是。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屈贾宜于长沙 屈:被……贬谪。 不坠青云之志 坠:抛弃。 敢竭鄙怀 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一词多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34 / 34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 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 34 / 34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屈:使……委屈) 敢竭鄙怀。(竭:使……完全表露出来) (2)名词作状语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流星一样)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上:向上;下:向下)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萍水:就像水上的浮萍) (3)名词作动词 目吴会于云间。(目:用眼睛看) 青雀黄龙之舳。(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4)意动用法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 (5)数量词作名词 千里逢迎。(千里:远道而来的客人) (6)形容词作名词 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形容词作动词,全都是;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特殊句式 1、 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逍遥游》 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而徵一国(通“耐”,能) (5)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众人匹之 34 / 34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 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5)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短的 今义:农历腊月;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 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一词多义 辩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词类活用 (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 (5)而徵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 虚词 1. 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2)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3)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而莫之天阏者(代词,它) 34 / 34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8)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些)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 (10)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 2. 而 (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3)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 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 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6. 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 于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 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 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4 / 34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 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 变式句 (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成语积累: 鹏程万里 、不近人情、大有径庭、尘垢秕糠、大而无当、越俎代庖、扶摇直上、饮河满腹、中规中矩 《陈情表》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所忧愁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5、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6、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7、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8、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9、①具以表闻。②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一词多义 (一)虚词“以” 1、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借)……身份”。 猥以微贱。凭,介词。 臣具以表闻。用,拿,介词。 汾阳王以副元帅凭借……身份 2)表示原因,介词。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因为 2、用作连词 34 / 34 夫夷以近又、而且,表并列关系 谨拜表以闻来,表目的关系 今不忍人无寇暴乱,以乱天子边事来,表目的关系 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地,着),表修饰关系 (二)虚词“之”用作助词。 (1)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的,定中之间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的,定中之间 (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可不翻译 文中重点掌握实词 1、当 (1)当侍东宫。任,充当,动词。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定,副词。 2、命 (1)辞不赴命。任命,名词。 (2)人命危浅。生命、性命,名词。 (3)更相为命。生活、生存,名词。 3、终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 (2)无以终余年。结束,度完,动词。 (3)愿乞终养。终了,动词。 表示官职变动的实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4、迁,改官。 5、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6、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7、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8、出,指出京受任。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1、放,放逐。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文言句式 固定句式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4 / 34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二)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着。 2、戍卒叫,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克 3、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 4、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被动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表示被动 6、不拘于时“于”表示被动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表示被动 34 / 3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