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高一至必修五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必修高一至必修五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 ‎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舍,同舍。意思是放弃。)‎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3秦伯说(说,同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明智)‎ 古今异义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意思是:那个人。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2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助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词)‎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词类活用 ‎1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 ‎2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东面。)‎ ‎3肆其西封(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 ‎4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5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虚词 1. 以 ‎ ‎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 2. 而 ‎ ‎ 34 / 34‎ ‎ ‎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承接,连词) ‎ 1. 焉 ‎ ‎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 ‎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 ‎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 ‎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 ‎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 2. 其 ‎ ‎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 ‎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 ‎ ④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 3. 之 ‎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 ‎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特殊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 2.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省略句 ‎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语后置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 4.(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 5.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 6.(烛之武)许之 省略句 ‎ 7.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 8.邻之厚,君之薄也 判断句 ‎ 9.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 10.(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 11.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应为“有何厌”;译文:晋国,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 12.阙秦以利(于)晋 省略句 ‎ 13.以乱易整,不武 否定判断句 ‎ 14.若亡郑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 应为“于君有益”‎ ‎《荆轲刺秦王》‎ 通假字 ‎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 ‎ 34 / 34‎ ‎ ‎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 古今异义 ‎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 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 ‎ ‎ 一词多义 见:见陵之耻:被(表被动) ‎ ‎ 图穷而匕首见通"现",看到 ‎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召见 诚: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 顾:顾计不知所出:不过,只是 ‎ 顾笑武阳:回头 ‎ 将军宜枉驾顾之:回来 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为表被动)‎ ‎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 为变徵之声:发出 ‎ ‎ ‎ 词类活用 ‎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 左右既前 同上。‎ ‎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 34 / 34‎ ‎ ‎ ‎ 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 ‎ ‎4、文言特殊句式: ‎ ‎①判断句 ‎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②省略句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③被动句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④倒装句 ‎ 常痛于骨髓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 ‎《鸿门宴》‎ 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不—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 坐─座:因击沛公于坐 置之坐上。‎ 古今异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省份名。‎ ‎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省份名。‎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省份名。‎ ‎5.婚姻 古:儿女亲家 ‎ 34 / 34‎ ‎ ‎ 今:男女结为夫妻关系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7.于是 古:在这件事上(这种情况下)‎ ‎ 今:表顺承 ‎8.再 古:两次 ‎ 今:第二次 词类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 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 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为王)‎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E 形容词用作名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 34 / 34‎ ‎ ‎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 省略句:‎ 沛公军霸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欲呼张良与俱去。‎ 毋从俱死也。‎ 奉厄酒为寿。‎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加彘肩上。‎ 置之坐上。‎ 竖子,不足与谋 ‎3. 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4. 介宾短语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5.宾语前置:‎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籍何以至此?‎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固定结构 无所:没有……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 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谁更……)?表示比较。 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 如“所以遣将守关者”。‎ 为……所:被……表被动。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用来……的。 如“军中无以为乐”。‎ 有以:有用来……的。 如“项王未有以应”。‎ 何……为:表反问。 如“何辞为?”‎ 偏义复词:‎ 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 34 / 34‎ ‎ ‎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必修二 ‎《兰亭集序》‎ ‎【通假字】‎ ‎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  2、趣舍万殊 "趣"通"取"‎ ‎【古今异义】‎ ‎  1、列坐其次 ‎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  2、亦将有感于斯文 ‎  古:这些诗文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  3、或取诸怀抱 ‎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  5、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 ‎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  6、俯仰一世 ‎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  7、俯察品类之盛 ‎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  【词类活用】‎ ‎  1、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  2 死生亦大矣 大事 ‎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 ‎  3、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 环绕 ②一觞一咏 喝酒 ‎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等同,把……看作一样。‎ ‎  5、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 使……开畅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 ‎ 【一词多义】‎ ‎  (一)临 ‎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  (二)一 ‎ 34 / 34‎ ‎ ‎ ‎  (1) 一起。例:若合一契 ‎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  (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  (三)次 ‎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  (四)致 ‎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  (五)修 ‎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 ‎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  (六)期 ‎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 ‎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  4、期(jī )年之后 周、满 ‎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虚词运用】‎ ‎  1、所以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  2、之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  曾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 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  以之兴怀 代词 回指上文中的事。‎ ‎  暮春之初 音节助词 衬足四个音节 ‎  【特殊句式】‎ ‎  (一)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 34 / 34‎ ‎ ‎ ‎  (二)倒装句:‎ ‎  ⑴ 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  ⑵ 定语后置:‎ ‎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  (三)省略句:‎ ‎  1、省略句:‎ ‎  ⑴ 省主语:‎ ‎  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  ⑵ 省介词宾词:‎ ‎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  ⑶ 省介词"于":‎ ‎  ① 映带(于)左右 ② 悟言(于)一室之内 ‎【涉及成语】‎ ‎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赤壁赋》‎ ‎ 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 ‎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一词多义 ‎(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 ‎ 34 / 34‎ ‎ ‎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 ‎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 ‎(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 )‎ ‎(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 虚词 ‎1.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 ‎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 ‎2. 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 ‎(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3.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 ‎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 ‎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 ‎ ‎(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 ‎4. 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 34 / 34‎ ‎ ‎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 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 ‎(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 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 ‎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4. 变式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 ‎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 ‎ ‎《游褒禅山记》‎ 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古今异义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 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 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 34 / 34‎ ‎ ‎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一词多义 ‎ “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 “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 “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相 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扶助盲人的人 桓公欲相鲍叔 相:使为相 悔相道之不察兮 相:省视,察看 儿已薄禄相 相:相貌 及时相遣归 相:(偏指一方)我 虚词 ‎“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 34 / 34‎ ‎ ‎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而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 而:表示转折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因而表示因果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表示并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示递进 ‎ ‎3、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作“好游者”定语)‎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 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既其出(助词,无义)‎ ‎4、“以”:‎ ‎1、作介词用: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来。“无物以相之”。‎ ‎3、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 ‎4、表承接。“由山以上”。 ‎ 特殊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状语后置句)‎ ‎5、不随以止也(省略句)‎ ‎6、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 7、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表示因果关系)‎ 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者》‎ 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古今异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 34 / 34‎ ‎ ‎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 ‎ ‎3、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选择连词)‎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战士,士兵;逃跑/行)‎ ‎5、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 ‎6、数罟不入洿池(细、密/数字或者数数)‎ ‎7、树之以桑(种植,动词/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凭借/表同意认可)‎ 一词多义 ‎(一)王:1、然而不王者(称王wang4;名作动)2、梁惠王曰(君王wang2;名词)‎ ‎(二)食: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 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 ‎(三)时: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 ‎(四)以:1、请以战喻(用;介词) 2、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3、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 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 ‎(五)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介词)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 ‎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 ‎(六)之: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 ‎(七)然: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 然而、但是)‎ ‎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八)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 ‎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填然鼓之鼓: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4、树之以桑 树:种植 5、王无罪岁 罪:归罪、归咎 ‎ ‎(二)动作名1请以战喻(战争)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三)形容词作动词 1、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四)使动用法 ‎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 判断句: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兵也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状语后置句: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树之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固定句:‎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劝学》‎ ‎ 34 / 34‎ ‎ ‎ 通假字 木直中绳, 以为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 通“又”。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天赋,资质。 古今异义 1.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4.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5.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6.蟹六跪而二鳌 古义:腿,蟹腿; 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跪下。 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 以为轮。 ,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足,名词作动词,走得快。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虚词 于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 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另:苛政猛于虎;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者 ‎ ‎ 34 / 34‎ ‎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另:有蒋氏者;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另: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另:君将哀而生之乎;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另:潭西南而望;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另: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另: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 军惊而坏都舍(表比喻) 特殊句式 ‎ 判断句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固定句式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 定语后置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 介词结构后置 ‎ ‎①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过秦论》‎ 通假字 ‎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 百有余年(通“又”) ‎ 古今异义词 ‎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黄河以西一带 今:河的西面 ‎ ‎ 34 / 34‎ ‎ ‎ ‎2.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 今:指山东省 ‎ ‎3.流血漂橹——古:盾牌 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 一词多义 ‎①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 ‎②亡: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 ‎③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 ‎④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 ‎⑤遗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 ‎⑥度: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 动词的活用 ‎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 形容词活用 ‎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 名词的活用 ‎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 赢粮而景从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在国内、向南 ‎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 特殊句式 ‎ ‎①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② 被动句: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③宾语前置句: 陈利兵而谁何。 ‎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 ‎ 34 / 34‎ ‎ ‎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师说》‎ 通假字 传道受业解惑 :同 授,传授。句读之不知 :同逗,停顿。 或师焉,或不焉:同 否。 ‎ 古今异义词 ‎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 ‎(4)吾从而师之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 今义:连词。 ‎ ‎(5)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 词类活用 ‎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意动用法。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名词作动词。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 愚人 形容词作名词。 ‎ 一词多义 ‎ 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 ‎ 师道之不复: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表示宾语前置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古之学者:助词,的 ‎ 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 ‎ 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大概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指士大夫,后为语气词。 ‎ 道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道理 吾师道也: 道理 ‎ 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 余嘉其能行古道: 风尚 ‎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专门技艺的人 ‎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吾师道也: 学习、效法 ‎ 或师焉,或不焉: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不耻相师:学习、效法 ‎ 无 无贵无贱:无论 圣人无常师:没有 ‎ 特殊句式 ‎ ‎1.《师说》判断句知识点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予业务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 介词结构后置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 ‎2.《师说》宾语前置知识点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 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从师学习。 ‎ ‎3.《师说》被动句知识点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 六艺经传都普遍的学习,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必修四 ‎ 34 / 34‎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假字 ‎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  ④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  ⑧肉袒伏斧质。“质”通“锧”,铁砧。‎ 古今异义 ‎  ①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内亲外戚)‎ ‎  ⑤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  ⑧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  ⑨左右欲刃(左右,左右的侍从)‎ ‎  ⑩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目光短浅)‎ ‎  一词多义 ‎  负 ‎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  使 ‎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  引 ‎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  徒 ‎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  幸 ‎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  ③则幸得脱矣 (幸亏)‎ ‎ 34 / 34‎ ‎ ‎ ‎  以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传”与“示”)‎ ‎  欢 ‎  ①逆强秦之欢 (欢心)‎ ‎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 词类活用 ‎  a.名词作动词:‎ ‎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  ④怀其璧 (怀,怀揣着)‎ ‎  ⑤蔺相如前曰 (前,走上前)‎ ‎  ⑥臣乃敢上璧 (上,献上)‎ ‎  ⑦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  ⑧ 臣语曰(语,告诉)‎ ‎  b.名词作状语:‎ ‎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  ⑤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  c.使动用法:‎ ‎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  ⑤大王必欲急臣 (急,使……急,逼迫)‎ ‎  ⑥ 以绝秦望(绝,用……断绝)‎ ‎  d.意动用法:‎ ‎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  e.形容词作动词:‎ ‎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 ‎  f.形容词作名词:‎ ‎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  ②宁许以负秦曲 (曲,理亏之责)‎ ‎  i.动词作名词:‎ ‎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 34 / 34‎ ‎ ‎ ‎  特殊句式 ‎  a.判断句:‎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  ③我为赵将 ‎  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  b.被动句:‎ ‎  ①而君幸于赵王 “于”字表被动 ‎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字表被动 ‎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被动 ‎  ④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 拜,(被)授予官职 ‎  c.倒装句:‎ ‎  ①宾语前置:1、何以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 ‎  ②定语后置: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③介宾短语后置:1、拜送书于庭 2、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于诸侯闻)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与君结)‎ ‎《苏武传》‎ ‎【通假字】 ‎ ‎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女:通“汝”,你。 ‎ ‎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 ‎3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 ‎5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 ‎6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 ‎7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 ‎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 ‎9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 ‎10请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 ‎11因泣下霑衿 霑:同“沾” 衿:同“襟”,衣襟。‎ ‎12与武决去 决:通“诀”,诀别。 ‎ ‎13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 ‎【古今异义】 ‎ ‎1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 ‎2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义:临时充任 ‎5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 ‎7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 ‎8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 ‎10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 ‎11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2会论虞常 古义:判罪 今义:分析说明事理 ‎13太夫人已不幸 古义:去世 今义:使人失望、伤心、痛苦 ‎ 34 / 34‎ ‎ ‎ ‎14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词类活用】 ‎ ‎1.意动用法 ‎ ‎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 ‎2.使动用法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词使动用法,使……归 ‎(2)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 ‎(3)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 ‎(4)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 ‎(5)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6)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动词使动用法,使……堕 ‎(7)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 ‎ 3.名词活用 ‎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 ‎(4) 以状语武 名词作动词,告诉 ‎(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 ‎(6)得夜见汉使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7)武能网纺繳,檠弓弩 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8)及卫律所将降者 名词作动词,带领 ‎【特殊句式】 ‎ ‎ 1.倒置句 ‎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 ‎ 2.判断句 ‎ ‎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 ‎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 3.被动句 ‎ ‎ (1)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 ‎ (2)见犯乃死,重负国 ‎ ‎ (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 (4)皆为陛下所成就 ‎ (5)劾大不敬 ‎ ‎《张衡传》‎ 通假字: ‎ ‎  1。员径八尺:“员”通“圆” ‎ ‎  2。傍行八道: “傍”通“旁” ‎ ‎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 ‎  4.形似酒尊:“尊”通“樽”, 杯,酒杯。 ‎ ‎ 34 / 34‎ ‎ ‎ ‎  词类活用 ‎ ‎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 ‎  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 ‎  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 ‎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同上。 ‎ ‎  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 ‎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 ‎ 古今异义词: ‎ ‎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古: 结交 今:①连接 ②移交和接替 ‎ ‎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 ‎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行:古:不去(应荐)。 今:不可以 ‎ ‎  4.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 ‎  5.寻其方面 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 ‎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 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 ‎  7.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 ‎  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 ‎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  连辟公府不就 古义:征召。 ‎ ‎  今义:复辟。 ‎ ‎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授给官职。 ‎ ‎  今义:拜见。 ‎ ‎  其牙机巧制 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 ‎  今义:牙齿。 ‎ ‎  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 ‎ ‎  今义:周到细致。 ‎ ‎  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 ‎ ‎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 ‎  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 ‎ ‎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 ‎ ‎  今义:从车上下来。 ‎ ‎  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 ‎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音dōu) ‎ ‎  ‎ ‎  一词多义 ‎ ‎  观 ‎ ‎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 ‎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 ‎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 ‎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 ‎  ⑤启窗而观(看) ‎ ‎ 34 / 34‎ ‎ ‎ ‎  因 ‎ ‎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 ‎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 ‎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 ‎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 ‎  (通过、经由) ‎ ‎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 ‎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 ‎  乃 ‎ ‎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 ‎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 ‎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 ‎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 ‎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 ‎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 ‎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 ‎  (于是,就) ‎ ‎  制 ‎ ‎  ①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 ‎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 ‎  ②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 ‎  (统率,指挥) ‎ ‎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 ‎  属zhǔ ‎ ‎  ①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 ‎  ② 衡少善属文(连缀) ‎ ‎  ③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 ‎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 ‎  shǔ ‎ ‎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 ‎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 ‎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 ‎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 ‎  善: ‎ ‎  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好的) ‎ ‎  ②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  (善行) ‎ ‎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 ‎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 ‎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 ‎  ⑥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 ‎  文言句式 ‎ ‎ 34 / 34‎ ‎ ‎ ‎   (1)判断句 ‎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 ‎  (2)被动句 ‎ ‎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 ‎  (3)宾语前置句 ‎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 ‎  (4)介词结构后置句 ‎ ‎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 ‎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 ‎  (5)省略句 ‎ ‎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 ‎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 ‎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省略主语“张衡”) ‎ ‎  (6)状语后置 ‎ ‎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古今异义:‎ ‎ (1)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 ‎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 (2)尝从人事 人事 ‎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 ‎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 (5)幼稚盈室 幼稚 ‎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 ‎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 (7)恨晨光之熹微 恨 ‎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 (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一词多义:‎ 心 --因事顺心(心愿)‎ ‎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 34 / 34‎ ‎ ‎ 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 --故便求之(所以)‎ ‎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虚词 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连词 相当于“而”‎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介词 把、拿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动词 用,采取 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 副词 通“已”,已经 相当于“何”的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奚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焉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 34 / 34‎ ‎ ‎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 ‎《滕王阁序》‎ 通假字 ‎ ‎ 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治)‎ 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失)‎ 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俊采星驰 (“采”通“寀”,官吏。)‎ ‎ ‎ 古今异义 ‎1.穷且益坚                古:困厄,处境艰难。 今:穷困;‎ ‎2.一介书生                古:量词,个          今:介绍,介于 ‎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古: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4.盛筵难再                古:第二次。          今:又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古:语气词,用在句尾 今:无意义。‎ ‎6.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7.识盈虚之有数            古:定数              今:数量 ‎8.彩彻区明                古:日光               今:彩色 ‎9.序属三秋                古:秋季的第三个月     今:三个秋季 ‎10.路出明区               古:过                 今:向外走 ‎ ‎ ‎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介词,在. 序:名词,时序。属:是。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 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 屈贾宜于长沙  屈:被……贬谪。‎ 不坠青云之志  坠:抛弃。‎ 敢竭鄙怀  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一词多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 34 / 34‎ ‎ ‎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 ‎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 ‎ 34 / 34‎ ‎ ‎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词类活用 ‎ (1)使动用法 ‎ 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屈:使……委屈)‎ ‎ 敢竭鄙怀。(竭:使……完全表露出来)‎ ‎ (2)名词作状语 ‎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流星一样)‎ ‎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上:向上;下:向下)‎ ‎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萍水:就像水上的浮萍)‎ ‎ (3)名词作动词 ‎ 目吴会于云间。(目:用眼睛看)‎ ‎ 青雀黄龙之舳。(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 (4)意动用法 ‎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 ‎ (5)数量词作名词 ‎ 千里逢迎。(千里:远道而来的客人)‎ ‎ (6)形容词作名词 ‎ 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形容词作动词,全都是;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 特殊句式 1、 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 ‎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逍遥游》‎ ‎ 通假字 ‎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 (4)而徵一国(通“耐”,能)‎ ‎ (5)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 古今异义 ‎ (1)虽然,犹有未树也。‎ ‎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 (2)众人匹之 ‎ 34 / 34‎ ‎ ‎ ‎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 (3)腹犹果然 ‎ 古义:食饱之状 ‎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 ‎ 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 (4)之二虫又何知 ‎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 (5)穷发之北 ‎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 (6)小年不及大年 ‎ 古义:寿命短的 ‎ 今义:农历腊月;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 ‎ 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 古义:寿命长的 ‎ 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 一词多义 ‎ 辩 ‎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 知 ‎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 名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 息 ‎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 词类活用 ‎ (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 (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 (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 ‎ (5)而徵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 虚词 ‎ 1. 之 ‎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 (2)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 (3)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6)而莫之天阏者(代词,它)‎ ‎ 34 / 34‎ ‎ ‎ ‎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 (8)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些)‎ ‎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 ‎ (10)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 ‎ 2. 而 ‎ (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 (3)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 ‎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 3. 则 ‎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 4. 然 ‎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5. 以 ‎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 6. 且 ‎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 7. 于 ‎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 8. 其 ‎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文言句式 ‎ 1. 判断句 ‎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 2. 省略句 ‎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 34 / 34‎ ‎ ‎ ‎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 3. 疑问句 ‎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 4. 变式句 ‎ (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成语积累:‎ 鹏程万里 、不近人情、大有径庭、尘垢秕糠、大而无当、越俎代庖、扶摇直上、饮河满腹、中规中矩 ‎《陈情表》‎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所忧愁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5、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6、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7、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8、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9、①具以表闻。②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一词多义 ‎(一)虚词“以”‎ ‎1、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借)……身份”。‎ 猥以微贱。凭,介词。‎ 臣具以表闻。用,拿,介词。‎ 汾阳王以副元帅凭借……身份 ‎2)表示原因,介词。‎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因为 ‎2、用作连词 ‎ 34 / 34‎ ‎ ‎ 夫夷以近又、而且,表并列关系 谨拜表以闻来,表目的关系 今不忍人无寇暴乱,以乱天子边事来,表目的关系 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地,着),表修饰关系 ‎(二)虚词“之”用作助词。‎ ‎(1)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的,定中之间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的,定中之间 ‎(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可不翻译 文中重点掌握实词 ‎1、当 ‎(1)当侍东宫。任,充当,动词。‎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定,副词。‎ ‎2、命 ‎(1)辞不赴命。任命,名词。‎ ‎(2)人命危浅。生命、性命,名词。‎ ‎(3)更相为命。生活、生存,名词。‎ ‎3、终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 ‎(2)无以终余年。结束,度完,动词。‎ ‎(3)愿乞终养。终了,动词。‎ 表示官职变动的实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4、迁,改官。‎ ‎5、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6、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7、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8、出,指出京受任。‎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1、放,放逐。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文言句式 固定句式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 34 / 34‎ ‎ ‎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二)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着。‎ ‎2、戍卒叫,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克 ‎3、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 ‎4、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被动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表示被动 ‎6、不拘于时“于”表示被动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表示被动 ‎ 34 / 3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