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10月份考试 高一学年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即总体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以使读者对此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以给读者一个总体的深刻印象。二人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眼中贾宝玉,再于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作者着意在对方眼中写出,可谓别出心裁,颇有深意。 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形包括服饰与容貌等方面,服饰描写一再强调,冠、褂、袄、裤、靴、玉齐全,全用工笔,显出贵族公子的气派;容貌描写双重用墨,面、色、鬓、眉、目、态俱在,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重在写其内心之情,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两首《西江月》 ,意在揭示其与传统评价标准相违背的带有叛逆色彩的独特思想性格。似贬实褒、明贬暗褒、寓褒于贬的手法,全面地概括了贾宝玉的不合时宜特征,为统领贾宝玉形象的总纲。 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看神,后写心。总写只用八个字: “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出类拔萃的整体感觉。细描重在借形传神,以“ 眉目”传情达意。“ 眉”以“ 似蹙非蹙”状之, 现出其多愁善感;“目”以“似喜非喜”状之,写出她敏感多疑。而“态”、“娇”、“闲静”、“弱”、“病” 等词语意在突出她的气质的独特性。“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 ——“ 举止言谈不俗”,“ 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 相互映衬,相互印证。 凡此可见,“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是颇为允当的,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使读者容易把握。 同时,也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楼梦》中的“出场定型”是曹雪芹在集前人之大成基础上的新创造。《三国志演义》的主要人物诸葛亮、 刘备、 关羽、曹操等均是“出场定型”,如曹操的奸雄性格在作者57个字的概述中“出场定型”,并且以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定下其一生的性格特征,在以后一系列反复强化的情节中,作品围绕其“奸”与“雄” - 12 - 这两个层面,不断强化其性格特征。《水浒传》的中心人物——宋江形象的塑造,也是“出场定型”。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所定之 “型”,主要是人物道德与才能等内容,显得单薄,而《红楼梦》所定之“型”,其内涵则丰富得多,已深入到人物的感觉、知觉、意志、情感等层面,这些内容显然是人物形象塑造当中更细密、更隐微、更个性化的东西。 (选自《谈<红楼梦>的人物出场艺术》,有删改) 1.下列对于“出场定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出场定型”是小说描写人物的一种很得当的方法,它的好处是能使读者对人物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B.“出场定型”就是指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从总体上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的一种方法。 C.“出场定型”能够使小说中的人物在亮相的瞬间形象鲜明,它主要包括“由形到神”和“由神到形”两种。 D.“出场定型”这种方法在《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小说中都得到了应用,如对贾宝玉、曹操等人的描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分) A.对中心人物,曹雪芹都采取了“出场定型”的方法,如对贾宝玉,作者从服饰、容貌、内心之情等多个方面为其“定型”。 B.对林黛玉的出场描写,曹雪芹先用“细看形容,与众各别”概括林黛玉给人们的整体感觉,然后从“貌”“神”“心”进行细描。 C.“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定下了曹操一生的性格特征,在随后的情节发展中,曹操“奸”“雄”的性格特征不断得到强化。 D.《红楼梦》所定之“型”的内涵比《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要丰富得多,已深入到人物的感觉、知觉、意志、情感等层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在《红楼梦》第三回,曹雪芹描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出场,分别从对方眼中写出,这样的写法正是曹雪芹别出心裁之处。 B.曹雪芹塑造人物善于以形写神,如对林黛玉“眉”“目”的描写就写出了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聪明颖悟的“神”。 C.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的人物“出场定型”法,可谓是既集前人之大成,又有自己个性化的新创造。 - 12 - D.运用“出场定型”法描写人物的小说,其人物形象容易被读者把握,其成功经验已经被曹雪芹等人证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乘以3得8 赵新 我7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 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的喝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去吧!” 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 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鼓动人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不欠”的横批! 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服爹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 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火柴)。爹不敢怠慢和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下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 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 - 12 - 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八。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钱。你听明白了吗?听不明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大了。 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了咱们四分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你借钱去!” 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 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水。 爹是在30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 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小说标题新颖简洁又独具匠心,通过一个错误的算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行文的线索,也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B.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赵泰的爱财、“骗财”到后来真相大白以及父亲的愤怒、感激等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C.“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仅表现了“爹”对于赵泰不看同宗、贪图小利的痛心,还有对儿子不识数受欺负、家里穷没办法供孩子上学读书的痛心。 - 12 - D.本文多处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人物形象,也暗示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使情节真实可信。 5.“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请结合文意说说“爹”激动什么?感慨什么?叹息什么?(8分) 6.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赵泰爷爷,也有人认为是“爹”。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8分) 二、古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部分(共24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弦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①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②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③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匹。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④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⑤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赀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 12 -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明史·蒋瑶列传》 注:①嬖幸,受宠幸的近臣或美人 ②畀(bì),给予 ③袿(guī),妇女的上衣 ④扈:随驾护送 ⑤絙(gēng),粗绳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B.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C.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D.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进士,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并考试合格者,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连中三元”。 B.建祠,即立生祠,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庙加以奉祀,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其对象大多是爱护百姓、深得民心、政绩卓著的官员。 C.忧,又称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居丧,期间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蒋瑶审时度势,进言扫除积弊。他在担任两京御史期间,向朝廷上奏了七件时政弊端,尤其强调精简宦官、侍奉官人数,革除滥收校尉勇士的弊政,减少朝廷开支 。 B.蒋瑶正直坚贞,不畏权贵胁迫。江彬想霸占富民的住房,他坚决不答应;江彬将皇帝打的一条巨鱼送给他,向他索要银两,他也坚决不给。 C.蒋瑶一心为民,深受百姓爱戴。当权者一再向扬州索取特产,他都极力敷衍拒绝,惹怒权贵,将他用铁绳捆绑数日,百姓深受感动,修建祠堂来祭祀他。 D.蒋瑶善于规划,深受皇帝重用。朝廷频繁大兴土木,一年花费数百万钱,他进言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节省花费。他的规划符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 (1)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2)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 - 12 -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12分)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记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8分) (三)默写部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1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义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 。 (2)《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 。 (3)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 , 。”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4)《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 。 (5)《荆轲刺秦王》写易水送别时,荆轲慷慨悲歌,高渐离又击出激昂的羽声调后,在场的人的反应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真正的艺术家,在于让生活与艺术“不离不即”。语言、情绪、动作要准确真实,是为“不离”;但不在模仿还原上 - 12 - ,不让艺术被拉拉杂杂的现实同化,并且在生活中保留一方自我的天地,是为“不即”。在“仿真”的基础上有所创造,让观众得神忘形、 ,方能创造“文学的形象、美术的形象,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日常生活中,不少语言大师 、喜剧名家严肃谨慎,他们让生活和艺术保持 的距离,分清彼此,自由出入,这是极高的艺术境界,也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深意所在。 出现徒不如师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只向老师学习,所以仅得其一隅。破解之道,需向生活取经,在生活中积累,如此方有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是演员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要用一辈子来回答的考题。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趋之若鹜 得意忘言 三缄其口 恰如其分 B.亦步亦趋 得意忘言 沉默寡言 恰如其分 C.趋之若鹜 得意忘形 沉默寡言 适可而止 D.亦步亦趋 得意忘形 三缄其口 适可而止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出现徒不如师的现象,是因为很大程度上只向老师学习,难免仅得其一隅。 B.出现徒不如师的现象,是因为很大程度上只向老师学习,所以仅得其一隅。 C.出现徒不如师的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只向老师学习,难免仅得其一隅。 D.出现徒不如师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只向老师学习,难免仅得其一隅。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戏如人生过于波澜,人生如戏失之平淡,寻找生活与艺术的平衡点 B.戏如人生失之平淡,人生如戏过于波澜,寻找生活艺术的平衡点 C.戏如人生失之平淡,人生如戏过于波澜,寻找生活与艺术的平衡点 D.人生如戏过于波澜,戏如人生失之平淡,寻找生活艺术的平衡点 四、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是什么让你更懂中国?”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为了解全球年轻人对中国的认知状况,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起了一场街头采访——“青年问青年,世界看中国”。 结果发现,除了长城、熊猫、饺子等已广为外国人所知的made in China外,五大洲的外国青年归纳出五大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答案涉及我们熟悉的方方面面: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创新企业、科学技术、中国担当。 请从这五大方面中选择一个方面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更好地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700字左右。 - 12 - 语文月考答案 1.(4分)C(说“它主要包括‘由形到神’和‘又神到形’两种”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2.(4分)A(“都”过于绝对) 3.(4分)B(“聪明颖悟”是通过“心比比干多一窍”写出的) 4.(4分)A(“揭示了小说的主题”错,小说的主题是在行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小说的标题揭示出来的) 5.①爹激动是因为在困难时期,赵泰爷爷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族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我”被赵泰爷爷骗去4分钱。②感叹的是赵泰爷爷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竟然可以用2乘以3得8来欺骗不识数的“我”。 ③叹息的是不识数没文化终将被人欺侮。(1点2分,2点5分,3点8分) 6.示例一:赵泰爷爷是主人公,①小说主要情节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时代,赵泰爷爷故意多收4分钱,以此“逼迫”“爹”送我上学,从而改变了我的命运;②在赵泰爷爷身上体现了在贫穷落后生活中的人所拥有的智慧和眼光;③作者借赵泰爷爷和我的故事,反映知识对我以及整个农村的改变这一主题。 示例二:“爹”是主人公。①小说的主要情节还是围绕爹展开的,文章的大量笔墨都是在刻画爹的形象;②虽然赵泰爷爷“逼迫”“爹”送“我”上学,但最终决定送“我”上学的人还是“爹”。(1点4分,2点8分) 7.(4分) C 【解析】正确断句: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8.(4分) D 【解析】D 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9.(4分)B【解析】错在“ - 12 - 江彬将皇帝打的一条巨鱼送给他,向他索要银两,他也坚决不给”,原文说蒋瑶怀揣他妻子的簪珥、袿服进献,并未直接拒绝。 10.(12分)【参考答案】(1)恰逢皇帝打鱼获得一条巨鱼,(皇帝)开玩笑言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两。(评分:共4分,得分点:渔:打渔;直:通假字“值”, 价值;畀:实词推断“给予”;每点1分,通顺加1分) 【参考答案】(2)(皇帝)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席位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位,说:“亲近亲人不如尊重贤才。” (评分:共4分,得分点: 而:表承接,“然后”;让:为动用法,“为……让位”;亲:名词活用为动词,“亲近”;每点1分,通顺加1分) (3)(4分(知:通“智”,其:还是,判断句,每点1分,通顺加1分) 11.(8分)A 【解析】由“往岁求浆忆叩门”可知,“叩门求浆”是作者回忆的往年的事。由“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更黄昏”可知,“细云新月更黄昏”是作者看到的眼前之景。 12.相同点:都描写了隐藏在大山深处柳荫掩映的山村自然风光。《西村》中的山村是“乱山深处小桃源”“高柳簇桥”,隐藏在乱山深处,高柳簇拥之下,而《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写出了小村位置的隐蔽和环境的清幽。(4分) 不同点: ①《西村》更多的是描写山村的自然风光,“乱山深处”、“高柳簇桥”、“数家临水”,描写出山村所处位置的隐蔽和环境的清幽,“茂林风送幽禽语”则是以动写静,突出环境的幽静。《游山西村》中更凸显的是人文环境,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表现出村民的热情好客;“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表现出临近春社日的热闹和淳朴的民风。 ②从“往岁求浆忆叩门”和“一首清诗记今夕”可知,《西村》是对往昔求浆叩门的回忆和对眼前幽静的环境的描写;从“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可知,《游山西村》是写游村的见闻和对未来的期许。(4分) 13. (10分) (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2)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4)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5)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 12 - 14.B【解析】第一空:趋之若鹜:像成群的鸭子争先恐后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相追逐(多含贬义);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语境强调模仿,故排除A;第二空:得意忘言: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得意忘形:形容高兴的失去了常态。语境强调观众对“文学的形象、美术的形象”的心领神会,故排除C;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谨慎,也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与语境的语言大师不搭配。D、恰如其分:(说话、办事等)恰当稳妥,正好合乎分寸。适可而止: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指做事不要过分。与语境意思不合。 15.D【解析】A语序不当,“很大程度上”作状语;B、语序不当,“很大程度上”作状语;不合逻辑,“因为” “所以”构成的内容不能解释“徒不如师的原因”;C、句式杂糅,“的原因”与“是因为”杂糅; 16.C【解析】A”戏如人生过于波澜,人生如戏失之平淡”不合逻辑;B“生活艺术”与后文“平衡点”不搭配;D“人生如戏过于波澜,戏如人生失之平淡”、 “生活艺术”强调重心偏向“生活”,而后文的演员强调“戏”。 17.作文(略) 【参考译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被授予行人官职。正德年间,历任两京御史。上奏时政弊端七件事,其中说:“内府的军器局有军匠六千人,宦官做监督的人有二人,现在增加到六十余人,每个人占军匠三十人的耗费。其他各局都这样做,军队怎么会不耗费。”还说:“侍奉官和滥收校尉勇士也最好一并革除。刘瑾虽然已经被杀,权力还是被宦官掌握。”皇帝下旨诘问,并且说“自今以后有像蒋瑶一样议论朝政的,不用再上奏”。 不久出京担任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坝。调任到扬州。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只是给皇帝提供随行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东西。各受宠的近臣都很生气。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可。江彬把蒋瑶关在空房子里打击羞辱他,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不为之慑服。恰逢皇帝打鱼获得一条巨鱼,(皇帝)开玩笑言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两。蒋瑶怀揣他妻子的簪珥、袿服进献,说:“金库没有钱,臣所有的只是这些。”皇帝笑了,然后把他打发走了。扬州府以前有琼花观,皇帝下诏索取琼花。蒋瑶说自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北去之后,此花已经灭绝,现在没有可以用来进献的。又传旨征收异物,蒋瑶都说不是扬州出产的。皇帝说:“苎白布,也不是扬州出产的吗?” - 12 - 蒋瑶不得已,给皇帝进献了五百匹。那个时候,因为扬州繁华。当权者的索求无所不包。如果没有蒋瑶,百姓将会困苦不堪。皇帝返回京城,瑶随驾送到了宝应。宦官邱得用以铁绳捆绑蒋瑶,数日才释放,竟然随驾到临清才返回。扬州人看见蒋瑶,没有不感动哭泣的。等到升迁为陕西参政的时候,(百姓)争相出资修建祠堂来祭祀他,名声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任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皇帝命令桂萼等审核巡抚官的去留,让蒋瑶回京等候调动。后来,屡次升迁为工部尚书。四郊工程竣工,加太子少保。西苑宫大殿修成,皇帝设置宴会。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席位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位,说:“亲近亲人不如尊重贤才。”他重视蒋瑶如此。 当时土木繁兴,一年花费数百万钱。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多次对他进行赏赐。因为丧事去官。很久之后,自南京工部尚书,被(皇帝)征召改任为北京工部尚书。皇帝临幸承天,蒋瑶随从。京城工程营建,大多役使京军,(京军)多被豪家所藏匿。到那时大兴土木仍然很频繁,每年招募平民充当劳役,花费二百余万钱。蒋瑶为这个进言,因此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豪家所藏匿的军人都出来,招募花费大减。因为年老辞官离去。 蒋瑶正直坚贞,高洁清廉。退休之后,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结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死时八十九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靖。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