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宁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 1.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部分学生在问卷调查中( ),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偏少且过于陈旧。 ②林老师几十年来兢兢业业,对工作精益求精,受到了教育厅多次( )。 ③这位摄影师( )运用色彩和构图表现作品的气氛意境和思想内涵。 A. 反映 表彰 擅长 B. 反应 表彰 善于 C. 反映 表扬 擅长 D. 反应 表扬 善于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是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对于调查问卷中呈现的问题应该用“反映”。表彰、表扬:都有“赞扬”的意思,“表彰”的对象是伟大的功绩或壮烈的事迹,其方式比较严肃、庄重。“表扬”的对象一般为好人好事,其方式比较方便,可书面,可口头。实施表扬的主体是教育厅,所以应该用“表彰”。擅长、善于:两者都有“在某方面有特长”的意思,都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面。“擅长”是独具某种特长,表示在某一专业方面特别精通;而“善于”含有在某一方面好一点的意思,并不含有特别精通之意,程度比“擅长”差得多。根据语境“运用色彩和构图表现作品的气氛意境和思想内涵”这应该是比较专业的方面,所以用“擅长”。 故选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她酷爱古典文学,特别痴迷曹雪芹的《红楼梦》,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B. - 25 - 去年六月以来,廖先生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C. 一个小朋友学弹钢琴,即使基础不太好,只要老师能多激励,哪怕给一个微笑,她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弹越有信心。 D. 《主持人大赛》开播后,许多高知人才、博士硕士、行业名腕等主持爱好者,纷纷加入比赛的行列,水平高得让人惊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解答此类试题时,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A项,结构混乱,前后主语不一致,前面是在说学生,后面主语成了《红楼梦》,“被”前添加“这部书”,“只好”前加入“她”。 B项,“走访”与“路程”搭配不当。 D项,不合逻辑,“高知人才”包含“博士硕士”。 故选C。 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幼而不孙弟 C. 信义安所见乎 D.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主要考查通假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熟知课内文言文通假字词,也可在结合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辨析。 A项,“无”通“毋”。句意:大王如果知道这样,就不要想着人民比邻国多了。 B项,“孙弟”通“逊悌”,孝悌。句意: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 C项,“见”通“现”。哪里还能看到什么信义? D项,无通假,大意是:用篆文的山龟鸟兽的图形来装饰它。 故选D。 - 25 -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而征一国者(使……信任) 受国之垢(耻辱)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肯将衰朽惜残年(愿意) B. 五花连钱旋作冰(旋转) 得其心有道(方法) 《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勤而行之(努力) C.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 竹批双耳峻(尖锐) 杖汉节牧羊(用杖) 舍相如广成传(丢下) D. 斯天下之民至焉(那么) 间至赵矣(从小路) 从者病,莫能兴(起来) 揾英雄泪(擦拭)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平时多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解释加点字的词语可以根据句意来帮助解答。 A 项,肯:岂。 B项,旋:立刻。 C项,杖:拄;舍:安置住宿。 故选D。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而后乃今将图南 B.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C. 以其无礼于晋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 为之于未有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平时多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解释加点字的词语可以根据句意来帮助解答。 A项,乃:连词,于是;副词,才。 B项,因:介词,通过。 C项,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 D项,之:代词,它;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25 - 故选B。 6.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是寡人之过也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B. 而莫之夭阏者 子卿尚复谁为乎 C. 群臣侍殿上者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D. 而君幸于赵王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根据特殊句式的特点来分析句子中存在什么特殊句式,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分类选择。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A项,第一句为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第二句为状语后置句。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 B项,宾语前置。而莫之夭阏者,毫无挫折阻碍。子卿尚复谁为乎,你(苏武)还打算为谁守节呢? C项,定语后置。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侍殿上者是定语,修饰群臣 在殿上服侍(面圣)的大臣们。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匈奴使留在汉者”其中“留在汉者”做匈奴使的定语翻译成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 D项,被动句。而君幸于赵王,您被赵王宠幸。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故选A。 7.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译文: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B.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译文: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给他递眼色。张衡于是不用实话对答就出来了。这些宦官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而毁谤张衡。 - 25 - C.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D.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朴实胜过了文采,就流于鄙陋。文采胜过了朴实,就流于虚浮。人文雅有礼貌,这样之后才成为一个君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D项,“文质彬彬”译为:朴实与文采搭配适当,既朴实又有文采。 故选D。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8.下列对课文内容或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有光的《先妣事略》以貌似平静淡然的笔调,叙述亡母的片言片行,惨怛之思溢于言表,与《项脊轩志》在取材和语言风格上多有相同,均为至情至性之文。 B. 庄子的《秋水》记录的是庄子与惠子之间一场意趣盎然的哲学对话,内容关乎认识的相对性问题,带有诡辩色彩,锋芒相对的言辞中闪烁着机智,流淌着幽默。 C.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中三四句将“梅花落”拆用,构成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此处运用通感的手法,表达了低沉哀伤的思乡之情。 D. - 25 -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虽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曲折有致,塑造了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的烛之武形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或相关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以及相关知识,扎实基础,然后根据已具备的知识进行判断正误。 C项,“表达了低沉哀伤思乡之情”错误。高适的《塞上听吹笛》,这首诗含有思乡之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盛唐气象,并不低沉哀伤。 故选C。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朔等请罪,不复钞略。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宠收治之。洪书报宠,宠不听。洪白太祖,太祖召许主者。宠知将欲原,乃速杀之。太祖喜曰:“当事不当尔邪?”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孙权数扰东陲,复召宠还为汝南太守,赐爵关内侯。文帝即王位,迁扬武将军。破吴于江陵有功,更拜伏波将军,屯新野。黄初三年,假宠节钺。五年,拜前将军。明帝即位,进封昌邑侯。太和二年,领豫州刺史。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冬,孙权扬声欲至合肥,宠表召兖、豫诸军,皆集。贼寻退还,被诏罢兵。宠以为今贼大举而还,非本意也,此必欲伪退以罢吾兵,而倒还乘虚,掩不备也,表不罢兵。后十馀日,权果更来,到合肥城,不克而还。其明年,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刺史王凌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而为凌作报书曰:“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凌于后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人往迎之。布夜掩击,督将迸走,死伤过半。初,宠与凌共事不平,凌支党毁宠疲老悖谬,故明帝召之。既至,体气康强,见而遣还。青龙二年,权自将号十万,至合肥新城。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贼于是引退。 - 25 - 景初二年,以宠年老征还,迁为太尉。宠不治产业,家无馀财。诏曰:“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宠前后增邑,凡九千六百户,封子孙二人亭侯。正始三年薨,谥曰景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满宠传》)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贼于是引退 B. 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贼于是引退 C. 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贼于是引退 D. 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贼于是引退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指中央高级官僚以及州郡官员征召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官职。 B. 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为西汉武帝首创。 C. 节钺:符节和斧钺的合称,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古代君主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D. 薨:古代称皇帝、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满宠初入仕途,展现不凡能力。他十八岁担任郡督邮,使在郡内拥有私人部队而为非作歹的李朔等人主动承认过错,不再劫掠。 B. 满宠料敌如神,敢于反对诏令。孙权扬言攻打合肥,不久退军。皇帝下诏罢兵,满宠上表反对。事实证明满宠的判断是正确的。 C. 满宠坚持己见,拒绝同僚请求。他断定孙布诈降,拒绝王凌请兵的要求。王凌自遣兵马而死伤过半。王凌的党羽因此诋毁满宠。 D. 满宠屡得封赏,而又清正节俭。他受曹氏数代君主重用,家中却没有多余的财产。皇帝赞美他专心国事,有行父、祭遵的遗风。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5 - (1)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宠收治之。 (2)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 【答案】9. C 10. D 11. C 12. (1)当时曹洪是(太祖/曹操的)宗室亲戚,他手下的宾客在满宠管理的地界内多次犯法,满宠将其收捕治罪。 (2)吴国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请求投降,信中(或带话)说:“路途遥远,凭我自身的力量无法到达,请求派兵来接应(迎接)我。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捕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宠驰往赴,满宠赶往增援,句意完整,故其后断开,排除AB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意思为:从上风向放火,焚烧敌人进攻的器械,而不是用工具射死孙权的侄子孙泰。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古代称皇帝、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错误。“薨”不用于称呼皇帝的死,皇帝死用“崩”。 故选D。 【11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王凌自遣兵马而死伤过半。王凌的党羽因此诋毁满宠”错误。原文写道:“初,宠与凌共事不平,凌支党毁宠疲老悖谬,故明帝召之。”由“初”字可知诋毁之事在王凌中计大败之前。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1)数:多次;收:收捕;治:治罪。 (2)诣:到/来;致:到/到达;见迎:接应我/迎接我。 【点睛】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有着特殊的阅读规律和方法。 一、以表明时间的词语为纲绳,去串起人物的一生经历。 二、以表明官职的升贬为轴心,去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以问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以及事件经过为切口,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四、以传记的写作特点为楔子,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观点。 译文: - 25 - 满宠字伯宁,是山阳昌邑人。十八岁时担任郡督邮。当时郡中的李朔等人拥有私人部队,祸害平民。太守派满宠前往纠察惩治。李朔等人向满宠请罪,不再劫掠。曹操占据兖州,征召满宠担任从事;等到曹操出任大将军,又征聘他代理西曹属,任许县令。当时曹洪为曹操的宗室亲戚,他手下的宾客在满宠辖界内多次犯法,被满宠收捕治罪。曹洪为此写信给满宠,满宠不加理会。曹洪又报告了曹操,曹操召见许县负责此案的官员。满宠知道罪犯将要被宽免,于是立即将其处死。曹操高兴地说:“遇事难道不该这样吗?”建安十三年,满宠跟从曹操征讨荆州。大军退还时,留下满宠兼代奋威将军,驻守当阳。因为孙权多次侵犯东部边陲,朝廷又召回他担任汝南太守,赐他关内侯的爵位。曹丕即魏王位,升迁他为扬武将军。又因他在江陵击败东吴有功,改任他为伏波将军,驻守新野。黄初三年,朝廷又赐予他节钺(在战时状态就不必请示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将士)。黄初五年,他又被封为前将军。魏明帝即位后加封他为昌邑侯。太和二年,他兼任豫州刺史。太和四年,他被封为征东将军。这年冬天,孙权扬言要进攻合肥,满宠上表奏请召集兖州、豫州各路军队。各军都前来会合。敌军不久退走。朝廷下诏停止军事行动,遣还军队。满宠认为,敌军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为,却就此退还,绝不是他们的本意,这一定是他们假装退走来使我方罢兵,然后突然返回,乘我方空虚的时机进行袭击。于是他上表奏请不要罢兵。十几天后,孙权果然又率军前来攻击合肥城,却无法攻克,只好退回。第二年,吴国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请求投降,信中说:“路途遥远,凭我们自身的力量无法到达,请求派兵来接应我们。”刺史王凌将孙布的书信传给满宠,请求给予兵马去接应孙布。满宠认为其中必定有诡计,没有派兵,而是以王凌的名义回信说:“能够识别邪正,想要逃避灾祸而归顺正统,离开暴君而归附有道明主,我对此深表赞扬推崇。如今想派兵迎接,然而考虑兵少了不能保护你们,兵多了事情又会广为传播,因此暂且先秘密谋划以期实现你们的心愿,然后再随机应变。”适逢满宠接到征召自己入朝的诏书,临行前命令都督府长史说:“如果王凌要前去迎接,不要派给他兵马。”此后,王凌请求调兵不能如愿,于是只派遣一名督将率七百人前去迎接。孙布连夜发动袭击,督将逃走,部下死伤过半。当初,满宠与王凌共事,双方发生矛盾,王凌的党羽诋毁满宠疲弱衰老昏聩,所以魏明帝将其召回。到朝廷后,明帝见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于是又把他派了回去。次年,孙权号称亲率十万大军,兵抵合肥的新城。满宠赶往增援,招募数十名壮士,折断松枝,做成火炬,再灌上麻油,从上风向放火,焚烧敌人进攻的器械,射死孙权的侄子孙泰。敌人因此退兵。景初二年,满宠因为年老被召回朝廷,迁升为太尉。满宠不置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皇帝下诏说:“您在外统率军队,一心思虑公事,有行父、祭遵的风骨。特别赐给您十顷田,五百斛谷,二十万钱,以表彰您清廉忠诚俭约的节操。”满宠前后加封的封邑共九千六百户,子孙二人被封为亭侯。正始三年,满宠去世,谥号为景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奉和圣制①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②应制③ 赵彦昭 剪彩迎初候④,攀条故写真。 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 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 应为熏风拂,能令芳树春。 - 25 - 【注】①圣制:皇帝所作的诗文。②剪彩花:用色绢、彩纸剪成的花朵。古代立春日有以剪彩花相赠的习俗。③应制:臣子应皇帝的诏命创作诗文。④初候:指立春。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门见山,写为迎接立春而剪裁出的彩花看起来就如同攀折下来的真花一样。 B. 颔联写立春时节红花开放,绿叶新青,以一派盎然春意为剪彩花作了有力的烘托。 C. 尾联写剪彩花适合置身于暖风之中,让园中的芳树绽放春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D. 本诗没有描述剪裁花的过程,而是通过表现其制作成果来展现剪裁者的高超技艺。 14. 本诗的颈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3. B 14. (1)剪彩花色泽鲜润柔嫩,竟然惊动了春燕,把它当成了真实的花叶来衔啄。 (2)它逼真到了仿佛像真花一样能够散发着花香,居然惹得采摘花草的人前来采摘 (3)作者别出心裁地想象燕与人对剪彩花的反应,衬托了(或者“从侧面生动地写出了”)剪彩花的精美与逼真,表达了对剪裁者技巧的赞美。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写立春时节红花开放,绿叶新青,以一派盎然春意为剪彩花作了有力的烘托”错误。颔联中的“花”“叶”并非真实的花与叶,而是剪彩花。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句的鉴赏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在综合理解诗歌的前提下,重点解析颈联的含义,然后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另外,解答此题时可参考选择题选项内容进行分析。 - 25 - 本诗开门见山,写为迎接立春而剪裁出的彩花看起来就如同攀折下来的真花一样。颔联写剪彩花色彩鲜艳,颈联顺应颔联剪纸花的“色泽鲜润柔嫩”进一步写剪纸花逼真到了仿佛像真花一样能够散发着花香,居然惹得采摘花草的人前来采摘,春燕把它当成了真实的花叶来衔啄。尾联写剪彩花适合置身于暖风之中,让园中的芳树绽放春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本诗没有描述剪裁花的过程,而是通过表现其制作成果来展现剪裁者的高超技艺。颈联通过诗人的想象燕与人对剪彩花的反应,从侧面生动地写出了剪彩花的精美与逼真,抒发了对剪裁者技巧的赞美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5.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韦庄在《菩萨蛮》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写出了江南江水之唯美与生活的闲适。 ⑵《望月怀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用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的诗意,翻古为新,寄托不尽情思。 ⑶《汉江临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众水交流,汇通八方,展现出雄浑壮阔的景色。 ⑷《三峡》中写山高水清、树草茂盛,给人带来很多意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在《逍遥游》中,大椿的长寿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答案】 (1). 春水碧于天 (2). 画船听雨眠 (3). 不堪盈手赠 (4). 还寝梦佳期 (5). 楚塞三湘接 (6). 荆门九派通 (7). 清荣峻茂 (8). 良多趣味 (9). 以八千岁为春 (10). 八千岁为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碧、盈、寝、清、峻。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25 - 在狩猎-采集的原始社会中,相比于所谓鲜肉的稀缺、人类的好战性等,人类婴儿的极度不成熟才是一个真正持久和影响深远的事实。人类婴儿出生时,它从神经学上讲是未完成的,因而无法协调肌肉的运动。人类婴儿与抚养者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而首先是一个“互绕联体”。正是由于它,才产生了人类家庭。人类的夫妇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这个关系。从现实的生成顺序看,有夫妇才有亲子;但从哲学的角度或人类学的发生结构上看,有亲子才有夫妇。 婴儿的极度不成熟,意味着它的生命的极度微弱,随时可能而且比较容易死亡。因此,养活这样的生命就要求母亲乃至父亲的完全投入,深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抚育孩子开始,亲代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而进到一个“互绕联体”的生活之中。婴儿的不独立就等于亲代的不独立。另外,由于婴儿出生时脑部是远未完成的,所以出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头颅和脑要像个气球一样快速扩张,最后头骨才能合拢。可以想见,在这段意识的塑造期中,婴儿与父母或抚养人的互动具有深层构造的、终身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婴儿与养育他的父母的关联,是长进了它的生命之中,而不只是一般的记忆关联。 除了亲子之间的深度关联,这种关联所持续的时间之长,在动物中也是罕见的。现在的人类后代,平均14-15岁成熟,生活自立更晚,而我们可以推想,原始社会的婴儿成熟期在生理上还要迟。灵长类养育后代要比其他哺乳类动物艰难,而在灵长类中,黑猩猩养育后代比大猩猩困难,比如黑猩猩母亲携抱她的婴儿达五年之久,而大猩猩婴儿发展自身的运动能力比黑猩猩婴儿快得多,6个月的大猩猩幼崽就能骑到妈妈背上而不掉下来了,2岁就基本上不用母亲抱了。我们知道,黑猩猩要比大猩猩从生理到智力都更接近我们。情况似乎是:养孩子越是艰难、越是时间长久的,就越是被这种“长期投资”逼得发展出时间意识。 这两种情况加在一起,使得人类必须有长远的时间意识,能做出事先的预测、计划和事后的记忆、反省。由于拉扯幼小子女的母亲的劳动能力和移动能力都很受限制,可以想见,她必须获得人际的合作才能维持自己和子女的联体生存。女性择偶一定会极其看重男性的护家素质,除了保护能力之外,还有为人的可靠——忠实、热诚、慷慨等,而这些都含有时间意识。而且,男性不可太软弱,又不可一味地好斗,否则最终会葬送家庭,因为在这种“拉家带口”的情势下,几乎没有谁是战无不胜的。所以男性必须有权衡、合作、妥协和把握时机的能力。经过几代、几十代、几百代的生存考验,那些用以应对二三十年育儿期的素质、能力和道德,就永久地留在人性之中。 (摘编自张祥龙《家与孝》)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哲学的角度或人类学的发生结构上看,亲子关系要早于夫妇关系,这与现实的生成顺序恰好相反。 - 25 - B. 由于抚养极度不成熟的婴儿,母亲乃至父亲丧失了独立的个体生活,进到一个“互绕联体”的生活之中。 C. 与原始社会的婴儿相比,现在的人类后代在生理上平均14-15岁才成熟,生活自立也更晚。 D. 亲子深度而持久的关联,要求人类必须有长远的时间意识,做出事先的预测、计划和事后的记忆、反省。 17.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互绕联体”的概念为论证的起点,分析家庭、夫妇等问题。 B. 文章第二段按照逻辑顺序,从两个方面论证人类亲子具有深度关联。 C. 文章第三段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突出人类亲子关系持续时间特别长。 D. 文章比较少直接引述材料,而是较多地通过猜想和推理来得出结论。 1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他动物的亲子并没有人类亲子一样的“互绕联体”关系,因此不能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家庭结构。 B. 人类婴儿出生时,只要它的神经能够协调肌肉的运动,就不需要与父母维持深度而持久的联系。 C. 黑猩猩具有时间意识,所以抚育后代所花费的时间比其他种群多,从生理到智力也就更接近人类。 D. 忠实、热诚、慷慨等素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含有时间意识,促使男性与女性展开人际的合作。 【答案】16. C 17. A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A项,符合第1段最后一句的判断。 B项,整合第2段前三句的阐述。 C项,错误,它认为现代人类的后代比原始社会的婴儿晚成熟,与原文的判断相反。 D项,正确,第4段第一句的“这两种情况”指的就是上文阐述的“亲子深度而持久的关联”。 - 25 -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A项,错误,全文的论证起点是“人类婴儿的极度不成熟”。 B项,正确,第2段论述的两个方面属于并列的逻辑关系。 C项,对比黑猩猩和大猩猩,目的是突出人类亲子关系持续时间更长。 D项,正确,文中多次出现“可以想见”、“我们可以推想”等表示猜想和推理的词语,第4段几乎没有引述任何材料,都是从上文的分析推理出最后的结论。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错误,过于绝对。根据第3段,黑猩猩也有人类亲子一样“互绕联体”关系,也具有类似人类的母子家庭结构。 B项,错误,“只要……就”对条件的判断不够充分,从文章第1、2、3段得知,除了神经能够协调肌肉运动,还有头骨没有完全合拢等条件,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才使婴儿要与父母保持特殊联系。 C项,倒果为因,错误。根据第3段的论述,因为黑猩猩抚育后代就艰难,花费的时间就多,所以才越具有时间意识,从生理到智力越接近人类。 D项,对因果关系的判断符合第4段相关论述。 故选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非攻(节选) 鲁迅 - 25 - 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雪白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之处。墨子便找着一个好像士人的老头子,打听公输般的寓所,可惜言语不通,缠不明白,正在手掌心上写字给他看,只听得轰的一声,大家都唱了起来,原来是有名的赛湘灵已经开始在唱她的《下里巴人》,所以引得全国中许多人,同声应和了。不一会,连那老士人也在嘴里发出哼哼声,墨子知道他决不会再来看他手心上的字,便只写了半个“公”字,拔步再往远处跑。然而到处都在唱,无隙可乘,许多工夫,大约是那边已经唱完了,这才逐渐显得安静。他找到一家木匠店,去探问公输般的住址。 “那位山东老,造钩拒的公输先生么?”店主是一个黄脸黑须的胖子,果然很知道。“并不远。你回转去,走过十字街,从右手第二条小道上朝东向南,再往北转角,第三家就是他。” 墨子在手心上写着字,请他看了有无听错之后,这才牢牢的记在心里,谢过主人,迈开大步,径奔他所指点的处所。果然也不错的:第三家的大门上,钉着一块雕镂极工的楠木牌,上刻六个大篆道:“鲁国公输般寓”。 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他一看见,便大声的喝道: “先生不见客!你们同乡来告帮①的太多了!” 墨子刚看了他一眼,他已经关了门,再敲时,就什么声息也没有。然而这目光的一射,却使那门丁安静不下来,他总觉得有些不舒服,只得进去禀他的主人。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先生,又有一个你的同乡来告帮了……这人可是有些古怪……”门丁轻轻的说。 “他姓什么?” “那可还没有问……”门丁惶恐着。 “什么样子的?” “像一个乞丐。三十来岁。高个子,乌黑的脸……” “阿呀!那一定是墨翟了!” - 25 - 公输般吃了一惊,大叫起来,放下云梯的模型和曲尺,跑到阶下去。门丁也吃了一惊,赶紧跑在他前面,开了门。墨子和公输般,便在院子里见了面。 “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一面让他进到堂屋去。 “你一向好么?还是忙?” “是的。总是这样……” “可是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北方有人侮辱了我,”墨子很沉静的说。“想托你去杀掉他……” 公输般不高兴了。 “我送你十块钱!”墨子又接着说。 这一句话,主人可真是忍不住发怒了;他沉了脸,冷冷的回答道: “我是义不杀人的!” “那好极了!”墨子很感动的直起身来,拜了两拜,又很沉静的说道:“可是我有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知道着,却不争,不能说是忠;争了,而不得,不能说是强;义不杀少,然而杀多,不能说是知类。先生以为怎样?……”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王说过了。” “那么,带我见王去就是。” “好的。不过时候不早了,还是吃了饭去罢。” 然而墨子不肯听,欠着身子,总想站起来,他是向来坐不住的②。公输般知道拗不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一面到自己的房里,拿出一套衣裳和鞋子来,诚恳的说道: “不过这要请先生换一下。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什么都讲阔绰的。还是换一换便当……” “可以可以,”墨子也诚恳的说。“我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只因为实在没有工夫换……” 【注】①告帮:在旧社会,向有关系的人乞求钱物帮助。②关于墨翟坐不住的事,在《文子·自然》和《淮南子·修务训》中都有“墨子无暖席”的话,意思是说坐席还没有温暖,他又要上路了。 19.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25 - A. 本文全是以限知视角展开叙述,通过墨子观察外在世界,揣摩他人心理,这拉近了读者与小说人物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 B. 本文开头描写墨子与楚国民众穿着不同,言语不通,连老士人对他也没有兴趣,表现了墨子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的形象特征。 C. 墨子去见公输般被门丁拒绝,吃了闭门羹,但是墨子眼神“一射”,门丁只得去禀报主人,可见墨子比横眉怒目的门丁更为凶悍。 D. 公输般说“义不杀人”,实际上却为攻打宋国的楚王造云梯,帮助权势者屠杀无辜民众,其中的矛盾被墨子犀利地指出。 E. 相比《铸剑》呈现个体之间复仇的简单关系,《非攻》呈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攻与守、价值层面上的正义与不义等复杂关系。 20. 鲁迅说:“墨子之徒为侠。”请谈谈本文如何具体塑造“侠”的形象。 21. 本文节选自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非攻》。与初中课文《公输》相比,本文作为“故事新编”,“新”体现在哪里? 【答案】19. AC 20. (1)外貌(肖像)描写。开篇墨子就呈现出“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的“老牌乞丐”形象,是一位不辞辛劳的大侠。(2)动作描写。墨子见到公输般准备面见楚王时,拒绝了公输般吃饭再去的提议,坐不住,总想站起来,没功夫换衣服,这些可见他具有牺牲自我、扶危救急的大侠精神。(3)语言描写。墨子劝说公输般放弃制造云梯,攻打宋国,突破常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把公输般驳得哑口无言,可见他侠肝义胆、智慧超群。(4)对比手法。将墨子与势力的门丁、假仁假义的公输般进行对比,突出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踏实肯干一心为民的大侠形象。 21. (1)新在语言。使用现代语言,营造新颖幽默的语境,着眼于对现实的关照。比如,“老牌的乞丐”,“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等。 (2)新在人物。通过增加虚构的细节,塑造有别于传统文本《公输》的人物形象,赋予人物更丰富的性格特征。比如墨子说“我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 (3)新在情节。通过虚构情节,拓展叙事空间,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创造性(或新颖性、或荒诞性)和批判性。比如,墨子寻找公输般住所的过程等。 【解析】 【19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A项,“全是限知视角”错误。比如对门丁心理活动的叙述角度就是全知视角。 C项,不是“凶悍”,而是“威严”。墨子的眼神是平静的、平等的甚至高贵的,与之前来告帮的同乡低声下气的眼神不同,让门丁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威严。 故选A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解答此类试题时,先审清题干要求,请谈谈本文如何具体塑造“侠”的形象。其次明确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一般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正侧面结合等。然后,找到文中最能体现“侠”的形象句子进行分析。 原文中“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运用了肖像描写塑造了不辞辛劳的大侠。根据原文“然而墨子不肯听,欠着身子,总想站起来,他是向来坐不住的。公输般知道拗不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一面到自己的房里,拿出一套衣裳和鞋子来,诚恳的说道” 这是动作描写。通过“坐不住”“总想站起来”等这几个动作描写可见他具有牺牲自我、扶危救急的大侠精神。根据原文,“北方有人侮辱了我,”墨子很沉静的说。“想托你去杀掉他……”公输般不高兴了。“我送你十块钱!”墨子又接着说。这一句话,主人可真是忍不住发怒了;他沉了脸,冷冷的回答道:“我是义不杀人的!” 这几句话是语言描写,通过墨子劝说公输般放弃制造云梯,攻打宋国,塑造了他侠肝义胆、智慧超群的人物形象。根据原文,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他一看见,便大声的喝道:“先生不见客!你们同乡来告帮的太多了!”以及与公输般的对话,是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塑造势力的门丁、假仁假义的公输般人物形象,来突出墨子一心为民的大侠形象。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的对比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结合本文题目要求,与初中课文《公输》相比,本文作为“故事新编”,“新”体现在哪里?联系《公输》这篇文章,对这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新”的地方体现在哪里。可以从语言表达、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语言表达方面,本篇文章使用现代语言,比如,“老牌的乞丐”,“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等,增添了文章的诙谐性。 - 25 - 其次在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方面比较新颖,文章增加了虚构的细节,使人物性格特征更加丰富饱满。比如墨子说“我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 再次,在情节设计方面比较新颖,也是通过虚构情节,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创造性。比如,墨子寻找公输般住所的过程等。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 2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其重点并不在于创作者本身的表达,而在于这种表达能否使观众 。在中央美院最近举行的一场画展上,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一次创造了7个人工智能画家,他们都有完整的人生背景:有的遇上17世纪阿姆斯特丹的鼠疫大爆发的折磨,饱受病魔的威胁;有的曾师从罗丹,后来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 ;有的家势显赫,过着不愁吃穿的俄罗斯贵族生活……结果是,观众不仅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画家独特的人生背景,并且能够观察到7位画家作品的一致性——与人类一样,这些画家在创作时并非 ,而是能够灵活生动地将“自我”的体验和情感贯穿在每一幅作品中。 A. 感同身受 虎口脱险 墨守成规 B. 感同身受 劫后余生 按部就班 C. 身临其境 劫后余生 墨守成规 D. 身临其境 虎口脱险 按部就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 25 - “感同身受”指没有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下文强调观众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画家的人生经历、体验和情感,所以第一个空白处应选“感同身受”。“劫后余生”指人或物在大灾大难后依然存活,“虎口脱险”指在危险的关键时刻能急中生智化险为夷,此处选“劫后余生”。“按部就班”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根据语境,这里说的是人工智能的创作“灵活生动”,不墨守成规,而不是说思想不守旧,因此选“按部就班”。 故选B。 23.请参照示例,另选一物,写一句话。要求和例句句式一致,内容贴切。 示例: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变成了自甘寂寞的孤独者,在夏日倾述着它绵绵不绝的愁思。 答: ,中国古典诗歌中,变成了 , 。 【答案】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变成了时时盼归的漂泊者,在月夜飘扬着它难以言喻的怅惘。 梅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变成了遗世独立的隐居者,在寒冬释放出它不求人知的清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答题,要求补写的句子要和例句的句式一致。 仔细分析例句的句式,第一空应该是填写实物名称,然后分析其在古典诗歌中所具备的意象意蕴。第二空应该填写形容词加……者,然后第三空,找到与事物对应的季节时间和事物本身带有的性质特点。例如笛子,在古典诗歌中,代表时时盼归的漂泊者,一般在月夜下它发出令人惆怅的音响。 24.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两个必须删去,有两个不能删去,其余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为了规范学校图书资产的①管理,图书馆拟②决定进行图书资产清查,届时将③关闭纸质图书借还系统,暂停图书借还服务。为避免给莘莘学子们④借还图书带来不便,请于xx年xx月xx日xx时之前⑤,及时到图书馆办理超期图书归还的⑥手续,逾期不还的⑦,名单将报送学校,并⑧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1)必须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必须删去的是:②④ (2). (2)不能删去的是:⑤⑦ 【解析】 - 25 -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拟”和“决定”矛盾,“们”和“莘莘”重复,因此这两项必须删去。“之前”和“逾期不还的”的“的”删去,将改变愿意。其他可删可不删。 五、写作(60分) 25.请以“自律与自由”题写一篇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自律与自由 自律是人对于生活习惯的自我把控和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我们生来就被禁锢在社会这个大牢笼里。既然无法挣脱社会对我们的束缚,又无法自我把控生活,那从何而来自由呢?自律是自由的资本积累,自由是自律的回报,二者实则是不可分割的存在。 自律其实就是训练对诱惑的自控力和对于习惯的坚持养成。刚开始的过程可能很煎熬,但不可否认自律是人生路上奔向梦想的一块垫脚石。而是有此事对心中所渴求的事情无拘束完成罢了。人们所寻求的自由,不过是脱离各种生活的干扰项,去无拘无束的做自己。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办法脱离世界强加给你们的干扰下,去寻求你们的自由的。我们所需要的有资本,有学识,有空间等等。如果没有自律带给我们资本积累,我们要谈什么去追求自由呢?世界是不会给予我们这个宝贵的机会的。 这是由于自律和自由的紧密关系,教书育人的老师们才会无时无刻的叮嘱我们要自觉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积极上学的学习态度。才可以迈进人生中的第一关,如果不是这一亲密关系的影响,老师们也不用费尽心思教会我们自律,做一个追逐梦想的自由人。 不仅学习上是这样,其实生活中自律与自由关系表现得更加密切,你们有没有发现各行各业各领域的精英人士都有着宽松的时间、宽裕的资金和宽阔的学术。他们可以用他们所积累的资本,去大胆不受拘束的做他们想做的事,满足他们的突发臆想,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满足他们品尝山珍海味各种购物欲,满足他们对于物质自由的追求。 可往往就是这些想什么就能实现什么的自由人,自由背后却有着一个自律的灵魂,自律的学习才会拥有一个自由的思虑,自律的工作才会拥有一个可观的收入,弥补物质需求的自由。之类的生活在这个束缚的世界上,才会有一个自由的灵魂来迈向追求自由的人生中。 - 25 - 自律开始虽然很难以坚持,但经过时间的磨砺用刻进骨髓和神经中的习惯把控着自由的不被拘束的生活,却是令人神往的。 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注意命题作文除像其他形式作文一样对字数、书写和人物名称有所要求外,有时还对文体作出限制,有的明确指出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虽然有的没有作出限制,但也要揣摩准题目适合于写哪一种文体。文章的立意和选材可围绕题目“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审题: 注意全文应该扣紧“自律”“自由”两个关键词,并论及二者的关系,将二者关系进行辩证分析,不要仅仅谈“自律”或者仅仅谈“自由”,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一定要深入论证分析,不要停留在表面。 立意: (1)只有自律才能使人自由。 (2)只有明白自由的意义,才能真正做到自律。 (3)自律是为了得到更大的自由。 (4)既要自律,也要自由,缺一不可。 (5)要自律,不要(过度的)自由。 行文结构: 本文开篇提出:自律是自由的资本积累,自由是自律的回报,二者实则是不可分割的存在。然后从学习和生活上进行论证自律与自由的关系非常密切。最后重申自己的观点:自律开始虽然很难以坚持,但经过时间的磨砺用刻进骨髓和神经中的习惯把控着自由的不被拘束的生活,却是令人神往的。 素材: 1、人们渴望自由,喜欢那种随性风流,无忧无虑的日子,不想被规则拘束。自律,这看上去不就是自己管好自己嘛,有何难处,但我却明白真正自律有多困难,这背后将放弃多少玩耍,克制多少自己的欲望,又会经过几番内心挣扎。 - 25 - 2、老师告诉我们她经常给我们说得六个字:自己管好自己。自己管好很难,就更无需去管理别人。所以,别人的事情与我无关,风吹草动就不足以动摇一颗自律的心,一颗认真学习的心。学会了自律,就把自由推进了一大步。应该做到的,是在玩与学之间划清界线,是在动与静中选择后者,是在苦与乐中先执行困苦,是在累与闲中拒绝安谧……做到没人监督却依然按时完成,做到合理安排时间遵守规则,做到面临诱惑依然能够安分守己,做到控制快乐和欲望选择努力。 3、自律并不简单,当一个人可以真正的学会自律,那他自由的天空一定会越来越辽阔,自律和自由配对,成为一个自律于己的人。成为自律的人,时机与运气只是一时,学会控制,踏实走好每一步,让自由的最高境界成为我努力的方向。 【点睛】从总体来看,命题作文有以下规律: 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生生活; 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 第三,记叙文题大大多于说明文、议论文题; 那么,我们都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 要审读的内容包括: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 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 25 -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