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测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②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③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④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⑤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不求甚解。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⑥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 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 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 B.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C.“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 D.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C.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D.第⑤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 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B.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 C.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抗疫文艺创作不应只停留在表象书写上,更应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 D.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在抗疫创作中,只有将个体感 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16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施:施舍。 B. 何事于仁 事:做。 C. 己欲达而达人 达:通达,行得通。 D.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微:贫贱。 5.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广施善济,他就不仅仅可以被看作仁者,简直可以被看作圣人。但是,想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尧舜也不可能做到。 B.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这表明孔子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C. 对于管仲,孔子肯定了他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 D. 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9分)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 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选自《孔子家语》)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厄于陈蔡 厄:穷困,灾难。 B.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 赍:携带。 C. 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悦:高兴。 D. 其未得也,患弗得之 患:担忧,忧虑。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B.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C.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D.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9.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颜回在做饭的时候,见到灰尘落入饭中,便把粘着灰尘的米粒捡出来吃了。 B. 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便把颜回偷吃米饭的事报告给孔子,并讲了颜回的坏话。 C. 孔子不偏信子贡的一面之词,用巧妙的方法做了调查研究,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D. 颜回实事求是地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对颜回更加信任,孔子的弟子们对颜回更加敬佩。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 (2)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 褒斜①不容幰②,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③祭酒④客,山木女郎祠⑤。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①褒斜: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②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③官桥:官路上的桥梁。④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⑤ 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强烈的呼喊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 B.颔联用夸张的手法,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远,路途之艰难。 C.颈联实写蜀道中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超俗的画意诗情。 D.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12.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为后世称道,请从两个角度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论语》中阐释“学习”与“思考”之间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2)在富贵、财利面前执着于道义是孔子宣扬的一个主要观念。《论语》中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 (3)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古代文人与酒有不解之缘。如《拟行路难》中鲍照借酒来宽慰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 ”;《将进酒》中李白叫仆人把五花马,千金裘都拿去换美酒,是为了“_______ ”。 三、基础知识(31分)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患:担忧。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故旧:旧交、老友。 B.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敏:勤勉。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小人:平民。 C. 起予者商也 起:启发。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平生:终身,一生。 D.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伤:忧伤。 古之学者为己 学者:求学人。 15.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A.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B.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C.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儒家思想经典《论语》,以“仁”为治国理念,富含许多精辟的言论,如教育方面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态度方面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B. 《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做了不同回答,公西华感到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为冉求性格退缩,所以激励他;而仲由敢作敢为,所以让他有所节制。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C. 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也。” D. 《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17.下列各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而征一国者 而御六气之辩 使建中远具食羞之奠 B.小知不及大知 零丁孤苦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C.夙遭闵凶 云销雨霁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D.敛不凭其棺 技盖至此乎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18.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臣具以表闻 将成家而致汝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使建中远具食羞之奠 小则获邑 携幼入室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不能独完 宾主尽东南之美 D.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函梁君臣之首 朝歌夜弦 19.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访风景于崇阿 农人告余以春及 遂见用于小邑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都督阎公之雅望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惟兄嫂是依 彼且奚适也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函谷举 洎牧以谗诛 20.下列各句中不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3分) A.俨骖腓于上路 可谓智力孤危 地方千里 B.臣欲奉诏奔驰 可怜焦土 腹犹果然 C.与江山相发挥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瓦缝参差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视为止,行为迟 刺客不行 21.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比(等到)得软脚病 幸其成(幸好) 怒(愤怒)而飞 B.披(披着)绣闼 杳不知其所之(到)也 但以刘日薄(迫近)西山 C.其又何尤(怨恨) 复驾言(助词,无义)兮焉求 不矜(怜惜)名节 D.始速(加速)祸焉 善(擦拭)刀而藏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2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丧服的轻重,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称“期”。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B.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中“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D.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23.下面是央视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访钟南山的访谈节选,请用一句话概括钟南山的主要观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4分) 问:普通群众应该怎样佩戴口罩才能更科学更节约? 钟南山:一般我们常规说很少用“N95”口罩,也不需要。普通的口罩、普通的外科口罩就可以。现在在疫区的话,戴口罩是应该的.另外只要有公众集会的地方,我觉得应该考虑戴。但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戴。你出去到球场,人也没多少,就用不着戴。口罩没必要每次换着用,一般是4个小时,不是说每戴一次就要丢掉。只要保护得好,而且把贴脸的那一面叠起来,脱口罩时手不要去沾它,这样放的话就可以继续用。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里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二)我国是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标语。然而在我们身边,时不时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图书馆内随便占座;学校食堂买饭不排队;升国旗时交头接耳;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在公物上乱涂乱画;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某中学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假设你是该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李明,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封倡议书。倡议大家“践行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D解析: A.不是因为文艺工作者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而是要想深化“抗疫文化”书写,作品本身需要具备中国美学精神。B. 不是进行“抗疫文艺”创作,而是深化“抗疫文艺”书写。C. “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错,太过绝对。 2. B解析:“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段首,本段强调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3.D解析:“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表述错误,以偏概全。 【答案】4 C 5. A 6. (1)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2)管仲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给予的好处。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施:施惠。B项,事:止,仅。D项,微:没有。故选C。 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5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即便是尧舜也不可能做到”错,原文只是说要做到这一点尧舜也会感到为难。故选A。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譬“方”“霸”“匡”“赐”和判断句的翻译。 【答案】7. A 8 B 9. B 10. (1)颜回、仲由在土屋之下做饭,有块熏黑的灰土掉进饭中,颜回便把粘着灰土的米粒取出来吃了。(2)我相信颜回是仁德之人已经很久了,即使你这样说,我也不会怀疑他,这或许一定有缘故吧?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厄:受困。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曰”“也”的同时要理解此段文字的意思。“二三子”作前句的宾语,不要断开;“曰”后断开。故选B。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B项,“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错,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故选B。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炊”“信”“其故”“治”“是以”的翻译。 11.C(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颈联实写……”错误,从诗中来看,并非实写,从诗歌标题和诗歌的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来看,此时正在送别,故蜀道上的景应是想象,是虚写,即想象蜀道中的特有风物。 12(6分) ①运用想象(虚写)抒情。“别后同明月”通过想象与友人同在明月下的情景,抒发相思之情,衬托渲染了诗境。(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运用典故抒发情感。“听子规”借用子规啼归典故既写出了对友人别后孤寂生活的关切之情和相思之苦,也抒发盼望友人早归之情。使诗句意蕴丰富,表达更凝练。 ③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身处异地,但同在明月之下,可以当成一种安慰;子规哀啼,因寄托盼归之情,也当同听。两句明里没一个“情”字,却写尽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相思。(或: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描写九州明月,以及子规哀啼等荒凉之景,抒发凄楚之情。) (从手法和抒情的角度入手。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每一点概括1分,分析2分。答出任两点赋满分6分。答题要略:手法/角度+分析+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看题干中有无给出鉴赏的对象和鉴赏的角度,如本题“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它的精妙之处”,题干只是给出鉴赏的对象,却没有给出鉴赏的角度,故考生可以思考的角度较多。首先理解尾联的意思,“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意思是“分手之后我们只能同看明月,你且还多听子规而生归思”,“应”意思是“应该”,这说明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想象别后会与友人同在明月下,借以抒发相思之情;“子规”使用了“子规啼血”这一典故,据说,先闻子规杜鹃初啼的人将有悲伤离别之事发生。后世诗人多以“子规啼血”比喻凄凉悲伤之状、生离死别之苦。诗中说“君应听子规”,是诗人对友人的嘱咐也是期待,作者借用子规啼血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别后孤寂生活的关切之情和相思之苦,同时还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之情;诗句中涉及“明月”“子规”这两个意象,而这两个意象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从手法上来看,这是融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相思之情。 13 (1)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3) 酌酒以自宽 与尔同销万古愁 14【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敏:聪明。C项,平生:向来,素来。D项,伤:伤害,损害。 1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项,动词,去,往;C项,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它。 1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项,“朽木不可雕也”是孔子评价宰予的话,批评冉求的话是:“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17.答案: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无通假字) 18.答案:D,名词作动词 29.答案 A,“遂见用于小邑”是被动句。 20.答案 C,参差 21.答案:A(比:近来 幸:希望 怒:振奋) 22.答案:C(“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错) 23.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戴“N95”口罩;(1分)公众集会的地方应该戴口罩,人员不密集不用戴口罩;(2分)保护得好的口罩可以继续用。(1分) 24.写作提示两则材料由古到今分别阐述了文明礼仪的意义价值和当下存在的一些不讲文明、礼仪的现象。写作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任务指令:①针对材料中的现象谈自己的思考感悟;②写一封倡议书;③写作过程中要有情境意识、对象意识。同时注意倡议的主题和内容方面的限定。 参考立意:①文明礼仪从我做起;②文明礼仪伴我行;③青青校园,文明之路;④文明礼仪与时代同行;⑤美丽中国,文明先行;⑥华夏礼仪,修德砥行;等等。 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文体要求。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 (1)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写“倡议书”三个字。(2)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给电子游戏迷的一封倡议书”“关于环境保护的倡议书”等。 2.称呼 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并加冒号。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亲爱的同学们:”等。 3.正文 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要写清楚发倡议的原因和目的;其次,要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该作文题要注意写作要求中的“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4.结尾 结尾要用一些富有鼓动性的语言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5.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李明,在署名下面另起一行右下方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评分细则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类卷:符合题意即可,一、二类卷的区别看表达,结构好,语言好,有创意,可归一类。 三类卷:从材料出发,允许内容游离;与材料内涵有一定距离,属于基本符合题意。特征按实际给分,不能跨类给分。比如,内容上判为三类卷,其他两项只能是二、三、四类,不能判为一类。也就是说,一旦是基本符合题意,最多是40分,这就是立意定等级;最少是6分,这就是表达定高低。 四类卷:另起炉灶,或随意发挥。不要仅看题目,要看内容,要通读全文。 发展等级:从中学生的实际入手,不要全面。若干点突出(至少两点突出);基础等级是三等,根据文章实际打发展等级;基础满分,发展等级也可满分;只要特点突出,发展等级可打满分,基础等级可以不满;我们是找优点,不是挑瑕疵;要大胆、热情地给学生发展等级打高分,对于平庸的、乏味的、无力的,一定要打低分。 注意事项: 1.明确文体为倡议书。 2.缺标题扣2分。 3.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20分以下。 4.错别字:一字1分,上限5分。错字太多,其他项也会扣分,影响表达。 5.标点:点实点,标题后加标点,一“逗”到底或标点模糊,扣1到2分。 6.规范现代汉语:不能用繁体字,不能用甲骨文;含义不清,流传不广的网络语言,酌情扣分。 7.套作:所谓套作,即主题万能化。适当扣分。 8.抄袭:一字不改,照搬原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