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近些年,“水墨热”正成为一种惹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不久前,“回顾40年来中国画发展变革的大展”以两个思路进行梳理,分“新水墨”与“新中国画”两大板块展出,引起学界关注。‎ ‎②传统的中国画,包括水墨与丹青。中晚唐以来,水墨画日渐成为主流,几乎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但丹青同样是值得发扬的传统,把它纳入水墨,则名不正而言不顺。在古代,中国画就叫“画”。近代有了来自西方的“西画”,才有了“中国画”之称。‎ ‎③有人说,“水墨画”是画种称谓,“中国画”是文化称谓,确有一定道理。20世纪以来,东方国家面临西学东渐,既接受了来自西方的绘画,使之本土化;又继续发展传统绘画,使之现代化。遍观近代东方美术史,各国走向现代的传统绘画,名称大体接近,如“中国画”“日本画”“朝鲜画”。之所以把实现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绘画如此命名,是重视了民族性与民族身份,强调了现代化进程中坚守艺术的民族根脉,在欧风美雨中体现其文化自信。‎ ‎④按材料为中国画更名,有两种动因:一是改造中国画,大胆吸收西画的造型手段和色彩观念,如1953年院校中以“彩墨画”取代“中国画”之称;二是便于对外交流,使中国画走出去,如1988年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北京国际水墨画展”与研讨会。采用西方通用的方式命名,使中国画与油画、水彩画匹配;把中国画叫“水墨画”,既是对话交流的策略,也有益于从媒材的角度吸取外来经验。‎ - 27 -‎ ‎⑤在举办国际活动中使用“水墨画”之称,并不等于把“中国画”正式改名为“水墨画”。这是因为,“中国画”之称出现的历史背景表明,它是蕴藏了中国艺术特色又承载着民族文脉的绘画艺术。民族文脉是在传承发展中积淀的稳定因素,具有超越时空的恒定性。中国画无疑要与时俱进,但与时俱进而不为其他外来画种取代,恰恰表现为民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民族价值观念的民族文脉。那些丢掉了民族文脉的创新艺术,可能是好的外国画,但不是好的中国绘画,也不适于叫做“中国画”。‎ ‎⑥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出了“新国画”的概念,推出了一批面貌全新的中国画,贴近新时代,讴歌新事物,已成为现代中国画的重要部分。也许“新中国画”的名称渊源于此,至于“新水墨”则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被称为“新水墨”的作品,包括了抽象水墨、表现水墨、实验水墨等多种样貌,有些已经在发展中培民族之根、铸中国之魂,成为中国画扩大的版图。‎ ‎⑦观察中国画与“新水墨”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在交融互渗中此消彼长。中国画在守正中延展,领域在缓慢扩大;新水墨画越来越多地摆脱西方的影响,在突破中回归。两者看似简单的名称之异,却连带着艺术观念乃至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的建构。如果能够在把控大势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画论者与新水墨画论者之间的张力,当有利于民族艺术的现代发展,在世界格局中复兴伟大的民族文化,丰富人类的视觉体验,为人类的精神归依做出贡献。‎ ‎(摘编自薛永年《称“中国画”还是叫“水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的中国画包括水墨与丹青,水墨画后来成为主流,就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 B. 东方各国将其绘画命名为与“中国画”大体接近的名称,这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C. “中国画”可看作一种文化称谓,它对应“西画”而出现,彰显者民族性与民族身份。‎ D. 中国画与“新水墨”的交融互渗,构建了我国的艺术观念和新时代的中国美术理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述既结合历史又着眼现代,目的是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文脉的重要性。‎ B. 文章由文化现象引入,分析了中国画名称演变的历史渊源和原因,思路清晰。‎ C. 第④段列举两个为中国画更名的实例,是为了说明为何会按材料为中国画更 名。‎ D. 第⑦段通过比较论述了中国画与“新水墨”的关系,指出了二者交融互渗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方国家把西来的绘画本土化,把传统绘画现代化,这样做与其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坚守艺术的民族根脉有着密切关系。‎ B. 为了通过对话交流从媒材角度吸取外国经验,并使中国画走出去,中国画研究院曾采用西方通用的方式为中国画命名。‎ - 27 -‎ C. 如果中国人创作的绘画作品缺少了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和价值观念,它可能是好的“外国画,但不宜叫“中国画”。‎ D. “新中国画”之名大概源于“新国画”,“新国画”指新中国成立后一批贴近新时代、讴歌新事物的面貌全新之画作。‎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项,错在“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原文在“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前面有“几乎”的限定;‎ B项,“这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于文无据;‎ D项,无中生有,它们并没有构建我国的艺术观念和新时代的中国美术理论。原文说的是“连带着艺术观念乃至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的建构”,“连带着”说明它们只是有连带关系。‎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目的不是“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文脉的重要性”,结合原文“在古代,中国画就叫‘画’近代有了来自西方的‘西画’,才有了‘中国画’之称”等,可见写历史和现代是梳理两个名称的由来和关系。‎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B项,错在“为了通过对话交流从媒材角度吸取外国经验”。“对话交流”与“从媒材角度吸取外国经验”是并列的两个目的,前者不是实现后者的手段。‎ - 27 -‎ 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材料一:‎ 正在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园欺凌话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大修的背景下,电影画面把校园欺凌给孩子造成的伤害直观展现,直击人心。相较于影视作品中的剧情,现实发生的案件往往更为残酷和触目惊心。这其中,给舆论带来强烈震惊的莫过于2015年留美中学生暴力群殴折磨同伴长达5个小时,最终两名主犯被美国检方判处终身监禁。而最近大连发生的13岁少年杀害10岁女孩因不满14岁而免于刑责的案件,也引发了公众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行为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讨论。‎ 校园欺凌和暴力绝非个案。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全球校园欺凌现状报告显示,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学校暴力和欺凌。据最高检今年5月份发布的效据,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因欺凌犯罪407人,起诉5750人。可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遭受欺凌的孩子选择了沉默,很多案件达不到刑事层面,有的还进入不到司法程序。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其严重性不得不引起高度警惕。‎ ‎(摘编自‎2019年10月27日人民网,《驱散校园欺凌,依法呵护“少年的你”》)‎ 材料二:‎ ‎2013年3月,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名少年对当地学区提起诉讼,缘由是学区未能制止他从4 年级到高中期间在校园内受到欺凌。《今日美国报》在报道这起案件时提到,一名律师在两年内曾代理过60到70起校园欺凌诉讼案。‎ - 27 -‎ 日本设有24小时反欺凌热线。2013年6月,日本6大政党共同提出《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在参议院正式会议上获得一致通过。法案规定,学生因遭受欺凌受伤或长期缺课,学校有义务调查,并告知学生监护人。当欺凌行为被认定有可能对学生身体或财产造成重大侵害时,学校有义务报警。对于网络欺凌,国家及地方必须采取监控等对策,校园欺凌案件的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监控不力的法律责任。‎ 韩国教育法律规定,除了正常的批评、警告、写检查、责骂外,老师有权使用直径在1厘米左右,长度为50厘米的棍子来惩罚学生;可以打手、屁股等脂肪丰富的地方,并有专门的教具公司制作配发给每个老师,就像警察配备警棍一样。同时,老师还可以采用其他只要不对学生肉体产生伤害的惩罚措施,比如罚站、罚跪等。实际操作中,惩罚措施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些被我们认为有损学生自尊和人格的措施。但在韩国人眼里,这些惩罚措施是正当而且合适的,做了错事不受到想罚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只会助长恶的形成。‎ ‎(摘编自‎2015年6月26日,《环球时报》《世界各国如何整治校园暴力》)‎ 材料三:‎ 材料四:‎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把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放在公共安全的突出位置,将校园建设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中小学和幼儿园阶段的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加强安全保障。此次会议部署,要对校园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牵住这个“牛鼻子”,其目的在于通过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建立责任清晰到人的考核机制,全面落实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校长(园长)负责制还能产生正面的引领效应,通过责任和压力的传导,打开工作局面。‎ 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事件是严重威胁着校园安全的因素之一,建立防控校园数凌的有效机制,是平安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除了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进行有效衔接外,防控校园欺凌 不能忽略了法治意识的普及。彰显法治的引领效应,呼唤有关部门的刚性执法,让法律真正“长出牙齿”。‎ ‎(摘编自‎2017年04月14日,《光明日报》,《校园平安需多方合力拱卫)》)‎ - 27 -‎ ‎4. 下列对于“校园欺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的施暴与受暴双方都是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B. 校园欺凌是当今世界多个地方存在的现象,对此,多国都在积极进行整治。‎ C. 校园欺凌主要因琐事和自私引发,故强化品格修养有利于降低其发生率。‎ D. 校园欺凌的防控和治理是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环,需要社会多方合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电影《少年的你》直观生动地展现残酷的校园欺凌,引发舆论热议,这对相关法律的修订有积极影响。‎ B. 在我国,多数遭受欺凌的孩子选择了沉默,使得校园欺凌更具隐秘性,这无疑增加了治理工作的难度。‎ C. 借鉴国外经验治理校园欺凌不能只是规定学校应尽的义务,还要赋予学校及其教育者一定的惩戒权。‎ D. 如果通过社会各方能合力有效防控,杜绝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行为,就能将校园建设成最安全的地方。‎ ‎6. 综合上述材料来看,防控治理校园欺凌相关各方应采取怎样的举措?请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D ‎ ‎6. ①国家(社会)方面: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刚性执法)。‎ ‎②学校方面:建立具体有效的校园欺凌防控机制,履行防控义务;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③家庭方面:积极与学校对接,关注孩子及时发现;培养孩子宽容无私等优秀品质。‎ ‎④学生方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治意识,勇于揭发欺凌行为,通过法律保护自己。‎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发生在校园内”不全面,材料三的调查中有11.77%的地点是“其他”,也就意味着也有可能发生在校园之外。‎ 故选A。‎ ‎【5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D项,“如果……就”的表达太绝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只是校园安全的一个方面。‎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四“除了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进行有效衔接外,防控校园欺凌不能忽略了法治意识的普及。彰显法治的引领效应,呼唤有关部门的刚性执法,让法律真正‘长出牙齿’”可概括出“国家(社会)方面: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刚性执法)”。根据材料四“此次会议部署,要对校园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牵住这个‘牛鼻子’,其目的在于通过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建立责任清晰到人的考核机制,全面落实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可概括出“学校方面:建立具体有效的校园欺凌防控机制,履行防控义务;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根据材料一“可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遭受欺凌的孩子选择了沉默,很多案件达不到刑事层面,有的还进入不到司法程序”和材料四“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进行有效衔接”可概括出“家庭方面:积极与学校对接,关注孩子及时发现;培养孩子宽容无私等优秀品质”“学生方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治意识,勇于揭发欺凌行为,通过法律保护自己”。‎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主角 陈彦 - 27 -‎ 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画了。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 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把腹部朝下拉,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他脸上,过去是紧绷油光水滑的,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所以在化妆时他就不那么满意自己了。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 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不见。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 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唱慧娘来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深深记着师父。‎ 在一声长长的叹息声中,师父终于出场了。‎ 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服,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110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尽管如此,剧场里还是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易青娥明显感到,师父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但他一直控制得很好。她知道,他是要把最好的力道,用在最后那36口“连珠火”上的。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 - 27 -‎ 终于师傅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36口“连珠火”。师父依旧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四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 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 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 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剧团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 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青娥,青娥……‎ ‎“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城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墨……自己拌。记住比例……”‎ 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十斤松香……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细……”‎ 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 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 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都不走,在下面喊呢。”‎ 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 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 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了。‎ ‎(《人民文学》2017年第11期,有删节)‎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年观众到后台化妆室来看苟存忠,说他扮演的李慧娘,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显示了苟老师的演技精湛。‎ B. 作者从易青娥的视角描写苟老师,既写出苟老师演出受到观众喜爱,又写出苟老师对自己扮相精益求精,对演出竭尽全力,增加了真实感。‎ C.‎ - 27 -‎ ‎ “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这句,使用比喻和衬托的技巧展现了观众对苟老师的热爱。‎ D. 苟老师表演36口“连珠火”,“天地澄静,红梅花开”,这是演出高潮,也是他生命的绽放,说明他的艺术生命达到了极致,再无后人可以做到。‎ ‎8.苟老师的死在前文作了哪些铺垫?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苟老师在生命最后刻才将松香粉的配方比例轻声告诉易青娥,这样的情节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探究。‎ ‎【答案】7. D 8. ①过大的训练量、过度的节食,甚至不惜吃大黄拉肚子减腰身。‎ ‎②“卧鱼”动作未达到日常水平,且倒下时“散了架”。‎ ‎③把看家本领传给徒弟,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暗示这有可能是最后一场演出。 ‎ ‎9. ①从情节设计上看,有利于将故事推向高潮,增强故事的震撼力。‎ ‎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看,有利于丰富人物性格,在前文闪光性格的基础上,也体现出老一代艺人授艺时保守的特性。‎ ‎③从艺术手法上看,与前文要求易青娥认真观看吐火的情节相照应。‎ ‎④从主题思想上看,既讴歌了老一代艺术家倾尽生命的全部传授技艺的高尚品格,也含蓄地呈现了技艺不轻传的守旧思想。‎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说明他的艺术生命达到了极致,再无后人可以做到”不符合文意。文中易青娥就是苟老师的嫡传弟子,苟老师对她悉心栽培,“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甚至临死前拼尽最后的力气也要告诉她吹火的松香比例。这些都说明,易青娥会成为苟老师的继承者。‎ 故选D。‎ ‎【8题详解】‎ - 27 -‎ 本题考生小说情节的结构方法。小说情节的结构方法主要有悬念、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抑扬、线索等。本题考查铺垫。解答时从文中找出与情节相关的内容,注意细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 本文“苟老师的死”这个结局,其实在前文做了几处铺垫。比如“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把腹部朝下拉,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他脸上,过去是紧绷油光水滑的,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过大的训练量、过度的节食,甚至不惜吃大黄拉肚子减腰身,损害了苟老师的健康。再如“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110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说明他已经体力不支。还有“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把看家本领传给徒弟,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暗示这有可能是最后一场演出。‎ ‎【9题详解】‎ 本题考生情节的作用。主要是结尾的作用。可从如下方面思考。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苟老师在生命最后一刻才将松香粉的配方比例轻声告诉易青娥,从情节上看,这是小说的高潮,即便生命即将逝去,拼死也要告诉徒弟诀窍,好让绝技后继有人,增强了故事的震撼力。这个情节从手法上看用到了呼应的艺术技巧,与前文要求易青娥认真观看吐火的情节相照应。从人物塑造看,这个情节也表现出老一辈艺人的特点——保守,不到最后一刻不肯轻易将绝技传授给徒弟;这个细节丰富了人物性格,加上前面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使得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生动。从主题上看,拼死也要告诉徒弟诀窍,体现了老一代艺术家倾尽生命全部传授技艺的高尚品格;而到最后一刻才告诉徒弟,也含蓄地呈现了技艺不轻传的守旧思想。‎ ‎【点睛】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 ‎1.‎ - 27 -‎ 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思,字宜学,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九年春,帝押虎而伤,思上封事曰:“孝宗皇帝之子惟陛下一人,当为天下万世自重。近者道路传言,虎逸于柙,惊及圣躬。臣闲之,且骇且惧。 陛下即住以来,于兹九年。朝宁不勤政,太庙不亲享。两宫旷于问安,经筵倦于听讲。揆厥所自, 盖有二端:嗜酒而荒其志,好勇而轻其身。由是,戒惧之心日忘,纵恣之欲日进,好恶由乎喜怒,政令出于多门。纪纲积弛。国是不立。士气摧折,人心危疑。上天示警,日食地震。宗社之忧,凛若朝夕。即不幸变起仓卒,何以备之?此臣所大忧也。”疏入,留中者数日,忽传旨降远方杂职,遂谪潮州三河驿丞。‎ 思年少气锐,每众中指切人是非。已悔之,自敛为质讷。及被谪,怡然就道。夜过泷水,舟飘巨石上,缘石坐浩歌。家人后至,闻歌声乃舣舟以济。王守仁讲学赣州,思从之游。及守仁讨宸濠,檄思赞军议。‎ 世宗嗣位,召复故官,仍加俸一级。思疏辞,且言:“陛下欲作敢言之气,以防壅蔽之奸,莫若省览奏章,召见大臣,勿使邪僻阿徇之说蛊惑圣听,则尧、舜之治可成。不然,纵加恩于先朝谴责之臣,抑末矣。”帝不允,因命近日迁俸者,皆不得辞。寻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与同官屡争“大礼”,不报。时张璁等为学士,思羞与同列,疏乞罢归。不许。其年七月,偕廷臣伏左顺门哭谏。帝大怒,系之诏狱,杖三十。逾自再杖之思与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等凡十有七人皆病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思赠右谕德。‎ 思志行迈流俗,与李中、邹守益善。高陵吕柟亟称之,尝曰:“闻过而喜似季路,欲寡未能似伯玉,则改斋其人也。”改斋者,思别号也。‎ ‎(节选自《明史·王思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7 -‎ A. 逾旬/再杖之/思与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等/凡十有七人/皆病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 B. 逾旬/再杖之/思与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等凡十/有七人皆病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 C. 逾旬/再杖之/思与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等/凡十有七人/皆病/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 D. 逾旬/再杖之/思与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等凡十/有七人皆病/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筵是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元、明、清沿袭此制。‎ B. 驿丞指明清时设置的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的官,品级高而权利小。‎ C. 诏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的高官。‎ D. 别号指中国古人于名字之外的别称,如杜甫别号少陵野老,苏轼别号东坡居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思忧心国事,敢于直言劝谏。皇帝因狎虎而受伤,王思上书规劝,直言皇帝朝堂不勤于政务,太庙不亲自祭献,对两宫缺少问安,讲席时倦于听讲。‎ B. 王思省察自身,约束改变自己。王思年轻时,由于气盛,常在众人之中指摘别人的过错。后来对自己这种做法后悔了,逐渐收敛自己,变得质实木讷。‎ C. 王思请求辞官,世宗不子采纳。世宗继皇位后重新起用王思,当时张璁等做学士,王思以和他们同流合污为耻,上疏朝廷请求辞职回家,皇帝不准许。‎ D. 王思志行非凡,超越世俗之人。吕柟屡次称赞他,说他像季路一样听到别人指出自己过错会很高兴,像伯玉一样以想减少自己的过错而不能为羞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守仁讲学赣州,思从之游。及守仁讨宸濠,橄思费军议。‎ ‎(2)其年七月,偕廷臣伏左顺门哭谏。帝大怒,系之诏狱,杖三十。‎ ‎【答案】10. A 11. B 12. C ‎ ‎13. (1)王守仁在赣州讲学,王思跟从他游学。等到王守仁征讨宸濠,发布公文召王思参与军事谋划。‎ - 27 -‎ ‎(2)那一年七月,王思偕同朝廷大臣趴在左顺门哭着劝谏。皇帝很生气,把他们收押在诏狱,每人杖责三十大板。‎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主谓宾之间的关系。句中“凡十有七人”,有,是通假字,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计数,不可断开,故可排除B项和D项;“病创”是“受伤”的意思,是一个词语,中间不可断开,又排除C项。‎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识记理解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品级高而权利小”,表述错误。错在“品级高”,从前文“降杂职”可知,驿丞只是杂职,而且是降职任驿丞。驿丞根本没有品级,是不入流的官职。‎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王思以和他们同流合污为耻”表述错误。“同列”意为“同等位次”而非“同流合污”。‎ 故选C。‎ ‎【13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游”, 学习;“檄”, 发布公文、发令;“赞”, 参与,帮助。(2)中,“偕廷臣”补充主语。“偕”, 伙同;“系”,关押。‎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王思,字宜学,正德六年考取进士,被授任编修。正德九年春天,皇帝因亲近老虎而受伤,王思呈上密封的奏章说:“孝宗皇帝的儿子只有陛下一个人,您应当为了天下万世保重自己。近来众人纷纷说,老虎从木笼中逃出,惊到您。我听了这些话,又惊又怕。陛下就帝位以来,到现在有九年了。朝廷,不勤于政务;太庙,不亲自祭献。对两宫缺少问安,讲席之时倦于听讲。揣度其根源,大概有两个原因:喜好喝酒而荒废自己的志向,偏好勇猛而轻贱自己的身体。因此,警惕之心日益忘却,肆意放纵的欲望一天超过一天。喜欢人和讨厌人都出于自己的喜与怒,国家政令由多家发出。法度长期松懈,国家的重大政策不制定。读书人的风气受挫,民心危险疑惧。上天发出了警告,又是日食又是地震。国家的忧患,恐怕就在朝夕之间。假如不幸之事在仓促之间发生,用什么来防备它呢?这是我最担心的事啊。”奏章送入朝廷,留置于宫禁中几天,忽然传出圣旨要把他贬官到远方担任杂职,于是被贬为潮州三河驿丞。‎ 王思年轻气盛,每每在众人之中指摘别人的过错。他后来对这种做法后悔了,就收敛自己变得质实木讷。等到被贬谪,他就安适自在地上路了。在晚上路过泷水,船飘到了大石上,他攀爬到石头上坐着放声高歌。家人后来赶到,听着歌声才把船停好渡他过河。王守仁在赣州讲学,王思跟从他学习。等到王守仁征讨朱宸濠,发布公文召王思参与军事谋划 - 27 -‎ 世宗继位,征召王思并恢复原来的官职,还增加一级俸禄。王思上疏推辞,并且说:“陛下想要振作正直敢言的风气,来防止隔绝蒙蔽您的奸邪之徒,不如审阅奏章,召见大臣,不让乖谬不正、迎合曲从的话蛊惑圣听,那么尧、舜那样的安定太平就可以成就了。不这样(去做),纵使对先朝被申斥的大臣施加恩德,也是末节啊。”皇帝不允许,于是命令近日升迁加俸的人,都不能推辞。不久,王思充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和同僚多次争“大礼”,皇帝不回复。当时张璁等为学士,王思以和他们同等位次为羞,上疏请求辞官回家。朝廷不准许。那一年七月,王思偕同朝内大臣趴在左顺门哭着劝谏。皇帝很生气,把他们收押在诏狱,杖责三十。过了十天,再次杖责他们。王思和同僚王相,给事中张原等,总共十七人,都受了伤先后去世。隆庆初年,各自荫及一个儿子,赠官有所不同。王思被赠右谕德。‎ 王思志向操行超越世俗之人,和李中、邹守益交好。高陵吕柟屡次称赞他,曾说:“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就像季路;总想减少自己的过错却无法过完全做到,就像蘧伯玉,就是改斋这个人啊。”改斋,是王思的别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刘南史往杭州拜觐别驾叔 刘商①‎ 兄弟飘零自长年,见君眉白转相怜。‎ 清扬似玉须勤学,富贵由人不在天。‎ 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②烽火复相连。‎ 林中若使题书信,但问漳滨③访客船。‎ ‎[注]①刘商,徐州彭城县(今江苏铜山县)人。②两河:京杭运河、淮河的合称。③漳滨:漳水边。汉刘桢“余婴沈痼疾,窜身清漳滨”,后因用为卧病的典实。‎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但诗人对兄弟的真情切意洋溢在字里行间。‎ B. 离别之际“见君眉白”,细节格外触动心弦,很自然地引出颔联内容。‎ C. 颈联第二句写两河烽火相连,将离别置于具体的时代背景,更添悲凉。‎ D. 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处境与复杂心境:漂泊在外,卧病在床,精神颓丧。‎ ‎15. 送别之际,诗人心情复杂,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对刘南史的情感态度。‎ ‎【答案】14. D 15. ①对兄弟的同情:首联流露出诗人对于飘零在外、年华老去的刘南史的同情怜惜;‎ ‎②对兄弟的肯定和劝勉:诗人肯定刘南史丰采似玉,并劝勉他勤于学习,因为富贵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 ‎③对兄弟行于途上的担心:杂草丛生绵延万里,迷失了家乡的路,两河一带又烽火相连,让人担心。‎ ‎【解析】‎ ‎【14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漂泊在外,卧病在床,精神颓丧”理解有误。这是一首送别诗,阅读诗句可知,“漂泊在外”的是诗人的兄弟刘南史,生病或生活寂寞困窘也应指的是刘南史;此外,“精神颓丧”于诗无依据。‎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题干要求“送别之际,诗人心情复杂,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对刘南史的情感态度”,首先要理解所在句子的意思,再结合全篇分析诗人的情感。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具体而言,从诗歌的标题“送刘南史往杭州拜觐别驾叔”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他的弟弟刘南史前往杭州写的一首送别诗,从标题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刘南史将要拜一名官职为别驾的叔叔。古代山长水阔,生离如同死别。首联“兄弟飘零自长年,见君眉白转相怜”大意是说,弟弟常年漂泊在外,如今又要离开,分别之际想到弟弟有美贤德但年华老去,转而同情他的长期飘零。颔联“清扬似玉须勤学,富贵由人不在天”大意是说,要想自己变得像玉石那样洁白,就要刻苦学习,富贵由人创造而非上天决定;此两句有对弟弟的的贤德肯定,勉励他勤苦自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命运。颈联,“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烽火复相连”的意思是,弟弟要前往杂草丛生绵延万里的地方,迷失了家乡的路,两河战乱相连不絶。表现作者对弟弟的担心之情;尾联“林中若使题书信,但问漳滨访客船”大意是说,林中的我如果给你写信,我只问来访的客船你卧病的典实。可见诗人对兄弟的真情切意,洋溢在字里行间。‎ - 27 -‎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第一,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第二,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做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说众生皆有自己的喜好,自己惟愿把修习自身作为生活常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马为喻,告诉世人即使天资聪颖,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3)陶渊明《饮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问一答,解释了身处闹市也可以内心宁静的原因。‎ ‎【答案】 (1). 民生各有所乐兮 (2). 余独好修以为常 (3). 骐骥一跃 (4). 不能十步 (5). 问君何能尔 (6). 心远地自偏 ‎【解析】‎ ‎【详解】‎ - 27 -‎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兮、修、骐骥、跃。‎ ‎【点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诚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人们多以真、实、无伪、不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来解释诚。因此,无论我们采取其中的哪一种解释,还是会发现,解释的涵盖性不太到位——它或许能够解释作为名词或形容词的诚,却难以解释作为动词的诚;它或许能够解释人道之诚,却难以解释天道之诚。如果我们寻求诚的最具涵盖性的指谓,诚的诸多意义与运用,似乎可以统一于“一致”——作为名词的诚,指的是一种一致关系;作为形容词的诚,指的是一种一致属性;作为动词的诚,指的是趋向、达成一致的意向及活动。( )现代人多以诚实、诚信去理解诚,这种理解虽 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却常常 了诚的天道之维。 这样一来,中国传统哲学的厚重之诚,就变成了一种单薄之诚。而过于单薄的诚,容易使我们陷入理论困境——离开天道之诚,我们面对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真小人”时,常常会 ;离开天道之诚,我们面对孔子“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的论断时,就难以形成准确理解;离开天道之诚,我们在论证诚信之应然时,常常会 浅薄的后果论……以道观之所重之诚,是与天道的恒常相关联的诚。‎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表里一致,从根本上说,是源于道的恒常。‎ B. 从根本上说,表里一致,是源于道的恒常 C. 这种一致,从根本上说,是源于道的恒常。‎ - 27 -‎ D. 从根本上说,这种一致,是源于道的恒常。‎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符合 剥离 手足无措 诉诸 B. 契合 剥离 不知所措 诉诸 C. 符合 脱离 不知所措 流于 D. 契合 脱离 手足无措 流于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此,无论我们采取其中的哪一种解释还是会发现,这种解释的涵盖性不太充分 B. 但是,无论我们采取其中的哪一种解释还是会发现,这种解释的涵盖性不太到位 C. 因此,无论我们采取其中的哪一种解释,都会发现,这种解释的涵盖性不太到位 D. 但是,无论我们采取其中的哪一种解释,都会发现,这种解释的涵盖性不太充分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解答此类题时注意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括号前面所说的“一致”有多种,并非仅仅是“表里”,所以排除A、B两项;‎ 第二,“从根本上说”作状语,从句意上来看,是为修饰谓语的,应放在谓语前;另外,把“从根本上说”放在主语前面,“这种”与前文的内容相距较远,衔接就不太紧密了,所以,排除D项。‎ 第三,“这种一致”,代词“这”是紧接着括号前的“一致”来说的,联系紧密,应放在句子开头。‎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 27 -‎ 第一处,“符合”与“契合”意思相近,但“符合”应用范围广,多指数量、形状、情节等相合,“契合”应用范围窄,多指内在的东西相符合。此处强调的是对意思的理解,是内在的东西,用“契合”更合适。‎ 第二处,“剥离”意是使脱落、使之分开。“脱离”指一般的离开。在语境中,“这种理解”离开“诚的天道之维”不是自动离开的,而是被人理解错了而离开的,所以用带有使动性的词“剥离”更合适。‎ 第三处,“手足无措”形容人慌张的样子,“不知所措”形容人不知道怎么办。语境强调的是人不知道怎么办,所以用“不知所措”更合适。‎ 第四处,“诉诸”有借助的意思,也可以指按某种方式办理;“流于”多指停留在表面上;因为主语是“我们”,用“流于”搭配不当。‎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第一,仔细分析前后文,“人们多以真、实、无伪、不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来解释诚”“解释的涵盖性不太到位”,可见本句与前文不是因果关系,而是转折关系,由此排除A、C两项。‎ 第二,“无论”与“还是”关联词搭配不准确;同时,B项的“到位”讲的是解释得透彻准确,与前面的“无论……哪一种解释”所说的“解释得多”的意思不对应,所以排除B项。‎ 故选D。‎ ‎【点睛】‎ - 27 -‎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为什么压力会带来欲望呢?因为这是大脑援救任务的一部分。压力会_____,而应激反应是身体内部相互协调的一系列变化,让你能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保护自己;但人脑不仅想保护人的生命,_____。所以,当你感到压力时,你的大脑就会指引着你,让你去做它认为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神经科学家证明了,压力会使你的大脑进入寻找奖励的状态。只要你的大脑和奖励的承诺联系起来,你就会渴望得到那个“奖励”。你确信,_____。‎ ‎【答案】 (1). 引发相应的应激反应 (2). 它也想维持人的心情 (3). 只有获得那个“奖励”才能得到快乐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第一空根据后文“而应激反应是身体内部相互协调的一系列变化”可以推导前面“压力会引发相应的应激反应”;第二空前文提到“不仅想保护人的生命”,前文有“不仅”,后面就是“也要干什么”,根据后文“能带给你快乐”,所以第二空应填“它也想维持人的心情”;第三空,根据前文“带给你快乐”、“只要”、“渴望”、“你确信”,所以第三空“只有获得那个‘奖励’才能得到快乐”。‎ ‎【点睛】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21.阅读右面的漫画,指明它的寓意并结合画面进行分析,要求不超过50字。‎ - 27 -‎ ‎【答案】画家以此表现鸟对人的信任,而信任源于人的爱护,借此呼吁人们与动物和谐相处。正如画中的姐弟俩,俯而窥鸟,不打不欺,小鸟也扬头看人,自然而美好。‎ ‎【解析】‎ ‎【详解】本文考查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看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概括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做漫画题时定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行为。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本题画面中主要人物是姐弟俩趴在窗前,静静地看着外边的一只小鸟,小鸟也昂头静静地看着她俩,再加上周围的花花草草,整个画面自然而美好。所以蕴含着人和动物之间的信任,呼吁人类要爱护自然。‎ ‎【点睛】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做漫画题,要看懂漫画的寓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古至今,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美有不同的形态,分社会关、自然美、艺术美。人们对美也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美是“真”的光辉,是一种善;也有人认为美是“清水出芙蓉”;还有人认为美食情人眼里出“西施”;也有人认为美就是生活,美无处不在。但是,有的人却对生活中的美熟视无睹,或有意无意的混淆美丑……‎ 这些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请结合以上材料,面对本校(统称“国美中学”)即将举办的关于“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讨论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炼就一双慧眼,发现他人之美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 27 -‎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炼就一双慧眼,发现他人之美”。‎ 面对黑夜,有的人只看到鸟绝深山,黑灯瞎火,而有的人却能看到朗月照花,深潭微澜;面对春雨,有的人只能看到道路泥泞,孤舟蓑笠,而有的人却能看到杏花烟雨,雾锁楼台;面对肃秋,有的人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刘禹锡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面对严冬,刘宗元坐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而毛主席热情歌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同一样事物,用美的眼光代替挑剔,所得所感便迥然不同。‎ 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可谓是满腹经纶,被世人称为“孔圣人”。他才学广博,思想深刻,在任一方面无不胜人一筹,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而是努力去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请教,始终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则改之。”孔子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因材施教,让许多弟子的特点充分发挥,成就了群英荟萃,杂学旁收的儒家学派。‎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为一个小偷写过一篇报道。与其他记者不同的是,林清玄并没有一针见血地批判小偷,而是反复渲染小偷作案手法十分细腻,文章最后,还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户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报道,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既然我有这些优点,为什么不做正当事呢?”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几话,竞改变了一个青年的一生。而这,都源于他善于发现他人的美丽。‎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别人发现自己的美丽,每个人也应该学会发现他人的美丽。发现与被人发现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发现者必具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发现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勇往直前的斗志。因此,学会发现他人的美丽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百年以前的罗丹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梵高的向日葵在时光荏苒里越发金黄灿烂,是发现美的眼睛,让维也纳中央墓园里的大师的灵魂千百年后仍波动着世人的心悬玹;是发现美的眼睛,让流离失所的维纳斯戴上了最美丽荣耀的光环。去发现美吧,看看我们的日子斗转星移,草长莺飞;去发现美吧,看看我们的身边和谐幸福,笑靥如花,去发现美吧,看看我们的世界生生不息,温暖如春。‎ 同学们,让我们炼就一双慧眼,让美时刻与我们同在!‎ 国美中学某某 - 27 -‎ ‎2020年6月2日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任务驱动型材料写作能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天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 ‎【审题】这是一道应用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指出,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接着列举美的各种形态,然后列举人们对待美的态度:有人赞同,有人熟视无睹,混淆美丑。审读材料,命题人意图较为明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思考美、追求美、创造美,批判对美视若无睹,混淆美丑的行为。‎ ‎【立意】勇于追求美;‎ 追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在“真”(善)中体味美;‎ 美的标准是客观的;‎ 美无处不在;‎ 善于发现美;‎ 善辨美丑。‎ ‎【结构】‎ - 27 -‎ 文章先用一组充满文学韵味的排比句对比发现美与无视美的行为,顺势提出观点——应当用每的眼光代替挑剔,应当善于发现他人之美。接着用孔子发现他人长处,作家林清玄感化小偷的故事,论述发现他人之美的重要意义。接着批判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现美,不能正确认识美的现象。最后呼吁全体同学“炼就一双慧眼,让美时刻与你同在”!‎ ‎【素材】名言:‎ ‎1.美,什么是美?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大量的美。然而,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马·埃利奥特 ‎2.美不是人工造就的,而是天生固有的。——狄更生 3.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别林斯基 (俄国)‎ ‎4.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5.你缺少的不是美丽,而是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狄德罗 6.如果两眼生来为着注视,美就是她存在的原因。——爱默生 7.如果人们不仅能够执着地追求美,而且能够敏锐地发现美、自觉地创造美,那么,不仅他们自身会变得更加完美,而且整个社会、我们周围的一切,也都会变得更加完美。——佚名 ‎8.谁用全身心去执着地寻求美,美就会悄悄地飞进他的心扉。——宋征时 段落:‎ ‎1.现实中,我们常常因为感情的亲疏远近或涉世未深而模糊了美与丑的界线,认为只有花容月貌才是美丽的,只有成绩优异才是美丽的,只有能歌善舞才是美丽的,只有腰缠万贯才是美丽的,从而顺理成章地忽略了身边与你一样平凡但心地善良的人,看不到他们心灵的美丽,其实,真正的美丽在于品等,在于内心,在于灵魂。富人的美丽应在于慷慨解囊,扶困济贫,智者的美丽在于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穷人只要脚踏实地,辛勤耕耘,便也是美丽的,愚人只要心地善良,憨厚耿直,便也是美丽的。每个人都是其美丽之处,每个人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没有人应该被冷落,更没有人应该被漠视。用心发现她人的美丽,切莫让浮华遮盖了寻求真理,发现美丽的目光。‎ ‎2.发现他人的美丽需要胸怀开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心胸宽广,视野开阔,才更容易发现他人的优点。‎ 发现他人的美丽需要谦逊的心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都应该善于以谦虚的心态发现他人的美丽,并不断提升与完善自己。‎ 发现他人的美丽需要多角度看问题。很多时候,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就可以更多地发现被人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既是交友识人之道,也是不断提醒自己,尽量弥补自身不足的一个好办法。‎ - 27 -‎ 发现他人的美丽需要真心与耐心。用真心发现别人的美丽,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世界劲舞,多一份交流,少一份埋怨;用耐心发现别人的长处,眼里装满别人的错误,就会痛苦不堪,心里想着别人的长处,烦恼的日子便屈指可数。‎ ‎【点睛】材料作文的写作策略 ‎① 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 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 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 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 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 深:深入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 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