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作文立意创新招术7层层剥笋法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 -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七 层层剥笋法 成功作文的立意不仅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事物 的本质或富有哲理性的东西,常常掩盖在生活的表象下。文章立意要深,必须透过表面的人 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和鲜明个性。层层剥笋法也叫“解剖麻雀”法,它往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 本质,登堂入室,一层比一层更接近事理本质。这一层与下层的关系就像逻辑链条一样紧密 相连,使说理更加充分。文章的结构对行文的各层先后顺序有严格要求,鱼贯而行,环环相 扣。如写景,许多同学只是绘形绘色,停留在表象层次上,而这几句话则不然:“这几株长在 砖缝里的小草的确不简单。因为这砖缝里没有足够的水份和土壤,也接受不到充足的阳光, 可他们居然顽强地生长起来,真了不起!”显然,作者超越了绘形绘色的表层描写,而透过现 象,把握了小草的精神气质,写出了其神韵,自然出手不凡。再如父母吵架,本是生活中烦 恼的事儿,可有位同学透过现象发现了其中的本质意义:父母都是因为热心于工作,而疏于 家务,于是因“柴米油盐”而“吵架”。这“吵架”的表层现象中却蕴含了父母一心为公的敬 业精神。据此立意,写出了一篇既富生活气息,又具现实意义的优秀作文。在议论文中更是 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是常 见的递进式思路。《反对党八股》是通过“摆情况”、“论危害”、“提办法”的论证方法,批判 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在列举这八大罪状时,毛泽东便是运用层层剥笋的方法来论证的:前面 五条“罪状”是用现象去剖析党八股的危害。从第六条开始作者从理性分析“不负责任,到 处害人”,而第七条“流毒全党,妨害革命”,第八条“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就更深入地点 出党八股的巨大危害性。这样层层深入地论证,既充分又周密,令人坚信不疑。 例文 1 广东 考生 生活中遇到选择,正如航行中遇到波浪一样平常。有些选择,我们是很容易在 A、B、C、 D 之间打上勾的。例如有桥的河上,我们不会趟水过去,大雨滂沱的时候,我们不会为是否打 开雨伞而犹豫。但是,有的选择却不是那么容易作出的,它们会在我们的心海掀起波涛,让 我们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前。 什么样的选择会让我们陷入困境呢?心灵的选择。那些给我们造成巨大难题的选择,往 往涉及意识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些选择,向左,会震撼心灵;向右,又可能损害现实利益。 当我们遇上时,往往会手足无措,斗争的焦点是精神力量与现实力量之间的较量。如何是好? 首先,选择要有原则。一个缺乏原则的人,不仅不 利已,而且损人。我们每一个人,都 要确立自己的原则、立场,确立自己的生活态度。当遇到心灵的选择时,首先要剖析自己, 看看自己站在什么立场上,摆出原则,作出选择。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 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思想。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答案。但是,对于一个 进步健康的社会来说,一个良好品格的人应该把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应该是一个放诸四 海皆准的原则。这就是说,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我们应该以“大是”为原则,这既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 - 是法律的约束,也是道德的要求。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原则,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个人要承担选择的责任。选择是个人作出的,特别是对于触及心灵的选择,一定 会有所得有所失,对于一切后果,我们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来。像贝尔,他既然选择发明电话, 就会担负所有物质上的困难和不为人所理解的困窘;像那位登山者,他选择了舍己为人,就 要承受随时可能冻死的命运。如果推卸责任,不仅失去了在选择中放弃的事物,就是自己选 择的终点也达不到。担负责任,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则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两者皆得。 最后,从踏上我们选择的道路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勇往直前,绝不后悔。坚持不一 定就是胜利,而成功却一定是坚持的结果。生活的道路不存在回头的可能,不要再留恋或者 后悔,选择了一条路,就要一口气走到底,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我们是否有一 颗恒心,抱紧信念。 面对心灵的选择,我们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上,让我们以原则为路标, 以坚持为双脚,大 步迈向目标。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是培养议论能力的基本功。本文成功之处就在于立论深刻,论述透 彻。怎样进行选择?首先要有正确的原则,其次要承担选择的责任,最后要坚持选定的目标。 三个层次由因及果,层层剥笋,从知到行,步步逼进,全面、系统、透辟地论述了正确选择 的三个必备条件。 例文 2 福建 考生 曾经对某位老师心怀畏惧,因为早就风闻她“统治”之下的“白色恐怖”。种种传闻说得 很是吓人,于是心里便已认定了她“灭绝师太”的形象。偶然这位老师来代课,一堂课下来 却发觉老师课讲的妙趣横生,虽然严厉却又不失生动,于是生了些好感。再后来,无意中听 到她对某个平日总被她批评的同学的评价,满脸的赞赏与恨铁不成钢,我忽然间十分愧疚, 也带着几许感动。原来看似冷酷无情的表面下带着那么多的期许和关怀,而我曾经只是远远 地望着,不曾亲近就自以为是地否定了她。陌生和不熟悉让我们之间缺乏了解,于是影响了 我的判断力。 这样的事情常会发生,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使我们对事物认识的正误深浅发生偏差。在校 园里,我身边总有那么一些同学、老师受到非议,而我们却靠着传言、凭着感觉在认识他们。 听起来是小事一桩,仔细想想却事关重大。如果彼此间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却又听信传言,主 观臆断(更糟的是,总会有人愿意传播和相信),那么陌生人便永远形同陌路,甚至互生敌意, 那么对彼此都是多么不公平的一件事!要是有一天,你忽然发现自己错过了一个多么好的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 - 友,只是为了当初的疏远和陌生,那人生岂不又平添一桩憾事? 校园的误解可能仅仅如此,伤害、损失不显而易见。而走出校门,走上社会,感情与认 识又关系到一个选拔人才的问题了。 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一直是在选择人才的问题上被争论的两个标准。如果凭着自己的感 情,我只选择和我亲近的、我了解的人,那么便成了唯亲。任人唯亲如果是了解所选用的人 是个人才而选择他的话,那么我们也无可非议了,唯亲就唯亲吧。可若只因为亲而一味偏袒, 甚至阻断了真正人才的输入的话,那么,富有悲剧色彩的又何止是真正人才的命运呢?对于 用人单位和国家来说,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当然难免有时会被自己的感情所左右,甚至蒙蔽了双眼,但我们千 万不能任由感情作主,而应仔细权衡,在感情与认知之间寻找一个真正的平衡点,那么我们 便有了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对于国家而言,便有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本文 的突出之处是采用了层进式结构,先从对某位老师认识过程开始,进而言及校园间因 非议、传言给同学间、师生间造成的误解,最后论及社会上任人唯亲选拔人才将给国家带来 的巨大损失。文章从小到大,层层展开,逐层深入,令人信服。 例文 3 广东 考生 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沉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 女词人不由叹息:你知道吗?应是绿肥红瘦啊!词人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 因此才设想花的处境,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因此花的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 不被她所觉察。可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 一般说来,当我们偏爱某一物,亲近某一物时,我们会觉得它特别动人,正如邹忌之妻, 偏爱邹忌而认为他比齐国之美丽者徐公还要美,也正如古语所言“情人眼里出西施”。当我们 被外物所触动时,它们也便展出自己的品性。 张志和渴求隐逸,而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林黛玉在冷雨 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秋窗愁不尽了,风雨却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 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 其实,万事万物都以它固有的规律运动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潮起潮平,只是我们 的感情不同,这一切才给我们不同的印记。旷达者从中汲取力量;淡泊者从中陶冶心灵;感 伤者对此自悲自叹……无论怎样,能有所感受,是可贵的,但我们还应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4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从中找出蓬勃生气,而非沉湎于消极的一面。 有一种不以亲疏远近定是非的人,让我深深地佩服与敬仰。那便是大义灭亲的人,那便 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人。在他们的灵魂中,一种高尚的理智使他们超越了狭隘,超 越了个人的恩怨得失,而代之以多数人的利益。如高山流水一般,这种精神从远古流传到今 天,还将流向未来,它纯洁着世风,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光华,给我们注入清凉的思想之泉。 是海棠依旧,还是绿肥红瘦?这是一个问题。我想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不同 的认识方法。 这篇作文对感情与认知关系的复杂性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论证层次分明,层层深入。 先承认“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关系”,接着说明当感情偏向于某一事 物时自然会有一种特别的认知,最后点明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体现了严密 的逻辑性。 例文 4 湖北 考生 翻开那册优美儒雅的中华文明的线装书,常有说不出的感动。记不清哪朝哪代哪个杏花 春雨的小庄,有一对年轻恋人。有一次他们相约在石桥见面,男子到了,女子还未来,这时 忽然涨潮,水越漫越高,男子记着约定,抱着桥柱,最后含着希望与坚定葬身于无情潮水。 于是有诗人世代吟诵:“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东晋时石崇有歌妓名绿珠,美艳善吹笛。一次宴会上位高权重的客人看中了她,强索之。 石崇固不与,谓绿珠:“吾今若为汝而亡,将何如?”日:“妾当身殉,以报君德。”石崇果然 因得罪权贵而死,当日,绿珠跳楼。多少年后,有一书中一女子吟道:“粉堕白花洲,香残燕 子楼。”这燕子楼,即美丽的绿珠殉身之处。而书中这位女子,也因“木石前盟”未能实现而 死——她就是黛玉。 前不久在《读者》中看到一段言论:一个大学生向女友承认爱她一辈子,“若我有任何对 不起你的地方,我们的一切财产都归你,不信,我们现在就去公证。”他们真的去了。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行为方式?这就是现代人的“诚信”?我不怀疑这对恋人的承诺, 我只是愕然、愀然、怅然。愕然于现代人的精明和怀疑,愀然于真爱竟要这样的保证,怅然 于古中国“情比金坚”的情怀不再,我们永远失去了纯净的、不需公证的诚信。 诚信是什么?是人最基本的素质与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维系的绳索,是我 们正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中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啊! 今日中国,“市场经济”似乎成为诚信丧失的理由。然而,市场经济正是信用经济啊!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5 - 因为脱离政府硬性,自由竞争,自由流通就更需要诚信,企业如此,个人更是如此!老师教我 说:“honest(诚实)使人有 hounor(荣誉),因此两个是同源词。”智慧之光就这样造访我的心 灵,幼小的我牢记:honest-hounor。于是当我读到一个中国人在俄罗斯接受别人一顶皮帽的 帮助后却无耻地笑道:“还?傻冒!明天谁还来这儿还帽子啊!”我愤怒了。由于一个人丢失诚 信使得十亿人蒙羞!中国人的荣誉…… 能否用清纯的目光探视乾坤,使天地一新? 能否用美丽的双手整理行囊,不忘了“诚信”? 能否?能否常存抱柱信,永保纯洁心? 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开篇破题,点明了中心论点,接着正面列 举两个古代事例绿珠 和黛玉,其次,联系现实中抛弃诚信的现象,从反面论证诚信的重要性并加以分析,最后, 以反问作结,暗扣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束全文,再次强化了中心论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