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第二单元10扼住命运的咽喉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课时作业:第二单元10扼住命运的咽喉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10 扼住命运的咽喉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决定了他生命的长度、高度和亮度。贝多芬更是如此,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他发出了不屈的呐喊:扼住命运的咽喉。‎ 美字体 我 要 扼 住 命 运 的 咽 喉 ‎,‎ 绝 不 屈 服 ‎!‎ 赏美文 贝多芬告诉我……‎ 无数次驻足,无数次徘徊,我实在不愿去窥探您耳聋后最初的心境,也不愿去撩起那段我认为是痛苦无比的记忆。‎ 于是,我只是悄悄地、悄悄地谛听,谛听您的《命运》《田园》《第九交响曲》;只是默默地品味,品味《名人传》上有关您的文字。但是,您却毫无保留地告诉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有些迷茫:您双耳失聪,感情破裂,生活悲苦,面临当时轻佻乐风的挑战……命运,还掌握在自己手里吗?‎ 您似乎看到了我的不解,于是,告诉我……‎ 您虽然患有耳疾,却拥有音乐——‎ - 13 -‎ 这是一个可以让您的思想、情感任意奔驰的海洋。您在这片浩渺无垠的海洋中遨游,撷取晶莹的浪花,于是,一曲《第九交响曲》横空出世了。它的出现,似乎孕育着革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您也获得了解放,将音乐掌握在自己手里。‎ 您虽然生活贫困、悲苦,却有一颗高昂的头颅。永远都无法忘怀,那次您与歌德在大街上漫步,忽然遇到一支贵族队伍。歌德脱帽致礼,而您站立在那儿,让那些贵族向您致礼!您可知道,这一举动震撼了多少人的心扉?!不向权贵低头,您将自己的人格,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您虽然失去了一切欢乐,但您却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欢乐。您以一个失去欢乐而创造欢乐者的身份告诉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懂了!‎ 创造命运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许多灾难,于是,我们常常怨天尤人,慨叹上苍的不公,现在想想那实在没有必要,因为我们自己才是命运的缔造者:‎ 我们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 我们无法改变上苍给我们的“厚礼”,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处世态度。‎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我们无法改变出身,却可以控制人格……‎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直面坎坷的从容和身为万物之灵的睿智去把持自己,驾好自己的人生之船。‎ ‎1.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说。“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我每次看到他时,‎ - 13 -‎ 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这绝不是偶然的,像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2.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为此不祥之兆而感到惴惴不安,这是可想而知的。一时间他竟想到了自杀。贝多芬不断地谱写出大量的音乐作品。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对当时音乐观众所喜闻乐听的音乐的关注日渐减少。但是他却在不断地获得成功。贝多芬快到50岁时已经完全耳聋。结果他不再登台演出,甚至变得更加孤独怪癖。他并不像先前那样多产,而且作品也给人以佶屈聱牙之感。那时他主要是为自己和一些理想的未来观众而作曲。据说,他曾对一位批评家说,他的作品“不是为你而是为未来的一代而创作的。”‎ 如果说这位超乎时空的最富有天才的作曲家饱尝了失聪的辛酸,不如说那就是对命运的一种最无情的嘲弄;如果说贝多芬不顾失聪的痛苦,以一种超人的毅力继续保证了作品的质量,那么这就是一种鼓舞人心的、近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功绩。但是事实比想象的还要出人意料:实际上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岁月里,谱写出的乐章超出了他早期作品的水准。一般人认为他在晚年的岁月里创作的作品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他1827年在维也纳去世,终年57岁。‎ ‎[写作运用]适合“创新”“进步”“坚强”“抗争”“战胜自我”“身残志坚”等话题。‎ 听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这是一部用文字难以描述的诗篇,又是一幅用眼睛看不见的图画,现在就让贝多芬那优美动人的乐曲带着泥土的芳香和大自然的回响,伴随着我们的脚步漫游那恬静的田园风光吧!‎ - 13 -‎ 在一个散发着花香和弥漫着薄雾的春晨,清爽而湿润的空气,漂浮在一片白桦林里,一阵几乎感觉不出的微风吹过,轻轻地抖动着缀满露珠的树叶,随着苏醒的小鸟清丽的欢歌声,展示出新的一天的开端。‎ 一辆轻盈的马车从高高的河堤上穿过,欢快的马蹄踩着路面的碎石,发出清脆的、错落有致的声音。透过那岸边绵延的丛林远远望去,奔跑的马车在茂密的枝叶缝隙中时隐时现……‎ 我们来到溪畔,灿烂的阳光拨开遮住它的云朵,把生命的光芒投射到林中的空地。‎ 我仿佛躺在宁静的溪畔的树荫下,听那风笛和羊群在亲切叙谈,远处草丛中昆虫发出了唧唧声,群鸟在空中尽情地起舞,那岸边的垂柳亲吻着平静的水面,唤起了碧波无限的深情,那一圈圈惬意的涟漪,像少女羞涩的回眸,一扭头,又悠悠地流向了远方。我,又仿佛躺在岸边的草地上,自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看着那闪光的小溪的胸膛中映出朵朵白云的天空。在这使人陶醉的柔色里,我,品尝着青青的草叶,凝视着深邃的天穹,思念着遥远的故乡。‎ 在这个深秋季节,人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带着土地刚刚耕耘的慷慨的报酬聚集到这里。姑娘们披着节日的盛装,用歌声来洗涤辛勤的汗水,用舞蹈来庆贺一年一度的收获,这是一个热烈而又令人激动的场面。歌声,像洪水冲破了用舞蹈筑起的堤坝,淹没了狂欢的人群,席卷了周围的村庄……突然,远方传来了雷声,恐怖的乌云笼罩着大地。天空,越来越黑;乌云,越压越低;……逼迫着聚会的人们四散而去,紧接着,一声巨响,霹雷唤来了风暴,树木在狂呼怒啸的暴风攻击下弯下躯干顽强地挣扎着,不时地在狂风的喘息中挺起抗拒的腰杆。‎ - 13 -‎ 暴雨,携带着耀眼的闪电,像无数锋利的刀剑,撕裂天空的帷幔,刺进大地温暖的胸膛,大地不甘示弱,率领怀抱中的所有生灵,奋起迎击,使咆哮的暴风雨在呼号中不断受阻、减弱……渐渐地,雨停了,风止了,天空的云层中开始透出金色的光柱,像上帝伸出千万只温暖的手在爱抚受伤的大地。那浑浊的小溪漂浮着忠诚的花瓣、果实、树叶等,缓缓地流向远方。两岸的树木用它们的残枝不断地挥舞着,仿佛是在告别,又仿佛是在哀悼,没有衰亡,便没有生机。‎ 经过暴风雨的洗礼后,一切都苏醒过来。羊群,重新围到了牧人的身边,倾听那悠扬的牧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远方的森林中,露出了教堂的红色尖顶,传来了浑厚的钟声。鸟儿,又歌唱起来,宁静的田野,在阳光中显得更加辉煌灿烂。大地的乳汁,使树木重新萌出枝芽,世界又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木心研究者陇菲先生认为,《木心谈木心》涉及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焊接文白、应对采访等诸多方面,细心教学生如何写作,可谓金针度人。‎ ‎②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穆永梅表示,南干渠所有分水口的检修阀、调流阀、流量计全部采用的是钢制管材,可做到滴水不漏。‎ ‎③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并提出积极的建议,但绝不能越俎代庖,学校也不应该在所谓的“家校合作”的名义下,将学校自身事务转嫁给家长。‎ ‎④‎ - 13 -‎ 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显示技术派、低价格派、用户派三大阵营分庭抗礼的格局,短期来看,这种竞争格局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⑤高校加强创业教育不能南辕北辙,过于强调创业之“术”,而忽视创业之“道”,简单地以创业成败论英雄,是违背立德树人这一培养原则的。‎ ‎⑥现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对学者发表的文章深文周纳,无限上纲上线,试图形成“寒蝉效应”。‎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解析:①金针度人: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此句是说木心将写作方法细心教给学生,运用正确。②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十分周密,没有漏洞。此处属望文生义。③越俎代庖: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合乎句意。④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只用于两者之间,此句误用于三者之间。⑤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此处应用“本末倒置”。⑥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符合语境。‎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贝多芬在耳疾严重影响听力时的大量作品,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给了他信心。‎ B.在革命泛滥的欧洲,预约者的名单中,我们看到了贝多芬和布罗伊宁的名字。‎ C.‎ - 13 -‎ 在某些乐章段落里,在低音器的明暗对照里,在神圣的谐谑曲里,是何等的感动。‎ D.1803年的《第二交响曲》反映着贝多芬年少气盛的情爱,他渴望幸福,渴望痊愈。‎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的大量作品”前加“创作”。B项介词结构残缺,应改为“在预约者的名单中”。C项缺主语,在“是何等的感动”前加“我们”。‎ 答案:D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因人的疏忽,过多地被送进海洋中的重金属是危险的,不仅对海洋中的生命,对人类也很危险。     。最终遭殃的是排放污染的人类。‎ A.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了这些重金属,鱼虾吃了藻类,人类又吃了鱼虾 B.人吃了鱼虾,鱼虾吃了藻类,而这些藻类和海洋植物又吸收了重金属 C.这些重金属被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鱼虾吃了藻类,人又吃了鱼虾 D.人吃了鱼虾,鱼虾吃了藻类,而这些重金属又被藻类和海洋植物所吸收 解析:根据最后一句可知人类应出现在最后,故排除B、D两项。文中提到了重金属,且根据食物链强弱关系,“重金属”一词应在前面,故选C。‎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13 -‎ 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B.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感到万分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大家的聆听!‎ C.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寻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迅速还我。”‎ D.您的鼎力相助使我获得比赛的成功,送您一点礼品以示感谢,敬请笑纳!‎ 解析:A项,“寄奉”自己向别人寄东西,敬辞。B项,“聆听”认真地听,下级对上级。有敬辞色彩,应用“倾听”。C项,“请迅速还我”语气过于强硬。‎ 答案:D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出手段和目的的界限泾渭分明。一般来说,他们①          ,手段则相当明确地从属于目的。然而,②             。我们的研究对象经常将对其他人来说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的经历和活动视为目的本身,这就使情况复杂多了。他们较常人更有可能欣赏纯粹的“做”本身;他们常常既能享受“达到”的乐趣,③    。‎ 答案:①关注于目的 ②这种说法过于简单 ③也能欣赏“前往”本身的愉快(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贝多芬百年祭 - 13 -‎ 百年前,一位虽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的,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他竟被当作流浪汉给抓了起来,因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这样破破烂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更不能相信这副躯体竟能容得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汉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而且谁又能自负为灵魂比巴赫的还伟大呢?但是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意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的作品里都找不到的。毛头小伙子们现在一提起切分音就认为它好像是一种使音乐节奏成为最强而有力的新方法;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听过的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命地跳下去,也没有另外哪一个作曲家可以先以他的乐曲的阴柔之美使得听众完全溶化在缠绵悱恻的境界里,而后突然以铜号的猛烈声音吹向他们,带着嘲讽似的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真傻。‎ 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17和18‎ - 13 -‎ 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他是造成法国革命的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他不认任何人为师,他同行里的先辈莫扎特从小起就是梳洗干净,穿着华丽,在王公贵族面前举止大方的。莫扎特小时候曾为了彭巴杜夫人发脾气说:“这个女人是谁,也不来亲亲我,连皇后都亲我呢。”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莫扎特天性文雅,与当时的传统和社会很合拍,但也有灵魂的孤独。莫扎特和格鲁克之文雅就犹如路易十四宫廷之文雅。海顿之文雅就犹如他同时的最有教养的乡绅之文雅。和他们比起来,从社会地位上说贝多芬就是个不羁的艺术家,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海顿从不知道什么是嫉妒,曾称呼比他年轻的莫扎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可他就是吃不消贝多芬。‎ 像贝多芬同时代的人一样,虽然他们可以懂得格鲁克、海顿和莫扎特,但从贝多芬那里得到的不但是一种使他们困惑不解的意想不到的音乐,而且有时候简直是听不出是音乐的由管弦乐器发出来的杂乱音响。要解释这也不难。18世纪的音乐都是舞蹈音乐。舞蹈是由动作起来令人愉快的步子组成的对称样式,舞蹈音乐是不跳舞也听起来令人愉快的由声音组成的对称的样式。因此这些乐式虽然起初不过是像棋盘那样简单,但被展开了,复杂化了,用和声丰富起来了,最后变得类似波斯地毯,而设计像波斯地毯那种乐式的作曲家也就不再期望人们跟着这种音乐跳舞了。‎ - 13 -‎ 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你能去津津有味地欣赏一张波斯地毯或者听一曲巴赫的序曲,但乐趣只止于此;可是你听了《唐璜》前奏曲之后却不可能不产生一种复杂的心情,它使你心里有准备去面对将淹没那种精致但又是魔鬼式的欢乐的一场可怖的末日悲剧。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时你会觉得那和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的最后乐章一样,都是狂欢的音乐:它用响亮的鼓声奏出如醉如狂的旋律,而从头到尾又交织着一开始就有的具有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的乐调,因之更加沁人心脾。‎ 但是贝多芬所做到的一点,也是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作一个疯人,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格调不高的一点,在于他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跟着又用了另外几个很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疯了。‎ ‎(选自《深圳文艺》,有删改)‎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贝多芬穿着不讲究,被警察当作流浪汉抓起来。这些虽是一些平凡的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小中见大,把人物的反抗性点染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 B.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到了乐章的中段,原有的一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疯了。‎ C.本文在谈到贝多芬的灵魂奔腾澎湃时,与汉德尔、巴赫相对比,突出贝多芬的活力与热情。‎ D.本文以“反抗性的化身”这一独特的视角切入,写出了贝多芬抗争式的辉煌,凸显了作者心中的“贝多芬精神”‎ - 13 -‎ ‎,完美地展现了贝多芬的品格和音乐。‎ 解析:“追求乐式的音乐家”前应加上“只”。‎ 答案:B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贝多芬不追求创造悦耳的乐式,而是完全以音乐为手段来表现心情。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但是却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 B.贝多芬不避讳使用旧乐式,但他在旧乐式中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创作了有思想高度的激情的音乐。‎ C.选文中18世纪的音乐是只重乐式的跳舞音乐,贝多芬的音乐既善于使用乐式,更能以奔放的感情激动人心。‎ D.本文是作者1927年为纪念贝多芬逝世100周年而作的纪念文章。文中介绍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为人,其音乐创作的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突出了贝多芬及其作品的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传记。‎ 解析:A项“但是却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分析不当。C项“18世纪的音乐是只重乐式的跳舞音乐”分析不当。D项“人物传记”分析不当。‎ 答案:B ‎8.写贝多芬不能离开他的音乐,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是什么?他的音乐与他的个性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请结合材料的具体句子(举出一例即可),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贝多芬音乐的精髓——‎ - 13 -‎ 惊人的活力与激情。贝多芬音乐中的活力与激情,来源于他不屈的反抗性的个性品格,这种个性品格在他的作品里充分展示出来,他的个性魅力与他的音乐成就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如:“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奔腾澎湃”的灵魂,形象地表现了贝多芬的活力和激情,这种活力也一样作用于音乐之中,涌现出音乐的无穷的魅力。“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意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的作品里都找不到的。”音乐的律动,是“奔腾澎湃”的灵魂的再现。‎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