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宁波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送我到前沿包扎(zā)所去的通讯员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也不回答我的问题,脸胀得像个关公,讷(nè)讷半晌,才说自己是天目山人。‎ B. “我真是个坏姑娘,苏艾,”琼珊说,“冥冥(mínɡ)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C. 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jiān)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D. “那你为什么找了我这么久呀?”“嗳,乖儿子。我在德国,在波兰,到处找你,可你却在乌留平斯克。”睡觉以前我们就这样胡诌(zōu)着,只是我的心振荡得厉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里既考查了字音,也考查了字形,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正误。本题中,‎ A项,“胀”应为“涨”;‎ C项,老监(jiàn)生;‎ D项,胡诌(zhōu),“振荡”应为“震荡”。‎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在北京天桥东边有一条著名的臭沟,沟里全是红红绿绿的稠泥浆,夹杂着垃圾、破布、死老鼠,气味让人从老远闻见就要作呕。”这是作家老舍在小说《龙须沟》中的一段描述,给人留下最直观的印象是垃圾遍地,生活环境恶劣。作品引起轰动并感动了几代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取材于真实的历史。‎ ‎(乙)伴随着70年新中国发展的历程,各地的“龙须沟”“垃圾街”被治理成老百姓傍晚散步的花园、游客流连忘返的景区和消费者穿梭往来的美食街。这不仅是看得见的整洁卫生,更是百姓生活观念耳濡目染的转变。(丙)“这几年,咱们小区在做垃圾分类,大家的习惯正在养成,”“老北京”老赵如是说:“引导民众垃圾分类不会一蹴而就 - 22 -‎ ‎,但绿色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取材 B. 流连忘返 C. 耳濡目染 D. 一蹴而就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C 3. C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A项,取材:选取材料。此处使用正确。‎ B项,流连忘返: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此处使用正确。‎ C项,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影响。此处使用错误,可改为“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等长期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D项,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此处使用正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一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分类,掌握并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常用标点符号;二要掌握标点符号书写的位置;三要会体会常用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本题中,C项,丙处“老赵如是说”是插入成分,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 故选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国内少有的聚焦校园欺凌的《少年的你》成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电影,创作者不但对校园欺凌现象多层次、全方面的描绘,同时还引发了人们关于心灵救赎的思考。‎ B.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深度融入,积极对接,己迈出前湾新区建设的第一步,搭起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前沿阵地”。‎ C.‎ - 22 -‎ ‎ 大数据运用有助于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应该进一步扩大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的应用研究,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 D.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每天都有无数的照片和视频被上传至网络,任何人都可以用“随手拍”的形式向众人讲述自己眼中的故事,展示自己多彩多姿的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病句的常见六种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依次分析各句的特点,看其有无症状,是哪种语病,并加以分析即可。‎ A项,成分残缺,在“对校园欺凌现象”后加“进行了”;‎ B项,语序不当,应为“积极对接、深度融合”;‎ C项,搭配不当,可把“扩大”改为“加强”。‎ 故选D。‎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分为三个层级:①____。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多种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利居”亦不是最高层次,②____。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③____,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真正体现了家园感。‎ ‎【答案】 (1). 宜居、利居和乐居 (2). 仍没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 (3). 人与环境的关系才是和谐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本段材料主要说的是家与环境的关系。第1空,具有总括的性质,根据“居住可分为三个层级”推知应填“宜居、利居和乐居”;第2空,根据“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推知应填“仍没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第3‎ - 22 -‎ 空,根据“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真正体现了家园感”推知应填“人与环境的关系才是和谐的”。‎ ‎6.当代文化参与倡导“在参与文化中寻找语文,在研究文化中学习语文”,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要点。‎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引起各界广泛讨论,其中最为人关注的地方在于新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与原课标相比增加了四倍多,从原来的14篇(首)增加至72篇(首)。这样,教育部继2017年上半年将小学语文古诗文增至124篇(首),初中语文古诗文增至133篇(首)之后,终于将高中语文古诗文篇目落实下来,从而最终完成了中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的扩增,全面兑现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确定的“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的目标。‎ ‎(《文汇报》/2019年2月2日)‎ ‎(2)新课标的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认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特别重视古诗文教育”。有人则发出“会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等疑问,甚至有人主张不要背诵与当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古诗文。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和主张。(不超过80字)‎ ‎【答案】(1)新课标全面增加古诗文背诵篇目。(2)示例一:应重视古诗文学习。①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力量,对当代中学生依旧有现实的指导意义。②中学阶段是记忆力和理解力的高峰期,加强古诗文学习,将终身受益。‎ 示例二:应适当减少古诗词背诵篇目,为学生减负。①只从数量上机械地增加古诗词的背诵篇目并没有多大意义,反而增加年代,机械的知识获取变得轻松便捷,不一定非得通过背诵这种方式。‎ ‎【解析】‎ ‎【详解】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这是一则新闻材料,首先找到新闻的导语,“新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与原课标相比增加了四倍多,从原来的14篇(首)增加至72篇(首)”,然后根据字数筛选概括主要信息即可。‎ 小题2‎ - 22 -‎ ‎: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作答。解题思路是:首先亮明观点,而后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如果认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特别重视古诗文教育”,主要从传统文化本身对中学生的意义和影响方面分析;如果主张不要背诵与当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古诗文,主要从物联网时代机械记忆已经不适合中学生的学习,从为学生减负的角度分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关于阅读,一个人能给别人唯一的建议,就是不要听取任何建议。独立性是读者拥有的最主要的品质。在阅读作品之前先不要去看评论,因为如果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判断,把重裘长袍的权威引入到我们的图书馆里,让他们告诉我们怎样阅读,阅读什么,为我们阅读的内容打上什么样的观点,这样就毁掉了自由的灵魂。自由是图书馆圣地里的气息。我们在别的其他地方都会受到法律和习俗的约束。唯独这里没有。‎ 阅读,除了尊重直觉之外,就是要多读,博览群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我们可以培育自己的趣味,让它更有条理。当它贪婪无度地吞食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诗歌、小说、历史、传记——之后,撇开阅读,渴望在丰富多样、矛盾重重的现实世界中寻求辽阔的空间时,我们就会发现它有点变了,变得不再那么贪婪,而是更注重思考和情感包容了。真正的阅读,不是作者垄断文本的意义,而是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产生。‎ 普通读者不同于批评家和学者,他受教育的程度没那么高,天赋也没那么高。他阅读是为了自己的愉悦,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看法。最重要的是,他受本能的牵引,要凭借自己所了解的一鳞半爪来创造一个整体——某个人物的画像、一个时代的勾勒、一种艺术创作理论。作家有责任和义务对读者的审美和感知力进行熏陶和滋养。‎ 一位真正热爱读书的人……充满了好奇心和生命情怀,满脑子各种想法。对他而言,阅读与其说是书斋里的苦心钻研,不如说是轻松活泼的户外运动。真正会读书的人,会把阅读当做一种精神享受,这是任何物质事物无法替代的。对于热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就是幸福。‎ 有谁是为了达成一个目标——不论这个目标是多么理想——而看书的?难道就没有一些事是我们出于喜爱而做的吗?难道没有一些乐趣其本身就是目的吗?“阅读”不就是其中之一吗?至少我常常梦见在最后审判那天,那些伟人前来领取冠冕或永留青史的英明等奖赏时,上帝看见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近,便转过身子,不无欣羡地对彼得(耶稣十二门徒之一)说:“等等,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 ‎(伍尔夫《普通读者•怎样读一本书》)‎ - 22 -‎ ‎【乙】‎ 所谓主动阅读就是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阅读过程中,你必须自己尝试去回答的问题。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找出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电视、收音机及其他天天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娱乐或资讯,也都是些人为的支撑物。它们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动脑,因为我们要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但是这些外界刺激我们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像药品一样,一旦习惯了之后,需要的量就会越来越大。到最后,这些力量就只剩一点点,甚或毫无作用了。这时,如果没有内在的生命力量,我们的智力、品德与心灵就会停止成长。当我们停止成长时,也就迈向了死亡。‎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7. 下列对于两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普通读者的阅读是为了自己的愉悦。但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没那么高,天赋也没那么高,因此必须以重裘长袍的权威来指引阅读。‎ B. 阅读是出于对世界、对作品的一种好奇心,也不是作者垄断文本的意义,而是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产生。‎ C. 阅读有主动、被动之对比,积极、主动,没有外力的推动,只凭借内心的力量才是真正的阅读;读者越主动,效果越好。‎ - 22 -‎ D. 电视等娱乐资讯也能起到动脑的作用,但外在的刺激毕竟有限。如果没有内在的生命力量,我们就会停止成长。‎ ‎8.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是个热词,是种趋势;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指导整本书阅读的?请从文中找出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9. 结合甲、乙两段,如何理解上帝对彼得说的“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 ‎【答案】7. A 8. (1)整体感知,明确主题。(2)注重局部,关注细读。(3)有理有据,注重思辨。(4)联系自我,思考价值。 ‎ ‎9. (1)阅读本身就是乐趣。真正会读书的人,会把阅读当做一种精神享受,这是任何物质事物无法替代的。对于热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就是幸福。(2)阅读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A项,“必须以重裘长袍的权威来指引阅读”错误,由甲段“独立性是读者拥有的最主要品质”可知。‎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指导整本书阅读”相关内容,主要在乙文:“你一定要找出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据此用自己的语言分条概括即可。‎ ‎【9题详解】‎ - 22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重点语句的含义的分析理解能力。先要读文本,分析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再将句子还原到文章中,根据“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义。理解“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的含义,需要回归语境,找到关键句:“阅读与其说是书斋里的苦心钻研,不如说是轻松活泼的户外运动。真正会读书的人,会把阅读当做一种精神享受,这是任何物质事物无法替代的。对于热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就是幸福”“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据此表述即可。‎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一般有:(1)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2)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3)抓句子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4)抓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22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胁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乙】‎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史铁生《我与地坛》)‎ ‎10. 理解下列划线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就更加寂寞。‎ ‎(2)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11. 《荷塘月色》“以譬喻之妙脍炙人口”;余光中先生却说“朱文譬喻不是舞女就是歌姝,未见如何出色”。请结合甲文谈谈你的看法。‎ - 22 -‎ ‎12. 乙文中作者以一组近义词“荒芜”但不“衰败”概括了园子的特点,请结合这段景物描写谈谈如何理解“园子荒芜但不衰败”这句话。‎ ‎13. 甲乙两段画波浪线句中“另一个世界”的内涵有何异同?‎ ‎【答案】10. (1)“寂寞”一词既写出了小路寂静,又透露了作者孤寂的心境。(2)“坦荡”表现了野草荒藤长势自如,也写出了作者直面人生困境的坦然。 ‎ ‎11. 示例:(1)譬喻精妙。①“明珠”喻荷花之洁净、温润,“星星”喻荷花之明亮,“美人”喻荷花之娇美,这三个比喻分别描绘出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丽,荷花之神韵毕现。②本来“缕缕清香”是靠嗅觉来感知的,作者在这里却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将读者的感受一下子从嗅觉转到听觉上来。“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在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特点上极为相似,感觉仿佛真的闻到了丝丝缕缕、似有若无的荷之清香。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示例:(2)赞同余光中先生的看法。①用“如”、“像”、“仿佛”、“宛然”之类的字眼点明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明喻太直白,暗喻会曲折、含蓄一些。②“出浴的美人”等譬喻显得庸俗、肤浅。 ‎ ‎12. (1)“荒芜”指的是历史给地坛留下的沧桑痕迹和现实的荒凉。(2)“不衰败”指的是满园蓬勃的生命力:蜂儿、蚂蚁等各自展现独特生命姿态;草木竞相生长。 ‎ ‎13. (1)相同之处:都是作者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一种精神家园。(2)不同:①朱自清笔下的“另一个”世界是纯净淡雅、静谧美好的月色荷塘,是作者逃避现实的理想世界,这个世界并没有真正地拯救朱自清,他在短暂的解脱后又回归苦闷和孤独之中。②史铁生笔下的“另一个世界”是充满生机的一方天地,是对自身生命和价值审视的世界,是给人生命启迪的精神家园,史铁生在地坛重拾生活下去的勇气与信心。‎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先要仔细读文章内容, 体会文章的主旨。再根据词语所在的语境,结合上下文内容体会词语的含义,词语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寂寞”和“坦荡”的理解都要结合散文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心境以及词语所在的句子来理解。“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就更加寂寞”,“寂寞”表层含义是环境的安静,深层含义指作者的心境是孤寂的。“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坦荡”表层含义是野草荒藤长势自由,深层含义指作者内心面对困境的坦然与淡定。‎ ‎【11题详解】‎ - 22 -‎ 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作答。解题思路是:首先亮明观点,而后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本题探究的是《荷塘月色》中比喻修辞的运用。首先从原文找到这些比喻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群”“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赞同“以譬喻之妙脍炙人口”的观点,就要分析这些比喻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力;赞同余光中的观点,就要分析这些比喻的直白、通俗,缺少文学性的语言魅力。言之有据即可。‎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重点语句的含义的分析理解能力。先要读文本,分析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再将句子还原到文章中,根据“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义。“园子荒芜但不衰败”的理解要抓住关键词“荒芜”“不衰败”,还要结合语境:“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体现荒芜;“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体现不衰败。据此概括即可。‎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具体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及概括能力。品味句子的含义,是常考的题型,难度很大。解答时分别分析相同处和不同处。首先读句子,圈出关键词,然后回归文章,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关键句的意思,最后连缀成句。本题所比较的“另一个世界”,理解时需要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朱自清笔下的“另一个世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指的是月色下的荷塘,也是作者摆脱现实的理想世界,但是文尾作者是又回到现实中来,可见只是暂时摆脱。史铁生笔下的“另一个世界”:“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指的是地坛,是一处在作者眼里荒芜却不衰败的充满生机的去处,作者在此思考自己与审视世界,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园。‎ - 22 -‎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一般有:(1)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2)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3)抓句子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4)抓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宝堂记①‎ 苏轼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而豪杰之士,又相与笑之。以为士当以功名闻于世,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而其所谓功名者,自知效一官,等而上之,至于伊、吕、稷、契之所营,刘、项、汤、武之所争,极矣。而或者犹未免乎笑曰:“是区区者曾何足言,而许由②辞之以为难,孔丘知之以为博。”由此言之,世之相笑,岂有既乎?‎ 士方志于其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拊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是岂有声、色、臭味足以移人哉?方其乐之也,虽其口不能自言,而况他人乎!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 - 22 -‎ ‎【注】①此文是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年)任杭州通判时,应张希元之请而作。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尧帝知其贤德,欲禅让君位于他,许由坚辞不就。③“则椎心”二句,据韦续《墨薮》载:“魏钟繇见蔡邕笔法于韦诞,自槌三日,胸尽青,因呕血。魏世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繇求之,不与。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而得之。”‎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知效一官 效:胜任 B. 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 驰:向往,追求 C. 属余为记 属:通“嘱”,嘱咐 D. 无所役其心智 役:压抑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有言语文章也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 士方志于其所欲得 其皆出于此乎 C 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讽刺批评了社会上没完没了的相互嘲笑的现象,认为只有像伊尹、吕尚、稷、契一样经营国事,像刘邦、项羽、商汤、周武一样争夺大业,才能免于嘲笑。‎ B. 有些收藏者痴迷到“弃躯忘亲”,有的“椎心呕血”而“剖冢斫棺”,可谓不择手段,用尽心思。他们在书画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连他们自己都无以言表,其他人就更无法理解他们内心的那份痴情了。‎ C. 苏轼对张希元提出了期望和警示:从政非同藏书等个人爱好,其对人的伤害要超过行医,关乎芸芸众生的生死祸福,因而更需要如履薄冰。‎ D. 本文名为“记”,但全文以议论为主。第一、二段从世间广泛存在的各个行业之间的偏见切入,转到“收藏”这一行业的苦乐甘甜。最后一段,交代写作原因,并对张希元的行业选择提出告诫。‎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 ‎18.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2)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 - 22 -‎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14. D 15. D 16. A ‎ ‎17. .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 ‎ ‎18. (1)人们只是因为自己不爱好,就去讥笑别人的爱好,那就错了。(2)收藏古往今来的真迹非常丰富,他把这些都刊刻在石头上,建了一个屋子来珍藏着,并嘱咐我写一篇记文。(3)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本题中,D项,无所役其心智:没有什么用来施展他的心性才智。役:施展。‎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本题中,‎ A项,以:连词,“因为”;介词,“用”。‎ B项,其:代词,“他们”;副词,表揣测。‎ C项,所以:表原因,“……的原因”;表凭借,“用来……”‎ D项,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本题中,A项,“才能免于嘲笑”错误,原文是说“而或者犹未免乎笑曰”。‎ 故选A。‎ ‎【17题详解】‎ - 22 -‎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③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划线句的翻译是:(然而)有人认为自己喜好高人一等,讥讽人们的这种共同嗜好。(他)整天弹琴下棋,收藏古代的字书图画,如果有客人到,就(把他所收藏的这些字书图画)拿出来给别人看,借此炫耀,自认为到了最高的境界了。“焉”是语气助词,其后停顿;“以为高而笑之”逻辑关系紧密,不宜断开;“弹琴奕棋”与“蓄古法书图画”两个短语结构完整,表意清晰,分别断开;“客至”是主谓短语,结构完整,其后断开;“自以为至矣”结构完整,表意清晰,其前断开。最后的断句是: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特,只是;好,爱好;过,错。(2)蓄,收藏;诸,兼词,之于;属,嘱咐。(3)爪牙之利,定语后置,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上,名词作状语,向上;用,由于,因为。‎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 22 -‎ 世上的人共同嗜好的,不过是精美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景色罢了。(然而)有人认为自己喜好高人一等,讥讽人们的这种共同嗜好。(他)整天弹琴下棋,收藏古代的字书图画,如果有客人到,就(把他所收藏的这些字书图画)拿出来给别人看,借此炫耀,自认为到了最高的境界了。然而又有讥笑他的人,说:古代的人之所以能表现自己让后代的人知晓,是因为有(精美的)语言和(优美的)文章,这些(字书图画)哪里值得作为爱好?可是那些豪杰英雄们,又一起取笑他们。认为有才能的人应该凭借建功立业闻名于后世,这些人只不过是说些空话,没有看到他们做什么实在的事业,这只是不得己的人才这样做的。他们所说的功名,从能力可以胜任某一官职,按照等第往上推,一直到像伊尹、吕尚、后稷、殷契他们做的那样出将入相,像刘邦、项羽、商汤、武王他们争夺的那样贵为天子,到了极致了。可是有人还不免要讥笑,说:这些区区功名,哪里值得一说?像许由那样推辞才叫困难,像孔子那样知识才叫广博。从这看来,世上之人相互讥笑,哪里有尽头呢?‎ 一个人,当他立志要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即使是很小的物件,也有不顾身体忘记亲人去追求的。所以,有的人嗜好书法却得不到古人的章法时,就急得捶胸吐血,几乎丢掉性命,甚至到了破门入室挖掘棺材去搜求的地步。这难道是声音色彩味道等能够使人改变吗?当他对某一事物特别爱好时,(那种痴迷程度)就是自己都难以表达,更何况别人呢?人们只是因为自己不爱好,就去讥笑别人的爱好,那就错了。‎ 毗陵人张希元先生,他们家有喜爱书法的传统,收藏古往今来的真迹非常丰富,他把这些都刊刻在石头上,建了一个屋子来珍藏着,并嘱咐我写一篇记文。我是蜀地人,蜀地的谚语说:“学习书法会耗费很多纸,学习行医要耗费很多人。”这说的虽是小事,但是可以说明大道理。世上有爱好功名的人,拿他没有实践的学问,突然去参与政事,他们所耗费的人哪里只是医生们可以比的呢?现在张先生具有过人的才能,但是他的地位不能和他的才学相称,他整年悠闲,没有什么用来施展他的心性才智,就用书法来自娱自乐。但是凭我对他的观察了解,张先生哪里是长期赋闲在家的人呢?蓄积到极点,就会通达,(他)一定会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先生知道政事对于人的耗费比医生更厉害,就希望先生把我所说的这些作为鉴戒。‎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②,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③惊梦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④。‎ 曾是洛阳花下客⑤,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本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判官。②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距京城己远。③冻雷:初春的雷声。④物华:泛指万物。⑤洛阳花下客:作者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 - 22 -‎ ‎19. 本诗的体裁是_____。“冻雷惊笋欲抽芽”的修辞手法是___。‎ ‎20. 尾联“不须嗟”三字,有人认为表达了困境中的豁达之情,也有人认为这是反语,抒发了无奈和凄凉的政治感慨。你更同意哪一种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9. 七言律诗(答“律诗”“近体诗”可以) 拟人 ‎ ‎20. 答案一:同意前一种,表达了困境中的豁达之情。作者被贬夷陵,政治失意,诗题以“戏答”为名,轻松谐趣。首联和颔联写景,既有春风不到夷陵,初春花未开放的遗憾,暗喻个人政治失意,又写出了寒雪和冻雷中“橘”生枝头、“笋欲抽芽”等的生机,暗喻自己满腹才华,对仕途仍然充满期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悲意;尾联写自己早年志得意满为官洛阳,牡丹盛放,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不用嗟叹”,表现出善处逆境豁达自解的思想性格。‎ 答案二:同意后一种,反语,抒发了无奈和凄凉的政治感慨。首联写夷陵二月,却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暗喻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颔联写寒雪和冻雷中“橘”生枝头、“笋欲抽芽”等生机,暗喻自己满腹才华,等待机会。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悲意;尾联说曾在洛阳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不须嗟”为反语,前后对比,充满着政治失意的无奈和凄凉。‎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体裁知识和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古代诗歌体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没有一定的格律,是古代的“自由诗”。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句数、字数、押韵、平仄等都有一定的规则,是古代的格律诗,一般包括律诗(五律、七律)、绝句(五绝、七绝)、排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分析本诗是四联八句,句数、字数、押韵、平仄等都符合近体诗格律的特点,因此属于近体诗中的律诗。“冻雷惊笋欲抽芽”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惊”字把竹笋人格化,是拟人手法。‎ ‎【20题详解】‎ - 22 -‎ 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的能力。比较鉴赏题有如下设题角度: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本题考查对尾联尾联“不须嗟”表达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亮明观点,然后结合原诗分析阐释理由。“野芳虽晚不须嗟”意思是,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同意前一种,应联系作者写作背景和前三联作具体赏析。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同意后一种,应从反语手法的角度分析“不须嗟”是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 ‎【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诗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 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 古诗文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答案】 (1). 故不积跬步 (2). 无以至千里 (3). 秦人不暇自哀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哀吾生之须臾 (6). 羡长江之无穷 (7). 舞榭歌台 (8).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 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跬步、至千里、不暇、须臾、舞榭歌台、济沧海。‎ 作文 ‎2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译文:没有谁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材料二: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译文:做事一直到结束都像开始那样谨慎,那么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 22 -‎ 材料三: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开始做得好的有很多,但能够善终的很少。‎ 古代先哲的智慧,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小到为人处世,大到民族振兴,这些智慧依然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善始而慎终 常言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这句话所强调的,是一种善始善终的精神。然而,许多人在做事时却都是只重视开始而忽略结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从而造成有头无尾、有始无终的失败结局,“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西楚霸王项羽小时候就是一个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人。刚开始时,他父亲让他读书,他读了几天就想着去练武,还振振有词说天下大乱,只有武术才是争夺天下的法宝。他父亲只好又教他武艺。但可想而知,不久之后他又想着去学别的东西了。就这样,项羽长大了,后来他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失败了。这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他虎头蛇尾的做事态度。这是他不肯善始善终而造成的恶果。‎ 唐玄宗刚刚执政时雄心壮志,决心治理好国家。他也做了很多出色的成绩,使得唐朝再度繁华。可是后来他松懈了,整天与杨贵妃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从而导致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的繁荣成为了历史。可以说,唐玄宗的开头是做得很好的,不然就不会有“开元盛世”,可是到了后来,他却放松了,所以才招来祸患。注重开始而忽视结尾往往导致失败。‎ 西方有一位数学家,毕生从事圆周率的计算。他花了半生的心血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后的七百多位数,可是后人却发现他在小数点后的二百多位数那里就出错了,这意味着他后面的努力全是无用功。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果他计算时能由始至终都抱着严谨的态度,也许就不会留下这么大的的遗憾了。‎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事情一开始时,人们都能以积极、严谨的态度去做,可是,做到一半时,就会有人松懈。只有由始至终都能克服自己的躁动,以不变的态度做下去的人才能成功。史上有许多文学家,如宋濂、范仲淹等,他们由始至终都抱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谦虚地向别人请教,终于成为了名流千古的大文豪。还有我们的航天工作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枯燥的计算、训练,却始终以热忱的心去对待,不忽略任何一个小数点、任何一个细微的细节,才使得我们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至今还未出现美国“哥伦比亚号”那样的悲剧。‎ - 22 -‎ 开始是重要的,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结尾同样也是重要的。因为如果在事情将要完成之时犯一点小错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请象重视开始一样重视结尾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审题:本题是多则材料作文,共有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强调“善终”的人少;第二则材料强调“慎终”者容易成功;第三则材料强调“善终”者少。材料更突出“善终”的重要性,作文应综合三则材料来写,不宜断章取义。如果写论述文,应抓住“善始”“善终”两点,探讨二者与为人品质、事业追求以及民族振兴等关系,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要明确,价值观应积极向上。可以针对材料二中“则无败事”提出辩证观点,如“成功不仅要依靠善始善终的谨慎与坚持,还需要别的条件辅助”,但是不能脱离“善始善终”这一中心议题而另起炉灶。‎ 参考立意:1、善始而善终2、人生因善始善终而精彩3、不轻言放弃,方能善终 参考素材:‎ ‎1、善始善终”一词,无非是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要有个好的开始,再一层意思是要有一个好的结尾。好的开始,估计很多人都能做到,“新官上任三把火”、“三分钟热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工作中,新人往往工作比较卖力,如果不卖力,估计离被炒也不远了;学习也是如此,往往开始容易,能坚持到底就难说了。所以说。相对于好的开始,好的结尾是很难做到。“善始善终”一词虽然忽略了“过程”,却巧妙的取“始”和“终”,两个代表性的重要时间点,其实从这一点上也很能反映出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和品质。‎ ‎2、楚汉争霸之初,汉军处于被动,屡吃败仗,刘邦被楚军追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史书记载,汉军在一次奔逃中,刘邦为了自己逃命,甚至几次要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推下车。他的老婆吕雉那时候也被项羽扣押,他的父亲刘太公也同样落于敌手。形势如此艰难,刘邦都没有放弃,始终坚持与项羽作斗争,他联合多方力量不断壮大自己,最终逆转获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如果刘邦不坚持到底而最先放弃,估计他在楚汉战争的初期就出局了吧?‎ ‎3、俞敏洪曾被媒体评价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 - 22 -‎ 位企业家之一。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说,成功永远是人的一种心态而不是做事本身;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就应该学会“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具体来说,待人应该像水一般随和,而做事如同爬山,目标永远是山顶,要努力一步一步地去爬,达到成功。在努力的过程中,奋斗的心态就是一种成功,而人的一生中,成功是永远没有终点的。‎ ‎4、张瀚在《松窗梦语》中那段记录的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讲述的是张瀚初任御史时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给他讲述了一个他的乘轿见闻。据说他某一天乘轿进城办事时,不巧遇上了下雨。而其中有一个轿夫穿了新鞋,他起初小心翼翼的循着干净的路面行走,后来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了,此后他就肆无忌惮的跑了起来,完全不顾惜自己的鞋子了。不得不说,王廷相很细心,一件最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小事被他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结构示例:“善始而慎终”,议论文文体。开篇简引材料,强调“善终”的重要性。正文部分采用正反论证结构,首先从反面列举项羽、唐玄宗和西方数学家的实例,论述不能善终的危害,然后正面论证善始而慎终的意义。结尾总结扣题。‎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 22 -‎ ‎ ‎ - 2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