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翻译学案
2019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翻译 学案 一、考点针对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 分)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 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 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 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 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 (1)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5 分) 译文: (2)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5 分) 译文: 答案:(1)(有一天)从京城来了一位学者,拿着鲁人石守道所作的《庆历圣德诗》给乡 校的先生看。 (2)先生对我的话感到惊奇,就把那些人一一告诉了我,并说:“韩琦、范仲淹、富弼、 欧阳修,这四个人都是才智杰出的人!”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步入童年,进入乡校学习。(有一天)从京城来了一位学者,拿着鲁人 石守道所作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先生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 句,我问先生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先生说:“小孩子哪里用得着知道这些?” 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 可以知道他们?”先生对我的话感到惊奇,就把那些人一一告诉了我,并说:“韩琦、范仲 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都是才智杰出的人!”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 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城时,范公(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 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了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 是命运(的安排)吗!”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 分)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 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 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 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 (1)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5 分) 译文: (2)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5 分) 译文: 答案:(1)像李台州,他的事迹难道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 明相通吗? (2)我每次给士大夫们说这件事,听的人一定被感动得哭泣。哪个人没有母亲呢?有母 亲谁没有这样的心呢? [参考译文] 颂赞说:孔子说:“真正能够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道做到尽善尽美,就会感动天地 神明。”像李台州这样,出生时不知道失去母亲,长大后却知道寻找母亲,寻找母亲却不能 找到,找不到却坚持不懈,走访了一半的天下,在老年的时候才找到。过去东坡先生赞颂 朱寿昌,至今歌咏成为美谈。像李台州,他的事迹难道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 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不是至孝难道能感动天地神明吗?不感动天地神明难道能找到 母亲吗?我每次给士大夫们说这件事,听的人一定被感动得哭泣。哪个人没有母亲呢?有 母亲谁没有这样的心呢?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5 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 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 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 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 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5 分) 译文: (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5 分) 译文: (3)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5 分) 译文: 答案:(1)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2)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 习,(这是)希望听到真理啊! (3)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虚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参考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 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 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 更生气,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走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 于学习的人不把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这是)希望 听到真理啊!……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虚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 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请让我把你的 话当作座右铭,用作明显的警诫。”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5 分)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 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 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 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选自《吕 氏春秋·慎行论·疑似》) (1)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5 分) 译文: (2)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5 分) 译文: (3)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5 分) 译文: 答案:(1)乡里有一个到集市喝醉后回家的老人,黎丘的鬼仿效他儿子的样子,搀扶着 他却在路上折磨他(使他受苦)。 (2)第二天早上,老人在集市上喝醉了,他真正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返回,就去迎接他。 (3)被好像是士的人迷惑而失去了真正的士,这就是黎丘老人那样的智慧。 [参考译文] 梁国北部有一个黎丘乡,(那里)有个奇鬼,喜欢模仿人的子侄兄弟的样子。乡里有一 个到集市喝醉后回家的老人,黎丘的鬼仿效他儿子的样子,搀扶着他却在路上折磨他(使他 受苦)。老人回到家,酒醒后,责备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难道说我不慈爱吗?我 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什么缘故?”他的儿子哭着用头碰地说:“作孽啊,没有这回 事。昨天我到东城收债去了,这是可以问别人的。”他的父亲相信了他,说:“嘻(表示惊叹 的声音)!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了!我原本曾听说过奇鬼模仿人的事。”第二天特意再次到集 市上喝酒,希望遇到并刺杀奇鬼。第二天早上,老人在集市上喝醉了,他真正的儿子担心 父亲不能返回,就去迎接他。老人看见他真正的儿子,拔剑便刺。老人的智慧被像他儿子 的奇鬼迷惑了,而杀害了他真正的儿子。被好像是士的人迷惑而失去了真正的士,这就是 黎丘老人那样的智慧。 二、高考综合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20 分) 雷峰樵叟序 方孝孺 雷峰樵叟者,台之宁海人也。世居雷峰之下,业诗书,敦礼让,代不乏人,至叟尤为 乡邦所敬式.。叟淳庞邃密,事父母克尽子职,处兄弟和以敬,由是孝友之行闻于遐迩。然 不妄交接,遇佻 之徒恒趋避焉。或以势雄之故强与之善,叟终不屈。遇缙绅之士,延至于 家,相与论古今人物贤否,稽疑质惑,虽至浃旬洽月无怠容。乡闾有忿争不辩,县吏相与 诣门质诸叟。叟喻以一言,咸悦服而去。雅爱读书,自少至老不倦。课.子弟耕读有恒度, 风晨月夕闻弦诵声则喜,间闻嬉笑俚语,则终日不乐。性颇嗜游观,值春和景明,树林蓊 蔚,鸟声嘲哳烟霭间,即幅巾杖履,徜徉于山巅水澨,与樵童牧儿伍,心无厌焉,因.以樵 叟自号。 或问之曰:“夫驾舟楫,操网罟,出没于.波涛者,虽不自谓之渔,人固以渔目之。手耒 耜,腰镰铚,往来于田亩者,虽不自谓之农,人固以农目之。今叟居必冠裳,行必杖履, 所业必诗书。无运斤斫斧之勤,无拾枯束湿之劳,而顾以樵自目,其如名实之爽.何?”叟 曰:“若奚言之固也?子恶夫世之人,不修其实,择美名而居之,手未能操简牍,心未能颂 章句,辄轩然以儒者自居。法律之莫谙,爵号之莫晓,辄岸然以古之良臣自处。曰长者, 曰先生,曰皋,曰夔,己处之而不愧,人呼之而不异。及察其所存,岂有毫发诚身之善, 及物之功乎?予病之者盖久固不敢尤而效之特取其薄而易为者自号亦欲矫里闬之弊反浮风 而归之淳耳且予虽不躬樵者之事而能得樵者之乐。白云溶溶,弥布崖谷,陇树排青,林溪 涨绿,出入烟霞,友于麋鹿,而了不知尘世之荣辱。若夫山林摇落,潭涧澄清,霜呈锦树, 壑殷秋声,砉然长啸,山应谷鸣,而杳不知寒暑之变更。推此而言,四时之乐,宁有既乎? 彼樵者习其.事,恐未能知其乐。予虽不躬其事,而彼之乐予能全而有之。庸以自目.,孰云 不称?若奚言之固耶?”或以叟言告同里某,某闻之,俯而思,仰而悟,抚掌而叹,爰为. 作赞。叟姓徐,名山南,字廷岳。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至叟尤为乡邦所敬式. 式:法式 B.课.子弟耕读有恒度 课:督促 C.其如名实之爽.何 爽:差错 D.庸以自目. 目:称呼 解析:选 A 式:效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因.以樵叟自号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出没于.波涛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C.彼樵者习其.事 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D.爰为.作赞 臣为.韩王送沛公 解析:选 D A 项,连词,于是/介词,因为;B 项,介词,在/介词,对;C 项,指示 代词,那些/人称代词,自己;D 项,都是介词,相当于“替”。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雷峰樵叟世代居住在雷峰山下,以诗书为业,为人孝悌,慎于接物,是一位品德淳 厚、志趣高雅之人,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 B.开头先交代樵叟的为人处世,再通过和渔夫、农夫的对比进一步突出樵叟的志趣, 行文紧扣“樵叟”二字,逐层推进,浑然一体。 C.文章通过问答形式,阐明雷峰樵叟自号“樵叟”的意旨,并借以批评那些名实不副 的人物和浮夸的社会风气。 D.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多用反问,既使行文音韵和谐,有一种参差错落之美,也起到 了增强语言气势,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解析:选 B “和渔夫、农夫的对比”错,文章不存在对比。 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予病之者盖久固不敢尤而效之特取其薄而易为者自号亦欲矫里闬之弊反浮风而归之淳 耳且予虽不躬樵者之事而能得樵者之乐 解析:考生解题时首先要通读文本,理解大意,再根据标志词断句,如本段文字中,“予、 亦、且、而”为句首词,“耳”为句尾词。再看结构,如“亦欲矫里闬之弊/反浮风而归之 淳耳”。 答案:予病之者盖久/固不敢尤而效之/特取其薄而易为者自号/亦欲矫里闬之弊/反浮 风而归之淳耳/且予虽不躬樵者之事/而能得樵者之乐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乡闾有忿争不辩,县吏相与诣门质诸叟。(4 分) 译文: (2)法律之莫谙,爵号之莫晓,辄岸然以古之良臣自处。(4 分) 译文: 答案:(1)乡亲有愤怒相争不能辨明(对错)的,县吏(就会)与他们一起登门向雷峰樵叟 询问这事。 (2)不熟悉法度律令,不懂得爵位名号,就一本正经地以古代贤良的臣子自居。 [参考译文] 雷峰樵叟,是台州宁海人。世代居住在雷峰山下,以诗书为业,笃行礼让之德风,代 代相传,到了樵叟这一代,乡邻更加尊敬并效法樵叟。樵叟品德淳厚、处事精深周密。侍 奉父母能够恪尽为人子的职责,与兄弟相处温和谦敬,因此以孝顺父母友善兄弟的美好德 行闻名遐迩。然而,他不喜欢随意交接俗人,遇到那些轻薄、不庄重、甚至奸佞巧诈的人, 他总是快速地避开他们。有时遇到倚仗家势豪雄来勉强与他交往的,樵叟最终也不肯屈抑 心志。遇到缙绅之士,就邀请他到自己家中,与之谈论古今人物的贤恶,考释疑难解决疑 惑,即使是十天半月也没有倦怠的神色。乡亲有愤怒相争不能辨明(对错)的,县吏(就会) 与他们一起登门向雷峰樵叟询问这事。樵叟用很少的言语就能让他们明白事理,大家都心 悦诚服地离开。樵叟平素喜爱读书,从少至老从不懈怠。督促子弟耕读,持之以恒。清晨 微风习习,傍晚月光明亮,听到朗诵诗书的声音,他就高兴;偶尔听到子弟嬉笑游乐、满 口俚语,就整日不快乐。樵叟非常喜好游览观赏风景。每逢春天来临,风和日丽,林木蓊 郁,鸟在烟霭中鸣叫,他就戴上方巾拄上拐杖穿好登山鞋,在山水间徜徉,与打柴放牧的 孩童为伍,内心对此从不满足,并以此自号为“樵叟”。 有人问他说:“那些驾驭舟楫的,操持渔网的,在波涛风浪里出没,即使不叫自己为渔 人,人们也自然把他们看作是渔人。亲自使用农具耕种,身上携带着收割庄稼的农具,在 田地间往来的人,即使自己不说是农人,人们也自然把他们看作是农人。如今,您在家则 穿戴整齐,出行则手持杖脚穿鞋,所致力的事业一定是诗书。没有挥动斤斧的辛苦,也没 有到山中打柴的劳苦,却只是以“樵叟”来自我命名(把自己看成樵叟),这样名称和事实 相差太多了吧?”樵叟说:“你这么说不是太不知变通了吗?我深感世间有些人,不修养真 实本领,却选择美好的名声来炫耀自己,手上不曾拿过书本,心里也没有诵读诗书,就道 貌岸然地认为自己是读书人。不熟悉法度律令,不懂得爵位名号,就一本正经地以古代贤 良的臣子自居。称呼为长者、先生、皋、夔等等,自己接受了也不知惭愧,别人称呼他也 不知不合适。等到考察他的言行,哪里能够找到一星半点儿诚心正身的善举,有利他人的 功德呢?我为之忧患很久了,本来就不敢效仿他们,只是选取那些简单易行的来作为自己 的名号,同时也想矫正乡里的时弊,反对这浮薄的风俗而使之归于淳朴啊。况且,我虽然 不亲自从事樵夫所做的事情,但是能够得到樵夫的乐趣!白云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缓缓飘 动,弥散在高高的山崖、幽深的山谷间,高山上树木青翠,林间溪水泛绿,在烟云霞光里 进进出出,和麋鹿做朋友,对于尘世间的荣辱得失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至于山林叶落, 潭涧清澈,因为秋霜而使树木呈现各种色彩,山壑间处处是秋天的声响,我仰天长啸,群 山应和,山谷回响,让人再也想不起一年四季的变化。由此推广开去,一年四季的快乐, 又怎么有终了的时候呢?你们所说的樵夫,他们从事劳动,恐怕未必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 趣。我虽然不亲自从事劳动,但樵夫的那些乐趣我全能体会。用来称呼自己,谁说不相称 呢?你这么说不是太不知变通了吗?”有人把樵叟的话告诉了同乡的我,我听说后,俯首 沉思,仰脸顿悟,击掌叹赏,于是为之写作赞文。樵叟姓徐,名字是山南,字是廷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20 分) 骂 虱 赋 [元]杨维桢 杨子自铁崖山中客钱塘,初宿市舍,胁未暖席,有物噍身,若芒刺然。已而噍肉皆起 瘾疹,十指爬搔不得停,搔讫即成疮痏,亟命童秉烛,枕褥间了无一物。复睡,则噍如故, 遂挈胡床,露坐..待旦。明日,问舍长,舍长曰:“此壁虱也.。当兹旱气熇然,城中舍皆是物。” 问何状,命童剔床笫空出之,虱非虱,蚤非蚤,以爪掐之,其臭令人呕恶。杨子叹曰:“异 哉有是物也!昔玉溪生、荆舒老人①,先后为嫉虱之作,而未有指斥是物者。岂其潜于昔而 出于今?抑其幸见漏于指斥也?”余既楚其毒,乃作文骂之曰: “维尔虱之种类不一也,不知又有尔类!皤腹而轻身,纤足而劲嘴;或青或绀,或黄 或紫;白昼潜藏,昏黄坌起;脱走如珠,狙刺如矢。使人胁不得以帖席,肱不得以曲几, 追踪捕痕,若亡若存。遁景朽空,灭迹密纹。汤沐所不能攻,掌指所不得扪.。但见肉斑磷 其成瘭②,肤窒栗其生龟,怒床几而欲剖,避衾褥而欲焚。呜呼尔虱兮!蜂则.有虿兮蜂可祛, 蝎则有螫兮蝎可诛,嗟尔么类孰能屠?咨大化之好生,恐一物之弗纾。胡尔恶之兼毓③,为 吾人之毒荼!饱膏血之毒嘴,资肥腯之臭躯。吾将上告司造④,殄尔类,非无辜..也。 辞毕,是夜,梦有被玄衮裹绛服而至者若有辞曰吾即见骂尔文者辞义既严敢不退避然 吾小毒小臭尔亦知世有大毒大臭者乎?奸法窃防,妨化圮政,剥人及肤,残人至命,此非 大毒大臭者乎?为国之病,而司臬不屏⑤。其或分民曲直,任国是非,义无避位,仁不让师, 则丹书是 ,皂椟见遗⑥。彼大毒大臭,又何惮不为乎?且吾起伏适.节,消息⑦乘机,白露洒 空,劲风吹衣,蝉脱而退,莫知予之所归。子试絜夫大毒者毒无已时,大臭者臭无穷期, 孰为可詈不詈乎?子不穷南山之竹以.为辞,而詈予琐琐不已,戏乎!” 于是杨子增愤加怖,涕泗不支,霍然而.觉,不知虱之所之。(有删改) [注] ①玉溪生:李商隐,曾写《虱赋》。荆舒老人:陆龟蒙,曾写《后虱赋》。②瘭(bi āo):疱疹。③毓:同“有”。④司造:主管进化之神。⑤司臬:执法者。屏:摒弃,铲除。 ⑥丹书是 ,皂椟见遗:司臬对忠义之士横加罪名,追令自尽。⑦消息:事物的生灭。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露坐..待旦 露坐:在露天里坐着 B.掌指所不得扪. 扪:摸 C.殄尔类,非无辜..也 无辜:无罪 D.且吾起伏适.节 适:适合,符合 解析:选 B 扪:捉。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此壁虱也. 吾其还也. B.蜂则.有虿兮蜂可祛 既来之,则.安之 C.子不穷南山之竹以.为辞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霍然而.觉 人非生而.知之者 解析:选 C A 项,助词,表判断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B 项,副词,表示对动作行 为的强调/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C 项,均为介词,把,用。D 项,连词,表修饰关系/ 连词,表承接关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客居钱塘旅舍,晚上被壁虱叮咬,瘙痒难忍,连忙吩咐童仆拿掉床上的席子, 终于找到壁虱,感慨壁虱长相怪异,写了这篇赋文。 B.第二段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将壁虱的形态、动作、习性及人被叮咬后的 惨状描写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赋“铺采摛文”的特点。 C.第三段化入梦境,将壁虱拟人化,与作者展开激烈辩论,借壁虱之口揭露那些违法 乱纪、败坏政治、残害百姓的贪官污吏才是“大毒大臭”者。 D.文章采用讽喻手法,借物讽刺,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社会的弊端,语言尖锐泼辣,笔 法痛快淋漓,又委曲幽默,给人以淋漓酣畅而又隐微曲折之感。 解析:选 A 作者第二天才“吩咐童仆拿掉床上的席子”;作者写此文不是因为“壁虱 长相怪异”,而是因为深受壁虱叮咬之苦。 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梦有被玄衮裹绛服而至者若有辞曰吾即见骂尔文者辞义既严敢不退避然吾小毒小臭尔 亦知世有大毒大臭者乎 解析:首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段内容;其次,抓住关键词“者”“若”等进行断句; 然后,根据专有名词“辞义”进行断句;最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答案:梦有被玄衮/裹绛服而至者/若有辞曰/吾即见骂尔文者/辞义既严/敢不退避/然 吾小毒小臭/尔亦知世有大毒大臭者乎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岂其潜于昔而出于今?抑其幸见漏于指斥也?(4 分) 译文: (2)子试絜夫大毒者毒无已时,大臭者臭无穷期,孰为可詈不詈乎?(4 分) 译文: 答案:(1)难道它在过去隐藏而到现在才现身,抑或是它侥幸被遗漏了而没受到斥责? (2)你试着比较大毒者,毒害没有停止的时候,大臭者遗臭无穷无尽,为什么可以骂的 而不骂呢? [参考译文] 杨先生从铁崖山客居钱塘,最初住在市中客舍,身体的一侧还没有将席子睡暖,就有 东西咬身体,好像芒刺戳身一样。不久被咬过的肉上都起了红肿疙瘩,十个手指不停地抓 挠,抓挠之后就形成疮疱,急忙叫童子持烛寻找,枕头和被褥间完全没有任何东西。再睡, 却和原来一样被叮咬,于是提起一张交椅,在露天里坐着等待天亮。第二天问客舍的主人, 客舍的主人说:“这是壁虱。当今干旱之气炽盛,城中客舍中都是这东西。”(杨先生)想知 道这东西长什么样,于是命童子拆掉床上的竹席,使壁虱现身。它长得既不像虱子,又不 像跳蚤,用手指掐捏它,它的气味令人作呕恶心。杨先生感叹道:“世上有这东西真是奇怪 啊!过去玉溪生和荆舒老人先后写过憎恶虱子的文章,却没有斥责这东西。难道它在过去 隐藏而到现在才现身,抑或是它侥幸被遗漏了而没受到斥责?”我已遭受它毒害的痛苦, 于是写文章骂它说: “你们虱子有不同的种类啊,但不知道又有你这一类!肚子大而身体轻盈,腿脚纤弱 而嘴巴强劲有力;有的青色有的黑红,有的黄色有的紫色;白天隐藏,黄昏聚集;逃脱时 快如滚珠,暗中叮咬时尖如利箭。使人的身体不能贴着席子,手臂不能靠着案几。追踪捕 捉它的痕迹,若有若无。在朽木的空隙处隐遁其影,在席子的密纹中隐匿其迹。开水浇烫 不能消灭它,手指不能捉住它。只见肉上长出了红肿的疱疹,皮肤坚硬如栗而龟裂。迁怒 于床几而想把它拆了,避开被褥而想把它烧了。唉,你这壁虱啊!蜂有螫针但蜂可被驱除, 蝎子有螫尾但蝎子能被杀死,嗟叹你这小虫谁能杀得了!可叹大自然爱惜生灵,唯恐有一 种事物不能得到安适。为什么你兼有多种恶行,成为我们人的毒害!饱吸膏血的毒嘴,养 的是又肥又臭的身躯。我将向上天告发,消灭你们族类,你们不是没有罪行的啊! 辞赋写完,这天夜里,梦中有穿黑色和红色衣服而来的东西,好像有言语说:“我就是 被你的文章所骂的东西,文章义正辞严,不敢不退让躲避,然而我只是小毒小臭,你知道 世上有大毒大臭的人吗?违法乱纪,妨碍教化,败坏政治,盘剥百姓到肌肤,残害百姓到 危及其性命,这不是大毒大臭的人吗?治理国家的弊端,执法者不去铲除。他们有辨别百 姓的是非曲直,担负处理国家纷争的责任,在仁义面前从不退避,也不谦让自己的老师, 但实际上是忠义之士被横加罪名,追令自尽。那些大毒大臭的人,又有什么害怕而不敢做 的呢?而且我按时节出没,生死不失时机,当白茫茫的水汽洒满天空,强劲的大风吹起衣 裳时,我像蝉脱去外壳一样隐退,没有人知道我的归宿。你试着比较大毒者,毒害没有停 止的时候,大臭者遗臭无穷无尽,为什么可以骂的而不骂呢?你不去把他们写不完的罪行 写成文章,却细碎烦琐地不停地骂我,唉!” 于是杨先生更加烦闷害怕,止不住流下眼泪鼻涕,忽然醒过来,不知道壁虱到哪里去 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