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语 文 ‎ 命题人:梁小曲 审题人:陈艳霞 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孔子实未制作之。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而却曾以六艺教弟子。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以六艺教人,并不必始于孔子,据《国语》,士亹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但此等教育,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受。不但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 ‎ 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以后各家蜂起,竞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 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庄子·天下篇》讲及儒家,即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六者正是儒家教人之六种功课。‎ 惟其如此,所以孔子弟子之成就,亦不一律。《论语》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孔子教弟子,完全欲使之成“人”,不是教他做一家的学者。 ‎ 孔子又继续不断游说于君,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此等举动,前亦未闻,而以后则成为风气;此风气亦孔子开之。 ‎ 再说孔子以前,未闻有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因以谋生活之人。古时除贵族世代以做官为生者外,吾人亦尝闻有起于微贱之人物。此等人物,在未仕时,皆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以维持其生活。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南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孔子以前,不仕而又别不事生产者,实未闻有人。《左传》中说冀缺未仕时,亦是以农为业。孔子早年,据孟子说,亦尝为贫而仕,“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孟子·‎ 万章下》)。但自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不但他自己不治生产,他还不愿教弟子治生产。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圃”;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他这种不治生产的办法,颇为其时人所诟病。据《论语》所说,荷蓧丈人谓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此外《庄子》亦载盗跖谓孔子:“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庄子》中所说,不可认为实事。但此等批评,则是当时可能有者。 ‎ 观此可知儒家之一种风气。惟其风气如此,于是后来即有一种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不治生产而专待人之养己。此士之阶级,孔子以前,似亦无有。以前所谓士,多系大夫士之士,或系男子军士之称,非后世所谓士农工商之士也。此种士之阶级只能做两种事情:即做官与讲学。此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即是此阶级之创立者,至少亦是其发扬光大者。 ‎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六艺是春秋时期固有的学问。孔子虽未创作六艺,却将其当作教学的教材,所以后世认为六艺与孔子关系密切,也有一定道理。 ‎ B.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理念,不过问学生的出身,只要缴纳学费者,一律教给他们各种功课和名贵典籍,这在当时是一大解放。 ‎ C.孔子之所以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是因为他讲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儒家学派的学者,而在于培养能为国家服务的人才。 ‎ D.孔子一直以来不治生产,不农不工不商不仕,颇受时人诟病。荷蓧老人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即是批评其此种生活态度。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孔子以前为官的人有两种:世代为官的贵族,出身微贱但后来出仕的人物。第二种人在为官以前,都为维持生计而干过其他行业。 ‎ B.孔子的学生樊迟希望学习农耕和种植的技能,孔子斥其为“小人”,说明孔子认为读书人从事农业生产是品德卑劣的体现。 ‎ C.《庄子》记载的盗跖对孔子不耕不织,以如簧巧舌迷惑君王等批评虽然未必是实事,但可能确是当时的人对儒家的看法。 ‎ D.孔子创立或者至少是发扬光大了士人这一新兴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只能做为官与讲学这两件事,并且这两件事还能相互促进。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这可印证六艺学问在当时的珍贵性。 ‎ B.孔子欲使弟子成人,而非成一家之学者,所以颜渊子路虽皆为孔子门生,但颜渊注重仁德修养,子路擅长政治事务,他们的成就并不一律。 ‎ C.因孔子首以六艺教人,从而开创了教育的风气,其后各家蜂起,皆效仿孔子招收学生,故而后世推崇其为“万世师表”。 ‎ D.孔子对先秦时期教育的普及、游说之风的兴起、士人阶层的出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见其在我国历史上享有的极高地位。‎ ‎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胭脂河边的追忆 缪远熙 胭脂河又名潴龙河。当年,晋察冀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心,就在胭脂河畔。这里也是晋察冀人民日报所在地。1948年,毛泽东和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来到河畔城南庄,喝过胭脂河水。‎ 黑暗中,看不见河,但我想象得出,清澈的春水,在跌宕的河床欢快飞流,花白卵石、巨大砾石间,细浪飞溅,夹岸桃杏,落英春水。遐想中,车停马兰村。村里人家不多,接待我们的白玉存大姐是当年晋察冀日报领导人邓拓的房东的女儿,如今他们夫妇,热情地为我们准备晚饭,邻居们也来帮忙。‎ 河声灯影里,白大姐给我们讲述邓拓当年的故事,又讲邓拓的女儿,还常常来看望乡亲们,帮助村里改建厕所的故事。我们问起老两口的生活,大姐说:四个儿女,都很孝顺,衣食无忧,就是为吃水发愁,开矿的越来越多,河水浑浊了,河底沉积着一层黑东西,都快吃不得了。她家有二百多棵树,也被开矿的逼着砍了。‎ 山乡的夜,黑得沉厚,河水声声入耳,雷溪一般,听得震悚。细细小小的胭脂河,会有这么大的声响,它到底是怎么了?‎ 白大姐的老伴老梁,领我们去了苇沟——当年的晋察冀日报旧址。越野汽车溯河十里,拐进一个山坳,曙色中,有几块几十立方米的大石头。最大的一块,侧歪着,下面成一个天然洞屋,可钻进20余人。这就是当时办报人员的宿舍兼办公室,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他们以这些巨石为屏障,冒着危险采访写稿印刷,为抗击侵略的中国人民发出正义的声音。这里有邓拓同志和战友们边啃干粮边趴在石上奋笔疾书的身影,这里的青松白草胭脂河,都可见证。‎ 下山的时候,我看到了胭脂河。河水已是灰绿的浊汤,岸边有一堆堆黑黄的矿渣。老梁指着伤痕累累的山体,指着乱填乱挖过的河道说:开矿的扒了山,将矿石运到河边,粉碎取铁,废石矿渣就扔到了河里。河水从填高处陡落到挖低处,难怪有那么大的响声。胭脂河在呜咽,胭脂河在呼救。老梁的手指抖动着说:那些黑心的人发了财跑了,可我们祖祖辈辈都得守望在这山坡薄地里呀!‎ 我回望着“旧址”的巨石,巨石沉默。当年,巨石边写抗战文章的文人们,一定吟过“国破山河在”,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如今,扒山挖河取铁粉的人们,搞得“国在山河破”!巨石边的英魂若见此状,定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吧?‎ 归途中,我看到一株山杏,已被大堆的矿渣埋过了半截树身,却依然盛开着一树花。矿渣是黑的,杏花是白的,一阵山风,花树摇曳,落英飘飘拂拂,轻烟淡霭般落到我们的车窗上。细看这轻尘弱蒂,那莹白的瓣尖上有淡淡粉晕,哦,这是大自然抚慰、净化人心的恩泽。我不知道那些被铜臭迷了心窍的人,怎么不能感受这自然的恩泽?离别了胭脂河,我远远望见那株山杏,仍旧摇曳如月,明洁似雪。‎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巨石边的英魂若见此状,定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吧?”这是作者发出的令人揪心裂肺的感慨,深刻体现出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 B.文中多次插入介绍胭脂河有关的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忆,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体现了作者的文采,也与标题相照应。‎ C.“离别了胭脂河,我远远望见那株山杏,仍旧摇曳如月,明洁似雪”以景结情,留给读者无穷的思考和想象。‎ D.本文将在巨石边写抗战文章的文人与现在扒山挖河取铁粉的人们进行对比,是对今天人们破坏自然行为的谴责。‎ ‎5.“胭脂河”曾经是一条怎样的河流?(5分)‎ ‎ ‎ ‎6.结合全文,探究文章结尾处作者描写那株山杏的意图。(6分)‎ ‎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天真大师金岳霖 ‎1926年赵元任邀请金岳霖接任他为学生开设的逻辑课,从来就没有学过逻辑的金岳霖居然瞎子摸象一样地教起逻辑来。直到五年后,金岳霖才到哈佛大学跟谢菲教授真正地学习逻辑。当谢菲听说金岳霖教过逻辑,却没有学过逻辑,不由得大笑起来,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很不合逻辑。身为哥大博士的金岳霖当时要在清华教书并不难,他却选择了一个自己根本不熟悉的领域。连学问都可以拿来玩,而且还玩得这么好,生活中的金岳霖是个如何率性天真的人,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 金岳霖的癖好之多在朋友圈中是出了名的。他喜欢诗词,有时候兴起,还会做一些“歪诗”。辛亥革命爆发后,金岳霖就剪去了头上的辫子,还仿唐诗《黄鹤楼》写了首打油诗:“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诗词之外,金岳霖对对联也很感兴趣,他作对联时常把朋友的名字嵌入联中,妙不可言,他甚至会用英文作对联。在绘画领域,他对山水画的布局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不过金岳霖很少收藏画,不像一些人喜欢就要占有,他经常跑到朋友的家里去看画,有时候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画作照片也可以让他反复欣赏很多天。音乐方面,他是京剧的行家,他家中收藏许多名家的唱片。研究哲学的老金竟然还喜欢看武侠小说,尤其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金岳霖有一次给同学们讲《小说和哲学》,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讲着讲着,他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只跳蚤,得意地捏在手指里看看。这简直就是魏晋名士的“扪虱而谈”了。‎ ‎ 金岳霖向来憎恨收礼,但是有三样东西可以例外:年历,湖南菜,大梨。老金喜欢搜集大号水果,尤其酷爱大梨。这些水果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观察的,有时候老金会拿它们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输了,就送给小朋友,再去买。‎ ‎ 当然,金岳霖最有名的癖好还是养鸡。金岳霖头一次养的鸡是一对黑狼山鸡。冬天来了,老金担心它们受冻,看到书上说可以喂点鱼肝油御寒。他就用灌墨水笔的管子灌了它们一管子的鱼肝油。结果,这两只宝贝鸡很快就在窝里寿终正寝了。后来,老金又养了一只云南斗鸡。这只公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老金在一个桌子吃饭,老金与鸡平等共餐,安之若素。偶尔,金岳霖会带着大公鸡出去溜达,引来很多路人围观,但鸡不在乎,老金也不在乎。‎ 贪玩的金岳霖像小孩子一样率性天真,我行我素,胸无城府,但又绝不单单是“天真”两个字可以衡量的。晚年的老金工资虽然高,但是每个月下来却很难盈余,他竟然连厨师和拉车师傅的退休金都预备下了,老金认为自己给这两位师傅终身工资,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又可以保证两位老人家晚年的生活。后来,这两位师傅果然领着老金的钱直到去世为止。‎ ‎ 这就是金岳霖,身为逻辑学大师,却总是干着不符合逻辑的事情。逻辑是最为理性的学科,而老金却是最为感性的人,感性的让我们感动。 ‎ 相关链接:‎ 在“文革”中,作为“反动学术权威”的金岳霖虽然也受到冲击和批斗,但是纵观其各种回忆文字,不论是过程还是结局,老金都比绝大多数的“臭老九”要好得多。老金的法宝就是他的天真无邪。‎ ‎ (选自潘剑冰《民国课堂》,有删改)‎ ‎ ‎ ‎7.作者说金岳霖“总是干着不符合逻辑的事情”,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评价的一项是(3分)( )‎ A.给同学们讲《小说和哲学》,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B.喜欢养鸡,却因爱之太过而使两只宝贝鸡在窝里寿终正寝。‎ C.讲课时把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只跳蚤,得意地捏在手指里看。‎ D.自己工资盈余不多,却给厨师和拉车师傅预备退休金,让两位师傅领着自己的钱直到去世。‎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在作者看来,金岳霖仿《黄鹤楼》而作的那首诗在艺术上并无突出之处,但是却能够说明金岳霖对诗词有一种较为浓厚的兴趣。‎ B.金岳霖有许多癖好,比如读诗词、作对联、赏绘画、听京剧、看小说、捉虱子、收大梨,而他最著名的癖好则是养鸡。‎ C.在作者看来,金岳霖虽然贪玩、天真,但这种天真不是头脑简单,而是一种有着深意的天真,折射出一种非凡的生命境界。‎ D.金岳霖喜欢收大梨是因为他要拿这些大梨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输了之后就送给小朋友,这说明他天真、贪玩,富有童心。‎ E.从很少藏画,去朋友家看画等材料可以推知,金岳霖对绘画的鉴赏并没有超过常人的高明之处。‎ ‎9、作者为何说金岳霖“绝不单单是‘天真’两个字可以衡量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0~13题(19分)‎ ‎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 (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B.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C.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 D.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11.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设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 B.“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D.文中的“不豫”是指不事先预备。例如《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庞籍不畏权贵。庞籍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B.庞籍长于史事。仁宗执政初期,庞籍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 C.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投诚是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5分)‎ ‎ (2)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5分)‎ ‎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 ‎ 独 鹤 ‎【唐】韦庄 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注】风前雪翅开。‎ 应为不知栖宿处,几回飞去又飞来。‎ 鹤 ‎【唐】褚载 欲洗霜翎下涧边,却嫌菱刺污香泉。‎ 海鸥浦雁应惊讶,一举扶摇直上天。‎ ‎【注】蓼:草本植物,开淡红色或白色的花。‎ ‎14、下列对这首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两诗写鹤都采用了细节描写:前诗写鹤伫立、展翅的细小动作,后诗写鹤嫌菱刺而不洗濯的细微心理。‎ B.两诗写鹤都采用了烘托手法:前诗以夕阳、沙滩、红蓼为背景烘托,后诗以溪涧、蓝天为背景烘托。‎ C.两诗都采用虚实结合手法:两首诗中鹤的颜色、动作为实写;两首诗都着一“应”字表猜测,是虚写。‎ D.两诗都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两诗吟咏鹤的形象,其实都融入了诗人内心的观照,寄托了诗人的志趣。‎ E.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有所不同:前诗运用夸张手法,动静结合;后诗也用夸张手法,只有动态的描写。‎ ‎ ‎ ‎ ‎ ‎15、两首诗刻画的鹤这一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6分)‎ ‎ ‎ ‎ ‎ ‎(三)名句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阿房宫赋》中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 , 。 ” ‎ ‎(2)《论语》中,孔子问弟子志向,曾点就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图景,其中写沐浴,吹风,唱歌的句子是“ , , 。”‎ ‎(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春日多情,自然馈赠的美景不可辜负的句子是:“ , 。 ”‎ ‎(4)《六国论》结尾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我国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 ‎③长篇小说《雪莲花开》表现了藏族姑娘卓玛的一言九鼎和鲜明的民族性格。‎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干辣椒价格一般在20元左右,但是不仅很多干辣椒面的价格没有高于20元,而且只有干辣椒的一半,各种猫腻值得食品安全部门深入调查。‎ 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座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C.新形势下的火箭军要深刻把握和认识历史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发展步伐,扎扎实实把战略能力搞上去。‎ D.将人脑移植到机器身上,可以堪称是一个疯狂的科学幻想,但根据“俄罗斯2045” 计划,这一设想将在2025年左右得以实现。‎ ‎19、 填入下面文段处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当然,表面的公正不等于公正。①,②表面功夫都不做足,内在的真诚性③是值得怀疑的。④,议员在议会中打架,⑤只是作秀,但也有可能是全力为选民争取利益;⑥假如他们只顾着打呼噜,连表现一下的念头都没有,那就一定是置选民利益于不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然而 如果 一定 那么 虽然 ‎/‎ B 可是 ‎/‎ 肯定 也许 即使 那么 C 但是 如果 大概 比如 也许 而 D ‎/‎ 一旦 似乎 也许 那么 可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朱永新说,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找到他自己,成为他自己,① 。但在现实中,中国不少的父母却是扬起手、错伸手、不放手,带给孩子的只能是人性的残缺。莫扬手,不要试图体罚孩子,要让孩子远离各种暴力。莫伸手,② ,要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要松手,父母抓得越紧,③ 。‎ ‎ ‎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 ……2003年淘宝网创立……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2017年天猫双11总交易额达1682亿元人民币……‎ 这样的造富奇迹迅速在年轻人朋友圈中引发热议。‎ 有人说:“在互联网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有人感叹: “那一年,我去了清华园,你去了阿里巴巴”!‎ 而有人则抱怨:“没赶上互联网好时代,如果早生10年,或许也成为百万富翁了。”‎ 经过一番“事后诸葛亮”,不少年轻人反思起当初的职业选择,为自己没抓住机会而惋惜、懊恼。‎ 不过,假如时光倒流到十几年前,他们是否有勇气加入那些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腾讯、百度、新东方……‎ 请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写出你的思考、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 答案 ‎1.D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孔子一直以来不治生产,不农不工不商不仕,颇受时人诟病”理解错误,偷换概念,原文是“他这种不治生产的办法,颇为其时人所诟病”,并不是说孔子一直不治生产,他广收学生才不事生产。‎ ‎2.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孔子认为读书人从事农业生产是品德卑劣的体现”说法无中生有。另,小人在此指没有志气、目光短浅的人。 ‎ ‎3.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孔子首以六艺教人”说法错误,原文是“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意思是孔子首创把六艺教一般人。 ‎ ‎4. B B项,文中的插叙没有体现作者文采的作用。‎ ‎5.解析:逐段阅读,找出有效区间,然后逐层分析,避免遗漏要点。文中有关“胭脂河”的内容比较多,概括时注意语言简洁。‎ 答案:1、“胭脂河”曾是一条桃杏夹岸、卵石花白、细浪飞溅、春水清澈的河流;2、曾是一条哺育了祖祖辈辈都守望在两岸、热情好客的乡亲的河流;3、曾是一条不仅见证过写抗战文章的文人们为抗击侵略发出的正义声音,而且养育过领导抗日斗争的同志们乃至中央首长的河流。(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共5分)‎ ‎6.解析:散文的结尾写了一株山杏被毁坏的情况,从正面理解是对人性丑恶的鞭笞,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神往。答题时,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 答案:①拷问社会良知,鞭笞人性丑恶,那株被大堆的矿渣埋了半截的无奈山杏,是物欲导致精神迷乱的体现,是对那些铜臭迷了心窍的人的控诉;②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该盲目地开采,毁坏家园,自我践踏生存环境,造成生存危机;③是作者对祖国山水的深情守望,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和地球家园的依恋,体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每点2分,共6分)‎ ‎7、选C,此项表现了他的名士风度。(3分)‎ ‎8.选AC项 (5分,答对一个3分,两个5分) (D项,“这些大梨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并不是收集大梨的原因,收集大梨的原因是用来观察。但选项后面说的“这说明他天真、贪玩,富有童心”是正确。B项,捉虱子只是讲课时发生的依次偶然行为,并不是他的嗜好。E项,据原文“他对山水画的布局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可知,“金岳霖对绘画的鉴赏并没有什么超过常人的高明之处”的说法有误)‎ ‎9、(4分)答案:1、金岳霖的天真中折射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这从他癖好之多和癖好之雅可以看出来。他不仅爱吃,爱玩,还懂得欣赏,懂得从赏玩中获得生命的乐趣;2、金岳霖的天真中包含着一种放浪形骸、脱略形迹的洒脱自在,这从他的剪辫子写打油诗、扪虱而谈、与鸡共餐可以看出来;3、金岳霖的天真中包含着一种悲悯弱者的博爱善良,这从他给厨师和拉车师傅预备退休金的事情可以看出来。他虽研究最为理性的逻辑学,却是最为感性的人,感性得让我们感动;4、金岳霖的天真里还有着一种宠辱不惊、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这从他在“文革”总以天真无邪为法宝,客观上使自己少受些批斗,面对“革命派”的揶揄打击不以为意、随遇而安等材料可以看出来;5、金岳霖的天真中折射出极高的学问功力与艺术修养,这从他没学过逻辑学却教逻辑学,爱好诗词、对联、小说、绘画、京剧等材料中可以看出来。(每点2分,任答两点可得满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10.C【解析】注意语句的语法结构。 11.D【解析】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 12.A【解析】“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应为“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时。 13.(1)多次因犯罪之事弹劾范讽,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下来没有上报朝廷。 (2)太尉三公,不是陪臣所能称呼的(官职),假使旺荣成为太尉,那元昊就不能做臣子了。 【解析】 第(1)句,译出大意给1分,“数”“善”“寝”译对一处给1分,“皆寝不报”前加主语李迪给1分;第(2)句,译出大意给1分,“称”“使”“当”“臣”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庞籍,字醇之,是单州成武人。考中进士。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做宰相的才能。很久后,庞籍离开京城任秀州知州,奉召任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颁布遗诏:章惠太后参议军国大事。庞籍请求交付阁门,取来垂帘礼仪制度全部烧掉。又上奏说:“陛下亲自处理国家事务,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结交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使它取决于执政大臣。”孔道辅对人说:“言事官大多看宰相的眼色,揣摩宰相的意图,唯有庞醇之是天子的御史。”任开封府判官时,尚美人派遣内侍声称教旨(上对下的告谕)免除工人市租。庞籍说:“宋朝建朝以来,还没有美人声称教旨下达州府的,应当杖打内侍。”命令有司说:“从今以后宫中传命,不要马上接受。”多次因犯罪之事弹劾范讽,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下来没有上报朝廷,反而说(庞籍上奏)宫禁之事不实,庞籍从祠部员外郎被罢免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说范讽没有将事情全部上奏,范讽因此而贬官,庞籍也被降为太常博士。不久又官复原职,调任福建转运使。自从元昊攻陷金明、承平,攻破五龙川,边境百姓被焚烧掠夺几乎完尽,庞籍到任后,才稍稍修治好。驻守军队十万人却没有坚壁完垒,都分散驻扎在城中,由于畏惧庞籍,没有一人犯法违禁。(庞籍)派部将狄青率领万余人,在谷旁边修筑招安砦,多次招募百姓就地耕种,将收获的粮食作为军需之用。元昊派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前来投降,庞籍说:“这其中有诈。”‎ 于是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数月后,元昊果然大举进犯定川,庞籍召见李文贵进行劝导晓谕,将他遣送走。不久元昊又让野利旺荣修书一封,正值仁宗厌恶战争,于是对元昊进行招安安抚,派遣庞籍回报书信,叫旺荣做太尉。庞籍说:“太尉三公,不是陪臣所能称呼的(官职),假使旺荣成为太尉,那元昊就不能做臣子了。如今他的来信自称‘宁令’或‘谟宁令’,都是官名,在意义上没有什么疑忌。”朝廷听从了庞籍的建议。仁宗身体不适,庞籍曾秘密上疏,请求选择宗室中的贤俊之士为皇太子,言辞十分恳切。(庞籍)被调往定州,奉诏回到京师,上书朝廷告老还乡,不久以太子太保的职位退休,被封为颍国公。后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这时仁宗身体不适,废朝、临奠都未实现,只派遣使者吊唁并资助其家办理丧事。追赠司空,加封侍中,谥号“庄敏”。‎ ‎14、BE (5分,答对一个3分,两个5分) 解析:B项,后诗没有烘托。E项,前诗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 ‎15、①前诗鹤孤独徘徊难定栖居之所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失意、对未来感到忧虑的情绪。②后诗写鹤有所避忌、一飞冲天的形象,流露出诗人洁身自好、自信能展示自身才华的志向。‎ ‎16、(10分)‎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7、B ‎ ‎【解析】①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此处成语用于表示当地传统文化典籍十分丰富,成语使用正确。②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观众们欣赏小香玉的表演,句中并没有观众们用新眼光欣赏他的意思,成语使用不正确。③一言九鼎:形容言语极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藏族姑娘卓玛的诚信精神,成语使用不正确。④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此处成语用来形容公安人员按照调查所得线索捉拿在逃人员,成语使用正确。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此处成语用来形容书法作品流畅飘逸,成语使用正确。⑥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此处成语望文生义,被误用来形容春天到了冰雪融化,成语使用不正确。‎ ‎18、B (A项“不仅”应放到“干辣椒面的价格”的后面,关联词位置不当;C“把握”和“认识”位置互换;D语意重复,把“可以”去掉。)‎ ‎19、C【解析】 “但是”表转折,“如果”表假设,“大概”表揣测,很有可能;“比如”是举例,“也许”表有可能,“而”表转折。‎ ‎20、①成就他自己(2分) ②不要试图控制孩子(2分)③孩子逃得越急(2分)‎ ‎21、(60分)‎ 作文 ‎[立意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及关键信息构思立意。读后可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1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与其羡慕懊悔,不如脚踏实地;3坚持创新,开拓自己的路;4要做事前明白人,不做事后诸葛亮;5勇于抓住机遇等,均可作为立意。可拟写的出彩题目,如,慧眼识机遇,眼界定高度;勇气是最大的能力。‎ ‎[例文] ‎ 错过霞满天,莫道桑榆晚 ‎“阿里巴巴”奇迹让无数人后悔起自己的职业选择,殊不知,当年的他们正是由于缺乏远见卓识,才错过了机遇。“事后诸葛亮”的行为我不敢苟同,错过了满天的霞光,就莫要抱怨“桑榆已晚”,不如拥有远见,才能拈得馥郁花香。‎ 哲人说:“机会不会自己上门来找。”寥寥几字,极言远见的重要性,任何机会都未明码标价,关键看你能否挖掘出它的真正价值。拥有远见卓识,无疑为发现机遇提供了垫脚石。拂去机遇表面的浮尘,是远见,让你沐浴于霞光满天。‎ 拥有远见,让你能在纷繁迷乱的喧嚣世间寻得一方竹林,潜心开辟事业。他,秉烛夜游,虽身负高龄仍老而弥坚;他,斋戒素食,于青灯古佛旁深研佛法;他,笔耕不辍,以半壁青灯漂白思想。他便是南怀瑾。心有木兰,濯濯君子,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远见让他认识到佛禅和一的重要性。无慎浮世虚浮,他以远见成就佛学真我,在川九年,终得大成。‎ 远见让南怀瑾穿越喧嚣浮世,摘得万仞山上的佛学灵芝,开辟佛学竹林。心怀远见,让他尽享次第花开。‎ 拥有远见,让你在面对选择时能遵循内心,尽显智者风范。她是才女,亦是“铁娘子”,她便是汉娜·阿伦特。师从海德格尔,师长归顺纳粹的行为让她不解,她对纳粹命运不佳的远见让她忠于内心,忠于犹太。集中营中的所见所感和她相信纳粹必亡的远见,让她敢于书写内心的想法。《纳粹理性批判》更是让她一往无前。汉娜·阿伦特用她的远见保全了自己,更是推己及人,将思想内涵书写得酣畅淋漓。‎ 巴尔扎克说:“拼着你的一切,奔你的前程。”诚如斯言,用智慧、耐心、勇气助你奔向前程犹为重要,但远见卓识更是必不可少。以远见为帆,棹梦想之舟,方能摆渡到成功的彼岸。‎ 君不见梁思成有远见,奔走呼号保古城,君子高标留千年;君不见陈寅恪有远见,不理世俗铸《柳如是》,思想境界连绵不已;君不见朱绍侯有远见,呕心沥血写《二十四史》注解,思想内涵与天齐。君不见阿里巴巴有远见,坚持创新抓机遇,一路高歌创奇迹。‎ 为山九仞,片石为基;为海九丈,滴水为基;为人于世,必得以远见为基。如此,你将再也不会错过霞光满天。‎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