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7/52/b7950c5399b685caa458fe95c34263c9/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7/52/b7950c5399b685caa458fe95c34263c9/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7/52/b7950c5399b685caa458fe95c34263c9/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启明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启明级高三第二次阶段测试 生物 学科 考试时间(70min) 试卷说明: (1)本卷共两大题,24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共20小题,第1-10题,每题2分,第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病毒和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和DNA,这两种病毒均 A.不含蛋白质和糖类 B.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含有A、T、C、G四种碱基 D.需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2、下列有关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三者都含有DNA 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 D.三者都含有蛋白质 3、有关酶和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催化ATP合成和水解的酶相同 B.酶合成过程伴随ATP的合成 C.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都消耗ATP D.ATP和某些酶都含有腺嘌呤 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15 A、 谚语“合理上粪,粮食满囤”表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都来自土壤 B、 谚语“六月盖被,没有谷米”说明水稻光合作用受温度的影响 C、 谚语“正其行,通其风”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受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D、 谚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植物“夏长”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 5、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B、 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 C、 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橘黄色 D、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 6、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时,细胞中 A.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一定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 DNA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D. 染色体数目一定与其体细胞相同 7、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 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C、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8、下图为某植物形成配子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其中能够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时期是 甲 乙 丙 丁 15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关于遗传学上几种交配方式及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可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遗传规律 B、自交:可用于动、植物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 C、测交:可用于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D、正交和反交:检验生物的性状属于核遗传还是质遗传 10、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取的豌豆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是从一对到多对,从而先后得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他在演绎推理过程解释了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D、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1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IV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5 合子 ① 成熟个体 ② 配子 ③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 不同表现型的子代 A、 I、II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III、IV小桶分别代表两对同源染色体 B、 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乙同学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 利用I、II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②③,利用III、IV模拟的过程发生在② D、 利用I、II、III、IV进行有关模拟实验,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I与II、III与IV桶中小球数量必须相等 12、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 B、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 C、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 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13、某雌雄同株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组别 杂交方案 杂交结果 甲组 红花X红花 红花:白花=14:1 乙组 红花X白花 红花:白花=7:1 丙组 白花X白花 全为白花 A、 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 B、 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 C、 乙组亲本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3:1 D、 甲组和乙组的杂交结果中红花植株都为杂合子 15 14、已知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子房二室(B)对子房多室(b)为显性。现将该种植物的某一未知植株与黄果子房多室品系杂交(均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子代(数量足够多)表现型有4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未知植株的基因型必定为AaBb B、 该未知植株必定能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雌配子或雄配子 C、 该未知植株必定能产生4种雌配子或雄配子 D、 若该未知植株自交,则其所得子代的基因型理论上应该有9种 15、 某动物的身高是由基因(用A、B、C......表示)控制的,让身高为140cm的个体与身高为130cm的个体杂交,F1身高均为135cm,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又出现了身高为120cm与150cm个体,均占1/6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动物的身高至少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 身高为140cm的个体有5种基因型 C、 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 X aaBBCC D、 身高分别为120cm与150cm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身高为130cm 性染色体组成 性别及育性 XX XXY ♀ 可育 XY XYY ♂ 可育 X ♂ 不育 XXX Y YY 胚胎期死亡 16、果蝇的性别及育性如右表所示。用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进行杂交实验,发现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总出现一个白眼雌蝇和一个红眼雄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对这种例外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X与Y染色体不分离 D.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X染色体不分离 17、枫糖尿病是一种常染色上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15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 C. 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1和2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 18、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血型的表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血型表现的基础 C.父母均为O型血时,可生出B型血的后代 D.根据ABO血型可以明确判断亲子关系 19、部分植物自交不育,与自交不育有关的基因S1、S2、S3相互间没有显隐性关系。依据下表的杂交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P F1 杂交一 ♀S1S2 × ♂S1S2 无 杂交二 ♀S2S3 × ♂S1S2 S1S2、S1S3 15 A.杂交一中含有S1、S2的卵细胞不育 B.杂交二中只有含S1的花粉能够萌发 C.与卵细胞相同基因型的花粉不萌发 D.S1、S2、S3相互之间互为等位基因 20、将水稻中的籼稻和粳稻进行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形成成熟花粉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ORF2基因编码的毒蛋白对全部花粉的发育有毒害作用,ORF2-基因编码无毒蛋白。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推测ORF3基因可能编码解毒蛋白 B.ORF2与ORF3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杂种F1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敲除F1代ORF2基因不能解决花粉败育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14分,每空2分)科研人员研究冬季大棚中的番茄和草莓,在保持两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肥料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每天14:00~15:00观察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表: 空气质量级别 番茄 草莓 棚温(℃) 光合有效辐射(uEm-2S-1) 光合速率(umolm-2S-1) 棚温(℃) 光合有效辐射(uEm-2S-1) 光合速率(umolm-2S-1) 二级良 25.6 987 20.4 27.3 994 20.11 15 三级轻度污染 23.4 746 19.6 26.1 785 18.72 四级中度污染 23.5 477 17.1 26.1 428 17.41 五级重度污染 22.2 325 11.8 24.6 428 10.10 注:光合有效辐射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被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化的太阳辐射能量 (1)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 (2)当空气质量由三级升为四级时,导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为暗反应提供的 减少。 (3)当污染进一步加剧到五级时,导致草莓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直接影响了细胞内 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综上所述,在空气质量处于四级中度污染以上时,番茄棚和草莓棚应分别采取 、 措施来维持植物的光合速率。 2、(14分,每空2分)快速生长是实体肿瘤的特征之一,由于新生血管网不能及时建立,绝大多数癌细胞处于缺氧微环境中。探索低氧(1%O2)微环境下肝癌细胞的呼吸调控机制,将有助于研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案。 (1)细胞的呼吸方式包括 两种。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在 中进行,这是正常组织细胞的主要供能方式。肝癌的发生与机体_________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失调有关,大多数肝癌细胞的供能方式与正常细胞不同,这是其对缺氧微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15 (2)研究者比较了肝癌细胞和癌旁正常肝细胞中的转录激活因子Y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产物在细胞中的定位,如图1。 图1 注:条带宽窄和颜色深浅代表相应蛋白量的多少 据图1分析,肝癌的发生与 有关。在实验中不仅分析了Y蛋白,还分别分析了细胞核中稳定表达的某蛋白和细胞质中稳定表达的某蛋白,这两组分析是作为 。 (3)研究者利用生物技术获得了不表达Y基因的肝癌细胞,并在体外低氧环境下培养细胞继续实验,得到结果如图2。 图2 结果说明Y基因介导了低氧条件下肝癌细胞的无氧呼吸,依据是 。 15 (4)根据本研究结果,请你拟定一种靶向治疗肝癌的方案: 。 3、(10分,每空1分)哺乳动物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构成生精小管管壁的睾丸支持细胞是唯一与生精细胞直接接触的体细胞,它不仅起着结构上的支持作用,更起着营养与调节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睾丸支持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Rictor基因可能是精子发生的一个关键调控基因,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哺乳动物的精子是由 细胞经过 形成的子细胞变形而来。 (2)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睾丸支持细胞缺失Rictor基因后,敲除鼠表现为无精症且雄性不育。为检验“无精症是因为敲除鼠精子发生过程阻滞”这一推测,分别取正常鼠和敲除鼠的生精小管中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生精小管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如下图所示(体细胞的DNA含量为2C): a. DNA含量为1C的细胞是 细胞,DNA含量为2C的细胞是 细胞,请在方框中画出DNA含量为4C细胞所对应分裂后期的示意图(以小鼠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为例)。 b. 结果显示,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生精小管中各种细胞数量的变化为 。说明敲除鼠的精子发生过程被阻滞在 时期。 (3)精子发生过程中,激素调节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检测了正常鼠和敲除鼠血清中几种激素的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 15 推测对精子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 (4) 综上所述,睾丸支持细胞Rictor基因的缺失引起 和 ,从而导致无精症,最终致使敲除鼠完全丧失生育能力。 4、(12分)家蚕(2n=56)是古代劳动人民最早从野蚕“驯化”而来,通常家蚕的体色为较浅的素色,但偶有黑色斑的突变体出现。为研究家蚕体色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用A、a来表示)。 实验一:用黑色斑(黑蚕)与素色(素蚕)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交配方式 受精卵数 F1代 黑蚕 素蚕 (素♀×黑♂) 730 363 364 (黑♀×素♂) 737 323 317 表1 (1) 根据以上杂交结果 (填“能”或“不能”)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如果能,则请在方框中写出上表中(素♀×黑♂)交配方式对应的遗传图解。如果不能,则选择上表中的家蚕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15 实验二:将F1代黑蚕相互交配及F2代黑蚕相互交配,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亲本杂交 选择F1代个体杂交 统计F2代表现型及比例 (①/②) (③/④) (⑤/⑥) 交配方式 受精卵数 F2代/F3代 黑蚕 素蚕 F1代黑蚕相互交配 715 253 125 F2代黑蚕相互交配 728 208 102 表2 (1) 据此推测后代出现特殊分离比的原因是 ,并在方框中写出上表中F2代黑蚕相互交配的遗传图解。 (3)综合以上实验统计,F1—F3代黑蚕做母本时蚕受精卵的孵化率 。 (4)已知家蚕的黄血对白血是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该基因不存在纯合致死现象),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P:黑蚕白血×素蚕黄血 15 ②P:黑蚕黄血×素蚕白血 ③F1:黑蚕黄血×素蚕黄血 ④F1:黑蚕黄血×素蚕白血 ⑤F2:黑蚕黄血:黑蚕白血:素蚕黄血=1:1:2 ⑥F2:黑蚕黄血:素蚕白血=1:1 以上实验组合__________可说明黑色斑(素色)基因也在2 号染色体上, 判断依据是: (只需从F2代的性状表现描述即可) 15 启明级高三生物第二次阶段测试-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共20小题,第1-10题,每题2分,第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DDAC BDBBC DCDBC DCDA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14分,每空2分) (1) 研究空气质量级别对番茄和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2) 光合有效辐射降低 ATP和[H] (3) 棚温下降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4) 增加光照强度 增加棚温 2、(14分,每空2分)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免疫 (2)肝癌细胞中Y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及其表达产物进入细胞核 标准对照 (3)与肝癌细胞相比,不表达Y基因的肝癌细胞葡萄糖的摄取量和乳酸的产生量都显著下降 (4)敲除肝癌细胞Y基因,干扰肝癌细胞Y基因的表达,干扰肝癌细胞Y基因表达产物进入细胞核(合理得分) 3、(10分,每空1分) (1)精原 减数分裂 (2)a. 精细胞和精子 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后期或MI后期(要求:画一个图即可,表示出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正确) b. DNA含量为1C的细胞减少,DNA含量为2C的细胞增多 减数第二次分裂 (3)睾酮 (4)睾酮含量下降 精子发生过程的阻滞 4、(12分,每空2分) 15 (1)不能 杂交组合:F1中黑蚕X黑蚕。预期结果:若子代中黑蚕:素蚕=3:1,则黑色斑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黑蚕,则黑色斑为隐性性状。 (2)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3)(逐代)显著降低 (4)①③⑤ F2代没有素蚕白血个体出现 ②④⑥ F2代没有黑蚕白血和素蚕黄血个体出现 1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