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连贯教案
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语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连贯题常有以下三种命题形式:词语复位题、句子复位题和语句排序题。 题型一 词语复位题——“边读边填”巧筛选 (对应学生用书P36) 词语复位题考查侧重于连词的关联作用和副词的语法功能,连带考查个别实词(2016全国丙卷涉及动词和代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语法功能。这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解答这类题既要考虑到语言的连贯性,又要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相关虚词、实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有关词语知识在“正确使用词语”专题中已讲,下面仅从连贯的角度着重讲解此类题的答题策略。 [方法示例] “3步法”解答词语复位题 [典例] (2016·全国丙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 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解题示范] 第一步:通读文段,了解大意。 本题文段内容主要涉及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的问题,谈的是对“学以致用”的看法。从层次来看,第1句是观点句,第2句是对“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的解释,第3句从正反方面学习的态度,最后一句是总结句,点出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的危害。 第二步:边读边分析句间关系,并试填4个选项相应词语,推测应填词语。 结合选项内容,①处所填内容应是用来代指与“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这一做法相关的词语,故可选A、B、C、D,不能排除选项;②处与前文构成并列,故可选A、B、C、D,基本不能排除选项;③处后面的文句是前文的结果,应填表连接结果的词语,故B、C更合适,大致可以排除A、D;④⑤两处合起来分析,也不好排除C;最后分析⑥处相关的句子,⑥后面的文字与下一句构成假设关系,那么⑥处应填表假设的词语。通过关联词“也”可以排除C。初步选B。 第三步:遵循简明、连贯、关联词搭配的原则,带入初步选择的答案,确定最终答案。 最后把选项B代入文段中,通读文段,最终选B。 [答案] B [应用体验]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有__①__好处,__②__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争议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人类的文化、智慧集中保存在书里面。真正能够提高素质、推动思维、改善人的精神品质的方法,__③__读书。读书__④__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扩展知识,培养精神集中、动脑筋的习惯,__⑤__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共同道理,__⑥__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只有 不但 还 更 B 没有 应该 还是 / 也 还 C 无 对它 定是 不仅 / 而且 D 大 它 应是 不只 而且 / 解析:选A 语段的中心是读书有益。第一句话提出论题,为第一层;其余就此展开论述,为第二层。其次要结合层次关系和选项,运用排除法进行分析。①处如果填入“没有”或“无”,搭配不当,故可排除B、C两项。“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共同道理”与“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这一部分是并列关系,⑤ 处不宜用“而且”;而“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与前面的内容是递进关系,⑥处应用“更”,故可排除D项。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服从祖国、服务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__①__是祖国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哪儿需要他们,他们__②__到哪儿去。__③__自然环境多么恶劣,__④__生活条件多么艰难,他们__⑤__坚强地工作,顽强地战斗。不逃避、不妥协,__⑥__奉献出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才 无论 无论 一定 直至 B 无疑 会 不论 / 仍然 以致 C 一定 总是 尽管 尽管 总是 / D / 就 不管 不管 总是 直至 解析:选D 语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这也是语段的第一层;其余句子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为第二层。解答此题要在弄清语段意思和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层次关系和选项,运用排除法进行分析。结合整个文段看,①处不填词语或填“无疑”均可,填“一定”生硬,排除C项。②处填“就”有主动意味,填“才”是被动意味,“会”是对客观情况的陈述,填“总是”也可以,但与前文的“哪里”搭配不是很流畅。③④处与后文是条件关系,填“尽管”与“多么”不搭配。⑤处如果填“一定”或“仍然”,都与前面③④处的“不管”衔接不流畅,应填“总是”。⑥处,B项的“以致”后面一般是不好的结果,而“奉献出全部的青春和热血”不是不好的结果,所以⑥处应选表示程度逐渐加深的“直至”。如此就可以确定答案为D项。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学是心灵的抚慰剂。许多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许多人因为穷困而爱好文学,也有一些人因为富足闲适而爱好文学——__①__是出于什么原因,__②__他们信仰文学,崇尚真善美,文学__③__会让他们变得安贫乐道,富而不骄,__④__让他们的内心充实、自信、淡定、颖慧。我总是天真地认为,真正爱好文学的人,属于天底下最善良的群落,__⑤__坏,__⑥__坏不到哪里去。验之现实,大致不错。以文学钻营的人,则另当别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管 只有 / 才 即使 也 B 不管 只要 就 / 即使 也 C 尽管 只要 就 虽然 / 但 D 尽管 只有 才 虽然 也 / 解析: 选B 语段第一句是中心论点,为第一层;其后列举事例进行论证为第二层;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一种想法,为第三层。在弄清此层次关系的基础上,可做如下分析:第①处是表示后面语句的内容与前文构成条件关系,应填写“不管”,排除C、D两项;第②处与后文构成条件关系,应填条件类的词语;第③处是承接前面的关联词,应填写“就”;第④处不缺关联词;第⑤处与后文表假设;第⑥处和前面关联词相照应,应填“也”。 题型二 句子复位题——“6处着眼”定答案 句子复位题是定位选句,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在语段中合适的位置上,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因4个选项区分度较小,干扰性较强,在确定选项和验证选项时,要从以下6个方面全盘考虑。 句子复位“6处着眼”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旨,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1.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 [例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但首先是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尝试答题] [解析] 选B 横线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A项,“又”表示并列关系,“最有才能”和“最耐得住寂寞”同等重要,未突出重点。B项,在承认“才能”重要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寂寞”。C项,强调了“寂寞”,否定了“才能”,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D项,强调了“才能”,没有突出“寂寞”。只有B项和语段主旨一致。 2.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例2] (2015·浙江高考)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________。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尝试答题] [解析] 选D 首先,判断用在横线处的句子的主语是“阳光和雨露”还是“这石头”。根据后一句“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判断出主语应是“石头”,所以排除A、C两项。B、D两项相比,D项更能突出陈述对象石头的状态,根据语境应选D项。 逻辑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实虚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 [例3]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承志堂坐落于祁邵边境。________,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记忆着承志堂的沧桑岁月和悲欢离合。 A.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 B.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 C.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 D.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 [尝试答题] [解析] 选C 本题按照由实到虚、由远到近的顺序,依次应该是眺望所见、眺望所感、登临承志堂。如由虚到实,不符合认知规律;由近及远的话,远景和下文“一砖一瓦、一石一木”接不上。 前后呼应,指句子间要做到连贯,就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做到先“起”后“承”。 [例4] (2015·湖南高考)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________,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 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 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尝试答题] [解析] 选C 文段开头从游踪说起,先是“进入石洞来”记所看景象。接下来,又有景象映入眼帘,此句用“再进数步”开头,就与前一句“进入石洞来”形成前后呼应。横线后面,是“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所以横线的最后是“雕甍绣槛”,才能与之衔接紧密。 文段的画面、色彩、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直截了当,或隐晦曲折,或贬或褒)。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才能感染读者。 [例5] 与前后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 ) 夜色浓了,灯亮了起来。环绕在海湾沿岸山坡上的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了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________,和那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A.像散落在蓝色天鹅绒上的颗颗钻石 B.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C.像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 D.像无数个在水面舞动的小精灵 [解析] 选B 要注意以下两条重要信息:一是“环绕在海湾沿岸”,隐含“串”“线”之意,从这一角度来看,A、C、D三项皆描写“面”“片”(天鹅绒、夜空、水面)之景象,皆与“环绕在海湾沿岸”不协调;二是“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显示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而A项描写的是一种静态的景象,显然不合适。 [尝试答题] 句式的恰当有两重含义:一是句式的一致性,二是句式的最佳表意。 1.句式的“一致性” “一致”的内容比较多,像句子结构、关联词搭配等,贵在找出照应点。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彼此照应,才能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例6]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发觉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你如果说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时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________。然后再回到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谁是颓废?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水中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 A.看落英缤纷,看蝴蝶漫天飞舞 B.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 C.静观草长蝶飞,莺鸣水潺 D.观蝴蝶高飞,闻鸟声低唱 [尝试答题]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要观照句式的一致性。文段语句的句式较为整齐,根据横线后文的句式“请你在冬天……看看……看看……”分析,横线处也应该采用此句式,所以选择B项。 2.句式的最佳表意 句式的最佳表意是指语段在表情达意时,为强调突出某一方面,要采用最佳的句式,如: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或肯定句、否定句等。 [例7]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________。新兵从一个地方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后期实战也会让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强化。 A.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 B.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 C.没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是无法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的 D.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使人必须拥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 [尝试答题] [解析] 选C 这段文字介绍的是消防员训练时需要具备的诸多条件。为了强调这些条件的重要性,最好使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比较之下,C项是最合适的。 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所特有的规定。 [例8]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季节,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院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尝试答题] [解析] 选D (1)“每逢”为六字句,若选①,“置身山顶”是四字句,“俯瞰槐榆丹枫”又是六字句,显然参差杂乱,极不整齐;若选②,两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 (2)“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句。但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抱”“翠”“水”“茂”,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④,韵脚则成了“抱”“绕”“水”“茂”,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③显然没有选④好。 题型三 语句排序题——确定“首尾”找相连 语句排序题要求将一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使之有序。主要有“有语境式排序”和“无语境式排序”两种形式。 审题“3关注”——找切入口 (一)关注行文思路 从文体来看,记叙文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形成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的结构;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等)。 [例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来,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 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 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 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 A.④①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 [尝试答题] [解析] 选C 本段文字为记叙性文字,我们可以抓住时间、空间顺序来理顺思路,这一段文字叙述了月亮的变化(时间)以及所见景色(空间),从“还见不到月亮”之时所见的“远景”(②)到“近景”(①)再到“地上”(④),视角从上到下;从“暮色苍茫”(②)到月亮升空(③),时间在向前推移。 (二)关注句群关键句 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但其中的关键句(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或主旨句、观点句等)起着主要作用。因此,抓住了句群的关键句,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例2]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位开朗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③⑤①④② B.②③①⑤④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①②④ [尝试答题] [解析] 选D 首先抓住语段开头的关键句“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所填的5个句子以“清”和“远”为中心可归为两个句群,其中③⑤①为一个句群,其中心为“清”,②④为一个句群,其中心为“远”。根据开头关键句中“清”“远”的先后顺序,可确定③⑤①在前,②④在后。 (三)关注隐性标志 1.关联词语的呼应 关联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关联词语是一一对应的,也有先后关系,从而确定上下句。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 暗示性词语 作用 换句话说 表示等同关系 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 表示相对、相反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 首先、其次、再次 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 暗示性词语 作用 “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 表示时间先后 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 表示要提出结论 诸如此类 表示综合 所谓 表示有所解释 例如 表示举例 抓标志是解答排序题的基本方法。 3.关键词语、相同句式的重复出现 这些句子应是紧密相连的,也能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 4.音节的和谐与变化 如果需要排列的是一组并列结构的短语或句子,也可以从音节的变化中抓特征:一是音节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排列在一起;二是音节较短的结构在前,音节较长的结构在后。 5.标点的暗示作用 排序题横线后的标点除了逗号、句号外,还会有分号、问号等。遇到横线后标点有变化的连贯题时,可凭借标点的暗示作用来确定答案。如根据句号确定总结句,根据分号确定并列的内容,根据冒号确定总领句及其领属范围,等等。 [例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有效应对粮食危机的战略性改变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直农场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养活自己、养活将不断增加的人口的一场革命。 ①在大都市许多空置的高楼或多层楼房天台上的温室里种植农作物 ②可以全年进行食品生产 ③作物感染疾病的风险也更小 ④而且不需要化石燃料驱动的机械把农产品从遥远的农场运送过来 ⑤减少数量可观的淡水使用 ⑥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在室内的垂直农场中种植农作物 A.①⑥②④⑤③ B.⑥①②③④⑤ C.⑥①②⑤③④ D.①⑥②③④⑤ [尝试答题] [解析] 选C 从整个文段看,⑥“垂直农场”跟①“空置的高楼或多层楼房天台”相比前者是总述,而且标点符号是句号,故⑥在前,①在后,然后是②;“生产”涉及“淡水使用”,故②后接⑤;由关联词“也”和“更”可知⑤后接③;由关联词“而且”和“农产品”可知④在最后。 解题“3步骤”——定关键点 排序题最快捷、最稳妥的解题方法是定准3个关键点——首句、尾句以及中间紧紧相连的两句。定准3点后再与选项匹配就能快速锁定答案(大部分题目定准2点就可判定答案)。下面分“语境排序题”和“无语境排序题”两种题型分别例析。 (一)语境排序题 [解题3步骤] 大多数的语言连贯题,使用前两步就可得出答案。有的语言连贯题,在观察四个选项排列的句序后,仅使用第二步(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或仅使用第三步(根据横线后的内容确定最后一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排序4方法] 确定两句话连在一起的排序法有四种。这四种方法大都体现在前面的“审题‘3关注’”中,但因“确定两句话连在一起”对解题十分重要,故此处再加以提炼,进一步强调。 第一种:词语排序法——根据起照应作用的词语排序。①找“相同的词语”。可回看“关注隐性标志”。②找“关联词”和“代词”。可回看“关注隐性标志”。③找“暗示性词语”。可回看“关注隐性标志”。 第二种:语意排序法 ——根据句子之间的语意联系排序。如果找不到起照应作用的词语,考生可根据上一句的意思推导下一句语意的侧重点,从而将语意联系最密切的两个句子连在一起。可部分参考“关注隐性标志”。 第三种:句式排序法——根据句式排序。可回看“关注隐性标志”。 第四种:标点排序法——借助横线中的标点排序。可回看“关注隐性标志”。 [例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 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加重老人病情伤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尝试答题] [解析] 选B 第一步(根据横线前的内容确定第一句):观察四个选项可知,第一句不是②就是⑤。将横线前的内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分别与②、⑤句连起来读,边读边使用“语意排序法”分析,可发现联系紧密的句子是第②句——第②句中的“30%”“4 000多万”与横线前句子中的“1.5亿”形成照应,由此可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使用“词语排序法”,对剩余的五个句子进行分析,可发现第⑤句中的“可能”与第⑥句中的“也可能”形成照应,第①句中的“是”与第④句中的“则是”也形成照应,由此可确定⑤⑥、①④。据此确定答案为B项。此外,根据横线第二空与第三空、第四空与第五空之间使用的标点——分号,使用“标点排序法”加以分析,也可发现横线第二、三空填⑤、⑥句,第四、五空填①、④句的排序是正确的。 因为该题用了前两步就得出了答案,所以不需要再进行第三步的分析了。 (二)无语境排序题 无语境排序题不给上下文,要求就所给的几个句子,选择衔接最恰当的一项。“解题步骤”同语境排序题,排序的方法,可采用语境排序题四种方法的前三种——词语排序法、语意排序法、句式排序法。(见上面内容) 无语境排序题做题的关键是找出几组(至少两组)必须连在一起的两句话,有时还要对所给句子先分层再排序。 [例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 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 D.②⑤④①③⑦⑥ [尝试答题] [解析] 选A 第一步:观察四个选项可知,第一句不是②就是①。揣摩两句的含意,发现第②句属于总领句,所以排除B项。 第二步:根据第①句中“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及第③句“故有‘秋老虎’之说”,根据“语意排序法”“词语排序法”可知,①③句存在因果关系,第①句后面应该跟第③句,据此可排除C项。 第三步:使用“语意排序法”“词语排序法”,由第④句中的“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及第⑤句“被称为‘多事之秋’”可知,④⑤句同样存在因果关系,第④句后面应该跟第⑤句。最终确定答案为A。 解答上述无语境排序题时,还可以使用先分层再排序的方法来辅助解题。阅读之后可发现,①至⑤句是讲秋天气候特点的,⑥⑦句是提醒人们要注意秋季养生的,也就是说,可以把这七个句子分成两层:①至⑤句为第一层,⑥⑦句为第二层。另外,第⑦句一定要排在第⑥句前面,因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就该题而言,使用分层的方法辅助解题的好处在于:一是排序时①至⑤句一定要放在⑥⑦句之前,因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有选项不是这样排序,即可判断其错;二是发现有选项不将①至⑤句排在一起,或是将⑥⑦句分开排序,也可以立即判断该选项是错误的。由此可见,在做无语境排序题时,对所给句子先分层再排序也是一种能确保得分的解题方法。 ——“连贯题”验收达标练 题组一 词语复位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威廉·琼斯认为,从一开始,整个仲裁就是为了指责中国不遵守国际法。临时仲裁庭的组成,__①__打一个比喻,__②__好比竞争球队之一在幕后与裁判串通以确定结果。美国及其盟友会不断要求中国“遵守国际法”,向中国施压,同时__③ __会千方百计让菲律宾维持立场。__④__,菲律宾政府可能采取不同策略,__⑤__新总统已表示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不像他的前任阿基诺三世。美国恃强凌弱的行为,其实质在于争夺规则制定权。美国人强调必须遵守美国制定的规则,__⑥__不是一起努力来重塑规则,来适应多极世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如果 就 也 不过 因为 而 B 即使 也 也 但是 而且 / C / 而 而且 不过 因为 可是 D 如果 也 / 然而 并且 而 解析:选A 第①②空所在的句子构成了假设关系,应用这类关联词;③处语意上与上面的句子构成了并列关系,用“也”或者不用;④处单独隔断,语意上有轻微转折,用“不过”即可;⑤处与前句存在着因果关系,应为前果后因;⑥处明显语意上发生转折,根据语体色彩,可用“而”。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朝鲜已经进行了四次核试验,大大重挫了国际社会在促使朝鲜弃核上的努力。__①__说有什么经验的话,__②__大国协作是有效影响朝鲜行为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能影响朝鲜的外部行为方式极少。“萨德”入韩使得中美韩在应对朝鲜核问题上的协作几乎难以为继。通过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我们__③__隐约感受到美韩已经在解决朝核问题上放弃与中国合作的意味。这对于解决朝鲜核问题而言极为危险。__④__没有中国的合作,__⑤__朝鲜拥核将成为现实,弃核就是一句空话;__⑥__美韩就通过战争方式解决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即使 也 甚至 因为 要么 因为 B 如果 就 进而 如果 那么 因为 C 如果 那么 甚至 因为 要么 要么 D 即使 那么 进而 如果 那么 要么 解析:选C ①②处明显构成了假设关系,但要注意关联词的搭配与选用,“就”在这里用在开头就不妥;③处表示语意的递进,用“甚至”,不填也可以;④处下面几句是针对上面一句的原因;⑤⑥所在的句子为并列关系,每一处又构成了选择关系,可以用“要么”。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般而言,化学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你在什么地方搞砸了。__①__不是最初就没有仔细想好怎么做实验,__②__就是你用的混合试剂出了问题,__③__标记没有做好,还有可能是仪器不准。__④ __种种失败原因,没有其他办法,你还是再重复吧,直到成功为止。有意思的是,有时候你想得到的结果,__⑤__真的不存在,__⑥__真实情况可能完全是另一回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虽然 但 / 对 也许 不过 B 如果 那 或者 对于 或许 / C 只有 / 因而 就 恐怕 但是 D / 则 不但 即便 大概 然而 解析:选B ①②③处主要表述的是化学实验失败的具体原因,其中①②两句没有明显的转折,故排除A;①处填“只有”也不连贯,故排除C。④处不能填“即便”,故排除D。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一般人看来,__①__脂肪减少__②__起到减肥效果,__③__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减肥方法:植入脂肪。__④__人体内存在棕色和白色两种脂肪,其中白色脂肪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__⑤__棕色脂肪的功能是促进白色脂肪分解并释放热量,实际上是帮助减肥的,__⑥__人体内棕色脂肪含量不高。研究人员利用白色脂肪的干细胞培育出了一种米黄色的脂肪,其功能与棕色脂肪类似。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只有 才能 但 / 而 只是 B 只要 就能 然而 因为 所以 / C 如果 那么 / 但是 同时 因此 D 虽然 / 不过 不但 而且 可是 解析:选A 材料主要讲述美国研究人员发明的新的减肥方法,③之前主要说明一般人的看法,这与③后一句形成转折,比较四个选项,A、B均可,C、D不连贯,可排除。紧接着一句讲人体内存在的两种脂肪,这两种脂肪功能恰好相反,所以⑤处应用表示转折的词语,故排除B项。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严格意义上讲,精神疾病是__①__大脑功能失常引起的疾病。引起大脑功能失常的原因有很多,如基因突变、缺失或重叠,大脑外伤等。这些原因都可引起多方面的大脑功能紊乱,__②__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产生多种精神疾病。基因突变和缺失__③__被视为精神疾病的重要生物学原因。成立__④__2007年的精神疾病基因组协会决定__⑤__人类主要精神疾病进行大规模基因采样调查和全基因组分析,__⑥__全面地筛查出与各种精神疾病相关的基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因为 进而 不断 与 针对 以致 B 由 所以 从来 / 关于 因此 C / 因此 连续 在 就 则 D 由于 / 一直 于 对 以便 解析:选D ①处填“由”“由于”“因为”均可,不填亦可;②与前文不是因果关系,填“所以”“因此”均不合适;③句中,从“被视为”分析,可知填写“一直”,与前后文内容最为连贯;④处必须是介词,可以填写“在”“于”;⑤处可以填写“对”“针对”“就”;⑥与前文的关系是目的关系,可以填写“以便”。综合分析,答案为D。 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实践层面,中国__①__不会像自由派所相信的变成西方那样的国家,__②__不会像民族主义者那样对西方的东西都加以排斥。__③__中国具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实践,足以建设一种自己和西方都可以接受的意识形态或者话语体系。__④__新的意识形态需要客观地反映中国各方面实践的开放、包容和进步性,没有这样一种新的意识形态,__⑤__国内的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分化,__⑥__容易和西方陷入意识形态之争,从而影响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但 而且 / 只要 就 则 B / 而 如果 虽然 但是 就 C 既 也 只要 / 不仅 更 D 不是 而是 虽然 如果 / 那么 解析:选C 通读文段可知,①②两处可以填写“既……也”和“不但……而且”,可排除B、D。再比较A、C,④处填“只要”明显不合适,由此可排除A,选择C。 题组二 语句复位 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王澍的建筑设计好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相融方式,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界里呈现出了完全基于个人思考的回答。他所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作品,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人风格与逻辑,如果你不进入他的逻辑,你无法理解他,无法理解的事物是无法有效批判的;________________。因此,王澍的建筑设计是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坏来评价的。无论你喜欢他还是讨厌他,实际上,目前他所占据的位置,的确无人能敌。 A.因为他有完整的逻辑体系,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无法有效批判他 B.自成一体的逻辑是严密而完整的,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无法有效批评他 C.而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许能理解他,但因其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你依然无法有效批判他 D.而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那么,你无法有效批评他,因其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导致很难理解 解析:选C 原文上句先说“不进入他的逻辑”这个前提,再说“无法理解”这个结果,然后进一步说“无法理解的事情是无法有效批判的”这个更深层的结果。A、B两项语序与原文上句不协调。D项说法本身不合逻辑。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接连不断的雾霾天,让我们的呼吸多了一份沉重。雾霾中含有大量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________________,因此PM2.5滞留、附着在鼻咽部和气管壁上,与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腐蚀和损伤黏膜、纤毛,引起炎症,增加气道阻力,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等痰痛发生。 A.这些物质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而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无法被人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过滤掉 B.呼吸道吸进这些物质,而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无法被人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过滤掉 C.这些物质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而人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无法将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过滤掉 D.呼吸道吸进这些物质,而人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无法将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过滤掉 解析:选C 雾霾中含有有害物质——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呼吸道无法过滤——有害物质侵害人体。解答此题主要注意话题衔接。空前的核心概念是“有害物质”,B、D两项换成了“呼吸道”,不如A、C两项与前面衔接紧密。A、C两项,要看其内部后一句与前一句的衔接关系。A项的后一句主语换成了“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与前一句的宾语“呼吸道”衔接不紧密;而C项后一句逻辑主语(话题)是“呼吸道”,与前一句的宾语“呼吸道”衔接紧密。所以选C项。 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春天总是最先叩响园子的竹门,然后,将去年熄灭的火把,一束一束点燃。这时候,独守空房的冬天就像一匹凄厉的狼,在骤然而来的火焰里弃阵而逃。________________,春天的力量逼它夹着枯槁的尾巴,一步一步退缩。 A.火焰使它孤独的目光无所适从,大地的花裙子让它迷路 B.火焰使它孤独的目光无所适从,它迷失在大地的花裙子里 C.它孤独的目光在火焰中无所适从,大地的花裙子让它迷路 D.它孤独的目光在火焰中无所适从,它迷失在大地的花裙子里 解析:选A 使用“使”“让”“逼”三个动词,运用同样的句式“……使(让、逼)它……”,让“冬天”做受事者,更能表现出冬天的被动退缩和逃亡。 1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词语的含义总是不断流变的。例如在过去这些年发展迅猛的城市化过程中,“钉子户”一词似乎逐渐脱离“刁民”的范畴,演变成“顽强抗争者”“私人权利坚定主张者”的象征。“钉子”们越来越理直气壮,而“锤子”们却越来越失去主动。________________。 A.所以钉子户的坚守,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改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 B.因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包括钉子户在内的社会成员的深度思考 C.从这个意义上看,媒体称呼谁是钉子户,那差不多等于表扬他是勇士了 D.不过,城市化发展是符合多数者的利益,而不能因为钉子户而受到影响 解析:选C 该题选项有三个是与前文构成因果关系,一个是弱转语气的转折关系。根据其前语意内容,应该选C项。A项“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其前文字中找不到依据。B项中的“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概括失当。D项文段是说 “词语的含义总是不断流变的”,而此项已超出了这个意思。 题组三 语句排序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摆脱野蛮进入文明阶段后,中华先民就一直是生机勃勃、活跃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具体表现为文化区域的造就,经济重心的形成,政治中心的变迁。 ①从而在文化上表现为多样性,经济上表现为不平衡性,政治上则表现为追求统一性 ②经过凝结升华后,又从中原散发到东、西、南、北各方位 ③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就一直存在所谓东西南北中的问题 ④正是这种持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明不断丰富 ⑤文化、经济和政治的表现不一,便不断酝酿出种种社会矛盾 ⑥各地先民创造出绚烂的文化,随后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传播,进而汇聚在中原 A.④⑥②③①⑤ B.⑤③⑥②①④ C.⑥②③⑤④① D.⑥②④①⑤③ 解析:选D ②“又从中原”承接⑥中的“进而汇聚在中原”,故②在⑥后。④“正是这种持续的文化交流”指代的是⑥②中的内容,所以应紧随⑥②之后。①“从而”承接④,由“便”“于是”两个词可以确定⑤在前,③在后。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坛城画是与唐卡相类似的绘画,它是一种以几何图形为主的构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套正方形图案表示城墙、屋檐,层层深入,最后到达主尊殿,并用红、黄、白、蓝表示东南西北四方,图案结构复杂,抽象和具象手法并用。 ①正中间为主尊或佛 ②坛城是指佛的宫殿 ③表示大海、风墙、火墙和金刚墙、莲花墙、护城河 ④外面图形以水图案及火焰图案装饰 ⑤第二层起用圆形的金刚图案、水图案、莲花图案装饰 ⑥由外到内以圆形和正方形的几何体形式层层相套构成 A.④⑤②①⑥③ B.①④⑤②⑥③ C.②⑥③①④⑤ D.②⑥①④⑤③ 解析:选D 本题材料为说明性语段,语句的连接要体现一定的说明顺序,即由内到外,由具象到抽象。做题时要抓住表方位的词语,如“由外到内”“正中间”“外面”“第二层”等,这些词语很清晰地体现了说明顺序。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经历着审美发展。 ②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③相应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审美教育也具有阶段性。 ④然而,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⑤所以,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 ⑥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A.⑥①②④⑤③ B.⑥②④⑤①③ C.③①④⑤⑥② D.②①④⑥③⑤ 解析:选A ⑥是总说,应放在首位。②中的“一生”紧扣①中的“从出生到老死”,故②在①后。④有“由于”,⑤有“所以”,故⑤在④后。③中的“相应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呼应⑤中的“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故③在⑤后。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寒冬一过,气候转暖,家燕就从南洋、印尼、澳大利亚等地飞到我国各地筑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材料干燥后,就变得很坚硬,好像“混凝土”一样。 ①白居易在诗里写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便生动地描述了这个场面 ②从外面叼来泥丸子 ③这时,雌雄家燕合力协作 ④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家燕的泥巢,可以发现泥土里混有其他东西 ⑤一个一个粘在屋梁等处,砌造成碗形的泥巢 ⑥原来,家燕是用湿土混合着稻草、羽毛、毛发及唾液来筑巢的 A.③②⑤①④⑥ B.③⑤①②④⑥ C.①⑤④⑥②③ D.①④②③⑥⑤ 解析:选A 横线后面“这种材料”显然指的是“稻草、羽毛、毛发及唾液”,所以⑥ 放在最后。备填句中的“白居易在诗里……”(第①句)是对燕子筑巢的描述,应承接在②⑤之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