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黄骅中学2017-2018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语文试卷 1、 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北京的门神 门神是我国,也是北京市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祇之一,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民间诸神中是最为突出的。‎ 其中,祈福门神专为祈福而用。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其名,以迎祥祉。‎ 武将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故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器。北京居民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恭。秦琼又名秦叔宝,山东历城人,武艺高强,世人赞为: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尉迟恭,隋唐大将,武艺高强,日占三城,夜夺八寨,功累封鄂国公。秦、尉迟二将帮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后,被封为开国元勋,为什么会充当民间的门神呢?古籍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岗、扫窦建德、镇杜伏威等起义军,其间杀人无数。即位后,身体极差,夜间梦寐不宁,多做噩梦,常见祟魔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鬼魅呼叫,太宗终受不住恶鬼的折磨,召众将群臣商议。众将提出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是夜,果然无事。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此后邪祟全消。后世沿袭此法,遂将二将永做门神而使他们在民间得以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强、贫富皆爱的门神,至今长盛不衰。‎ 北京民居中供奉的除秦琼、尉迟恭外,还有《水浒传》里的解珍、解宝、吕方、郭盛。因为北京的院落较大,占地面积往往延至后面的胡同。所以,在北京的住宅里,还有一种专贴在后门的门神。不过北京民居的后门门神只贴一位,为什么呢?因为后门一般多为单扇门。贴谁呢?多为捉鬼神钟馗或大唐丞相魏征。魏征在隋唐演义中本是一文臣,最早在潞城县二贤庄三清观内当道长,被民间奉为门神后,其像也仗剑怒目,一派英武气概。‎ 因为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和元明清数朝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所以全国各地的文人、商贾、官宦、旅游者纷纷来到北京,与此同时,他们家乡的门神也随之而到,以神佑他们平安。所以,在北京民宅的大门上,各地门神应有尽有。如:燃灯道人、赵公明,东汉的姚期、马武,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最可爱的是密云一带供奉的门神竟是夫妻二人——‎ 杨宗保与穆桂英。总之,北京住宅院中所贴的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 这些历史上的门神在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神佑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人们喜欢这种五颜六色的吉祥门画,只有贴上门神才能在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中得到一种让他人难以想象到的思想满足和精神满足。‎ ‎1.下列各项中关于“门神”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门神为祈福而用。“爵鹿蝠喜、宝马瓶鞍”,各取其名,供奉者希望从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 B.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多手持兵器,用以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 C.门神有前门和后门门神之别,北京住宅后门多为单扇门,只贴“魏征”一位门神。‎ D.住宅院落中的门神形象,多取自古典名著中那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人物。‎ ‎2.本文认为门神是北京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祇之一,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3分) (  )‎ A.北京作为数朝政治中心,政局动荡,门神文化最能体现北京百姓渴望和平、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 B.北京民居的门神形象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人物,也有历史英雄人物,各地门神可谓应有尽有。‎ C.历史上,各地文人、商贾、官宦等,因各种目的纷纷涌进北京,他们带来了各地各种不同的门神文化。‎ D.北京百姓喜欢五颜六色的吉祥门画,他们认为在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中贴上门神能够得到神的庇佑。‎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北京的门神形象各异,风格多样,是北京作为数朝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的体现。‎ B.门神风俗能够流传至今并成为一种文化,与中国古典名著的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C.随着时代发展,门神已失去了原来的“祈福”、“镇鬼”等功能,而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D.门神的产生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这是当时人们心理的渴望和精神抚慰的需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1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冯其庸的“大国学”‎ 孟宪实 ‎ 如何评价冯其庸先生的学术,这是一个难题。或许,只有“国学”这个词语,概括冯先生的学术人生最合适。众所周知,国学概念是在近代国运背景下为应对西学而产生的,国学因此成为国运的一个影子。艰难困苦,曲折沉痛,国运与国学的背景,就这样映照着冯先生的一生。‎ ‎ 1924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前洲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一年,冯玉祥发动北京事变,把末代皇帝赶出故宫。抗战时期,少年冯其庸,经历过死亡威胁和失亲之痛。因为家贫,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如果别人把读书当作义务,他则把读书当作享受。‎ ‎ ‎ ‎ 以冯先生的经历看,他的国学修养,不能不归功于江南之地传统文化的丰富留存。冯先生总是说当年书少,读不够。他读《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都是在初中之前。有一次,二哥帮他一次性买来史震林的《西青散记》、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嬛文集》,还有叶绍袁、叶小鸾、沈宜修等人的作品。有一个朋友,家里富有图书但不爱读,随手送冯其庸两册,一部是王士禛的《古诗笺》,一部是袁昶的《安般簃诗续钞》。说实话,今天的中文系大学生的阅读书目,也未必有这么多。‎ ‎ 冯先生的戏剧爱好和修养,也离不开乡土的气息。秋天的时候,无锡各地都保存着社戏的传统。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一个以演昆剧著称的剧团,为挣口饭吃,在前洲镇演出了很长时间。包括冯其庸在内的一帮学生,不用买票就可以入场听戏,时间久了,冯先生与一些昆曲名角渐渐熟络起来,并与他们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 1943年夏天,冯其庸再次失学,先是回乡务农,后来以教书为业,但读书写作,已经成为其日常功课。他的国学素养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饥一顿饱一顿”地持续修炼着。‎ ‎ 1946年初,冯其庸入学无锡国专,接受了系统的国学教育。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冯先生至今记得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史记》课和杜甫专题,他正确的学问方法,很自然引得学生登堂入室。冯振心先生开设的《说文解字》课,让他看到了学问的深奥。有一次,钱穆来国专讲学,告诉学子要从大处着眼,称作“我见其大”,这让冯先生特感震撼。‎ ‎ 1954年,冯其庸从无锡女中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从这里起步;“文革”期间所有的磨难,都在这里发生。在所有的运动冲击过后,冯先生留下了累累硕果。《瓜饭楼丛稿》分作三个部分,共三十三卷。另外,还有《瓜饭楼外集》十五卷已经提交商务印书馆。‎ ‎ 冯先生的国学基础,归于文学的范畴似乎过于狭窄;他的许多国学之思,在后来的新学科中,无处投放。直到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成立国学院,盛情邀请已经离休十年的冯先生出山,他一生的国学积累,才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他倡导的导师制、游学制和国学论坛等办学特色,至今都在国学院施行。(有删改)‎ ‎【相关链接】‎ ‎ 冯其庸先生以其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 ‎ (《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4.下列对冯其庸成为大国学家原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冯其庸虽然出身农家,家境贫困,但是他孜孜求学,享受读书过程,涉猎广泛。‎ ‎ B.在国学院施行的导师制、游学制和国学论坛等办学特色,深为世人学者钦叹。‎ ‎ C.无锡国专一枝独秀的系统国学教育,众多名师的指点,使冯先生登堂入室。‎ ‎ D.江南之地传统文化的丰富留存,使冯先生耳濡目染,获得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中列举史震林、袁昶等人的作品,意在说明当今中文系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堪忧。‎ B.无锡的社戏传统,与昆曲名角的终生友谊,都促进了冯先生的戏剧爱好和修养。‎ C.冯先生通书画,兼文史,擅红学、西域学,所涉浩瀚,故国学最能概括其学术人生。‎ D.冯其庸入学无锡国专时,由于当时中国境内的国学教育超过西学,他开始了系统的国学学习。‎ E. 朱东润、冯振心和钱穆等大师的讲学,给予冯其庸学术上的启迪,使他受益匪浅。‎ ‎6.文中说“国运与国学的背景,就这样映照着冯先生的一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国运”对冯其庸先生的“国学”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走出沙漠 赵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耗尽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趁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没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7.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这一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文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孟海是处于“我”对立面的一个人物,小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了他的性格。‎ D.“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这一部分使小说的情节发展达到了高潮。‎ ‎8.小说中肇教授是怎样一个人物?请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5分)‎ ‎9. “水壶”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①,其后尝从明宗,隶麾下。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汉高祖起太原,景崇取库金奔迎高祖。高祖至京师,拜景崇右卫大将军,未之奇也。高祖攻邺,景崇不得从,乃求留守起居表,诣行在见高祖,愿留军中效用,为高祖画攻战之策,甚有辩,高祖乃奇其材。‎ 是时,汉方新造,凤翔侯益、永兴赵赞皆尝受命契丹,高祖立,益等内顾自疑,乃阴召蜀人为助,高祖患之。及已破邺,益等惧,皆请入朝。会回鹘入贡,言为党项所隔不得通,愿得汉兵为援,高祖遣景崇以兵迎回鹘。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高祖乃诏景崇兼凤翔巡检使。‎ 景崇至凤翔,侯益未有行意,而高祖崩,或劝景崇可速诛益,景崇念独受命先帝而少主莫知,犹豫未决。益乃亡去,景崇大悔失不杀之。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已而益拜开封尹,景崇心不自安,讽凤翔将吏求己领府事。朝廷患之,拜景崇邠州留后,以赵晖为凤翔节度使。景崇乃叛,尽杀侯益家属,与赵思绾共推李守贞为秦王,隐帝即以赵晖讨之。晖攻凤翔,堑而围之,数以精兵挑战,景崇不出。‎ 明年,守贞、思绾相次皆败,景崇客周璨谓景崇曰:“公能守此者,以有河中、京兆也。今皆败矣,何所恃乎?不如降也。”景崇曰:“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吾闻赵晖精兵皆在城北,今使公孙辇等烧城东门伪降,吾以牙兵击其城北兵,脱使不成而死,犹胜于束手屯。”璨等皆然之。迟明,辇烧东门将降,而府中火起,景崇自焚矣,辇乃降晖。‎ ‎(节选自《新五代史》,有删改)‎ ‎【注】①牙将,唐朝节度使是独镇一方的将帅,他们出镇,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援古例称官署为牙,称所亲之将为牙将。‎ ‎10.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B.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C.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D.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开国皇帝 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本文中的汉高祖指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 B.拜,指“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古代表示授 官的词语还有“除”“授”“辟”“征”“陟”“擢”等。‎ C.行在,即“行在所”,是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 D.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唐末和五代时期节度使的私兵,节度使所树之旗为牙旗,‎ 所居之城为牙城,亲兵则称牙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景崇精明善辩,善于侍奉主人。他曾担任后唐明宗的亲兵将领,在后晋时多次升官做到了左金吾卫大将军,还曾取出库中金银献给后汉高祖。‎ B.王景崇曾怀才不遇,但最终受到赏识。在后晋时常为不受重用怏怏不乐,后汉高祖起初也没有发现他的奇异之处,直到他自陈方略之后才得到认可。‎ C.王景崇做事有时犹豫不决,以致错失良机。他到凤翔后,有人劝说他赶快杀死侯益,他因顾及少主而优柔寡断,结果侯益逃回京师。‎ D.王景崇爱意气用事,逞一时之怒。他气愤朝廷不授予凤翔节度使,一怒之下造反并杀死侯益全家,兵败之际手下要求投降,他被逼无奈自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 ‎(2)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二)诗歌鉴赏(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③非我乡。‎ ‎【注】①南海,今广州。②上国,指京城。③十二玉楼,在昆仑山,通常指世外山林隐居之处。‎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 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 “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C. “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D. “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E.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15. 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5分)‎ ‎16、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悟已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 ‎(2) , ,‎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②虽然近几年多涉猎些诸子百家,经世致用的书,但他从不曾料到自己会有今日。‎ ‎③有句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细想起来,这也有点子虚乌有。猪八戒长的丑陋,但敢照镜子,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④他喜欢夏天,就不是夏天他也能忙得汗流浃背,西装上一身的皱纹,肘弯,腿弯,皱得像笑纹。中国同事里很多骂他穷形极相的。‎ ‎⑤近些年来,欧洲各国的极右翼势力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迅猛,勒庞在今年的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胜出就说明了这一点。‎ ‎⑥近年来高校频频曝光的学术造假现象暴露了中国为数众多的高层科研工作人员存在着坐而论道的浮夸风气。‎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最近,针对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表示,是否降息要根据CPI的快速下降来确定,直到明年年中都有降息的可能。‎ B.10多年来,宝马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提高发动机效率和降低排放的研发,这种战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已经收到了实效。‎ C.据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艳华看来,“高投入、高风险、低利息、回报慢”的特点,决定了民营资本进入航空领域后将面临市场的残酷挑战。‎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保障。‎ ‎19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作为一个有完整系统的民族,它对外来的东西____①____持犹豫或拒绝的态度,____②____各个民族最不拒绝吸收其他民族优长的乃在于食物,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自明朝以后,中国逐渐走上自我封闭的道路,____③____就在这个时期,大量产于南洋、西洋的食品却传入我国。它们____④____西方人用坚船利炮送来的,____⑤____我们自己主动从外面“拿来”的,____⑥____有些食品在引进过程中还曾经历过危险,例如番薯是明万历年间吴川名医林怀兰冒着违反交趾国法令的危险携带到中国的。‎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般 然而 于是 还是 不是 甚至 B 总是 ‎/‎ 但是 并非 还是 居然 C 往往 但 可 不是 而是 ‎/‎ D ‎/‎ 不过 竟然 既是 也是 还 ‎20(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静和动是一对矛盾体。人总是静久思动,动久思静。就像旅游,① ,就有出去旅游的冲动。在外面流浪久了,②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会陷入痛苦,③ ____________。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 ‎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高二语文答案 ‎1.答案:D。解析:A项,此处所说门神是祈福门神,并非全部,不全面;B项,用以镇住恶魔或灾星的是武将门神,是诸多门神种类中的一种而非全部;C项,北京住宅后门门神多为钟馗或魏征,并非魏征一人。‎ ‎2.答案:A。A项无中生有,“政局动荡”和“最能体现”这些词句在文中没有类似表述。‎ ‎3.答案:C。解析:C项“门神已失去了原来的‘祈福’、‘镇鬼’等功能”说法不对,文中并未说今天的门神已失去了原本功能。‎ ‎4. B ‎ ‎5. A D [A、“意在说明当今中文系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堪忧。”错;D,“当时中国境内的国学教育超过西学”错 ‎6.①战争年代,处境艰难,冯先生的国学素养只能断断续续地修炼;②“文革”时期,社会动乱,冯先生受冲击,运动结束后,他留下了累累硕果;③新时期,国家重新重视国学,人大成立国学院,冯先生一生的国学积累,才终于找到安身之所。(每条2分)]‎ ‎7答案:C 解析:C、“我”不是主人公,主人公是肇教授;‎ ‎8答案:肇教授是一个在生死关头具有先人后己的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的性格特点的知识分子形象,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把自己的水分给大家,自己因“几天不进水”而死;在临死前又想出了“一壶水”的主意来支撑大家走出沙漠,挽救了考察队队员的生命。(5分)‎ ‎9答案:(1)线索作用,用“水壶”串联起明暗两条线(或说“两个故事”),肇教授与“我”的故事和“我”与其他几个人走出沙漠的故事由水壶串联起来(2分)‎ ‎(2)突出了肇教授的可贵品格。(2分)‎ ‎(3)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揭开了“水壶”的谜底,也就明白了事情的全部真相。(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0.C ‎11.B(“陟”“擢”是晋升官职)‎ ‎12.D(“他被逼无奈自焚”的说法无中生有,他没有受到逼迫。)‎ ‎13.(1)侯益到京城时,隐帝刚刚即位,史弘肇、杨邠等人执政,(侯)益用厚礼贿赂杨邠等人,暗中用一些事中伤景崇。(“新立”“用事”“阴”“中”)‎ ‎(2)真是连累了各位,但事情已经危急了,我想使用有万分之一成功可能的计策,可以吗?(“诚”“累”“为”“万有一得”)‎ ‎(3)略 ‎14. CE C项,“路上行人”理解错误,应是“朋友”。E项,诗歌颈联都是虚写,想象朋友的行程所经之地。‎ ‎15. ①惜别之情。送别朋友时回故乡时,揽君衣袂,依依不舍。‎ ‎②鼓励劝勉之情:诗歌颔联劝勉朋友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 ‎③关怀牵挂之情:颈联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 ‎④期冀、祝愿之情:尾联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每条2分,答出三条即可满分)‎ ‎16、略 ‎17.D ‎ 不胫而走: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此处应用“不翼而飞”。‎ 经世致用:治国安民,用于实践。多指对治国安民具有实用价值。‎ 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人或事。‎ 穷形极相:穷形尽相。形容刻画得极其细致过真。也形容丑态百出。‎ 雨后春笋:比喻美好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极右翼势力不是美好事物。‎ 坐而论道:泛指空谈大道理,含贬义。‎ ‎18答案:B 解析:A项“是否降息要根据CPI的快速下降来确定”错误,两面对一面;C项“据……看来”句式杂糅,应为“据……分析”或“在……看来”;D项缺少主语中心词,在“加以明确”后加“的做法”‎ ‎19、C ‎20、①在家的时间久了 ②又会有回家的向往 ③在需求已得到满足时会陷入无聊; ‎ ‎【参考译文】‎ 王景崇,邢州人。他为人敏捷精明,善于巧妙的答辩,会侍奉主人。唐明宗镇守邢州时任命他当亲军将领,他后来常常跟随明宗,隶属于明宗麾下。后来又为晋作事,多次升官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他经常因为皇帝不能重用他的才能而怏怏不乐。汉高祖在太原起兵后,景崇取出库中金银跑去献给高祖,高祖到京城后,任命景崇为右卫大将军,没有发现他的奇异才能。高祖攻打邺城,景崇不能跟从,就请求留守去送问候平安的奏表,到达高祖率兵驻扎的地方,表示愿意在军队中效劳发挥作用,帮助高祖策划攻伐作战的方略,很有明察辨别的能力,高祖才觉得他有不寻常的才能。‎ 这时,汉的政权刚刚建立,凤翔的侯益、永兴的赵赞都曾经接受过契丹的合作,汉高祖登上皇帝位,侯益等人害怕朝廷怀疑自己,就在暗地里招呼蜀军作为外援,高祖对此表示忧虑。到了攻占邺城之后,侯益等人都害怕了,请求入京朝见皇帝。刚好遇上回鹘人进贡,告诉朝廷说被党项族阻隔了交通,希望得到汉的军队帮助打开通道,高祖派王景崇率兵迎接回鹘人。景崇准备出发时,高祖已经生病了,招他进入卧室内告诉他说:“如侯益等人已经来朝,那就好了;如果还是犹豫迟疑,就抓住机会解决他们。”高祖就颁布诏命让景崇兼任凤翔巡检使。‎ 景崇到凤翔后,侯益还没有要入朝的意思,正巧高祖逝世,有人劝说景崇可以赶快杀死侯益,景崇心里想自己只得到先前皇帝的授命,而刚即位的年轻皇帝还不了解情况,犹豫不决。侯益就乘机逃走了,景崇对失去杀死他的机会非常后悔。侯益到京城时,隐帝刚刚即位,史弘肇、杨等人执政,益用厚礼贿赂杨等人,暗中用一些事中伤景崇。不久,益被任命为开封尹,景崇自己心里很不安,暗示凤翔的将领官吏向朝廷请求让他兼管凤翔府事。朝廷很忧虑此事,任命景崇为州留后,派赵晖担任凤翔节度使。景崇因此就反叛了,将侯益的家属全部杀死,与赵思绾一起推举李守贞当秦王,隐帝就派赵晖去讨伐他。赵晖攻打凤翔,挖掘壕沟围住城,几次派精锐部队挑战,景崇不出城 第二年,守贞、思绾相继都失败了,景崇门下的食客周璨对景崇说:“你能守着这座城,是因为有河中、京兆二城相为掎角。现在他们都败了,还有什么可以凭借呢?不如投降朝廷。”景崇说:“真是连累了各位,但事情已经危急了,我想使用有万分之一成功可能的计策,可以吗?我听说赵晖的精锐部队都在城北,现在派公孙辇等人烧着城东门假装投降,我率领亲兵攻击他们城北的部队,如果此计不成功而战死,仍然比束手就擒好一些。”周璨等人都觉得可以,第二天天快亮时,公孙辇焚烧城东门准备投降,可是府中又燃起大火,景崇投火自焚死了,公孙辇就投降了赵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