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哈六中2019级高二(上)10月阶段性总结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配套措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夏商周三代。夏禹曾下禁令:“春三月,斧斤不登山林,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数罟不入川泽,以成鱼鳖之长。”西周时期曾颁布《崇伐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些也许可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了。但形成法律条文,当首推秦王朝制定的《田律》。它有一部分专讲环境保护,几乎包括生物资源保护的所有方面,如山丘、陆地、水泽以及园池、草木、禽兽、鱼鳖等,非常全面。《田律》中明文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麇卵谷,毋毒鱼鳖,置井罔,到七月而纵之。”秦以后各朝代,也曾对环境保护制订过法令。如公元前六十三年,汉宣帝曾下过一道诏书:“令三辅(今西安周围地区)毋得以春夏捅巢探卵,弹射飞鸟,违者徙。”唐朝《唐律•杂律》载:“诸部内,有旱、涝、霜、雹、虫、蝗为害之处,主司应言不言,及妄言者,杖七十。”“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庄稼者,准盗论。” ‎ 在环保机构的设置上,古代各朝也非常注重适应和符合环境保护的客观现实和规律。我国早在帝舜时期就设立了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官员——虞,这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早的环保管理机构,以后又设立虞部下大夫、大司徒等。尤其是周朝,其环保机构的建制极为完整。根据《礼记•地官》的记载,周代的环保机构归地官司徒管辖。当时的司徒是朝廷六卿之一,主管农业林牧渔业的税收;虞人则专管“山泽所生之物及其禁令”,据《史记》和《尚书》记载,《周礼》中规定司徒“以土宜之法……以阜人民,以蓄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考察动植物生活状态,使之正常繁衍。这些机构与官员具体职责是监督生态保护法规的执行,禁止破坏和损害生态的行为,引导合理开发山林川泽,以保护自然生物资源。秦汉以后,历朝都设置有类似的环境保护机构,只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及其名称有所变化。汉武帝时的主管官员改称为水衡都尉。隋唐以后,除元朝设置有专门的虞衡司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环保的工作,主管山林川泽的开发和保护。古代环保机构的最大特点就是各朝都将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统属于某一上级部门,比如周代,虞部直属于司徒,隋唐以后由工部统辖,所属的这些上级部门除负责环保禁令的发布以外,往往还兼管农林渔业、手工业、各项工程等与之相关的部门。这样设置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的目的就是便于协调各部门的冲突,帮助环保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各部门的配合以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规律。 ‎ ‎1.下列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古代统治者对自然环境保护非常重视,禁止破坏环境、重罚破坏环境的当事人是很多法令的共同点。 ‎ B.早在夏代,中国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法令,夏禹曾颁布禁令,不要在夏季砍伐树木、频繁捕鱼。 ‎ C.秦朝的《田律》是古代有关环境保护最早的成文法,它不是环境保护的专门法,但相关规定非常全面。 ‎ D.古代关于环境保护的法令,多针对春夏两季的相关行为,多涉及林木、鱼鳖鸟兽等生物资源的保护。 ‎ ‎2.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表述,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设置环保机构是古代各朝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在其设置上古代各朝也非常注重适应和符合环境保护的客观现实和规律。 ‎ B.周代环保机构的建制很完整,这些机构与相应官员的职责很明确,因此周代的自然生物资源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 C.周代环保机构的重要官员司徒是朝廷门卿之一,除了承担监督生态保护法规的执行等职责外,还主管税收工作。 ‎ D.秦汉以后,历朝的环保机构在设置目的与官员职责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这些机构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及其名称。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古代环保机构的最大特点是将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统属于某一上级部门,周代虞部直属司徒是这一特点的体现。 ‎ B.从远古到汉代,再到隋唐以后,环保机构大体经历了从专职官员到专职部门的管理模式的变化,这是一种进步。 ‎ C.工部是隋唐以后环保部门的上级机构,管辖范围广,从而确保了环保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系统规律的充分利用。 ‎ D.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将环境保护的意识以法律的形式制度化,并通过环保机构加以落实,这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曹雪芹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 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 宝玉留神看她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 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 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通“涓”:清洁)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 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 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 二人随她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 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呢。”二人都笑道: “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 妙玉忙命: “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她嫌脏不要了。‎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瓣爮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盉”。妙玉斟了一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她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 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 ,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得了这一盏?”宝玉喜的忙道:“吃得了。”妙玉笑道:“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盏便成什么? ”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 妙玉执壶,只向盏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她两个的福,独你来了, 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她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 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 “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她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 。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使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你要给她,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宝玉笑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她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 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 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小丫头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她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选文写贾母一行到栊翠庵品茶,妙玉“忙接了进去”,“笑往里让”,“忙去烹了茶来”,用成窑的茶杯沏上老君眉捧上,可以看出妙玉是一个热情周到的人。‎ B.本回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她带着一双透视的眼睛,透视了贵族之家的恣意豪华,虚荣享乐,见证了荣国府的由盛而衰。‎ C.选文擅用简约传神的语言来表现人物个性,文中主要人物的对白描写,既鲜活地刻画了人物独特的个性,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选文中妙玉说黛玉是“大俗人”,一向性情孤傲的黛玉,默不作声,吃完茶约着宝钗离去,表现了黛玉的世故。‎ ‎5.《红楼梦》的细节描写令人惊叹,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品茶的?请结合文选简要概括。(6分)‎ ‎6.选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塑造妙玉这一形象,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为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大计,坐贬。久之,起四川副使,以十年秋抵成都。时秦贼已入蜀,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悉众北拒,城中惟屯田军及蜀府护卫军,人情惬惧,捷春启门纳乡民避贼者。中尉奉鐕勾贼抵城下,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擒击奉鐕,而募市人、起废将固守。‎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十二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嗣昌以楚地广衍,贼难制,驱使入蜀,蜀险阻,贼不得逞,蹙之可全胜,又虑蜀重兵扼险,贼将还毒楚,调蜀精锐万余为己用,蜀中卒自是益疲弱不足支矣。捷春愤曰:“令甲失一城,巡抚坐。今以蜀委贼,是督师杀我也。”争之,不能得。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仲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军皆覆。关隘侦候不明,防军或远离戍所,贼乘隙而过无人之境。嗣昌遂收斩仲光,上疏劾捷春失事。十一月,逮捷春使者至。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敕巡按御史遣官送京师,下狱论死。捷春知不可脱,明年八月仰药死狱中。福王时,复官,赠兵部右侍郎。‎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B.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C.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D.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计,明清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君王据此决定官员奖惩。‎ B.屯田,汉朝以后历代政府为获取军饷和税粮利用戍卒、农民垦殖荒地的制度。‎ C.擢,提拔之意。类似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升、拔、陟、除、左迁、晋等。‎ D.赠,又称“追赠”,指朝廷为表彰已死官员的功绩而赏赐死者官爵或荣誉称号。‎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邵捷春任职四川,屡次建立功勋。他任四川右参政,平定安抚高、杨二氏;任四川副使,保卫成都,再立大功;后所部又连破贼寇。‎ B.邵捷春临危不乱,行事冷静沉稳。在大敌当前、军力薄弱、内有叛徒的情况下,他铲除叛徒,招募百姓,起用废将,调度有方。‎ C.邵捷春清廉谨慎,治政深得民心。他治理蜀地时,采取有利于百姓的政治措施,深受百姓爱戴,他被逮捕时众多士民悲伤痛哭。‎ D.邵捷春兵弱难支,下狱含恨而死。在守卫蜀地的战役中,他因兵力薄弱,连续失利,最终全军覆没,因此被弹劾入狱,服药而亡。‎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 ‎(2)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9分)‎ ‎【越调】柳营曲·叹世 马谦斋 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 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1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首小令叙议结合,风格冷峭。作者记叙人生历程,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B.诗人隐去个人仕途的具体经历,抓住“青镜摩挲”这一细节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C.“忙忙的”“急急的”运用叠词,描写出了一种紧促急切的心情,用语通俗又富有形象感。‎ D.“风波”一词运用借代交代“逃”“隐”的缘由,含蓄表现出官场的险恶难测,令人深思。‎ ‎12.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13.名篇名句默写(8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过去之事已无法挽回,但未来仍有希望的两句是“ , ”。‎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 , ”。‎ ‎(3)《逍遥游》中,“ , ”两句列举事物,形象地表现了“小年”的短暂寿命。‎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4)《陈情表》中,“ , ”两句表现了李密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苦状况。‎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课内文言文知识及语言文字运用(14-25题,每题2分;26题6分 ,共30分)‎ ‎14.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 (  )‎ 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景翳翳以将入 C.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此小大之辩也 ‎1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问征夫以前路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①家叔以余贫苦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④云无心以出岫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处涸辙以犹欢 A. ②③ B. ④⑥ C. ①⑤ D. ②④‎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 (  )‎ A.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B.襟三江而带五湖 C.水击三千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策扶老以流憩 ②谨拜表以闻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而后乃今将图南 ⑤倚南窗以寄傲 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⑦屈贾谊于长沙 ⑧宾主尽东南之美 ⑨腾蛟起凤 A.①④⑨/②⑦/③⑥/⑤⑧ B.①④/②⑦⑨/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⑧/⑦⑨ D.①④/②⑦⑨/③⑥/⑤⑧‎ ‎19.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之二虫又何知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B.此虽免乎行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C.水浅而舟大也 泉涓涓而始流 D.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20.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奉宣室以何年 B.既自以心为形役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1.下列各句中,和“复驾言兮焉求”句式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①遂见用于小邑 ②童子何知         ‎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而莫之夭阏者 ‎⑤之二虫又何知 ⑥而刘夙婴疾病 ‎⑦大王来何操 ⑧宇文新州之懿范 A.①②⑤⑦      B.③⑤⑥⑧      C.③⑤⑥⑦      D.②④⑤⑦‎ ‎22.用典,也就是用事,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下面诗句运用的典故理解恰当的是(2分) (  )‎ ‎①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 ‎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杨得意、钟子期、周公、刘裕、五丁开山、曹操 B、杨得意、钟子期、刘裕、周公、五丁开山、曹操 C、杨得意、钟子期、刘裕、曹操、五丁开山、周公 D、杨得意、钟子期、曹操、刘裕、五丁开山、周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陶渊明之后,痴迷于田园耕读的中国知识分子    。其中尤以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为代表。隐士陶弘景有一首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如今,随着历史的疾速发展,我们早已告别那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充满着诗情和画意的传统的“乡土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    ‎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精神焦虑的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以及信息时代。如今我们行走于钢筋、水泥构成的“都市丛林”,却愈加    那个云淡风轻式的田园牧歌生活。田园耕读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是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是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自然回归:(    )。‎ 寄至味于淡泊,发隐忧于日常,如今,我们谈论田园耕读生活,并不是要大家回归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而是让大家能在喧嚣、浮躁的日常生活之外,有所淡然,有所超越,能够亲近我们之前    的风景,沐浴阳光雨露,赏味山水林泉,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进而达到身心两安。‎ ‎2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俯拾即是 栉风沐雨 耿耿于怀 充耳不闻 B.比比皆是 行色匆匆 念念不忘 熟视无睹 C.比比皆是 栉风沐雨 念念不忘 充耳不闻 D.俯拾即是 行色匆匆 耿耿于怀 熟视无睹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田园耕读早已成为挥之不去的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理想情结。‎ B.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C.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D.田园耕读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2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田园耕读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生活方式。‎ B.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 C.这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 D.由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田园耕读的生活方式是古典、智慧、闲适的。‎ ‎26.下面是我国“电影产业链及票房分成”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使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电影产业链及票房分成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上游的投资、制片方,中游的发行方和下游的院线、影院与观众① 。上游片方或中游发行方提供片源,下游用户付费观看,现金流自下而上流动,② 。从票房分成现状来看③ ,其次是投资、制片方。这也是近年来影院投资“过热”的重要原因。‎ 六、写作(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种德行,奢侈是一种恶行。“俭以养德”,通过节俭的生活来培养道德品质,是自古至今都被倡导的人生之道。古人认为俭有四利:养德、养寿、养神、养气。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认同节俭生活,不愿意节俭。有的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俭,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俭啥?”有的说:“我花自己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碍别人啥事了?”也有的说:“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倡节俭岂不是打击经济?”此外,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生活奢侈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新的时代,仍要节俭”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高二语文答案 ‎1.B 2.B 3 .C 4. C ‎ ‎5.(6分)①茶叶,贾母与妙玉吃何种茶的对话;②茶具,都是格调高雅的古玩珍藏;③茶水,旧年蠲的雨水和藏了五年的梅花雪水;④议茶,关于茶冲泡次数的议论;⑤茶境,栊翠庵、妙玉的耳房。(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6.(6分)①环境对比,栊翠庵花木繁盛,比别处好看;②妙玉对不同人物的对比,对待贾母与刘姥姥的不同,对待贾母与宝钗、黛玉的不同;③妙玉与黛玉对比,“黛玉知他天性怪癖”性情怪癖的黛玉衬托出性情绝怪的妙玉;④妙玉与宝玉对比,妙玉不能一视同仁,宝玉能做到世法平等。(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7.C 8.C 9.D ‎10.(1)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公文命令四川大军接受他节制调度。(朔、檄、节度各1分,句意2分)‎ ‎(2)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只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定语后置、载、救、听各1分,句意1分)‎ ‎11.D ‎12.①胸怀抱负,积极进取,渴求建功立业。“手自搓,剑频磨”写出诗人青年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有成为顶天立地“大丈夫”的抱负;②壮志销残,年岁已高却一事无成。诗人揽镜自照已是两鬓斑白,纵有廉颇、萧何的才华也不得赏识;③选择远离官场,归隐山林。“逃”“隐”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意,表达对官场黑暗、仕途险恶的愤懑不满之情。(每点2分)‎ ‎13.(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4. B 15. A 16.C 17.A 18.D 19. D 20. B 21. D 22. D 23. B 24. B 25. A ‎26.①共同构成了电影的产业链②产业各环节按比例分成③院线、影院的分成比例最大 ‎27.略 11‎ 高二语文试题 第 页 共3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