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0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0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克思很早就针对人类空间的认识过程加以论述。自从人类意识产生后,空间就被对象化。随着资本主义全球的进程,空间又被资本化、政治化。构成方式和重要意义。历史进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演进,把联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空间引入历史书写之中,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 中国传统的历史书写中有极具特色的空间观念,“天下观”就是其中之一。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逻辑之下,京师被设定为天下之中,由城墙拱卫,京城之中复有宫城,以居住皇室。京城周边或曰京兆或曰顺天府,再外围则为“直隶”,南京为首都有南直隶,北京为首都有北直隶。直隶之外为行省。行省之外为藩属,通过朝贡制度维持联系。藩属之外则为蛮荒之地。这种同心圆结构的“空间”,既是地理、物理和有形的,也是哲学、文化、历史和无形的。但是,中国传统的这种空间观念所代表和承载的政治文化、典章制度和生产关系,在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中遭遇了巨大挑战。在书写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过程中,把中国这个空间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从而把中国历史视为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前辈学人的遵循。可以说,正是空间观念的改变形成了新的历史书写。 历史研究实践表明,自觉在历史研究和历史书写中突出“空间”要素,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历史的理解。比如,一部世界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强行复制其生产关系的历史,也就是资本主义在空间维度上排拒其他形式生产关系、进而改写其他空间政治建构和文化的历史。所谓“地理大发现”,其本质是欧洲列强在完全陌生的空间中强行复制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乃至国家结构的过程,其结果不仅仅是当地土著和维京人早已“发现”美洲的历史被改写,整个人类近代史的叙述结构和价值取向都被改变。再进一步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基本依赖工业区和工业生产能力,而中国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落后的大后方支撑全面抗战。落后的大后方经历了怎样的改造,生产了什么样的产品,以至于能支撑如此长久的全面抗战?从“空间”要素入手,显然可以深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对“空间”的关注也有利于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古老的史学焕发新的生机。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把“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作为一个“世界”,其实正是将其作为彰显长时段综合性史学理念的特殊“空间”。这个“世界”里纷繁复杂的各种经济社会现象,无不与特定空间结合。 当前,在历史书写中,空间的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从物理意义上说,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必定发生在特定空间之中;从哲学意义上说,历史又必定是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的。对历史书写而言,空间是主客观的统一和结合。空间制约历史书写的范围、内容和主题,但书写者绝不只是被动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其想象、界定、形塑。洞悉空间在历史书写中的角色和作用,在历史书写中体现空间这个要素的深刻含义,是深化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编自张生《“空间”在历史书写中的重要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人类意识产生到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空间经历了对象化、资本化和政治化过程。 B. 代表政治文化、典章制度等的中国传统空间观念在近代被资本化、政治化空间所击败。 C. 资本主义通过复制自己生产关系、排拒其他生产关系来改写其他空间的政治建构和文化。 D. 对历史书写而言,空间是主客观相统一和结合的理念,但其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以马克思的言论引出把联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空间引入历史书写之中的意义。 B. 第二段从中国传统历史书写中的“天下观”角度强调空间观念对历史书写的巨大影响。 C. 第三段举例论证了自觉在历史研究和历史书写中突出空间要素有助于深入对历史的理解。 D. 第四段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论述了对空间的关注可以使古老的史学焕发新的生机的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历史书写中极具特色的空间观念。 B. 如果我们在历史书写中改变空间观念,就能改写近代以来中国在世界近代史中的地位。 C. 从空间要素入手研究中国全面抗故,能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与二故中其他参战国的不同。 D. 历史书写者要主动从空间角度思考历史,否则会被空间制约历史书写面遭到历史淘汰。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B 项,“被资本化、政治化空间击败”错误,原文只说“在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中遭遇了巨大挑战”,没有提到具体结果就是被击败。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对空间的关注可以使古老的史学焕发新的生机的原因”错误,只是分析了意义并未提及“原因”。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文章没有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形成了空间观念,二者没有因果关系,另外“‘天下观’就是其中之一”说明天下观与之有关,而不是空间观念; B项,“改变空间观念,就能改写近代以来中国在世界近代史中的地位”推断错误,原文有“可以说,正是空间观念的改变形成了新的历史书写”,文句重点强调的是形成新的历史书写,而不是说在世界历史上地位的改变; D项,“否则会被空间制约历史书写而遭到历史淘汰”错误,原文只说“书写者绝不只是被动的”,并没有说如果不能主动就会被淘汰。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关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一支数量庞大的折新就业群体迅速兴起。很多人认为“快递小哥”收入高,其实并不如此,调研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均薪资3813.4元,快员为4859元,高出27.4%。从表面上看这个行业收入水平不低,但高工资来自高强度超时加班,如果以小时工资为标准,则平均23.9元,人社部公布的32个城市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北京为24元,其他地方基本在15至20元之间。 对快递配送员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从业人员为18至35岁的青年。近一半每天工作10至12小时,48.9%的表示每周只能体息一天,每天派件量在50至100件占38.4%,在“双十ー”等高峰期,配送量更是呈爆发式增长。另外,69.8%的认为快递业门槛低、上手快,46.8%的认为这是能找到的不需要高学历且收入较高的职业。从业不足一年者占39%,ー至两年占31.2%,两至三年占12.1%,五至六年占5.9%。 (摘编自《快递小哥长啥样》,《中国青年报》2019年2月26日) 材料二: 调查中,“快小哥”的劳动合同的总体签约率为78.7%。依托互联网经营的新业态,“劳务”呈现出模式。直营快递公司采用较为传统的招工用人模式,但更多的企业都是采用加盟制运营,与平台不产生法律意义上的直接劳动关系。 加盟制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减轻负担而不缴纳社会保险成为潜規则,与外卖平台合作的第三方人力源公司,一般也仅是购买意外险,其他种基本缺失。调查发现,28.6%的“快递小哥”遇到过侵劳动权益问题。 目前,快递行业明确由邮政管理部门监管,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投诉,位也存在监管对象多、联合执法难协调的困难。外卖行业的监管部门目前还没有明确,产品生产企业、外卖平台、配送员雇佣公司可能分属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地域,事实上处于监管缺位的状态。 公众对配送员的负面情较为强烈,投诉过的占78.95%,在调查访谈中,48.5%的“快递小哥”感觉自己不属于城市,46.6%的感觉在域市中是低人一等。 公共事务参与度低是“快递小哥”另一个“痛点”。超时工作背景下,快递员参与各类社会组织或团体的比例都不高。经常关注网络热点事件者只有37.8%,半数以上(52.4%)偶尔关注,9.8%的从不关注。 (编自《促进快配送从业青年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调查报告) 材料三: 如何帮助“快递小哥”解决问题?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是关键一环。调查报告建议,相关部门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就、劳动权益保护机制,规范快员的工资标准、合同条故、商业保险、纠纷解决等内客,在此基上,拟告指出,国家和企业要完善培训机制、杨通音升通道,引导快道員进行合理的职亚规划,提高专技能,增蛋职业认同感。另外,相关部门发动媒体多方位展示快员群体风来,选树爱荫改业、自强不息的行业典型,引导公众重、理解、关心这一好体,提高从业青年的社会融入感和职业自信心。 (找编自《给快造小哥一份保障》,《中国青年报》2019年2月26日) 4. 下列对“快递从业人员的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表面看,快递小哥的收入水平不低,但如果以单位工作小时计算水,仅相当于2017年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 B. 调查显示,目前快递小哥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保险种不全、劳动保障程度不高等现象。 C. 很多快递员认为快递业门槛低、上手快,不需要高学历且收入较高,因此长期从业特征较为明显。 D. 由于超时工作以及高强度工作压力,快递小哥对公众事务的参与度较低,对社会热点事件缺乏关注热情。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依托互联网经营的新业态下的加盟制公司中,快递小哥难以依据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权益。 B. 社会对快递小哥的总体评价不高,很多快递小哥觉得自己社会地位不高,难以融入所在城市,对当地的心理归属感较弱。 C. 快递行业作为当代新兴行业,发展迅速,从业人数庞大,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得到公众理解和尊重。 D. 目前,快递行业虽然明确由邮政部门监管,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投诉,但依然存在监管真空、监管缺位的现象。 6. 如何促进快递配送从业青年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D 6. ①政府相关部门要健全法律法规,职能部门要保障快递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②国家和企业要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快递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③公众应该尊重理解快递从业人员的劳动价值,提高其社会认同度,增强其社会融人感和职业成就感;④快递从业人员要不断自我学习,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避免落后于时代。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的能力。根据文中的材料推断新的结论。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C项,“长期从业特征较为明显”错误,从材料一最后“从业不足一年者占39%,一至两年占31. 2%,两至三年占12. 1%,五至六年占5.9%”可以看出,快递人员短期从业特征明显。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D项,“但依然存在监管真空、监管缺位的现象”错误.原文说“但也存在监管对象多、联合执法难协调的困难”,即不是监管真空,而是监管对象太多,监管缺位的是外卖行业。 故选D。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 根据材料三,如何促进快递配送从业青年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是关键一环。调查报告建议,相关部门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就、劳动权益保护机制,规范快员的工资标准、合同条故、商业保险、纠纷解决等内客,在此基上,拟告指出,国家和企业要完善培训机制、杨通音升通道,引导快道員进行合理的职亚规划,提高专技能,增蛋职业认同感。另外,相关部门发动媒体多方位展示快员群体风来,选树爱荫改业、自强不息的行业典型,引导公众重、理解、关心这一好体,提高从业青年的社会融入感和职业自信心。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 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害羞 陈忠实 小学校大门口内侧,并排支着两只长凳,白色的冰棍儿箱子架在长凳上,王老师习惯了在讲台上的一边讲课一边自信优雅地踱步。可是现在他不是面对男女学生的眼睛,而是面对一只装满冰棍儿的木箱,踱步的姿势怎么也优雅自信不起来。 入夏之前,学校买回来一套冰棍儿生产机器,这是春节后开始新学期一直吵吵嚷嚷的结果。教师们共同强烈的感觉是在本校教书最可怜了。张老师说他弟弟的工厂除了发年终奖金还发了过年所需的一切,连卫生纸也发了一大捆。胡老师说他姐的公司还发了电热毯、电热杯、气压热水瓶。…… 冰棍机器买回来了,当召开全体教师会,专题研究知何卖冰棍的问题。终于讨论出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来:教师轮流卖冰棍儿,利润归自己。 学校大门离公路不过十米远。王老师低了头或者偏转了头,想招呼行人来买冰棍儿又怕熟人认出自己来。 “王老师卖冰棍儿?” 王老师眯了眼聚了光,还是没有认出来,这人眼晴上扣着一制大墨镜,身上穿一件暗紫色的花格衫子,牛仔裤。 中年人笑笑:“王老师你大概不认识我了,我是何社仓,何家营的。” 王老师记起来了。他教他的时,他还是个细条条的小白脸里,一双睫毛很长的眼晴总是现出羞怯的样子。他随意问:“社仓你而今做什么工作?” “我在家办了个鞋厂。”何社仓说。 何社仓把话又转到冰概箱子上来:“王老师,我刚才ー看见你卖冰棍儿,心里不知怎么就不自在,这样吧,你这一冰棍全卖给我了,我给工人降降温。你也甭站在学校门口受罪了。” 王老师咕哝着:“你要工人降温也好,你到学校冰棍厂去货,便宜。” “王老师你甭不好意思。”何社仓说,“我在你跟前念书时,老是怕人笑话自己。而今我练得胆子大了哩!真的,不瞒王老师说,我这鞋厂,要是按我过去那性子ー万年也办不起来。我听说原先在俺村下放的那个老吕而今是鞋厂厂长,我咬了牙给老吕送了一千块。” 王老师噢噢噢地惊叹着。 “王老师,而今……哎!”何社仓摇摇头,“我而今常常想到你给我们讲的那些做人的道理,现在还觉得对对的,可是……行不通了!” 王老师心里一沉,说不出话。 往日里中午放学时王老师站在校门口,检查出门学生的衣装风纪,歪带帽儿的,他往往有一种神圣的感觉,现在,他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 “王老师生意好红火!”下午时,体育老师杨小光却神秘地眨眨眼,“王老师,我引你看场西洋景儿——”说着拽着他来到一间教室外。 三年级丙班教室里的讲台上,站着六年级甲班班长何小毛,正在给三年级小学生做动员:“同学们要天天冰棍儿快到后门去!后门那儿是我们班主任王老师卖冰棍儿,王老师年年都带毕业班,你们将来上六年级还是王老师给你们当班主任……” 王老师吃惊地瞅着何小毛,眼前忽然一黑,几乎栽倒。 这时候何小毛已经跑出来,站在两个老师面前,毫不胆怯地说:“我当推销员有什么不对?你上体育课硬把冰棍摊派给我们,一人一根不吃不行……” 王老师听着就扬起了手,“啪”的一声响,打了何小毛一记耳光。何小毛冤枉委屈地蹬他一眼,捂着脸跑了。 放晚学时,校长成斌来了。说他和吴主任研究过了,王老师向被打学生家长赔情,争取何小毛的乡村企业家的父亲的谅解。 三个人ー起去了一座二层楼房面前,何社仓闻声迎出来,大声喧哗着“欢迎欢迎”"的话,把三位老师引进底层东头套间会客室。 他吩咐女人说:“你开几样菜,我跟我老师喝一点。” 酒过三巡,何社仓大杯大杯饮着酒,发着慨叹:“我只有跟三位老师喝酒心里是坦诚的,王老师,我现在有时还梦见在你跟前念书的情景……我小时候那么怕羞!我而今不怕羞了胆子大了。我那个小子小毛根本不知道害怕害羞!我倒是觉得小孩子害点羞更可爱……” 王老师似乎被电火花击中,猛地饮干杯中黄澄澄的啤酒,扔下筷子,大声响应附和着说:“对对对!小孩子有点害羞更可爱!” 说着竟站了起来,忽然鼻子一抽,两行老泪潸然而下,伸出抖抖索索的手,像是发表演说一样:“其实何止小孩子!难道在我,在你们,在我们学校,在我们整个社会生活里,不是应该保存一点可爱的害羞心理吗?” 三个人都有点楞,怀疑王老师可能醉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老师在学校门口面对装满冰棍儿的木箱,怎么也优雅自信不起来,主要是因为他的特长是上课而不是卖东西赚钱。 B. 何社仓说王老师当年给他们讲的道理虽然对,但现在却行不通了,这说明他对现实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C. 何小毛这一角色,代表了商品社会下成长的青少年,有灵活的头脑,毫不胆怯的行为,却少了一点可爱的害差心理,引发读者思考。 D. 小说以“害差”为题目,写出了王老师卖冰根儿的害羞心理,也从侧面反映出“不害羞”成为当时社会的潮流,发人深省。 8. 小说第二段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如何理解王老师说的“其实何止小孩子!难道在我,在你们,在我们学校,在我们整个社会生活里,不是应该保存一点可爱的害羞心理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①补充交代了学校买冰棍生产机器和王老师卖冰棍的原因,使情节更加完整。②通过老师们的议论,把教师待遇和其他行业进行对比,透露出当时社会风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③为后文王老师卖冰棍儿,何小毛鼓动学生买冰棍儿被王老师打等情节作铺垫。 9. ①小孩子不应该过早沾染社会习气,变得庸俗势力,失去孩子的天真纯洁;②老师不应为了经济利益,公然在校经营,有失教书育人的职责和教师风范,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每个人都不应该唯利是图,要保持做人的本真。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A项,“主要是因为他的特长是上课,而不是卖东西赚钱”错误,王老师优雅自信不起来是因为他内心矛盾,身为老师,却在赚学生的钱,心理上不愿意,却又不得不这么做。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 文章第2段叙述了学校买冰棒机的原因,其中包括老师们把学校的福利待遇与别的行业相比都很低的叙述。这些叙述,在结构上,补充交代了学校买冰棍生产机器和王老师卖冰棍的原因,使情节更加完整。为后文王老师卖冰棍儿,何小毛鼓动学生买冰棍儿被王老师打等情节作铺垫。在内容上,这一段,通过老师们的议论,把教师待遇和其他行业进行对比,透露出当时社会风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揭示文章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最后理解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 根据文章内容,这里的“害羞心理”,原意指担心自己做错了被别人嘲笑而难为情。这里指做了违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或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而感到难为情。学生向班级同学推销冰棒有违学生行为规范,老师上课向学生推销冰棒有违职业道德规范,对这些应该感到难为情,即“害羞”。如果连这个都不会害羞的话,学生把违反行为规范的事,教师把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事情都当做习以为常的事,那是可悲的。通过这句话,作者告诫人们,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每个人都不应该唯利是图,要保持做人的本真。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重要的句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点明主旨的句子,即“文眼”句;②显示结构层次的句子,即领起句、过渡句、收束句、结论句等;③内涵丰富,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④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⑤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句子的含意有三个层面:①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一般而言,句子的表层意义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也不是高考的考查重点所在;②句子的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考查在一定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一般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③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语句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言在此而意在比的含意,这也是高考中常考的。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威,字德远,成州人。策选锋军骑兵也。常被总领裁抑,逃去。帅郭杲使其父招之归,送隆庆府后军效用。吴曦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 天水县当金人西入路,乃升县为军,命威为守,屡立奇功,擢充利州副都统制。丁父忧,服除,带御器械。久之,调荆鄂都统制。 嘉定十二年,金人分道入蜀,犯湫池堡,又犯白环堡。威部将石宣、董炤连却之。既而金人犯成州,威自西和退保仙人原。时兴元都统制吴政战死黄牛堡,李贵代政,亟走武休,金人已破武休,遂陷兴元,又陷大安军。先是,利州路安抚使丁焴闻金人深入,亟遣书招威东入救蜀,又檄忠义总管李好古北上捍御。好古出鱼关与统领张彪遇,以彪弃迷竹关故,斩之。彪,威弟也。焴闻之,谓僚佐曰:“金人所惮惟威。今好古擅杀其弟,失威心,奈何?且金人在东,非威地分,今可无好古,不可无威。”遂因好古入见,数其擅杀彪罪,斩之,遣书速威进救蜀。威感激,夜半调发,鼓行而前,破金人于金斗镇。 西夏来约夹攻金人,制置司安丙许之。威谓:“金人尚强,夏人反覆,未可轻动。”丙不听,卒遣威,威黾勉而行,令所部毋得轻发,诸将至城下,无功而还。丙怒,奏罢其兵柄。是岁,卒于利州,终扬州观察使。 威初在行伍,以勇见称,临陈战酣,则精采愈奋,两眼皆赤。每战不操它兵,有木棒号“紫大虫”,挥之掠阵,敌皆靡。荆、鄂多平川广野,威乃意创法,名“撒星陈”,闻鼓则聚,闻金则散。骑兵至则声金,散卒随则又鼓而聚之。以此辄胜。威御军纪律严整,兵行常若衔枚,罕闻其声。每与百姓避路,买食物则贾倍于市,迄无敢喧。张威善于御众,隐然有尊俎折冲之风。故所至立功云。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二),有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吴曦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 B. 吴羲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 C. 吴羲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 D. 吴羲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除,指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同家守表,守表期满将表服去除,出来做官。 B. 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每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C. 声金,即鸣金,指古代打仗时敲击铜钲表示退兵号令,击鼓则是进军号令。 D. 尊俎,指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后为宴席代称,尊是置肉之几,俎是盛酒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威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收复西和州失地时,张威率领军队首充登上城楼,打败金人;在戌守天水县时,屡立奇功。 B. 张威不计恩怨题,顾全大局。他弟弟丢弃了迷竹关,李好古杀了他的弟弟,张威感激上司处理,没有忘记抗金大业,接受上司命令,在金斗镇打败金兵。 C. 张威遇事谨慎,思虑周全。西夏约请宋朝夹击金人,张威认为金人强盛,西夏反复无常,不可轻举妄动,但主帅不听,导致张威无功而被罢兵权。 D. 张威智勇双全,善创阵法。他每战亲临战场,战时喝酒壮胆,两眼赤红;他打仗不拿其他兵器,而是拿一根木棒;他创立“撒星阵”,经常以此获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遂因好古入见,数其擅杀彪罪,斩之,遣书速威进救蜀。 (2) 兵行常若衔枚,罕闻其声。每与百姓避路,买食物则贾倍于市,迄无敢喧。 【答案】10. D 11. D 12. D 13. (1)(丁焴)于是趁着李好古人城拜见,列举他擅自杀死张彪的罪行,将其斩杀,并派人送信敦促张威进兵救蜀。 (2)士兵行军常常嘴里衔着枚,很少听到声音。(让士兵)常常给百姓让路,买食物就给双倍于市面的价钱,始终没有人敢喧哗。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吴曦被诛杀后,朝廷派遣将领收复失地,李贵收复西和州,张威率领军队先登上城楼,打败金人。后来在板桥与敌人激战,然后攻取西和州,升任统制,从此张威名声大振。 句中,“吴曦既诛”意思是吴曦被诛杀之后,不是吴曦已经诛杀遣将,因此“既诛”后停顿。排除A项。 “遣将收复”省略主语“朝廷”以及宾语“失地”,“李贵”前面要停顿。排除C项。 “先登”意思是率先登上城楼,因此中间不能停顿。排除B。 综合来看,D项断句正确。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D项,“尊是置肉之几,俎是盛酒器”错误,应该是“尊是盛酒器,俎是置肉之几”。 故选D。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项,“战时喝酒壮胆”错误,文中是“临阵战酣,则精采愈奋,两眼皆赤”,意思是在战斗激烈时,精神更加振奋,两眼赤红。 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因,趁着;数,列举;擅,擅自;速,敦促。(2)衔枚,衔着枚;与,给;贾倍,双倍价钱;迄,结束。 【点睛】文言文阅读筛选题的设误类型: 一、对象错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二、方法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 三、概念错位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 四、主旨错位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 五、事件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千万不能脱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六、关系错位 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将“前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后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参考译文: 张威,字德远,成州人。是正式挑选的锋军骑兵。张威曾经被总领制裁而逃跑。主帅郭杲让张威的父亲把他招回,送到隆庆府后军中效力。吴曦被诛杀后,朝廷派遣将领收复失地,李贵收复西和州,张威率领军队先登上城楼,打败金人。后来在板桥与敌人激战,然后攻取西和州,升任统制,从此张威名声大振。天水县正对着金人从西边入侵的要道,于是朝廷把这个县升级为军,命令张威为太守,张威屡立奇功,被提升为利州副都统制。因为父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结束,担任带御器械。很久之后,调任荆鄂都统制。 嘉定十二年,金兵分路进入蜀,侵犯湫池堡,又进犯白环堡。张威的部将石宣、董炤接连击退他们。此后金兵侵犯成州,张威从西和退守仙人原。这时兴元都统制吴政战死于黄牛堡,李贵代替吴政,紧急奔赴武休,金兵已将武休攻破,接着攻陷兴元,又攻陷大安军。在这之前,利州路安抚使丁焴听说金人已深入中原,立即派人送信招张威从东边入蜀救援,又下命令让忠义总管李好古北上防御。李好古出鱼关后,与统领张彪相遇,因为张彪放弃了迷竹关的缘故,斩杀了他。张彪,是张威的弟弟。丁焴听说这件事,对手下的幕僚说:“金人所忌惮的只有张威。如今李好古擅自杀了他的弟弟,伤了张威的心,怎么办?况且金人在东边,不是张威管辖的地方,如今可以没有李好古,但不可以没有张威。”(丁焴)于是趁着李好古入城拜见,列举他擅自杀死张彪的罪行,将其斩杀,并派人送信敦促张威进兵救蜀。张威十分感激,半夜调兵出发,击鼓前进,在金斗镇打败金人。 西夏来约请宋朝夹击金人,制置司安丙答应了他们。张威认为:“金人还很强大,西夏人又反复无常,不可以轻举妄动。”但安丙不听,最终派遣张威出征,张威勉强出征,命令部下不要轻易出动,诸将到了城下,无功而还。安丙大怒,上奏罢免了张威的兵权。这年,张威在利州去世,最终的官职是扬州观察使。 张威当初在军队中,凭借勇敢被称赞,上阵杀敌打到激烈的时候,就越来越精神振奋,两眼都是红的。每次打仗他不拿其他兵器,只拿一根木棒,号称“紫大虫”,挥动它去横扫敌阵,敌人纷纷后退。荆州、鄂州都是平坦的原野,张威就创造了阵法,名叫“撒星阵”,士兵听到鼓声就聚集,听到锣声就分散。敌人的骑兵到了就鸣锣,步兵到了又击鼓聚集。因此经常胜利。张威管理军队纪律严明,士兵行军常常嘴里衔着枚,很少听到声音。(让士兵)常常给百姓让路,买食物就给双倍于市面的价钱,始终没有人敢喧哗。张威善于驾驭士兵,隐隐有尊俎折冲的风范。所以所到之处都立下战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赞公房① 杜甫 杖锡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注】①赞公:诗人旧友,原长安大云寺住持。乾元年同,因宰相房琯案被牵连,两人都被贬秦州,僧人先到,诗人后至,诗人在此与赞公偶遇。②杖锡:柱着锡杖。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以“何来此”发问,表达了诗人在贬谪地见到老友时内心的惊讶。 B. 颔联的景物描写既暗示了友人处境的凄凉,也赞美了友人品格的高洁。 C. 尾联以“陇月”象征诗人和友人的团圆,也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祈愿。 D. 诗歌借居所写友人,借友人说自己,达到友我统一、心境相通的程度 15. 诗歌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C 15. ①对赞公虽被放逐也不违背自己的本性的肯定。②同时暗示诗人和友人一样,有一样的际遇和心境。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也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祈愿”错,诗歌没有体现作者对天下太平的祈愿。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本诗,颔联“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写秋风、院菊、池莲,都是赞公禅房所见。这些描写不仅借物写人,侧面写出赞公作为释门隐者清静淡泊的生活与性格,还运用“飒然”、“雨荒”、“霜倒”等词语,象征着赞公平白受屈被贬的不幸遭遇,僧人赞公不以自身的遭贬境遇的凄凉而悲伤,对事态变迁来之不拒,处之淡然。诗人肯定赞公的行为,暗示诗人和友人一样,有一样的际遇和心境。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杖锡何来此”发问开始,但又故意不作回答。这是因为政治斗争竟然连累到了出家人,杜甫痛心疾首之余,不愿再回顾往事。二、三、四句接着写秋风、院菊、池莲,都是赞公禅房所见。这些描写不仅借物写人,侧面写出赞公作为释门隐者清静淡泊的生活与性格,还运用“飒然"、“雨荒”、“霜倒”等词语,象征着赞公平白受屈被贬的不幸遭遇。 五、六两句从“放逐”起首,推崇赞公不为放逐移节的情操。“放逐宁违性”说赞公被放逐到深山老林,而那里恰好是赞公喜爱的地方。“虚空不离禅”说宠辱无非虚空,等荣辱,齐贵贱,正是禅门的宗旨。在安慰、赞扬赞公的过程中包含着对眨谪、放逐的蔑视。 最后两句写夜,点明题目中的“宿”字。二人本来交情很好,后来同案遭贬,如今又在边地相逢,自是非常难得。“陇月”句,不仅是写景,更重要的是以月圆象征两位老友的团圆。 这篇诗作的前三联极富禅趣。在凡胎俗人眼中,身遭贬谪,处境凄凉,当会黯然神伤。然而对禅家佛人来说,一切万法,一切烦恼,都是主观的,因此都是空幻不实的,通过勤修苦练参禅悟道,体悟了这种万物皆空的微妙智慧,即可开悟解脱,最终达到没有执著、没有牵挂、没有悲欢,坦荡磊落、广大自在的心境。诗篇中僧人赞公不以自身的遭贬境遇的凄凉而悲伤,对事态变迁来之不拒,处之淡然,可谓了悟了禅定般若之境,体悟了万物皆空的智慧。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男主人公迎娶女主人公后变得粗暴无礼。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孤独和漂泊之苦,也暗含与苦难命运的抗争。 (3)李贺在《雁门大守行》中表现将士们视死如归、报效朝廷的豪迈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言既遂矣 (2). 至于暴矣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报君黄金台上意 (6).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遂、暴、携。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番茄一开始作为观赏植物传入中国,中国人发现它的食用价值之后,对它的热安之情使与日供增。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应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红彤彤、圆溜溜的番茄挂满枝头,像年节时分挂满的灯笼,惹人喜爱。于是红得像柿子一样的番茄,收获了北方人民的爱称一一西红柿。 可是在西方,番茄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_____________,才在餐桌上初露头角。大约公元前500年,阿兹特克人在丛林中发现了这种可爱的果实。后来欧洲人被这种美丽的果实吸引,将其带回欧洲。不过,番茄在欧洲人心中并不是“好果子”。( )。欧洲人甚至还认为,吃掉这种神秘的红果实会变成可怕的狼人,于是把番茄叫作“狼桃”。但最终总会出现_________的人。相传,法国有位画番茄的画家,经常面对着这美丽而“有毒”的浆果。有一天,他_____吃下了一颗番茄,之后他躺在床上 着番茄酸中有甜的味道等待去见上帝。结果他不仅没死,反而食欲大增。番茄无毒可食用的消息不胫而走。现在,无论中餐、西餐,番茄都成了菜肴中的经典角色。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B. 虽然番茄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C.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D.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西,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历程 敢为人先 鬼使神差 品味 B. 进程 敢作敢当 阴差阳错 品味 C. 历程 敢为人先 鬼使神差 回味 D. 进程 敢作敢当 阴差阳错 回味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摸过番茄植株后上留下的难闻的味道,使欧洲人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对它而敬远之 B. 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这使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 C. 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这使欧洲人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对它敬而远之 D. 模过番茄植株后上留下的难闻的味道,使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画线语句有三处语病,一是“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前句主语是“番茄”,表述还没有结束,转折后的主语又变成了“中国的环境”,属于中途易辙,可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改为“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二是“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主谓搭配不当,“长势更旺”的主语应该是“番茄”,而不是“北方地区”,可以在“尤其”后面加上“在”。三是用词不当,“适应”的使用主客颠倒。四个选项,只有A项全部修改正确。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第一空:“历程”,指经历过程,常常跟“走过”“经过”搭配。“进程”,指事物发展变化或进行的过程,常常跟“发展”搭配。根据上文,“走过”应该与“历程”搭配,因此选择“历程”。 第二空:敢为人先:指有勇气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作敢当:指办事果敢,无所畏惧。这里上下文强调第一个尝试,因此用敢为人先。 第三空:阴差阳错:指由于偶然而造成的差错。鬼使神差:指好像鬼神暗中差使一样,形容意外发生某种巧合的事或者不由自主地做出意想不到的事。语境中说的是不由自主吃了番茄,没有差错的意思,因此选鬼使神差。 第四空:品味:指尝试滋味或仔细体会、玩味。回味:指从回忆里体会。前文有“吃过了番茄之后”,因此是从回忆里体会,所以选用“回味”。 故选C。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从整个文段看,中心话题是“番茄”,应该作为主语,因此可以排除A、D两项; “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是“对它敬而远之”的结果,故先说“对它敬而远之”,因此排除C项。 综合来看,应该B项补写的最恰当。 故选B。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专家指出,①____。调查发现,普通筷子在使用到三到六个月时,本身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和使用的频率变深或变浅。此外,由于使用的频率导致筷子表面的可食用漆遭受磨损。因此,②____,或者表面有磨损,就需要立即更换。筷子颜色发生变化,表示材质本身性质一定发生变化,而造成颜色变化的因素通常就是使用过程中食物、洗涤剂及空气、出餐柜内残留物附着而导致,可见,③___ 。 【答案】 (1). 筷子使用寿命是三到六个月 (2). 只要筷子颜色发生变化 (3). 健康用筷需有效去除残留物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第一空:由下文筷子使用三到六个月就会发生颜色变化和不同程度的磨损开看,筷子的使用寿命是三到六个月。此次可填写“筷子的使用寿命是三到六个月”。 第二空:根据上文,筷子长期使用后,颜色会发生变化,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来看,这里可填写“只要筷子颜色发生变化”。 第三空:上文指出,“筷子颜色发生变化”一般是有“残留物附着”所致。这里可填写“健康用筷需有效去除残留物”。 【点睛】补写句子的方法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概括,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记者8月1日从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1日10时,超强台风“利奇马”已致574.8万余人受灾,死亡32人,失踪1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5万公頃,直接经济损失157.5化余元,目前,各地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而接下来将接受台风考验的就是山东省了。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台风”利奇马”的中心已于11日晚上8点50分前后在山东省登陆。预计”利奇马”受灾地区将从福建直到辽东半岛。 【答案】①超强台风“利奇马”肆虐浙江,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②下面即将登陆山东;③“利奇马”覆盖范围极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本题要抓住关键点进行概括,要求保留时间、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如第一句话,可概括为:超强台风“利奇马”肆虐浙江,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二三两句话可概括为:下面即将登陆山东。第四句话可概括为:“利奇马”覆盖范围极广。 【点睛】概括语段要点技巧点拨 1.摘取连缀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2.分层概括法。这是压缩语段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考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不可疏漏或断章取义。考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重点;再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的主要信息用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3.语意并取法。即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考生在做题时可通过跳读或浏览的方法阅读全文,迅速把握材料的思路和整体结构,找出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落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及分析】 合则同舟共济 (标题醒目,观点鲜明。) 当凶猛的海浪来临时,船上的人各谋私利,破坏大船,为自己逃生搭建小舟。如果大船都不能在风浪中幸存,小船更难逃被风浪吞噬的命运。面对困境,我们最应该做的难道不是齐心协力,共同抵御风浪吗?(围绕材料内容展开论述,旗帜鲜明地亮明观点,呼应标题。) 齐心协力,各自分工,合力创造奇迹。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女排姑娘们以再次夺冠的好消息向我们证明了女排精神。而在此前,我国女排还处于低谷时期,郎平教练带领女排克服种种困难,荣耀归来,再次登上王者之位。是奇迹,是磨难,是女排姑娘们在比赛中齐心协力的结果。在比赛中,她们有各自的分工,主攻,助攻,防守,是她们的团结协作,才使团队在逆境中崛起,战胜强大的对手,夺得冠军。若她们不顾自己的分工,各自为政,又哪里有赛场上的荣耀归来呢?(引用事例,正反对比论证,抒情说理,叩击听众心灵,引发读者共鸣。) 目标明确,同心一致,取得成功。 若没有高级焊工的精确焊接,那么再多的钢材也只是废铁,更不会有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奇迹。“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让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高高飘扬,这背后离不开无数工作者的自我坚守和辛苦付出。从设计到发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所有工作人员的齐心努力。正是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科研人员才能舍身忘我,服从集体责任,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祖国的任务,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事例论证,再次证明观点。) 同舟共济,风雨兼程,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各族人民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披荆斩棘,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而奋斗。在今天人工智能、5G大数据即将普遍应用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需要风雨兼程,克服种种困难。正是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中国才能飞速发展,“港珠澳大桥”“5G”等成就无一不向世界展示着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从历史到现在,从政治到科技,全面论证团结的重要意义。) 正是靠着团结的力量,我们把大悲大喜的2008年永远定格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团结使我们战胜了罕见的雪灾,重获温暖;团结使我们战胜了特大震灾,重建家园;团结使我们点燃圣火,惊艳世界;团结使我们打造神舟,一飞冲天……团结,使中华民族众志成城,走向更精彩的明天!(再次联系实际,用排比句式,气势磅礴地证明团结在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战略意义。) 合则同舟共济,不合则寸步难行。没有谁是可以独自成功的,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合作才能共赢,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方能抵御风雨,重见彩虹!(照应题目,回归论点,发出呼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漫画作文的基本能力。写作此类作文需要准确细致把握漫画的内容,首先是认真观察,再是结合漫画内容并联系当今生活进行分析。漫画作文的审题和材料作文有些不同主要是因为漫画的特点。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步骤:(1)读懂画意画旨。拿到题后,要先仔细读图,细心审阅,画面内容不能遗漏,标题文字更不能忽视。在观察漫画时,要认真观看漫画的夸张、对比、矛盾之处。只有抓住了漫画的形象特征,才能把握住漫画的本质所在。(2)概括画面的内容,理解漫画寓意。漫画类作文的实质是表现或讽刺某一类现象、某一种不良行为,它往往是比喻性命题,表现内容含蓄。所以就要认清比喻的意义,不能就事论事。(3)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漫画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审题时注意联系相类似的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准确把握漫画是批评或讽刺哪种思想作风、哪种社会现象的。(4)根据题目要求,综合构思成文。漫画多含讽刺,即通过对丑的直接否定,达到对美的间接肯定,创造高于现实的艺术美。 【审题】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漫画的要素是:大船,小船,惊涛骇浪,船员。 一艘大船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前行,船上的每个人都在急着做自己的小船,他们或用斧头,或有锯子,把大船上的木板砍断、拆卸下来,好让自己能独自逃生,而丝毫不顾大船的安危。这种临危起内乱的做法,其后果可想而知,大船沉没,小船的命运也不一定更好。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显然,这幅漫画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大船”喻指团队、集体、国家等,“小船”可以指私心、个人利益,“惊涛骇浪”指困难险阻、恶劣环境,“船员”则是每个个体。 立意角度: ①只有同舟共济、精诚团结才能共渡难关,离心离德、分崩离析只能导致全军覆没。 ②没有大家,就难有小家,没有集体,个人没保障。只有齐心协力保证“大船”(集体、国家)的安全,才能保护“小船”(个体)的安全。 ③紧急关头,要摒弃小我和自私念头,而要考虑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特别注意:此题不宜泛泛而谈地写“团结”“个人与集体”,而不能少了外部环境恶劣、面临紧急关头的前提。 行文时,既不能与漫画毫无关系,也不能缺乏联想能力,就画说画(比如只停留在“承船”的层面),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谈到象征意义上去。 行文结构分析(见例文中的标注): 素材准备: 1.一个人的旅行是孤寂的,相伴而行的旅途却将布满鲜花与阳光。若漫漫长途中有人相伴左右,那么即使遭逢暴雨狂风,又何须惊惧着独自面对;如适逢弯虹甘露,那么便与其共享,又何愁长途之中寥落无趣?我们是游荡在汪洋中的孤舟,独行终将被汹涌的海浪所倾覆。在风雨与困境面前,唯有同舟共济,友爱互助,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2.同舟共济,友爱互助,需要彼此的坦诚相待。杜甫道: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乎取尽余杯。一个人若感到孤单,那么即使与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也能令温润的阳光洒满心尖,即有时分享是一种安慰。北宋,这个文化昌盛,社会安定繁荣的时代,在狭长的历史长流中绵绵不断的滋育出如此众多的文人骚客。苏轼与王安石便是这暗流中锋芒毕露的金砾。王安石在政见上激进,苏轼则温和,两者不尽相同的政治主张以致他们时有争论,但同时他们之间又因文学上的成就而惺惺相惜。撇开政治上的分歧不谈,在诗歌文学成就上,他们二人同为当时的奇才,所以两人间也经常分享自己在诗歌、文章上的见解,一谈相见欢,二人的关系也越发微妙起来。同在一朝为官,虽政见不合,但文学间的友爱互助令他们二人在那个时代都能成为人们心中了不起的人物。 3.李白曾说: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二人相守前行,只会分享是不够的,真正的挚友之间最宝贵的是在于分担。所谓“患难见真情”也便是这个道理:曾记汶川地震,末日般的地裂山崩并没有使四川人民倒下,反而涌现出了一批感人至深的场面。记得北川县的一对情侣,地震发生后女友被埋,其男友便不眠不休地在瓦砾堆中寻觅着她的身影,在找到确定的位置后,他两天两夜都坚持在现场,陪伴女友聊天,直到救难人员将人救出,他才露出笑容。分担风雨、同舟共济方能令我们勇往直前,如孙策、周瑜的连襟之交,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凡此种种,他们之所以铸就伟业,便是齐力断金的最好论证。 4.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舟共济,直抵远方。我们的前路潜伏着暴雨狂风,也布满了阳光彩虹,只有学会分享阳光,分担风雨,同舟共济,我们的漫漫旅途才不会孤寂,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绚丽多彩;也正是每个人贡献出的爱与欢乐,才使命运的枝条缠绕出最美的蓝天。 【点睛】看图作文,关键就在于看懂图。立意、拟题都离不开对漫画的正确理解,如何看懂图,本人觉得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 “一枝一叶总关情”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说过“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漫画虽是简笔,但画中无闲笔。因此看图贵在细心审阅图画,要有整体意识,不要遗漏画面的内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留心各种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看图主要关注画面的标题、标注文字,画面里有什么人、什么事,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特别是“语言”与“动作”的细节,把准确握漫画的整体倾向是讽刺还是赞扬。这些都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可以说“一枝”、“一叶”都关系到对整个画面寓意的理解。 2 “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漫画的:“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是同社会实际相联系,富有针对性的。因此我们要把漫画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可以说还原社会是理解漫画的源头、活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揣摩到画面的深刻寓意。 3 “众里寻他千百度” 漫画的内容常常给我们“横看成岭侧或峰”的感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立不同的意,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画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然后仔细研究,好好寻找,把握漫画的主要倾向,找到图画的精髓,把握最深刻的立意角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