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为文字,完成1-3题。 魏晋南北朝之时,侠客的书写开始出现在诗歌中。魏晋诗歌中的男侠大多是边塞的少年侠客。他们的特质,总是自恋、爱美、高傲、挥霍无度、重友情而不重金钱和死生,甚至可以为友人或知遇者牺牲生命。然而魏晋南北朝的边塞诗大多是诗人的想象之作。到了唐朝,这种书写传统有了很大的改变,促成了侠客诗风的发展高峰。唐朝诗歌的侠客传统,主要出现在边塞诗中。 唐朝边塞诗所描写的侠客,大多是胸怀大志的少年侠客,有些是住在西北边境、生活浪荡、喜欢逞凶斗狠的游侠儿,有些则是在长安、洛阳犯案之后逃到边塞的侠客。然而,当他们眼见西北外族入侵而国家危难之时,他们体内的另一种侠客情怀——爱国之情随之兴起,因而毅然从军报国。唐朝边塞诗中,就有许多作品是描写侠客的从军报国。 然而对许多诗人侠客而言,从军只是纯粹的爱国表现。许多诗人与侠客甚至是反战的。从汉末到唐初,长期以来一直是战争频仍的乱世。到了盛唐,又因拓展疆域的政策而长年征战。到了中晚唐,更因为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内战不断。侠客与诗人,甚至是平民百姓早已厌倦而害怕战争。在唐朝边塞诗中,许多作品深刻反映了诗人与侠客的厌战与反战的心态。特别是晚唐,除了内战之外,还有外族入侵。由于藩镇割据与内战的长期消耗,士兵与百姓,不管是在实质的体力还是精神上,都已经无法抵抗外族的入侵,因此有许多作品不仅主张反战,甚至大胆直言以投降的方式来争取和平。 报恩与报仇是侠客最显著的特质。报恩,尤其是报知遇之恩,从《史记》的《刺客列传》就已是侠客特质的标签。而这个特质,对诗人侠客也不例外。高适报答哥舒翰即是典型的例子。侠客复仇,不管是为知遇者、友人、国家、正义或是为自己复仇,一直是古典文学所称颂的侠客精神。侠客复仇,并不是文学所虚构出来的。并不是文学所虚构出来的。从史料得知,从春秋战国、汉魏六朝、甚至到了唐朝,复仇风气在社会上一直都非常盛行。虽然复仇是侠客用来展现侠义精神的重要行为,但男性侠客与女性侠客在复仇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男侠客可以为知遇者、为朋友、为弱小、为国家、为正义、为自己复仇,但从来没有为家人复仇,而诗歌中的女侠,只为家人复仇。 唐朝边塞诗中有许多作品是描写诗人如何仰慕侠客的行为、如何借由从军以及打猎、放鹰等行为让自己感受侠客的豪放与英勇,从而想象自己就是侠客。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古代诗人总是向往侠客情怀?可能的一个解释,是侠客精神长期以来对诗人有激励作用,尤其是诗人受到挫折之时。在这些困顿挫折的生活中,侠客精神就经常被诗人拿来作为疗伤止痛的抚慰。 除了少数诗人如李白善于剑术武艺之外,多数诗人都是文弱的书生,他们应该非常清楚他们的文弱体质是不可能与真实的侠客相比的,由此可见唐朝侠客诗风中所谓侠客,并不是与职业有关,而是指那些具有侠客特质的人。所谓侠客特质,一言以蔽之,侠之大者,不在于武,而在于侠。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的侠客书写,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到了唐朝达到发展的高峰。唐朝诗歌的侠客传统主要体现在唐朝的边塞诗中。 B.唐代很多边塞诗人将英雄之梦寄托在诗歌之中,用来表达自己的追求、理想、情怀、愤懑以及对民主平等的向往。 C.唐朝侠客诗风改变了魏晋时期边塞诗多流于诗人想象的传统,常见的主题有从军报国、厌战反战、报恩复仇等。 D.唐朝侠客诗风中的侠客,是指那些具有行侠仗义、重友情、讲义气、爱国等侠客特质的人,泛化为一种精神气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无论是胸怀大志的少年侠客,还是犯案后逃到边塞的侠客,面对国家的危难大都会兴起爱国之情。 B.报恩与报仇是侠客最显著的特质,与正义、为知遇者乃至为自己复仇,一直是古典文学所称颂的侠客精神。 C.唐朝诗歌中描写侠客从军报国的作品注重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价值取向与国家民族大义结合在一起。 D.诗人想象自己是侠客,将自我意识投射到诗歌中,目的是让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通过诗歌来实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侠客诗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盛唐时期见报国情,晚唐时期则见反战心。 B.诗人体质文弱,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幻想自己成为侠客,因为侠之道在于侠之精神,而不在于武之技能。 C.诗歌中侠客的身影既有男侠也有女侠,不同的是:男侠从来不为家人复仇,女侠快意恩仇只为家人。 D.侠客复仇既可见于文学作品,也可见于历史资料,从春秋到唐代,这种风气在社会上一直都非常盛行。 (二)使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刘节:史家风骨士子魂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山大学历史系,以名流云集著称,陈寅恪地位最尊,自不待言。陈又与岑仲勉并称“二老”,加上刘节、梁方仲,则号称“四大教授”。刘节一度担任历史系主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当时堪称岭南史学界的一大“重镇”。 1926年,刘节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专攻中国哲学史。清华国学研究院同学王力对刘节的印象和评价:“君待人无贵贱,一接以礼。视友事若己事,蔼然似长者。” 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刘节与陈寅恪的师生情谊广为人知。据中山大学历史系老师回忆,逢年过节,刘节去拜望陈寅恪时,必对老师行下跪叩头大礼,一丝不苟,旁若无人。刘节还曾对学生说:“你们想学到知识,就应当建立师生的信仰。”但这句话在当时被当作罪证受到学生猛烈批判。1952年到1969年,在送恩师陈寅恪最后一程的陈门弟子中,长期陪伴老师左右的,唯独刘节一人。他是在任何压力下都绝不批陈的学生,义无反顾地与恩师同甘共苦,其自身所受苦难之深重已达无以复加之地,却还经常主动把老师要受的苦难都揽到自己头上。1967年底,红卫兵要抬陈寅恪教授去大礼堂批斗,陈夫人出面阻止,被造反派狠狠推倒在地。刘节挺身而出,代替老师去挨斗。批斗会上,“小将”们对刘节轮番辱骂、殴打,之后又问他有何感想,刘节昂起头回答:“我能代替老师挨批斗,感到很光荣!” 抗日烽火绵延,家国罹难,导致学人不能安于讲席,经受乱离流浪之苦,刘节可谓体验得真切。从《刘节日记》中可以看出,尽管背井离乡,生活条件恶劣,要靠中英庚款的研究经费资助才得以勉强度日,他却安贫乐道,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以治学和研究为乐。 在治学上他主张求真、自信。他说,“考据学是求真之学”,“历史学家要有很强的自信力,一个历史学家要坚定不移,不要为一时的风浪而动摇不定”。 在“文革”期间,刘节先后遭受60多场批判,受到戴高帽、剃光头、被抄家、遭殴打、罚劳改等等非人待遇,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刘节仍写下这样掷地有声的话:“人格同学问是一致的,决没有学问好而人格有亏的伟人。”表示“假定有一种势力要打破我的信仰,使我不能安静为学,我当然要抵抗……设若有一种势力要阻碍我的志向,使我不能如愿以偿,我当然要拿出毅力来”。 面对这类政治运动,现存的《刘节日记》没有留下这一时期的直接记录,但读书的人自能感受到他是以平常心、宽恕心处之的。这有一个旁证,据其学生姜伯勤后来回忆,作为“白专”学生的典型,他也参与批判了刘节唯心主义史学,但1959年本科毕业时,刘节却向学校的党委领导表示:“你们要把姜某留下来,这个人能成器。”这既可见刘节的眼光,也可见其胸襟。 刘节对子女的教育一贯民主、宽容,据刘节的儿子刘显曾回忆,“ 我感觉他对我们兄弟俩是慈爱而不溺爱,严格而不严厉”。在他看来,虽然父亲可以说“孔子的门徒”,但回想起来,父亲对儿子、妻子都是很平等、民主的。“他从来不说重话,可以说对儿子亦子亦友、对我母亲亦妻亦友”。刘显曾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也同样是因为父亲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在刘显曾20岁生日时,父亲对其说“感情要专一”。当时刘显曾正在上高中,当天他亲自来学校要儿子回家过生日,“在他看来这是我的成年礼了,所以要告诉我这个重要原则。 【相关链接】刘节,近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著述颇丰。在研究先秦古史、先秦诸子思想、史学史方面有卓著成就,为了不被古代多种传说迷惑,他通过对古代文字的钻研去发现古史的真实材料。他多年开设史料学和史学史课程,著有《中国史学史稿》,这本书对历代修史制度、史籍之宏富多样和著名史家的成就均有翔实的论述,见解独到,尤其重视历史哲学的发展,是中国史学史学科重要代表作之一,著名史学家白寿彝称誉本书为“必传之作”。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山大学历史系,有大师陈寅恪、与陈并称“二老”的岑仲勉,再加上刘节、梁方仲两位教授,名流云集,堪称史学界的一大“重镇”。 B.文章着重叙述了刘、陈的师生情谊。刘节对陈寅恪行下跪叩头大礼,任何压力下不批陈,与恩师同甘共苦,代替老师挨批斗,这份诚挚的士子情怀令人钦佩。 C.文章在刻画刘节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刻画了刘节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挺身而出”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D.“文革”让刘节经历了非人的生活,而他却没有在日记中留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记录,可见他处事的平常心、宽恕心;姜伯勤事件也能从侧面表现这一点。 5.本文是如何体现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刘节先生身上体现着怎样的“风骨”?(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的。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柄子,边告诉我说,“ 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女大学生网上发帖要做“二奶”的。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 春节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选自杨晓敏、郭昕主编《金奖小小说》)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 B.懒木匠“他”从小就对木工有兴趣和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凭借他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善于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 C.本篇小说中“我”对木匠“他”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后到敬重的转变过程,可以使读者看出现代人在迷茫中寻求自我的心理路程。 D.在广州,“我”拒绝了一些人让“我”写胡编乱造的东西的要求,主要懒得去做这些烦人的琐碎小事,正如木匠不用做一些小活儿一样。 E.小说用木匠对木材独具慧眼的敏锐和雕工的神奇进行正面描写,用人们对木匠作品的喜爱及对木匠到来的盼望进行侧面描写,突出了木匠技艺的高超。 7.作者笔下的木匠“他”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征。 (4分) 9.小说的题目是“活着的手艺”,而随着工业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却是传统手工艺的日趋式微,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的认识,谈谈如何才能让这些传统手工艺永远“活着”。(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觉,字梓老,高邮人。甫冠,从胡瑗受学。瑗之弟子千数,别其老成者为经社,觉年最少,俨然居其间,众皆推服。登进士第,调合肥主簿。岁旱,州课民捕蝗输之官,觉言:“民方艰食,难督以威。若以米易之,必尽力,是为除害而享利也。”守悦,推其说下之他县。 王安石早与觉善,引用之。时吕惠卿用事,神宗询于觉,对曰:“惠卿即辩而有才,过于人数等,特以为利之故,屈身于安石,安石不悟,臣窃以为忧。”神宗曰:“朕亦疑之。”其后王、吕果交恶。 青苗法行,觉奏条其妄。安石览之,怒,觉适以事诣中书,安石以语动之,曰:“不意学士亦如此!”始有逐觉意。会曾公亮言畿县散常平钱,有追呼抑配之扰,安石因请遣觉行视虚实。觉既受命,复奏疏辞行。遂以觉为反覆,出知广德军,徙湖州。松江堤没,水为民患。觉易以石,高丈余,长百里,堤下化为良田。 徙福州。闽俗厚于婚丧,其费无艺。觉裁为中法,使资装无得过百千。令下,嫁娶以百数,葬埋之费亦率减什伍。连徙亳、扬、徐州。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问吏:"法何如?"曰:"死。"觉止诛其首,后遂为例。进吏部侍郎。擢御史中丞,数月,以疾请罢。哲宗遣使存劳,赐白金五百两。卒,年六十三。 觉有德量,为王安石所逐。安石退居钟山,觉枉驾道旧,为从容累夕;迨其死,又作文以诔,谈者称之。有《文集》、《奏议》六十卷,《春秋传》十五卷。 (节选自《宋史·孙觉传》,略有删改) 【注】散常平钱:青苗钱。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B.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C.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D.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文中指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 B.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D.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神宗、哲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觉有见识。孙觉认为,吕惠卿能言善辩,有才华,因利益而屈身于王安石,王安石却不明白。后来事实证实了孙觉的看法。 B.孙觉得罪王安石,遭到驱逐。他对青苗法有看法,王安石得知后对他很不满,就指使曾公亮说下面青苗钱管理混乱,趁机把孙觉逐出京城。 C.孙觉关心百姓。他在合肥任职时,反对官府不利民之政;他在湖州改造堤坝,为民谋利;他纠正福建婚丧的不良风俗,有利百姓。 D.孙觉有德行、度量。他早年与王安石交好,后被王安石贬斥,王安石退职后,他主动和王安石来往,王安石死后,他写文章悼念,被人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方艰食,难督以威。若以米易之,必尽力,是为除害而享利也。 (2)安石览之,怒,觉适以事诣中书,安石以语动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①谢玄晖:名谢朓,南朝著名诗人。 14.下面面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眺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穿前后,脉络清晰。 E.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15.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 , 。 (2)杜甫《登高》中用“ , ”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诗句中。 (3)苏轼《赤壁赋》中,写客人所吹的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的一句是:“ ”。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受强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气温大幅度下降,滴水成冰,人们在室内火炕上坐了半天,仍然感觉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②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③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再次想起八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 ④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决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⑤中国官方正式承认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是新航母的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 ⑥这种变脸风从实体店铺到网上卖家都在刮,不少信誓旦旦以“日本原产”作卖点的商家给产品换了“籍贯”,有的甚至说法前后矛盾。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刀耕火种到声色犬马,从茹毛饮血到锦衣玉食,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需求就越复杂,越多元、越精细。因此我们只要考察一个时代的生活细节,便可一叶窥秋。 B.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18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榜上有名,这是江西省入选的唯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利辛女子“犬口救子”诈捐一事曝光以来引起了社会热议,不少专家和网友谴责这种行为是在透支社会的善意。社会上存在的这种诈捐现象,《慈善法(草案)》规定将依法查处。 D.晚会上的《华阴老腔—声喊》节目选取了中国传统民乐与西方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为道路,获得了更广泛的观众的喜爱。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冰雹活动 ① 与天气系统有关, ② 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③ 很大。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 ④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⑤ 使大气环流也变得复杂了。 ⑥ ,我国冰雹天气波及范围大,冰雹灾害地域广。 A.既 也 ∕ 而且 因而 所以 B.虽然 但是 也 因而 ∕ 总之 C.不仅 而且 也 加之 ∕ 因此 D.∕ 它 当然 况且 所以 因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菊是中国的特产。菊于肃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 ① 。对此, ② ,他在《离骚》中说:“ 朝钦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 ③ 。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21.下图是第十三届全运会(2017年9月在天津举行)会徽(取名“奔向未来”)的主体图形,请写出该图形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目前,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专门设立了女司机专用停车位,这些车位更加宽敞明亮,停起来容易,也更靠近出口,有的停车位上还有“女士尊享”的标注,十分引人注目。不过对于这样的安排,也有人质疑是对女性的歧视。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答案: 1.B(“对民主平等的向往”错误。) 2.D(“目的是让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通过诗歌来实现”错误,原文是说“侠客精神长期以来对诗人有激励作用”,诗人将自我意识投射到诗歌中是为了疗伤止痛等。) 3.A(“盛唐时期见报国情,晚唐时期则见反战心”错误,原文是说“唐朝边塞诗中,就有许多作品是描写侠客的从军报国”,“在唐朝边塞诗中,许多作品深刻反映了诗人与侠客的厌战与反战的心态”,所以“报国情”与“反战心”每一个时期都有,不能简单划分。) 4.B(A项原文为“刘节一度担任历史系主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当时堪称岭南史学界的一大‘重镇’”,“ 史学界” 应为“岭南史学界”;C项并没有心理描写;D项原文为“现存的《刘节日记》没有留下这一时期的直接记录,而选项“他却没有在日记中留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记录”, 表述不当) 5.①引用了同时代的王力及刘节儿子等人对刘节的评价,从侧面烘托了传主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引用传主自己的言论、介绍他的著作,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③叙写传主不同时期的真实经历,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6.①坚持信仰,保持独立的人格。“文革” 期间,刘节遭受了非人待遇,他以平常心、宽恕心对待;艰难岁月中,以顽强的毅力,矢志不移,坚守人格和学问的纯净。②安贫乐道,保持乐观心态。离乱岁月里,他背井离乡,勉强度日,却能保持乐观心态,以治学和研究为乐。③治学严谨,不被传说迷惑,钻研,求真。他主张治学要求真、自信,也用一生践行着这一主张,对于学术,认真考据,不为政治风浪左右。(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4分,答出3点给5分) 7.BD(解析:B“无师自通” 缺少文本依据。D都是因为对自我追求的一种坚守。) 9.①手工艺者不仅要有自己的坚守,有时还要懂得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②世上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必须像敬重生命一样敬重“活着的手艺”; ③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良好的适应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10.D(原文标点:徐多盗,捕得杀人者五,其一仅胜衣,疑而讯之,曰:“我耕于野,与甲遇,强以梃与我,半夜挟我东,使候诸门,不知其他也。”) 11.D(“掌管文武官员任免”错,武官任免不是由吏部掌管) 12.C(“指使曾公亮说下面青苗钱管理混乱”与原文不符,应是恰好曾公亮说下面青苗钱管理混乱) 13.(1)百姓正难以吃上饭,难以用我威视势来督促他们。如果用米来交换,(他们)一定尽力,这是除去祸害而得到利益。(得分点:难、易、“难督以威” 句式各1分,句意2分) (2)王安石看了,生气,孙觉正好因为有事到中书省,王安石用言语动摇孙觉。(得分点:适、诣、动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孙觉,字莘老,高邮人。刚二十岁,跟从胡瑗学习胡瑗的弟子有千人,挑选那些老成的人成立了经社,孙觉年纪最小,庄重地处于他们中间,大家都推崇佩服他。考中进士,调任合肥主簿。年成干旱,州府督促百姓捕捉蝗虫交给官府,孙觉说:。百姓正难以吃上饭,难以用威势来督促他们。如果用米来交换,(他们)一定尽力,这是除去祸害而得到利益。”知州高兴,推广他的办法下达到其他县。 王安石很旱就和孙觉交好,推荐任用他。当时吕惠卿掌权,神宗向孙觉咨询,孙觉回答说:“吕惠卿善辩而有才能,超过常人几等,但为了利益的缘故,委屈自身于王安石,王安石不明白,我私下为他担忧。”神宗说:“我也怀疑这件事。”后来王安石、吕惠卿果然交恶。 青苗法推行,孙觉上奏分条陈述青苗法荒诞。王安石看了,生气,孙觉正好因为有事到中书省,王安石用言语动摇孙觉,说:“没想到学士你也这样!”开始有了驱逐孙觉的想法。恰逢曾公亮说京都近旁县的青苗钱,有追叫摊派的现象,王安石趁机请求派孙觉去察看虚实。孙觉接受命令后,又上奏说不愿意去。于是认为孙觉出尔反尔,外调担任广德军知军,改到湖州。松江大堤被淹没,大水给百姓带来灾难。孙觉把大堤换用石头来砌,高一丈多,长一百里,堤下化作良田。 调任福州。福建的风俗很看重婚丧,费用没有限度。孙觉(把费用)定为中等程度,使得服装费用不得超过一百贯孙觉,字莘老,高邮人...阅读附答案阅读答案。命令下达,嫁娶的费用以百住数来计算,葬埋的费用也都减少了十分之五。接连调任毫州、扬州、徐州。徐州盗贼艰多,抓到五个杀人者,其中一人还是少年,(孙觉)怀疑并审问他,他说:“我在田野耕地,和甲相遇.他强行把棍子给我,半夜挟持我东去,让我在门口等着,不知道其他情况。”孙觉问吏人:“依照法律该怎么办?”吏人说:“死罪。”孙觉只杀了他们的首领,后来便成为惯例。升任吏部侍郎。提拔为御史中丞几个月后,因病请求罢官。哲宗派使臣慰劳他,赏赐白金五百两。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孙觉有德行度量,被王安石所驱逐。王安石退居钟山,孙觉屈驾去叙旧,和他几个晚上从容交谈;等到王安石死去,又作文章来哀悼他,议论的人称赞孙觉。著有《文集>《奏议》六十卷,《春秋传)十五卷。 14.B.E(答对一个得2分,两个得5分)(解析:B.“相接” 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E.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基调,突出诗人的寂寞和忧愁。) 15.(6分)诗眼分别是“摇” “滴”。(2分)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的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2分)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是本属平常的水、城、路、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意趣横生。(2分) 16.(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舞幽壑之潜蛟 17.C(①席不暇暖:形容奔波忙碌,没有坐下的功夫。②亦庄亦谐:形容既严肃又风趣。指讲话或文章既庄重正派,又幽默活泼。③临危受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④尸位素餐:指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⑤望其项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句。⑥信誓旦旦: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18.A(B语序不当,最后一句改为“这是江西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暗换主语,可在“社会上存在的这种诈捐现象”前加上“针对”一词。D句式杂糅,或说“选取了……的道路”, 或说“以……为道路”。) 19.C(根据句意重心可知,文段强调地形、地貌对冰雹活动的影响,故①②两处要使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第⑥处是做出结论,要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而且是单独使用的表示结论的关联词,自然要选“因此”了。) 20.示例:①而是菊有什么用(或“而是菊的食用功能”);②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或“屈原对此有过吟咏”);③菊是可吃的(或“菊可用于食用”) 21.图形由书法字“津‘13’张开的双臂”等元素构成。(3分)书法“津”字体现中国文化特征,倾斜角度和手写的“13”体现出运动的特征,同时张开双臂的“津”字寓意喜迎八方来宾。(3分) 22.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本题要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从整体或一个角度提出明确的观点,紧扣材料进行写作。不能由材料引出观点后撇开材料空谈概念。 (1)不是歧视,立论角度: A女性专用停车位给技术不熟练的女司机多了一个选择,这是贴心的安排。 B设置女性专用停车位的社会价值是正面的,专用车位的提供,对女性是一种爱护与尊重,不是“歧视”。 C混淆了权力和歧视,误会了善意,才是对女性的伤害,才是真正对女性的歧视。 (2)是歧视,立论角度: A女性专属停车位,即代表女性开车差。这就是性别歧视,始于一直以来对女司机的偏见。 B以大大的标签刻意强调“女士尊享”是歧视,任何的社会公共资源分配应考虑哪些人是需要这样的停车位,如设置“爱心停车位”,而不是这样一概而论是女性需要这样的停车位。 C社会需要真正的尊重,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关怀。“女士专用”这样的标签传递着赤裸裸的歧视,大众传播环境一直不遗余力地塑造“女司机”的负面形象,而这个“女士专用停车位”显然在固化着歧视的标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