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 ‎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共81分)‎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 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 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12版,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 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附表:学校书法教师配备情况 ‎ ‎ 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2015年1月)‎ 材料三:‎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 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 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学科的学科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对书法学科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 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 (《中国艺术报》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 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 B. 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C. “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材料三只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 D. 三则材料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引起人们对书法教育问题的重视。‎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B. 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缺乏调查数据,不客观。‎ C. 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更多是受访者个人观点。‎ D. 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更主要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E. 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材料一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材料二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教育界,专业严谨。‎ ‎3.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6分)‎ ‎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小菊 天空的天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湿湿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待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病。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儿,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 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心平气和,毫不在乎,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几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丝毫不抱希望。‎ B. 小说对向午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这个赚了钱就开始膨胀、迷失自我的农民形象具有典型性,隐含着作者对进城农民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忧虑和反思。‎ C. 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写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 D. 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一定会原谅丈夫,过上幸福生活。‎ E. 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 ‎5. 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 ‎ ‎6. 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5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选自《陈情表》)‎ ‎7. 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 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 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 C. 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 D. “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科目。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 以举人为孝廉。‎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所陈之情,有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还有对祖母刘氏的孝情等。‎ B.文章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有不事二主之心。‎ 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D.文章层层推进,直截了当,情谊真切地陈说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3题。‎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容貌魁梧,少好学,博涉经史。在魏,察孝廉,射策甲科,为襄城王长史,兼行参军。迁太常博士,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后历高唐令、大理正,俱有能名。及齐灭,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以母忧去职。   开皇①初,诏征入朝,访以政术,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马。在职数年,以老病乞骸骨,优诏不许。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时属平陈之役,征人在路,有疾病者,景茂撤减俸禄,为饘②粥汤药,分赈济之,赖全活者以千数。上闻而嘉之,诏宣告天下。十五年,上幸洛阳,景茂谒见,时年七十七。上命升殿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上甚悦,赐物三百段。诏曰:“景茂修身洁己,耆宿不亏,作牧化人,声绩显著。”‎ 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 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政事,上优诏听之。仁寿中,上明公杨纪出使河北,见景茂神力不衰,还以状奏。于是就拜淄州刺史,赐以马舆,便道之官。前后历职,皆有德政,论者称为良牧。大业初卒官,年八十七。谥曰康。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 节选自《隋书·循吏》‎ ‎【注】①开皇:与后文的”仁寿”、”大业”等皆为隋年号。‎ ‎②饘:稠粥 ‎10.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身死之日/ 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 皆望坟恸哭野祭/ 而去。‎ ‎ B.身死之日诸州人吏/ 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 恸哭野祭而去。‎ ‎ C.身死之日/ 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 或不及葬/ 皆望坟恸哭/ 野祭而去。‎ ‎ D.身死之日/ 诸州人吏赴丧者/ 数千人或不及葬/ 皆望坟恸哭/ 野祭而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察孝廉”是汉朝时候的选官制度,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 B.射策,是一种射箭的运动项目。是古代科举取士武科的项目。‎ ‎ C.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 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谥号等。另外也有叫做、称为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公孙景茂自小好学,博涉经史。在南北朝时期,他多次任职,并因有才能而受人 称道。‎ ‎ B.公孙景茂任息州刺史期间适逢平陈之役,出征的士兵有不少人患病,公孙景茂裁减自己的俸禄,筹资钱备办米粥、汤药来接济病者,救活了上千人。‎ ‎ C.公孙景茂任道州刺史期间虽年事已高,但喜欢单骑巡视,挨家挨户地调查百姓的生活状况。对家庭事务处理得好的,他给予公开表扬;对犯错或作恶的,则立刻公开批评教育。‎ ‎ D.公孙景茂担任几任刺史都勤政爱民,有德政于民,在任上曾得到皇上的褒奖和特殊的礼遇,身死之日,有许多百姓赴丧恸哭。‎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共2小题,10分)‎ ‎(1)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以母忧去职。‎ ‎ ‎ ‎(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 ‎ ‎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秋夜二首(其一)‎ 孔文仲①‎ ‎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 ‎ 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 利剑摧锋锷,苍鹯缩羽翰。‎ 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氿澜。‎ ‎【注释】①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但他反对王安石交法,因而被罢官。此诗写于被罢官后。②苍鹯(zhàn):一种猛禽。羽翰:翅膀。③氿澜:流泪的样子。‎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 A.首句诘问夜晚为何如此漫长,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强烈表达出内心之愁绪。‎ B.首联以季节、时间和居所的环境来做衬托,突出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况以及孤寂的心绪。 ‎ C.“雨声冲梦断”承“孤枕夜何永”而来,极写诗人难眠辗转反侧之苦;“霜气袭衣单”承“破窗秋已寒”而来,极写寒气逼人之甚。可见清廉为官的诗人被罢官后的痛楚。‎ D.尾联写出诗人平生气冲斗牛,志存高远,想不到却遭遇此种黯然神伤的落寞结果。此联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E.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颔联借秋夜冷雨打断睡意,抒发诗人衣单难以御寒的苦楚,又如尾联借泪水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失望与痛苦。‎ ‎15.请分析作者在颈联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篇名句默写(1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马说》中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平的待遇的句子是“ , , 。”‎ ‎(2)《论语》中强调不仅要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 。‎ ‎(3)《论语》中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 ‎ 。‎ 第Ⅱ卷 表达题 共69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 ‎17.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中国政府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物价,今年国庆期间,房价青云直上的涨势已经停止,那些准备购房者很是开心。‎ ‎(2)这几天,气温骤降,天上飘下碎琼乱玉,大地瞬间披上素妆,孩子们可高兴了,纷纷来到室外堆雪人,打雪仗。‎ ‎(3)韩国现代起亚汽车9月在华销量缩水一半,报道分析称,“萨德”火势从流通业蔓延至制造业,韩国整个产业界都在战战兢兢。‎ ‎(4)俄罗斯艺术代表团奉上的经典《天鹅湖》精彩不断,技艺精湛的舞蹈演员在上千名观众面前腾蛟起凤,翩翩起舞,令大家叹为观止。‎ ‎(5)因受电商的强大冲击,实体百货业利润持续下滑,日薄西山,整个行业亟需整合升级,才能找到出路。‎ ‎(6)著名散文集朱自清在《背影》中不落言筌,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实感动。‎ A. (1)(4)(5) B (1)(3)(4)‎ C. (2)(4)(6) D. (2)(3)(6)‎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流行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传递社会正能量,合乎汉语语法规范,既要有流行性,也要有创新性。‎ B. 在国际金融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美国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而且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虽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一年高过一年,但是,某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仍旧时有发生,这些短视行为,最终只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 D. 周小川强调运用数字技术为社区和偏远地区金融服务,鼓励科技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完善贫穷地区的金融状况。‎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学,你是什么?你是一个忠实的朋友,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________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 A.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 B.他们会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懂得人生的真谛。‎ C.他们会懂得人生的真谛,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 D.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懂得人生的真谛。‎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议论文体,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1、C ‎2、CE ‎3、(6分) ①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汉字书写培训。②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提高书法教师地位。③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使书法教师专职化。④建立相应的督学机制,提高书法学科的学科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BE ‎ ‎5.、(5分)①善良孝顺。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②坚强隐忍。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坚强隐忍的一面。 ‎ ‎6.、(6分)①设置背景,渲染氛围。“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反复描写“下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②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向午的出轨,马小菊内心极其痛苦,密集的雨滴看似打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在敲打着她的心。作者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下雨”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密切关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④深化小说主题。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不抱希望”错,原文“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说明,当时马小菊因为婆婆的病无法顾及其它的事情。B项,“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错,文中药店老板“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是一种“看热闹”的心理,并无“同情”,更无“关心”;从原文“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分析,旺子媳妇、吴二婶更多的恐怕也是“看笑话”的心理。D项,“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错,太绝对,也于文无据。‎ ‎【5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善良孝顺”的性格特征。‎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善良孝顺”“坚强隐忍”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此题从“设置背景,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发展”“深化小说主题”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 古代诗文阅读(5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 ‎7、B(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学常识。服丧一年应为“期服”。)‎ ‎8、D(应是措辞委婉)‎ ‎9、(每小题5分)‎ ‎(1)、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式因为这种感情让我实在是不忍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 ‎ (2)、我活着应当为陛下献出生命,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之恩 。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C ‎11、B。汉考试法之一。选士的一种以经术为内容的考试方法。主试者提出问题,书之于策,覆置案头,受试人拈取其一,叫作“射”;按所射的策上的题目作答。 射是投射之意。‎ ‎12、C.“对犯错或作恶的,则公开教育批评”与原文内容不相符。原文应是“如果看到有过失料理不好的,马上教诲开导,但不大肆宣扬”。‎ ‎13、①周武帝听说(这事)而召见他,与(他)谈话后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济北太守,但景茂因为母亲去世而辞职。(补出“他”1分,译出“器”“授”“忧”各占1分,文意1分)‎ ‎②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或者“背弃皇上、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 (“畔、背”1分,“于蛮夷”介词结构后置1分,“何以……为”固定句式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公孙景茂,字元蔚,是河间县阜城人。(他)容貌强壮高大,少年时喜爱学习,广泛地涉猎、阅读各种经史书籍。在魏国时,被考察推举为孝廉,射策(汉考试法之一)时考中甲科,担任襄城王长史,兼任参军之职。后来调任太常博士(掌祭祀礼乐之官),(对礼乐祭祀的制度)有很多改革,当时人们称他为“书库”。后来担任过高唐令,大理正等官职,都有能臣之名。等到南齐灭亡时,周武帝听说这事而召见他,与他谈话后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济北太守,但景茂因为母亲去世而辞职。 ‎ 开皇初年,皇帝下诏召(景茂)入朝,向他询问为政之道,任命他为汝南太守。后来不设汝南郡,就转任曹州司马。任职几年,因年老有病请求告老还乡,(武帝)下特别的诏书(褒美嘉奖的诏书)不答应他(告老还乡)不久,升任息州刺史。任职期间,法令清明简约,大兴德行教化。当时适逢平定南陈作战期间,出征的将士在行军路上有人生病,景茂减少自己的俸禄,用来买粥买药,分别接济他们,依靠他的接济存活的人有一千多人。皇帝听说后表扬他,下令将他的事迹昭示给天下百姓。开皇十五年,皇上驾临洛阳,公孙景茂去拜见(皇上),当时年纪有七十七岁。皇上让他到殿上坐,问他年纪多大了,景茂把实情告诉皇上。皇上怜悯他年纪大了,嗟叹了好一阵子。景茂再拜说:“吕望八十岁才遇到周文王,我超过七十岁就遇到陛下了”。皇上听了很高兴,赐给他三百段布匹。下诏说”景茂修养身心品德高洁,年纪大了也不松懈,做地方长官能教化百姓,名声政绩都很突出。”‎ 转任道州刺史时,景茂把自己的俸禄全都拿来买牛、鸡、猪,分给孤寡老弱不能养活自己的人。景茂喜欢单独骑马巡视百姓,每家每户都进去看,视察百姓的财产家业。看到有料理得好的,就在大的集会上褒奖讲述;如果看到有过失料理不好的,马上教诲开导,但不大肆宣扬。从此以后,人们都仗义谦让,互通有无,男的相互帮助耕地除草,妇女们就一起纺织,大的村落有的数百户人家,就好像一家人的事情一样。那以后向朝廷请示政事时,皇帝特别下诏听从他。仁寿年间,上明公杨纪出使河北,看到景茂精神风采依旧,回去后把情状上奏给朝廷,于是就被任命为临淄刺史,把可以坐车马,距京城路近的官职赐给他。前后担任几个职位,都有属于有德行的政绩。评论他的人称他为贤能的州郡长官。大业(隋炀帝年号)初年,在官任上去世,享年八十七岁,谥号曰康,下葬那天,各州来奔丧的百姓官吏有几千人。有的人赶不上参加下葬礼,都向着景茂坟墓的方向伤心地哭泣,在野地里祭奠他之后才离去。‎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DE 解析:D项,运用了对比手法;E项,尾联是直抒胸臆。‎ ‎15、运用了形象贴切的比喻手法。此联以“利剑”“苍鹯”自喻,既写出了心志的高远,要为国家出力,又写出了遭遇现实之挫折,壮志之难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1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17、A ‎【解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1)“青云直上”比喻官职升得很快很高,此处使用不当,可改为“扶摇直上”(2)碎琼乱玉,比喻地上的雪花,使用正确。(3)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使用正确。(4)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句中是“表演”用在此处不当。(5)日薄西山,指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句子是“利润下滑”,此处不合语境。‎ ‎(6)不落言筌,指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使用正确。故选A。‎ ‎18、A ‎【解析】‎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B项,语序不当,应先说“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后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C项,成分残缺,“贸易保护”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其后加上“事件”。D项,“完善……状况”搭配不当,改为“改善……状况”。故选A。‎ ‎19、A ‎【解析】其实文字的第一功能就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把他们引入博大精彩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是文字的另一功能,两种功能是并列关系,所以A 正确。‎ 四、写作。‎ 范文:‎ ‎“黑衣男”的正义可以更具温情 男子地铁车厢内随地吐痰遭一女士指责后,反而用污言秽语辱骂,连身边的小孩和老人都毫不顾及,终被黑衣壮汉踢脚教训。事件发生后,义愤填膺者有之,拍手称快者亦之。但无论何种反应,都意味着正义尚在、公道犹存。这正是这件事让人欣慰的地方,让人能触摸到人性温暖的地方。‎ 按理,出脚伤人,以暴制暴等反文明的行为总是不对的,但民调显示,认为“黑衣男”该踢的占七成,原因就在于“黑衣男”的“暴”并非简单的“暴”,至少在特定情境下特殊时间里可控状态下的“暴”,是轻微暴力,而非流氓暴力,是一定限度内可控范围下且裹挟着正义与公道色彩的暴力。(概念厘定与概念区分)‎ 为什么说“黑衣男”的“暴”是具有公道色彩的呢?在近于失控的情况下,面对一个基本素养严重缺少又无法明理的人,道德约束乏力,法制管教艰难,选择“暂时性轻暴力”可能是“吐痰男”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路径,这可能正适合他当下的认知水平。“黑衣男”暴力的动机是想控制局势,结果也达到了目的;程度上有分寸,那一脚的效力连轻伤的级别都达不到,且毫无穷追猛打之势,旨在局势的掌控,所以,尽管这种具有正义色彩的暴力依然是反文明的,不能被提出和被鼓励,却可以被理解。与“理中客”相比,人们的情感更激赏”黑衣男“,这既是人性光亮的所在,更是正义与公道本身的力量体现。为“黑衣男”设身处地所想的这份“情”只要建立在对社会公序的维护与人性最深沉的爱的基础上,都可以被理解。‎ 这不是替“黑衣男”开脱,身具正义的勇士也无需别人担责。整个事件中我反而觉得“吐痰男”才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一个。不能随地吐痰、不在妇幼老弱面前大声辱骂,这连几岁大的孩子都熟知的常理,“吐痰男”却浑然不觉,且似乎“理直气壮”,可见受弊之深。显然,与正常人相比,“吐痰男”有太多的教育缺失,这种缺失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它很大程度源于社会的各种因素。心理上的病痛较之身理上的病痛更严重,更凄惨。既如此,社会就有责任帮他,而不是在道义上遗弃他。‎ 所以,当地文明办如果不把工作止于发发文件,写写总结,至少遇到特殊个案时能走出户外,协同“黑衣男”一起上门服务,握手言和,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吐痰男弥补缺失的礼仪知识,甚至解决他生活上的一些困难,相信“中国制造”的将不再是被网有定性的“渣男”,这称谓,毕竟搁在谁头上都会不好受。若是“正义”之上更有“温情”弥漫,于公于私都将是好事。(980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