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区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互联网+”正在极速转向“人工智能+”时代。中外学者往往用技术“爆炸”“奇点”“革命”等来描述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的扩张速度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英国学者卡鲁斯·蔡斯指出:“智能爆炸的可能性通常被称为技术奇点。对于人类来说,这有可能是惊人的好消息,也有可能是灾难性的一刻。”而全球大众传媒似乎主要在渲染“灾难性”一面。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而当今天AI似乎也可以有“思想”的时候,我们人类的尊严正在被机器“冒犯”。除了“思想(哲学)”外,在AI引发的艺术文化生产革命中,这种尊严也正在被“冒犯”:电脑自动作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AI也可以作曲了……这其中的“现象级事件”似乎应该是微软AI机器人小冰竟然开始作诗,并且还出版了一本像模像样的诗集。 现代人对于自己的尊严被冒犯所产生的抵触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本能反应——对于闯入文艺创作领域的AI,传统意义上的文艺生产主体,尤其是艺术家,目前的总体情绪大抵就是如此,这从他们公开发表的一些言论可见一斑。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抵触可被理解为一种全新的“卢德谬论”。“卢德谬论”是发展经济学中的观点。19世纪,蓝领工人认为在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机器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导致失业率增加。现在这一观念又在人类与AI的关系中得到了更加直观的呈现。 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是人常有的另一种本能反应,这种恐惧与抵触情绪交织在一起,会深刻影响我们对于AI的认知。这种复杂的情绪很早就被好莱坞电影工业充分利用,生产出一部又一部智能机器人威胁乃至取代、毁灭人类的科幻大片。近年来,随着AI的爆炸性发展,有关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索菲亚等的商业噱头在大众媒体上疯狂传播,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AI的恐惧和抵触,放大了对AI认知的“卢德谬论”。 艺术家普遍认为,没有“情感”的冰冷机器所生产的“艺术品”,无法触动人的审美情感并引发心理审美反应,因此不具有欣赏价值。但是,如果我们对上述观点进行深入反思,会发现不少问题。假如没有情感的“自然”所“生产”出的景物能引发人的审美参与,那么由机器创作的“艺术品”未必就不能与人类进行审美互动。根据“图灵测试”原则,一个人和一台拥有智能的机器设备被隔开,在互不相知的情况下进行随机的提问交流,如果超过三成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对方是机器设备,那就代表了这台设备拥有“人类智能”——这种图灵测试也可用来 对 AI所生产的艺术品进行测试,以证明AI机器是否具有审美智能。AI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神经或心理反应,其所生产的艺术品也能相应地引发人脑神经或心理的审美反应——这至少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能的。我们可以质疑当前AI的思想或艺术创作能力,但是应该明白,AI还处于“婴幼儿”期,其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具有无限潜能,尽管在其成长过程中还需要人类提供帮助。 面对全球对AI的认知状况,只有人文主义情怀是不够的,科学的理性反思非常必要——文化理论研究大有可为。 (摘编自刘方喜《从“机械复制”到“机械原创”:人工智能引发文化生产革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人工智能急速扩张,学者和大众传媒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前者往往关注其革命性的社会影响,后者主要渲染“灾难性”的一面。 B. 以前电脑自动作画、作曲并未引起人们的警觉,但微软AI机器人小冰作诗事件冒犯人类思想的“尊严”,引发了人们的恐惧和抵触。 C. 近年来,阿尔法狗、索菲亚等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强化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和抵触,对人工智能认知的“卢德谬论”愈发被放大。 D. 人工智能在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方面具有无限潜能,但是目前其思想或艺术创作能力尚不够成熟与强大,还需要人类帮助促进其成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所引发的艺术文化生产革命为立论背景,就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问题展开论证。 B. 文章借用经济学上的“卢德谬论”,对艺术家等文艺生产主体面对人工智能闯入文艺创作领域的抵触情绪作了否定。 C. 文章以“图灵测试”的原则为论据,有力地驳斥了艺术家所持的人工智能生产的艺术品不具有欣赏价值的观点。 D. 文章破立结合,在批判了人们人文主义情怀泛滥之后,正面提出了对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应该秉持的正确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对人工智能的抵触情绪理解为全新的“卢德谬论”,是因为艺术家的尊严被人工智能冒犯的观念,与世纪劳动力被机器取代的观念相似。 B. 好莱坞利用人类的恐惧和抵触情绪生产出智能机器人威胁乃至取代、毁灭人类的科幻大片,说明人类的消极情绪也蕴含着积极的商业价值。 C. 没有情感的“自然”所“生产”出的景物和由机器创作的“艺术品”都有可能引发人的审美参与,由此可见,审美只是来源于人们的内心。 D. 从“机械复制”到“机械原创”,人工智能引发了文化生产革命,不仅将会带来文艺创作的繁荣,而且会促进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回归文本找到选项的内容,将选项内容与题干要求进行比对,看是否符合题意,从而确定正确答案。A项,“学者和大众传媒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前者往往关注其革命性的社会影响,后者主要渲染‘灾难性’的一面”以偏概全。由“英国学者卡鲁斯•蔡斯指出:‘智能爆炸的可能性通常被称为技术奇点。对于人类来说,这有可能是惊人的好消息,也有可能是灾难性的一刻’”“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而当今天AI似乎也可以有‘思想’的时候,我们人类的尊严正在被机器‘冒犯’”可知,学者也关注灾难性影响。B项,“以前电脑自动作画、作曲并未引起人们的警觉”曲解文意。由第一段“除了‘思想(哲学)’外,在AI引发的艺术文化生产革命中,这种尊严也正在被‘冒犯’:电脑自动作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AI也可以作曲了……”可知,电脑作曲已经引起人们的警觉。C项,“阿尔法狗、索菲亚等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强化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和抵触,对人工智能认知的‘卢德谬论’愈发被放大”曲解文意。由第三段“随着AI的爆炸性发展,有关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索菲亚等的商业噱头在大众媒体上疯狂传播,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AI的恐惧和抵触,放大了对AI 认知的‘卢德谬论’”可知,是媒体对这种商业噱头的疯狂传播“强化”恐惧和抵触,“放大”了“卢德谬论”。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梳理文章的结构脉络,勾画出每段的段首语或中心句;其次,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注意分析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找出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C项,“文章以‘图灵测试’的原则为论据,有力地驳斥了艺术家所持的人工智能生产的艺术品不具有欣赏价值的观点”错,由第四段“这种图灵测试也可用来对AI所生产的艺术品进行测试,以证明AI机器是否具有审美智能。AI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神经或心理反应,其所生产的艺术品也能相应地引发人脑神经或心理的审美反应——这至少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能的”可知,图灵测试不是有力的论据,它只是一种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筛选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性的句段;然后将选项信息带入选文比对辨析,尤其要联系上下文体会。特别注意因果、条件、假设等逻辑性的错误。C项,“由此可见,审美只是来源于人们的内心”以偏概全,由第四段“假如没有情感的‘自然’所‘生产’出的景物能引发人的审美参与,那么由机器创作的‘艺术品’未必就不能与人类进行审美互动”可知,引发人的审美参与的,除了来源于人们的内心,还来自于景物和“艺术品”自身的美。故选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 月 26 日,在 2019 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18 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8 年短视频和网络转载领域版权秩序得到明显改善,但图片作品侵权案件爆发式增长,公众号抄袭、非法转载现象严重。报告建议加快推进《著作权法》修订进程,促进交易平台透明化。 报告认为,2018 年,我国 5G 发展进入快车道,新技术与内容产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模式。版权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行业监管愈加严格,提升了用户的付费意愿,商业模式进一步升级。2018 年,用户付费已占网络版权产业整体市场规模近 50%,用户付费和广告收入双引擎驱动的盈利模式得到进一步稳固。 报告认为,2018 年,我国网络版权保护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现行著作权法律制度不能适应产业发展新需求,侵权盗版方式“去中心化”增加版权保护难度,内容产业“重产轻质”,创新能力不足,版权国际应对面临更多挑战。 另外,2018 年,图片作品侵权案件呈爆发式增长,公众号抄袭、非法转载现象严重,案件区域集中态势非常明显。刑事案件中,游戏作品仍然是“重灾区”。 对此,报告建议加快推进《著作权法》修订进程,完善版权制度体系,鼓励创新激发原创动力,创新版权治理模式,推动版权信息共享,促进交易平台透明化。 (摘编自《网络版权报告:图片侵权爆发式增长,公众号抄袭现象严重》,《新京报》2019 年 4 月 26 日) 材料二 注释:在线视频广告营销收入指在线视频企业或者门户网站旗下的视频平台获得的全部广告投放金额,包括在线视频企业旗下细分产品平台;版权分销是指公司向著作权人购买独家作品版权后,又将该作品版权再分销给其他公司,然后从中赚取差价的模式;用户付费指企业的视频业务通过用户获得的付费额,包括会员费、单次点播付费等;其他是指在线视频平台在前述几个业务细分之外的业务规模,例如娱乐相关硬件的售卖、电商业务等。 (摘编自《2017 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研究报告》) 材料三 走好网络版权保护之路,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建立适应当下需要的版权保护模式。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传播方式,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网络聚合等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智能语言、网络直播、电子竞技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对网络版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适应网络时代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复杂性、裂变性等特点,要通过健全版权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技术手段,编织更加严密的版权保护网。另一方面版权交易平台滥用诉权谋取私利的歧途,启示我们,唯有在版权的确权、授权、交易、使用上找准各方利益平衡点,版权保护才能发挥其“保护和激励原创,促进文学、艺术、科学繁荣”的作用。 没有一个良性的版权市场,不会有版权事业的长足发展。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版权保护交易市场,关键在于多方合作。作为监管单位来说,要厘清版权所有者、交易平台、使用者各方的行为边界,以规则意识破除市场交易的乱象,奠定版权市场的基石。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来说,依法依规开展经营业务是底线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要优化产品服务的模式,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交易方案,推动行业风气转变。而对于媒体和公众而言,任何时候版权意识不能丢,尤其是在使用网络作品时,避免“拿来就用”,做到“规则紧绷”。市场参与各方形成强大合力,方能推动版权保护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迈进。 (摘编自高兰《网络版权保护,多方合作才能行稳致远》人民网 2019 年 4 月 26 日)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广告营销收入占比 2012 年至 2020 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各业务营收中始终是占比最高的项目。 B. 在版权网络视频行业各业务营收构成中,用户付费收入占比 2017 年前逐年提升,预计 2018 年至 2020年期间变化不大。 C. 娱乐相关硬件的售卖、电商业务等其他收入占比 2017 年较前一年降幅较大,但预计到 2019 年占比将再次超 20%。 D. 在各项业务中,用户付费收入占比是增幅最大的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版权保护逐渐取得成效。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2018 年短视频和网络转载领域版权秩序得到明显改善,这直接表现为 2018 年网络视频用户付费收入在网络版权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占比近 50%。 B. 我国网络版权产业整体市场就内容产业方面来看,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质量,这样就能够避免版权国际应对面临的挑战。 C. 随着 5G 快速发展,网络侵权行为将呈现隐蔽性、复杂性、裂变性等特点,需要加快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版权保护模式。 D.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对网络版权保护提出了新挑战,也为编织更加严密的网络版权保护网提供了技术支持。 6. 在新时代,做好网络版权保护需要哪些方面的力量参与?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4. A 5. D 6. ①政府,做好法规制度建设,维护版权保护环境;②监管单位,厘清行为边界,树立规则意识;③相关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经营业务,推动行业风气转变;④媒体和公众,遵守规则,强化版权意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进行一一比对。A项“广告营销收入占比 2012 年至 2020 年呈逐年下降趋势”错,由材料二图表可知,2017年为49.6%,高于2016年49.0%。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并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结合语境进行辨析。A项,“2018 年网络视频用户付费收入在网络版权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占比近 50%”错。由材料一“2018 年,用户付费已占网络版权产业整体市场规模近 50%”可知,包含所有的用户付费方式,选项缩小了范围;B项,“这样就能够避免版权国际应对面临的挑战”说法绝对。“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只是应对挑战的一个方面。C项,“随着 5G 快速发展,网络侵权行为将呈现隐蔽性、复杂性、裂变性等特点”混淆已然和未然。由材料三“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传播方式,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网络聚合等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智能语言、网络直播、电子竞技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对网络版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适应网络时代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复杂性、裂变性等特点”可知,网络时代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复杂性、裂变性等特点已经成为现实。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间,其次回归原文勾画出相关语句,最后进行筛选整合。表述时要立足文本,不可随意生发。解答本题,先明确题干要求,“做好网络版权保护需要哪些方面的力量参与?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时先答哪些方面,再答作用。由材料一“图片作品侵权案件爆发式增长,公众号抄袭、非法转载现象严重。报告建议加快推进《著作权法》修订进程,促进交易平台透明化”和材料三“适应网络时代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复杂性、裂变性等特点,要通过健全版权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技术手段,编织更加严密的版权保护网”概括出政府要健全法制;由材料三“作为监管单位来说,要厘清版权所有者、交易平台、使用者各方的行为边界,以规则意识破除市场交易的乱象,奠定版权市场的基石”概括出监管单位要树立规则意识;由“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来说,依法依规开展经营业务是底线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要优化产品服务的模式,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交易方案,推动行业风气转变”概括出企业要推动行业风气转变;由“而对于媒体和公众而言,任何时候版权意识不能丢,尤其是在使用网络作品时,避免‘拿来就用’,做到‘规则紧绷’”概括出媒体和公众要强化版权意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打开的密函 [美]爱尔斯·爱辛格 这个军人不该打开密函的封口…… 有好长一段时间总部没有任何消息传来,看起来部队要在那里待上整个冬天了。附近的田野上最后的草莓都掉落下来腐烂了。哨兵们孤零零地坐在树干上看斑驳的树影。敌人在河的对岸没有发动攻击。 有一天早上,部队派他带信到总部。他把信送到后,他们问了几个问题。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们交给他一封封了口的信,规定他在天黑前要带回自己的部队去。他们指示他走捷径,并在地图上指给他看。但令他很不高兴的是,他们还派了一个人跟他一起回去。他们警告他要小心,然后就叫他出发了。司机常常有意无意地回头看身后带着密函的男人,好像要确定他的“货物”是否安在。这使他很生气,更让他相信他的上司一点都不相信他。 密函里到底装了什么?那天清晨他听到有人说河的对岸有动静,但这些谣言总是随时随地都可听到,而且很可能是上司故意说了要让部队静下来。同样地,派他送信也可能只是一个诡计。他告诉自己最好能知道信的内容是什么,因为他们现在走的路线是在敌人的监视范围内。如果他们问他为什么打开信封,只要以此为理由就可以了。他摸摸口袋里的信,并用手指碰一碰封口,想打开它的欲望就像发烧一样让他全身发热。 有个地方却有一棵树干弯曲往下长,车子在紧急刹车后停在一堆泥上。引擎熄火了,鸟类的叫声使得丛林比以往更沉寂。司机开始试着找出车子的问题,当他趴在车子下,这个男人不再迟疑,打开信封,很小心地还将封口保留原状。他靠在车上读这封信,上面竟然写着要把他射杀。在司机从车底爬出来并宣布一切妥当之前,他赶快把信放回他胸口的袋子。 他相信司机是他们派来的杀手。司机突然转头说:“我们将有一个宁静的夜晚。”这听起来真是最讽刺的话。这个男人终于忍不住拿出他的左轮枪。 当第一声枪声响起时,他以为自己提前开枪了。但假如他的同伴已经中弹,那他的灵魂一定又出现了,因为他加速继续开车。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他才发现中弹的不是司机而是他自己。他的手臂松垂着,左轮枪也掉了下去。在他们到达树林之前,更多的枪声响起,幸好他们都躲过了。在前面的那个鬼转动他那高兴的脸面向他。 “能通过真幸运,”他说,“那块平原被敌人监视着。” “停车!”男人大喊。 “不能在这里停车,”司机回答,“我们最好再进去一点。” “我受伤了。”男人绝望地说。司机往前开一点路然后停车。他先止住血,再把伤口包扎起来。他说了一句他惟一能想到的安慰话:“我们快到了。” “等一下!”他大声地说。 “有什么要紧事吗?”司机不耐烦地说。 “信……”男人说。他把它从口袋拿出来。在他最难过的时刻,他用不同的角度来看这封信。命令里说要把带信者射杀,却没提到名字。 “拿着它,”他说,“我的外套上都是血。” 假如他的同伴拒绝拿的话,事情就明朗了。一阵沉寂后,他觉得信被拿走。 “好吧!”司机说。最后的半个小时在安静中度过,时间和距离都变成狼的叫声。他听到有个声音问:“他还醒着吗?”但他紧闭着眼睛。“你照顾他,”司机说,“我必须赶时间。” 这个男人希望他们赶快来替他包扎伤口,但当他疲倦地睁开眼睛,却发现只有他一个人。房子里有很多来来去去的声音,说话声,走路声,还有关门的声音。他试着坐起来,但发现自己异常的虚弱。房子附近愈来愈吵了,一定有特殊事件发生了。 当他醒过来时,他发现他的伤口已经包扎过了。司机正弯腰看他,一名军官站在床头,他才了解自己还没死。 “信呢?”他说。 “它被你的血弄脏了,但还看得清楚。”军官回答。 “我该自己送的。”他说。 “我们正好及时赶到,”司机打断说,“敌人展开一场大突击。” “这正是我们在等的消息。”军官在转身离开时又评论道。在门口,他又转身补充说:“幸好你不知道信的内容。我们有特殊的密码代号!”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一句颇有匠心,有一箭三雕的效果:既开门见山,呼应题目;也表明故事将采用倒叙的方式讲述;又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他”之所以最终选择打开密函,是因为上司不信任他,给他委派了一名司机同行,而他又感觉受到司机有意无意的监视,故而激发了好奇心。 C. 小说的题目“被打开的密函”语带双关,一方面指的是“他”打开了那封军事上的密函,另一方面又暗指他打开了自己人性上猜疑的“密函”。 D. 司机不断回头打量送信者,过敌人监视区前说“将有一个宁静的夜晚”,可见其热情友善、诙谐乐观;他能及时将信转给军官,可见其恪尽职守。 8.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他”带回密函过程中的具体心态。 9. 小说最后以军官补充的两句话作结,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上司派司机与之同行,司机总打量他,可见他心怀不满;②内心充满了打开密函的欲望,并最终打开密函,可见他好奇、猜疑;③得知密函“真相”后,他掏出左轮枪,他防备心重;④受伤后,他想嫁祸于司机,心阴狠;⑤发现未被识破,他极力掩饰。 9. ①揭示真相,解开悬念,使情节完整;②讽刺批判人性的阴暗,凸显主题;③情节戛然而止,留下回味和想象的空间,增强了艺术效果。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他’之所以最终选择打开密函,是因为上司不信任他,给他委派了一名司机同行”理解错误,由原文“但令他很不高兴的是,他们还派了一个人跟他一起回去”“这使他很生气,更让他相信他的上司一点都不相信他”“同样地,派他送信也可能只是一个诡计”可知,是他的多疑才感觉上司不信任他,委派司机也是为了保护他。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审题,“分析‘他’带回密函过程中的具体心态”,回归原文找到相关情节,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心态。由“但令他很不高兴的是,他们还派了一个人跟他一起回去”概括出他的不满;由“他告诉自己最好能知道信的内容是什么”“他摸摸口袋里的信,并用手指碰一碰封口,想打开它的欲望就像发烧一样让他全身发热”“这个男人不再迟疑,打开信封,很小心地还将封口保留原状”概括出他的猜忌、多疑;由“他相信司机是他们派来的杀手。……这个男人终于忍不住拿出他的左轮枪”概括出他防备心重;由“‘拿着它,’他说,‘我的外套上都是血。’假如他的同伴拒绝拿的话,事情就明朗了”概括出他嫁祸于人的阴狠;由“‘我该自己送的。’他说”概括出他的虚伪,想极力掩饰。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的能力。重点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解答此题,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幸好你不知道信的内容。我们有特殊的密码代号!” 小说最后以军官补充的两句话作结,揭开开头“这个军人不该打开密函的封口”的悬念,使情节完整;从主题的角度,结尾军官的话揭开了悬念,所有的怀疑不信任都源于人性的多疑,小说揭示和批判了人性阴暗、猜疑等丑陋的一面;从艺术效果的角度,小说情节在军官的话中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想象的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昭度,字正纪,京兆人。擢进士第,累迁中书舍人。僖宗西狩,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从。未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京,授司空。再狩山南,还次凤翔,李昌符乱兴苍卒,昭度质家族于禁军,誓共讨贼,士感动,乃平昌符。迁太保,兼侍中。昭宗即位,守中书令,封岐国公。阆州刺史王建攻陈敬瑄于成都,以昭度为西川节度使。敬瑄不内,诏东川顾彦朗与建合兵以讨,拜昭度兼行营招抚使。乃建幢节行城下,谕其众曰:“毋久闭垒。”敬瑄遣人詈曰:“铁券,先帝所命,若何违之?”淹半岁,始拔汉州。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未半道,建以重兵守剑门,急攻成都,囚敬瑄,自称留后。罢昭度为东都留守。杜让能既被害,以司徒、门下侍郎复为平章事,进太傅。王行瑜求为尚书令,昭度建言:“太宗由是即位,后人臣无复拜者。郭子仪有大功,尝授之,固辞免,况行瑜乎?”乃更号尚父。行瑜怨。会用李磎辅政,而崔昭纬密语行瑜曰:“前公已为尚书令,昭度持不可。今又引磎叶力,此奸人务立党与,惑上听,恐事复有如杜太尉时。”行瑜乃与李茂贞数上书讥诋朝政。昭度惧,称疾,罢为太傅,致仕。行瑜、茂贞、韩建联兵至阙下,言昭度伐蜀失谋,请贬之。未及报,而行瑜收昭度于都亭驿杀之。天子不得已,下诏暴其罪。行瑜诛,乃追复官爵。许其家收葬,赠太尉。 (节选自《新唐书·韦昭度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 B. 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 C. 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 D. 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禁军,古代直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和皇宫、京城警备任务的军队,也称御林军。 B. 国公,封爵名,被封者一般都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国公”前所冠是封邑或封号。 C. 铁券,皇帝赐给功臣信物和凭证,允许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除死罪,也叫免死券。 D. 致仕,交还官职,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与致事、致政、休致、乞骸骨等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昭度颇有才干,位高权重。他考中进士后,官职多次升迁,历任中书舍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空、太保等职;昭宗即位,被封岐国公,死后追赠太尉。 B. 韦昭度忠心耿耿,勇于担当。僖宗从山南返回至凤翔时,李昌符发动兵变,韦昭度将李昌符家眷留作人质,发誓讨伐叛乱,让士卒深受感动,最终平定了叛乱。 C. 韦昭度轻信王建,伐蜀失谋。韦昭度受命征讨陈敬瑄,但过了半年都还没有成功,后来轻信王建的谎言离蜀,致使王建很快攻下成都,如愿控制了蜀地。 D. 韦昭度为官刚正,惹祸丧身。王行瑜请求担任尚书令,韦昭度向唐昭宗建言,据理反对,让王行瑜愿望落空,招其怨恨,后来被王行瑜杀死在都亭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奸人务立党与,惑上听,恐事复有如杜太尉时。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这是奸人致力建立党羽,迷惑皇上视听,恐怕事情又会像杜太尉时候那样。 (2)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在水面上振翅拍水,激起的浪涛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回旋飞上了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其大意;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比如名词、动词、虚词、对仗结构等进行断句,用好排除法;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本题“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意思是,王建欺骗韦昭度说:“您让军队风餐露宿,来到边远的地方,在蛮夷之地做事,现在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战争连年不断,朝廷不能太平安定,这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啊,您应该赶快还师平定他们。陈敬瑄是个小人,应该责成我们这些人就可以办好。”韦昭度相信他的话,请求返回。其中“地方”是两个词,“地”是名词,“方”是副词,正的意思,中间要断开,排除AD项。“敬瑄小丑”是判断句,后面应该断开,排除B项。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致仕”与“乞骸骨”意思相同,错。“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己辞官。二者不同。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B项,“韦昭度将李昌符家眷留作人质”张冠李戴。“昭度质家族于禁军,誓共讨贼,士感动,乃平昌符”的意思是,韦昭度将自己家眷留作人质,召集禁军,誓讨叛贼,士人被感动,于是平定了李昌符的叛乱。不是“李昌符家眷”。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准确把握文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句,如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翻译的重点词:(1)务,致力;惑,迷惑;(2)徙于南冥,状语后置,往南方的大海迁徙;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去,离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韦昭度,字正纪,京兆人。考中进士,多次升官至中书舍人。唐僖宗向西进军,韦昭度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的身份受命随从。不久,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僖宗回到京城,韦昭度被任命为司空。唐僖宗第二次进兵山南,回来途中驻扎在凤翔,李昌符作乱,韦昭度将自己家眷留作人质,召集禁军,誓讨叛贼,士人被感动,于是平定了李昌符的叛乱。因功改任太保,并兼任侍中。唐昭宗即位,韦昭度担任中书令,封岐国公。阆州刺史王建在成都攻打陈敬瑄,任命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不内,皇上下诏东川顾彦朗和王建合兵讨伐陈敬瑄,任命韦昭度兼任行营招抚使。于是王建竖起旌旗仪仗来到城下,告谕他们说:“不要长时间关闭营垒。”陈敬瑄派人骂道:“铁券,是先帝的命令,你敢违背吗?”推迟半年,开始攻克汉州。王建欺骗韦昭度说:“您让军队风餐露宿,来到边远的地方,在蛮夷之地做事,现在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战争连年不断,朝廷不能太平安定,这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啊,您应该赶快还师平定他们。陈敬瑄是个小人,应该责成我们这些人就可以办好。”韦昭度相信他的话,请求返回。还没有走到一半,王建用重兵把守住剑门,加紧攻打成都,囚禁瑄,自称留后。而韦昭度则被罢为东都留守。杜让能被害以后,以司徒、门下侍郎的身份复官为平章事,进职太傅。王行瑜请求做尚书令,昭度建议说:“太宗从这个职位即位,此后臣子无人得授此职。郭子仪建有大功,曾经授给他此职,他坚决拒绝不肯接受,何况王行瑜呢?唐昭宗于是加封王行瑜为尚父。王行瑜因此怨恨韦昭度。正赶上任用李磎辅佐朝政,而崔昭纬暗中对行瑜说:“先前您已被任命为尚书令,昭度坚决不让。现在又引荐李磎为宰相,这是奸人致力建立党羽,迷惑皇上视听,恐怕事情又会像杜太尉时候那样。王行瑜就与李茂贞多次上书说韦昭度讥讽诋毁朝政。昭度害怕,以有病为借口,罢官为太傅,退休回家。王行瑜、李茂贞、韩建联合兵力到朝廷,说昭度伐蜀谋划不当,请求给他贬官。皇上还未回复,王行瑜就囚禁昭度在都亭驿杀死了他。天子没有办法,下诏书揭露他的罪行。王行瑜被诛杀后,就又回复了韦昭度的官爵。允许家人收葬他,追赠太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其四)① 白居易 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 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注]①元和十二年作于江州。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交待诗人仕途失意处境,表达他在宦海中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 B. 颔联紧承“功用深”三字,表明诗人修养加深带来了从外到内的改变。 C. 诗人妻儿不过问他,他只管喝酒,勾勒出他在江州时闲适的生活状态。 D. 本诗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即便是运用典故,也浅显易懂不生僻。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意为诗人大笑屈原不知天命,只在江畔丛草间苦苦悲吟;②表达了对屈原被贬后行吟泽畔、抱恨沉江做法的否定,以及诗人自己消除忧喜是非之心,乐天知命的旷达。(或者:诗人大笑表面上看是对屈原被贬后行吟泽畔、抱恨沉江做法的否定,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作者贬谪江州的愤懑,以及如同屈原般的高洁情怀。)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闲适的生活状态”错误。从首句“自从委顺任浮沉”可知作者宦海沉浮,仕途失意;从颈联“不问”“皆慵”可知无聊和孤寂的生活状态。“闲适”理解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问的是尾联的含义,做题时先解释表面的意思,再联系上联和诗歌主题分析深层的情感。 “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表层意思是,诗人大笑屈原不知天命,只在江畔丛草间苦苦悲吟。结合注释“元和十二年作于江州”可知这首诗作于作者被贬江州之时;再联系颔联“灭除忧喜色”“消尽是非心”、颈联“唯耽酒”“只抱琴”都是表面上不问世事、故作旷达之语。据此,本句表面上否定屈原行吟泽畔,不知天命,实则流露出自己被贬的苦闷和仕途的失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陋室”幽静的环境,衬托出“陋室”主人高雅的情趣。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反问语气指出秦在财富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 (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乐景衬哀情,表达词人往事难忘的喟叹。 【答案】 (1). (1)苔痕上阶绿 (2). 草色入帘青 (3). (2)奈何取之尽锱铢 (4). 用之如泥沙 (5). (3)春花秋月何时了 (6). 往事知多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比较简单。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苔,锱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常想,我们就像 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 ),以为我们的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我们 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不可看见的各种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振动。一些科学家对更高数世界的说法 ,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我们宇宙或许是无数个平行宇宙中的一个。每一个宇宙通过无穷多的蛀洞——连通两个时空域的隧道——跟其他宇宙相连。在这些蛀洞之间旅行是可能的,但可能性又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 不足挂齿 微不足道 B. 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 不屑一顾 微乎其微 C. 自以为是 自鸣得意 不足挂齿 微乎其微 D. 自以为是 自鸣得意 不屑一顾 微不足道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 B. 我们就在自己的“池子”里度过我们的一生 C. 在自己的“池子”里,我们就度过我们的一生 D. 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我们的一生度过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不可看见的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各种振动。 B. 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各种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不可看见的振动。 C. 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不可看见的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各种振动。 D. 我们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各种不可看见的振动。 【答案】17. B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其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最后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形容自我欣赏。“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第一处,强调我们认为自己了不起,应选用“自鸣得意”。第二处,根据下文“拒绝承认”,强调主观上不接受,应选用“自以为是”。“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不屑一顾”,意思是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含有极端轻视的意思。第三处,“一些科学家对更高数世界的说法”是强调不值得一看的意思,应选用“不屑一顾”。“微不足道”和“微乎其微”,都含有极微小的意思。“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而“微不足道”是说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很小。第四处,强调可能性极小,应选用“微乎其微”。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根据上文我们就像“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本句应该强调“就在自己的池子里”,“度过我们的一生”。A项,强调“我们的一生”怎样度过,不合语境;C项,“就度过”不合语境;D项,强调“我们的一生度过”不合语境。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划线句“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不合逻辑。科学家发明力,不是假设的情况,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删除“如果”,排除BC项;划线句“不可看见的各种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振动”语序不当。“充满于我们周围”是领属性短语, “各种”是数量词,“不可看见”是动词性短语,按照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应是先领属性,再数量词,再动词性短语。排除A项。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字。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维码应用渗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购物、支付、交友、出行,①______。据报道,中国拥有世界上90%的二维码个人用户,“扫码”不只是一种工具,更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然而,人们享受着“黑白方块”带来的便利,②____________。目前涉及二维码的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扫描后打开钓鱼网站,诱导用户填写账号密码,盗走个人信息和钱财;二是打开恶意下载网页,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③___________,特别是面对“扫码中奖”“扫码领红包”等诱惑,更应保持“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警惕。 【答案】 (1). ①扫描二维码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2). ②也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 (3). ③消费者应时刻绷紧风险意识这根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第一处,根据上文“二维码应用渗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知,话题主语应该是“二维码”,根据下文“中国拥有世界上90%的二维码个人用户,“扫码”不只是一种工具,更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可知,本句的意思是“扫描二维码已经很普遍”;第二处,根据上文“然而,人们享受着“黑白方块”带来的便利”可知,主语是“人们”语意发生转折,根据下文“目前涉及二维码的风险主要有两类”可知关键词是“风险”,据此,得出答案;第三处,承上文面临扫码的风险,下文强调“特别是面对‘扫码中奖’‘扫码领红包’等诱惑,更应保持‘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警惕”的情况,本句应强调消费者对风险的警惕意识。 21.仿照下面示例,用所提供的两组词语,分别扩展为一句话。要求:逻辑合理,意思明确,句式可以不一致。 示例:成功 自信 热忱 自信才能激发热忱,热忱才能铸就成功,成功首先需要的是自信。 (1)为学 立志 恒心 (2)知识 信念 行动 【答案】示例:(1)为学须有恒心,恒心始于立志,立志是为学的第一步。(2)知识可以催生信念,信念能够指导行动,行动可以检测知识的真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主要分析所给例句的两个方面:“逻辑合理”和“意思明确”。仿写的关键在于三个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要合理。第一组,“恒心”是“为学”的条件,“立志”是“为学”的前提,“恒心”是“立志”的保障;第二组,“知识”是“信念”的条件,“信念”是“行动”的导向,“行动”是“知识”的验证。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盒马官微上一则特别的招聘启事迅速引发关注:“有小龙虾剥得快的吗?有剥完小龙虾不想吃的吗?诚聘剥虾师……” 在消费多元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意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化,于是衍生出许多眼花缭乱的“新型职业”,如遛狗师、陪跑师、失意倾听师、网约按摩师、家庭整理师等。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答案】范文:对“新型职业”不能“捧杀”也不能“棒杀” 消费多元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意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化,于是衍生出许多眼花缭乱的“新型职业”,如遛狗师、陪跑师、失意倾听师、网约按摩师、家庭整理师等。尽管有的被视为“不务正业”,但并不妨碍其成为年轻人的就业选择。因此,当剥虾师成为一种新职业,且要求做到“只剥不吃”,我们不必感到诧异。 智联招聘近几年在多次调查中发现,传统的雇佣关系已逐渐被打破,年轻一代不喜欢打卡、固定工时、科层管理的传统公司。而风起云涌的新经济,让工作的定义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选择了全新的就业模式,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活力。 可以看到,新兴职业多属于服务行业,赚的是“智慧钱”和“个性钱”。比如,酒店试睡员的工作并没有想起来那么简单:不仅试睡前需要做大量案头工作,入住酒店后还必须对种种细节观察入微,并用大量引人入胜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来描述住宿体验,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 不过,作为一种新兴职业,也很容易陷入“野蛮生长”的境地。一些人看中陪购师的有利可图,却懈怠于繁冗的培训。与此同时,也有人对剥虾师这个新职业并不看好,认为给社会培养了“懒虫”:既然好吃小龙虾,为什么不亲自剥?有的甚至用“小学生不会剥虾、望虾兴叹”的新闻来说明——这是让更多人养成“懒”的习惯,尤其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事实上,任何新兴职业的发展,都难免在“创业”之初存在流弊,甚至乱象丛生。然而,对年轻人来说,新兴职业的出现无疑增加了诸多就业机会,我们不妨多一些鼓励的掌声。同时,相信通过市场的规范运作和政府的有效监管,“陪人逛街”也会理直气壮走向市场大潮,博得一席之地。 过去,一些新职业出现后,往往也伴随着刻板印象和讽刺之声,如将电竞职业视作不务正业,对外卖小哥抱以异样眼光……新职业群体能否壮大,其实也是社会包容度的试金石。随着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化,还将有更多新职业接踵而至。在价值实现多元化的今天,对剥虾师这样的新职业,一味的“捧杀”和“棒杀”都是不足取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一是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本题“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任务指令明确,“以上材料”考查考生对于材料的全面理解,“感触和思考”又不能局限于材料,体现考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解读材料,审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消费多元的今天”“年轻人”“兴趣爱好职业化”“新型职业”“眼花缭乱”等。据此,考生可以思考“新型职业”的出现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得到就业机会,极具发展前景;可以思考新型职业乱象丛生,不会走太远;可以思考年轻消费者呈现出“懒人化”的倾向;可以思考要让新兴职业变成社会认可的职业,更需规则保驾护航。建议考生从辩证的角度的看待“新型职业”的出现。 参考立意: 1、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成为必然 2、健全行业规则,完善相应监管 3、对新型职业不能放任也不能过分打压 参考素材:1、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呈现出“懒人化”的倾向,希望零距离获得商品和服务,而“懒人经济”的出现也在逐渐扩大市场。不难看出,“饭来张口”的生活,正在层层渗透到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中。 2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形态越来越丰富,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成为必然。除了健康管理师,还出现了遛狗师、陪跑师、陪吃师、失意倾听师等过去闻所未闻的职业,成为许多人的就业选择。这些新兴职业的“诞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快速进步的一个缩影,值得喝彩。 3、以健康管理师为例,现在不少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老龄化问题,人们对健康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前景看好。所谓健康管理,就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康复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综合评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对影响健康因素实施干预。目前,我国专职从事健康管理的人还不多。据估计,到2020年,健康管理师需求将超过200万人。即使在二三线城市,月薪也在5000元~7000元,这是很诱人的。 4、另一方面,健全行业规则,完善相应监管。要让新兴职业变成社会认可的职业,更需规则保驾护航。比如,与共享单车有关的新兴职业,都与共享单车共存亡,共享单车因停车等规则缺失,就势必影响到与共享单车相关的新兴职业。所以,对健康管理师这一新兴职业,要及时为其制定行业规范,将其纳入监管视野。厦门市依托医改创新“三师共管”服务模式,将健康管理师与专科医师、全科医师一并纳入统一管理,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社会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5、逛街,似乎从来都是花钱的事。据悉,以“陪人逛街”为职业的陪购师,主要是为顾客推荐衣服、化妆品、配饰等,帮助顾客改善外在形象。许多人无心或不懂得怎样购买自己合适的衣物,在“一对一”的逛街中,陪购师就会高效精准找到最适合客户的服装搭配,给客户设计满意的外在形象。对消费者而言,不仅买到了精神享受,还学到了购物装扮等方面的知识。 结构示例:本题可以采用总分式结构。开头总论,引材料,亮明观点;先分析新型职业出现的背景、好处;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利弊,怎样正确对待新型职业,回扣标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