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 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2020.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释放地摊经济活力,建议在居民区等地提供限时摆摊经营的地方,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给低收入家庭提供购买农产品的服务。 应该说,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是城市治理的方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让一些市民买东西路途更远,价格更贵了。同时,“地摊经济”的不断消失,也让街道变得冷清,少了一些生活气息。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地方已经迈出了“地摊经济”的步伐。成都市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浙江也提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场所,鼓励灵活就业等等。这些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灵活政策,得到了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一务实、灵活的举措,也将引导各地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 当然,发展“地摊经济”并不是说一放了之,重走老路,而是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保证场地卫生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 面对今年的形势,不妨科学有序地发展“地摊经济”,这是恢复经济的务实举措,也体现了民生情怀。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年05月28日) 材料二: 从宏观经济的大视野看,地摊经济一点也不低端。一者,低收入群体可以藉此获得生计保障、资金积累,从而产生滚动发展的可能。像南方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早些年十分倚重“地摊经济”,而一个个小摊贩也确实是畅通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一旦民间创业的血脉被打通,不仅有助于释放民间被抑制被阻遏的生产力,也必将汇聚成复苏经济的一股重要力量。 再者,生活的便利性也会极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增加城市的软实力,擦亮城市的口碑招牌。毕竟,所谓“宜居”,除了山青水绿、文化活动频繁之外,遍地烟火气息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其实,在此之前,四川成都就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尝试,据报道,成都允许临时占道经营两个月来,增加了8万个就业岗位,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此外,浙江杭州、河南许昌也通过开放部分街道为摊贩提供经营场地、帮助解决临时经营设施等难题来实现城市摊贩规范化管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特别是,在强力推进城市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良策解决了很多底层民众的生路,必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然,为“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松绑,并不意味着“大撒把”,放开了就不管了,必须明确,允许摆摊体现的是政策温度,必要的管理丝毫不能放松。只不过,与以往的严厉整治相比,此次的松绑更多指向精准治理,管理的难度不降反升。对于以往习惯于驱赶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而言,这无疑也是一次考验。 无论如何,城市允许摆摊都是令人欣喜的施政实践。尽管从政策到现实还会有些波折,“地摊经济”的春天是否来到还不好说,但总体而言,这样的弹性令人欣慰。 (摘编自龙之朱《“地摊经济”的春天来了吗》) 材料三: 黄钟武是一个水果摊贩,由于没有固定摊位,常年只能到处摆摊经营,遇到城管执法人员,就会被赶走。6月10日晚上,黄钟武正在上西街摆摊卖哈密瓜,看到城管后,条件反射地收拾摊位,准备溜走。没想到这次,城管执法人员却告诉他现在允许摆摊,但是要在规定时间段、规定区域内进行经营活动。 据了解,2020年6月1日起,资阳开始实施《资阳市中心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中心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活动作了一系列规定,其中包括: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的原则,组织设置临时经营场所,引导经营者进入市场从事经营,并加强监督管理。进入临时经营场所经营的摊贩,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业态从事经营,配备垃圾收集容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如何平衡“地摊经济”和规范管理,这成了城市管理的一道重大“课题”。 目前,苌弘广场设立了临时夜市摊区,按照功能分区设置有小吃区、小百货区和水果区,并且在地上画了明显的标线,允许摊贩在17点至21点30分,在一定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同时,要求经营者不得使用音响器材噪音扰民、影响交通、污染环境、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经营者还必须在指定区城按照经营项目规范经营,并实行全天保洁,落实摊位“三包”制度,自备垃圾回收设施,做到人走场清,不留垃圾,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摘编自黄智微《地摊经济:一场“放”与“管”平衡的考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今后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考核内容。 B.尽管从政策到现实还会有些波折,但城市允许摆地摊的确是令人欣喜的施政实践,对于全面解决底层民众生路,必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C.材料二是从宏观经济的大视野这一角度,来阐述城市地摊经济存在的重要意义,呼唤在加强必要管理的同时,给予其更多的政策温度。 D.材料三以资阳市推出相关文件和管理措施为例,探究如何平衡“地摊经济”和规范管理这一城市课题,与材料二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让城市街道变得冷清,少了生活气息,还增加部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一些群众失去生存之路。 B.“地摊经济”需要科学有序的发展,既要大胆迈出步伐,推出务实灵活的举措,更要强力整治,从而大幅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C.南方一些城市早些年 十分倚重“地摊经济”,一个个小摊贩畅通了城市经济,民间生产力得以释放,带来市场经济的发达。 D.“地摊经济”给市民带来生活的便利,生活的便利性也会极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增加城市的软实力,擦亮城市的口碑招牌。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地摊经济一点也不低端”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热闹的早市、夜市,让城市的人文情怀得到更好的体现,城市的发展不应只注重城市建设方面,也应注重城市的人文情怀。 B.“地摊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不但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还能满足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活跃城乡交流。 C.“地摊经济”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也可使作为弱势群体的小摊贩以极低的成本维持生存。 D.“地摊经济”有利于批发零售、餐饮等服务行业尽快恢复发展,是我国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让地摊经济科学有序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同推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亲的鞋子 高军 “爹,走吧,你再住在这里,我就不好看相了!”“不好看相”是当地方言,就是脸面上不好看、说不过去的意思,儿子指着这间凋敞残破的护林房,耐心劝说着,“咱家在村里盖的楼房也是数一数二的,里面很宽敞,咱们可以互不相碍,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住着很方便很自由的。” 儿子指着的这间护林房可有些年头儿了,当年父亲从村里被选为林场的护林员,林场专门在大山深处盖起这间小房子,他经常住在那里,栽树绿化,防盗防火,间伐修枝,几十年就下来了。 现在父亲早已退休,林场也在另一个地方建起了更好的护林房,训练有素的几个年轻护林员也早已上岗,他完全可以搬下来安享晚年。但是他对这里太有感情了,竟然想一直在林废弃的这间破旧护林房里继续住下去。年龄越来越大,体质越来越弱,儿子一直想接他到自己家里住以方便照顾,但是他就是不同意。他经常会在山里转转,拍拍这棵树干,拉拉那个树枝,和树木花草鸟兽们说说话,脸上就都是满足自得的神情了。儿子理解父亲对大山的感情,但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居住在深山里,也确实不能让人放心。 这次,儿子做了充分准备,就是打算彻底说服他的,于是继续劝说着“再说了,咱家一辈子从没占过公家的便宜,人家这个房子是林场的公有财产,你已经退休不是护林员了,还住在这里也不合适啊。”儿子考虑了几天,觉得这样说会有力度的。 “场长说了,这个房子林场已经不用,作废了……” “作废了也是公家财产啊。” 他沉默了,儿子知道父亲已经心动,就继续坚持着。 过了大半天,父亲才又开口:“好吧,我拾掇一下,到时候再搬吧。” 并没有多少东西,也根本没有什么好收拾的,但儿子还是尊重了父亲的要求:“用我帮你吗?……不用啊?……那好,你收拾彻底了,咱们明天来搬。” 儿子离开后,老人在房内这里转转,那里看看,最后才开始拾掇起来,林场里的工具都早已交回去,收拾半天竟然大多都是他穿破的鞋子。他拿出一条麻袋,开始一双双慢慢往里装着。 他拿起一双千层底的布鞋,两只鞋的脚大拇指部位都是窟窿,鞋底脚掌和脚后跟部位也都透了气,一个个麻线针脚还能模糊地看出来,他停下来认真凝视着,眼圈慢慢红了。这是妻子用心为自己做的,连搓麻线、纳鞋底做鞋帮,一直到绱起鞋来,费了老婆几天几夜的工夫呢。做这双鞋的时候他们才刚结婚,现在妻子竟然已经去世五年了。当时他对这双鞋很珍惜,走在山路上有时候就脱下来提在手里,光着脚板走路。妻子知道后,心疼地说:“你是有家口的人,你尽管使劲穿就是,我都跟着你了还能少你的鞋穿?”妻子说到做到,经常为他做出新鞋子来。可是他每天都要巡山几次,磨损得太快太厉害,一双鞋子用不多长时间就穿透了气。为让妻子少受点累,他后来摸索出一个办法,就是每到一个有水的地方,轻轻用鞋底蘸一下水,让底面略微湿一下,这样鞋子就会更加耐磨一些。但是绝对不能湿了鞋面,那样的话就会毁得更快。想到这里,他苦笑了一下“老婆子啊,俺还想穿你做的鞋呢。” 扒拉着,扒拉着,一双用车轮胎皮做鞋底、皮襻交叉钉在上面的自制皮凉鞋露了出来,这种鞋过去都叫鞋垫子,发生孟良崮战役后见了世面的当地人又叫皮坦克,再后来又有了个时尚名称沂蒙凉鞋,过去集市上很多摊位都在卖,价格很便宜,但很耐穿,深受欢迎。“孬处就是磨脚,得先磨破皮肉,然后再磨出来硬皮茧子才成。”他又无奈地摇摇头,陷入了沉思。这双鞋可让他吃苦头了,有一次碰上来偷树的,他一心想抓住人家,结果先是被山坡上的碎沙土滑倒了几次。山上陡坡处随地长着很多擦脚草更让他出尽了洋相,这种草叶片修长,密密麻麻的,地上就像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碧绿毛发,踩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滑倒。那次他被滑下去近百米,眼看被追上的偷盗者向一边跑去,结果他停住的地方距离那人更远了,最后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人影消失在密林深处。那次他的裤子后腚都擦破了,后来还是妻子给缝了两个对称的补丁才又能穿出去,屁股上擦破的地方过了好多天也才结痂痊愈。 第二天儿子来到的时候,看到的除了很简单的几件生活用具外,最需要搬的就是两个大麻袋,儿子一看都是不能再用的破旧鞋子,开始有些烦随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转过头去偷偷抹了一把泪,蹲下给父亲往远处的车上背了过去。 下午,儿媳妇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儿子为父亲满满地斟上一杯酒,恭敬地端到手中,然后端起自己的来:“爹,我敬您一杯,在咱们家里你愿意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尤其那些鞋子都记载着一段您的经历,咱们好好保存。你愿意到山上去转转,也随时去就是……” 他感到眼里热热的,赶紧努力忍住,“爹,咱爷俩干了。” 儿子看到,父亲转过头去看了那两个麻袋一眼,眼里也有了泪花。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虽然早已退休,但对大山感情深厚,经常在山里转转,拍拍树干,拉拉树枝,和树木花草鸟兽们说说话,就感到十分快乐满足。 B.儿子对父亲非常尊重,带着极大耐心劝说父亲回家,“用我帮你吗?……不用啊?……那好”,言行小心翼翼,折射出儿子对父亲的孝顺。 C.父亲摸索出一个用水轻轻蘸鞋底的办法,让鞋底更耐磨,可以穿的时间长一些,这显示了父亲的聪慧细致,也看出他对妻子劳动成果的珍惜。 D.小说的最后,儿子给父亲敬酒,说要好好保存那些鞋子,并同意父亲随时可以到山上转转。这表明儿子最终理解了父亲对大山的感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爹,走吧,你再住在这里,我就不好看相了!”这里采用先声夺人的手法,把儿子对父亲执拗地住在破旧的护林房、给自己丢脸的怨愤传达出来。 B.父亲拿出一条麻袋,把穿破的鞋子一双双慢慢往里装。“慢慢往里装”这个细节中蕴含着丰富情感,也自然引出下文对有关这些鞋子往事的回忆。 C.两大麻袋中的每一双鞋子,都记录下主人公护守山林的感人故事,作者选取了两个典型事例详细描述,以点带面,能带给读者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D.这篇小说借助儿子的视角来写父亲,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情节叙述和转换也很自然,同时用儿子的言行来衬托父亲的形象,增添作品的感染力。 8.小说用大量篇幅描写主人公穿破的千层底布鞋、自制皮凉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儿子为父亲满满地斟上一杯酒,恭敬地端到手中,然后端起自己的来。”这一句传达出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凡此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①头风:头痛病。 ②考竟:拷问致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正 B. ;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其 C.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D.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广义之经书包括一切经传及其注、疏、笺证、义理研究之著作。初指诸家典籍,汉代以下,主要指儒家典籍。文中指儒家经典著作。 B.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用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政的意思。 C.郡守:郡的行政长官,战国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 D.书:既可指沟通消息的书信,又可指朝廷的公文、文书。文中加点“书”的意思与“留书骂之”一句中“书”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佗满腹才学,不爱做官。曾到外地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有多人征召他出来为官,他都不去就任。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高明。特别擅长处方医药、针灸,他用发明的麻沸散来进行手术,病人不会感到疼痛。 C.华佗为曹操治头痛病时认为短时间内难以治好,只有坚持长期治疗才能延长生命。 D.华佗,医者仁心。在狱中也想为后世留下救人的医术,遗憾的是狱吏害怕受牵连却把所赠医书烧掉,使其失传。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4分) (2)荀彧请日:“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4分) 14.曹操最后为什么要杀华佗?请简要说明原因。(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过文登营① 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②,独有天风送短笳③。 水落尚存秦代石④,潮来不见汉时槎⑤。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注①文登营,明代设置在文登山(今山东文登市东)的营卫。此诗为作者巡视山东半岛东部海防营地时作。②堞,城墙上的齿形矮墙。③笳,指军号。④秦代石,指秦始皇东巡至文登山所立纪功之石。⑤槎,(chá),木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诗题,叙事写景,写作者乘船出海巡视海防及所见沿岸村落景象,表现了诗人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 B.颔联紧承首联描写春色掩映的城墙、海风吹送的军号,既写出了军中特色,又将文登春色描写得悲壮辽阔。 C.尾联抒发感慨,点破主题。遥远的海外还有其他国家对我国并不友好,因此不能忘记这些危险而虚度年华。 D.本诗自然平易,不炫技巧,以情动人。诗人对历史盛衰的感慨以及立志报国的雄心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16.这首诗的颈联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青年要有新担当。《论语》中,“ , ”两句表现了古代士人涵养坚毅品格,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劝学》中,“ , ”两句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和弘扬的务实态度、实干精神不谋而合。 (3)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登高》中,“ , ”两句表现了诗人杜甫心忧国事、朴素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言人人殊,( )。《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茶经》为伪书,尽人皆知,( )。 俗话说,“三口为品”,这正是中国人对茶的品饮艺术极为朴素的认识。对于中国人来说品茶就是品味人生,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 。在这里,茶就像人们自身气象万千的人生经验。茶之“绿”,不仅是茶的本色,也是人类生命的本色。而茶之“苦”,不但是茶之真味, 。如此,茶才( ),回味不尽,中国人对品茶,强调的是切身的感悟与体验。前人于此常有( )的描绘。现代文学家林语堂有茶的“三泡”之境说,认为茶在二泡时最妙。第一次冲泡时宛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而“二泡”时则如十六七岁之妙龄女郎,至“三泡”时已是少妇了。这正是对苏轼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极为传神的演绎。此外,中国人在品饮时,注重体味茶中完整的世界:沸水冲泡,听得清山间清脆的泉响;茶雾氤氳,嗅得到整个茶山的清香…… 18.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莫衷一是 难以置信 意味深长 炉火纯青 B.众说纷纭 难以置信 耐人寻味 炉火纯青 C.莫衷一是 不足为据 意味深长 出神入化 D.众说纷纭 不足为据 耐人寻味 出神入化 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可改写成下面句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具好,为什么?(4分) 沸水冲泡,茶雾氤氳,能听得清水响和嗅得到茶香。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 分) ① ②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外流畅。(4分) ①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开展了直播带货消费调查。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30个直播带货样本中,③有9个样本涉嫌存在信息公示程序不规范、公示信息不准确等。④在调查中,有接近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⑤直播带货频繁出问题,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种全新的消费形式造成的。⑦要想让直播带货良才性发展,⑧关于一些争议问题,⑨在监管、执法等层面,仍然需要有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也就是第55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全球星座的部署圆满完成。交通运输部表示,北斗系统应用已扩展到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综合交通运输领域。目前,全国已有超过66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5.1万辆邮政快递运输车辆、1356艘部系统公务船舶、8600座水.上助导航设施、300架通用航空器应用了北斗系统。在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中国成功推动北斗系统纳入全球卫星搜救系统,并持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民航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和国际标准体系,促进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6月23日,某高中高三家长向市长热线投诉,学校在疫情期间举行高考出征仪式,上千名学生聚集操场喊口号,均未戴口罩。家长认为,此举不仅违反了教育局下发的“不得组织现场毕业典礼、学位授予和集体拍照等聚集性活动”的相关规定,还漠视学生的生命安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方面负责人则表示,该出征仪式是基于当前疫情情况下,缓解长时间疫情带来的学习压力,调整学生在校学习状态,激发学习斗志的一种有效手段。虽然做法欠妥,但学校的教育初衷无可厚非,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一直以来,举行高考誓师大会、出征仪式等活动,是各高中较为普遍的做法,也被认为是缓解压力,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的有效手段。某高中毕业生就表示:学校开展的高考誓师活动,在繁重的高三学习期间,让自己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不断克服困难,向着自的理想目标去迈进。 也有人认为,学校在教育行为中应当发挥积极正向的价值导向作用。要求学生复习备考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去搞“杀气腾腾”的百日誓师大会;提倡学生发奋学习是对的,但不能让校园里充斥着“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血腥标语。 作为即将迈入高三的学生,你对“高考出征仪式”“百日誓师大会”等教育现象的看法和态度如何,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内交流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2020.7 1.C 解析:A.是“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是“今后”;B.原文是“解决了很多底层民众的生路”;D.“与材料二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错,两个材料都谈到了“放”与“管”,只是侧重点不同。 2. B解析: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地摊经济”需要的不是强力整治,而是科学治理、精准治理。 3.A解析:A项阐述了城市发展应该注重的两个层面,没有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论述地摊经济的“高端”。 4.①先总后分展开议论,先提出“地摊经济一点也不低端”的观点,再通过三个方面的论据来阐述,使说理全面,条理清楚;②运用比喻,如把迎来发展机遇比作“地摊经济”的春天,把小摊贩比作“毛细血管”,生动形象,增添了论证的文学色彩;③注重论证的严谨,在论证地摊经济的“高端”后,进- -步 阐述要对其进行精准治理,让地摊经济健康发展,论证严密,有辩证色彩。(共4分,每点2分,答出2条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①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②城市管理者要精准治理,规范管理,积极引导,体现人文关怀。③经营者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和划定的区域内经营,并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共6分,每点2分,答出3条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6.D解析:“最终理解 了”错,其实从一开始耐心地劝父亲回去,儿子就理解父亲对大山的感情,只是对父亲孤独地住在破旧的护林房里不放心。 7. A解析:“怨愤”不恰当 ,儿子对父亲住在残破的护林房不放心,所以极力劝说父亲搬回去住,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疼爱。 8.①穿破的鞋子见证了主人公做护林员时的艰辛劳碌,突出了他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的形象。 ②鞋子浓缩了他和妻子之间的互相疼爱,让作品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③将现实和往昔串联起来,凸显主人公对妻子的无限怀念和对护林职业的热爱,突出主题。(共4分,每点2分,答对2 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9.①儿子为终于接回父亲,一家人能在一起生活而倍感激动、幸福,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疼爱。 ②儿子深深明白父亲对护林职业的热爱、对一双双鞋子的情感,从心底理解、敬佩父亲。 ③先端起父亲的酒杯,再端起自己的来,这一细节饱含深情,体现儿子对父亲的孝敬,传统文化产生的温情在儿子身上洋溢开来,令人感动和深思,增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0.B 11.D解析:加点的“书”是发公文,“ 留书骂之”中的“书”是书信。 12.D解析:从“佗亦不强 ,索火烧之”这句话可以看出是华佗自己烧毁的。 13. (1)华佗认为这人发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评分参考:共4分,“差”“受”、“无何”各1 分,句意1分, 意思对即可。) (2)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 (评分参考:共4分,“实”“县”“宜”“含宥”各1分,意思对即可。) 14.①华佗用妻子有病做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欺骗曹操; ②曹操认为天下并不缺乏像华佗这样有医术的人; ③曹操认为即使不杀华佗,他也不会彻底治愈自己的疾病。 (共3分,答对1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15. A解析:首联叙事写景 ,是为作者抒发保家卫国的豪情作铺垫。 16.①借景抒情,写潮落可见秦代刻石、潮来难见汉代船只的景象,慨叹秦汉时国力的强盛、海疆的安宁,寄托着作者对国势强盛海晏河清的向往之情。 ②对比。慨叹秦汉时的国力强盛,暗寓盛衰有时,今不如昔。寄寓了对国势衰颓的忧思。 ③为尾联感情抒发作铺垫,诗人思接千古,报国之情油然而出。 (评分标准:共6分;每个要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 17.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共6分,每空1分,若有错误该空不得分。) 18. C解析: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言人人殊: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众说纷纭”与“言人人殊”重复。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据。难以置信,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语境说《食经》是伪书,不能作为依据,应选“不足为据”。意味深长:含蓄深远,耐人寻味。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意味深长强调“使人回味不尽”,与后文“回味不尽”吻合,应选“意味深长”。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语境说中国人对品茶的“描绘”达到一定境界,应用“出神入化”。 19.①原文整散句结合,使整个语句富有层次,音韵和谐; ②原文前一句,运用比喻,将“沸水冲泡”的声响比喻成“山间清脆的泉响”,生动形象,引发读者联想;③原文句式整齐,结构工整,给人以语言的美感。 (评分参考:共4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得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示例:①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②也是人生的真味 (评分参考:共4分,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超出规定字数,扣1~2分。) 21. (1)语句②“根据 调查结果显示”改为“调查结果显示” (2)语句③“存在信 息公示程序不规范、公示信息不准确等”后面加“问题” (3)语句⑥删除“造成的” (4)语句⑧“关于”改为“对” (评分参考:共4分,每改对一处给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表达准确、流 畅,可酌情给分。) 22.①北斗全球组网圆满完成(1分); ②北斗系统应用已扩展到各个交通运输领域(2分); ③其国际化应用能力不断得到提升(2分)。(评分参考:共5分,关键信息准确、语言表达简洁流畅得满分。超字数扣1~2分。) 23.略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的某一点按等评分。 深刻:透过现象深人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扣1分。 (4)确认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评卷基准分:44分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沛国相陈珪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消除。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膏,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 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了。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曹操听说了,就召唤华佗来。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不过华佗本来是读书人,以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很重,让华佗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只有坚持长期治疗,才能延长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说:“刚收到家信,要暂时回家一趟呢。”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曹操多次发公文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于是传令把华佗交付许昌监狱,核实证据,本人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最终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 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等到后来他的爱子曹冲病危,曹操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