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散文教案(全国)18
2019届一轮复习 散文 教案(全国) 物象作用分析题 一、什么是物象作用分析 [理在书中] 散文中的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的物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作者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形象。散文物象作用的分析主要是就物象对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构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分析。该题型又可分为主要物象作用的分析和次要物象作用的分析两类。 [教材举隅] 回扣教材 请读《小狗包弟》一文,分析小狗包弟在文中的作用。 标答分析 参考答案:(1)主旨方面,以小见大。作者通过一条小狗的遭遇,说明连一条小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 (2)艺术构思方面,虚实相生。作者通过写小狗展示了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自己“出卖”与“背叛”小狗包弟,谴责自己的懦弱,表现内心沉重的负罪感和深深的忏悔。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写虚以写实为基础。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物象作用的能力。小狗包弟是文章的主要物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主旨和艺术构思两个方面。主旨方面,通过一条小狗的遭遇,折射“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艺术构思方面,通过写小狗展示了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自己“出卖”与“背叛”小狗包弟,谴责自己的懦弱,表现内心沉重的负罪感和深深的忏悔。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虚实相生。 二、怎样考物象作用分析[题在书外]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谈谈”等作答动词和××物象、“艺术效果”“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1)(2013·浙江高考)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牛铃叮当》) (2)(2011·北京高考)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祁连雪》) 三、怎样答物象作用分析[学考贯通] 把握两类物象的不同作用 主要物象作用 ①内容主旨方面:主要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说来,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 ②艺术构思方面: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起着把众多材料组织贯串在一起的作用。 次要物象作用 ①内容主旨方面: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②对主要物象方面: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 ③艺术构思方面: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例三] (2013·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牛铃叮当 李清明 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 ⑧终于,水牛老了。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 ⑩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 ⑪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本文有删改) 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物象作用分析题。解答此题可以从内容主旨和艺术构思两方面思考。 从文章内容主旨方面思考。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牛铃”在题目中出现过,文中的“牛铃”应和题目呼应,点明文旨;作者对水牛充满了美好的回忆,“牛铃”作为水牛的符号,也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情感,更是表达感情的载体。 从文章艺术构思方面思考。文中多次出现,可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参考答案] ①呼应题目,点明文旨。②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③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④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