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散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散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 一、(江苏省阜宁中学2017年高三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宁古塔 余秋雨 ①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②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③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④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⑤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特殊的重量。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老友吴兆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以点头。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 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⑥在享受友情之外,文化素养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文化考察的对象,并留诸文字。例如,《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记》《柳边纪略》《龙沙物产咏》等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流放者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⑦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⑧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 (选自余秋雨《宁古塔》,有删节) 13.“‘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在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写顾贞观设法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流放途中的艰险和到达宁古塔后的苦难(或答原文对应部分即可);清廷官员一旦被流放,很可能面临家人、家族甚至邻里的牵连治罪,内心充满了歉疚却无力挽回。 14.侧面写出被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与上文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相呼应,承接上文流放者间的友谊,体现了苦难中友谊的珍贵和人格的高贵,自然引出作者关于东北人性格与流放者们精神遗留有关联的联想。或:流放创造了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 15.虽然屈原、司马迁、曹雪芹这些第一流人才也受尽磨难;但不如流放宁古塔流放法,超越了基本的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流放宁古塔并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和产生一流的文明。或: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 16.通过对宁古塔残酷环境的渲染,和对流放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被流放文人的深切悲悯;对清廷统治者用残忍的流放刑法戕害文人和大规模株连治罪行为的愤慨;对在苦难中文人间能产生最珍贵友情的赞美,体现出对高贵人格的赞美;对被流放文人在跨越苦难之后,创造文明传承文化的敬佩之情。 14.首先要了解文本的主题,然后仔细阅读语段,把握相关语段内容。最后把语段置于文本中,理出语段在文本中作用。理文语段在文本中作用时,要结合具体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文章写顾贞观设法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的作用有:侧面写出被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与上文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相呼应,或者承接上文流放者间的友谊,体现了苦难中友谊的珍贵和人格的高贵,自然引出作者关于东北人性格与流放者们精神遗留有关联的联想。或者说 “流放创造了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亦可。 15.首先要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然后根据题目回归文章,仔细阅读所要体会的语句,同时联系语句上下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体会句子含义一定要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本题,联系句子上下文不难得出:虽然屈原、司马迁、曹雪芹这些第一流人才也受尽磨难;但不如流放宁古塔流放法,超越了基本的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流放宁古塔并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和产生一流的文明。或者说 “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亦可。 二、(江苏省常熟中学2017年高三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不 识 张晓风 ①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父亲的追思会上,我问弟弟:“追诉平生,就由你来吧,你是儿子。”弟弟沉吟了一下,说:“我可以,不过我觉得你知道的事情更多些,有些事情,我们小的没赶上。”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 ②读完徐州城里的第七师范的附小,父亲打算读第七师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目的是借钱。堂叔站起身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元。堂叔的那二十一块银元改变了父亲的一生。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怜爱眼神。他必是族人中最聪明的孩子,堂叔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听说小学时代,他每天上学都不从市内走路,嫌人车杂沓。他宁可绕着古城周围的城墙走,他一面走,一面大声背书。那意气飞扬的男孩,天下好像没有可以难倒他的事。然而,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我平生读书不过只求缘尽兴而已,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人,那孩子,我不能算是深识他。 ③“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父亲总爱这么感叹。我有点反感,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老家的东西比这里好呢?他离开老家都已经这么多年了。“老家没有的就不说了,咱说有的,譬如这香椿。”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台湾的,“长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啊!而且台湾是热带,一年到头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天才冒得出新芽来,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小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那架子上腌出来的卤汁就呼噜——呼噜——地一直流,下面就用盆接着,好运卤汁下起面来,好运个香呀——” ④我吃过韩国进口的盐腌香椿芽,从它的形貌看来,揣想它未腌之前一定也极肥厚,故乡的香椿芽想来也是如此。但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意会“呼噜——呼噜——”流汁,我被他言语中的象声词所惊动。那香椿树竟在我心里成为一座地标,我每次都循着那株香椿树去寻找父亲的故乡。但我真的明白那棵树吗? ⑤父亲晚年,我推轮椅带他上南京中山陵,只因他曾跟我说过:“总理下葬的时候,我是军校学生,上面在我们中间选了些人去抬棺材,我被选上了……”他对总理一心崇敬——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分了然。我当然也同意孙中山是可敬佩的,但恐怕未必那么百分之百的心悦诚服。“我们,好运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能有一人令你死心塌地,生死追随,父亲应该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 ⑥年轻时的父亲,有一次去打猎。一枪射出,一只小鸟应声而落,他捡起一看,小鸟已肚破肠流,他手里提着那温暖的肉体,看着那腹腔之内一一俱全的五脏,忽然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父亲在同事间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听母亲说有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他听了也不气,只笑笑说“山难改,性难移”,从来不悄于改正。然而在那个清晨,在树林里,对一只小鸟,他却生慈柔之心,誓言从此不射猎。父亲的性格如铁如砧,却也如风如水——我何尝真正了解过他? ⑦《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贾政眼看着光头赤脚披红斗篷的定玉向他拜了四拜,转身而去,消失在茫茫雪原里,说:“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贾府上下数百人,谁又曾明白宝玉呢?家人之间,亦未必真能互相解读吧? ⑧我于我父亲,想来也是如此无知无识。他的悲喜、他的起落、他的得意与哀伤、他的憾恨与自足,我哪能老能一一探知、一一感同身受呢?蒲公英的散蓬能叙述花托吗?不,它只知道自己在一阵风后身不由己地和花托相失相散了,它只记得叶嫩花初之际,被轻轻托住的安全的感觉。它只知道,后来,就一切都散了,胜利的也许是生命本身,草原上的某处,会有新的蒲公英冒出来。我终于明白,我还是不能明白父亲。至亲如父女,也只能如此。 ⑨我觉得痛,却亦转觉释然,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生命,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死亡,以及不曾真正认识的父亲。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原来,我也只是如此无知无识。 (有删改) 13. 文中叙写了父亲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③段中画线句写故乡的香椿芽,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文章第⑦段加入《红楼梦》中的一段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中写了大量对父亲的回忆,为何以“不识”为题?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 勤奋上进,怀念故土,忠于信仰,耿直执拗,心怀慈悲。 14. 用白描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拟声词),写香椿腌制时的情形,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韵味。表达了父亲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使人物形象更亲切有趣。 15. 以宝玉离开时贾政的感叹,点出家人之间也不能互相解读的共通这处;与上文几处“我”未真正了解父亲的感叹相照应,与下文对自己于父亲事实上“无知无识”的抒怀相呼应。 16. “不识”作为行文的主线(或“线索”)贯穿全文,引起读者的思考;对父亲的回忆由“不识”贯穿,是逐步理解父亲,对父亲的情感加深的过程;即使是至亲,我们知道的是事件而不是感觉,无法感同身受,因此是无知无识。这是生命传承中也无法突破的隔膜。 【解析】 13.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故考生应先到文中找出直接描写父亲言行举止的语句,然后依据这些行为进行概括,比如,文章第二段对父亲求学的描写,“听说小学时代,他每天上学都不从市内走路,嫌人车杂沓。他宁可绕着古城周围的城墙走,他一面走,一面大声背书”,体现出追求上进的特点;第三段对家乡的怀念,“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表现出对故土的怀念;第五段对孙中山的追随,表现出对信仰的忠诚;第六段因小鸟而“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表现出慈悲之心;然后到文中找出侧面描写的内容,比如第二段“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人”第五段“他对总理一心崇敬”第六段“听母亲说有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最后依次进行概括即可。 14.试题要求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写故乡的香椿芽的表达特色和作用,有两个答题要点:特色和作用。“特色”应从白描手法、夸张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生动三方面解答,“作用”应从表达了父亲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方面解答。 16.试题问的是“文中写了大量对父亲的回忆,为何以‘不识’为题?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文章标题设题。一般从技巧、结构、内容、主旨等几个方面作答。文章虽然写了很多对父亲的回忆,但行文中处处流露出对父亲的“不识”,如第一段“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还有第二段、第三段与试题相关的内容。 三、(江苏省2017年高三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万里长城一红柳 梁 衡 中国北方最明显的地理标志就是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逶迤连绵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上,将秦汉到明清的文化符号一一镌刻在苍茫的大地上。夕阳西下,一抹红霞为烽火台、戍楼勾勒出金色的轮廓。这时,你遥望天边的归雁,听北风掠过衰草黄沙,心头不由会泛起一种历史的苍凉。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万里长城由东向西进入陕北府谷犁辕山境内后,轻轻地拐了一个弯。这气势浩大,如大河奔流般的长城,怎么说拐就拐了呢。现在能给出的解释,只是为了一座寺和一棵树——一棵红柳树。 那天,我沿着长城一线走到犁辕山头,一抬眼就被这棵红柳惊呆了。心中暗叫:好一个树神。红柳是生长在沙漠或贫瘠土地上一种灌木。极耐干旱、风沙、盐碱。因为生在严酷的环境下。大部分枝条只有筷子粗细,披散着身子,匍匐在烈日黄沙中。为减少水分的流失,它的叶子极小,如不注意你都看不到它的叶片。这红柳自己活得艰苦却不忘舍身济世。它的枝叶煮水可治小儿麻疹,它的枝条鲜红艳丽,韧性极好,是农民编筐、编篱笆墙的好材料,但它最大的用途是防风固沙。红柳与沙棘、柠条、骆驼刺等,都是黄土地上矮小无名的植物,最不求闻达,耐得寂寞,许多人都叫不出它的名字。但是眼前的这棵红柳却长成了一株高大的乔木,挺立在一座古寺旁,深红的树干,遒劲的老枝,浑身鼓着拳头大的筋结,像是铁水或者岩浆冷却后的凝聚。我知道这是烈日、严霜、风沙、干旱九蒸九晒,千难万磨的结果。而在这些筋结旁又生出一簇簇柔嫩的新枝,开满紫色的小花,劲如钢丝,灿若朝霞。它高大的身躯摇曳着,覆盖着这座乡间的古寺,一幅古典的风景画。而奇怪的是,这庙门上还挂着一块牌子:长城保护站。 站长姓刘。我问保护站怎么会设在这里。他说:这是佛缘。说是保护站,其实是几个志愿者自发成立的团体。老刘当过兵,他总说军队是长城,退下来后就回到了长城脚下。看着这些残破的戍楼土墙,心里说不清是什么味道,就想保护长城。他每次走到这里,就在这棵红柳树下歇歇脚,四周少林无树,就只有这一点绿色。放眼望去,茫茫高原,沟壑纵横,万里长城奔来眼底。他稍一闭眼,就听到马嘶镝鸣,隐隐杀声。可再一睁眼,只有残破的城墙和这株与他相依为命的红柳。一开始为了巡视方便,他就借住在寺里。后来身边慢慢聚集了五六个志愿者,就挂起了牌子。 保护站已成立五六年,慢慢地与寺庙成为一体。连僧带俗共十来个人,同一个院子,同一个伙房,同一本经济账。志愿者多为居士,所许的大愿便是护城修城;僧人都爱树,禅修的方式就是栽树护树。早晚寺庙里做功课时,志愿者也到佛堂里听一会儿诵经之声,静一静心;而功课之余,僧人们也会到寺下的坡上种地、浇树、巡察长城。不管是保护站还是寺上都没有专门经费。他们自食其力,自筹经费维持生活并做善事。几年来老刘他们在这儿打了一眼井,栽了三百亩的树,为站里盖了几间房。他还率领他的“僧俗大军”走遍沿长城的村子,收回了一万多块散落在民间的长城砖,在文物局指导下修复了一个长城古戍楼。 正说着,人们回来了,几个僧人穿着青布僧袍,志愿者中有农妇、老人、学生,还有临时加入的游客,手里都拿着锄头、镰刀、修树剪子,一个孩子快乐地举着一个大南瓜。大山深处,长城脚下,黄土高原上的一所小寺庙里聚集着这样一群奇怪的人,过着这样有趣的生活。山外的世界,大城市拥堵、食品污染、种族战争等等,这里却静如桃源,如在秦汉。只有长城、古寺、志愿者和一棵红柳。 采访完我要下山,老刘送我到寺门口。香客走了,志愿者晚上回城去住,归鸟在寺庙上空盘旋着。晚风掠过大殿屋脊的琉璃瓦。吹出轻轻的哨音,夕阳又给长城染上一圈金色的轮廓。我问老刘:“这么多年,你一个人守着长城,守着寺庙,是不是有点孤寂?”他回头看了一眼红柳,说:“有柳将军陪伴,不孤单,胆子也壮。” 这时夕阳已经给红柳树镀上一层厚重的古铜色,一树紫花更加鲜艳。 13.文章开头对长城的描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的红柳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他稍一闭眼,就听到马嘶镝鸣,隐隐杀声。可再一睁眼,只有残破的城墙和这株与他相依为命的红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风掠过大殿屋脊的琉璃瓦,吹出轻轻的哨音,夕阳又给长城染上一圈金色的轮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综合全篇,探究本文以“万里长城一红柳”为题的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①写出了长城的气势浩大、雄壮苍凉。②由面及点,由长城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红柳的描写。③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歌颂和赞美,为犁辕山上这株红柳提供了一个宏阔的背景。 14.①生长环境严酷,极耐干旱、风沙、盐碱;②历经千难万磨,坚韧顽强;③舍身济世,用途广泛;④不求闻达,耐得寂寞。 15.(1)运用想象、拟人和对比手法.表现了长城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残破,表达了老刘的无奈与失落。(2)从声音和色彩上着笔,以声衬静,描写了人去鸟归后寺庙的宁静,烘托出入们淡然、充实、平静、 安宁的内心世界。 16.①用“万里长城一红柳”构成组织全文内容的线索。文章从对事物外在形态的描写到对人物内在精神 的揭示,都是围绕红柳展开的。②用“万里长城一红柳”具体显示文章中的典型环境。红柳生长在严酷的 环境中,这里也正是志愿者们工作生活的地方。③用“万里长城一红柳”象征老刘等志愿者的形象。文中 由物及人,以物喻人,红柳与人的形象在文中是合二为一的。④用“万里长城一红柳”形象化地揭示文章 的主旨。文章赞扬了志愿者们顽强坚韧、默默奉献、甘于寂寞的精神,长城红柳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 14.答题区间主要在第二节,难在要把描述性的语句换成概括性的语句,首先要找到文中的概括性的语句, 要注意以句为单位进行概括,然后内容相同的要合并同类项。文中概括性的句子有“生在严酷的环境下; 这红柳自己活得艰苦却不忘舍身济世;最不求闻达,耐得寂寞”。 16.探究本文以“万里长城一红柳”为题的用意,应从全篇内容着眼,从四个方面探究:用“万里长城一 红柳”构成组织全文内容的线索;用“万里长城一红柳”具体显示文章中的典型环境;用“万里长城一红 柳”象征老刘等志愿者的形象;用“万里长城一红柳”形象化地揭示文章的主旨。文章赞扬了志愿者们顽 强坚韧、默默奉献、甘于寂寞的精神,长城红柳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