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说明:‎ ‎1.本卷考查范围为高中语文必修②内容,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试结束后,考生只交答题卡、答案卷和作文卷。‎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相形见绌(chù)  饮鸩(zhèn)止渴 溘(kè)然 纨(wán)素 B. 商榷(què) 枷锁(jiā) 吐蕃族(bō) 含情脉脉(mò)‎ C. 砥砺(dǐlì) 蜷缩(juǎn) 应声虫(yìng) 放浪形骸(hé)‎ D. 赎罪(shú) 驯顺(xùn) 潭柘寺(zhè) 蓊蓊郁郁(wěng)‎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C项,错误,蜷缩(juǎn)中的“蜷(juǎn)”错误,应为“quán”;放浪形骸(hé)中的“ 骸(hé)”错误,应为“hái”。‎ 故选C。‎ ‎【点睛】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②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考前宵衣旰食、埋头读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要博得一个光明的未来,必须付出努力。‎ ‎③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 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④当地时间周三晚,中国长征七号火箭重新进入大气层,刚好经过加利福尼亚附近,美国人着实吓了一跳。有些人粤犬吠雪,甚至怀疑这些火球是飞机解体。‎ ‎⑤我上高中后家里负担日益加重,父母亲外出打工长年难归。我要率先垂范,给弟弟给个榜样,不让父母的辛苦白费。‎ ‎⑥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①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用于“网络写手”合适。②宵衣旰食: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用于“高考”不合适。③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用错对象。④粤犬吠雪: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符合语境。⑤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好表率,属于敬辞。此处谦敬不当。⑥风生水起:意思是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符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今年5月,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将共建合作平台,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B. 近日,工信部发出通知,移动终端经营商要本着“谁拥有谁管理”的原则,对微视频、微记录、微电影等视听节目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 C. 丽江古城‎5A级景区整改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强对景区从业人员文明服务意识的教育引导,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善待每位游客,维护古城形象。‎ D.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应先“共商”合作大计,再“共建”合作平台,后“共享”合作成果。B项,搭配不当,“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中的“推进”改为“推行”。D 项,中途易辙。将最后一句改为“要求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逐步对外开放”‎ 点睛: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蓝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多层修饰语,看谁离谁最近,离得最近就应该紧挨着。关联词语,看前后主语是否一致,一致主语在前,不一致关联词语在前。“和”“或”顿号等注意查找逻辑对应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被字句,把字句前面加否定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和“被”的前面。此题A项逻辑语序不当。‎ ‎4.对《氓》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婚恋悲剧。‎ B. 全诗以抒情为主,但女主人公在回忆中的感情变化不时打断叙事,加入一些感慨和议论,如后一章则全是女子的感情表白,抒情性强。‎ C.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在结构上,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 D.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暗示了女子的容颜由娇美润泽到憔悴衰老的变化。桑叶是农村常见的树木,用桑叶作比,非常切合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的勤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鉴赏能力。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本题要求结合整首词对句子加以赏析,那么答题时就一定要将该句放到全词的语境中,结合整首词的主旨鉴赏。‎ B项,错误,“全诗以抒情为主”错误,应该为“以叙事为主”。‎ 故选B。‎ ‎【点睛】诗歌鉴赏首先通读原诗,一定要三注意:注意题目,注意作者,注意注解。全方位把握: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构成。注重积累名家名篇的写作特点,及写作风格,做到知人论世。‎ ‎5.对《离骚》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离骚》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B.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 C. 面对周围群小的投机取巧、钻营逢迎,面对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昏庸,屈原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对这种心志的表白。‎ D.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如“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鸟”指一般的鸟,这里分别比拟诗人自己和楚怀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这里所写的衣着佩饰都比拟诗人的美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D项,错误,“比拟楚怀王”错误,应该为“周围的群小”。‎ 故选D。‎ ‎【点睛】对于课内名家名篇,认真听老师讲解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理解和感受,诗歌鉴赏首先通读原诗,一定要三注意:注意题目,注意作者,注意注解。全方位把握: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构成。‎ ‎6.对《孔雀东南飞》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焦母和刘兄合力将仲卿和兰芝逼上绝路。这个故事表现了具有巨大威力的封建家长制的冷酷与无情。‎ B. 这首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以美禽比拟夫妇的手法,是这首诗独有的。‎ C. 文中多处运用铺陈手法。如“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这里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也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 D. 这个悲剧性的故事,却又在结尾暗示焦仲卿、刘兰芝两人化成了鸳鸯,给故事带来了一点亮色,意在向人们表明,美好的情感虽然一时被压制住,但胜利终将是它们的,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注重平时的积累,名家名篇的分类。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分析选项的比较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分别回归两首诗歌进行辨析。‎ B项,错误,“以美禽比拟夫妇的手法,是这首诗独有的”说法太绝对,不是独有的。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很多常见的。‎ 故选B。‎ ‎【点睛】对于课内名家名篇,认真听老师讲解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理解和感受,诗歌鉴赏首先通读原诗,一定要三注意:注意题目,注意作者,注意注解。全方位把握: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构成。‎ ‎7.对《短歌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一味陷在消沉的情绪中,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 B. 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而无法自拔。‎ C. 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 D. 结语作者借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内容的理解,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情感的揣摩。将各个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理解,要综合诗歌每一联考虑,不可孤立理解,以免以偏概全。‎ B项,错误,“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而无法自拔”说法错误。这里讲“人生几何”意思是人生时间有限,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的建功立业。‎ 故选B。‎ ‎8.对《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的开头八句,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田的缘起,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诗人在出入、进退选择上的一段经历: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误入官场)→思归→归隐田园。‎ B. “方宅十余亩”至“鸡鸣桑树颠”八句,是对田园生活的描述,从中可以感受到田园乡村生活的平淡无奇。‎ C. “户庭无尘杂”以下四句,是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 D. 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中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B项,错误,“田园乡村生活的平淡无奇”分析有误,正确的理解是: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 故选B。‎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B. 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散文。‎ C.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草圣”, 《兰亭集序》就是其代表。‎ D.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 黄苏”;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自创“苏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是识记文学常识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总之,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考生要在平时的时候多识记多积累,典型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题裁特点都是考生要积累的方向。选项C,‎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草圣”理解有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故答案选C。‎ ‎10.选出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 A.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 鸟抛软语丸丸落。‎ C. 风来花底鸟声香。 D. 塘中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对比,通感。‎ 例句,通感,“清香,仿佛歌声似的”是嗅觉和听觉的沟通,为“通感”的修辞手法;‎ A项,比喻,本体“叶子”,喻体“舞女的裙”;‎ B项,通感,把听觉形象“软语”化为视觉形象“丸丸落”;‎ C项,通感,把听觉形象“鸟声”化为嗅觉形象“香”。‎ 故选A。‎ ‎【点睛】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1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一项是( )‎ A.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借用“音同或音近”推断,也可借用“字形”推断,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解释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B项,“冯”通“凭”。 ‎ 故选B。‎ ‎【点睛】‎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掌握通假字非一日之功,考生应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熟悉常见的通假字,尤其是课本中出现的通假字。作答时要结合语句意思和通假规律进行判断。‎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既其出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握能力。虚词的数量同实词比较起来要少得多,但用法非常灵活,因而要正确地掌握和使用确实不易。在虚词的辨析使用中要注意多分析比较其差异,重点掌握一些易用错的虚词及关联词语的搭配和所表示的关系。通过增强语感,有意识地体味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来提高虚词的辨析运用能力。题型以几个容易出错的虚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搭配运用为主,干扰点为其中虽常见但不易辨识的虚词。‎ A项,相同,介词,因为; ‎ B项,不同,音节助词,无实在意义(或,理解成活用为代词,我们)/代词,自己;‎ C项,不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 D项,不同,代词,它/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A。‎ ‎【点睛】《考试大纲》已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 乎、 乃、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理解文言虚词的4招: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语法辨析法。即通过分析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3,判断词性法。在18个虚词中,有很多词身兼两类词性,甚至是多类词性,只要能根据上下文语意的联系,确定这个词在几个句子中的词性不同,那么其用法也就肯定不同了,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4,删除替换法。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受到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1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 ‎①望美人兮天一方 ②偭规矩而改错 ‎ ‎③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④汝岂得自由 ‎⑤怨灵修之浩荡兮 ⑥佩缤纷其繁饰兮 ‎ ‎⑦挟飞仙以遨游 A ③⑤⑥ B. ②⑥⑦‎ C. ①④⑦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汉语古今异义词理解的能力。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①美人,古义是喻指统治者。今义,是指美女。③穷困,古义,是走投无路。今义,生活困难。④自由,古义,自我主张。今义,是无拘束。⑤浩荡,古义,是指统治者的昏庸淫荡。今义,是形容词盛大的境况。故答案选B。‎ 二、文言文阅读,回答14-18题。(17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殊:不同 B.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由: 原因 C. 及其所之既倦 之:的 D. 固知一死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及其所之既倦       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 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 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 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 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16.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谓素淡雅致、极尽神韵,表现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B. 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C. 人生难测长短,俯仰一世, 所以“死生亦大矣”。‎ D. 作者在前面段极写乐的基础上引出了对人生的感慨。感慨人生来去匆匆,难以把握,所以非常悲观。‎ ‎17. 翻译文言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答案】14. C 15. C 16. D ‎ ‎17. (1)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2)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把握能力。这类题大多为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词语有多种含义。换言之,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同时,还要联系到文言文中词的活用现象。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导致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时颇感费解的原因之一。‎ C项,错误,“之”的意思是:往、到达;‎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握能力。虚词的数量同实词比较起来要少得多,但用法非常灵活,因而要正确地掌握和使用确实不易。在虚词的辨析使用中要注意多分析比较其差异,重点掌握一些易用错的虚词及关联词语的搭配和所表示的关系。通过增强语感,有意识地体味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来提高虚词的辨析运用能力。题型以几个容易出错的虚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搭配运用为主,干扰点为其中虽常见但不易辨识的虚词。‎ ‎①以:介词,把;“引以为流觞曲水”句意是: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 ‎②以:连词,来;“足以畅叙幽情”句意是: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 ‎③之:之:往、到达;“及其所之既倦” 句意是:等到他们对喜欢的(事物)都已经厌倦了; ‎ ‎④之:助词,的;“后之览者”句意是:后代的读者。‎ 所以两个“以”字意思和用法不同,两个”之”字意思和用法不同。‎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就能发现问题。‎ D项,错误,“感慨人生来去匆匆,难以把握,所以非常悲观分析不当”中,“非常悲观”理解不当,正确的理解为:作者对人生是执着的,只是因岁月的流逝而悲叹。‎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本题的重点词如下:‎ ‎①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所以:用来……的办法;以:连词,来;信:确实; ‎ ‎②固:本来,一:数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一样的”;齐:“把……同等看待”;彭殇:长寿和短命;‎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四、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8.名句默写 ‎①《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离骚》中屈原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涉江采芙蓉》中描绘游子望乡的很有画面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赤壁赋》中苏轼用奇绝想象来来形容客吹洞箫时乐声之悲凉与幽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于嗟鸠兮 (2). 无食桑葚 (3). 长太息以掩涕兮 (4). 哀民生之多艰 (5). 还顾望旧乡 (6). 长路漫浩浩 (7). 舞幽壑之潜蛟 (8).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1)“比兴手法,不要痴迷于爱情”是提示,同时注意“于”“鸠”的书写;‎ ‎(2)“对广大劳动人民同情”是提示,同时注意“太”“涕”的书写;‎ ‎(3)“游子望乡”是提示,同时注意“漫”的书写;‎ ‎(4)“乐声之悲凉与幽怨”是提示,同时注意“壑”“嫠”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9. 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描绘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 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却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20.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中哪些诗句能说明作者一直以来的“愿”究竟是什么愿望?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答案】19. D 20. 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表现了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人生志趣。‎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D项,错误,“有相似之处”应改为“二者不同”,前者渲染安然静谧,怡然自得的氛围,恬静的田园风光。后者主要是渲染静,静得无生气,写鸡鸣狗吠主要是以动衬静,突出静。‎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意思是: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深层表达出了作者渴望回归田园,躬耕劳动的思想志趣。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 ‎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的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大意是: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可见也体现了诗人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大致相同的愿望,那就是:远离尘世,回归自然。‎ 再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比较容易能够解读出诗人的志趣(即理想追求):通过这些诗句表达对官场生活不满意向往归隐田园,躬耕劳作以保持高洁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六、现代文阅读理解(19分)‎ 阅读《荷塘月色》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1. 第④段文中空缺处应补的词语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话在文中所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23. 作者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 ‎【答案】21. (1). 泻 (2). 浮 (3). 笼 ‎ ‎22. 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 ‎ ‎23. “另一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抑、没有痛苦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时的“我”相比是超然的,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只有宁静和平的心境。‎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作品语言艺术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从文章的整体语言风格来考虑;二要从文中句子所使用的手法来分析,分析时要先指明手法及技巧,然后分析其在句中是如何使用的,最后分析其使用效果。‎ ‎(1).“泻”,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2).“浮”字,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地升腾,缓缓地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 ‎(3).“笼”字,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语境,瞻前顾后,语句的含意,与语境密切相关,将要赏析的句子回归到原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准确把握其内容要点,然后再仔细品读题干的具体要求,揣摩语句的内涵。还要解读修辞,把握内涵,对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应从修辞手法本身特点的角度理解。本题涉及的句子是“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里使用了比喻,“酣眠”的本体为满月朗照,“小睡”的本体为隔着淡淡的云。生动形象委婉含蓄,富有意蕴,这正和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情吻合 。表现出了荷塘月色的朦胧、素淡、和谐,表达了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表达的深意如下:晴空朗月虽然是人们喜欢的,但是淡云遮月也有它特有的韵味,也能为心境不同的人所喜欢;月明星稀、满地如银的景色有如酣眠令人感觉甜美,但是薄云淡月的荷塘如小睡同样叫人陶醉,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万里无云、明月朗照的夜色不是作者今晚最希望欣赏的,只有这淡云遮月的朦胧的夜景才符合作者今夜的心境。题干问的是文中的具体意思是什么,答案为: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语句意蕴的能力。要紧扣主旨,仔细斟酌,要探究的句子,往往同时是情感的集结句或含有哲理的语句,这类句子,往往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要想正确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必须要对文章的主旨有比较深刻、透彻和全面的了解。题干中相关句子表达的是作者漫步荷塘时的心态,这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依据上下文仔细揣悟文意可以理解相关文句和词语的含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见平常的自己内心是烦躁不安的。“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暗示着白日里耳朵里充满了聒噪热闹;“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可见作者不喜欢俗世生活,渴望内心的安宁干净。“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可见平常的自己是处于迎来送往俗务琐事缠身的费神状态。“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可见“另一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抑、没有痛苦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时的“我”相比是超然的,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只有宁静和平的心境。‎ ‎【点睛】对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的赏析,可以从如下角度切入:①关注语言的形象性,从字词表意的角度赏析;②关注语言的生动性,从修辞使用的角度赏析;③关注语言的色彩性,从色彩搭配的角度赏析;④关注语言的多变性,从句式安排的角度赏析;⑤关注语言的技巧性,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⑥关注语言的抒情性,从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 阅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勗,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24. 仔细阅读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想想作者这几句话要表达什么意思?‎ ‎25.‎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作者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尊敬师长,从而表现了对青年学子的关心和对北大前途与命运的关注。请你就以上三个要求中的某一要求,结合文本和自己及身边同学的态度与认识,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不少于80个字。‎ ‎【答案】24. 这句话讲的是青年学子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勉励,在德行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性,寄予了作者对北大学生的深切厚望。 ‎ ‎25. ①抱定宗旨——一个青年,如果已经审查过自己,你已知道对于某一种事业,有努力,才能,体力,担负的本领,同时也适合自己的兴趣。那么,你可以不必犹豫了,也不必再去找寻更好的事情;你应该立即抱定宗旨,下决心,把全力去做那件事业!假如你不抱定宗旨,你永远没有成功的一天。一个有决心,而不会动摇的人,无形中给人家一种保证,表示他所干的事,能够负责,人生便可以成功。‎ ‎②砥砺德行——蔡元培:“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我觉得在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潮盛行的社会,败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现在的中学生抽烟酗酒、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等现象很普遍。所以,蔡元培的“砥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不说“力矫颓俗”,起码要品行端正吧。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追求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做一个健康正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③尊敬师长——蔡先生主张“敬爱师友……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是啊,老师每天不辞劳苦的教我们学知识、学文化,是老师把我们领进知识的殿堂,成为人才。老师如同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了我们,带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殿堂,引导着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有句古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我们要尊敬老师,理解老师!‎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本题“不惟……更宜……”层层推进,语气端严而恳切;“盖”为文言文常用发语词,表议论,此处用以论述“道义相勖”的必要性,与结句“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相呼应,文辞典雅而气势浑然。‎ 这句话讲的是青年学子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勉励,在德行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性,寄予了作者对北大学生的深切厚望。‎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从一定意义而言可以归为微作文写作的能力。微写作,是一种微型的写作或者微小的写作,它考查的是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微写作已经成为各类考试的宠儿,而在考场上,学生的解答却问题百出:有的没有中心,有的空发议论,更有甚者只是将材料翻新,摘抄。本题“《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作者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尊敬师长,从而表现了对青年学子的关心和对北大前途与命运的关注。请你就以上三个要求中的某一要求,结合文本和自己及身边同学的态度与认识,谈谈你的观点”,三个关键词任选一个,但尽量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有话可谈的;根据要求“结合文本”,也就是要联系课文,“和自己及身边同学”也就是要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态度与认识,谈谈你的观点”,适合议论性文体;“观点鲜明,语言简洁,不少于80个字”,语言表达和字数要求也不可忽视。可见属于微作文中的评论类题目,我们称之为微评论。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起承转合有秩序,引议联结讲道理。议论文体观点一定要明确。论据充分有力,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可以使用总分总或者分点写作的结构模式。本题答题思路,首先引述文本相关信息,然后联系现实生活谈自己的感受,结尾明确观点,发出号召即可。‎ ‎【点睛】解答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题型,首先总览全文,整体把握。对作品做体验式探究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厘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其次联系生活,明确观点。在对文本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分析评判作者的观点。‎ 议论性微写作,总结出三步走的解题技巧。‎ 第一步,审题。1.题干中“谈谈看法”,“说出感受”,“就某一方面作赏析”等带有评论、说理性的要求,就可以确定题干是要求我们完成议论性微写作了。2.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抓住“结合……”的要求,明确题干要求我们“结合”的是“材料”还是“生活实际”。‎ 第二步,构思。1.根据题干要求,提出一个明确而简洁的观点。观点要求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是短语,也尽量不要是复句。‎ ‎2.根据题干中“结合……”的要求,找寻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观点。如果题干要求“结合材料”,那就把文段中的所有材料再次认真阅读,针对自己提出的论点,从每一则材料中得出有用的论据。如果题干要求是“结合生活实际”,那就从平时的积累中找出能为自己所用的有代表性人物的典型事例。‎ ‎3.文章结尾,根据论证情况,提出总结性的具有号召力的结论,要求简洁有力。‎ 第三步,写作。首先,根据字数要求,提前做好字数规划,不能出现才写到一半,答题卡上的格子已经用完了的情况。其次,保证文从字顺,一气呵成,不能挤牙膏似的,写了上句,想半天也写不出下句,那样的文章势必读来疙疙瘩瘩。最后,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这百十个字写好,“好”不是要求学生都成了硬笔书法家,而是字的大小适中,笔画清晰,字体大方即可。书写就像一个人的外貌,对于学生的写作得分影响是无形而巨大的。‎ 七、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你的个性是什么?你的爱好有哪些?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引起过你什么样的回忆?是幸福还是伤感,是快乐还是忧伤?‎ 请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出你的个性,可以写你的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一个故事。不得抄袭和套作。‎ ‎【答案】这就是我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某某。我是一个刚刚迈入中学大门的新生,与众多新生一样,我带着充满好奇和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心来到了神圣的殿堂。想必大家对我还不是很熟悉吧!下面我就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本人相貌平平: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不大但炯炯有神的眼睛;眼睛下面是塌的几乎贴到脸上的鼻子,甚至能让人想起“坦荡平原”“;鼻子下面是我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它时常能帮助我给大家带来欢乐!我虽然相貌平平,但是我的性格却和很多和我同龄的女生大不一样:‎ 我有一头乌黑、清爽的短发,再“配”上我的外表和名字,怎么看怎么像一个男孩子。我的爱好和性格也和众多男生一样,我爱好体育,羽毛球和乒乓球室我的最爱;我的性格也和男生差不多,我喜欢干事利索,一本正经,有始有终,不喜欢拖泥带水,磨磨蹭蹭的。这也许算是我的优点吧!因为,从小我就喜欢一本正经、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就算遇上再大的困难,我也会继续。我可不是在吹牛:‎ 记得我刚从老家转学到北京的时候,我对英语真得可以说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那时我已经四年级了,我这个人本来就要强,看着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总是能拿到理想的分数,自己却不可以,心里真得很不是滋味。也就是在这时候,我在心里暗暗里下决心:我一定要赶上我们班同学,争取超越他们!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为兑现自己的诺言付出努力:每周日都上3个小时的课外班;每天晚上都做练习……就这样,凭着我对英语的执着,我的英语成绩慢慢的提高了,不知不觉中,我的英语成绩已经名列前茅,这使得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同样,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们说,是吗?‎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当然我也许多缺点。但其中最“致命”的还是我非常的马虎。这个缺点已经伴随了我六年了,我真得很想改掉它。可是,我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总是在重要关头出现一些小错误。我真的希望我可以改掉这个缺点,还是那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有我的优点战胜我致命的缺点。‎ 你们认识我了吗?这就是我,一个相貌平平的我,一个像男孩子一样的我,一个坚持不懈地我,一个马虎的我。‎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题目是“这就是我”。从题目来看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抒情性散文。而题目要求是写记叙文。我们在向别人介绍某人时,会说“这就是某某”,所以“这就是我”是在向别人介绍自己。“这”是文章重点要记叙的内容,也是介绍的内容。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如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才能等;也可以介绍自己的个性,如开朗、活泼、内向等;也可以叙述自己的心理活动,如甜蜜、痛苦、欢乐、忧愁等;也可以是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如爱情观、价值观、学习观、生活观等。总之,这个题目只要是在介绍具有个性的“我”就行了。具体写作时,可选取两至三个典型事例,详写其中的一件。可用外貌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突出“我”的个性。介绍自己的作文一定要避免文章的宽泛、空洞的毛病,要围绕某一方面、某一特点去立意。还有,作文选材要兼顾到“选新不选旧”的原则,还要更体现了作文说真话抒真情的审美要求。注意要素完整,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合理运用。‎ 点睛: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考试方式。有人说命题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意思是命题作文限制得过死,不利于同学们发挥习作个性。其实,我们只要把握命题作文的写作规律,一样可以写得精彩。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 ‎1.确定文章体裁;‎ ‎2.划定取材范围;‎ ‎3.掌握写作重点。‎ 要写好一篇命题作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步:精细审题。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 第二步:精深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 第三步:精心选材。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 第四步:精彩表达。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确立了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此外,还要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力求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