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武威六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语文试题
武威六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画家叶永青被指抄袭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再到近期曝出的画家陈琦涉嫌抄袭,艺术界接连曝出的抄袭事件引发了大众的深度思考。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处于信息不发达年代的抄袭行为在当下已无市场。同时,传统艺术形态已被市场深度融合,各艺术门类间的相互渗透、互联网信息的植入,使得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改变。那么,艺术创作中的“模仿”“借鉴”“抄袭”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呢? 在学习艺术和创作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模仿、借鉴性质的行为,但艺术家是否赋予作品新的涵义,是作品具有独创性的重要衡量标准。比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画家提香的名作《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作品的场景、构图、色调等取自于其师兄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19世纪的法国画家马奈则又受到提香的维纳斯的构图影响创作了《奥林叱亚》,他的另一幅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则直接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帕里斯的评判》中的构图。再比如,中国绘画历史上也不乏以临摹为荣的传统,元代画家黄公望常在自己的作品上题写“拟北苑”,“拟”即有“仿”“模”之意,“北苑”就是他所尊敬的五代画家董源。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都没有在作品的形式上照搬、照抄,而是基于理解原作品的精髓下,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再创造。在信息高度流通的当下,如果艺术作品的互融互鉴无可避免,创作者应像上述古人那样,基于自身的艺术理念,在不违背真诚独立的创作精神的前提下,在不同的时代或社会语境下实现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上的碰撞与融合,进而表达自己的鲜明的艺术观点。 即使一件作品的形式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但只要它是依托于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触动,那它一定会拥有独特的现实魅力。当代画家靳尚谊临摹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经典作品,是寻找他在新的时代激变下的内心感受,是表达他对经典的崇尚和敬仰。同样是模仿,为什么没有人质疑靳尚谊?可以肯定的是,抄袭者“盯上”的不只是视觉构思,更重要的是这种构思中的商业利益。叶永青的作品售价比原作者高出一百倍以上的价格,难怪会激起希尔文的声讨。作品创作的初衷反映了作品的文化担当和价值层次,以虔诚之心为之或以功利之心为之,作品反映的状态也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家想赢得市场的尊重最终取决于艺术家本人的道德定力。 对于何为抄袭,法律上有明确的定义。但大众对抄袭行为的理解和判断也还停留在舆论的导向上,没有更合理的解释。毕竟,艺术作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无法通过一般的技术手段作出鉴定。即便是专业的艺术评论家、研究者以及专家等在评判标准上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视角。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任何抄袭都难逃公众的眼睛,面对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拷问,依靠抄袭混迹艺术界,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无论创作者选择何种表现方式,艺术家都应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视角观察世界、理解人性、表达情感、丰富社会观念。对于那些一味窃取他人艺术形式,一味以市场利益为目的的抄袭者,其作品只能是没有任何文化语境的艺术泡沫而最终被人们抛弃。 (吴江涛《“创新”四通八达“抄袭”无处可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市场化、信息化的影响以及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艺术创作的借鉴与抄袭已成常态。 B. 如果艺术家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那么他对前人的模仿、借鉴就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抄袭。 C. 人们对同样基于模仿的作品的态度截然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抄袭者的作品售价高得离谱。 D. 是模仿、借鉴,还是抄袭,虽然无法界定,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拷问将使抄袭难以生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着重论述了艺术创作中模仿、借鉴与抄袭的区别。 B. 文章列举古今中外事例论述了独立创作的重要性,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C. 文章以靳尚谊为例,说明艺术家获得市场的尊重关键在于艺术家的道德定力。 D. 文章提出问题后,既分析了抄袭事件出现的原因,也指出了抄袭的后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法律上有明确的定义,艺术界依靠抄袭牟利的人将无处遁形。 B. 那些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了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一定会拥有现实魅力。 C. 尽管受鉴定技术的限制及评判标准有分歧,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艺术抄袭者的生存空间仍将越来越小。 D. 标题中“四通八达”是指那些在模仿与借鉴中有所创新的作品将获得优厚的利益回报。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文中没有说抄袭已成常态,只说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改变。原文,“传统艺术形态已被市场深度融合,各艺术门类间的相互渗透、互联网信息的植入,使得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改变”。 C项,人们对于两种作品的态度不同,并不只是因为抄袭者的作品售价高得离谱。原文,“即使一件作品的形式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但只要它是依托于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触动,那它一定会拥有独特的现实魅力”,所以,“作者认为,抄袭者盯上的不只是视觉构思,更重要的是这种构思中的商业利益”。人们的质疑往往是因为作品本身没有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感动。 D项,“无法界定”错,原文中说“对于何为抄袭,法律上有明确的定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项,文章列举古今中外事例,不是为了论述独立创作的重要性,而是说明判断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于艺术家是否赋予了作品新内涵。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D项,从文章第三段来看,“四通八达”是指那些在模仿与借鉴中有所创新的作品将具有独特的现实魅力,获得市场的尊重,但不一定是优厚的利益回报。 故选D。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愿,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2月3日,全国上千万企业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以降低集中办公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数据显示,76.8%的新春居家办公者表示其所在企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如考勤签到、会议沟通、项目管理/协助、在线审批等)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特定场所,居家办公等远程办公模式并未像国外发达地区一样得到较好的发展,大众对居家办公模式的认知相对片面。 目前中国在线办公软件大致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互联网企业,以办公软件作为其他业务的廉价获客渠道,这种类型软件相对简单,覆盖面广,但不深入,如钉钉、企业微信等;一类是专业在线办公软件,功能深入,但较为单一,如CRM系统。 (摘编自《疫情防摔下全国近两亿人开启居家办公模式》) 材料二: 在家办公不是没有好处,比如,没有太多协同性的工作,理论上完全适合在家办公,对北上广深互联网大厂的员工们来说,还节省了大量通勤的时间。 理论上,没有了上班的仪式感,人会在潜意识里变得放松,适度的放松,或许也会提高效率。但也会怕,怕的是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这些会成为思想的病毒,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 在家办公为什么会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因为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信息不对称。在家办公,你和公司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公司没法全面掌握你工作的过程,只能100%地根据结果来“评价”你是否努力,前者可能导致你过度放松,后者则会导致你过度紧张和焦虑。 在家办公,要么是工作对家庭和生活的进一步挤压,要么是“散事”对工作的入侵。你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取舍和平衡,这也意味着,在家办公并不会比正常上更轻松。工作是有短期、长期明确目标导向的,而家庭和生活则不然——家,是一个放松、舒适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太多琐碎任务的场景,这个场景,天然和工作不兼容。只有处理好额外的任务和“工作”才能愉快地在家办公。 (摘编自《在家办公:当职场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三: 远程办公看似很诱人,但是实际操作却面临许多挑战。并非所有人员和工作都适合远程办公,企业需要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评估哪些人员和工作适合远程办公。比如,可以带回家和独立完成的灵活工作,相对来说容易安排远程办公;工作日程固定、要求相互依赖和人与人交流的工作,比较难以安排远程办公。对于员工个人而言,也因人而异。相对来说女性承担较多的家庭职责,对远程办公的需求更大。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不希望在工作时间离群索居,一些人害怕因远程办公而被孤立。缺少规划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员工,参与远程办公可能会出现工作拖延问题。 远程办公主要依赖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工作,企业要为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在远程办公和协同办公的软件应用方面,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字节跳动的“飞书”等都是典型代表。 来自企业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员工打消对远程办公的顾虑。对于规划意识不强的员工,要通过考勤、打卡、验收等方式使其增强时间观念。企业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增强“在场感”,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避免因为远程办公而感到孤立。除了企业,一些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也可以考虑采取灵活的办公方式。特别是同疫情防控直接联系不大的公共部门,可以通过灵活办公来减少员工通勤和接触,避免由此导致的聚集性疫情。 (摘编自《防疫时期的灵活办公应该如何安排》)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降低集中办公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我国76.8%的企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 B. 目前我国在线办公软件主要有互联网企业所供软件和专业在线办公软件,两者各有优劣。 C. 信息不对称会让在家办公的人出现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的状态,而这两种情况其实都不利于工作。 D. 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些党政部门也可如企业这样做,采取远程办公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员工接触。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企业居家办公等远程办公模式的发展不如国外发达地区,这是因为中国企业没有认识到远程办公的重要性。 B. 在家办公的人既要顾及单位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是否满意,也要顾及没有公司的监督是否会导致自己过于放松。 C. 家庭和生活的场景天然和工作相矛盾,这就意味着无论怎样调和,都不可能达到自由自在地在家办公。 D. 不同的人群有着各自的具体情况,他们对居家办公的需求也不同,企业不希望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在家进行办公。 6. 请结合材料,分析企业应如何应对来自远程办公的挑战。 【答案】4. A 5. B 6. ①企业要评估适合远程办公的人员和工作,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②企业要为在家办公的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③企业可以运用一些技术,增强“在场感”,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 “我国76.8%的企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分析有误。从文中“76.8%的新春居家办公者表示其所在企业”的信息可知76.8%并不是所有企业数而是指在家办公者。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A项,因果分析不当,原文“大众对居家办公模式的认知相对片面”并不是没有认识到远程办公的重要性。 C项,“这就意味着无论怎样调和,都不可能达到自由自在地在家办公”表达绝对,根据文中“只有处理好额外的任务和工作’,才能愉快地在家办公的信息可知,将家庭生活场景与工作处理好了是能在家里愉快地办公的。 D项,“企业不希望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在家进行办公”分析有误,不是“企业不希望”而是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自己不希望在家工作。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 本题要求分析“企业应如何应对来自远程办公的挑战”,相关内容主要在材料三:“并非所有人员和工作都适合远程办公,企业需要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评估哪些人员和工作适合远程办公”“远程办公主要依赖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工作,企业要为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对于规划意识不强的员工,要通过考勤、打卡、验收等方式使其增强时间观念。企业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增强“在场感”,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避免因为远程办公而感到孤立”。据此分点表述即可。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匠 俞平伯 到了一家花场门口。栅栏虛掩着,我用手一推,“呀”的一声露出一片平地。紧靠西墙,有三间矮屋。旁边有口井,上面安着辘轳,井口现出几条很深的凹纹,是吊桶绳子磨的。场上收拾得非常干净,一排一排摆列许多花盆,是些山茶、碧桃、金雀、迎春、杜鹃之类。轻风掠过,一阵阵花草的香气。冰哩!雪哩!我不多时还看见你们。花开得这般快呀! 一个花匠,年纪不过四十上下,酱色的脸膛显出些皱纹,好像也还和善,手拿把剪刀,脚边放着一堆棕绳,蹲在地上做工。 他正在扎榆叶梅呢。树上有稍为桠杈点的枝子,只听他的剪刀咯吱咯吱几响,连梗带叶都纷纷掉下。他却全不理会,慢慢的用手将花稍弯转差不多要成椭圆形,然后用手掐住,那手拿棕绳紧紧一结。从这枝到那枝,这盆到那盆,还是一样的办法。 原来他心里先有个样子,把花往里面填。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所以都是几盘几曲滚圆的一盆,好像同胞兄弟一般。有两盆花梗稍软一点,简直扎成两把团扇。那种“披风拂水疏乱横斜”的样子,只好想想罢了。 但花开得虽是繁盛,总一点生趣没有;垂头丧气,就短一个死。我初进来觉得春色满园,及定睛一看,满不是这么一回事。尽管深红浅紫鸭绿鹅黄又俏又丽的顔色,里面总隐着些灰白。仿佛在那边诉苦,又像求饶意思,想叫人怜他,还他的本来面目。那种委曲冤屈的神情,不是有眼泪的能看的。真狠心的花匠!他也是个人呵!这不过是我旁观的痴想。花儿不会说话,懂得什么呢?他受了痛苦,只有开一朵朵的鲜花,给他赏玩,让他赚钱。我不禁问道:“好好的花扎了不可惜吗?” 他说:“先生,你别开玩笑啦。这些花从窖里拿出来,枝枝桠桠,不这么办,有人买吗?你看墙角边一堆梗子,都是我昨天剪下来的,我的手脚多快。” 我才知道这都是烘出来的唐花,不然三月天气,哪里来许多花呢。便问道:“我看不扎倒好,你何必费事?” 他答道:“你不喜欢不行,喜欢的人多着呢。前两天张大人差个管家来买一百盆花。花刚出房,有许多还没扎。他们现逼着要,把我忙得手当脚做,才讨他一个喜欢。这碗饭好不容易吃!” 我方才明白他们原是靠花做买卖,只要得顾客的欢心,管什么花呢!他们好比是奴才。阔人要看这种花,花没有开,便用火烘;阔人喜欢花这个样子,花不这么生,便用剪刀来绞,绳子来缚。如果他们不这样办,有人夸奖吗?有人照顾吗?本来好名气同黄的白的钱是世界上顶好的东西,再没有好的东西! 话虽如此,但是花的可怜总是真的。我既觉得这样,何以早早晚晚殷勤照顾他的花匠,偏一点不动心,整天的绳儿剪子忙个不住?难道一个人除吃饭穿衣以外,竟没有别的喜欢东西吗?我一点不懂。 想到这里,方要转身出去,但两只脚偏钉在地上,不听我的命令。我又痴想,倘若有了钱,把许多的花一齐买回,痛痛快快把绳捆索绑的牵缠解个干净。魔鬼都死了,只留那可爱的天真,自然的美。 正想的时候,远远听得呜呜怪叫,我便呆了。一忽儿,栅门开处,看见有一辆红色的汽车,里面有个白须的绅士,带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慢慢下来。花匠一看见,便抢上去,满面堆笑道:“您老带着小姐来得这样早呵。”一种肉麻的神气,不是能够比方的。然而我方且自幸我不是阔人,他还没有用那种面孔来对我,叫我不能哭,不能笑。 那老者穿着狐皮袍子,带了顶貂帽,一望便像个达官。那女子手上带个钻戒,一闪一闪在花匠眼睛前面只管发光,但脸上总白里带青,一点儿血色没有。 听得她老子说道:“娴儿,赌输的钱有什么要紧。不要说四五百块钱,就是再多点,怕我不会替你还吗?你不要一来就不高兴。你看那花扎得多么整齐。” 那女孩只是不响,低着头,并着脚,一步一步地捱着走,拿条淡红丝巾在那边擦眼睛,露出一种失眠的样子。 他俩走了十几步。老头子回头看看她,说道:“昨天牌本来散得太晚,天都发了白,弄得你没有睡。我带你来看花,借着消遣消遣。你既倦了,也许睡得着,花不要看了,我们回去罢。” 那女孩嘴里说了几句话,——很轻很轻——我也模模糊糊没有听见什么。 忽然,蓦地里澎腾的一声怪响。 我那时分,早已痴痴地出神,忘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候了,被午炮一声,方才惊醒。我站在这里,已经快有两点多钟的光景,红炎炎的太阳,正晒着我的头顶,我好像有许多没头绪的心思,只是说不出,直瞪着眼睛,看许多花在阳光底下淌泪。停下来半晌,把眼一低,慢慢的转身踱出。 那匠人还是扎他的花,猛然一抬头,露出深黄的牙齿,对我嘻嘻一阵冷笑。 (有删节)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篇呈现了花场一片鲜花盛开的动人景象,与后文花几被“扎过”之后“一点生趣没有”形成对比,从而突显花匠的狠心。 B. “原来他心里先有个样子,把花往里面填”,写出了花匠扎花技能的娴熟,故而作者紧接着赞叹“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 C. 前来买花的是“张大人”“绅士”这类人,他们的喜好决定了花的命运,也决定着花匠的境界,这揭示了当时上层人士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D. 小说按照时间的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中融合抒情和议论,语言自然朴实又不乏雅致,故事简单又意蕴深邃,艺术特征非常鲜明。 8. 花匠在“扎花”的过程中有怎样的心态?请结合小说分析。 9. 娴儿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自得:认为自己“手脚快”,技能娴熟;②迎合:投其所好,为满足别人的喜欢;③趋利:为获利而工作;④漠视:无视花的生机,只作为获利的工具。 9. ①“娴儿”与被花匠养在温室的鲜花互相衬托,突出了被束缚了自然天性者命运的可悲,能引发读者对娴儿这类人命运的思考;②备受父亲娇宠溺爱的娴儿,虽然正当花季,却赌钱、消遣度日,表达了作者对上流社会消极颓废风气的批判;③娴儿着笔不多,能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拓展了文章的艺术空间。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错,“妙手”不是赞叹,而是讽刺。从原文中“他的剪刀咯吱咯吱几响,连梗带叶都纷纷掉下。他却全不理会,用手将花稍弯转差不多要成椭圆形,然后用手掐住,那手拿棕绳紧紧一结”这几句的叙述可以看出,他是在“摧残”这些花。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述,是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见的是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手法来表现其心态,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和情感。 本题思路的第一点,通过我和花匠的对话描写,如,我不禁问道:“好好的花扎了不可惜吗?”他说:“先生,你别开玩笑啦。这些花从窖里拿出来,枝枝桠桠,不这么办,有人买吗?你看墙角边一堆梗子,都是我昨天剪下来的,我的手脚多快”,表现了花匠认为自己手脚勤快的那种自鸣得意的心态; 第二点,当我说“不扎倒好,何必费事”时,他的解释是:“喜欢的人多着呢。前两天张大人差个管家逼着要,把我忙得手当脚做,才讨他一个喜欢。这碗饭好不容易吃!”,“喜欢的人多着呢”和“才讨他一个喜欢”可以体现出花匠为了满足别人的喜欢,故意迎合的心理; 第三点,从我对待这件事的看法---我方才明白他们原是靠花做买卖,只要得顾客的欢心,管什么花呢!他们好比是奴才。可以体现出花匠为了私利,只顾迎合顾客而不择手段的“摧残”这些花的心理状态; 第四点,从我的感慨---花的可怜总是真的,既觉得这样,何以早早晚晚殷勤照顾他的花匠,偏一点不动心,整天的绳儿剪子忙个没完。可以体现出花匠为了私利,漠视花的生命的心态。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解答本题,人物塑造上,文段中写道在父亲的溺爱下,娴儿每天过着打牌的生活,她也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与上文花匠养在温室的鲜花的命运有相似之处,“花”与“人”互相衬托,突出了被束缚了自然天性者命运的可悲,从而引发读者对娴儿这类人命运的思考; 主题思想上,文段中通过老爷子和她女儿的话“赌输的钱有什么要紧。不要说四五百块钱,就是再多点,怕我不会替你还吗?”,从侧面可以看出“娴儿”这个形象有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她正当花季,却赌钱、消遣度日,表达了作者对上流社会消极颓废风气的批判; 艺术效果上,文章结尾部分才出现这个人物形象,虽然着笔不多,但是这个人物的命运何去何从却能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拓展了文章的艺术空间。 【点睛】小说阅读的方法: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元裕,字景圭,其先盖渤海人。第进士,累辟节度府。以右补阙召,道商州,会方士赵归真擅乘驿马,元裕诋曰:“天子置驿,尔敢疾驱邪?”命左右夺之,还,具以闻。敬宗视朝不时,稍稍决事禁中,宦竖恣放,大臣不得进见。元裕谏曰:“今西头势乃重南衙,枢密之权过宰相。”帝颇寤而不能有所检制,人皆危之。俄换侍御史内供奉,士始相贺。李宗闵高其节,擢谏议大夫,进中书舍人。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注死,复授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立,择可辅导者,乃兼宾客。进御史中丞。即建言:“纪纲地官属须选,有不称职者,请罢之。”于是监察御史杜宣猷、柳瑰、崔郢、侍御史魏中庸、高弘简并夺职。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元和中,李夷简因请按察本道州县。后益不职。元裕请监院御史隶本台,得专督察。诏可。累擢尚书左丞,领吏部选。出为宣歙观察使,入授吏部尚书。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渤海郡公,奏蠲逋赋甚众。在镇五年,复以吏部尚书召,卒于道,年七十六,赠尚书右仆射。元裕性勤约,通经术,敏于为吏,岩岩有风采,推重于时。自侍讲为中丞,文宗难其代,元裕表言兄少逸才可任,因以命之,世荣其迁。少逸,长庆末为侍御史,坐失举劾,贬赞善大夫,累迁谏议大夫,乃代元裕。稍进给事中,出为陕虢观察使。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鞭之,少逸封饼以闻。宣宗怒,召使者责曰:“山谷间是饼岂易具邪?”谪隶恭陵,中人皆敛手。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元裕始名允中,大和中改今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B. 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C 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D 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辟,古代人才举荐制度,指帝王或公府召见并授与官职,又称辟除、辟召等。 B. 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宫苑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C. 宾客,古代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 D. 文宗、宣宗为庙号,是皇帝退朝后人们所称呼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庙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元裕忧心国事,敢于进言。敬宗不准时上朝听政,在宫中决断事情,高元裕以枢密使的权力不能超过宰相劝谏皇上。 B. 高元裕心有百姓,关心民瘼。高元裕由吏部尚书拜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在任期间奏请朝廷减免了许多百姓拖欠的赋税。 C. 高元裕身怀正气,受人推崇。高元裕任御史,士人庆贺,李宗闵赞赏他的气节,提拔他为谏议大夫,又升任中书舍人。 D. 高元裕精通经术,颇有才华。高元裕胜任翰林侍讲学士,也很受文宗赏识,升任御史中丞后文宗却不肯让他前去赴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 (2)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鞭之,少逸封饼以闻。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按照旧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衔的人,号称外台,可以监察风俗,检举不法分子。 (2)宦官责备峡石驿的官员供给的饼子不好,鞭打他们,高少逸封上饼子把事情奏报给皇上。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及对偶、反复等修辞。作答时可先忽略选项中停顿一致的地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句意为:郑注进入翰林院时,高元裕当值起草制书,就说“用医术侍奉”,郑注惭愧怨恨。等李宗闵获罪后,高元裕因出城饯行获罪,贬为阆州刺史。“翰林”是“入”的处所,不是“元裕”的官职,“翰林”前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以医术侍”是“言”的宾语,“言”后不能断开。“愧憾”是郑注的心理,中间不能断开。因此排除A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D项,“文宗、宣宗为庙号,是皇帝退朝后人们所称呼的名号”说法有误。应该是“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故选D。 【12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升任御史中丞后文宗却不肯让他前去赴任”说法有误。原文中说“文宗难其代”,意思是文宗发愁没有人代替他。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 (1)“故事”,名词作状语,按照旧例;“带御史者”,这里指带御史头衔的人;“号”,此处为动词,号称;“得”,可以、能够;“举”,动词,检举;“不法”,属性词,指违反法律的(人)。 (2)“中人”,宦官;“责”,动词,责备;“恶”,坏、不好;“鞭”,作动词,鞭打;“以闻”,“以(之)闻(之)”;“闻”,使……听到、奏报。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高元裕,字景圭,他的祖先大概是渤海人。考中进士科,多次被征用到节度使的幕府中任职,召入朝廷任右补阙,途径商州,适逢方士赵归真擅自骑驿马,高元裕呵斥他说:“天子设置的驿马,你怎敢骑上奔驰呢?”命令左右的人夺下他骑的马,回到京,将此事奏报皇上。敬宗不准时上朝听政,逐渐开始在宫中决断事情,宦官恣意放肆,大臣不能进宫拜见。高元裕劝谏道:“如今西头的势力重于南衙,枢密使的权力超过宰相。”皇帝有所醒悟却不能有所约束,人们都为他担忧。不久改任御史在宫内供奉,士大夫开始互相庆贺。李宗闵赞赏他的气节,提拔为谏议大夫,升任中书舍人。郑注进入翰林院时,高元裕当值起草制书,就说“用医术侍奉”,郑注惭愧怨恨。等李宗闵获罪后,高元裕因出城饯行获罪,贬为阆州刺史。郑注死后,又拜授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册立后,选择可以辅助劝导的人,于是兼任太子宾客,升任御史中丞。随即建议说:“试行法令部门的官吏必须挑选,有不称职的请罢免他们。”于是监察御史杜宣猷、柳瑰、崔郢、侍御史魏中庸、高弘简都被削夺官职。按照旧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衔的人号称“外台”,可以监察风俗,检举不法分子。元和年间,李夷简借此请求巡察本道州县。后来更加不称职。高元裕请求将监院御史的权利收回隶属御史台,使其能够专门监督巡察。皇上下诏许可。几次升任后为尚书左丞,兼管吏部铨选事务。出任宣歙观察使,召入朝廷授任吏部尚书。拜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为渤海郡公,奏请减免了许多拖欠的赋税。在军镇五年,再次召入朝廷任吏部尚书,在途中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元裕生性勤俭节约,通晓经术,为官勤勉,高大英俊很有风度,受到当时人的推崇。从侍讲学士升任御史中丞,文宗发愁无人代替他,高元裕上表说他的哥哥高少逸有才能可以胜任,因此任命高少减免了许多拖欠的赋税。在军镇五年,再次召入朝廷任吏部尚书,在途中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元裕生性勤俭节约,通晓经术,为官勤勉,高大英俊很有风度,受到当时人的推崇。从侍讲学士升任御史中丞,文宗发愁无人代替他,高元裕上表说他的哥哥高少逸有才能可以胜任,因此任命高少逸为侍讲学士,世人认为他们的升迁很荣耀。高少逸,长庆末年任侍御史,因检举弹劾有失误,贬任赞善大失,几次升任后为谏议大夫,并取代高元裕。逐渐升任为给事中,出任为陕虢观察使。宦官责备峡石驿的官员供给的饼子不好吃,鞭打他们,高少逸封上饼子奏报皇上。宣宗愤怒,召见出使的宦官责备说:“山谷之间这样的饼子难道是容易做得出来的吗?”把他贬谪到隶恭陵服役,宦官都不敢恣意妄为。在兵部尚书的官位退休,去世。高元裕开始名叫允中,大和年间改叫今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感事 欧阳修 故园三径久成荒,贤路胡为此坐妨。 病骨瘦便花蕊暖,烦心渴喜凤团香。 号弓但洒孤臣血,忧国空余两鬓霜。 何日君恩悯衰朽,许从初服返耕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心志。 B. 颔联表明诗人虽然病骨嶙峋,但花间品茶心中依然欢喜。 C.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欲归隐田园,辞官耕桑之情。 D. 这首诗文宇洗练,感情真挚,典雅中蕴含平实质朴之风。 15. 试分析颈联中“忧国空余两鬓霜”的“空”字和杜甫《蜀相》中“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字艺术效果有何异同。 【答案】14. B 15. 同:都抒发了诗人空有报国之志却无人理解,不被赏识的忧愁和苦闷。异:本诗直抒胸臆,“空”字直接道出为国事而忧,鬓生华发的感伤;而杜诗则借物抒情,借黄鹂的空有好音无人欣赏来抒发自己不被理解与赏识,空有报国之志的苦闷和惆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B项,“依然欢喜”错,诗中没有欢喜之情。颔联表达的是诗人烦闷的心情,品着茶,无所事事,是一种无奈之情。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颈联中“忧国空余两鬓霜”的“空”字和杜甫《蜀相》中“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字艺术效果有何异同。这是对炼字的考查。两首诗中都有“空”字,结合诗歌内容和诗人的身世境遇,不难理解出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再把该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可知,本诗直抒爱国之志,感情真挚,杜诗则借黄鹏鸟表达空有好音的苦闷和惆怅。 欧阳修的诗:“号弓”指帝王崩,这里当指英宗病逝,“孤”“空”两字写出了皇帝病逝后两宫争斗中自己的艰难处境以及各种怨言诽谤聚于一身的孤苦。“忧国空余两鬓霜”表达了自己在朝廷中难.以施展拳脚的悲愤和为国事忧心的伤悲。正因如此,他已经厌烦了这种麻烦多多的宦海生涯,他希望在迟暮之年,过上一种清静、悠闲、安定、丰富的田园生活。因而,诗人殷切地希望皇恩垂怜,实现自己的夙愿——“何日 君恩悯衰朽,许从初服返耕桑”。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希望远离官场和世事纷扰的归隐之情。 杜甫的诗:“空”这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道,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专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属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点睛】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艺术,可以从品味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字词所营造的意境(景象画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思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炼义,即理解分析所炼之字在诗词句子中的含义,诗句中作者所用的字词已经超越了字词本身的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形象义,如语境义、比喻义以及象征义。然后是炼象,即描述景象,该字在诗句中所表达的内容景象包括描写的对象、内容、景象等要素。第三是炼所营造的意境,即用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优美,或雄阔,或幽静。第四是炼所用的手法,即对该字所用手法,如比喻、拟人、双关等作分析。五是炼表达效果,即分析用该字在描写特点、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六是炼所抒发的情感,分析用该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主人公少年时代快乐地玩耍的情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答案】 (1). 总角之宴 (2). 言笑晏晏 (3).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 一片神鸦社鼓 (5). 纷纷暮雪下辕门 (6). 风掣红旗冻不翻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名篇背诵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解答文学常识时要注意名家名篇,注意其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1)“少年时代快乐地玩耍的情景”是提示,同时注意“宴”“晏”的书写; (2)“感叹时无英雄”“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是提示,同时注意“觅”“仲”的书写; (3)“色彩鲜明的画面”“塞外的严寒”是提示,同时注意“辕”“掣”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的青色草浪,在风中起伏。草是竹节草和黑麦草,簇拥着翻卷。晌午后的微雨,也是青黛色的。远处的岛屿,像隐在烟雨之中的帆船。这里是初夏的“鄱阳湖草海”——香油洲,面积很大。再过两个月,鄱阳湖就会进入丰水期,湖水将慢慢上涨,将草洲 ,这里将变成一片汪洋,而水下的草甸将成为鱼类觅食的天堂。 大自然神秘莫测,它的力量是 的。在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地质下陷,形成了古赣江下游的河谷盆地。至一万年前,最近一次亚冰期结束,断块上升后形成的“庐山”耸峙盆地之缘,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因与鄱阳山相接,山的名字就被拿来给湖命名,即鄱阳湖,它是最大的中国淡水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条 虬曲的动脉,盘踞在江西大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子民。最终,这五大水系注入鄱阳湖,与长江相通。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一望无际 吞噬 不可名状 健壮 B. 一览无余 吞噬 不可思议 粗壮 C. 一览无余 吞没 不可名状 健壮 D. 一望无际 吞没 不可思议 粗壮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好香的饭菜,——听到雨声了吗?”老陈低声说道。 B.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C.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D. 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与鄱阳山相接,湖的名字就来自于山的名字,即鄱阳湖,它是最大的中国淡水湖。 B. 因与鄱阳山相接,湖被用山的名字来命名,即鄱阳湖,它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C. 因与鄱阳山相接,湖被用山的名字来命名,即鄱阳湖,它是最大的中国淡水湖。 D. 因与鄱阳山相接,湖的名字就来自于山的名字,即鄱阳湖,它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答案】17. D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的能力。解答时注意要从词语意义轻重、意义侧重点、感情色彩和语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分析。 第一处,“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一览无余”,一看就全在眼里了,形容事物简单或平淡无味;语境说的是一眼望去,青色草浪没有边际,应选用“一望无际”。 第二处,“吞噬”,吞食,并吞;“吞没”,淹没;语境说的是湖水淹没草洲,应选用“吞没”。 第三处,“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从语境看,这里形容的是神秘莫测的自然的力量,应选用“不可思议”。 第四处,“粗壮”,(物体)粗大而结实;“健壮”,强健;语境把五条河比作动脉,用来修饰动脉,应选用“粗壮”。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破折号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时一要了解破折号常见的作用,二是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常有的作用: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的递进,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表示语音的延长,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画波浪线部分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A项,表示话题的转换; B项,表示声音的延长; C项,起总结上文的作用; D项,表示解释说明。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项,“因与鄱阳山相接,湖的名字就来自于山的名字”,偷换主语,“与鄱阳山相接”的应是鄱阳湖,而后句的主语却是“湖的名字”;“它是最大的中国淡水湖”,语序不当,多项修饰成分并列,表领属性的“中国”应放在“最大的”的前面; C项,“它是最大的中国淡水湖”,语序不当,多项修饰成分并列,表领属性的“中国”应放在“最大的”的前面; D项,“因与鄱阳山相接,湖的名字就来自于山的名字”,偷换主语,“与鄱阳山相接”的应是鄱阳湖,而后句的主语却是“湖的名字”。 故选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让孩子适当感觉无聊,学会发呆,会让孩子更有创造性,也更健康。人的有意注意时间有一个阈值,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大脑能够很好地吸收外来信息的刺激。________,接受长时间高强度的刺激,大脑就会疲劳,人的思考吸收能力大大下降。在紧张的学习间隙里,孩子发发呆走走神,其实是在被动地让大脑__________,消除疲劳。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发呆会引起机体的松弛反应,这是一种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普遍降低的综合性下丘脑反应。研究表明,适当地发呆,让自己________,可以使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有利于优化性格,改善容易急躁、常有时间紧迫感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性格特征。 【答案】 (1). ①如果超过这个阈值 (2). ②获得短暂的休息 (3). ③处于松弛反应状态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题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该语段论述的是孩子适当感觉无聊,学会发呆,会让孩子更有创造性,也更健康的问题。第一处根据“人的有意注意时间有一个阈值”以及“大脑就会疲劳,人的思考吸收能力大大下降”,可知关键词应是“这个阈值”,可以填写“如果超过这个阈值”;第二处根据“大脑就会疲劳”和“消除疲劳”,说明是围绕着大脑的疲劳问题来讲的,可以填写“获得短暂的休息”;第三处根据“发呆会引起机体的松弛反应”和“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说明关键词为“松弛反应”,可以填写“处于松弛反应状态”。 【点睛】“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一般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21.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概括AED的四项优点,每项不超过4个字。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与医院中正规电击器不同的是,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只需要短期的教学即会使用。全自动的机型甚至只要求施救者去按下电击钮,在大部分的场合,施救者如果误按了电击钮机器并不会产生电击。使用AED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提手心肺复苏。因其操作简单且内置语音提示,便于非专业人员使用,AED也被誉为“教命神器”。 【答案】①自动识别;②简单易学;③不易失误;①操作简单;⑤成功率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提炼语意题解题步骤如下: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要求是每项不超过4个字。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可以概括为自动识别;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只需要短期的教学即会使用。全自动的机型甚至只要求施救者去按下电击钮,在大部分的场合,施救者如果误按了电击钮机器并不会产生电击”,可以概括为简单易学和不易失误; “使用AED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提手心肺复苏”,可以概括为成功率高; “因其操作简单且内置语音提示,便于非专业人员使用”,可以概括为操作简单。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Caitlin Kirby是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的博士生,近期在自己的博士论文答辩时,穿着一条自己用17封拒绝信做成的裙子,出现在评委老师们的眼前,这些分别是她在奖学金申请、论文投稿、会议投稿过程中收到的,是她通过检索“不幸”和“我们很遗憾通知你”两个关键词,找出了这些邮件,然后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做成了这条裙子。Caitlin Kirby说,她之所以做这条“拒信裙”,是为了表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到拒绝也是一个本来就应有的组成部分。 Caitlin Kirby的这种做法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适应拒绝,成就人生 河流若没有高山的拒绝,它不会选择山谷曲折前行;小草若没有顽石的拒绝,它不会奋然向上勃勃生机;雄鹰若没有天空的拒绝,它不会俯身低翔,倘游天际。我们若没有经历的拒绝,将不会懂得河流奔腾的渴望,小草露尖的欣喜,雄鹰翱翔的目光。因此,我们要适应拒绝,成就人生。 适应拒绝,成就人生之基。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严重偏科,他只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结果考试不及格还被要求退学,但被学校拒绝了的他没有沮丧,也没有感到很孤僻,而是跟着妈妈一起学习,最终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发明家。如果没有学校的拒绝,他将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填补自己学习的空白,如此大量减少了想象的时间,减弱了探索的兴趣,我们将失去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当然,若没有爱迪生对拒绝的坦然态度,而是从此性格孤僻,认为自己不合群,最终他的母亲可能会放弃对他的教导,平淡一生。 适应拒绝,成就前进之航。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在其青年时,面对祖国的悲惨遭遇发出过深刻的探讨,他上书请求变法,请求建立一个新的君主制度,但被当时位高权重的曾国藩拒绝。但他没有放弃,转身投入民主建设中去,引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使中国人民“醒过来”。如果孙中山被拒绝采取消极态度,放弃了自己的政治愿望,那我们的中国将会在君主制的压迫下更加曲折艰难 适应拒绝,成就宏伟篇章。商鞅自荐被魏王拒绝后,他积极入秦,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刘备被诸葛亮拒绝后,放下身段三顾茅庐。终成就一番蜀汉的霸业,他与诸葛亮之间益师益友的情感,亦形成一段佳话。而今,赵丽颖在被“还珠格格”选角拒绝后,写下一封长信,字字深含感情,终被任用,也成就了她的霸屏时代。 就像Caitlin kirby 做的“拒信裙”想要表达的那样,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到拒绝也是一个本来就应该有的组成部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要适应拒绝。人生很短,不应在一些无所谓的事情上消耗青春。 学会适应拒绝,我们的人生将更加美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这种“被拒绝”的现象。 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个美国博士生Caitlin Kirby制作并穿着“拒信裙”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的事件,并且给出了此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到拒绝也是一个本来就应有的组成部分”,而这个目的也就是我们立意的关键句。据此,材料引导我们关于人生中“拒绝”的思考,从Caitlin Kirby的做法中我们学习到了什么:“拒绝”就是那些失败和挫折,生活中被拒绝是常态;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拒绝”。 参考立意:1、调整心态,从容面对2、乐观是面对拒绝的良药3、被拒绝是人生的一种常态4、在拒绝中获得勇气,不断尝试 参考素材: 1、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被拒绝的经历。比如,儿时买一件玩具被父母拒绝;少年时一份纯真的友谊被朋友拒绝;青年时执着的情感被恋人拒绝;工作中合理的要求被领导拒绝……每一次被拒绝的经历对于我们都是不愉快的记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想。拒绝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事业、爱情、友谊中遇到拒绝是最经常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面对拒绝的态度,也是他面对生活的态度。 2、作为青少年,我们要知道拒绝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都是在拒绝中获得勇气,在勇气中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中走向成功的。在我们的语言里,你可知有哪个字眼比“不”更刺人呢?试想,一位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做出10万元业绩跟做出25000元业绩有什么差异呢?其实,这其中的差异就在于如何能不因别人的拒绝而却步。一般情况下,一流的业务员往往是遭受拒绝最多的人,他们能把别人的“不”化成下一次的“是”,所以,他们成功。 3、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 )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公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 )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 ) 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 4、19世纪法国闻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闻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往返敬那个诽谤者。 5、置身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一部份,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结构示例:“适应拒绝,成就人生”,议论文文体。开篇从自然万物面对拒绝的态度引入,亮明观点:我们要适应拒绝,成就人生。正文部分分为三个并列层次:适应拒绝,成就人生之基;适应拒绝,成就前进之航;适应拒绝,成就宏伟篇章。最后扣材料,再次重申观点:学会适应拒绝,我们的人生将更加美好。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