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74)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决向污染宣战,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时期。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 与此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逐渐推进。此外,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和积累,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为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强大动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进入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阶段。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根本上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努力过程。 (摘编自《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人民日报》2018年6月25日) 材料二: 因为10多年前堆放工业固废造成环境污染,浙江衢州的瑞力杰公司日前被法院判决支付124万元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这家公司的污染行为,最早是县环保局在环境大整治中发现的,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将工业固废运走。固废是运走了,但留下的污染远远没有消除。当地检察院发现这一线索后,又对该公司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 以往,由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缺乏明确受损利益主体,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企业欠下的环境债就没法追讨,很多都不了了之。2017年7月《民事诉讼法》修改,检察机关可以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污染行为构成了极大的震慑。 据媒体报道,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均有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针对的都是污染环境行为。而以往,涉及国有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缺乏明确索赔主体,导致企业留下的污染,往往要政府埋单治理。而现在,这些情况都大有改观。 (摘编自智春丽《环境债,休想赖》, 《人民日报》2018年3月28日) 材料三: 在海口,很多党员干部对“三句话”耳熟能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美舍河是海口的“母亲河”,全长约16公里,穿城而过,流域面积19.4平方公里。上世纪90年代前,美舍河也曾是一条美丽的河流,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美舍河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变成“臭水河”,不仅影响了沿岸居民生活,也影响到海口的发展和城市形象。多年来,海口对美舍河的治理一直在进行,主要通过末端截污、硬化河道和清淤等传统模式,但效果始终有限。 2016年年底,海口市全面启动美舍河综合治理工程,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摒弃过去人工化、“三面光”的河道硬化渠化治理方式,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治理路径。美舍河,逐步恢复了本来的“颜色”,再现了水清、景美、白鹭飞,不仅赢得市民的良好口碑,还赢得各界的广泛点赞。2017年8月,美舍河获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近日又荣登由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第一批专项督查“光荣榜”,成为海口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在海口,越来越美的不仅是美舍河。位于三角池片区的东西湖,享有“海口之眸”的美誉。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不少“闯海人”都聚集于此开始他们的闯海梦。后因长期受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2017年5月,海口全面展开东西湖水体治理,采取“控源截污、水生态建设”等方法,重建东西湖水生态。同年11月,启动三角池片区综合环境整治项目,仅用了120天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明显成效,修复了城市记忆,打造了一个“最海口”的休闲文化体验圈。 (摘编自《夯实生态本底,守护绿水青山——海口市近年来大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海口日报》2018年6月2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近些年来,我国在重大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但是生态环境面临的重污染等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B.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物质、技术和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着有力保障。 C.瑞力杰公司由于之前对环境造成污染,被法院判决支付高达124万元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这一案件对促进企业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D.与美舍河相似,享有“海口之眸”美誉的东西湖也在被污染后得到了治理,焕发出生机活力,恢复了昔日的美丽,堪称生态治理的典范。 解析 “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错,材料一第三段的表述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逐渐推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B.过去那种由于缺乏明确的受损利益主体和公益诉讼主体而导致欠下环境债的企业没法被追讨的现象,在《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将得到遏制。 C.海口的“母亲河”美舍河和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一样,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遭到严重污染,还给沿岸居民生活、地区发展带来过不利影响。 D.由“臭水河”到海口生态名片,美舍河的变化说明治理河流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综合考虑多种生态要素,摒弃不合理的治理方式。 解析 “海口的‘母亲河’美舍河和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一样……”这一说法于文无据,且“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不仅遭到严重污染,还给沿岸居民生活、地区发展带来过不利影响”这一说法也不符合客观现实。 3.以上三则材料都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展开报道,但其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材料一,先写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向污染宣战的成效,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材料二,重点分析了浙江衢州的瑞力杰公司被法院判决支付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的案例,指出过去企业留下的污染往往要政府埋单治理的情况现在大有改观。材料三,先介绍了美舍河的污染及治理情况,然后介绍了东西湖的污染及治理情况。 答案 ①材料一侧重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总体介绍,强调了当前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②材料二以瑞力杰公司为反面教材,侧重从法律方面介绍了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中民事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确的情况大有改观。③材料三以美舍河和东西湖为例从正面介绍了海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材料一: 图1 游学目的统计 图2 我国参与游学用户规模 【注】 2018年至2020年的相关数据是预测数据。 (资料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二: “我国现有K12阶段(即幼儿园~12年级)人数约1.8亿,游学、夏令营参与比例预计在5%左右,近1 000万人次。预计三年内,参与比例有望超过10%,前景广阔。”某旅游平台日前发布的《2017~2018年度中国游学旅行报告》称,“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热衷去国外参加游学、营地类旅游,2018年预计规模达到100万人次,收入超过300亿元。”报告还指出,“游学业务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同时,价格更亲民的国内游学的增长率是出境游的2倍以上,达到120%,人均团费在4 200元左右。“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游学,孩子的游学年龄都向低龄化发展。”该游学平台负责人张洁说,“用户数据显示,2017~2018年度,用户初次体验海外游学平均年龄在12.1岁,初次体验国内游学平均年龄在8.8岁。相比2015~2016年度分别下降0.8岁和1.2岁。” (摘编自葛亮平、赵婀娜《暑假游学,如何游学兼得》, 《人民日报》2018年8月11日) 材料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些项目游而不学,只在普通旅游产品上打上“游学”标签,价格立即水涨船高;一些项目走“奢华路线”,吃大餐,住豪华酒店,甚至安排奢侈购物,完全复制成人游“套路”;一些项目以体验名校、提高外语能力为幌子,实际上就是带孩子转转校园、跟外国人聊聊天;一些组织机构资质堪忧,项目设计粗糙,隐含安全风险……项目质量参差不齐,游学乱象令人担忧。而家长即便感觉“被坑”,也很难维权。其实,游学的目的在增长见识、提升素质,精髓在于“浸入式”体验风土人情、吸收文化养分。真正的游学应该包含多元教育元素,有专业课程设置、教学任务或研究课题,而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欧美国家成熟的营地教育传统、研修游学机制,目光聚焦于帮助孩子打开眼界、提高素质,而非钻进钱眼里。 (摘编自韩梁《莫忘海外游学的“初心与远方”》, 新华网2018年8月8日) 材料四: 当下的研学旅行发源于古时的游学。春秋时期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14 年,杏坛讲学,修订六经;唐代李白年轻时便走出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古人通过学习与游历的融合,增长见识、锻造坚韧意志、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正如严复所说:“大抵少年能以旅游观览山水名胜为乐,乃极佳事。因此中不但怡神遣目,且能增进许多阅历学问,激发多少志气,更无论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研学旅行的概念最早于2013年由国务院提出,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布,研学旅行首次由多部门联合发文落实推进。研学旅行是指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目前,我国研学旅行尚处于起步阶段,关注度已逐年升温。 (摘编自姜虹羽《研学旅行:孩子“走出去”, 知识“记下来”》,人民网2018年8月10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从“游学目的统计”统计图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游学的目的主要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外语语言能力、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等。 B.从“我国参与游学用户规模”统计图可以看出,从2016年到 2020年,不论是游学用户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呈上升趋势。 C.从旅游平台的统计看,游学活动呈现以下特点:增长速度快、国内游学增长率高于出境游、游学年龄较往年有降低的趋势。 D.从材料三反映的现状来看,目前的游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价格高昂、重“游”不重“学”、组织机构的资质不过关等。 解析 “不论是游学用户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呈上升趋势”错,从材料一图2可知,2016年到2017年的游学用户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旅游平台所说的“前景广阔”是指游学等项目能带来经济效益,这种较强的诱惑力无疑会给游学项目的开发、研究提供动力。 B.造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游学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组织者或旅游机构的做法并不符合游学的要求。 C.2013年国务院提出与古人游学概念有某种相似的研学旅行概念,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学校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 D.政府发出文件对研学旅行的形式提出了建议,指明了方向,但只有完善与研学旅行相应的配套机制才能保障研学目的的实现。 解析 “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学校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这一说法于文无据。 6.阅读以上四则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就如何规范游学谈谈你的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应联系四则材料的具体内容,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规范游学的建议。材料一是关于游学目的、游学规模的调查,材料二介绍了我国游学市场的状况,材料三介绍了当前游学市场存在的问题,材料四介绍了游学应起的作用。这其中涉及学生家长、游学市场、教育部等,可分别从这些角度去谈如何规范游学。 答案 ①国家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行政干预,不能把游学完全推给市场。②用法律手段规范游学的各个环节,让参与游学的各方做到有法可依。③游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要丰富和充实游学的具体内容,不能只立足于“钱”,而忽略了游与学的结合。④家长不能盲目跟风,要结合孩子的实际,认真考察游学机构的资质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