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1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非《国语》(节选)‎ 柳宗元 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严公①。公曰:“小大之狱,必以情断之。”刿曰:“可以一战。”‎ 非曰:刿之问洎严公之对,皆庶乎知战之本矣。而曰夫“神求优裕于飨”,“不优,神不福也”,是大不可。方斗二国之存亡以决民命不务乎实而神道焉是问则事机殆矣。既问公之言狱也,则率然曰:“可以一战。”亦问略之尤也。苟公之德可怀诸侯,而不事乎战则已耳;既至于战矣,徒以断狱为战之具,则吾未之信也。刿之辞宜曰:君之臣谋而可制敌者谁也?将而死国难者几何人?士卒之熟练者众寡?器械之坚利者何若?趋地形得上游以延敌者何所?然后可以言战。若独用公之言而恃以战,则其不误国之社稷无几矣。申包胥之言战得之,语在《吴篇》中。‎ ‎——《问战》‎ 叔鱼生,其母视之曰:“必以贿死。”杨食我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曰:“终灭羊舌氏之宗。”‎ 非曰:君子之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犹不足以言其祸福,以其有幸有不幸也。今取赤子之形声,以命其死亡,则何耶?或者以其鬼事知之乎?则知之未必贤也。是不足书以示后世。‎ ‎——《叔鱼生》‎ ‎【注】①严公,指的是鲁庄公,东汉时,因为要避明帝刘庄的名讳,所以改称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必以情断之     狱:案件 B.刿之辞宜曰 辞:推辞 C.趋地形得上游以延敌者何所 延:迎击 D.叔向之母闻其号也 号:哭声 ‎※【答案讲评】B (辞:问语,言辞。)‎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斗二国之存亡/以决民命/不务乎/实而神道/焉是问/则事机殆矣 B.方斗二国之存亡以决/民命不务乎/实而神道/焉是问则事机/殆矣 C.方斗二国之存亡/以决民命/不务乎实/而神道焉是问/则事机殆矣 D.方斗二国之存亡以决/民命不务乎实/而神道焉/是问则事机殆 ‎※【答案讲评】C (本题关键处在于“不务乎实”的理解,“乎”为句中助词,起缓和语气的作用,“不务乎实”其实就是“不务实”。“而神道焉是问”不断开,是因为“神道”是“问”的宾语。“是”将宾语提前,“焉”为句中助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问战》中,作者从对曹刿问战这件事的论说出发,对求神助战思想进行了批判。‎ B.在《问战》中,作者强调战前要做好军事和物资的准备工作,取信于民是获胜法宝。‎ C.在《叔鱼生》中,作者驳斥了“宿命论”观点,认为人的祸福不单单由自己的言行决定。‎ D.文章观点鲜明,思想性强,结合文中作者观点,可知题目中的“非”应为“批判”之意。‎ ‎※【答案讲评】B (“取信于民是获胜法宝”在文中没有根据,说法有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严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公之德可怀诸侯,而不事乎战则已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1)长勺战役(的前夕),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条件来打这一仗。(役,战役;所以,用来……的凭借;“于严公”,介词结构后置)‎ ‎(2)如果鲁庄公的德行可以使诸侯归服,而不用打仗也就罢了。(苟,如果;怀,安抚,使……归附;事乎战,打仗;已耳,罢了)‎ 附:参考译文 长勺战役(的前夕),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条件来打这一仗。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一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决。”曹刿听了说:“凭这一条可以打一仗。”‎ 批驳说:从曹刿的问语和鲁公的回答来看,他们都还差不多懂得什么是打仗凭借的根本条件。然而说什么“神要求享受丰盛的祭品”,“不丰盛,神就不会保佑”,这是非常错误的。正当两国进行决定生死存亡的战斗的时候,决定人民命运的关键时刻,不注重与实际相符的现实问题,而去求神问道,那事情就危险了。在庄公谈及处理案件之后,就轻率地回答说:“凭借这条件可以打这一仗。”曹刿问的也实在是太粗略了。如果鲁庄公的德行可以使诸侯归服,而不用去打仗也就罢了。既然到了要进行战争的地步,只以处理好诉讼案件作为作战的条件,那是我不能相信的。曹刿的问话应该这样说:你的臣子能够出谋划策战胜敌人的有谁?将领中能勇于为国牺牲的有多少人?士兵中技术熟练的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是否精良?可以抢占迎击敌人的有利地形在哪里?然后才可以谈论战争。如果单凭鲁庄公说的那一条来作战,那么几乎没有不危及国家的。申包胥关于战争的言论是有道理的,他的这番话记载在《吴篇》中。‎ ‎——《问战》‎ 叔鱼一生下来,他的母亲审视他一番说道:“这小子将来一定会死于贪污受贿。”杨食我刚生下来,叔向的母亲听到他的哭声说:“这小子终究要毁灭羊舌氏一族。”‎ 批驳说:有见识的人判断一个人,只是听他的言论看他的行动,还是不能完全断定他一生中的祸福,因为他们的遭遇有好有坏。现在只凭婴儿的相貌和发声来判断他的生死祸福,这有什么依据吗?这或许是根据一些装神弄鬼荒诞无稽的事情来猜测的吧?(如果是这样,)那么即使碰巧猜测中了,也未必高明。这样的事实在不值得写出来传给后代。‎ ‎——《叔鱼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子春,字若木,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高阳、献二县,征授御史。太仆少卿徐兆魁攻李三才,因痛诋顾宪成。春三疏首发其邪。出按湖广,请予礼部侍郎郭正域及光禄少卿顾宪成恤典。楚宗人以讦伪王事,锢高墙者甚众,春为讼冤,寻复请释回故宗家属,语甚切至。咸宁知县满朝荐久系,奏请释之,因请并释王邦才、卞孔时。又再疏劾守备中官杜茂,且备陈采榷之害,言:“臣不忍皇上听小人之谋,名出汉桓、唐德下,为我明基祸之主。”帝以湖广地为福王庄田。春三疏力争,帝降旨切责。叶向高致政去,方从哲为首辅。春抗疏言:“今天下人材则朝虚野实,货财则野虚朝实。从哲不能救正,而第于福王则无事不曲从。臣尝叹皇上有为尧、舜之资,而辅佐无人。仅得王家屏、沈鲤,又俱不信用。其余大抵庸恶陋劣,奸回媢嫉之徒,不意至从哲而风益下。臣闻从哲每向人言,辄云内相之意,是甘为万安、焦芳,曾赵志皋,沈一贯之不若也。”从哲疏辨乞去。帝慰留,而责春妄言渎奏,出为福建右参议。寻丁父艰。天启初,起故官。召为尚宝少卿,历迁光禄卿。五年,魏忠贤党门克新劾春倚恃东林,父作子述,削籍归。‎ 崇祯九年召拜通政使迁户部右侍郎历尚书总督仓场条行厘弊十事以劳瘁予告未几起南京户部尚书。疏请皇太子出阁,从之。累疏引疾,不允。九年,条上战守之策,并论贼三可击状。帝如议敕行。十一年,黄道周、刘同升等谏杨嗣昌夺情,被贬谪。范景文等疏救,春名与焉。明年正月,削景文籍,置春不问。春为御史,甚有声。及居大僚,循职无咎。会上疏请改折白粮,忤旨,罢归。是年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崇祯九年/召拜通政使/迁户部右侍郎/历尚书/总督仓场条行/厘弊十事/以劳瘁予/告未几/起南京户部尚书 B.崇祯九年/召拜通政/使迁户部右侍郎/历尚书/总督仓场条行/厘弊十事/以劳瘁予告/未几/起南京户部尚书 C.崇祯九年/召拜通政使/迁户部右侍郎/历尚书/总督仓场/条行厘弊十事/以劳瘁予告/未几/起南京户部尚书 D.崇祯九年/召拜通政/使迁户部右侍郎/历尚书/总督仓场/条行厘弊十事/以劳瘁予/告未几/起南京户部尚书 ‎※【答案讲评】C (大意:崇祯九年,召回朝担任通政使,升任户部右侍郎,后担任尚书,全面负责仓场、条行厘弊等十件事,因为过于劳累请求休假,不久,担任南京户部尚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恤典”,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等的典例。‎ B.“首辅”,明中期后,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首席大学士称作首辅。‎ C.“削籍”,朝廷对官员的处罚方式,官员登记在册,因获罪从官名册中除名即为削籍。‎ D.“出阁”,古时称公主出嫁为“出阁”,后泛指女子出嫁;皇子大婚,亦作“出阁”。‎ ‎※【答案讲评】D (“皇子大婚,亦作‘出阁’”错,应为“皇子出就封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春为人正直,屡次替人讼冤。他为楚宗人等申辩冤屈,既而言辞恳切尽理地请求释放故宗家属;他还曾先后上书请求释放满朝荐、王邦才、卞孔时。‎ B.子春人格独立,绝不屈从权贵。他多次检举太仆少卿徐兆魁为人狠毒、陷害忠良;他断然拒绝魏忠贤同党门克新的拉拢,据理力争,使得对方削籍而归。‎ C.子春敢于直谏,指出皇帝弊端。他多次上书力争,反对皇帝把湖广大片土地赐给福王作庄田;他上书直言方从哲并非救正之人,皇帝任命其为首辅不妥。‎ D.子春忠于职守,在职多有作为。他任南京户部尚书时,上书提议有关皇太子的事项,分项陈述守战的策略。分析击溃叛军的必备条件,均被皇帝采纳并施行。‎ ‎※【答案讲评】B (“断然拒绝魏忠贤同党门克新的拉拢,据理力争”原文无据;“使得对方削籍而归”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不忍皇上听小人之谋,名出汉桓、唐德下,为我明基祸之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哲疏辨乞去。帝慰留,而责春妄言渎奏,出为福建右参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1)我不忍心看到皇上听信奸邪小人的主意,名声在汉桓帝、唐德宗之下,成为我大明朝肇祸(滋生祸根)的君主。(关键点:听,听信;谋,主意;出……下,名声在……之下;基祸,滋生祸根。)‎ ‎(2)方从哲上书辩解并请求辞职,皇上对方从哲劝慰挽留,而责怪子春随意乱说轻率上奏,将其外放担任福建右参议。(关键点:乞去,请求辞职;慰留,劝慰挽留;渎奏,轻率上奏;出,外放。)‎ 附:参考译文 子春,字若木,于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先后担任高阳、献二县知县,被授予御史一职。太仆少卿徐兆魁攻击李三才,于是大肆诋毁顾宪成。子春多次上奏揭发他阴险。出任湖广巡按,请求朝廷给予礼部侍郎郭正域及光禄少卿顾宪成隆正的丧礼。楚宗人因为攻击伪造王事,被禁锢在高墙里的人很多,(子春)替他们诉冤,不久又请求释放以前的宗人家属,语气很恳切。咸宁知县满朝荐被关了很久,子春上奏请求释放他,于是请求一并释放王邦才、卞孔时。又再次上疏弹劾守备中官杜茂,并且详细陈诉采矿和征税的危害,说:“我不忍心看到皇上听信奸邪小人的主意,名声在汉桓帝、唐德宗之下,成为我大明朝肇祸(滋生祸根)的君主。”皇帝把湖广一带的土地作为福王的庄田。子春多次上疏力争,皇帝下旨严厉责备(他)。叶向高辞职离开,方从哲担任首辅。子春上疏反对说:“现在天下的人才在朝廷的不多,而在民间的多,物资财物却民间少,朝廷多。方从哲不能匡正这一现象,而福王却万事委曲顺从。我曾经叹惜皇上有尧、舜那样的资质,但缺乏辅佐之人。只得到王家屏、沈鲤,却又都不信任重用。其余大多是庸俗丑恶鄙陋之人,或阴险狡诈之徒,没想到到了方从哲时,风气更加败坏。我听说方从哲经常向人说,就说内相之意,是甘心做万安、焦芳,曾赵志皋那样的人,连沈一贯都不如他呀。”方从哲上奏辩解并请求辞职。皇上对方从哲劝慰挽留,而责怪子春随意乱说轻率上奏,将其外放担任福建右参议。不久回家为父守丧。天启初年,复职。担任尚宝少卿,又升任光禄卿。五年,魏忠贤党羽门克弹劾子春倚仗东林党人,父写儿子转述,(子春)被罢职回家。‎ 崇祯九年,召回朝担任通政使,升任户部右侍郎,后担任尚书,全面负责仓场、条行厘弊等十件事,因为过于劳累请求休假,不久,担任南京户部尚书。上疏请皇太子出阁,(皇帝)听从了他。多次上疏请求病退,(皇帝)不准。九年,逐条上奏战守之策,并且讨论如何击败反贼。皇帝听从并实施。十一年,黄道周、刘同升等上奏杨嗣昌未按时守丧,(杨嗣昌)被贬谪。范景文等上疏挽救,子春联名上奏。第二年正月,范景文被罢官,没处理子春。子春担任御史,很有名声。直到当大官,一直遵守职分,无过错。恰逢上疏请求改折漕粮,触犯(皇帝)旨意,罢职回家。这一年去世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