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全国)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全国)2

‎2019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学案(全国)‎ 考点提示:①《考试大纲》要求掌握“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②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由于虚词的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更大,所以掌握起来更困难。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要靠虚词帮助才能组合成句,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③高考题型,只要求判断不同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其句子,一个是语段中的,一个是教材中的。④掌握虚词的途径,最好进行系统、归类。‎ 为下面各句中虚词的用法归类,把序号填写到后面的横线上。‎ 一、【于】‎ A.介词。在,从,到。‎ B.介词。“在……方面”“在……中”。‎ C.介词。由于。‎ D.介词。向,对,对于。‎ E.介词。被。‎ F.介词。与,跟,同。‎ G.介词。比。‎ ‎(1)……而青于蓝。(《劝学》)    ‎ ‎(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 ‎(3)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 ‎(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5)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 ‎(6)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7)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 ‎(8)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9)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 ‎(10)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1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1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13)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 答案:(1)G (2)A (3)D (4)A (5)B (6)F (7)C (8)E (9)A (10)E (11)F (12)D (13)G 二、【何】‎ A.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B.用作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C.用作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D.用作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E.用作疑问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F.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 ‎(4)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 ‎(5)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 ‎(6)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 ‎(7)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 ‎(9)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10)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1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答案:(1)A (2)C (3)B (4)F (5)B (6)C (7)D (8)A (9)D (10)E (11)A (12)B 三、【之】‎ A.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B.指示代词,这,此。‎ C.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D.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E.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F.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G.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H.动词,往,到……去。‎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 ‎(3)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 ‎(5)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 ‎(6)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 ‎(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8)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 ‎(10)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 ‎(11)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 ‎(1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 ‎(1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14)不足,又顾而之他。     ‎ 答案:(1)A (2)F (3)C (4)A (5)B (6)D (7)G (8)F (9)E (10)A (11)G (12)E (13)H (14)H 四、【因】‎ A.介词。依照,根据。‎ B.介词。依靠,凭借。‎ C.介词。趁着,趁此。‎ D.介词。通过,经由。‎ E.介词。因为,由于。‎ F.副词。于是,就;因而。‎ G.名词。原因,缘由,机缘。‎ H.动词。沿袭,继续。‎ ‎(1)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 ‎(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 ‎(4)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 ‎(5)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 ‎(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 ‎(7)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     ‎ ‎(8)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 ‎(9)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 ‎(10)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 ‎(11)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 ‎(1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 答案:(1)C (2)A (3)B (4)C (5)A (6)D (7)H (8)E (9)F (10)G (11)H (12)B 五、【焉】‎ A.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B.兼词。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C.代词。相当于“之”。‎ D.代词。哪里,怎么。‎ E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F.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G.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2)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 ‎(5)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6)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7)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 ‎(8)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 ‎(9)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 ‎(10)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 ‎(12)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 ‎(1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 答案:(1)G (2)E (3)D (4)F (5)D (6)C (7)C (8)D (9)E (10)A (11)F (12)B (13)A (14)G 六、【且】‎ A.用作连词。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B.用作连词。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C.用作连词。让步关系,尚且,还。‎ D.用作连词。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E.用作副词。将,将要。‎ F.用作副词。暂且,姑且。‎ ‎(1)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 ‎(2)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5)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 ‎(6)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7)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8)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9)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10)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 答案:(1)D (2)A (3)B (4)C (5)F (6)C (7)D (8)E (9)F (10)D 七、【若】‎ A.动词,像,好像。‎ B.用作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C.用作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D.用作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E.用作连词。至,至于。‎ ‎(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 ‎(2)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 ‎(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 ‎(4)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 ‎(5)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 ‎(6)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 ‎(7)天若有情天亦老。(李商隐《金铜仙人辞汉歌》)     ‎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9)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     ‎ 答案:(1)C (2)E (3)B (4)A (5)B (6)A (7)D (8)B (9)A 八、【则】‎ A.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B.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C.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D.连词。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但是”。‎ E.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F.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1)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4)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 ‎(5)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 ‎(6)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 ‎(7)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9)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 ‎(10)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 ‎(1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13)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 ‎(14)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 答案:(1)A (2)A (3)C (4)A (5)B (6)A (7)E (8)F (9)D (10)B (11)C (12)B (13)D (14)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