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答案(河北省唐山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答案(河北省唐山市)

唐山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A.“肯定‘民’在国家中的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错,原文有“没有也不可能有尊重民众政治权利的内容”。B.“是现代民主的基础”错原文有“民本思想并不是一种论证民众政治权利的学说”。C.适当提高民的政治地位与权力,非根本改变,也不可能有效解决。)‎ ‎2.C(没有“类比论证”)‎ ‎3.C(“不会再有王朝的更替,国家的灭亡”错,国家兴亡有多种因素,这种说法绝对)‎ ‎4.C(张冠李戴。挖掘所有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搭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转化通道,这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 ‎5.C(表意与原文不符。注意原文的“横纵”所指。)‎ ‎6.①二者是辩证关系,或对立统一关系。②对立关系:只要“金山银山”,就会失去“绿水青山”,只要“绿水青山”,就会失去“金山银山”。③统一关系:“绿水青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可以造就“绿水青山”。(每点2分,共6分)‎ ‎7.A(“含蓄委婉”错,写感受采用直笔。)‎ ‎8.①是小海碰子成长的引领(示范)者。不敢进入刺骨的海水,老海碰子进入刺骨的海水后,闭目不动,慢慢适应,给恐惧的小海碰子做出示范。②是小海碰子成长的呵护者。第一次扎深水的小海碰子出现严重口鼻冒血,老海碰子强行带他上岸,对他进行保护。③是小海碰子成长的欣赏(激励)者。小海碰子在深海收获海参后,又想追求更大的理想,老海碰子对此非常欣慰。(每点2分,共6分)‎ ‎9.①小说中的“海”象征着人生成长的环境,《老人与海》中的“海”象征着人孤立无援的处境。②小说中的“海”象征着磨砺人生的挑战,《老人与海》中的“海”象征着与人对立的强大力量。③小说中的“海”象征着蕴育收获的对象,《老人与海》中的“海”象征着吞噬人奋斗的外在力量。(每点2分,共6分)‎ ‎10.B ‎11.B(“产生于两宋”错)‎ ‎12.B(注意原文有“事未行”,粮食、铠甲、士兵之事未及施行。)‎ ‎13.(1)福州前面临海,是盗贼藏身之所,上四郡的百姓顽劣粗野容易造反,而帅府空虚,一旦情况紧急,怎么办?)(枕、渊、急缓、奈何,各1分,流畅1分)‎ ‎(2)不朽的,是名声流传万世。谁说您已去世,您令人敬畏,如同活在世间!(所、垂、孰谓、凛凛,各1分,流畅1分)‎ ‎14.A(“自己的私人院落”错,根据诗的内容“州宅”应指州城。)‎ ‎15.①结尾两句交代了诗人从朝廷贬谪越州的贬官身份。(2分)②两句表达的情感是“悲”。诗人虽然说自己谪居的地方犹如仙境,看似充满喜悦,心胸豁达,不为贬谪痛苦,实际是寄情山水,暗含无法排遣的苦闷。(4分)(答“喜”,言之成理亦可)‎ ‎16.(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每空1分)‎ ‎17.C(事过情迁,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征服进取,用武力降服,施加影响或运用力量、手段使对方折服,努力上进,有所作为。迎难而上,在险境中积极进取,不退缩。庙堂之高,高高的庙堂,指朝廷。庙堂之器,陈在庙堂里的礼器,或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人。独抒性灵,独自抒发人的性灵,真情实感。不拘一格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18.D(A“不是”“而是”关联词使用不当,语序不当,先营造园林,后定制陈设器用。B 偷换主语C语序不当,先营造园林居室,后定制陈设器用。)‎ ‎19.C(表示列举的省略 A.表示语言断断续续 B.表示语言的转换 D.表示静默或思考)‎ ‎20.①“HCY”水平增高 ②选择叶酸含量高的食品 ③叶酸的含量不一样 (每空2分,共6分)‎ ‎21. 2019年1月3日,(1分)嫦娥四号探测器世界首次月背着陆,(2分)首次进行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2分)‎ ‎22.【试题分析】‎ 题目由材料和任务要求两部分构成:‎ 材料由三段话构成,第一段话是“节约”这个词的由来和其本义。“节约”是古代控制马的一种马具,其本义包括“节制”和“约束”两部分,节制靠自身,约束靠外力。‎ 第二段话是三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三句名言是有层次的,勤俭节约可以修身,可以持家,可以兴邦。‎ 第三段是习总书记关于餐饮浪费的警示,以及提醒同学们关注身边的浪费现象。‎ 任务要求部分要特别注意两点:“上述材料”包括三句,绝不能忽视第一句,此题的关键词是“节约”,第一句给出了关键词的定义。不仅仅回答了节约“是什么”,这里还暗含节约该“怎么做”的答案,节制就是自律,约束靠外力,包括道德约束,法律约束,规章制度的约束等等。所以第一句不仅仅是引出“节约”这个话题,其中有深意。‎ 第二点是问题情境是“我”在“我说节约”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一定要注意联系“我”的实际,做到文中有我。‎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金主完颜亮死后,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他担任掌书记,于是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绍兴三十二年,带奏表归顺南宋,授予承务郎之职,改任江阴佥判。乾道六年,升为司农寺主簿,出京任滁州知州。滁州遭受战火毁坏,村落城池破败,辛弃疾减轻赋税,招抚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兵,议定军队屯垦。受聘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非常器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认为他充满正气,有雄才大略。绍熙二年,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曾经代任主帅,常常叹道“:福州前面临海,是盗贼藏身之所,上四郡的百姓顽劣粗野容易造反,而帅府空虚,一旦情况紧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他致力于安抚百姓,不到一年,积累钱财达到五十万缗,库房匾额写“备安库”三个字。他认为闽中地少人多,年岁歉收,就到广 南买粮,现在幸好连年丰收,宗室及军人来粮仓买米,于是就拿出卖给他们,等秋天价贱时,用备安库的钱买入二万石,这样就有备无患。又想造万套铠甲,招募强壮者补充军队,严格训练,那么盗贼就不再是忧患。此事未及施行,台臣王蔺弹劾他用钱像泥沙,杀人像草芥,早晚会端坐在闽王殿上称王。于是辛弃疾请求辞官回家。(后来)晋升枢密都承旨,未赴任就去世。‎ 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多是海内名士。在长沙为帅时,士人有投诉考试官胡乱录取了第十七名《春秋》答卷,辛弃疾查出事实确实这样,索取第二榜的《春秋》答卷反复审阅,启封一看,名字是赵鼎。辛弃疾生气地说:“佐国元勋,只有忠简一个人,怎么又出了一个赵鼎!”他把考卷扔在地上。又看《礼记》答卷,辛弃疾说:“看他的议论,定是豪杰壮士,此人不可失去。” 启封一看,是赵方。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没有棺材入殓,辛弃疾感叹“:身为列卿而如此贫困,真是廉洁耿介之士啊!”他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后,又对宰执说了此事,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朱熹死时,他的学说正遭禁止,门生朋友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不朽的是名声流传万世。谁说您已去世,您令人敬畏,如同活在世间!”辛弃疾非常善长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