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2016-08)
2016.8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14级第五学期入学考试 语 文 出题人:徐凯 审题人:林君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组成,共10页;答题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行保留。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演戏要带“三分生” 刘连群 在学生觉得荀慧生的戏总有生疏之处,“没准谱儿”而难学时,荀慧生指出:“这个熟字,摆在哪儿都好,惟独摆在演戏上,要不得。”他说:“熟是应当熟的,但是熟了也容易出许许多多的毛病。”以演《武家坡》的王宝钏这样的熟戏为例,如果坐下化妆就“没精打彩”,上台只是按熟的路数按部就班地唱,戏唱下来了,但“跟没唱一样”。“怎么说呢?自打你存了那个‘又是王宝钏’的念头开始,这出戏已经注定了就是那么回事。”稀松平常,疲疲沓沓,这就属于“熟能生流,也能生油”。“熟”还会使演员凭借嗓子好,武功、水袖功好,脱离剧情和人物,不管是否合适,可着劲儿地唱,拼着力气地耍,“好”是要下来了,却只能落个卖弄。 针对这样的现象,荀慧生提出:生!不是全生,也不是半生,而是三分生!所谓“三分生”,其实是在“熟”的前提下的“生”,演熟知熟会的戏要带有一定的陌生感。“哪儿生呢?要看到你和角色就存在着个‘生’字,你是你,角色是角色,相差得很远,这就是生。” 演员和角色天然存在着距离,不可能完全合二为一。因此演戏是这一个体逐步走近、深入另一个体的过程,熟只是渐近的一个阶段。仍以王宝钏“打比”:她是谁呢?相府千金;干嘛又挖野菜?跟她爹较劲儿呢……这点儿事谁都知道,用得着老去琢磨吗?用得着。荀慧生说:“只要你每次都对角色有陌生的感觉,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许多细小的地方没注意,这些新发现就会引着你往角色里头深去,哪怕是戏演完了,它还会扯着你:某处某处还有点儿事儿没琢磨到家呢,下次再唱时,得把它弄明白了。于是乎无尽无休,越研究越透。所谓千锤百炼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三分生”是要演员不断深入探索角色的性格感情,配以适宜的动作、唱腔、表情表达出来,使所演角色不断深化、丰满、鲜活。 实践“三分生”的主张,还能让观众看戏时产生持久的兴致。人们通常认为“生书熟戏”,意思是看戏只要故事好,唱、念、做、打精彩,是可以反复欣赏的。其实不然,荀慧生说,“ 观众眼睛可尖着呐,你挑帘一出来,一看你那份心里满没事儿的神气,观众就明白了:又是她,某某人;又是那么一道汤,对付着听吧。”如此兴味索然,欣赏能持久吗?荀慧生说,“只有你唱戏的对角色有新鲜的感觉,观众才会对你有新鲜的感觉,而且,越新鲜就更新鲜”。“生可以生兴致,你越有兴致,观众也越觉得新鲜,台上就不可能老落死套”。 “由生入熟易,由熟入生难。生到熟是个练的问题,熟到生却是个想的问题,得动脑筋、动心。”这,应是大师留给后学者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选自《文汇报》2015.11.27,有删改)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熟”给演戏带来的弊病的一项是(3分) A.演员演戏不认真,熟能生流,也能生油。 B.脱离剧情和人物,卖弄功夫久,演得稀松平常,疲疲沓沓。 C.不能使演员不断研究角色,用适宜的动作、唱腔、表情来表达对角色的理解。 D.落入死套,无法进行艺术创新,让观众缺少新鲜感,欣赏不能持久。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只有你每次都对角色有陌生的感觉,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许多细小的地方没注意。 B.对“熟戏”要保持一定的陌生感,避免“流”和“油”。 C.不断研究角色,用适宜的动作、唱腔、表情来表达对角色的理解。 D.正确认识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是“三分生”对戏剧演员的要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学生学戏的困惑引出荀慧生对“熟”之弊病的认识,提出“三分生”的观点并阐述其内涵。 B.“三分生”会使演员觉得某处某处还有点儿事儿没琢磨到家,想要在下次再唱时把它弄明白。 C.荀慧生从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两个角度向读者强调了“三分生”的重要性。 D.“生到熟是个练的问题,熟到生却是个想的问题,得动脑筋、动心” 是荀慧生留给后学者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 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 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己。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己 B.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己 C.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己 D.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己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它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B. “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玺的作用也分为:权玺(权杖),国玺(御印),令玺(金牌)。 C.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长于细节描写,所写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与《史记》、《春秋》、《汉书》合称“前四史”。 D. “建武”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由于杜诗重视农业生产,创造发明了运输工具,减轻了农民的运送粮食的艰辛,故南阳人民称他为“杜母”。 B.杜诗在南阳任职期间,执法严厉,打击了一些作恶多端、民愤很大的强豪地主;还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扩大耕种面积,使南阳郡日益富足。 C.杜诗历经功曹、侍御史、成皋令、沛郡都尉、汝南都尉及南阳太守等。由于办事干练,有决断,受到光武帝刘秀赏识。 D.他一生廉洁清贫,生前没有购置田产,死后连丧葬之处也没有。光武帝下令在郡守官邸里为他治丧,并赐绢绸千匹,以作为治丧的费用。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书。(5分) (2)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5分)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① 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②。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③尘羁④ ? [注] ①殄(tiǎn ):灭绝。②远望时复为:即“时复为远望”。 ③绁(xiè):拴, 捆绑。④尘羁:尘网。 8.诗人主要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塑造松树的形象?请赏析。(5 分) 9.请分析本诗末四句表现了诗人哪些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蒹葭》第一章中“ , ”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烘托了主人公怅然若有所思的心情。 (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11、12题中选定其中一题。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作,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老夫老妻 冯骥才 (1)他俩又吵架了。 (2)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像大多数夫妻日常吵架那样,往往是从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开始的——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她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 (3)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4)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5)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她的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好像节气 一进“七九”,封冻河面的冰片就要化开那样。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也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6)雪正下得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 (7)一看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8)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曾经,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9)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她想到楼上邻居李老头,文化大革命初期老伴被折磨死了。尽管有个女儿婚后还同他住在一起,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星期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年轻人和老年人总是有距离的。年轻人应该和年轻人在一起玩,老人得有老人为伴。 (10)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11)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12)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被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13)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虽名为“老夫老妻”,但主要是以妻子的女性视角来展开情节,因为女性感情更为细腻丰富。以妻子的女性视角构思小说会更生动。 B.朴实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小说中的人物说着朴实的话,做着朴实的事,叙事语言也是朴实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修饰,处处体现着朴实之美。 C.小说第(8)段展现了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阶段对曾经美好恋爱往事的态度,真实再现两人感情由浓变淡,直至不屑一想、勉强维持的过程。 D.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 的场景,来说明她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 E.这对老夫妻吵架不止一次,由于妻子在家中很强势,每次都是老头气得离家出走,小说结尾老头“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的细节正说明了这一点。 (2)小说第(6)段写到了“雪”,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3)小说很巧妙地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说:“看这篇小说看到了幸福温馨。”也有人说:“看这篇小说看到了悲凉落寞。”你怎么看,请联系文本并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王世襄:世好妍华,我耽拙朴 田家青 当今,人们称王世襄先生是“大玩儿家”,而“玩儿”难免使人把它与轻松愉快联系起来。实际上,在治学、研究中,王先生凭的是一股一丝不苟的“狠劲儿”和“傻劲儿”。 “玩儿”难免使人把它与随心所欲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生活中的王先生讲究原则,对自我的要求严谨至极。 我认为,王先生最大的贡献是他在一生中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华和最本质的精神:格调、品位、和谐。这对当今刚刚从物质上富裕起来的社会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在我眼中,王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真正的收藏家和中国文化的实践者。 三十年前尚未结识他时,我对他的认识与当前人们对他的认识大致相似: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之家,会玩儿、有天分,眼力好、神。我第一次去见王先生时,还抱着“会一会”的心态。与王先生一交谈,令人折服。他对行话、术语不仅很熟,尤其用词之间的搭配准确,俨如硕果仅存的老木匠。这不仅要具有工匠一样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对古建、园林、大木作、小器作的工艺和技法的深刻理解以及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知识,更需极深厚的古文献和文字学功底。 王先生的收藏涉及古琴、漆器、家具等诸多门类,多著录于《自珍集》等著作,出版至今未发生真伪之议,可见其鉴赏水准。对于出书他有一股和自己过不去的精神:每本书内容必须新,观点需明确、考据要翔实……他曾多次说过,出版著作最怕重复,不应给读者“炒冷饭”。 王先生既是学术领域备受推崇的学者、学界领头人,又是业界公认的权威,还能被工匠称为“行家”。这才称得上真正的学者。 这么多年来,海内外的朋友们请王先生吃饭,常去比较讲究的酒店,生性简朴的王先生其实并不喜欢。每一道菜上来,他会下意识地先拿筷子把菜里边放的虚的东西,如刻的萝卜花、雕的仙鹤、搭的小桥,挑出去——我看得出来,他并不是真的刻意想做这件事,这个动作完全是出于对形式主义潜在厌恶的本能。 原因在于,王先生奉行的原则是干实事,不务虚。恰似明式家具,不设非功能的装饰部件。好的明式家具,拆不走一个部件,一拆它就塌了,就散了。换言之就是没有纯为装饰而设置的部件,不刻意装饰却能做到最佳的装饰效果,这才是真本事。多年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爱讲形式,重宣传、包装,依赖炒作,一些行业、一些活动,本来与文化无关,却拿“文化”说事,对此,王先生曾笑称“这叫缺什么补什么”。 王先生一生研究古代家具,他一直想设计打造一件融入自己思想的家具,一九九五年得到了两块花梨大板,他约我与他一同设计打造了一件大画案。务使两块木料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同时要让大案有时代感和艺术性,结构考究,无钉无胶。大案制成后,重近半吨,好不容易请人搬上了六层的公寓。 第二天,师母告诉我,他搬完大案回芳嘉园小院时天已黑了,一进院门,就跟孩子似地喊:“我回来了啦!大案子上去啦!” 大案一直在王先生的书房,《锦灰堆》、《自珍集》等广大读者喜爱的著作都是他在此案写就的。他特作了一篇案铭,其中“世好妍华,我耽拙朴”言简意赅地表述了王先生的审美观。 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艺术,追求的是格调和品位,反映到器物上就表现为和谐和文人气质。此案当为一例,其通体无一处刻意装饰,既有宋元的神,亦富时代感,其内涵令人回味无穷。 (《环球人物》2015年第2期,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到底明式家具的特色在哪里? 它为什么吸引着王世襄六十余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研究呢?王世襄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前期发展到了顶峰。这个时期的家具,采用了性坚质细的硬木材料,在制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现在全世界都公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家具流派…… 到了明中叶,家具不只工艺好,木料也好,尤其是以黄花梨木造成的家具,天然文理,尤为华美。”(荣宏君《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王先生一生注重做实事,他是学术领域备受推崇的学者、学界领头人,又是工匠眼中的“行家”,他做事力求完美,自我要求严谨。 B.王世襄先生在酒店吃饭,总会把菜里边刻的萝卜花、雕的仙鹤、搭的小桥、放的花瓣等挑出来,以此表达他对形式主义的厌恶。 C.王世襄先生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格调、品位、和谐,这对当今的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 D.“他搬完大案回芳嘉园小院时天已黑了,一进院门,就跟孩子似地喊:‘我回来了啦!大案子上去啦!’”这一细节表现了王先生的率真和拙朴。 E.当今,人们称王世襄先生是“大玩儿家”,这与他在治学、研究中,有一股一丝不苟的“狠劲儿”和“傻劲儿”是分不开的。 (2)请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简要分析第3自然段议论的作用。(6分) (3)结合文本,概括王世襄先生“明代家具观”的主要内容。(6分) (4)文章说“王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真正的收藏家和中国文化的实践者”,你认为是否恰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1)当下,中东和平曙光可能______,国际社会应加倍努力,积极劝导冲突各方为 国家命运、人民安危着想,把握机遇,推进和谈。 (2)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最新统计显示,乘用车国内销量同比下 跌1%,1月车市开门红______,没能延续到2月份。 (3)就在这______的瞬间,郑建忠下意识把夏某持枪的手往上一推,顺势死死地扣 住,他身后的战友都冲了过来,夺下了绑匪的枪支。 A. 稍纵即逝 昙花一现 电光石火 B. 昙花一现 稍纵即逝 电光石火 C. 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稍纵即逝 D. 稍纵即逝 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七十九年前的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 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 B.据警方披露的案情显示,庞某自 2010 年起,非法购进 25种儿童、成人用疫苗, 未经冷链存储,就行销 18 个省份。 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 1000 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 2300 吨, 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 D.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 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大足石刻始创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绵延明清。其中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北山、宝顶山)。 堪称碑刻经典。 ①特别是此窟中的普贤菩萨,具有东方女性美的特征 ②另外,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称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③此窟众多石刻造像秀美、雕刻精细、整体布局和谐协调、保存完好无损 ④北山石刻中的“转轮经藏窟”被许多艺术家誉为宋代石刻之精华和代表 ⑤堪称东方美神之大荟萃 ⑥表情温柔娴静、典雅大方,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A.④③⑤①⑥② B.③⑤①⑥④② C.④③⑥①②⑤ D.③⑤①⑥②④ 16.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如今,人们身上总是携带着两样金属物:一把钥匙,一个手机。钥匙打开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但是,我们发现,有时候, ,但是,你却不知道该给谁拨去一个电话。这是今天的奇特现象:一方面,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迅速地跟他讲话;另一方面,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会有点沮丧地发现, 。 17.近年来,“微公益”的流行使公益慈善更深入地走进了公众生活。下图是微公益图标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14级第五学期入学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 2.A (“只有……才……”) 3.C(“两个角度”) 4.B 5.C (“前四史”) 6.A(“运送粮食”) 7.(1)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疏。(句意2分,“无劳、不安、避”各1分)(2)因派门客为弟弟报仇犯罪,被朝廷征召,正巧因病去世(句意2分,“坐、征、会”各1分) 【译文】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胃公正平和的美称。政权 更迭时,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 建武元年,在一年中迁升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不法,在百性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慌。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他仍不改悔,于是将萧广去杀,回京后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奏报。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棨戟,又派他巡视河东,去讨伐降服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谋划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焚毁他们的船只,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袭击贼后,杀死杨异等人,贼 兵终于被消灭,拜授为成皋县令,到任三年,建树的政绩尤其显扬。 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节俭,施政清廉公平,以惩罚强暴树立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性。又设计制作水排,铸造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为这些事迹赞颂他道:“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 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疏。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最终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向来喜好推荐贤明的人,多次举荐知名之士,有清河的刘统和鲁阳长董崇等。 先前,兵禁制度崇尚简约,只是用带有皇帝之印的书信发兵,没有虎符这样的信物,杜诗上疏说:“臣听说军队是国家的凶器,圣人也很谨慎小心的。原来的制度派遣军队,都用虎符。其它征调的事,只用拿着信件的使者罢了。兵符假如能够合在一起,就采取作为最重要的信物,以此来表明彰显国家的命令,保持国家的威严与重要地位。近来派遣军队,只用带有皇上之印的书信,有时还用皇上的诏命,如查有*邪的人欺诈作伪,就无法发觉。我认为,军事正在兴起,叛乱的人没有消灭。从下面的郡国中征兵,应该慎重,可以确立虎符制度,来根绝*诈产生的缘由。昔日魏国的公子无忌,威风令邻国倾倒,尚且借助兵符以此解了赵国之围,如果没有如姬的仇事,那末他的功绩也就不会显露。事情中有些虽然繁琐但不能省却,虽然浪费但不能停止,大概说的就是这个罢。”谏书递给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杜诗虽然在外做官,但是对朝廷竭尽衷心,直方敢谏,擅长出谋划策,随不同的事献给皇上。在任七年,政绩教化十分显著。十四年,因派门客为弟弟报仇犯罪,被朝廷征召,正赶上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说,杜诗贫困没有土地住宅等产业,死了以后没有办丧事和埋葬的地方。皇上下令在郡邸办丧事,并赏赐一千匹绢 8.对比。(1 分)用严霜降临前,众草所掩没松树和之后众草凋零,园中仅剩青松英姿的 情形对比,赞美青松的坚贞不屈。(或用人们不易察觉林中松树和人们惊于严寒中仅剩松树 对比,赞美青松坚贞的不屈)(4 分)(意思相近即可) 9.对松树的喜爱,“抚寒柯”;对仕途的厌倦,他反问自己为何还困于“尘羁”——仕途。(每 点 23分,共 6 分) 10.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1)B(3分)D(2分)A(1分) (A“以妻子的女性视角构思小说会更生动”显得有些偏颇。E项0分“妻子在家中很强势“无根据,“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的细节说明老头的自省与愧疚。C项0分“直至不屑一想、勉强维持”不正确) (2)第⑥段写“雪”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2分)同时,“雪下得紧’也烘托了妻子内心的复杂、烦乱、忐忑的心绪。(2分)段落最后写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的暗示了下文“恋爱”时两人情感的美好、圣洁、甜蜜。(2分) (3)①小说前几段写丈夫“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进而摔大瓷壶,摔门离家出走的情节,正与小说第⑩段通过妻子心理描写评价的丈夫性格“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相呼应。 ②第⑤段写到“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和小说结尾,老头在妻子回家前已先到家把炉火捅旺,碎瓷片扫干净,给妻子斟茶等细节,与⑩段“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相呼应。 ③小说第④段写到“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与有女儿的邻居李老头遭遇相呼应,说明有儿有女依靠还是比不上老伴好。 (4)我同意第一张看法“小说让人看到了幸福温馨“。 ①小说中老夫老妻虽多次争吵,但最后都能相互反省,自动和解,说明两人还是深爱对方的,否则,不可能和解。 ②小说中两人“恋爱“的情节,说明他们是有良好的感情基础的,吵架不过是他们老年平淡生活的一种调剂。通过吵架,更检验了他们的感情的真挚。 ③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特别事件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故小说让人看到了老夫老妻感情的深厚,让人感到了爱情婚姻的幸福温馨。(以上三点任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及两点以上给5分) 结合现实:①夫妻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吵架是很平常的事,吵架也是一种交流,不过是一种激烈的沟通方式。(1分) ②老夫老妻更懂得珍惜数十年的相守,哪怕爱情削减只剩亲情,这亲情也是升级版的爱情。生活虽有磕碰但只要不离不弃,相互依靠,爱情、婚姻、家庭的温馨美好永在!(2分) 我同意第二种看法。 ①小说中尽管夫妻二人又和好,相互自省妥协退让,回归正常,但曾经的甜蜜爱情已远去,正如文中所写“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 ②两人无儿无女可以依靠,也只能相依为命,然后陷入和好——吵架——和好——再吵的怪圈。 ③老夫老妻屡屡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而吵架怄气,说明老人们精神的空虚无聊,故借吵架让死水的生活起点波澜。小说看似温馨的结局下隐藏着老年精神世界的无尽悲凉落寞。(以上三点任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及两点以上给5分) 结合现实:①作为老年夫妻,应该有新的生活规划,让心灵有新的依托。 ②多出去走走,与外界交流,不要宅在家里。 ③社会、子女要关心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不要让他们有被忽视遗忘之感。(三点中任答对两点即得3分) 12. (1)答A(3分),C(2分),D(1分),答EB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E项,前后无因果关系;B项,以此表达不准确,原文是潜在厌恶的本能;D项,不够准确,主要是突出他高兴的心情和率真的性情,1分;C项是对部分段落内容的概括,2分;A项是对全文整体内容的概括分析,3分。) (2)①承接上文,强调王先生一丝不苟、讲究原则的治学态度,总领下文,突出王先生的贡献;②表达作者对王先生在学术、收藏和中国文化方面的巨大成就的赞美与崇敬之情;③揭示王先生追求的格调、品位、和谐对于现实社会的引导意义;④启示读者摒弃虚无浮华,追求简练朴实,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3)①讲求实用,不刻意装饰却能收到最好的装饰效果;②制作精巧,造型简练典雅,风格独特;③精于选料,最大限度合理利用材料,保留材料天然的纹理。④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顶峰。(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4)①是真正的学者。他是学界领头人,业界公认的权威、行家;学术态度严谨,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注重做实事,不务虚。②是真正的收藏家。有天分,眼力好;实践经验丰富,对工艺和技法理解深刻;历史和人文知识丰富,古文献和文字学功底深厚;收藏门类多,《自珍集》等专著鉴赏水准高。③是中国文化的实践者。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华和最本质的精神;亲自设计打造融入自己思想的传统家具;著书立说,传播简练拙朴的审美文化观。(分三方面分别分析,每答对一点给1分,每一方面最多得3分,给满8分为止) 13.A (电光石火: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而过,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昙花一现: 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对象上多指美好 的事物,一般带有遗憾的意味。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及易 失去。) 14.A(B 项句式杂糅,应去掉“显示”。C 项缺乏宾语中心语,应在“超负荷运转”后加“的 状态”。D 项搭配不当,应把“的生产量”去掉。) 15.A(④说转轮经藏窟;③“此窟”承前句,⑤“荟萃”承前句“众多石刻造像”,③⑤说 造像群体;①⑥以“特别是”承前句,说普贤菩萨像个体;②以“另外”承前句,以语意照 应后句) 16.而手机则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间;你的手机里面储藏了大量的人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一个都不存在。(大意通顺即可) 17.两手相握组成 “心”形,寓意人们携手献爱心,让世界充满爱(2分);“心”形与上面的两只眼睛又组成了圆圆的笑脸(1分),寓意公益小事聚合起来,共同创造幸福生活,人人开心幸福(2分)。 18. 分析: 首先要注意材料中关于一些细节的提示,如“谁更具风采”、“ 综合材料”、“思考权衡”等语。 1.“谁更具风采”提示考生要选出其中一人来写,并指出他们具有风采的原因,如大李的“笃学敏思”个人品质、“矢志创新”与“团队合作”的精神,“破解科学之谜”“跻身学术前沿”的特殊贡献;老王的“爱岗敬业”精神,“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的努力进取品质,超越平凡成为大师的自信追求;小刘的“酷爱”艺术的个性,“跋山涉水”的刻苦精神,发现美、创造美的贡献等。 2. “ 综合材料”,要看到三者的共同特点,他们都有立志、热爱、坚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可贵品格和精神。 3. “思考权衡”,就是要思考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具有这样精神品格的人,为什么他们能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成为这样的人;要权衡就是要通过权衡比较看他们当中的哪一种精神品格更是我们当代年轻人所必需的,哪一种精神品格更有助于矫正当代不良的社会风气,哪一种精神品格更能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等。他们三个一个代表抓科技以强国,一个代表崇敬业以立民,一个代表爱文艺以美心。 参考范文: 越平凡,就越有风采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当这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相信很多人都会踌躇难决。三个人各有各的风采,同时,他们其实也代表了三种迥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当然也取得了各自不同的成绩和收获。小李,代表的是锐意创新,属于高层次的科学人才;老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代表的是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技术工人;而小刘,则无疑应归入热爱生活、个性张扬的年轻“玩家”。但他却并非仅仅满足于自己游山玩水,而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用镜头记录下来,分享给千千万万的人,也因此给更多的人带来了快乐和感动。他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并拍摄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个人爱好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有更多受众欣赏和互动的文化现象。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虽然很难抉择,但我还是很快有了自己的答案。小李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其贡献无疑是最大的。但这样的贡献和成绩,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的,不仅需要勤奋和努力,还需要天分等其他条件,有时候甚至还离不开几分运气。“国际学术最前沿”从来只属于金字塔尖那屈指可数的精英,值得敬仰和崇敬,但离普通人的生活却有点远,“须仰视才见”。而小刘的旅游和摄影,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也难以带来什么实际的效用。或许一时能够吸引诸多粉丝的眼球,时间一长说不定就让人有了审美疲劳。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我的选择:我会将票投给老王,这位普普通通的电焊工,这位虽普通却并不简单的“大国工匠”。在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老王”式的人,他们或许生活环境不同、从事的行业也千差万别,但他们从来没有埋怨过自己起点低,也从未因为自己从事的工作不起眼而放弃了努力。他们默默无闻地播撒汗水,他们悄无声息地干好自己的活儿,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就把外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化作了人人惊艳的艺术。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努力和韧性更值得赞叹的呢?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人生更真实,也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呢?越普通,越精彩;越平凡,就越有风采! 或许,现在“干技工不如坐办公室”的偏见在一些人当中依然存在。实际上,两者之间只是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曾举例说,加州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图普工艺技术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是为美国的工业化而建校的,校训是Mind and Hand(理论与实践并重)。两所世界顶级学府,不约而同都将吉祥物定为“海狸”—向自然界的筑坝高手表示致敬。世界知名学府很多都是从应用技术教育“起家”,紧随国家的社会经济战略转型、紧密联系实践,参与最前沿的工程和相关研究。 目前,我国已进入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老王如果能够当选“当代风采人物”,无疑会起到非常良好的社会引导和带动作用。所以,不仅我会将票投给老王,相信很多朋友也会跟我一样。你说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