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夜,他观看到昆曲戏班“仙霓社”的演出,一下子被它的清幽、婉约与文雅勾住了灵魂。班主被他的真诚感动,特意送他一段昆曲。( )啊!艺术原无界限,融合可成一家!他的心中,由此展示出一条新的艺术之路:独创,唯有独创。 1937年父亲回到上海,在《银宫惨史》中,以一曲“太子哭坟”轰动上海滩。他巧妙化用京剧中的“五音联弹”,字字紧逼,句句推进,宛如长琴暴鼓,疾雷裂电,骄阳坠落的回声,曲折表达了孤岛市民无力回天的悲愤。申曲后起之秀解洪元的名字 。 这种创新,成了父亲一生的追求。他见多识广, ,把京剧的大气、昆曲的婉转、评弹的优雅、梆子的雄浑、民歌的幽默一起吸收到自己的艺术创造里来,以清晰坚挺、富有韵律的道白和跌宕有致、 的唱腔成为沪上出名的“解派小生”。 他开始组建自己的“洪元剧团”,接着又不失时机地联合沪上其他名角,建立了六大头牌的“中艺沪剧团”,事业 。他曾以“羊角先生”为名,自编自导自演《皆日可杀》的大戏,招来伪军的抓捕;也以《出走之后》的社会警示剧为负债的同行举办义演。他雄浑淳厚、回肠荡气的“解派”唱腔彻底征服了沪剧观众,终于在1949年初由《沪剧周刊》举办了观众投票,获“沪剧皇帝”之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胫而走 融会贯通 余音不绝 如日中天 B. 口耳相传 聚精会神 不绝如缕 如火如荼 C. 不胫而走 聚精会神 余音不绝 如火如荼 D. 口耳相传 融会贯通 不绝如缕 如日中天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倾听着,灵魂与肉体都为之一颤,精神似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忽然感觉到天地相融,金玉相漱。 B. 使得他灵魂与肉体都为之一颤,精神似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他倾听着,忽然感觉到天地相融,金玉相漱, C. 他倾听着,忽然感觉到天地相融,金玉相漱,灵魂与肉体都为之一颤,精神似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D. 使得他忽然感觉到天地相融,金玉相漱,他倾听着,灵魂与肉体都为之一颤,精神似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雄浑淳厚、回肠荡气的“解派”唱腔彻底征服了沪剧观众,终于在由《沪剧周刊》1949年初举办的观众投票中获“沪剧皇帝”之名。 B. 他雄浑淳厚、回肠荡气的“解派”唱腔彻底被沪剧观众征服了,终于在1949年初由《沪剧周刊》举办的观众投票中获“沪剧皇帝”之名。 C. 他雄浑淳厚、回肠荡气的征服了沪剧观众的“解派”唱腔,终于在1949年初由《沪剧周刊》举办的观众投票中获“沪剧皇帝”之名。 D. 他雄浑淳厚、回肠荡气的“解派”唱腔彻底征服了沪剧观众,终于在1949年初由《沪剧周刊》举办的观众投票中获“沪剧皇帝”之名。 【答案】 1. A 2. C 3. D 【解析】 1.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此处不合语境,对象误用。不胫而走:没有腿而能够跑。比喻事物、消息、名声等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走。余音不绝:形容声音绵延不断。不绝如缕:①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此处不合语境。声音“清晰坚挺”并不微弱。②形容形势十分危急。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盛大。后形容气势盛大或气氛、情感热烈。此处不合语境。如日中天:好像中午时的太阳。比喻事物正在最兴盛的时候。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此处不合语境。故选A。 2.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联系上文“特意送他一段昆曲”,补写句衔接最得当的应是“他倾听着”,排除BD两个选项。A项,逻辑关系失当。故选C。 3.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语序不当,时间状语“1949年初”应调至“终于在”后。B项,主客颠倒,被动误用。C项,搭配不当,主干为“‘唱腔’获‘沪剧皇帝’之名”,主宾搭配不当。故选D。 【点睛】 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曲通过综合化的舞台手段来表现生活,因而是“表现性”的艺术。它不像西方写实戏剧那样对生活动作进行直接模仿,而是经由节奏、韵律、姿态对生活动作进行加工、抽象、美化之后,再用它来表现生活,它的表现生活就不是写实性而是写意性的。马鞭一摇就是在路上走马,船桨一晃则是在江里行船,快步跑圆场则是人在急速行路——戏曲表演与生活动作拉开了距离。 西方美学以逼真为美的极致,无论是古希腊的雕塑,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都高度体现了这一原则。古典主义将这种原则充分运用在戏剧之中,高乃依《论三一律》说:“戏剧作品是一种摹拟,说得确切些,它是人类行为的肖像;肖像越与原形相像,它便越完美,这是不容置疑的。”这种理念最终导致了自然主义戏剧的泛滥。中国古典美学原则却尽量避免因注目于对事物的逼真摹仿而丧失了对其内在精神的把握,提醒人们要防止“谨毛而失貌”。与西方美学“模仿说”以物为主、心附于物、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服从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比兴说”强调人心对于外物的感应,重视人的感觉和诉诸联想,追求心物交融,也就是强调审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种美学原则在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对象时,就会提倡内在精神的传达而非外貌的逼真,状摹对象追求神似,追求“不似之似”,而不去注意艺术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欣赏一幅画只注重运笔是否气韵生动,可能并没有留心它是否逼真,这就叫做“得意忘形”“貌离神合”。 戏曲对于生活的撷取是极具选择性的,重在揭示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心情与心境,重在将人物可喻不可即、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状态,通过比喻、象征、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昆曲《荆钗记·上路》中钱流行失去女儿后,女婿接他前去同住,他眼睛里看到的是春天景色,嘴里唱出来的却是“景萧萧”“古树枯藤栖暮鸦”的意象、“自叹命薄,难苦怨他”的心境、“叹衰年倦体奔走天涯”的凄苦。把人物的主观情感同客观景物揉为一体,客观景色经过人物感情过滤之后转换了寓意,从而表现出特定环境中活动着的人的精神面貌,这就是戏曲叙事抒情的情景交融效果。 (《中国戏曲的写意性》) 4.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戏曲“写意性”的一项是( ) A. 马鞭一摇就是在路上走马,船桨一晃则是在江里行船。 B. 剧中人物高兴时演员放声大笑,剧中人物悲伤时演员失声痛哭。 C. 昆曲《荆钗记·上路》中钱流行眼睛里看到的是春天景色,嘴里唱出来的却是“景萧萧”“古树枯藤栖暮鸦”的意象。 D. 把椅子摆在舞台上,它既是椅子,也可以成为寒窑或者监牢的门,还可以是井。 5.下面对中国戏曲“写意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对生活动作进行直接模仿,然后进行加工,再通过综合化的舞台手段来表现生活。 B. 提倡内在精神的传达而非外貌的逼真,状摹对象追求神似,追求“不似之似”,而不去注意艺术与对象之间的距离。 C. 对于生活的撷取是极具选择性的,重在揭示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心情与心境。 D. 通过比喻、象征、对比、夸张等手法将人物可喻不可即、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状态表现出来。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西方美学以逼真为美的极致,在这种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写实戏剧特别强调对生活动作的直接模仿,从而最终导致了西方自然主义戏剧的泛滥。 B. 中国戏曲演员把人物的主观情感同客观景物揉为一体,从而表现出特定环境中活动着的人的精神面貌。 C. 中国戏曲将人物内在的情感状态通过比喻、象征、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D.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心对于外物的感应,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服从。 【答案】 4. B 5. A 6. D 【解析】 4.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此题要求选出不属于中国戏曲“写意性”的一项,题中A、C、D三项指的都是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而B项说的是写实性。故选B。 5. 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干要求选出“对中国戏曲‘写意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题中A项,“对生活动作进行直接模仿”是西方写实戏剧的做法,而不是中国戏曲的“写意性”。故选A。 6.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服从”错误,“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服从”是西方美学的特点,“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比兴说”,强调审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故选D。 【点睛】 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这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宛如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样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做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老腔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得到了赵季平的赏识。 B. 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 C. 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D. 作者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但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8.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9.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 【答案】 7. D 8.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 ①联想。从老腔的腔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②比喻。将老腔的腔调比喻为骤雨击拍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柔声等,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奔放,又写出了老腔的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9. 例1:赵季平:著名作曲家与老腔演员很熟悉,并给予老腔高度的评价,写出了老腔的艺术价值。 例2:濮存昕:节目主持人出人意外地走到台前击凳高吼,融入表演,突出了老腔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例3:观众:观众在看老腔表演过程中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表现了老腔演出带给观众的精神享受。 【解析】 7.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看见演唱老腔的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得到了赵季平的赏识”错误,原文“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B项,“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演员”错误,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发出的声响太有震撼力,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被震哑了,而出现了静场。 C 项,“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错误,说明老腔这种表演形式自身拥有强大的艺术魅力,绵延传承,深受人们的喜爱。故选D。 8.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要求分析文中第四段中运用的手法,答题时首先根据文意辨析手法,再具体的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注意题干限定的语段是文章的第四段,“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宛如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中几个“是……的……”的句式给成排比;“是”“抑或是”“也像是”是比喻,把老腔比作关中大地上熟悉的景物是想象;句中“好雨润泽秦川”“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化用诗句,效果注意抓住题干中的“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的角度分析。想象的景象是关中的景象注意分析“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引用诗句注意“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的效果。 9.此意考核分析文中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要求举例分析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此类试题一般要明确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在题中给出限定的手法是“侧面描写秦腔的艺术魅力”,首先明确是侧面描写,侧面即从他人反应或点评等方式,答题时在文中找到类似的内容分析即可,如根据关中的反应“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赵季平的评价“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濮存昕的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等分析。 【点睛】 文章的艺术手法实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散文中较常见的从篇章的角度是抑扬的运用、以小见大的运用和对此的运用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讲一般为抒情、议论、描写、叙述等多种方式运用,从表现手法上看主要是对比、衬托等,从文句上看主要是修辞,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明确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多地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却在部分地区遭遇了“有戏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戏剧的发展困境,一方面因为其自身形式和内容过于陈旧、存在创新惰性、脱离时代文化审美,另一方面也因为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瓦解, 进入城镇的青年群体相继转向了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使得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不断萎缩。 (摘编自《传统戏曲困境还需要创新求解》) 材料二: 戏曲没有赢得青年学生关注的原因主要有:①“听不懂”。戏曲唱词中大量的方言、典故,舞台上的特殊的时空间度都会使平时毫无戏曲知识的青年学生感到一头雾水;对剧情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不甚了了,难以领会其中深层的意蕴,也导致了他们对于戏曲兴致的丧失。②戏曲程式化。程式所赖以生存的耽古守常的精神氛围和耽溺故旧的审美情趣,在青年观众的身上已经荡然无存。程式的刻板、教条很难适应现代化的社会。③内容与现代生活太脱节。许多传统戏曲往往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与现代观众的审美期望相去甚远。④认为戏曲是老年人的专利。一个青年学生表示:“我对戏曲其实并不反感,只是感觉它太过时,如果说喜欢会被同学嘲笑老土。” 材料三: 没有专业的剧场和舞台,却有独具特色的戏剧表演,行进在街道、咖啡屋、茶馆、书店或美食区,都能偶遇川剧变脸、古装小品、剧情再现、杂技魔术…… 在四川大佛景区可以看到,与之毗邻的特色文化街区散布其间的数十个小戏台,观众、游人摩肩接踵,人气、商气、财气异常火爆。戏剧与特色街区结合,依托特色街区人文和“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通过创新剧目、创新演艺、创新运作等方式,推动戏剧在适应现代市场需求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戏剧艺术表演与特色街区结合,主要以小景式演出为主,不拘形式、剧目、场地,采取多点位同步演出方式进行,商业运营方免费演出服务,所有演出方均不收“门票”,观众和游客行走在街区随时都可驻足观看。观众观看戏剧表演的同时,通过微信发图、发视频扩大宣传效应,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人气。看似“不花钱”的艺术表演,其实却延长了观众和游客在街区活动的时间,增加了周边商业项目的经济消费量,免费演出服务的商业运营方,通过整个街区效益的增加而得到了回报。 (摘编自《瞭望东方周刊》) 材料四: 最近,“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燃爆大舞台,多场大戏让观众过足了戏瘾。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近百万戏迷通过“戏缘”APP直播观看了演出盛况。作为中国首个“互联网+戏曲”移动平台,“戏缘”上线两年多来,已在全国建立 300 多个推广站,覆盖32个剧种,合作艺术家达280位,用户近300万。目前,“戏缘”将戏迷、艺术家、媒体、戏曲行业等资源整合互联,围绕戏曲打造全产业链,无论是中国首个戏曲电商平台“戏缘商城”,还是与旅游结合的“戏缘号”,都在不断激活戏曲的崭新传播模式。 (摘编自《河南日报》) 10.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戏曲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前中国传统戏曲发展陷入困境,这既有戏曲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原因。 B. 在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传统戏曲受众的不断流失。 C. 耽古守常的精神氛围和耽溺故旧的审美情趣是戏曲程式的存在条件,现在这些条件已荡然无存。 D. 有些青年学生对戏曲有误解,再加上害怕被别人嘲笑,所以即使喜欢也不太愿意接触戏曲。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戏曲在新时代遭遇生存问题的内部原因,材枓二则重点分析了外部原因。 B. 材料三、材料四介绍了中国传统戏曲在适应时代方面的成功尝试,是对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的回应。 C. 在乐山大佛景区特色文化街区,戏剧表演虽然没有专业的剧场和舞台,却独具特色,很好地实现了戏曲与现代生活的对接。 D. 手机 APP 可以扩大戏曲的宣传效应,拓展戏曲的传播途径,必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振兴的关键。 12.如何推动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10. C 11. A 12. ①创新传统戏曲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接轨时代文化审美。 ②加强传统戏曲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教育,以更新更好的艺术形式,更符合现代观众审美期望的优秀戏曲作品赢得青少年受众的关注和喜爱。 ③打造戏曲特色街区,不断创新剧目、创新演艺、创新运作;打造“互联网+戏曲移动平台,围绕戏曲将各种资源整合互联,打造全产业链,激活戏曲的崭新传播模式。推动传统戏曲在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中不断传承与发展。 【解析】 10.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这些条件已荡然无存”扩大范围,原文只说“在青年观众的身上已经荡然无存”。故选C。 11.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材料一重点分析……内部原因,材枓二则重点分析了外部原因”错误,材料一、材料二都既分析了内因,也分析了外因。故选A。 12.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题干要求分析如何推动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戏曲没有赢得青年学生关注的原因主要有听不懂、戏曲程式化、内容与现代生活太脱节、认为戏曲是老年人的专利”“戏剧与特色街区结合,依托特色街区人文和‘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通过创新剧目、创新演艺、创新运作等方式,推动戏剧在适应现代市场需求中得到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国首个‘互联网+戏曲’移动平台,‘戏缘’上线两年多来,已在全国建立 300 多个推广站,覆盖32个剧种,合作艺术家达280位,用户近300万”“围绕戏曲打造全产业链,无论是中国首个戏曲电商平台‘戏缘商城’,还是与旅游结合的‘戏缘号’,都在不断激活戏曲的崭新传播模式”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信息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汤显祖传 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十八年,帝以星变严责言官 欺蔽,并停俸一年。显祖上言曰:“言官岂尽不肖,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御史丁此吕首发科场欺蔽,申时行属杨巍劾去之。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时行讽同官许国远谪之。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给事中杨文举奉诏理荒政,征贿巨万。抵杭,日宴西湖,鬻狱市荐以渔厚利。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夫陛下方责言官欺蔽,而辅臣欺蔽自如。夫今不治,臣谓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也。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圣政可惜也。乞立斥文举、汝宁,诫谕辅臣,省愆悔过。”帝怒,谪徐闻典史。稍迁遂昌知县。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 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后皆通显有建竖,而显祖蹭蹬穷老。三才督漕淮上,遣书迎之,谢不往。 显祖建言之明年,福建佥事李琯奉表入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命诸子延致 延:请 B. 鬻狱市荐 鬻:买 C. 以渔厚利 渔:掠取 D. 省愆悔过 愆:罪过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唐设太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医博士等,后世沿置。 B.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审定法律、掌管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 言官即谏官,是中国古代历朝所设的评议朝政的官员。宋代以前,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以后,谏官主要评议宰相是非,将宰相置于言谏监督之中。 D. 元杂剧的体例十分精严,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舞台演出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由男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角主唱的叫旦本戏。 15.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汤显祖年青时就擅长写文章,张居正非常想招致当时有学名的汤显祖陪其子读书。 B. 汤显祖认为是皇帝赐予大臣们的权力为辅臣所窃,致使言官无所适从。 C. 听了汤显祖的上言后,皇帝把申时行发配到徐闻任典史,后又调任遂昌任知县。 D. 汤显祖认为不论是张居正还是申时行任宰相,都没有尽职致使圣政可惜。 16.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也。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 13. B 14. B 15. C 16. (1)辅政大臣不违背先例给予人富贵,却没有被人君施以恩惠,这是既定的法令的可惜之处。 (2)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 【解析】 13.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鬻:卖。故选B。 14.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审定法律”错误,刑部职掌国家法律的审定。故选B。 15.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皇帝把申时行发配到徐闻任典史,后又调任遂昌任知县”错误,皇帝把汤显祖发配到徐闻任典史,后又调任遂昌任知县。故选C。 16.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1)句,判断句、被动句,越例:违背先例;不见为恩:没有被人君施以恩惠;是:这;成:既定;(2)句,与:给;尔:你;其:语气词,表祈使,一定;乃:你。 【点睛】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年轻的时候擅长写文章,在当时很有名气。张居正想让自己的孩子科举中选,于是网罗招致天下有名气的学士(和他的儿子一同学习准备科考 )。听说汤显祖和沈懋的名气很大,于是让他的孩子去邀请。汤显祖谢绝不去,懋学于是和张居正的儿子一起读书治学,一同科考中选。汤显祖到万历十一年才考取了进士。被授予南京太常博士的官职,迁任礼部主事。万历十八年,皇帝因为(谏官没有从接连发生的)日蚀星变上预测出灾祸严责谏官欺蔽圣上,并罚停止俸禄一年。汤显祖上言说:“谏官难道没有才德吗?是皇帝的权力被辅臣窃取,所以谏官拥护和反对的态度也暗中动摇(无所适从)。御史丁此吕首先揭发考场舞弊,申时行嘱托杨巍弹劾他。御史万国钦极力表奏边疆欺蒙之事,申时行又暗示同官许国把他贬谪到很远的地方。一旦言论冒犯,(京官)没有不被外放出任地方官的。于是那些无耻之人,只知道自己与那些主持政事的人勾结。所得到的爵位俸禄,也只认为是主持政事的人给的。就算以后家身名气不在,但是如今也已经大富大贵了。给事中杨文举奉皇上旨意治理荒废的政事,却沿途征收贿赂巨万。到达杭州,每天在西湖设宴,在诉讼案件、荐举人才方面进行买卖交易来掠取优厚的利益。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也不过是权贵人家的爪牙,因为是他们的家臣,才得以随意任用。陛下方才责备谏官欺骗蒙蔽,然而辅臣们更是放任欺骗蒙蔽,如果现在不治理的话,我认为陛下会有四点可惜之处:朝廷用官爵厚禄培养有用的人,如今却只是为那些权贵培养门生,这是官爵厚禄的可惜之处;大臣们随风一边倒向他们,不识廉耻,这是人才的可惜之处;辅政大臣不违背先例给予人富贵,却没有被人君施以恩惠,这是既定的法令的可惜之处。陛下治理天下二十年,前十年的政事,张居正强硬并且私欲多,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喧扰不宁,败坏朝政;后十年的政事,申时行软弱而私欲多,也是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使大臣倒向他们跟从他们,败坏了朝政。这些是圣上政事的可惜之处。请求圣上立刻斥责杨文举,胡汝宁,来告诫诏告其他辅政大臣,反省悔过。”皇上大怒,把汤显祖谪贬为徐闻典史。后来又逐渐升为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趁任满赴京考核的机会,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弃官而归。第二年又考核政绩,主事者讨论罢免他。李维祯担任监司,极力争取没能保住,最终削夺了他的官籍。汤显祖返家居住了二十年后去世。 汤显祖志气刚正不阿,与李化龙,李三才,梅国祯交好。但是他们三人后来都通达显赫而且建立了功绩,但是显祖却失意潦倒直到终老。三才在淮水之上督管漕运,派人送信接他来,显祖谢绝不去。 汤显祖谏言的第二年,福建佥事李琯奉表入京,列举申时行的十条罪行,言语冒犯了王锡爵。说只因王锡爵敢暴戾狂妄任意胡为,所以申时行就更加贪婪跋扈。请一并斥责以谢罪天下。皇帝大怒,削去他的官籍。刚两个月,申时行也被罢免。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①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②,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①白朴,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字太素,号兰谷。幼年时蒙古军攻占东京(今开封),父母离散,曾由元好问照料。蒙古灭金后,终生不仕。作杂剧16种,今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②忘机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古代诗人认为鸥鹭才没有“机心”,愿与鸥鹭为友。 17.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支曲子的一、二两句,对仗工丽。作者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色渲染景物,色彩明艳,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 B. “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秋江浩淼,江面上白鹭沙鸥自在飞翔,点面结合,动静相宜,展现出一幅生动的鸥鹭秋江图。 C. 作者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渔夫”“傲杀人间万户侯”,其中的“傲”字表明了作者鄙弃官场,淡泊宁静的高洁志趣。 D. 这首小令辞藻华丽,风格雄浑豪放,鲜明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18.本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7. D 18. ①诗歌描写了一个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鄙弃功名富贵,过着像鸥鹭那样自由自在生活的渔夫形象。 ②诗歌通过“渔夫”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作者淡泊宁静,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追求自由的品格志趣。 【解析】 17.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辞藻华丽,风格雄浑豪放”错误,这首小令语言清新明丽,风格俊逸。故选D。 18.此题考核分析分析诗中的形象和情感的能力。要求分析渔夫形象和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分析形象特征注意从人物的言行、生存的环境,他人的评价等角度切入,情感注意抓住形象的特征,找到形象中诗人给予的情感,还要结合诗歌的注释等。此题曲中前两句写优雅的环境,三四句写作者的渔夫 的交往,最后两句写渔夫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些内容分析远离尘嚣的环境中,鄙弃功名富贵,过着像鸥鹭那样自由自在生活的渔夫形象;有这些形象特征再结合“幼年时蒙古军攻占东京,父母离散,曾由元好问照料。蒙古灭金后,终生不仕”等内容分析表达的淡泊宁静,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追求自由的品格志趣。 【点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一诗中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______,____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2)《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侧面描写月光皎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是杜牧对秦统治者剽掠无度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无道行径的愤激质问。 【答案】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坼”“藻荇”“锱铢”的写法。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日前惠顾你们剧团网站,得知招聘演员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表演专业201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表演能力强,身体健康,颜值在线。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答案】(1)“惠顾”改为“浏览”; (2)“你们”改为“贵”; (3) “颜值在线”改为“容貌端正”(4)“可”改为“请”; (5)“洽谈”改为“联系” ;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惠顾”用于别人到自己这来;“你们”应用尊称;“颜值在线”网络用语,不正规;可:不尊敬;“洽谈”用于较大的场合,此处不合语境。 21.下边是高二年级举办课本剧表演晚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 高二年级举办课本剧表演晚会,首先是通知全年级19个班,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同学们将选定的高中语文文本中的篇目改编成剧本,分班进行排练,并组织全年级汇报演出。本次汇演拟评定三个奖次,并在校报和校网站上进行宣传。 【解析】 【详解】 此题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图片中的结构图,注意图中的要素和隶属关系,此图重点注意程序“通知”“排练演出”“评奖宣传”,重点注意“排练”“该表剧本”“汇演”的关系。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很多年轻人流行“花钱买自律”。比如背个单词花钱打卡,出勤就能退款,还能获赠实体书;减个肥买套餐加微信,根据排行榜可以领红包;买个“Flag险”,督促自己早起、做题……对自律的强烈需求,催生出不小的商机。 支持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社群化成长方式,自律需后天培养,投资自己是最好的选择;反对的人则指出,“这不是智商税,是懒税”,真正自律的人,不需要外界的约束。 你认为花钱能买到自律吗?对“花钱买自律”的做法,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关于自律你有什么经验和方法吗?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花钱能否买到“自律” 自律是个好东西,但并非人人都有。 眼下,“购买自律”日趋流行,通过此种方式完成自己的“小目标”案例很多,但与此同时,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有人说“这不是智商税,是懒税”,也有人说“真正自律的人,并不需要外界的约束”“学习已经够枯燥了,你还让我付费,不如去打游戏”……在法国居里研究所读博的李宇钧看来,真正的自律靠的是自己主动,“要以目标为导向,明确学习是为自己而学,是为前程而学”。 以自己学习法语为例,李宇钧说,从零基础到出国自己只用40天通过语言测试。在此期间,自己并没有购买任何课程与监督服务。只是不断告诉自己,克服语言关,才能顺利出国,“有了目标,自然可以全心投入”。 花钱能否买来“自律”,其实因人而异。分享学习状态,在社群或者朋友圈打卡,确实是把自己的真实状态暴露于在大庭广众之下。社群中的小伙伴、朋友圈里的朋友都成了鼓舞我们的一面旗子,有了他们的监督,我们不敢松懈。 同时,也因为花了钱,我们更愿意主动学习。“不能白花钱”就是很多人内心的声音。因为资金有限,花了钱,就想物有所值,学有所成。那些平台提供了一些诱人的小奖品,它们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达成小目标。 花钱“买自律”,对部分人有效果。它的立即反馈、奖赏机制、大众监督等等,这些都是有力的措施。在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你跟着一群人一起前进,这群人中还有不少是各行各业的大咖,格外有动力。这也是很多年轻人舍得花钱投资的原因。 “怕的不是花钱买自律,而是花钱之后,得到的只是表面上的自律。” 95后大学生赵丹告诉记者,为了提升自己,她参加了不少习惯养成训练营,但大多收效甚微,不仅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反而让自己更加焦虑,“兴冲冲报名一个减肥计划,每天跑步、跳绳、做操,强迫自己进入状态。可一结束,又重回原形。学英语也一样,明明天天打卡,但口语课上,说得还是磕磕巴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主动性与自律相辅相成,习惯能够培养,但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前提在于认识某个习惯的重要性,提出目标,激发青少年的内在动机。 “有了内在动机,才能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把习惯内容具体化为日常行为。”孙云晓建议,在习惯养成中,重视榜样力量,通过长期训练,进行行为强化。同时,要即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和引导,表扬良好的行为,矫正不良的行为,“要相信自己的无限可能”。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要求明确材料的含义和写作任务,然后确定立意。从内容来看,此材料,是围绕“花钱能否买到自律”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在写作时,必须围绕材料中提到的“花钱买自律”“支持者的观点”“反对者的观点”等内容去立意,脱离此材料,去谈论其他的社会事件,就是跑题。从写作任务来看,“你认为花钱能买到自律吗?”在这里,强调的是“你”对此问题的看法,亮明观点;对“花钱买自律”的做法,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考生对这一问题做认真的分析和思考,阐明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分析原因;关于自律你有什么经验和方法吗?要求考生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验,探讨如何做到自律的良方,指明方法。这些内容要在文中有所体现。考生可以“自选角度”,见仁见智地表明观点态度。文体要明确是议论文。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