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三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节散文阅读训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三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节散文阅读训练

第二节 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痴心石 三 毛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 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 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 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 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 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 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 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 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 睡去,全家人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 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 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 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 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 么,刷得好用力。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捧着两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拣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 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 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小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 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 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①②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 除。 B.品读第③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 C.第④段加点词“包涵”的含义是: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 选择了理解与尊重。 D.第⑨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父母的爱,“我” 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 答案:A 2.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 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一方面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给了“我”; 另一方面因为父母为“我”付出太多而愧疚,“骂”实际上是反语。(答出大意即可)。 3.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①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拣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 觉得怎么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 苦翻石头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细致地表达了父亲为“我”挑石头、洗石头的良苦用心和 浓浓爱意。(答出大意即可)。 ②作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或: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细腻地表达了“我”对 父母“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答出大意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冰雪里的灵魂 ①李陵小时候,祖父李广一定与他一块朗读过《诗经》中那篇有名的《黍离》:“彼黍 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收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 天,此何人哉!”对诗意似懂非懂的李陵看着祖父微微翕动的嘴唇,感到祖父的表情是那深 沉而又奇怪,祖父好似看到了血光冲天,好似看到了无边雪原,好似看见了自己留在苍茫大 地上的无数脚印。李陵从祖父的声调里听出了这首诗的美。李广对李陵说:从前有一个人, 离开家非常久非常久,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他家没有了,他的家已经被人做田地来耕种 了,黍和稷都长得很高了。小李陵似乎明白了:人不能离家太久,更不能一辈子不回家。 ②公元前 99 年秋天,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击匈奴,出河西,临大漠。冬天很快降临了, 寒潮一阵一阵从漠北扑来。这是一个与他过不去的冬天。至浚稽山一带,在两座峰峦之间, 李陵部众与单于率领的三万匈奴骑兵遭遇。一场惨烈的厮杀之后,单于很快发现他这三万骑 兵竟不足以制服李陵五千步卒。单于让部队后撤,很快调来八万余骑,摆成合围之势,紧紧 咬住李陵。突围,突围!李陵此时唯一的念头就是突围。英勇的将士击退了匈奴一次又一次 的进攻。可单于的包围圈越勒越紧。李陵抽出一支箭,又抽出一支箭。他的箭率领着千百箭 飞向敌阵。可是,忽然之间,他的箭袋空了。他高呼:箭,箭,快给我箭!可是,几乎在同 时,将士们的箭袋全都空了。五千将士的五十万支箭全飞向了匈奴人。从此,李陵一生都没 有摆脱赤手空张空弓的感觉。他下令解散部队,各自突围。匈奴将士簇拥着单于很快来到李 陵跟前。李陵和单于互相看清了对方的面孔。李陵控住马,望一眼天空和大地,望一眼南方, 深深叹息一声,下马,投降。 ③李广如此忠义,他的孙子李陵却投降了。武帝对此耿耿于怀。那些从前赞扬李陵的人 现在都说李陵的坏话,他们知道皇帝愿意听什么。武帝问颇有些书生气的司马迁对此事有什 么看法。司马迁说:“李陵事亲极孝,与人交往恪守诚信,为国家奋不顾身。这次出征,虽 身陷绝境,但杀敌数量巨大。他不死,可能是图谋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武帝不喜欢这 几句话,司马迁受了宫刑。不久,李陵遭受灭族之祸,老母娇妻幼子弱弟都被杀掉了。…… 两千年来,面对李陵这个名字,人们一直是一咏三叹。人们在心灵里为李陵辟出了隐秘的一 角。体制总是塑造适合它需要的偶像,而李陵在体制的冷硬面孔之外。 ④李陵在匈奴生活了约二十年,最后死在那里。匈奴人埋葬了他,匈奴人为他哭泣。他 的躯体上一直覆盖着厚厚的冰雪。一个蒙羞的灵魂,一个堆积着厚厚冰雪的灵魂,一个插着 无数把刀的灵魂,在两千多年前安息了。他埋骨在哪里谁也不知道。重视葬地是农耕民族的 传统,他已融入了游牧民族。而他前半生所在的那个民族却不能忘记他。隔着两千多年的岁 月,李陵这个名字为什么总给人异样的感受?人们感受到了李陵灵魂里的冰雪。李陵似乎永 远在历史深处沉思默想。我感到历史一直在打扮李陵,但与打扮任何历史人物不同,人们念 说着李陵时,总是颤动着那根最敏感最多情的神经。面对李陵这个投降者,人心竟知道了羞 愧。人们企图以个人的方式,以一已的情感,融化李陵灵魂里的冰雪。而李陵在冰雪中远去, 远去。人们一直遥望着的,是那一个背影。 (节选自《散文》2002 年 11 月号)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两处提到了李广,是为了与李陵对比,突显李广的忠君爱国,展现其民族气节。 B.③段“体制总是塑造适合它需要的偶像”中的“偶像”包含了这样一些人物,如苏 武、岳飞、文天祥等。 C.就“李陵事件”而言,汉武帝更关注的是如何维护皇权,认为臣子应该“杀身成仁”; 而司马迁对李陵的投降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认为他“将以有为也”。 D.本文作者一面将笔触深入进过去,生动再现了李陵投降的史实,一面则用现代人的 目光重新审视“成仁取义”的实质,字里行间含蓄地表达了对李陵的理解与同情。 解析:A 项中的对比,重在表现李陵,李广只起衬托作用。 答案:A 5.文题“冰雪里的灵魂”中“冰雪”有哪几层含义?试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冰雪”暗示了李陵远离故土,最后客死在北方;②李陵一直生活在叛国的阴 影中,这是“一个蒙羞的灵魂”,“冰雪”象征着他所承受的冷眼和指责。 6.“融化李陵灵魂里的冰雪”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李陵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陵毕竟是力战而降,从现代人性观的角度看,生命的价值理应得到重视。所以, 人们对李陵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父亲的难题 [美国]拉里森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 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 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 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末 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 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 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 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 60 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 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途中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自不 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 100 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着,“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 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的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 “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 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 100 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7.致使父亲遇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无法进一步证实乌龟取胜的原因。 B.儿子对已“听腻的”的寓言故事不再感兴趣。 C.儿子死钻“牛角尖”而固执己见。 D.儿子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父亲不一致。 答案:D 8.第 3 自然段中“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 一阵”中的“一阵”能否改成“一 眼”?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因为“一阵”表明时间比较长,与“呆望”配合一致;而“一眼”表明时 间短,与“呆望”相矛盾。 9.第 4 自然段中“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不超过 35 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没有说你会指望贝尔、托尼、萨里会像兔子那样在途中躺下睡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