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2016-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2016-12)

沾益区第一中学高二第四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国文化中有大量惹人喜爱的植物意象,如梅、兰、竹、菊、松、柳、荷、牡丹等等。它们常与某一“文化名人”绑定在一起,并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梅之于宋代林逋,竹之于东晋王子猷,菊之于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园田,饮酒赋诗,逍遥适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十字,让菊成了陶渊明专属的文化符号,唐人已将菊称为“陶菊”或“陶家菊”。因了陶渊明,菊也就有了高洁、清雅、坚贞、淡泊等象征意义。不过,需要看到的是,陶渊明之采菊,不是单单喜欢菊花的美丽,在这背后,存在一个深远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菊是中国的特产,《礼记·月令篇》就有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菊于萧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显然,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而是菊有什么用。对此,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菊是可吃的。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晋人葛洪《抱朴子内篇》记,南阳郦县山谷有一条小溪,谷中长满菊花,花落水中,加以时日,溪水变得异常甘甜,人称甘谷水。附近居民都饮甘谷之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作过南阳太守的王畅、刘宽、袁隗等人,让郦县每月送40斛甘谷水特供自己饮用,他们所患的眩冒等病,因喝此水而愈。日常经验往往最具说服力,菊能治疗疾病,能令人长寿,在汉代,已成为人之共识。于是,菊很自然地进入了医家、养生和神仙家的视野之中。‎ 六朝文人,普遍认为菊花能够养生延寿,多有诗文吟咏。魏文帝曹丕曾将菊花作为礼物送给太傅钟繇,并作一书,其中提到:“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希望钟繇食用菊花延长寿命。晋人嵇含的《菊花铭》,认为服菊即可成仙:“煌煌丹菊,翠叶紫茎,诜诜仙神,徒餐落英。”傅玄更为直白地表达了同样的观念:“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陈人阴铿《赋咏得神仙诗》“朝游云暂起,夕饵菊恒香”,更具逍遥气象。‎ 除了养生成仙,六朝文人还赋予菊其他文化意义。钟繇之子钟会的观点最具代表,他认为菊有五美:“黄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君子德”和“象劲直”,使其具有了高蹈的道德价值。此外,所谓“黄华高悬”“纯黄不杂”“冒霜吐颖”,同样大有审美意味。时人诗文中,同样盛称菊花之美。曹植眼中的洛神,“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钟会的《菊花赋》,大写菊花之美:“延蔓蓊郁,缘阪被岗,缥干绿叶,青柯红芒,芳实离离,晖藻煌煌,微风扇动,照曜垂光。”词采华丽。‎ ‎(摘编自李建修《陶渊明与中国菊文化》)‎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让菊成了陶渊明专属的文化符号;因为陶渊明,菊具有了高洁、清雅、坚贞、淡泊等象征意义。‎ B.‎ ‎ 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而是菊有什么用。比如菊于萧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 C. 菊有食用及药用价值,作过南阳太守的王畅、刘宽、袁隗等人,他们所患的眩冒等病,因喝浸润了菊花的甘谷水而痊愈。‎ D. 六朝文人还赋予菊其他文化意义。钟会认为菊有五美,既有审美意味,又具有高蹈的道德价值。‎ ‎2.下列对文中所引用诗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中的这两句证明菊花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就是食用。‎ B. 魏文帝曹丕在给钟繇的信中说:“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希望锺繇食用菊花延长寿命。‎ C. “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 傅玄认为服用菊花可以成仙,在这一点上他与嵇含的看法完全相同。‎ D. “荣曜秋菊。”因为菊花有超乎凡俗的美,曹植才把洛神比作秋天盛开的菊花,容颜鲜明,光彩照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梅、兰、竹、菊等植物,因为常与某一“文化名人”绑定在一起,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B. 陶渊明采菊,不只是喜欢菊花的美丽,还因为他注重养生,想通过服菊延长寿命,让自己具有仙气与逍遥气象。‎ C. 菊能治疗疾病,能令人长寿,所以很自然地进入了医家、养生和神仙家的视野之中。‎ D. 葛洪、嵇含、傅玄、阴铿、钟会、曹植等人都关注或喜欢菊花,但他们对菊花的关注点却各有所重,不尽相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应明经举,累授乾封尉,苏良嗣甚礼之。永昌元年,三迁雍州司兵,良嗣时为文昌左相,谓安石曰:“大材须大用,何为徒劳于州县也。”特荐于则天,拜并州刺史,又历德、郑二州刺史。安石性持重,少言笑,为政清严,所在人吏咸畏惮之。长安三年,为神都留守,兼太子左庶子。   时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皆恃宠用权,安石数折辱之,甚为易之等所忌。尝于内殿赐宴,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数人于前博戏。安石疏奏曰:“蜀商等贱类,不合预登此筵。”因顾左右令逐出之,座者皆为失色。则天以安石辞直,深慰勉之。时凤阁侍郎陆元方在座,退而告人曰:“此真宰相,非吾等所及也。”‎ 睿宗践祚,拜太子少保。时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潜有异图,将引安石预其事,公主屡使子婿唐晙邀安石至宅,安石竟拒而不往。睿宗尝密召安石,谓曰:“闻朝廷倾心东宫,卿何不察也?”安石对曰:“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睿宗矍然曰:“朕知之矣,卿勿言也。”太平于帘中窃听之,乃构飞语,欲令鞫之,赖郭元振保护获免。出为蒲州刺史。无几,转青州刺史。   安石初在蒲州时,太常卿姜皎有所请托,安石拒之,皎大怒。开元二年,皎弟晦为御史中丞,以安石等作相时,同受中宗遗制,宗楚客、韦温削除相王辅政之辞,安石不能正其事,令侍御史洪子舆举劾之。子舆以事经赦令,固称不可。监察御史郭震希皎等意,越次奏之。于是下诏,安石为沔州别驾。安石既至沔州,晦又奏云:“安石尝检校定陵造作,隐官物入己。”敕符下州征赃。安石叹曰:“此只应须我死耳!”愤激而卒,年六十四。‎ ‎(选自《旧唐书·‎ 韦安石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数人于前博戏 引:招引 B. 时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潜有异图 潜:暗中 C. 安石不能正其事 正:正确对待 D. 安石尝检校定陵造作,隐官物入己 造作:营造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 B. 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 C. 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 D. 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良嗣十分器重韦安石,认为他是栋梁之才,不该在州县这些地方官任上耗费时光,特意把韦安石推荐给武则天。‎ B. 韦安石为人刚正不阿,对倚仗武后宠信而胡作非为的武三思及张易之兄弟也毫不留情,多次指责羞辱他们。‎ C. 太平公主打算谋反,想拉拢韦安石,但韦安石拒绝了她;又因为韦安石在睿宗那里揭发了她的阴谋,于是就构陷拘捕了韦安石。‎ D. 韦安石为政清廉严明,深受官民敬畏;在朝中任要职尽心尽力,敢作敢为;晚年因得罪小人遭贬谪陷害,最终忧愤而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顾左右令逐出之,座者皆为失色。则天以安石辞直,深慰勉之。‎ ‎(2) 子舆以事经赦令,固称不可。监察御史郭震希皎等意,越次奏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山 村 戴复古①‎ 山崦②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 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万竹梢头云气生,西风吹雨又吹晴。‎ 题诗未了下山去,一路吟声杂水声。‎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②山崦,山的西面。‎ ‎8.诗的前三联分别描绘了三幅山村风情画。这些画面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6分)‎ ‎9.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针对当时士族阶层崇尚虚无、混淆生死、不思进取的现实,明确指出“ , ”,要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时间。‎ ‎(2)杜甫《蜀相》中“ , ”两句表达了对理想的君臣际遇关系的肯定与憧憬。‎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见赠》诗中“ , ” ‎ 两句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 乙.选做题 ‎ ‎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吃西瓜 ‎ ‎ 冷清秋 不了,真不了。打个嗝,全是西瓜味。‎ 你不好意思说你撑得弯不下腰, 够不着地上的工具。这怎么说得出口。‎ 可怎么能怪自己嘛。大热天,恰又口渴。也不是没吃过,没今儿这般敞怀罢了。最主要还是心里舒畅。做这行,形形色色啥人没见过,可这么热情善良,见面就递着西瓜和笑脸还是头一遭。‎ 原本是拒绝的。组里也规定维修人员到客户家不许吃东西,可眼瞅着那堆积的笑意从皱纹里一圈圈漾出来,托西瓜的手不停颤抖,总觉得不接过来吃掉,就对不住人家。好在吃进肚子里,组长看不见,他也不能扒开嘴检查不是。违规就违规吧。‎ 当然是喜欢的。能不喜欢嘛?那么甜,那么爽口。但天地良心,大口解决的原因绝不是贪图好吃。是想快点结束好干活。组长给制定计分制。上门维修一户一张积分卡,月底按劳付酬。这耽搁下去的可都是自己的钱。三两口吃完,你抹下嘴去找工具。‎ 可对方显然误解了你的意思,又一块递了过来。你说不吃,伸出的手一挡,西瓜跌在地板上。正尴尬,对方却拾了起来,掌心蹭蹭再次递给你。盯着地板上的印迹,你的心里直犯嘀咕,接与不接都不是。得亏斜过来的那只手夺了去放在一边。‎ ‎“噗嗤”一声儿你忍不住笑了,想起乡下的娘。娘就这样。小时候你吃饺子掉地上,娘叨叨着捡起来围裙上蹭蹭继续朝你嘴里塞。小么,也不知嫌弃,仍大口大口嚼地得劲儿。‎ 又想起昨天那户。当时就要脱鞋进门来着,怕弄脏了地板,但是人家皱眉掩鼻连连摆手,并递过来塑料袋,示意你套脚上。你想说经常洗呢不臭。‎ 可终究没说,说那干啥,没意思。‎ 都吃啊。你憋半天说出来的却绕了道。你总是不会拒绝。‎ 你吃,你吃。年纪大了吃不得这些呢。眯着眼,蜷在那儿的他温情地望,让你想起幼时经常放牧的那只老绵羊。‎ 递过来的瓜瓤都触到了鼻子尖。你寻思,放回去谁还会吃啊。就这样“为难”着自己一块接一块。‎ 眼瞅着就快完了,她居然一弯腰从桌下又抱一个来“咔嚓”成了两半。‎ 脑子里“嗡”一声,腿就软了。搁谁抗得住啊?自进门嘴就没让闲。就是再盛情难却,可毕竟肚子的需求有限啊,它已经在向你告饶了。难不成还要继续“为难”不成。‎ 不了,真不了,你摆着手。头发花白的她还不及你的肩膀高,正孩子般扁着嘴,盈着泪,和你对视。‎ 你不自在。求救似地扭头望向屋里的另一个主人——那只老绵羊。他正卖力地摆弄着那风扇,颠过来倒过去地研究。你觉得好笑,说实在的若不是怕擅自脱岗会被投诉,你一刻都不想再呆下去了。‎ 你踢踢脚下的工具箱。“咔咔”两声,老绵羊惊醒般站起来。你个蠢婆娘,老让人家吃什么西瓜啊,去,去端碗绿豆汁。老太婆哦哦地应答着去了厨房,你吐了口气。‎ 要抓紧时间了,不然这么久还没回去,被组长扣分可就糟了。‎ 然而, 你却发现其实已经不需你动手维修了——那风扇分明已经转了起来。可不是么,这呼呼飘来的风。你骤然想起刚才一直默不作声摆弄的他。真是笑话,来就吃西瓜,啥也没干,被人家抢了“生意”了。‎ 这是个阴谋!不然干嘛一直拖延时间骗人吃西瓜。‎ 啊啊,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吗?跳着脚涨红着脸的你无限惶恐。你不知道为什么惶恐,似乎是为了积分卡又似乎又不是。但可以明确,你愤怒了,发火了。‎ 汗津津的钞票就是在这时递来的。‎ 被烫了似的你一下子跳开,嚷嚷着问做什么?做什么?这算什么?什么毛病啊……‎ 哦哦,脑子上的啊,每年都买西瓜啊……儿子像你这般大,会修电扇,都是那地震……他语无伦次地说着,去掰她拽着你衣襟的手。‎ 她却不管不顾地念叨着伸出一只手来抚你的脸。指尖碰触那刻,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风,柔柔的,手糙糙的。徐徐拂来,整个心尖都颤巍巍地疼。‎ 又仿佛回到幼时,躺在田野里,蓝天下。酸酸涩涩的物质涌出来之前,你抓起了工具箱。‎ 不就吃西瓜么,明天我再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叙述维修工上门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意外情况,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问题形象地给出了答案。‎ B.全篇采用纵式结构,以“吃西瓜”为线索展开情节,细致入微地传达了“你”这个小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C.作品用“你”称呼小说中的维修工,选择的是老太婆的视角,维修工的一举一动都不肯错过,突出老人观察的细腻。‎ D.“昨天那户”让脱了鞋的维修工套上塑料袋,与眼前老人的表现形成对比;但老人的过度热情也让维修工愤怒发火。‎ E.由于儿子死于大地震,老人便把对儿子的爱转移到了维修工身上,对他有了非同一般的情感,这表现了老人的善良。‎ ‎(2)小说中的“你”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有大量出色、传神的细节描写,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6分)‎ ‎(4)对维修工的“遭遇”,小说结尾才揭开谜底,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叶企孙: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 叶企孙,1898年生于上海。1911年初,清政府将原来负责派遣留学生的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同年2月招生,时年不满13岁的叶企孙在父亲鼓励下,报考清华学堂并被录取,成为其第一批学生。‎ ‎ 叶企孙入学后不久,就在日记中写道:“惜光阴、习勤劳、节嗜欲、慎交友、戒烟酒。”清华五年间,叶企孙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思想。‎1915年7月31日,他在给清华同学刘树墉的一封信中提出“清华科学会章程”。章程内容包括研究种类: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会员守则:不谈宗教、不谈政治、宗旨忌远、议论忌高、切求实学、切实做事。 ‎ ‎ 1918年,叶企孙从清华毕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1920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9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P.W. Bridgman,194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哈佛大学教授W.杜安主持一项重要物理实验——精密测定普朗克常数(h),邀请叶企孙和另外两位学者参加。当年3月开始实验,短短几个月,他们就用X射线方法测定h,研究结果在1921年上半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并沿用了十多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1935年所著书中称该实验是“一次对普朗克常数最为可靠的测定”。 ‎ ‎ 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叶企孙投入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研究工作于1923年完成,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于1925年发表,布里奇曼在其《高压物理学》一书中对叶企孙的这一工作给予详尽介绍和高度评价。叶企孙从事的这项实验工作,为他日后回国开创我国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1925年8月,叶企孙应聘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科副教授。物理系成立之初,由梅贻琦任系主任,学生有王淦昌、周同庆、施士元和钟间。随后,梅贻琦接任清华教务长,物理系主任一职便由已升为正教授的叶企孙担任。从此,叶企孙就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不仅着眼于教书育人,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谋划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 ‎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清华大学成立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经教授会选举、校长聘任,叶企孙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 ‎ ‎ 从1925年到清华后,叶企孙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他的侄子叶铭汉回忆说:“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平房……实际上,叔父只用一半的房子,另外空出的两间房成为临时招待所,钱学森回国探亲在清华参观时,就在叔父那里住了一个礼拜,钱三强1948年在清华教书时,因家在城里,周一至周五也住在叔父家里,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1927年,陈岱孙回清华任教,也应叶企孙之邀,住北园7号,两人均是单身,同住时间长达5年。 ‎ ‎ 叶企孙单身,有一位工友照顾他的生活。这位工友会做饭,好几个单身教授或家不在北京的教授就在那里吃饭。教授们借吃饭之机商议校政,图谋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一个“少壮派”教授核心改革派力量,清华校史称之为“北园7号饭团”,后来,施嘉炀、萨本栋、金岳霖、叶公超等也加入“饭团”。‎ 叶企孙1929年出任清华理学院院长时,在校刊上发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指出:“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合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今天,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招生介绍中写道:“1929到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华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 ‎    相关链接:‎ ‎①统计显示,从1929年到1938年的十年间,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69人,研究生1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后来成为中国许多领域的开创者,其中6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勋章,2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摘自中国改革网) ‎ ‎ ②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需要培养航空人才,叶企孙利用自己主持招送公费留学生之机遇,在1933 年第一届招考学生名额中特设飞机制造专业,招 3名学生:钱学森,后成为火箭技术和空气动力学世界一流专家;沈元,后来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1934年,叶企孙指引当时清华物理系学生赵九章转入高空气象学领域,赵九章也成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摘自刘宜庆《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都是(5分)‎ A. 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叶企孙与同学刘树墉商订“清华科学会章程”,其中提到的研究种类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等。‎ B. 在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和W.杜安教授的指导下,叶企孙致力于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C. 叶企孙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以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 D. 叶企孙认为,中国不适合研究科学的论调是没有依据的,通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用不了五十年就能搞好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 E. 叶企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甘当铺路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他的学识德行值得世人永远景仰。‎ ‎(2)叶企孙具备成为优秀科学家的基本条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3)叶企孙能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 有人说,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这是个遗憾;也有人说,叶企孙成为著名教育家,这是他的幸运。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 ,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②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 ,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 ‎③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 ,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60年的历史画卷。‎ A. 异彩纷呈 异曲同工 如在目前 B. 源远流长 各有千秋 如在目前 C. 源远流长 异曲同工 跃然纸上 D. 异彩纷呈 各有千秋 跃然纸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这种一家独大的银行卡市场垄断经营局面,不仅削弱了人民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清算功能,而且将外资银行卡组织挡在大门之外,给民众带来许多不便。‎ B. 学校率先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于是,语文课有了小小新闻发布会,英语课有了单词接龙、歌曲联唱,数学课做口算竞答、思维体操。‎ C. 面对海量潮涌的案件、纷繁复杂的工作,金山区人民法院读书平台“悦读之旅”,培养干警高尚的精神追求,孕育博雅的生活情趣。‎ D.论坛主题覆盖电影发行、创作、制作、营销等各个环节,每一场交流都清晰地描摹出中国电影的时代模样,串起了中国电影的当代纪实。‎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用软软的毛笔蘸着浓浓的墨,在树皮和竹麻做成的纸上写中国字,呈现出的是一种具象的视觉:比如排布的美,错落的美,缠绕的美,飞白的美,图章的美,沧桑的美,厚重的美,以及由岁月流逝而沉淀出的古色的美。 , 。 。 , , 。张怀瓘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 这就是说,对书法有深邃认识的人,不是只注重字形,更重要的是如何审视书内之精神,即由书之点线、间架、布白和章法,感悟它的神采、风韵、意境。‎ ‎① 书法之美重在内涵 ‎② 然而这些绝不是书法美的全部,它只是一种表象 ‎③ 这犹如人的外表和内涵一样 ‎④ 这种色彩的绝美,实在是让人难以抗拒 ‎⑤ 有内涵凸显出的神采才是书法的真美 ‎⑥ 以致使当代一些书法家沉溺其中,整天在装裱上下功夫 A.④⑥②①⑤③ B.①⑤③④⑥② ‎ C.①③⑤②④⑥ D.④②①⑤③⑥‎ ‎16.‎2011年1月9日,某校高三1班举行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利与弊”辩论会,请你用简洁的文字为正方(燃放烟花爆竹有利)或反方(燃放烟花有弊)拟写辩词。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00字。(5分)‎ ‎17.仿照下面画曲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向。(6分)‎ 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尽的砥砺; 失败固然残忍,却能使人趋于顽强。一湾溪流,曲折回转中却能荡出山鸣谷应的回响;‎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两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共9分,每小题3分)1.B    2.A    3.B 二、(一) (共9分,每小题3分)4.C   5.D   6.C ‎7.(1) (5分)‎ 于是目视左右,命令把他们驱逐出去,在座的人都为此惊慌失色。武则天认为韦安石言辞直率,对他深加安慰勉励。(句意2分,“顾”“座者”“直”各1分。)‎ ‎(2) (5分)‎ ‎ 子舆因为此事发生在敕令之后,坚持说不行。监察御史郭震迎合姜皎等人的意图,越级上奏。(句意2分,“固”“希”“越次”各1分)‎ ‎(二)8.(共6分,每点2分)‎ ‎①绿树红花图,充满盎然生机。绿树和红花相互映衬,色彩鲜明。‎ ‎②祖孙相随图,怡然温馨,其乐融融;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 ‎③烟云缭绕图,烘托了山村的幽静恬淡;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云聚云散风起云开的景象。‎ ‎9.(5分)山村美景让诗人陶醉,丰富的审美感受急于与人分享;吟哦之声与潺潺水声构成和谐的变奏。(3分)表达了诗人对幽雅恬静的山村风情与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2分)‎ ‎(三)10.(共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本句不得分)‎ ‎(1)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共25分)‎ ‎11.(1)B  A (共5分,选B给3分,选A给2分,选E给1分。)‎ ‎(2) (6分,每点2分)‎ ‎①善良。不好意思拒绝老人的西瓜,理解老人把掉在地上的西瓜递给自己的做法,被“抢”了生意也只是涨红了脸,得知真情后还要再来。②敬业。大口吃西瓜,想快点干活儿;进门前脱鞋;不想擅自脱岗。③有自己的“私心”。想快点干活儿多挣积分;怕时间太久被组长扣分。‎ ‎(3) (6分,每点2分)‎ ‎①暗示或点明人物身份。如维修工进屋脱鞋,找工具箱表明其工人的身份;老太婆把掉在地上的西瓜在掌心蹭蹭,暗示老人把陌生的年轻人当成了儿子。②推动情节发展。如“老绵阳”卖力地摆弄风扇,风扇转了起来等,令人生疑:明明自己能修好,为什么还叫人来修呢?③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如老太婆托西瓜的手不停颤动,表现了老太婆激动的心情;维修工踢脚下的工具箱表现了维修工不自在急于离开的心理。‎ ‎(4) (8分)‎ 答案示例:‎ 结尾在意料之外:不让维修工修电扇,只是让他不停地吃西瓜;“老绵阳”自己摆弄电扇。如此拖时间,“抢”生意,读者也会与维修工一样认为其中必有“阴谋”。(4分)‎ 又在情理之中:老人把维修工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前文做了多处铺垫:见面就递西瓜和笑脸;把掉在地上的西瓜拾起,掌心蹭蹭再次递过来;扁着嘴,盈着泪,和维修工对视。而这一切也让维修工想起了小时候娘捡起来掉在地上的饺子朝嘴里塞的画面。(4分)‎ 四、(共25分)‎ ‎12.(1)C  E(共5分,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D给1分。)‎ ‎(2) (6分,每点2分)‎ ‎①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规范。如在清华学习时对自己提出五点生活自律要求,“清华科学学会”章程里六点会员守则等。②有自己的科学思想,有改变中国科学研究面貌的决心。③有科学实验及研究能力。参与W.杜安主持的物理实验,博士论文得到布里奇曼高度评价。‎ ‎(3) (6分,每点2分)‎ ‎①重视科学研究,他认为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不能在现代立足。②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千方百计为新生的清华物理系延揽良师;③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④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挥教授群体的作用,致力于教育改革;⑤根据国家需要,及时调整招生方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 (8分)要求有自己的观点,有具体的分析阐释,层次清晰,语言规范。‎ 示  例: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并不遗憾,成为教育家则是他的幸运。(2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在国家需要与个人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对接点。(2分)叶企孙在国外的求学经历及成就,是他后来执教清华、担任物理系主任,进而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必要条件。(2分)叶企孙也许能成为知名科学家,但相比能培养出大批科学家来说,后者的价值要远远超出前者。(2分)‎ ‎(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一是人的精力角度,二是他在国外的学习与成为教育家关系的角度,三是成为科学家与成为教育家的“价值”比较)‎ 五、(共20分)‎ ‎13.C (3分)  14.B (3分)  15.A (3分)‎ ‎16.(5分;理由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以上即可给5分)‎ ‎[要点]‎ 正方:燃放烟花爆竹有利。因为:①能增强喜庆气氛,给人带来欢乐;②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③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税收。‎ 反方:燃放烟花爆竹有弊。因为:①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容易伤人、引发火灾;②污染环境(空气、噪声,垃圾);③浪费大量金钱。‎ ‎17.(6分;一句3分,其中内容贴切2分,句式与示例相同且无语病1分)‎ ‎[示例]一株寒梅,风刀霜剑中却能吐放沁人心脾的幽香 一波巨澜,腾起跌落时却能激起惊心动魄的雄壮 六、(60分)‎ ‎【立意角度】:   (1)宽容精神。宽容的人不会对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会一味喋喋不休地抱怨。宽容精神其实很简单,就是停止抱怨。   (2)敬畏生命。生命是平等的,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正常人与残疾人。只要是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爱护、敬畏。   (3)道德价值。人活着,应当怀着温柔与悲悯,保持对善良、友好、光明的渴望。把道德的善,人性的美,作为生活的良方。 (4)平和心态。平和是社会和谐的基点,平和让人感受生命的温情。这个材料从侧面揭示了和谐心态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保持乐观开朗、豁达舒畅、宁静安详的心境。 (5)应该保持善良之心。人应当有怜悯之心,保持对善良的渴望。‎ ‎【参考译文】‎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曾韦孝宽是北周大司空、郧国公。他的祖父韦津,在隋炀帝大业末,做过民部侍郎。与元文都等在洛阳留守,抵抗李密军队战于东门外,兵败,被李密俘获,到王世充杀元文都等,韦津独免于难。后来,李密战败,韦津回到洛阳,此时,王世充被平定,唐高祖与韦津有旧交,授予韦津谏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之职。后来外任陵州刺史,去世。韦安石的父亲韦琬,做过成州刺史。‎ 韦安石考明经科而中举,授乾封县尉。雍州长史苏良嗣很看重他。永昌元年任雍州司兵参军,苏良嗣当时是文昌左相,他对安石说“:大才须大用,何必在州县事务上徒劳呢。”苏良嗣特意向武则天推荐韦安石,于是被选用,拜膳部员外郎、升并州司马。有政绩,武则天亲书诏令慰问韦安石,又先后任德、郑二州刺史。韦安石性格持重,少言笑,为政清廉严肃,他所在的地方官吏百姓都敬畏他。‎ 久视年(700),升迁文昌右丞,不久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兼任宰相)兼太子左庶子。当时,张易之兄弟和武三思皆恃宠滥用职权,肆无忌惮。韦安石多次挫败了他们的傲气。有一次,武则天曾在内殿赐宴,张易之引来四川商人宋霸子等数人,在宴前博戏。韦安石跪奏:“蜀商等贱类,不应该登赴此筵。”韦安石回头召左右的人把蜀商宋霸子等拉出去,在座的都大惊失色,武后因为韦安石言辞正直,就改变面色安抚他。‎ 睿宗即位,拜韦安石为太子少保,改封为郇国公。又先后任侍中、中书令。又加官为开府仪同三司(唐为文散官第一等,即不带职官,亦与朝参俸禄)。‎ 当时,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怀藏谋反之心,将拉拢韦安石参与其事,公主多次派子婿唐晙邀韦安石到她的宅第,韦安石竟然拒而不往。睿宗曾经密召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大 臣都倾心于太子,卿为什么没有察觉呢?”韦安石答道:“太子仁明孝友,为天下所称赞, 有大功于国家,现在怎么说出这些亡国的话来,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计谋。”睿宗惊惶道:“卿不要说了,朕知道了。”太平公主听说,于是捏造一些无根据的话诬陷韦安石,想让朝廷究其罪行。幸好靠郭元振保护获免。调任尚书左仆射,兼任太子宾客,依旧是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罢免他主政事,充任东都留守。‎ 正赶上安石的夫人薛氏怀疑女婿所宠爱的婢女以邪恶的诅咒杀害了女儿,派人把婢女捉来拷打致死,被御史中丞杨氏谦检举,降任蒲州刺史。没多久,又转调青州刺史。韦安石初在蒲州,太常卿姜皎有事拜托韦安石帮忙,韦安石拒绝了他,姜皎的弟弟姜晦任御史中丞,以韦安石等做宰相时,一同接受了中宗的遗留的诏令,造成宗楚客、韦温削除了相王辅政的权力为理由,韦安石又不能拿事实辨清此事,姜晦便要侍御史洪于舆举报。但洪于舆以这件事是已经有赦免令的,坚持称不能举报。监察御史郭震上奏,于是朝廷下诏:韦嗣立、赵彦昭等人都被贬,安石为沔州别驾。姜皎又上奏韦安石在建修定陵时,偷盗私藏财物,朝廷下诏追查他的赃款。韦安石叹道:“这只不过要我死罢了。”于是愤激而死去,终年六十四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