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二语文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与崇尚天籁的道家和主张非乐的墨家相比是资深的高雅音乐爱好者,歌唱是作为春秋文化的代表的孔子日常生活的常态,即使困厄如在陈绝粮,孔子也依然弦歌不绝。音乐不仅是他情感的宣泄,还意味着一种信念和坚守。作为歌者的孔子,常常借音乐表达他内心的情怀。音乐使孔子用感性的方式认知世界,用审美的方式思考人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思想。 孔子对周礼的倾心追慕和深入钻研,使他对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歌诗、鼓琴、击磬,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得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成果能够在他那里得以升华。 “礼崩乐坏”之所谓“乐坏”,一方面表现为周代典章制度中用以昭示“以仪辨等”的用乐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贵族群体审美倾向的转移,即厌古乐而喜新乐。二者的实质,都是乐与礼的分离,即雅乐精神的失落。孔子适逢这段文化裂变期的时空中心,对行将失落的周代雅乐进行修复、改造和传播,是他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文化使命。 孔子的正乐是对《诗》的乐章和音律的规范整理,使之符合周礼对雅乐的要求,也是对乐器使用制度的维护。乐音和乐器在孔子那里,不仅是供人欣赏、上下和合的表演艺术,也是载礼之器、行礼之仪,因此孔子正乐的实质在于为乱世正礼。一提到正礼,总会有人把它与简单机械的复古联系起来,仿佛孔子总在想以一己之力,紧紧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使其倒退到西周时代。其实不然。孔子对抱残守缺、泥古不化也是持批评态度的。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一方面礼崩乐坏,另一方面复兴礼制的呼声四起,特别是理性主义、辩证思想的集中出现,为春秋士人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和超越提供了历史依据。 在孔子看来,揖让周旋、羽龠钟鼓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内在的文化精神。礼乐的精神实质不是强加于人的外在规定,而是主体在践习礼乐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人格提升和审美愉悦。礼是知行合一的个人践履,乐是行有所得的内在愉悦。由此而来,乐不再仅仅是礼之用,而且是发展成为礼的内在精神。因而,孔子复礼必重正乐,两者同样不可或缺。 孔子是第一个指出音乐美学功能的人,他说,如果没有音乐,礼的仪式就会显得质朴无文。孔子所说的文,是包含了审美的,没有文,也就没有审美,没有音乐参与的礼是素的,是不文的,也就是不美的。美是音乐非常重要的功能,所以无论是评价《武》乐的尽美,还是《韶》乐的尽善尽美,美始终是孔子关注音乐的重要视角。乐之于礼的功能,是礼在形态世界中美的呈现。 (摘编自赵玉敏《孔子与音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爱好高雅音乐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孔子升华了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成果。 B. 孔子的正乐提倡雅乐精神,主张让当时的音乐秩序回到《诗》的乐章和音律中。 C. 孔子认为,礼乐的外在规定不重要,内在文化精神才重要,复礼必重正乐。 D. 正礼与机械复古不是同一概念,孔子正礼但也对泥古不化的做法持反对意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比较的角度来阐释孔子是资深雅乐爱好者,并举例证明孔子是一位歌者。 B. 文中从两个维度分析“乐坏”的表现,接着指出“乐坏”的实质并论证了孔子的文化使命。 C. 在论证礼与乐的关系时,文章先分析乐的文化功能,然后分析乐的审美功能。 D. 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以“孔子是第一个指出音乐美学功能的人”再次强调孔子是歌者。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在陈绝粮而弦歌不绝说明他与道家和墨家对音乐作用的看法有本质不同。 B. 雅乐精神的失落表现在礼与乐的分离上,孔子认为礼与乐只注重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对。 C. 孔子始终关注音乐蕴含的审美特质,表现了孔子对音乐审美功能的高度重视。 D. 孔子评价《武》《韶》是从音乐美学角度出发的,强调二者音乐审美上的完美。 【答案】1. D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A 项,“爱好高雅音乐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不准确,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得……得以升华”。B项,“主张让当时的音乐秩序回到《诗》的乐章和音律中”错误,原文第四段说的是“孔子的正乐是对《诗》的乐章和音律的规范整理,使之符合周礼对雅乐的要求”。C项,“礼乐的外在规定不重要,内在文化精神才重要”错误,从第五段来看,孔子只是强调了礼乐的内在文化精神,并没有“外在规定不重要”的意思。故选D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中,D项“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错误,从行文思路来看,最后一段和前面第二到第五段是并列关系,都是为了证明孔子与音乐的关系。故选D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错误,第一段开头说孔子是高雅音乐爱好者,与道家、墨家对音乐的态度有所不同,但举孔子在陈绝粮的事例是为了证明孔子把音乐当作生活的常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月14日,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了嫦娥四号后续将开展的科学探测任务和预期科学成果。 吴伟仁表示,现在整个四号工程开始转入科学探索阶段,主要涉及三大类科学探索内容,第一类是关于着陆区的地形地貌。过去我们都是通过遥感,在一百千米甚至几百千米的轨道上探测到大概的地形地貌。这次我们身临其境,大家也可以从网上看到一些图像、图形,部分地形图已经出来了。同时,通过这次月球行走,获得月球背面第一张地质剖面图,可以探测到一百米到两百米深的地质构造、分层,这样研究月球背面地质的起源、形成,包括月球年龄的形成,都是第一次。第二类探测主要是研究月球周围的空间环境,包括宇宙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耀斑爆发对月球空间的影响。第三类探测主要是研究月球的物质成分,这次有多台科学载荷,会对月球背面的物质成分进行初步探测。我想这些成果对于人类来说都是第一次,这些成果的取得最后都会有原创性的效果,因为过去从来没有人去过,这些成果会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选自李依环《嫦娥四号将探测月球地貌、空间和物质成分》,新华网2019年1月15日) 材料二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外太空以太阳能为能源来源,我们可以在宣传片中看到无处不在的光伏发电板。作为动力来源,几块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的存在是探测器维持正常运转的基础。而光伏发电能在航空航天中得到广泛应用,绝不是偶然。 第一,太阳向外的辐射保证了整个太阳系的能量来源,使得整个太阳系不再是一片黑暗,太阳能也随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探测器从地球发射,再到固定的轨道,需要庞大的能量,但是其所携带的燃料是有限的,要完成探测任务,探测器就必须就地获取能源,而无处不在的太阳能就是探测器最好的能源来源。也就是说。太阳能无处不在的特性,以及光伏发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共同保证了探测器在外太空的能量来源。 第二,在外太空有可能遇到各种恶劣的环境,而光伏发电板却有着极其稳定的性能和质量。在国内,一般的光伏电站使用寿命已经可以达到25—30年。何况是运用在航空航天中的高效光伏电池板,其质量和性能必然有更大的保障。 (选自《嫦娥四号为什么敢登陆月球背面?》,《科普中国》2018年12月8日) 材料三 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类一大步。“无论就中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的声誉,还是就探索本身的进步而言,对这一壮举的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文章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多国媒体不约而同翻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宇航局得出的月球极地可能蕴藏水资源的结论;法国媒体推出科学家访谈报道,讲述月背知识ABC;俄罗斯媒体纷纷推出大篇幅报道,追溯人类探月的半个世纪历程。 中国最新探月成就,承载的依然是全人类的理想。欧洲航天局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执行主任伯纳德·富万说:“嫦娥四号是迈向月球村的历史性一步。”德国媒体指出:“百年后回首21世纪,嫦娥四号的登月行动肯定仍将被视为一个重要时刻。”的确,历史理当铭记,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类一大步。 (选自吴绮敏《国际论坛: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类一大步》,《人民日报》2019年3月12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四号探月工程即将开展的科学探测任务中,探索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放在任务第一位,这有助于科学家研究月球背面地质的起源和形成。 B. 需要庞大能量才能运行的探测器所携带的燃料极其有限,但太阳系中的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为人类探测器提供了最好的能源来源。 C. 航天器在外太空可能会遇到恶劣的环境,这对在航空航天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光伏发电板的性能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保持航天器的正常运行。 D.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具有重大意义,既让我国成为首个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的国家,又为人类科学探索月球迈出了一大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吴伟仁看来,嫦娥四号探测器所搭载的科学仪器能对月球背面的物质成分进行初步探测,所取得的成果一定会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B. 嫦娥四号探测器上安装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光采用光伏发电,解决了该探测器的能量来源问题,维持了其在太空中的正常运转。 C. 面对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法、俄等国的媒体相继推出各种相关报道,向广大科普爱好者科普月球知识,一轮有关月球的新知识大潮已全面袭来。 D.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和德国媒体都肯定其所给予中国带来的航天大国声誉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嫦娥四号的登月行动赢得了世界赞誉。 6. 以上三则材料中,新华网、《科普中国》和《人民日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目的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D 6. ①新华网侧重介绍继嫦娥四号任务完成后我国将开展的科学探测任务和预期科学成果,目的是提供新闻背景资料。②《科普中国》侧重介绍光伏发电板的工作原理以度它在太空中应用的可能性,目的是向普通大众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③《人民日报》重在综合国际评论,目的是阐述嫦娥四号圆满完成工程既定目标的意义。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A项“探索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放在任务第一位”表述错误,原文信息是“主要涉及三大类科学探索内容,第一类是关于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故选A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D项,强加因果。文中写到“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类一大步。“无论就中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的声誉,还是就探索本身的进步而言,对这一壮举的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文章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不是美国和德国在刊物上表扬嫦娥四号,嫦娥四号才赢得世界赞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本题中,新华网的报道是一篇新闻采访,从吴伟仁回答的内容和文章标题看,介绍的是继嫦娥四号任务完成后我国将开展的科学探测任务和预期科学成果,体现了新闻网站的功能;《科普中国》重在科学知识普及,介绍的是光伏发电板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太空中应用的可能性;《人民日报》则从战略高度阐述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圆满完成的意义,体现国家权威报纸的高度。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青釉葵花洗 郭建国 赵泊慌乱地收拾着瓷器,上品一一装箱入窖,只留一般的摆在柜面上。 日本兵在县城闹得凶,光临古董店者寥寥。赵泊三代经营古董,常有京津藏家来访。在古董收藏圈里,赵泊有两个亮点,一个是,眼一扫古董,便知真假;另一个是,嘴一沾酒,不醉不休。收藏圈子曾疯传一件事,说赵泊古董店的镇店之宝是一件宋瓷,到底是盘子是碗,谁都没见,也说不清。赵泊更是守口如瓶,即使醉如烂泥,也不吐半个字。赵泊也有一个小毛病,就是爱吹牛,本来是生意人自夸养成的习惯,时间久了,倒成了一大缺陷。 日本兵和二鬼子到古董店闲逛,赵泊边应承边想:你们愿意抢就抢,反正摆着的也没几个值钱的玩意儿。鬼子们似懂非懂,叽里呱啦,转一圈儿就走。一天,来了位穿长衫、戴礼帽、文质彬彬的客人,操着南方口音和赵泊攀谈,说自己手上有宋瓷,问赵泊是否收购。赵泊眼前一亮,便沏茶请他落座:“这位先生,能不能把玩意儿拿出来欣赏欣赏?”客人说:“因为贵重,没带在身上,几日后再来。”说着,屁股没沾板凳,告辞了。赵泊听到“宋瓷”二字就如遇到西施、貂蝉一般,焦急地等待着。一有空闲,他就独自在暗窖里欣赏镇店之宝,那雨过天青色、蟹爪冰裂纹,摸着,就如喝了高粱烧,醉倒在美妙的幻觉中。 那位客人果然又来了,打开一个木盒,是一只天青釉葵花洗!赵泊惊讶之后,一眼便看出是赝品。可是客人并不认为是赝品。和赵泊论起道来。客人自称姓王,南京人,家人全死在大屠杀中了,一人漂泊至此。赵泊听过无数买卖行的虚段子,对他来由何方不感兴趣,倒是对王先生从景德镇的表白瓷讲到龙泉窑的“梅子青”,从钧窑色釉的“行云流水”,讲到汝窑的“雨过天晴云破处”,渐渐入迷。赵泊心想,这是何方高人?于是,赵泊连赞:“行家!行家!”招呼老婆做饭,招待客人。 席间,二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王先生见赵泊酒兴正浓,突然问:“听说赵老板有一镇店之宝?”赵泊一听,心里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故意装作稍有醉态:“没有的事儿。做买卖谁不闹点儿玄虚、装点儿门面呀?”又问:“你一个外乡人怎么知道这事?”王先生马上解释说:“你赵老板那是远近闻名啊!我祖上一直为官,原来家里有很多藏品,我对宋瓷颇感兴趣。”赵泊说,“难怪先生讲起宋瓷来如数家珍,佩服佩服!”夜深人静,赵泊喝得烂醉。 过了一阵子,王先生领着一群人,来到古董店。赵泊认识,都是古洼城内有名气的藏家。赵泊把他们让到里间,喝茶聊天,王先生又拿出了他的天青釉葵花洗,说:“赵老板,今天我把古洼县城的名家都请来了,让大家一起鉴定一下,我这物件是不是赝品。”众人纷纷细瞧,都啧喷称赞是真品无疑。赵泊见众人都说是真品,心中难免气愤。赵泊说:“你们为什么识不破赝品?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们没见过真品。真品和赝品,往一块一放,不用我说,真假自现。”赵泊不顾老婆劝阻,把镇店之宝——天青釉葵花洗,和王先生的摆在一起,就如西施和东施肩并肩站立,谁是美人一目了然。 第二天,赵泊正在后悔把镇店之宝示人,一群日本兵气势汹汹地闯进来。领头的是一个大脑袋翻译官,命令赵泊马上交出天青釉葵花洗,否则杀死全家。赵泊马上明白了一切,断定是王先生搞的鬼,想瞒也瞒不住了。赵泊怒目圆睁,骂道:“你们这帮吃狗屎的东西!”这时一个鬼子把刺刀逼近赵泊的胸口。赵泊不情愿地答应:“我去拿。”赵泊来到柜台里面,翻箱倒柜地找了一番,从一个角落里端出天青釉葵花洗,不慌不忙地问:“请问王先生怎么没来啊?我好知道这镇店之宝将来的去处。”大脑袋翻译官说:“实话告诉你吧,他就是大日本帝国著名收藏家茧山松太郎先生,早就想要得到你家的镇店之宝了!” 赵泊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冷冷一笑。猛地,他高高举起天青釉葵花洗,向地板上狠狠地摔去。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赵泊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青花瓷碎片。 后来,赵泊家人拿出了一件天青釉葵花洗,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原来,赵泊为防备天青釉葵花洗被盗抢,早备下了一些赝品,当时摔碎的就是一件赝品。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文物“天青釉葵花洗”为标题十分巧妙,颇具匠心,这样既暗示了故事内容,交代了线索,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小说开头写赵泊有两个亮点,看似闲笔,其实在概括人物形象的同时为下文写赵泊和王先生验真假天青釉葵花洗做了铺垫。 C. 从王先生起初的行为、语言看,他似乎是一个懂文物的行家,但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他事实上是在假装行家,骗取信任。 D. “赵泊一听,心里不由得打了个冷战”,说明此时赵泊觉察到了王先生接近自己目的不单纯,已心生警惕,表现了赵泊的理智。 8. 小说中设置王先生向赵泊讲述宋瓷的情节,有何意图?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9. 小说以补叙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推动故事情节:王先生向赵泊讲述宋瓷,取得了赵泊的信任,为下文写抢天青釉葵花洗做铺垫。②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写赵泊对王先生讲述宋瓷的内容感兴趣,表现了赵泊对瓷器的热爱。③彰显文章主旨:借王先生向赵泊讲述宋瓷巧妙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抢夺我国文物手段之卑劣。 9. ①补叙的结尾使得故事结局发生逆转,原来天青釉葵花洗没有被摔碎,使得小说情节曲折跌宕。②补叙让读者明白了赵泊牺牲的真相,震撼人心,令读者深思。③天青釉葵花洗没有被摔碎的结局和赵泊倒在血泊中的结局形成对照,突出表现了赵泊的智慧与爱国。④交代了天青釉葵花洗的归属,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喜剧式结尾让人心存希望。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文中“倒是对王先生从景德镇的表白瓷讲到龙泉窑的“梅子青”,从钧窑色釉的“行云流水”,讲到汝窑的“雨过天晴云破处”,渐渐入迷。赵泊心想,这是何方高人?”与“大脑袋翻译官说:“实话告诉你吧,他就是大日本帝国著名收藏家茧山松太郎先生,早就想要得到你家的镇店之宝了!””可知,王先生不是“假装”,也不是“似乎”,是真的懂文物。故选C项。 【8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情节的作用如下: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探究题要立足文本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梳理相关情节,结合内容分析。本题中,问“设置王先生向赵泊讲述宋瓷的情节,有何意图”,可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上作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王先生向赵泊讲述宋瓷,文中“赵泊心想,这是何方高人?于是,赵泊连赞:“行家!行家!”招呼老婆做饭,招待客人。”可见王先生取得了赵泊的信任,于是有了后文“赵泊不顾老婆劝阻,把镇店之宝——天青釉葵花洗,和王先生的摆在一起,就如西施和东施肩并肩站立,谁是美人一目了然。”同时为下文写抢天青釉葵花洗做铺垫。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写赵泊对王先生讲述宋瓷的内容感兴趣,表现了赵泊对瓷器的热爱。文中“赵泊有两个亮点,一个是,眼一扫古董,便知真假;另一个是,嘴一沾酒,不醉不休”“赵泊更是守口如瓶,即使醉如烂泥,也不吐半个字。赵泊也有一个小毛病,就是爱吹牛,本来是生意人自夸养成的习惯,时间久了,倒成了一大缺陷”两处可知赵泊对瓷器也是一个痴人,就会忘了所以然,王先生正是抓住这一点,引赵泊上当。③彰显文章主旨:借王先生向赵泊讲述宋瓷巧妙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抢夺我国文物手段之卑劣。文中“领头的是一个大脑袋翻译官,命令赵泊马上交出天青釉葵花洗,否则杀死全家。赵泊马上明白了一切,断定是王先生搞的鬼,想瞒也瞒不住了。”“大脑袋翻译官说:“实话告诉你吧,他就是大日本帝国著名收藏家茧山松太郎先生,早就想要得到你家的镇店之宝了!””可见,日本人的手段卑劣,无所不用其极,不达目的便杀人的嘴脸。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事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联系小说的主题,分析故事情节,揣测人物形象。本题中,由故事情节让人以为真的天青釉葵花洗被日本人给毁了,也照应了文章开头交代的赵泊这个人的性格缺陷“赵泊也有一个小毛病,就是爱吹牛,本来是生意人自夸养成的习惯,时间久了,倒成了一大缺陷。”因为自己爱吹牛惹来麻烦,轻易地相信了老王,结果瓷毁人亡。可是补叙的交代,更能说明赵泊对瓷器的喜爱,也说明了“赵泊更是守口如瓶,即使醉如烂泥,也不吐半个字”,他是一个有智慧爱国的人,更彰显主题,写出对日本人的痛恨,我们自己国家的宝物即便是死也会捍卫到底的。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世表,字景昇,东魏郡魏人也。少丧父,举止有礼度。性雅正,工尺牍,涉猎群书。太和二十三年,尚书仆射、任城王元澄奏世表为国子助教,颇失意。后转司徒记室。侍中崔光,乡里贵达,每称美之。遇患归乡。永平中,除兖州左将军府司马,非其所愿,复以病解。延昌中,除清河太守,治官省约,百姓安之。正光中,拜前将军、通直散骑常侍。西征,以为从事中郎,摄中水兵事,自当烦剧,论者皆称其能。还都,拜司空长史。孝昌中,青齐频年反乱,诏世表持节慰喻。还都,转尚书右丞。后加征虏将军,出行豫州刺史。值萧衍将湛僧珍陷东豫州,州民刘获、郑辩反于州界,为之内应。朝廷以源子恭代世表为州,以世表为东南道行台,讨之。于时贼众强断小殷关,驿使不通。诸将以士马单少,皆败散之余,不敢复战,成欲保城自固。世表时患背肿,乃舆病出外,呼统军是云宝谓之曰:“湛僧珍所以敢深入为寇者,以获、辩皆州民之望,为之内应。向有驿至,知刘获移军欲迎僧珍,去此八十里。今出其不意,一战可破。获破,则僧珍自走,东南清服,卿之功也。”乃简选兵马,付宝讨之。促令发军日暮出城比晓兵合贼不意官军卒至一战破获诸贼悉平湛僧珍退走唯郑辩与子恭亲旧亡匿子恭所。世表召诸将吏,众责子恭,收辩斩之,传首京师。敕遣中使宣旨慰喻。复以世表行豫州事,行台如故。还朝,加左将军,兼尚书东道行台,沿河分立镇戍,以备葛荣。行达青州,遇患卒,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魏书·曹世表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促令发军/日暮出城/比晓兵合/贼不意官军卒至/一战破获/诸贼悉平/湛僧珍退走/唯郑辩与子恭亲旧亡/匿子恭所/ B. 促令发军/日暮出城/比晓兵合/贼不意官军卒至一战/破获诸贼悉平/湛僧珍退走/唯郑辩与子恭亲旧/亡匿子恭所/ C. 促令发军/日暮出城/比晓兵合/贼不意官军卒至一战/破获诸贼悉平/湛僧珍退走/唯郑辩与子恭亲旧亡/匿子恭所/ D. 促令发军/日暮出城/比晓兵合/贼不意官军卒至/一战破获/诸贼悉平/湛僧珍退走/唯郑辩与子恭亲旧/亡匿子恭所/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尺牍,古代书写用的木简规格多为一尺左右,故称“尺牍”,后来相沿成为书信的通称。 B. 兖州,九州之一,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具体指称说法不一,一般指的是《周礼》中的九州。 C. 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使异域外族时执旄节作为凭证,“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 D. 尚书,中国古代官职名,最初掌管文书奏章,后来由于理事日繁,分部掌管,各部长官为尚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世表博学多才,初仕曲折坎坷。他博览群书,为官后受到同乡贤达崔光的称赞,但他入仕之初所任官职不如愿,多次转任、解职。 B. 曹世表为政有方,任上取得实绩。他担任清河太守期间,施行简约的政策,让百姓感到安宁;青州、齐州连年发生叛乱,他平定了叛乱。 C. 曹世表忠心为主,带病讨伐贼兵。他奉命去讨伐湛僧珍等贼兵,其他将领在道路不通、兵马很少的情况下只想自保,而他抱病出城备战。 D. 曹世表胆识过人,富有军事才能。他清楚地了解湛僧珍等人的情况,所以制订了出其不意攻打刘获的计划,最终湛僧珍撤退逃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西征,以为从事中郎,摄中水兵事,自当烦剧,论者皆称其能。 (2)获破,则僧珍自走,东南清服,卿之功也。 【答案】10. D 11. C 12. B 13. (1)向西征讨,让曹世表担任从事中郎,代理中水兵事,他亲自承担繁重事务,评价他的人都称赞他的才能。 (2)刘获一旦被打败,那么湛僧珍自然会逃跑,东南清平安宁,就是你的功劳。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亲旧”意为旧友,“唯郑辩与子恭亲旧”的意思是因为郑辩与源子恭是旧友,而“亡匿子恭”则是前者导致的结果,因此“旧”后应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官军卒至”是“贼不意”的具体内容,而“获”为人名,指刘获,“一战破获”是说一战就打败了刘获,句意完整,因此“至”后应断开,排除B项。故选D项。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均需“持节”,不仅仅指出使异域外族。故选C项。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青州、齐州连年发生叛乱,他平定了叛”错,从原文来“孝昌中,青齐频年反乱,诏世表持节慰喻”看,青州、齐州连年发生叛乱,朝廷只是下诏让曹世表“持节慰喻”,并且结果如何也没有说。故选B项。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1)句关键词“摄,代理”“烦剧,繁重事务”,省略句式“以(之)为从事中郎”。第(2)句关键词“破,被打败”“清服,清平安宁”,判断句式“卿之功也”。 【点睛】参考译文: 曹世表,字景鼻,是东魏郡魏县人。少年丧父,举止有礼仪法度。性情高雅正直,撞长文辞,涉猎群书。太和二十三年,尚书仆射、任城王元澄奏请曹世表担任国子助教,曹世表感到很失落。后来他转任司徒记室。侍中崔光,是曹世表同乡 显贵之人,常称赞他。曹世表因患病回到家乡。永平年间,曹世表任充州左将军府司马,他不愿意担任此职,又以疾病为由解职。延昌年间,曹世表任清河太守,他为政简约,百姓感到安宁。正光年间,曹世表任前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向西征讨,让曹世表担任从事中郎,代理中水兵事,他亲自承担繁重事务,评价他的人都称赞他的才能。回到京都后,任司空长史。孝昌年间,青州、齐州连年发生叛乱,皇上下诏派曹世表持符节前往安抚劝说。回京都后,转任尚书右丞。后来加官征虏将军,兼任豫州刺史。正逢萧衍的将领湛僧珍攻陷东豫州,州民刘获、郑辩在东豫州边界谋反,做湛僧珍的内应。朝廷派源子恭代替曹世表任豫州刺史,任命曹世表担任东南道行台,讨伐他们。在这时贼兵强行切断小殷关,驿道不能通行。各位将领因为兵马少,都是溃败零散的残余兵力。不敢再战,都想保城自守。曹世表当时正患背部肿胀,就抱病登车出城,召唤统军是云宝,对他说:“湛僧珍之所以敢深入侵掠,是因为刘获、郑辩都是州民中有声望的人,他们做了他的内应。前不久有驿使来,告知刘获调动军队想去会合湛僧珍,距离这里有八十里路。现在可以出其不意,一鼓作气打败他。刘获一旦被打败,那么湛僧珍自然会逃跑,东南清平安宁,就是你的功劳。”于是曹世表挑选兵马,交给是云宝去讨伐刘获。督促他发兵,傍晚时分出城,拂晓时分会师。贼兵没有料到官兵突然来到,是云宝一战就打败刘获,其他各路贼兵全部被平定,湛僧珍撤退逃跑。因为郑辩与源子恭是亲密旧交,郑辩逃走后便躲避在源子恭那里。曹世表召集各位将士,众人都斥责源子恭,抓获了郑辩并将他斩首,把他的首级传送到京都。皇上下令派遣宦官宣读御旨慰问。皇上又任命曹世表兼任豫州刺史,像原来一样仍任东南道行台一职。回京都后,加官左将军,兼任尚书东道行台.沿黄河分设防区,来防备葛荣。行至青州时,患病去世,终年五十四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①听流莺。 【注】①日边:指天子近旁或国都,此处表明所苦忆的友人秦髯在京都。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两句先写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再点明时序,显得曲折有致,波澜顿生。 B. 颔联采用拟人手法,既具体刻画盎然春意、明媚景象,又写出人们欢愉心情。 C. 颈联出现转折,写诗人虽年事渐高,病体拖累,无法饮酒,但游兴不减,心情欢畅。 D. 尾联运用“日边”典故,既切合诗题“春日”,又形象明丽,意境丰富,表现了友情之深。 15.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试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首、颔两联描写春日的美好,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②颈联运用反衬的手法,以春日的美好反衬诗人心情的苦闷。③尾联又以自己心情的苦闷,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现对友情的执着。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分析诗人的情感,注意结合具体的诗句。本题中,C项“但游兴不减,心情欢畅”错,“晚节渐于春事懒”的意思是“年高懒于春游”,表现了诗人因年事渐高,游赏春日兴致不高;“病躯却怕酒壶倾”的意思是“身病不喜饮酒”,写了诗人赏花既已无意,饮酒又为病体所限,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抑郁、颓唐;所怀念的友人又远在都城,突出心情的落寞、伤感。故选C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结合诗句内容,诗歌中的意象等,来体会诗人的情感。本题中,题干要求“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试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一定要结合诗句逐一分析。首联先从小园景物写起,表现愉悦情怀:“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李彭家乡建昌城郊有一花园,命名为“日涉园”,闲来无事,每天都要观赏游览,故自号“日涉翁”。时逢春日,一场潇潇小雨过后,天气很快就放晴了。诗人来到小园漫步,不仅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而且景物更是明洁秀美,令人赏心悦目。这里的“作快晴”三字,把物当作人来写,仿佛天气很解人意,雨过即晴,让诗人尽快来欣赏这园中的美景,以畅情怀。“物物”则点出所有景色皆美,无一例外。不用说,雨后游园赏景心情一定是愉悦的,这就为全诗抹上一层亮色,直启下两句。这两句先写雨,再点明时序,也显得曲折有致,波澜顿生。“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次联上承首联,诗人采用拟人法,既写出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又写出人们的欢愉心情。其中“花如解语”不是俗草闲花,而是流光隘彩的天香国色。诗人活用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的典故,从借指人化为实指花,创造出新的意境。无边春草,新绿欲滴,放眼花卉,撩人欲醉,春天的气息十分浓郁。然而诗人之意并不在此,这只是为下文作一反衬。“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诗歌到此出现一大转折。尽管春天是如此妩媚动人,尽管人们为春天的到来而心情欢畅,但诗人却年事渐高,游兴阑珊,所以说“晚节渐于春事懒”。这句是从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句变化而出。文人墨客,总是好赏花,喜饮酒。赏花既已无意,饮酒又为病体所禁。“却怕”二字,既是对病体的客观描述,又带无心饮酒的主观情感。心情的抑郁、颓唐,已得到具体说明。所以前面对春事越夸张、越强调,在这里就越突出心情的落寞、消沉,两者形成强烈对比。然而诗人眼前还不是一片灰色,他对人生还有着执着的企望、追求.这就是友谊。“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百事不乐,只思念友人,不是“长忆”而是“苦忆”,用字分量极重,表现了友情之深。“日边”用了一个常用典故,表明所苦忆的友人秦髯是在京都。但此语与晓莺安排在一起,除了原来的含义外,又使人联想到日丽莺歌,既切合诗题“春日”,又构成明丽形象,意境大为丰富。一扫颈联的抑郁,给全诗带来了一抹亮色。 诗人极写春色的美好,用来反衬自己心情之苦闷,又以心情之苦闷来反衬对友情的执着。两次反衬,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这就是诗人在结构安排上别具的匠心。总观这首诗,结构严蝥,笔法缜密、细致,颇有一波三折之态。首二联写景,情景交融,以情八景。颈联是诗人的自况,尾联则转到所思念的朋友身上,作一贴切的设想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江水拍打江岸的情形,“_________”一句勾画出了周郎的儒将形象。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回到家中庭院拄着拐杖随意走走停停,时而抬头望望远处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夕阳与水鸟相映,碧水与青天相接,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答案】 (1). 卷起千堆雪 (2). 羽扇纶巾 (3). 策扶老以流憩 (4). 时矫首而遐观 (5). 落霞与孤鹜齐飞 (6). 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堆、纶、憩、矫、鹜、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过中国铁路人40年 的努力,中国铁路建设硕果累累。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建设速度最快、投入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5万千米左右,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其中高铁3万千米左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中国将建成围绕“八纵八横”为骨架的现代化铁路网,会有更多的人完成“在家门口上火车”的愿景。 的高铁,让“双城记”成为城市化生活常态,让“一日达”成为现实场景。 中国高铁还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速铁路技术的集成融合。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将如 般亮相中国铁路,刷脸进出站、在车上进行移动支付、预定较为个性化的产品都将不成问题。而高铁与地铁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也将更加便捷,( )。 高铁,中国速度;高铁,中国奇迹。从绿皮车到高铁动车组,与我们 的出行工具的变迁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变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孜孜不倦 流星赶月 车载斗量 休戚相关 B. 孜孜不倦 风驰电掣 雨后春笋 息息相关 C. 乐此不疲 风驰电掣 雨后春笋 休戚相关 D. 乐此不疲 流星赶月 车载斗量 息息相关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将建成围绕“八纵八横”为骨架的现代化铁路网,会有更多的人实现“在家门口上火车”的愿景。 B. 中国将建成围绕“八纵八横”骨架现代化铁路网,会有更多的人完成“在家门口上火车”的愿景。 C. 中国将建成以“八纵八横”为骨架的现代化铁路网,会有更多的人实现“在家门口上火车”的愿景。 D. 中国将建成以“八纵八横”为骨架的现代化铁路网,会有更多的人完成“在家门口上火车”的愿景。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时间大为缩短,旅客出行效率必将继续大幅提高 B. 旅客出行效率必将继续大幅提高,时间大为缩短 C. 时间会被大幅缩短,旅客出行效率必将被大幅提高 D. 必将把旅客出行效率继续大幅提高,把时间大为缩短 【答案】17. B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文中强调40你那的不知疲倦,不强调爱好,故排除CD两项。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速度极快,像刮风闪电一样。流星赶月:比喻像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形容高铁应该是强调速度极快,而不是行动迅速。雨后春笋:指春天下大雨后发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车载斗量:形容数量很多。“高科技产品”应该是大量涌现。休戚相关:休:喜悦。戚:悲,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息息相关:意思是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文中“从绿皮车到高铁动车组,与我们 的出行工具的变迁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强调的是关系密切,而不是利害关系。综合成语含义和上下文的语境,故选B项。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原句一是杂糅,“围绕……为……”;二是搭配不当,“完成……愿景”。从修改选项看,A项“围绕……为”没有修改,B、D项“完成”没有修改,故选C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C项为被动句式,D项是把字句,均与前文语境不相符合;从逻辑顺序看,缩短时间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所以B项错,故选A项。 20.下面是小檀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发给高中时期老师的微信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今年是恩师从教30周年,作为您的高足,谨向您表达诚挚祝贺!毕业之后,敝人时常想念恩师,也时刻牢记恩师对我的教诲。今年大学毕业我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会努力拼搏,烦请您放心。您的新手机号码,我已惠存。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还请您继续多多指教;您如有什么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答案】①“高足”改为“弟子”或“学生”;②“敝人”改为“学生”;③“烦请”改为“请”;④“惠存”改为“保存”;⑤“鼎力相助”改为“全力以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小檀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发给高中时期老师的微信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适合口语,所以①“高足”改为“弟子”或“学生”;②“敝人”改为“学生”;③“烦请”改为“请”;“惠存”是希望别人保存的客套话,而文中的主语是“我”,故④“惠存”改为“保存”;“鼎力相助”的主语也是“您”,故⑤“鼎力相助”改为“全力以赴”。 21.下面是爱鲜蜂公司的运营模式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首先用户向爱鲜蜂公司下单。然后公司根据订单向供应商采购,采购结束后,爱鲜蜂公司向代理点提供仓储和供货服务。最后代理点给用户送货,用户向代理点支付货款。 【解析】 【详解】此题是一道流程图的语言表达题,作答流程图类试题,首先要找准流程图表述的主题,然后从流程图箭头的指向上去进行语言描述,注意文字表达的流畅性。解答本题时,先关注题干所给文字的关键处“爱鲜蜂公司的运营模式图”,要注意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提取重要信息并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从“爱鲜蜂”中间开始,供应商、代理点、用户,以及三者之间的采购、下单、送货、支付、仓储、供货都属于关键环节,不能遗漏,带箭头的横线展示了整个环节的不可遗漏性。最后,要注意字数限制。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女排锦标赛已结束最后的争夺,塞尔维亚获得冠军,意大利收获亚军,中国队取得第三名。在此前的一场半决赛中,中国女排经过五局苦战,以2:3惜败意大利,无缘决赛。有人说,意大利队是中国队的劲敌,如果中国队采用不违反规则的规避战略,在六强赛中故意输给荷兰队,以小组第二的成绩进入半决赛,就可以避开意大利队,很有可能进入决赛。也有人说,中国女排放弃精心算计,把每一场比赛都当硬仗来打,这种守诚精神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对于“规避”和“守诚”,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讲策略才能取胜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很好地迅速地解决这些问题,而有些人则为这样的难题困住,或者不能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或者目的和效果适得其反。 中国历史上就有许多因为讲究策略而取得最终胜利的事。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说服孙权一起对抗曹操,舌战群儒,使张昭、虞翻、薛琮、陆绩等吴国谋士点头称服,取得了连吴抗曹的胜利,而且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正是因为卧龙先生了解对方的需求,采用灵活的手段,有针对性地处理了这件棘手的事,才说服江东诸人,树立自己的威信,连吴抗曹。 赤壁之战时,曹操拥有80万大军,而周瑜只拥有3。5万兵,实力差距悬殊。但这场看起来没有丝毫悬念的战争,吴军却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这主要是由于周瑜深知曹军不习水性,根据曹军铁锁连船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策略,最终采用火攻的方式,用3.5万兵打败了曹操80万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我想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日军的残暴罪行我们是不能忍受也不会忘记的。日本战败后,在远东国际法庭,来自中国、美国、苏联等国家的11名法官就是否“坚持死刑处罚”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我国杰出的法官梅汝璈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胆识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世界的赞赏和尊重,最终以6票对5票的优势取得了“坚持死刑处罚”的胜利,给了人民一个交代。 所以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要讲究策略,要把握对方需要什么,弱点是什么,有针对性地、有策略性地去解决这些事。不然盲目地、不讲策略不讲方法地去解决事情时,我们有可能失败,甚至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 总之,解决问题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这是我们一生都应该牢记的,都应该去实践的。 其实,解决问题不一定要从正面行动,反之,如果我们从事物的反面或侧面去考虑,或许能完美地处理好事物。灵活的策略和手段是取得胜利解决问题最关键最不能缺少的一样东西。 人类往往有一种不甘示弱的性格,有时你去说服一个人,证明比他优秀往往不能获得成功。相反,让他觉得他比你优秀,比你出色,你却往往能够说服他。所以,除了要讲究策略之外,我们也该做个“大智若愚”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发表对“规避”和“守诚”的看法。这就要求考生要先理解材料的内涵,抓住材料中“有人说,意大利队是中国队的劲敌,如果中国队采用不违反规则的规避战略,在六强赛中故意输给荷兰队,以小组第二的成绩进入半决赛,就可以避开意大利队,很有可能进入决赛。也有人说,中国女排放弃精心算计,把每一场比赛都当硬仗来打,这种守诚精神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把握材料的重心所在,再联系自己的感悟或经历立意作文。材料主要讲2018年女排世锦赛中,已提前出线的中国队是可以在半决赛中避开实力强劲的意大利队。但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没有“选择对手”。与塞尔维亚队的行为形成对比,结合材料分析“女排精神”。可以从中国女排角度分析。战胜荷兰女排后,郎平带领的这支中国女排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何为“女排精神”,让世人刮目相看。与一些球队“选择对手”的行为不同,中国女排在握有“主动权”的情况下却选择迎难而上,坚决对让球说不,可见这支中国女排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以及对竞技体育的尊重。“输也要输得荡气回肠,如此说来,也只有女排能做到了”。女排精神不是嬴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嬴也竭尽全力,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是无私奉献、胜不骄败不馁、社会责任感以及脚实地一步步去实现的精神。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尢其如此。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垬苦,团结战斗,刻古钻研,勇攀高峰。她们在世界排球褰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她们的这种精神,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腾飞顽强拼搏。考生也可以从塞尔维亚队女排角度分析,应该尊重体育精神,相信自己的实力,还可以从战术、战的角度来谈。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参考立意: 学会藏锋,用智慧追求成功 臧器于身,相机而起 韬光养晦,华丽转身 藏锋始,露锋终; 退,只为进 弯道超车,换道跨减 直面挑战,重在过程(不避对手) 矢志不渝,虽败犹荣 硬汉精神当 10、有科城成功叫实至名归 11、尊重对手,也是尊重自己 素材: 1、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的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2、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 ,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3、名言名句: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参考结构: 第一段:引材料,点出中心论点:讲策略才能成功 第二段:援引古代三国人物,如:诸葛亮、曹操的故事,来证明讲策略取得的成功。 第三段:近现代故事 第四段:联系生活实际,讲策略能很好地正视对手,获得成功 第五段:重申观点,注意语言的整齐优美 查看更多